教宗: 基督徒不是受虐狂 , 他懂得以信賴之心忍受磨難

blog_1430855544

5月5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的三個關鍵詞: 磨難、仰賴和平安。教宗強調,基督徒在遇到困難時並不持虐戀的態度,而是懷著信賴和希望仰賴上主。

聖保祿遭到了迫害,雖然飽經磨難,他的信德卻依然堅定不移,他還鼓勵弟兄們要對上主抱持希望。教宗方濟各從當天第一篇讀經中《宗徒大事錄》的事跡談起,圍繞三個關鍵詞展開彌撒講道:磨難、信賴和平安。

教宗首先指出:「為了進入天國,必須通過黑暗與艱困的時刻。然而,這不是一種虐戀的態度,而是基督徒與現世君王的抗爭,因為現世的君王試圖讓我們“遠離聖言、信德和望德。」

「磨難」

教宗說:「忍受磨難是聖保祿宗徒經常使用的詞彙。『忍受』比忍耐的程度更深,指的是將磨難的重擔扛在肩上。基督徒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時刻。但耶穌告訴我們:『那一刻你們要鼓起勇氣。我已經獲勝,你們也將是勝利者。』這第一個關鍵詞照亮了我們,讓我們能走出生命中最艱困的時刻,那磨難我們的時刻。」

聖保祿提出忍受「磨難」的勉勵後,便整頓那個教會,為他們選立長老,並為長老祈禱、覆手,將他們託付於上主。

「仰賴」

第二個關鍵字是「仰賴」。教宗說:「基督徒可以在磨難和迫害中繼續前行,將自己託付於上主。唯有上主能賜予我們力量,給予我們不屈不饒的信德,賦予我們望德。將某件事託付於上主,將眼前的艱難託付於上主,將自己託付於上主,將我的弟兄姐妹、我們的司鐸和主教託付於上主,將我們的家庭、我們的朋友託付於上主,向上主說:『求祢看顧他們吧,因為他們屬於祢』。這是一種我們不常做的祈禱,仰賴的祈禱。『上主,我將這事託付於祢,按祢的旨意承行吧』,這是一則美好的基督徒禱詞,是信賴天主大能和天主愛憐的態度。上主是天父。」

「平安」

教宗繼續說:「當一個人從內心發出這樣的祈禱時,他就會感到自己被託付於上主,感到很放心,因為上主絕不令人失望。磨難使我們受苦,仰賴上主卻帶給我們望德,由此引出了第三個關鍵詞——平安。」

福音中耶穌對祂的門徒說:「我把平安留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

教宗解釋這段離別贈言說:「上主的平安不是單純的安寧,而是一種能夠深入心靈、賜予我們力量、堅固我們的信德和望德的平安。」

教宗總結道:「三個關鍵字:磨難、仰賴和平安。在生活中我們必須經歷磨難的道路,它是生活的法則。但在艱困時刻,要仰賴上主,祂將以平安回應我們。上主是深愛我們、絕不令我們失望的天父。現在我們繼續與上主一同舉行感恩祭,求祂堅固我們的信德和望德;求祂賜予我們戰勝磨難的信心,因為祂已經戰勝了世界;祂將賜予我們每個人祂的平安。」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 信仰是罪惡與恩寵的歷史 , 應效法耶穌為他人服務

blog_1430415099

4月30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表示: 基督徒處於罪惡與恩寵的歷史中,始終面對非此即彼的選擇:受服事或者服事弟兄。

教宗在彌撒講道中談到基督徒身份的兩個層面 – 歷史和服務。

「歷史」

他首先談到歷史的層面說,聖保祿、聖伯多祿和初期門徒並未宣講一個沒有歷史的耶穌,他們在天主子民的歷史中宣講耶穌。天主讓這個民族走過了很多個世紀,終於獲得成熟,達到時期的圓滿。天主進入歷史,與祂的子民同行。

教宗說:「基督徒是具有歷史的男女,因為基督徒不屬於自己,而隸屬於一個民族,一個行走中的民族。按照自私基督徒的觀點,這是無法理解的,是行不通的。基督徒不是在精神上處身實驗室的男人或女人,而是在精神上隸屬於一個民族的男女,這個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在不斷地行走,直至上主的再次來臨。」

