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肩同行-教宗方濟各加拿大使徒之旅特輯

教宗將在意大利亞西西聆聽八位青年的故事

CNS photo/Vatican Media

「方濟各的經濟」國際會議於9月22日至24日在意大利亞西西召開。在這機會上,教宗將於會議最後一天前往亞西西,並聆聽八位青年的見證。會議前,籌委會的瑪利亞·加廖內(Maria Gaglione)向梵蒂岡新聞網說:「我們準備了藝術性和啟發性的時刻。迎接教宗的人中將有亞西西教區主教索倫蒂諾(Domenico Sorrentino)和代表方濟各經濟的團體的五位青年,一位青年代表一個大陸。」

教宗與青年的會晤將在離天使之后大殿不遠的利里克劇院舉行,並有見證分享時刻。加廖內解釋道:「透過8個故事,向教宗講述三年多以來的生活和工作。在這些做見證的青年中,有一位服刑的青年,他將講述在監獄中工作在他的生活中的價值,也有一位來自肯尼亞的男青年將做見證。此外,有一位阿富汗難民,這名女青年是在數月前瞭解到『方濟各經濟』活動,她將分享在她的國家在促進女性權利方面做出的努力。」

加廖內在接受和平電視台採訪時說,約有15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在場報導教宗的訪問。

《鹽與光》將會在9月24日,
東岸時間上午11時30分,西岸時間8時30分,
電視及網上以英語播放
《教宗到訪「方濟各的經濟」國際會議》,
請到我們的網頁
及社交平台 FacebookYoutube 收看。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進教之佑驛站:聖碧岳紀念日 福音反省

路9:18-22

有一天,耶穌獨自祈禱,門徒們伴隨在旁,祂問他們說:「人們說我是誰?」他們回答:「洗者若翰呀!也有人說是厄里亞,還有人說是一位古時的先知復活了。」祂又問他們:「你們說,我是誰呢?」伯多祿回答:「天主的基督。」然而耶穌嚴肅地命令他們,不可跟別人談論這事。耶穌說:「人子必須受很多苦,被眾長老、司祭長和經師棄絕,甚至處死,但在第三日必要復活。」

反省

《吃盡苦頭》

今天路加福音並非獨家報道,但各有精彩之處,耶穌透露自己默西亞秘密予門徒,就是他先行祈禱,然後把有苦自知逐漸給門徒認知、細味和反思。

其一,他質問門徒怎樣認為他是洗者若翰,莫非他只是停留在等待默西亞的知與不知間的苦?

其二,有人明認他似厄里亞,是否祇當期待救主來臨的那種急不容緩之苦?

其三,唯一伯多祿明認耶穌是受傅者,即是天主所傅的,此乃出於信德,可是其他百姓呢?此乃非眾所皆知之苦。

耶穌有苦自己知,但逐步逐步向門徒滲入默西亞將要受的苦痛、苦難和不幸,真的有「但傷知音稀」之苦楚。首先是受人擯棄,諸如宗教首長等人,導致群眾之唾棄,繼而使人難以明白之「出生入死,出死入生」真義。正所謂:孰可忍孰不可忍,甚至門徒們跟他走此苦路時,受不住被人辱罵、誣陷、冤枉等而一一離他而去之苦。此等苦況,向誰哭訴?

今天紀念一位聖人碧岳(畢奧)神父(Padre Pio),就是在他正值祈禱時臨於神魂超拔中,他對十字架上受苦的基督說:「主,如果你願意我分擔你的一點苦楚,我是有此準備的。」結果,這神父在一生裡領受了耶穌的五傷,苦不堪言,可是,這神父不得不承認,原來每日在他肉體上附的五傷,並不是時時存在,也是若隱若現的,因為仍然是出自天主的意願和給他莫大的恩寵。所以,正如耶穌曾啟示過:無論每天「外在的五傷」與「內在的五傷」之苦頭兒,已足夠一天稍苦的滋味了。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教宗方濟各:我們留在烏克蘭人民身旁

