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基督徒不必算命,只要聽從天主的指引

常年期第十二周 星期一 彌撒

讀經一:創世紀 12:1-9

上主對亞巴郎說:「離開你的故鄉、你的家族和父家,往我指給你的地方去。我要使你成為一個大民族,我必祝福你,使你成名,成為一個福源。我要祝福那祝福你的人,咒罵那咒罵你的人;地上萬民都要因你獲得祝福。」亞巴郎遂照上主的吩咐動身,羅特也同他一起走了。亞巴郎離開哈蘭時,已七十五歲。他帶了妻子撒辣依、他兄弟的兒子羅特和他在哈蘭積蓄的財物,獲得的僕婢,一同往客納罕地去,終於到了客納罕地。亞巴郎經過那地,直到了舍根地摩勒橡樹區;當時客納罕人尚住在那地方。上主顯現給亞巴郎說:「我要將這地方賜給你的後裔。」亞巴郎就在那裏給向他顯現的上主築了一座祭壇。從那裏又遷移到貝特耳東面山區,在那裏搭了帳幕,西有貝特耳,東有哈依;他在那裏又為上主築了一座祭壇,呼求上主的名。以後亞巴郎漸漸移往乃革布區。

福音:聖瑪竇福音 7:1-5

那時候,耶穌對他的門徒說:「你們不要判斷人,免得你們受判斷,因為你們怎樣判斷人,你們也要怎樣受判斷;你們用什麼尺度量給人,也要用什麼尺度量給你們。為什麼你只看見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對自己眼中的大樑竟不理會呢?或者,你怎能對你的兄弟說:讓我把你眼中的木屑取出來,而你眼中卻有一根大樑呢!假善人哪!先從你眼中取出大樑,然後你才看得清楚,取出你兄弟眼中的木屑。」

2017年6月26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表示,基督徒不必占星或算命預知未來:真正的基督徒信賴天主,聽從祂的指引邁上旅途,向上主的驚奇開放。這是教宗在暑假前最後一次有信友參禮的清晨彌撒。

當天的第一篇讀經取自《創世紀》,講述亞巴郎聽從天主離開故鄉,動身前往應許的福地(創12:1-9)。教宗解釋道:「這是基督徒的生活風格、我們身為天主子民的風格,它基於三個幅度:割捨、許諾和祝福。」

亞巴郎離開故鄉便是「割捨」。

教宗說:「基督徒始終具備割捨的幅度,它在十字架上耶穌的一無所有中得到滿全。我們總是需要『離開』、『放下』才能踏出第一步。正如天主對亞巴郎說的:『離開你的故鄉、你的家族和父家』(創12:1)。」

在福音中,門徒們也蒙召放下一切,離開故鄉,跟隨耶穌;眾先知也是如此。舉例而言:厄里亞召叫正在耕田的厄里叟放下一切,跟著他事奉上主,厄里叟說:「請你讓我先回去和我的父母吻別,然後來跟隨你」,厄里亞回答道:「你去吧!要再回來!」(列上19:20)

教宗指出:「基督徒必須具有割捨的能力,否則就不是真正的基督徒,因為他們沒有與耶穌一同脫下衣袍,被釘上十字架。亞巴郎因著信德而聽命,前往『他將要承受為產業的地方』(希11:8),雖然他不知道明確的目的地。基督徒不必占星預知未來,不必去找水晶球算命師,請他看手相。不必如此。基督徒不知要往何處去,但他聽從指引。這是我們基督徒生活的首要幅度:割捨。」

那麼,割捨是為了什麼呢?

教宗答道:「是為了走向許諾。這是第二個幅度。我們是走向許諾的人,走向相遇,走向我們必要承受的產業,一如上主告訴亞巴郎的土地。」

此外,教宗強調:「亞巴郎離開故鄉後,沒有興建房屋,卻搭建帳幕,因為他在旅途中信賴天主,他築了一座祭壇朝拜上主。然後,他繼續旅途,不停前行。」

教宗表示:「旅途每天早上展開。這是將自己託付於上主的旅途,向上主的驚奇開放的旅途。驚奇有時不是好事,甚至是壞事,讓我們想想疾病和死亡,但旅途依然向驚奇開放,因為我知道祢將帶我到一個安全的地方,一片祢已為我準備的土地。換句話說,一個在旅途中的人是一個住在帳幕裡的人,那是精神的帳幕。當我們的心靈太過安定、太過安逸時,就會失去走向許諾的幅度。」