天主子民的歷史是個恩寵的歷史,也是個罪惡的歷史。

教宗繼續說:「那麼多的罪人,那麼多的罪行。今天聖保祿談到的聖人達味王,在他成為聖人之前也是一個大罪人。我們的歷史應該包容聖人和罪人。我們每個人的歷史應該包容自己的罪過和上主的恩寵。上主的恩寵與我們同在,陪伴我們,為寬恕我們的罪過;祂以恩寵陪伴我們。基督徒身份不能缺少歷史。」

「服務」

基督徒身份的第二個層面是服務。

教宗表示:「耶穌為門徒洗腳,並邀請我們效法祂,做服務者。基督徒的身份是服務,不是自私。『可是,神父,我們都是自私的人。』啊!是嗎?自私是一種罪,是一種我們應該摒棄的惡習。我們應該祈求上主,求祂改變我們。我們都受召做服務的人。做基督徒不是一種外在的表像,或是一種社會行為,也不是為靈魂塗脂抹粉,好使自己好看些。做基督徒就是效法耶穌的作為,做服務者。」

最後,教宗勉勵我們捫心自問:「在自己的心中,哪種意念更為強烈?讓他人為我服務,利用他人、團體、堂區、我的家庭和朋友呢,還是做服務者,為他人服務?」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 沒有聖神無法明白真理 , 懼怕聖神的驚喜無法前行

blog_1430248940

4月28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表示: 多虧聖神的驚喜教會才得以前行。教宗談到門徒們向外邦人勇敢地宣講福音,指出今天也需要這樣的使徒勇氣,好使我們的基督徒生活不變成記憶的博物館。

耶穌的門徒抵達安提約基雅後不僅向猶太人宣講,也向希臘人、向外邦人宣講,很多人因而相信並皈依了主。教宗方濟各從《宗徒大事錄》的福傳事跡談起,強調向聖神的新意開放在教會生活中始終極為重要。

教宗指出,那時教會的許多人聽說有人向非猶太人宣講福音就感到不安,但巴爾納伯抵達安提約基雅後卻十分歡喜,因為他看到這些外邦人的皈依是出自天主的作為。教宗強調,先知書中早已記載了上主要來拯救萬民的事,例如《依撒意亞先知書》第60章。可是,當時許多人不理解先知的話。

教宗說:「他們不理解,不懂得天主是帶來新意的天主,不理解天主說‘我要更新一切’是什麼意思。聖神降臨正是為了此事,為了更新我們,不斷地做更新我們的工作。這造成一些人恐懼。我們可以在教會歷史中看到,從那一刻起直到現在,有多少次人們害怕聖神的驚喜。天主是令人驚喜的天主。」

教宗繼續說”「新意並不盡相同!有些新意可以看得出是來自天主的,有些則不是。如何分辨呢?事實上,《聖經》說巴爾納伯和伯多祿都是充滿聖神的人,二人身上都帶有聖神,是聖神讓他們看到了真相。因此,光靠自己,我們看不到真相,憑藉自己的智力也不行。我們可以探究整個救恩史,可以研究全部神學,但是沒有聖神我們無法明白。讓我們明白真理的正是聖神;用耶穌的話說,是神聖讓我們認出耶穌的聲音:『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隨我』。」

「教會的前行得益於聖神的作為,聖神使我們聆聽主的聲音。那麼,我如何才能確定自己聽到的聲音是耶穌的聲音,自己感覺應該做的事是出自聖神的意願呢?」

教宗答道:「應該祈禱。沒有祈禱,也就沒有聖神的位置。應該祈求天主賜予我們這項恩典:『上主,請賜予我們聖神,讓我們能在每時每刻分辨出自己應該做什麼』。我們該做的不總是一成不變的事。教會所要傳達的訊息不變,但教會在不斷前行,教會在聖神的驚喜和新意中前行。『可是,神父,為什麼要給自己找這麼多難題呢?我們做之前一直在做的事吧,這樣更保險些……』」

