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袮受讚頌》–人與動物共存之道(二)

由於在香港有寵物店的倉鼠感染新冠病毒,漁護署將人道毁滅全港約2000隻小動物。事件再度引起人與動物的倫理關係的討論。教宗方濟各於2015年發表的《願袮受讚頌》通諭,曾深入探討人與受造物的關係。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特意整理了這份環保通諭和聖經的教導,幫助基督徒反思我們與萬物的關係,邀請大家細閱並一同為受造界祈禱。

從創世紀看人與受造物的關係

在《願祢受讚頌》通諭的第二章,教宗方濟各重溫了聖經有關創造天地萬物的敘述,讓人省思與其他受造物的關係,及人對天地萬物負有的責任。

創世的敘述提醒我們,人生命的基礎建立在與天主、與近人以及與大地的三個相互交織的關係上。然而,人類企圖取代天主的位置,拒絕承認自己身為受造物的有限,導致造物主、人類和受造物整體間的和諧蕩然無存,進而扭曲了天主要我們「耕種,看守樂園」的命令。(66)

「耕種」指開墾耕作;「看守」則指看顧、保護、監管及保存。這表明人類和大自然之間有相互責任的關係。每一個團體為生存可從大地豐盛的資源取用所需,每一個團體同時也有責任去保護大地,確保它能為未來的世代結實纍纍。(67)

聖經所說的律法不只關乎人與人的關係,也涵蓋人與其他受造物的關係。「你若看見你兄弟的驢牛在路上跌倒了,你不可不顧,如果發現樹上或地上有鳥窩,裡面有雛或有蛋,母鳥在伏雛或孵卵,你不可連母鳥帶幼雛一併拿去」(申22:4、6)。由此類推,將第七天列為安息日不只是為人類而立,也是要「使你的牛驢休息」(出23:12)。聖經的教誨非常清楚:不容許有暴虐行為的人類中心主義,並將其他受造物的福祉置於腦後。(68)

在天主的眼中,其他受造物也有其價值:「它們就以其存在本身,讚美光榮天主。」現今世代,教會不會單單說其他受造物完全隸屬在人類之下,只能為人所用,好像它們本身並無價值可言,可讓人任意處置。(69)

「祢愛一切所有,萬物都是祢的」(智11:26)。這就是我們信仰的基礎:我們是宇宙的一部分,由同一天父所造;我們全由無形的聯繫連接起來,組成一個宇宙大家庭和一種崇高的共融,這促使我們彼此要有神聖、慈愛和謙卑的尊重。(89)

當我們的內心真正對普世的共融開放時,此兄弟情誼不會排除任何人或物。由此可知,我們對世界上其他受造物的漠視或虐待,早晚會影響我們對待他人的方式。若我們卑劣地摧殘動物,此卑劣的行為很快便會在我們與近人的關係上出現。(92)

耶穌在世時與世界建立了愛的關係,祂死而復活並享受光榮,以宇宙主宰的權柄臨在於整個受造界。因此,世界的受造物對我們來說不再只是單純的大自然而已,因為復活的主不可思議地籠罩一切受造物,並使它們歸向圓滿的終結。祂曾默觀和讚嘆的花草雀鳥,如今充滿著祂光芒四射的臨在。(100)

《願袮受讚頌》–人與動物共存之道(一)

《願袮受讚頌》–人與動物共存之道(三)

延伸資料

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願祢受讚頌周」短片4 -生命的文化

鹽與光傳媒「梵蒂岡連線 – 願祢受讚頌」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二週 星期五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谷3:13-19

那時,耶穌上了山,把自己想要的人召集到祂身邊,他們就來到祂那裡。祂選了十二人,稱他們為宗徒,為使他們常與祂在一起,並派遣他們出去宣講,還具備驅魔的權柄。祂選的十二人就是:西滿——耶穌給他起名叫伯多祿;載伯德的兒子雅各伯和雅各伯的弟弟若望——耶穌給他們起名叫波納爾革,就是「雷霆之子」;又有安德肋、斐理伯、巴爾多祿茂、瑪竇、多默、阿耳斐的兒子雅各伯、達陡、熱誠者西滿,還有加略人猶達斯,那個出賣耶穌的人。

反省

《選十二徒》

今天馬爾谷福音記載耶穌是「上了山」,然後「把自己想要的人召來」。這十二人乃經過耶穌逐一篩選和召喚的。

當然,十二人中是各有千秋,各有性格,論真誠,有人忠心耿耿,也有人心懷鬼胎,論恆心,他們不是完全明白耶穌召叫他們的用意,所以幾經艱苦,徹底辨識,有時也反覆不一,但經過仔細思量,才開始領略主的誠意,結果願意為他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其實,耶穌召叫這些門徒作為宗徒的目的,是邀請他們進行宣講,驅魔治病,乃希望他們能繼承他的衣缽,可以傳宗接代。