CNS photo/Paul Haring

教宗方濟各再次提到烏克蘭和該國人民。9月21日,教宗在公開接見活動結束時再次沉痛地籲請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衆關注這個飽受折磨的國家的「可怕情況」。他講述了他的賑濟所所長克拉耶夫斯基(Konrad Krajewski)樞機這幾天在那裡的使命。

教宗第4次派遣克拉耶夫斯基樞機來到烏克蘭,讓處在衝突中的人民感受到他的關懷。上週六,這位樞機也親身經歷了危險,險些喪命,因為他的裝載食品和教宗玫瑰念珠的汽車在扎波羅熱附近遇到槍彈,但沒有造成嚴重後果,援助物資到達了目的地。

教宗說,他於前一天接到克拉耶夫斯基樞機打來的電話,「他在那裡停留一段時間,在敖德薩地區提供幫助,給予很大的關懷」。教宗談到與克拉耶夫斯基樞機通話的細節,樞機描述了這幾天他所看到的情況。教宗說:「他講述了這個民族的痛苦、所發生的野蠻行為、怪異可怕的事件,以及發現遭受過酷刑的屍體。」

教宗提到伊久姆,在那裡發現了大約500人的遺體,克拉耶夫斯基樞機在那裡目睹了發現受到折磨的烏克蘭人遺體的整個過程,被「如此的恐怖」所震驚。宗座賑濟所所長說:「這件事難以言喻、難以解釋。樞機正在烏克蘭繼續他的使命,將教宗的關愛帶給經歷死亡和摧毀的人們,並打算將援助物資帶到首都基輔。」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哈薩克斯坦,一個文明和勇敢的模範國家

CNS photo/Paul Haring

9月21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例行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要理講授中重提他最近在哈薩克斯坦訪問的幾個重要時刻。教宗感謝哈國總統、當局、主教和那些負責接待工作的人員。

教宗首先提到,他這次訪問的主要目的是出席第7屆世界和傳統宗教領袖大會。這項創舉是在該國政府的推動下已走過20年的路程,為向世界展示這個國家是「相遇與對話的場所」。今年的大會依然在哈國首都努爾蘇丹舉行,宗教領袖們與各代表團和國際組織為在世界上推動和平及人類兄弟情誼共襄盛舉。

教宗表示:「這表明,為建設一個在差異中彼此聆聽和相互尊重的世界,應將宗教置於努力的中心。這並非相對主義,不是的。這是聆聽和尊重。哈國政府為此付出努力,該國在擺脫了無神論政權的桎梏後,現在指出一條文明的道路,促使政治和宗教一起行走,彼此既不混淆,也不分離,明確譴責原教旨主義和極端主義。這是一種平穩和團結的姿態。」

教宗强調:「大會的《最後宣言》是2019年2月在阿布扎比簽署的關於人類兄弟情誼文件的繼續,邁出這一步乃是“從遠方開啓的一段行程的果實。」教宗提到1986年聖若望保祿二世在亞西西召集的各宗教為和平祈禱的歷史性會晤,以及聖若望廿三世和聖保祿六世的遠見。

「還有其它的宗教也心懷遠大視野,我只提起聖雄甘地。但是,我們怎能不記得這麽多的殉道者,這些為忠於和平和友愛的天主而付出了生命代價的不同年齡、語言和國家的男人和女人呢?我們知道:隆重莊嚴的時刻是重要的,但隨後是日常生活中的努力,是建設一個讓人人都感到美好的世界的具體見證。」

教宗繼續表示,他此行也是會晤哈國當局和教會團體的時機,並再次强調,這個有150個族裔團體共同生活且有80多種語言的國家,也具有特殊的使命,那就是成為「相遇的國家」。這項使命應得到鼓勵和支持。

「正如我所希望的那樣,但願繼續建設一個日益成熟的民主制度,能有效地回應整個社會的需求。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時間,但必須承認,哈薩克斯坦作出了非常積極的選擇,例如對核武器說『不』,以及採行良好能源和環境政策的選擇。這是勇敢的作為。在這慘烈戰爭的時刻,有些人想訴諸核武器,面對這種瘋狂,這個國家從一開始就對核武器說出『不』。」