教宗警告說:「做之前常做的事,是選擇死亡的另一種表達方式。正確的道路應該是敢於冒險,多多祈禱,懷著謙卑之心,接納聖神對我們的要求,做出改變。這才是可取之道。」

最後,教宗說:「上主曾對我們說,如果我們吃祂的肉,喝祂的血,必會獲得生命。現在我們繼續這個慶祝,這樣說:『上主,祢在聖體內與我們同在這裡,祢將居住在我們心中,賜予我們聖神的恩寵。請賜予我們恩寵,讓我們在聖神告訴我們前行時不害怕。』在這台彌撒中,讓我們祈求這份勇氣,這種帶有生機的使徒勇氣,不要讓我們的基督徒生活成為記憶的博物館。」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祝聖新司鐸: 願你們的講道出自你們心靈 , 好能真正深入人心

blog_1430158660

4月26日善牧主日暨第52屆國際聖召節,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彌撒並祝聖19位新司鐸。教宗勉勵新司鐸:不要讓講道變得枯燥乏味,決不要拒絕那些請求領洗的人,卻要做個慈悲的人,取悅天主而非自己。

新司鐸中有13位在羅馬教區完成培育,他們來自羅馬教區的救主之母傳教學院、宗座羅馬大修院和天主之愛聖母修院。其餘5位在修會中完成培育,他們來自使徒家庭會和方濟各住院會。另一位來自敘利亞-瑪拉巴禮的印度塔馬拉塞利(Thamarassery)教區。大部分新司鐸將在羅馬教區行使牧職。 [Read more…]

教宗: 今天教會是殉道者的教會 , 有些殉道者默默無聞

blog_1429648158

4月21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講道中強調,我們的教會是殉道者的教會。他談及聖斯德望被石頭砸死的一幕時,激動地提到今天有多少人遭受迫害和屠殺,只因為他們是基督徒。教宗也提到那些「默默無聞的殉道者」,他們為幫助弟兄姐妹而去尋找新道路,為此受到「現代公議會」的迫害。

彌撒的第一篇讀經取自《宗徒大事錄》,敍述猶太人的公議會審問斯德望並用石頭把他砸死的一幕。教宗的彌撒講道以這悲慘情節為起點,同時也惦念著今天許多人的面容和經歷,他們同教會的首位殉道者一樣,只因忠於耶穌而遭受迫害並被殺死。教宗強調,殉道者們不需要「其它的餅」,他們唯一的餅就是耶穌。聖斯德望「無需去討價還價,去作妥協。」

斯德望的見證正是如此,以致誹謗他的人「無法抗拒智慧」及使他説話的心靈。同耶穌一樣,斯德望必須面對虛假的證詞和控告他的民眾的憤怒。斯德望提醒他們,有多少先知因為忠於天主聖言而被殺死。當他坦言看到了耶穌時,迫害他的人便勃然大怒,掩著自己的耳朵不再聼他講下去,然後把他拉出城外,用石頭砸死他。

教宗指出:「天主聖言總是令某些人心中不悅。你若心硬,你的心若如同異教徒的那樣,你會對天主聖言起反感,因為天主聖言邀請你前行,設法以耶穌論及的食糧使你飽飫。在天主啓示的歷史中,許多殉道者為忠於天主聖言,忠於天主的真理而被殺死。」

斯德望在殉道時同耶穌一樣,以寬宏大量的心胸寬恕迫害他的人并為他們祈禱。教宗強調,這些曾迫害先知們,也迫害斯德望的人以為自己光榮了天主,以為這樣做就是信守天主的教義。今天我願意提及教會的歷史,教會的真正歷史是聖人和殉道者的歷史:他們是遭受迫害的殉道者,許多人被那些自以為光榮了天主的人,自以為擁有‘真理’的人殺害。這些人的心墮落了,卻以為擁有真理。

「這幾天在世界上有多少斯德望啊!我們想到在利比亞海灘被割喉宰殺的我們的弟兄們;我們想到那個因為他是基督徒而被同伴們活活燒死的小男孩;我們想到那些因為他們是基督徒而在公海被投入海中的移民;我們想到前天那些因為他們是基督徒而被殺死的埃塞俄比亞人。還有許多其他的人,許多我們不知曉的人,因為他們是基督徒而在監獄裡受苦。今天,教會是殉道者的教會:他們受苦,他們獻出生命,我們卻因他們的見證而蒙受天主的降福。」

教宗也提到默默無聞的殉道者,那些忠於聖神的聲音的男人和女人。他們有所作為,尋找新的道路為幫助弟兄及更愛天主;他們受到猜疑和中傷,遭到許多自以為是真理之主的現代公議會的迫害。默默無聞的殉道者如此之多啊!