在「祝福」方面,教宗闡明:「基督徒是懂得祝福的男女,他們讚美天主和他人,並接受天主和他人的祝福,好能向前邁進。這是我們基督徒生活的模式。」

最後,教宗勉勵眾人效法信德之父亞巴郎,聽從上主的指引,割捨自己的所有,踏上旅途,信賴上主的許諾,並且懂得祝福。基督徒的生活就是這麼簡單。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會透視:第二屆真理杯全球華語聖歌創作大賽

本集請來天主教亞洲真理電台中文部主任米申神父介紹第二屆真理杯全華語聖歌創作比賽。

教宗:聆聽上主的聲音,做個小孩子

耶穌聖心節 彌撒

讀經一:申命紀 7:6-9,11

梅瑟訓示人民說:你是屬於上主你天主的聖民,上主你的天主由地面上所有的民族中,揀選了你作自己特屬的人民。上主喜愛你們,揀選你們,並不是因為你們比其餘的民族人數眾多;其實你們在所有的民族中,是最少的一個;而是由於上主對你們的愛,並為履行他向你們祖先所起的誓,上主纔以大能的手解救你們,將你們由為奴之家,由埃及王法郎的手中救出來。所以,你應知道,只有上主你的天主是天主,是對那愛他,遵守他誡命的人,守約施恩直到千代的忠信的天主;所以你要謹慎遵行我今天吩咐你的誡命、法令和規則。

讀經二:聖若望一書 4:7-16

可愛的諸位,我們應該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出於天主;凡有愛的,都是生於天主,也認識天主;那不愛的,也不認識天主,因為天主是愛。天主對我們的愛在這事上已顯出來:就是天主把自己的獨生子,打發到世界上來,好使我們藉著他得到生命。愛就在於此:不是我們愛了天主,而是他愛了我們,且打發自己的兒子,為我們做贖罪祭。

可愛的諸位,既然天主這樣愛了我們,我們也應該彼此相愛。從來沒有人瞻仰過天主;如果我們彼此相愛,天主就存留在我們內,他的愛在我們內纔是圓滿的。我們所以知道我們存留在他內,他存留在我們內,就是由於他賜給了我們的聖神。至於我們,我們卻曾瞻仰過,並且作證:父打發了子來作世界的救主。誰若明認耶穌是天主子,天主就存在他內,他也存在天主內。我們認識了,且相信了天主對我們所懷的愛。天主是愛,那存留在愛內的,就存留在天主內,天主也存留在他內。

福音:聖瑪竇福音 11:25-30

那時候,耶穌發言說:「父啊!天地的主宰!我稱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瞞住了智慧和明達的人,而啟示給小孩子。是的,父啊!你原來喜歡這樣。我父將一切交給了我;除了父外,沒有人認識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啟示的人外,也沒有人認識父。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你們背起我的軛,跟我學罷!因為我是良善心謙的:這樣你們必要找得你們靈魂的安息,因為我的軛是柔和的,我的擔子是輕鬆的。」

2017年6月23日(耶穌聖心節),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表示。為了聆聽上主的聲音,我們必須做個小孩子。

教宗表示:「上主揀選了我們,與我們一起走生命的旅途,為愛我們而賜下祂的聖子並捨棄聖子的性命。」

在當天取自《申命記》的第一篇讀經中,梅瑟說天主由地面上所有的民族中揀選了我們作自己特屬的人民。

教宗解釋說:「我們讚美天主,因為祂藉著耶穌聖心賜予我們恩寵,叫我們喜悅慶祝我們得救的偉大奧跡,即天主愛我們的奧跡;讚美天主,同時也是慶祝我們的信仰。」

教宗特別提到讀經中的兩個關鍵詞:揀選和微小。

「揀選」

教宗說:「不是我們選擇了祂,而是天主甘願成為我們的囚犯。祂把自己和我們的生命聯繫起來,再不能分離。祂下了很大的賭注!祂忠於這種態度。我們因愛而被揀選,這是我們的身分。有人說:『我選擇了這個宗教。』其實不然,不是你作了選擇,而是天主揀選了你,召叫了你,把你和祂聯繫起來。這是我們的信德。如果我們不相信這一點,我們就無法明白基督的訊息,無法明白福音。」