關於當地的教會,教宗强調了喜樂和滿腔的熱情。他說:「這個國家的天主教徒屬於少數團體,但如果憑著信德活出這種境遇,就能結出福音的果實。」

教宗指出幾個重點:「首先是微小、成為酵母、鹽和光的福氣,只依靠上主,而不是依靠人性上重要的某些形式。此外,人數上的不足要求我們去發展與其它教會基督徒的關係,也包括與所有人建立友愛關係。因此,這是小小的羊群,的確如此,但這是開放而非封閉的羊群,不設防線,而是敞開的,仰賴聖神的行動,任由祂隨意在哪裡及願意怎樣地吹氣。」

「在哈薩克斯坦,曾有過許多男人和女人在教會受迫害的時期為福音獻出了生命。他們是殉道者,是那個天主的聖潔子民的殉道者,因為這個子民遭受了數十年無神論的壓制,直到30年前獲得自由,這些男人和女人在漫長的受迫害時期為信仰而承受了巨大痛苦。他們因信仰,有的被殺,有的受酷刑及坐監。」

教宗還提到一個記憶和和一個圖像,那就是「2017年世博會的大廣場,周圍都是超現代的建築」,在光榮十字聖架慶日那天,教宗就是在這裡主持了彌撒。教宗說:「在一個進步與退步交織的世界上,基督的十字架仍是救恩的希望:一個希望不會落空的標記,因為這希望是以天主的愛為根基。」

教宗最後表示:「希望他這次的訪問之旅能為哈薩克斯坦和該國教會的生活帶來果實。」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圖進入專頁,閱覽更多資訊。

進教之佑驛站:聖瑪竇宗徒慶日 福音反省

瑪9:9-13

那時,耶穌往前走,看見一個名叫瑪竇的稅吏坐在收稅的關卡上,便對他說:「跟隨我!」瑪竇就站起來,跟隨了耶穌。耶穌在瑪竇家裡坐席,很多稅吏和罪人也來到,和耶穌及門徒們一起吃飯。法利塞人看見了,就對祂的門徒們說:「你們的老師為什麼同稅吏和罪人一起吃飯呢?」耶穌聽見這話,便說:「健康的人不需要醫生,有病的人才需要。你們去學習一下『我要的是仁慈,不是祭獻』,這句話有什麼意思。因為我來不是要召叫義人,而是要召叫罪人。」

反省

《跟 · 隨》

在瑪竇福音的記載中,聖史往往在自己的名字前,總是冠以「稅吏」之稱呼,表示他不但不覺得以此為辱,反而窮他一生之皈依和改變,把自己的認知,昇華到基督的生命和事奉,並以自己的能力和技巧,記錄耶穌的訓誨和教導。

瑪竇之所以跟隨耶穌,是有獨特的意義和價值。因為一方面,跟從一個人,必然受他的理念、理想、目標和精神所影響,致使他心悅誠服地犧牲自己的小我,以完成基督的大我。另外一方面,就是亦步亦趨的跟著耶穌走,是受到他的感染,放棄自己的錢財、健康、名利和生活習慣,追求那個天國,甚至乎願意積財於天也在在所不惜。此行並非一年半載,十年或更長的時光,而是今後的一生,乃追求那種簡樸節檢,克己復禮的生活。

瑪竇就耶穌「跟隨我」的一句說話,足以使他深深體會到「不是健康的人需要醫生,而是有病的人」是什麼意思;他逐漸領會到「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的福音價值,和感受到「我不是來召義人,而是來召罪人」所帶來天國之道的莫大慰籍。

從此以後,瑪竇再也不懼怕被人標籤、判斷、鄙視,及別人遺棄,因為他才明白:終生跟隨主,才換上了「有主萬事足」的真義!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教宗接見新祝聖的主教們:做接近窮人的「牧者」