「還有許多默默無聞的殉道者,他們忠於自己的家庭,為忠貞受很大痛苦。我們的教會是殉道者的教會。現在,在我們的慶典中,首位殉道者將來到我們當中,祂是最先作了見證,甚至施與我們眾人救恩的那一位。讓我們在感恩祭典中與耶穌結合在一起,讓我們與許多殉道兄弟姐妹們結合在一起,他們因忠於耶穌,那唯一能使人飽飫的餅而遭受迫害、誹謗及殺害。」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 殉道者幫助我們不把信德變成權力

blog_1429555425

4月20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表示:殉道者的見證幫助我們克勝把信德變成權力的誘惑。

當天的福音記述,五餅二魚的奇跡發生後,群眾不再「為那將他們引向朝拜天主的宗教驚歎」而跟隨耶穌,而是「為了物質利益」。教宗講解福音事跡說,他們的信仰面臨著不理解主耶穌真正使命的危險。當人利用耶穌,滑向權力時,就會發生這樣的事。

教宗說:「這種態度在福音中多次出現,為利而跟隨耶穌的人不在少數,包括耶穌的宗徒,載伯德的兩個兒子:一個想做總理,另一個像當財政部長,都在爭權。被傅油而受派遣向貧窮人傳報喜訊、向俘虜宣告釋放、向盲者宣告復明、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宣布恩慈之年的使命,變得昏暗不堪,失去本色,有了追求權力的味道。從對耶穌的驚歎,變成利用耶穌。」

教宗強調,這樣的誘惑始終存在,「這也是魔鬼三次試探耶穌時提出的建議。第一次關於麵包本身。第二次關於演戲:[魔鬼說:]『讓我們做一個精彩的表演,好讓所有人都相信你』。第三次關於背教,即偶像崇拜。」

教宗繼續說:「世俗權力的誘惑是所有基督徒、我們每位教會成員每天面對的誘惑。這種誘惑讓我們陷入宗教安逸,變得世俗,而安逸之心隨著自己的不斷長大,最終將成為耶穌所謂的虛偽態度。這樣,我們將成為名義上的基督徒,從外表看是基督徒,心中卻滿是貪圖利益的欲望,一如耶穌所說的:『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尋找我,並不是因為看到了神跡,而是因為吃餅吃飽了。』這就是滑向世俗和權力的誘惑,它必會削弱信德和使命,削弱教會。」

「主耶穌以聖人和殉道者的見證喚醒我們。聖人和殉道者每天都向我們宣告:走耶穌的道路就得履行祂的使命,宣布恩慈之年。[福音中]群眾明白耶穌的斥責後便問祂:『我們該做什麼,才算做天主的事業呢?』耶穌回答說:『天主要你們做的事業,就是要你們信從祂所派遣來的。』也就是說,要相信耶穌,且只相信祂;要信賴耶穌,而不信賴其它那些使我們遠離耶穌的事物。信從天主所派遣來的,信從耶穌,才是天主要你們做的事業。」

教宗在彌撒講道最後祈求主耶穌說:「請賜予我們恩寵,讓我們驚歎與祢的會晤,也求祢幫助我們不陷入那隱藏在基督宗教外表下、使我們像外邦人一樣生活的世俗精神。」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 基督徒的謙卑不是自虐而是愛

blog_1429304750

4月17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強調的思想是: 為了屈辱而受屈辱是自虐狂,但為了福音而承受屈辱卻使人肖似耶穌。教宗勉勵基督徒決不可培養仇恨情緒,而應給自己時間去發現在自己身上蒙受天主喜愛的情緒和態度。

人是否能以天主行事的方式面對困難境遇呢?教宗對此作出肯定表示。他說,這一切都是時間的問題,需要時間讓耶穌的心思意念進入我們内。

當天的彌撒讀經取自《宗徒大事錄》,敍述宗徒們在公議會前受審問,他們被指控宣講那經師們不願聽到的福音。不過,在公議會上有一個名叫加瑪里耳的法利塞人, 他坦言建議“不要管這些人,由他們去罷”。在舉出過去的類似個案後,這位法利塞人說,若宗徒們的教義「是由人來的,就必要消散”,但若是從天主來的,就不會消散。公議會採納了這建議。