「微小」

梅瑟說:「上主揀選以色列子民,因為他們是所有民族中是最小的一個。」

教宗解釋道:「上主愛上了我們的微小,為此而揀選了我們。祂選擇弱者,而非大人物。祂將這些事瞞住了智慧和明達的人,而啟示了給小孩子(瑪11:25)。如果你想明白耶穌的奧秘,那就放低身價,做個小孩子,承認自己一無是處。上主不僅揀选和啟示弱小者,更召叫他們說:『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瑪11:28)。祂揀選弱小者,將自己啟示給他們,並召叫他們,那祂為什麽不召叫那些大人物呢?上主的心是開放的,但大人物無法聽到上主的聲音,因為他們充滿了自我。為聆聽上主的聲音,我們必須做小孩子。」

「現在我們再談基督聖心的奧跡。這奧跡不是一些人所說的虔誠者的聖像;耶穌被刺透的心是啟示的心,我們信仰的核心,因為祂做了弱小者,選擇了這條路。這種自謙自卑,貶抑自己,直到死在十字架上,是一種傾向於弱者的抉擇,好使天主的光榮得以彰顯。從基督被士兵刺透的身體流出了血與水,這是我們在今天慶祝的基督奧跡。我們慶祝的是一顆愛人、揀選和忠信的心,這顆心與我們緊密相連,啟示給小孩子,召叫弱小者並成為弱小者。」

最後,教宗祈求上主賜予我們恩寵:「讓我們藉著耶穌基督聖心慶祝偉大的功績,偉大的救恩行動,偉大的救贖工程。」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尤素福‧阿布斯當選天主教希臘梅爾基塔禮宗主教

2017年6月21日,天主教希臘梅爾基塔禮主教會議在的會議上選出若瑟‧阿布斯(Joseph Absi)為安提約基雅希臘梅爾基塔禮新任宗主教。這位新任宗主教取尤素福‧阿布斯(Youssef Absi)為名號。教宗方濟各按照《東方教會法典》第76條2項授予他「教會共融」。

教宗在賀函中對這次選舉表示欣喜,保證他與新任宗主教同在,並為他祈禱。賀函寫道:「您在可敬的希臘梅爾基塔禮教會的困境中當選宗主教,而且此刻中東基督徒團體必須以特殊方式見證他們對死而復活的主基督的信德。在這格外艱難的時期,牧者們蒙召在受苦的天主子民面前展現共融、合一、關懷、團結和透明。」

教宗也重申希臘梅爾基塔教會主教會議神長之間友愛和諧的重要性。

尤素福‧阿布斯宗主教

-1946年6月20日生於大馬士革;

-加入聖保祿傳教會後,1973年5月6日晉鐸;

-曾在聖保祿學院教授哲學;

-曾在卡斯里克(Kaslik)聖神大學教授希臘文和音樂學,並擔任聖保祿傳教會總會長一職;

-2001年7月15日,獲任命為希臘梅爾基塔禮塔爾索領銜總主教,在大馬士革宗主教府服務;

-2017年6月21日,當選為安提約基雅希臘梅爾基塔禮宗主教。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牧人應是一位熱情、懂得分辨和斥責惡的人

常年期第十一週 星期四 彌撒

讀經一:聖保祿宗徒致格林多人後書 11:1-11

弟兄們:巴不得你們容忍我一點狂妄!其實,你們也應容忍我,因為我是以天主的妒愛,妒愛你們。原來我已把你們許配給一個丈夫,把你們當作貞潔的童女獻給了基督。但我很怕你們的心意受到敗壞,失去那對基督所有的赤誠和貞潔,就像那蛇以狡猾誘惑了厄娃一樣。如果有人來給你們宣講另一個耶穌,不是我們所宣講過的;或者你們領受另一神,不是你們所領受過的;或者另一福音,不是你們所接受過的,你們竟然都容忍了,真好啊!其實,我以為我一點也不在那些超等的宗徒以下,縱使我拙於言詞,卻不拙於知識,這是我們在各方面,在各事上,對你們所表現出來的。難道我白白地給你們傳報天主的福音,屈卑我自己為使你們高升,就有了不是嗎?我剝削了別的教會,取了酬資,為的是給你們服務啊!當我在你們那裏時,雖受了匱乏,卻沒有連累過你們一個人,因為有從馬其頓來的弟兄們,補助了我的匱乏;我一向在各方面設法避免連累你們,將來還要如此。基督的真理在我內,我敢說:我這種誇耀在阿哈雅地方是不會停止的。為什麼呢?因為我不愛你們嗎?有天主知道。