圖片:Vatican Media

200位在最近一年新被祝聖的主教於9月19日上午,在教廷主教部部長奧萊特(Marc Ouellet)樞機的帶領下前來梵蒂岡晉見教宗方濟各。會見活動在克萊孟廳舉行,屬於私人性質,使這些於9月12至19日在宗座宗徒之后大學參加第二批培訓的主教們能與教宗暢所欲言。

第一批的主教們則於9月1日至8日接受了培訓,以「在時代的變遷及疫情過後的福音宣講:主教的服務」為主題。不久前,教宗也是在克萊孟廳接見了他們。巴西聖保羅輔理主教梅薩里(Angelo Ademir Mezzari)告訴梵蒂岡新聞網,教宗告誡主教們不要忘記接近窮人。他也親自聆聽了主教們的分享、他們的需求和請求。

第二批培訓班的主教們是在「同道偕行」的氣氛中與教宗交談。即將領導巴西龍多諾波利斯-吉拉廷加教區的雅爾丁(Maurício da Silva Jardim)主教解釋說:「『同道偕行』也是這次培訓課程的氛圍,演講者依照教宗方濟各的訓導將之作為核心主題,學生們也能表達自己的意見,由此提出具體問題,例如飢餓、暴力、社會不平等、移民、政治和衛生危機,以及在全世界的道德和社會問題。」

為新祝聖的主教舉行培訓班的傳統始於2000年,時任教宗是聖若望保祿二世。關於今年的課程,雅爾丁主教補充說,他們深化了教宗方濟各的《愛的喜樂》、《衆位弟兄》和《願祢受讚頌》這3份文件,討論了其中的核心要點,例如透過人性的整體提升來促進家庭和普世友愛。

雅爾丁主教說:「培訓班是一次機會,有助於在不同方面一起行走、鼓勵我們做『子民的牧者』,並提供要素,根據教宗方濟各制定的一個傳教、衆議、共融及參與的教會的原則,在我們的教區行動起來。」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進教之佑驛站:聖金大建及同伴紀念日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路8:19-21

耶穌的母親和兄弟到祂這裏來了,因為人多,不能與祂相會。有人告訴祂說:「祢的母親和祢的兄弟站在外邊,願意見祢。」祂卻回答他們說:「聽了天主的話而實行的,才是我的母親和兄弟。」

反省

《珍惜神糧,活出聖言》

我們每天聽聖言。聽,我們都喜歡聽,但去實行所聽到的,大部分的人都會在聽之後未必能夠實踐。這代表我們聽只是為了做好教友、為增加信仰的知識等,而不是「聽」為了改變自己的生命。福音中,主耶穌很渴望我們有一種聆聽,如同聽到自己中獎了,就立即去行動,去領獎。我們聆聽天主的話有沒有一種中獎的感覺,很感恩祂在千萬人中選擇把自己的心啟示給我們。求聖神給我們智慧認出每天進到耳朵的是天上的珠寶,是天上賜下的神糧。求聖神幫助我們認出每天聖言的大恩寵,給我們一顆聽而樂意實行它的心。

主,祢用心給我們準備天上的神糧—聖言,求讓我們有足夠的興趣和智慧去珍惜且把它活出來。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二十五周 星期一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路加福音 8:16-18

那時候,耶穌對群眾說:「沒有人點上燈,用器皿遮蓋住,或放在床底下的,而是放在燈台上,為叫進來的人看見光明;因為沒有隱藏的事,不被顯露的;沒有秘密的事,不被知道而公開出來的。所以,你們應當留心要怎樣聽:因為凡有的,還要給他;凡沒有的,連他自以為有的,也要從他奪去。」

反省

《照亮 · 分享》

黑暗的存在祇因缺少了光,一切邪惡、詭詐、兇險和不義的事衍生其中,但祇要一道光線已可劃破黑夜長空,一點燭光也能照亮全屋,暗藏隱密的事均無所遁形,全被顯露出來。因此,耶穌教導我們,要成為放在燈台上的燭光,照亮四週,使人看見我們的愛德善行,引領人走近天主,認識天主的美善和真理。