教宗強調,公議會的作法是選擇讓「時間」來決定,沒有順從仇恨的情緒衝動做事。這是為每個人的正確「補救辦法」。

「讓時間來決定,這為我們也適用。當我們對別人有不好的想法,不好的情緒,當我們有反感、仇恨的情緒時,就不要讓這些情緒增長,而要停下來,讓時間來決定。這是使事情趨於和諧,讓我們以公正看待事情的一段時間。你若在發怒的時候做出反應,那麽我敢肯定,你會不公正。你會是不公正的人。這樣做也會傷害你自己。這是我的勸告:時間,在受誘惑時給自己一些時間。」

教宗指出,若我們滋長怨恨情緒,這情緒無可避免地要爆發出來。因著這些與人作對,與天主作對的惡劣情緒,它必爆發出辱駡、戰爭。然而,天主喜愛人,喜愛和諧,喜愛仁愛,喜愛對話,喜愛一起行走。教宗承認,他自己也會有不好情緒的時候。若不喜歡一件事,第一個情緒不是從天主來的,而是來自邪惡,常是這樣。教宗感嘆道:「讓我們停下來,給聖神騰出空間,好使我們秉公做事,内心平安。如同被鞭打後喜喜歡歡地由公議會出來的宗徒們那樣,因為他們配為耶穌的名字受侮辱。」

「居心佔首位的驕傲將你引向殺人的意圖;謙卑,甚至屈辱則使你肖似耶穌。這是一件我們不去思索的事。此時此刻,有許多我們的兄弟姐妹為耶穌的名字殉難,他們在這境遇下,在這時刻歡欣,因為他們配為耶穌的名字受侮辱甚至死亡。為躲避居心佔首位的驕傲,唯有走上向謙卑敞開心懷的道路。若沒有屈辱就永遠不會有謙卑。這事不是我們能自然而然明白的。這是我們必須祈求的恩寵。」

最後,教宗談到「效法耶穌」的恩寵。他指出,不僅今天的殉道者為效法耶穌作了見證,許多男男女女每日為自己家庭的益處受屈辱,默不作聲,為愛耶穌承受痛苦,他們也為效法耶穌作了見證。

「這就是教會的聖德,這是屈辱給予的歡欣。這不是因為受屈辱是件好事,不是的;把受屈辱視為好事,那是自虐狂,不可這樣。屈辱帶來歡欣,那是因為這屈辱能使你效法耶穌。我們面對兩种態度:一種是封閉,它將你引向仇恨,引向憤怒,引向意圖殺人;另一種是向天主開放,走在耶穌的道路上。這種態度使你憑著這内心的歡欣對待屈辱,甚至是那些極大的屈辱,因為它使你確信已經走上耶穌的道路。」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方濟各2015年復活前夕守夜禮彌撒講道全文

blog_1429210703

4月4日晚,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的復活前夕守夜禮中勉勵我們: 「聆聽天主的輕聲細語、不逃避問題、謙卑自抑、與天主和聖母守夜,好能進入基督的復活奧跡,越過死亡抵達生命。」

在這至聖而喜悅的夜晚,教宗方濟各與大殿內的樞機、主教、司鐸和數千名信友,與普世教會一同慶祝基督的光榮復活,將這復活的喜訊和人類得救的希望傳遞給普世人類。

以下是教宗方濟各2015年復活前夕守夜禮彌撒講道的全文:

「今晚是守候之夜。

上主不眠,『護守者』在守護祂的子民(詠121:4),為使子民脫離奴役,並為他們開啟自由之路。

上主在守夜;藉著祂愛的大能,上主領子民通過紅海;祂也領耶穌越過死亡與陰府的深淵。

對耶穌的男女門徒而言,今晚是守候之夜,是痛苦與恐懼的夜晚。男人們將自己關在晚餐廳內;相反地,婦女們則在安息日過後的清晨,去墳墓那裡為耶穌的屍體傅油。她們心情激動,互相討論著:『我們該如何進去呢?誰給我們從墳墓門口滾開那塊石頭呢?』但這正是偉大奧跡的第一個標記:石頭已經滾開,墳墓開著!