福音:聖瑪竇福音 6:7-15

那時候,耶穌對他的門徒說:「你們祈禱時,不要嘮嘮叨叨,如同外邦人一樣,因為他們以為只要多言,便可獲得蒙允。你們不要跟他們一樣,因為你們的父,在你求他以前,已知道你們需要什麼。所以,你們應當這樣祈禱:我們在天的父!願你的名被尊為聖,願你的國來臨,願你的旨意承行於地,如在天上一樣!我們的日用糧,求你今天賜給我們;寬免我們的罪債,猶如我們也寬免得罪我們的人;不要讓我們陷入誘惑,但救我們免於兇惡。因為你們若寬免別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寬免你們的;但你們若不寬免別人的,你們的父也必不寬免你們的過犯。」

2017年6月22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時表示:牧人應該是一位熱情、懂得分辨和斥責惡的人。

當天的第一篇讀經取自《聖保祿宗徒致格林多人後書》(11:1-11)。教宗指出一位牧人該有的特徵,並在聖保祿身上看到真善牧的形象。真善牧不會捨棄自己的羊群,而傭工會這麼做。

教宗指出牧人的三個特徵:首先是「牧人的熱情」。

教宗說:「聖保祿對格林多人的熱情從他的言語中表達出來,他說:『我是以天主的妒愛,妒愛你們』(格後11:2)。保祿對他的子民的這種熱情幾乎成了瘋狂、愚蠢。 我們把這種態度稱為使徒熱忱。真正的牧人內心不能沒有這種熱火。」

牧人的另一個特徵是「懂得分辨」。

教宗指出:「牧人知道在生命中不乏誘惑。謊言之父是誘惑者。牧人則不然,牧人愛他的羊群。相反的,蛇、謊言之父,嫉妒者,是一個誘惑者。誘惑者力圖使人遠離忠誠,因為保祿懷著的天主妒愛,旨在把子民許配給唯一的丈夫,讓子民忠於他的丈夫。在救恩史和《聖經》中,很多次子民遠離天主,對上主不忠,崇拜偶像,就好似是一種婚姻上的不忠。懂得分辨,也就是知道分辨哪裡有危險,哪裡有恩寵,哪條才是真正的道路。這意味著牧人始終陪伴羊群,耐心地把它們帶回羊圈,無論在美好的時刻,還是在艱困時刻、誘惑的時刻。」

第三個特徵是「斥責的能力」。

「一位使徒不能是一位天真的人:『啊,一切都很好,我們前行,我們舉行慶祝會,一切都可以。』牧人懂得譴責,准許他說『這個不可以』。就如父母親看到孩子趴在地上,或把手伸進電源插座的時候會說:『不行,這個不行!很危險!』」

「好牧人懂得指名道姓地譴責,就如聖保祿所做的那樣。為此,牧人也要懂得譴責那傷害你生命的事。很多時候,我們失去了這種譴責的能力,我們想用好好先生的態度帶領羊群前行,這不僅是天真,更是傷害。這好好先生的妥協是為了吸引信徒的讚賞,讓他們隨心所欲。」

最後,教宗邀請信徒:「為教會所有牧人祈禱,願聖保祿在上主面前的轉禱使我們的牧人能夠具備這三個特徵來服事上主。」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將召開御前會議擢升新樞機

羅馬時間2017年6月21日,教宗禮儀處在公布教宗方濟各將於2017年6月28日下午4時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公開御前會議,擢升新樞機。禮儀中,教宗將授予新樞機紅色方帽、樞機權戒,以及他們在羅馬城的領銜堂區或領銜執事區。

當天下午6時至8時,新樞機們將在保祿六世大廳前廊接見前來道賀的親友。

6月29日是聖伯多祿和聖保祿瞻禮,教宗將於當天上午9時30分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隆重彌撒,並祝聖新任教省總主教的白羊毛肩帶。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公開接見:我們能在每日的生活中成聖