宗徒們可謂網開一面,除了西滿的代號為伯多祿外,耶穌曾稱雅各伯和若望為「雷霆之子」(Boanerges),原來一次當他們進入一個撒瑪黎亞的村莊時,他們吃了「閉門羹」,他們於是大發雷霆,要求耶穌降火焚毀整個村莊之故。

可見這些宗徒除了各有特色和性格外,他們的任務和「工種」也頗為「對口」,因為他們大部分都有熱誠,可以一鼓作氣的為耶穌完成任務,雖然他們成為「耶穌的人」,有時也恃著得寵,變得義氣欄柵。最後,這些宗徒大部份懷有主給予的「底氣」,即天主召叫的恩寵,個個都能選擇擁抱主分配的十字架,為他甘願犧牲自己,作證到底。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為合一祈禱,為世界主教會議祈禱

圖片:synod.va

為合一祈禱,為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祈禱
(新聞稿)
台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為即將到來的 2022 年基督徒合一運動祈禱週,格雷奇樞機和科赫樞機邀請 所有基督徒為合一祈禱,並繼續同道偕行。

2021 年 10 月 28 日,宗座促進基督徒合一委員會主席科赫(Koch)樞機和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祕書長格雷奇(Grech)樞機聯名寫了一封信給所有負責合一運動的主教們,針對在地方教會的共議進程中如何落實合一運動這個層面,信中提供了一些建議。兩位樞機寫道:「共議精神與大公主義,兩者都是同道偕行的過程」。

2022年基督徒合一祈禱週是由中東教會理事會所籌備,該理事會選定的主題是「我們 在東方看見祂的星,特來朝拜祂」(瑪二 2)。這個祈禱週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會來與 所有基督徒一同祈禱,讓世界主教代表會議能以一種大公主義的精神來進行。

兩位樞機主教在默想這個主題時肯定道:「基督徒就如賢士們一般,同樣都在天上真光 的引導下同道偕行,也同樣都面臨著世界的黑暗。他們也同樣受召一同朝拜耶穌,並 打開自己的寶物。基於意識到我們需要在基督內的弟兄姊妹們的陪伴與諸多恩賜,我 們邀請他們在這兩年中與我們同道偕行,也誠心祈求基督引領我們更靠近祂,從而更 親近彼此。」

因此,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的總祕書處和宗座促進基督徒合一委員會受到主題的啟發, 欣然地提供這篇祈禱文,在祈禱週的其他意向中也可以添加進去:

中文禱詞

天父,
求祢藉著祢的真光,
領導天主教會在這個世界主教代表會議期間
與所有的基督徒同道偕行,
如同賢士們在真光的照耀下前往白冷。
求祢引領我們更接近祢的聖子,
因而也彼此接近,
如同賢士們在朝拜基督時合而為一,
好使我們成為祢對祢的教會
與整個受造界所渴望的合一標記。
以上所求是靠我們的主基督。
阿們。

英文禱詞

Heavenly Father,
as the Magi journeyed towards Bethlehem led by the star,
so by your heavenly light,
guide the Catholic Church to walk together with
all Christians during this time of synod.
As the Magi were united in their worship of Christ,
lead us closer to your Son and so to one another,
so that we become a sign of the unity
that you desire for your Church and the whole creation.
We ask this through Christ our Lord.
Amen.

來源:

世界主教會議官方網頁

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

 

按此閱覽《鹽與光》世界主教會議專頁

《願袮受讚頌》–人與動物共存之道(一)

Lambert de Hondt (I), Willem van Herp (I) – Saint Francis with the Animals

由於在香港有寵物店的倉鼠感染新冠病毒,漁護署將人道毁滅全港約2000隻小動物。事件再度引起人與動物的倫理關係的討論。教宗方濟各於2015年發表的《願袮受讚頌》通諭,曾深入探討人與受造物的關係。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特意整理了這份環保通諭和聖經的教導,幫助基督徒反思我們與萬物的關係,今日起一連三日連載文章,邀請大家細閱並一同為受造界祈禱。

《願袮受讚頌》通諭怎樣論述人與受造物的關係?