『她們進入了墳墓,看見一個少年人,坐在右邊,穿著白衣……』(谷16:5)。婦女們是最先目睹『墳墓已空』這偉大標記的人,是她們最先進入……。

『她們進入了墳墓。』在這守候之夜,省思耶穌的這些女性門徒的經驗對我們會有所助益,她們的經驗也向我們訴說。事實上,我們在這裡的目的正是為了進入,進入天主以祂愛的守護而成就的奧跡。

我們不能過復活節卻不進入復活奧跡。這不是智力層面的事,不是我們知道或讀到的事……。它更為深刻,遠超過這些!

『進入奧跡』指的是有能力驚歎和默觀;有能力聆聽寂靜,聽到天主在靜默中對我們說話的那一絲絲輕聲細語(列上19:12)。

進入奧跡要求我們不懼怕現實:不將自己封閉起來;在我們不理解的事物面前不逃避;遇到問題不閉起眼睛、不否認問題、不回避問題……。

進入奧跡意味著走出自己舒適的安全範圍,克服拖累我們的怠惰和冷漠,走出去尋求真、美和愛,去尋找不折不扣的意義,為質疑我們的信仰、忠誠和理智的問題尋找一個不俗的答案。

為能進入奧跡,我們需要有謙卑的態度,這是貶抑自己、從我們無比驕傲和自負的高座上下來的謙卑。這是給自己重新定位、認清自身原貌的謙卑:我們是受造物,有優點也有瑕疵;我們是需要得到寬恕的罪人。為能進入奧跡,我們需要軟弱無力的卑微,放棄我們的偶像,而轉向朝拜。不朝拜就無法進入奧跡。

這一切訓導,是耶穌的這些女性門徒教導我們的。在那個夜晚,她們與聖母瑪利亞一同守夜。童貞瑪利亞幫助她們不失去信德和望德。就這樣,她們沒有留在恐懼和痛苦的牢籠中,而是迎著第一縷曙光走出去,手裡拿著油膏,心靈被愛傅了油。她們走出去,找到敞開的墳墓,然後進入。她們守夜,她們走出去,她們進入奧跡。我們要向她們學習與天主及我們的聖母瑪利亞一同守夜,好使我們也能進入復活的奧跡,越過死亡抵達生命。」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 不懂對話的人才會叫他人噤聲

blog_1429207832

4月16日,也是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88歲生日,他在梵蒂岡「教會之母」隱修院慶祝生日。教宗方濟各也為他的奉獻了彌撒,祝賀他生日快樂。他說:「今天是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的生日,我為他奉獻彌撒,我也邀請你們為他祈禱。願上主支持他,賜予他多多的喜樂和幸福。」

教宗方濟各在今天的清晨彌撒中表示: 不懂對話的人,不聽從天主的命令,試圖讓那些宣講天主消息的人噤聲。

當天的禮儀讀經談到「聽命」。

教宗說:「聽命總會把我們帶到另一條路上,不同於我們自認為應當走的路。聽命就是當上主對我們提出這樣的要求時,我們有勇氣改變道路。聽命者得永生,不聽命者,天主的義怒將臨在他身上。」

取自《宗徒大事錄》的第一篇讀經記載,司祭長命令耶穌的宗徒不要再向民眾宣講福音。他們大發雷霆,「充滿嫉妒」,因為他們目睹了宗徒們行奇跡,民眾信從宗徒,信主的人越來越多。司祭長將宗徒們關進監獄,可是在夜裡天主的天使卻將他們釋放,他們出獄後繼續宣講福音。司祭長再次捉拿並質問宗徒,而伯多祿面對司祭長的威脅卻答道:「聽天主的命應勝過聽人的命。」司祭長不明白這話的意思。

教宗說:「這些人原是經師,研究過子民的歷史,學習了先知的預言,鑽研過法律,通曉以色列子民的一切神學思想和天主啟示:他們什麼都懂,卻沒有能力承認天主的救恩。為什麼他們如此心硬呢?這不是頭腦的僵硬,不是單純的固執,而是心硬。」

教宗強調:「這些人不懂得對話,不懂得與天主對話,因為他們不懂得祈禱和聆聽上主的聲音,不懂得與他人對話。[他們質問耶穌:]『你為什麼這樣解釋呢?』他們只解釋法律條文本身,使法律更為精准,但是他們將天主在歷史中的標記拒之門外,將天主子民、他們的子民拒之門外。這種缺乏對話,這種心靈的封閉,使得他們不聽從天主。不懂得聆聽和對話是這些以色列經師、這些天主子民神學家的悲劇。」