恭讀聖保祿宗徒致希伯來人書

因為天主為我們早已預備了一種更好的事,以致若沒有我們,他們決得不到成全。所以,我們既有如此眾多如雲的證人,圍繞著我們,就該卸下各種累贅和糾纏人的罪過,以堅忍的心,跑那擺在我們面前的賽程,雙目常注視著信德的創始者和完成者耶穌。

2017年6月21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120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信友前來參加。教宗在要理講授中繼續反思基督徒的希望,指出聖人是希望的證人和伴侶。教宗表明,我們都能成聖,因為我們有上主的助佑。

基督徒能在每日的生活中成聖,這意味著我們應在家庭、工作,甚至在疾病中善盡每日的本分,向天主開放心靈。

教宗表示:「聖人的表樣首先告訴我們,基督徒的生活並不是一種遙不可及的理想。聖人其實也經歷過我們同樣的艱難。基督信仰培養一種堅定不移的信心:不相信消極和分裂的勢力能佔上風。人的歷史的定局不是仇恨,不是死亡,也不是戰爭。因為在我們的生命中有天主伸手扶助和聖人的臨在,我們並不孤單。教會由無數且經常沒有留下姓名的弟兄姐妹組成,他們先我們而去,卻因著聖神的行動參與仍活在現世的人的事件。」

教宗引用《希伯來書》中關於「眾多如雲的證人」(希12:1)的話語來比喻教會的聖人。

教宗說:「我們在領受聖洗聖事時呼求諸聖的轉禱,然後在聖秩或婚姻聖事中也如此呼求。在婚姻聖事中,這呼求為兩個正準備走上夫妻生活旅程的青年是彼此信賴的泉源。真愛的人便有願望和勇氣說出;『永遠』二字,但他知道自己需要基督的恩寵和聖人的幫助才能永遠善度婚姻生活。婚姻不是有些人所說的『直到愛消逝』就不存在了。不是的,婚姻是永遠的!否則,你最好不要結婚。或是永遠,或是沒有。」

教宗強調:「天主絕不捨棄我們。不錯,我們是渴望天上的灰土,我們的力量薄弱,但臨在於基督徒生活中的恩寵則充滿大能。我們知道且希望,在世界的改變最終實現時就不再有眼淚和惡意。願上主賜予我們每個人成聖的希望。」

「你們當中有人會問我:『我們在每日的生活中能成聖嗎?』能!能夠成聖!『可是,這意味著我們必須整日祈禱了?』不,這意味著你必須善盡每日的本分:祈禱、工作,以及看顧子女。你要本著向天主開放的心靈做這一切,好讓你的工作即使在患病和痛苦時,或是在困難中,也向天主開放。這樣一來,你就能成聖。」

最後,教宗表示:「願上主賜予我們成聖的希望。我們不要以為這是一件難事,以為做歹徒要比成聖更容易!不是的。我們能夠成聖,因為上主助佑我們;是上主在助佑我們。」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梵蒂岡連線:世界主教會議最新動態

本集的《梵蒂岡連線》會跟您一起,關注樞機咨議會的第20次會議,還有教宗方濟各首屆世界窮人日文告及世界主教會議最新動態。

教宗致函全球天主教傳播組織大會

全球天主教傳播組織(Signis)在2017年6月19日至22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召開大會,主題是:「和平文化的媒體:推動希望的故事」。教宗方濟各藉此機會致函鼓勵媒體人士:「繼續尋找一切技術和社交工具,以協助普世教會宣講和平福音的使命」。

教宗的信函寫給聖座傳播秘書處處長維加諾(Dario Edoardo Viganò)蒙席,由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署名。教宗期望本屆大會能啟發一種人人都能獲得的希望,尤其當人在生活中品嘗失敗之苦的時候。最後,教宗向全體與會者頒賜他的降福。

魁北克總主教克魯瓦(Gérald Cyprien Lacroix)樞機也向大會致函,強調這次大會可以讓媒體工作者呈現自己為希望的見證所作的寶貴貢獻。

樞機寫道:「你們是天主聖言所結果實的有效使者,你們要懷著喜悅和希望,繼續你們在世上的大眾媒體使命。」

本屆大會以一場圓桌會議拉開帷幕:四位天主教組織代表解釋如何敘述希望的故事,之後影音界代表講述如何在一切事上找到天主,並將之拍成電影。6月19日下午的一場特別會議,探討梵蒂岡媒體的改革。