可惜我們的燭光有時也用器皿遮蓋或收放於床底。我們鮮有談論、分享和見證自己的信仰,甚或不讓人知道自己的信仰,或羞於啓齒,唯恐無法回應別人的提問質疑。主耶穌明白我們的軟弱和擔憂,給予我們支持和鼓勵:「因為凡有的,還要給他;凡沒有的,連他自以為有的,也要從他奪去。」(路8:18)越能分享信仰,信仰越趨成熟穩固,越能真實地生活所相信,自然流露和分享愛的喜悅。反之,若我們把信仰隱藏起來,沒有和生活連繫,沒有分享和福傳,燭光將漸趨熄滅。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教宗第37屆世青節文告:青年應效法聖母,急速服務他人

CNS photo/Alessandro Bianchi, Reuters

教宗方濟各日前發表了第37屆普世青年節文告。教宗首先指出,2019年在巴拿馬舉行的上一次世青節全球聚會的主題是「看!上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吧!」(路一38),而明年將在里斯本舉辦全球聚會的第37屆世青節的主題是「瑪利亞起身並急速啟程」(路一39)。教宗對此表示,自從2019年的活動後,「我們邁上走向新目標的旅程,心中迴盪著天主邀請我們起身的催促聲」。

按此閱讀英語全文

教宗強調,2020年至今連續三年的普世青年節主題都有「起來」這個關鍵詞(參閱:路七14、宗廿六16)。「這個動詞也帶有『復活』、『起死回生』的意涵」。

面對新冠疫情和戰爭的動盪時代,「聖母瑪利亞再次為所有人,特別是為你們這些跟她一樣年輕的人,敞開接近和相遇的門」。為此,聖父教宗期許,眾多青年將在2023年里斯本世青節活出的經驗,「為青年和全人類將是一個新的開始」。由於新冠疫情的緣故,里斯本世青節推遲一年舉行,延至2023年慶祝。

回到第37屆世青節文告的主題,教宗闡明在天使報喜後,聖母瑪利亞本來可以獨善其身,但是「她卻全心信賴天主」,起身並急速啟程,因為她確信天主為她的生命做了最好的安排。「聖母瑪利亞成了天主的殿宇、旅途中的教會的形象」,這樣的教會「走出去投入服務,傳揚福音喜訊」。

在有關復活的事件裡,我們常會遇到兩個詞,即:「甦醒」和「起來」。教宗表示,「上主的母親是青年採取行動的榜樣:拒絕站在鏡子前顧影自憐,或者『陷入』網絡裡無法自拔。聖母瑪利亞總是關注外面的事」。

接著,教宗引用米蘭聖盎博羅削關於《路加福音》的闡釋,表明聖母瑪利亞之所以急速往山區去,「是因為她為許諾感到欣喜,在發自內心的喜樂的推動下,渴望熱忱地投身於服務」。因此,聖母的行色匆匆乃是她渴望服務的表現。

面對具體又迫切的需求,我們應當迅速行動。教宗由此問道:親愛的青年,你們的匆忙是哪一種呢?教宗進一步解釋了健康的匆忙與病態的匆忙之間的區別。健康的匆忙催促我們朝著高天、面向他人;而病態的匆忙則是驅使我們過著膚淺的生活、輕忽一切事物。

教宗叮囑青年,「現在是重新急速啟程的時刻」。他們此刻應當「走向具體的相遇,真正接納與自己不同的人」。教宗寫道:「我寫給你們青年的文告、教會傳揚的偉大訊息,乃是耶穌!的確,那是耶穌本身、祂對我們每個人的無盡聖愛、祂的救恩,以及祂賜給我們的新生命。」

在第37屆世青節文告的結尾,教宗期勉那些計劃參加世青節活動的青年,「能重新體驗到與天主相遇、與弟兄姐妹相遇的喜樂」。「經歷了長時間的遠離和獨處,但願在天主的助祐下,我們將能在里斯本一起重新找到各民族、各世代之間懷著兄弟情誼相擁的喜樂,得到修和與和平的擁抱、富有傳教精神的新的友愛的擁抱!」讓我們效法聖母瑪利亞,起身並急速啟程!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