「一個人不懂得對話、將上主的話語和上主在子民中所做的標記拒之門外的跡象,就是暴怒和企圖讓他人噤聲。在福音事跡中,司祭長們企圖讓所有宣講天主消息即耶穌已經復活的人噤聲。他們沒有道理,卻仍然這樣做。他們與那些打點把守墳墓的兵士,謊稱是門徒們偷走了耶穌屍體的人,是同一夥人。他們想盡一切辦法拒絕天主的聲音。」

最後,教宗說:「在這台彌撒中,我們為老師、教授、那些教導天主子民的人祈禱,好使他們不自我封閉,擁有對話的態度,以免遭到天主義怒的懲罰。倘若他們不改變態度,天主的義怒必將臨在他們身上。」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清晨彌撒:教會團體要展示在聖神內的重生

blog image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4月14日在梵蒂岡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強調在聖神內重生的團體力求和諧融洽,在磨難中堅忍不拔。教宗還告誡,基督徒不可累積財產,而要用財產來造福那些有需要的人,如同宗徒們領導的初期基督徒團體所做的那樣。

當天彌撒的第一篇讀經選自《宗徒大事錄》,講述初期基督徒團體的生活。教宗強調,那個團體有三個「重生」的標記,首先是和諧融洽,其次是財產歸公,第三是堅忍不拔。

教宗解釋說:「在聖神內重生的團體享有這份團結融洽的恩寵。唯有聖神能賜給我們和諧,因為祂正是聖父和聖子之間的和諧融洽,是促進和諧的恩典。第二個標記是財產歸公,也就是經上說的:『他們中,沒有一個貧乏的人;凡各人所有的,沒有人說是自己的,都歸公用。』沒錯,他們中有幾個富人,但財產都歸公用。這些是在聖神內生活的團體的兩大標記。」

教宗表示,那是一個「匪夷所思」的階段,因為這個團體「馬上出現內部問題」。比如說,意圖「詐騙」的阿納尼雅和撒斐辣加入這個團體。教宗說:「這些接近教會的大恩人假公濟私,不是嗎?耶穌所預示的諸多迫害也接踵而來。《瑪竇福音》真福八端的最後一端寫道:『幾時人為了我而辱罵迫害你們……。你們歡喜踴躍罷!』我們看到這個團體經歷許多迫害。耶穌預示這些迫害,也許諾了眾多美好事物、和平以及豐碩賞報。祂承諾:凡為了我的名而受迫害的人,『必要領取百倍的賞報。』」

在聖神內重生的初期基督徒團體有貧窮和公用財產,也有內部和外部的問題。教宗指出,內部問題包括「那對投機取巧的夫婦;外部問題則有迫害」。然而,伯多祿勉勵基督徒團體,別因迫害而驚慌失措,因為迫害有如「提煉黃金的烈火」;在聖神內重生的團體正是「在困境和迫害中」被提煉。於是,教宗指出,重生團體的第三個標記是「在承受磨難時的堅忍不拔」:要忍受困難、困境,忍受流言蜚語和疾病,忍受痛失摯愛的「苦楚」。

教宗表示,當一個基督徒團體力求和諧融洽,避免內部分裂時,它讓人看到它在聖神內的重生;當一個基督徒團體尋求貧窮,而不為自己累積財產,因為財產都歸公用時,也能讓人看到它在聖神內的重生。面對困難和覺得被冒犯時,切莫勃然大怒,而要像耶穌那樣堅忍。

教宗鼓勵眾人在慶祝逾越奧跡的復活期第二週,想想我們的團體,包括教區、堂區和家庭等團體,祈求和諧融洽的恩寵,那是聖神賜予的恩典。此外,還要祈求貧窮的恩寵,也就是為了眾人的益處而妥善管理所有物,慷慨地與人分享;最後要祈求堅忍不拔的恩寵。教宗祈禱說:「願上主讓我們所有人明白,在聖洗聖事中,不僅我們每個人,連我們的基督徒團體也領受了在聖神內重生的恩寵。」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