大會格外關心青年人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信仰經驗、參與宗教和靈修活動的議題。與會者還將分析音樂和希望之間的關係,探討如何在危機境況中不失去希望。

最後,與會者將欣賞一部電影《沉默》(Silence)。影片講述了十七世紀三位耶穌會士在日本因信仰而遭受迫害的故事。導演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在6月21日將被授予「全球天主教傳播組織電影製作優秀獎」。

現場直播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主持聖體聖血節禮儀

2017年6月18日主日下午,教宗方濟各前往聖若望拉特朗大殿,在大殿前的廣場主持隆重感恩祭,慶祝基督聖體聖血節。彌撒之後,參禮的聖職人員和信友們依循傳統舉行聖體遊行,教宗則在聖母大殿迎候基督的聖體,在遊行隊伍抵達後頒賜聖體降福。教宗決定把原本在今年6月15日星期四慶祝的基督聖體聖血節移到6月18日主日慶祝,以便天主子民、羅馬教會的司鐸和信友能更踴躍地參加禮儀。

教宗的彌撒講道以「記憶」為主題,表明聖體聖事是「記憶的聖事」,以實際和顯明的方式讓我們牢記天主愛我們的歷史。梅瑟訓誡以色列子民:「你當記念上主你的天主使你所走的路程。」(申8:2)教宗表明,梅瑟的訓誡也是對我們每一個人說的。

「我們每個人的救恩史都建立在上主為我們所行一切的記憶上。對信德而言,記憶至關重要,如同水對植物那麽重要:就像沒有水,植物便無法存活和結出果實那樣,若沒記住上主為我們所做的一切,信德也就無法存活。聖保祿宗徒吩咐他的弟子:『你務要記住耶穌基督。』(弟後2:8)。記憶很重要,它使我們存留在愛内,心中懷念且不忘愛我們和我們所愛的人。然而,上主賜予我們的這份能力如今卻變得薄弱。」

「我們置身於狂躁中,許多人和許多事在我們眼中似乎轉眼即逝。我們快速翻閲報紙,裡面雖然消息充斥,但記憶貧乏。這樣一來,記憶枯竭,活在片刻就會令我們流於表面,讓所發生的事件流逝,而不去深入探究,失去那提醒我們自己是誰,要到哪裡去的重要意義。於是,我們的外在生命就變得支離破碎,内在生命也了無生氣。」

教宗表示:「今天的禮儀提醒我們,上主正是藉著聖體聖事以愛的脆弱與我們相遇。上主透過生命的食糧來探望我們,使自己成為卑微的食物,以愛醫治我們患有狂躁症的記憶,讓我們記住天主的愛,並賜予我們力量。」

「聖體聖事的記憶不是一種抽象、冰冷和膚淺的記憶,而是活生生和令人欣慰的天主之愛的記憶,是懂得牢記和效法的記憶。在聖體聖事中具有品嘗耶穌言語和舉止的全部樂趣,祂復活奧跡的味道,祂的神的芬芳。領受這聖事,蒙受耶穌所愛的堅定信念就會銘刻在我們心中。」

教宗接著表示:「這蒙受愛的堅定信念促使我們懷有感恩、自由和耐心。 就這樣,聖體聖事在我們心中形成一種感恩的記憶,使我們認出自己是天父所愛和養育的子女;這是一種自由的記憶,因為耶穌的愛,祂的寬恕能治癒我們過去的創傷,平復我們蒙受委屈的記憶;這是一種耐心的記憶,因為在逆境中我們也知道耶穌的神與我們同在。」

最後,教宗總結道:「即使在崎嶇的道路上,聖體聖事也提醒我們上主與我們同行,而且我們不是個體,而是一個身體。聖體聖事不是為我建立的聖事,而是形成一個身體的許多人的聖事。聖體聖事是合一的聖事。誰接納這聖事就不能不做合一的工匠,因為在他内,在他的精神基因内產生合一的建設。這合一的食糧治癒我們要勝過別人的野心、為自己謀取的貪婪、煽動不滿和散布批評;這合一的食糧激發我們彼此相愛的喜樂,不競爭、不嫉妒,也不惡意誹謗。」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