即使我們是按天主的肖像受造,並被賦予管理大地的權利,然而我們必須大力反對人類有絕對權力操控其他受造物的想法。(67)

聖經的教誨非常清楚:不容許有暴虐行為的人類中心主義,並將其他受造物的福祉置於腦後。(68)

現今世代,教會不會單單說其他受造物完全隸屬在人類之下,只能為人所用,好像它們本身並無價值可言,可讓人任意處置。(69)

當我們的內心真正對普世的共融開放時,此兄弟情誼不會排除任何人或物。由此可知,我們對世界上其他受造物的漠視或虐待,早晚會影響我們對待他人的方式。人只有一顆心,若我們卑劣地摧殘動物, 此卑劣的行為很快便會在我們與近人的關係上出現。對受造物的任何殘忍行為是「不合乎人性尊嚴的。」(92)

世界的受造物對我們來說不再只是單純的大自然而已,因為復活的主不可思議地籠罩一切受造物,並使它們歸向圓滿的終結。祂曾默觀和讚嘆的花草雀鳥, 如今充滿著祂光芒四射的臨在。(100)

基督宗教人類學的論述不足,曾造成一種對人與世界之間關係的錯誤了解。很多時候,所傳遞的是普羅米修斯式的觀念,強調征服世界,好像只有胆小怯懦的人才關心保護大自然;反之,我們對「支配」宇宙的正確理解,應是更適當 地以負責任的管理為己任。(116)

聖方濟對世界的回應,超越理性的欣賞或經濟計算,對他來說,每一個受造物都是他的弟兄姊妹,手足情深。因此,他感到被召照顧萬物。(11)

如果在接觸大自然和四周環境時,不再抱持驚奇和讚嘆的開放態度;如果與世界聯繫時,不再使用友愛及美的語言,我們的態度就是主人、消費者、單純的資源利用者的態度,不能為自己的即時需要設定界限。反過來說,如果我們感到自己與萬物緊密連結,節制和關懷自然隨之而來。(11)

《願袮受讚頌》–人與動物共存之道(二)

《願袮受讚頌》–人與動物共存之道(三)

延伸資料

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願祢受讚頌周」短片2-生態皈依與靈修

來源: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二週 星期四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谷3:7-12

那時,耶穌同自己的門徒退到海邊去,有許多民眾從加里肋亞跟隨了來,並有從猶太、耶路撒冷、依杜默雅、約但河彼岸、提洛和漆冬一帶地方的許多群眾,聽說祂所做的一切事,都來到祂跟前。因為人多,祂遂吩咐祂的門徒,為自己備好一隻小船,免得人擁擠祂。因為祂治好了許多人,所以,凡有病災的人都向祂湧來,要觸摸祂。邪魔一見了祂,就俯伏在祂面前,喊說:「祢是天主子。」祂卻嚴厲責斥他們,不要把祂顯露出來。

反省

《以新的眼光看耶穌》

世人認出耶穌是一位很獨特、為祂而走上幾千里也是值得的。連魔鬼也認出在這凡人的身上,就是天主的兒子,而俯伏在祂面前。對我們而言,耶穌已成為耳熟能詳的人物,對馬爾谷和其他團體而言,耶穌是非常奇特的人物;祂能使邪魔俯伏在地、能治好許多人、能說具有能力的話。而且連死亡也束縛不了祂;過了三天,耶穌就復活了。所以,馬爾谷福音寫到耶穌時,其實是表達出他和其團體對耶穌的驚訝和感歎。初期基督徒對耶穌的信仰是一個驚歎,我們呢?用新的眼光看耶穌,用渴望祂的心聽祂的話,用赤子之心依靠祂。

主耶穌,讓我們重新認識祢,認識祢的慈善,認識祢的德能,認識祢的慈悲。讓我們的一切行徑都能引導我們走向祢。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2022年基督徒合一祈禱週:八日聖經反省章節與祈禱文 第三天 (1月20日)

八日聖經反省章節與祈禱文

第三天

「黑落德王一聽說,就驚慌起來,
全耶路撒冷也同他一起驚慌。」(瑪二 3)

―基督的降臨,顛覆世界―

讀經

厄下四 18-21 「因此,我們努力工作…從破曉開始, 直到星辰出現。」

詠二 1-10 「為何各國都在圖謀…?」 ‘

得後二 13-三 5「但主是信實的,要堅固你們。」

瑪二 1-5 「就驚慌起來,全耶路撒冷也同他一 起驚慌。」

省思

上主已經來到我們中間。基督的降臨打亂了世界的步調。與許多國家領導人相比,主謙卑地譴責 不公義的邪惡、伴隨著權力和地位的野心而來的壓迫。耶穌的來臨要求人們更新心神且轉變生命,好從一切使他們失去人性並導致他們受苦的事物中得到釋放。耶穌向我們表明,上主與受苦的人同在,因為作為 天父所愛的孩子每個人都有尊嚴。

因此,耶穌的出現帶來顛覆正是因為祂撼動了 那些只看重自己利益而忽視公共利益的富人和權勢 之人的乘船。但對那些為和平與合一努力的人來 說,基督的到來帶來了希望之光。

今天,我們被邀請在世界中實踐正義的正向行 動。這意味著需要反思和確認我們的努力是否與天 主的正義與和平一致。當基督徒為正義與和平一同 合作時,我們的努力就更有力量。當基督徒以這種方式一同服務時,我們為基督徒合一的祈求就得到回應,因此其他人就可以在我們身上看見基督與現 今的世代同在。藉著我們的言行,我們可以為許多 仍然生活在政治動盪、社會貧困和結構性歧視的黑 暗中的人們帶來希望之光。好消息是天主是信實 的,祂總是賜給我們力量,保護我們免受傷害,並 激勵我們為他人的好處而努力,特別是那些在黑暗 中經歷苦難、仇恨、暴力和痛苦的人。

禱詞

上主啊!祢已經引導我們走出黑暗歸向耶穌。祢點亮了我們生命中的希望之星。幫助我們合而為 一,召叫我們實現祢慈愛、正義與和平的國度,從而成為所有生活在絕望和幻滅黑暗中人們的希望之 光。上主啊!握住我們的手,這樣我們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親眼見祢。在跟隨祢的路上,消除我們的恐懼和焦慮。求祢光照我們,燃起我們心中的熱情, 好叫祢的愛圍繞著我們散發溫暖。為我們空虛自己 的主,我們將自己獻上,好使我們的生活可以榮耀 祢──聖父、聖子及聖神。以上所求是靠我們的主基 督。阿們。

來源:宗座基督徒合一委員會

按此下載
2022年基督徒合一祈禱週祈禱手冊及閱覽更多資訊

教宗公開接見:若瑟的父愛反映了天主的溫柔慈愛

圖片:澳門教區教理培育委員會

2022年1月19日上午,教宗方濟各主持了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繼續以大聖若瑟為要理講授反省的主題。教宗當天論述了「溫柔的父親」,指出體驗溫柔意味著正是在我們的貧乏和困苦中感受到愛和接納,以及被天主的愛所轉變。

圖片:vatican.va

教宗提到《以父親的心》宗座牧函和《路加福音》敘述的慈父的比喻,强調:「溫柔首先不是一種情緒和情感的問題。溫柔的經驗在於看到天主大能的施展正是經由我們的脆弱,上主不去除我們所有的軟弱,而是牽著我們的手,幫助我們在軟弱中行走。

「溫柔是塵世邏輯中最强勁的事物,是一種意想不到的伸張正義的方式。因此我們絕不可忘記,天主不會因我們的罪過感到震驚,祂比我們的罪過更强而有力。天主是父親、是愛、是溫柔。祂不因我們的罪過、錯誤和跌倒而震驚,卻因我們内心的封閉而震驚,因我們缺乏對祂的愛的信賴而震驚。」

教宗說:「在天主之愛的體驗中存有極大的溫柔。想到第一個向耶穌傳遞這個現實的人正是若瑟,我們覺得很甜美。事實上,天主常是透過人類的經驗讓我們感受到祂的愛。的確,『當以色列尚在童年時,我就愛了他;從在埃及時,我就召他為我的兒子。是我教了厄弗辣因邁步,雙臂抱著他們,是我用仁慈的繩索,愛情的帶子牽著他們,我對他們有如高舉嬰兒到自己面頰的慈親,俯身餵養他們』(歐十一1,3-4)。」

教宗指出:「我們可以詢問自己,我們自己是否有過這溫柔的體驗,是否做過溫柔的見證人。愛和慈悲就如《以父親的心》宗座牧函所言,是『接觸我們內在脆弱的最佳方式』(2號)。」教宗以護士為例:「他們溫柔地觸摸病患的創傷,好讓病患不再受傷害。上主也如此,祂以同樣的溫柔觸摸我們的創傷。如此說明了與天主的慈愛相遇的重要性,尤其在和好聖事之中經驗祂的真理與慈愛。諷刺的是,魔鬼也會向我們講真相,但只是為了譴責我們。我們知道來自天主的真理並不譴責,而是接納、懷抱、支持和寬恕我們。」(《以父親的心》宗座牧函,2號)

教宗勉勵每位基督徒對照大聖若瑟的父親之愛,詢問自己是否接受上主的溫良和慈愛,讓祂將我們轉變為也能給予愛的人。「若沒有這溫柔的革命,我們就會被囚禁在一種不允許我們重新站起來、將拯救與懲罰相混淆的判決中。」

教宗特別提到正在服刑的弟兄姐妹,闡明:「犯錯的人抵償自己的錯誤是公道的,但犯錯的人能彌補自己的錯誤也更為公道。任何判刑總有一個希望的窗口,我們要想到服刑的弟兄姐妹,想到天主對他們的溫柔,就要為他們祈禱,讓他們在那希望之窗找到朝向更美好生活的出路。」

最後,教宗誦念了一篇懇求大聖若瑟的祈禱詞:

大聖若瑟,溫柔的父親,
請你教導我們認識到,
我們被愛正是因為在我們身上有軟弱之處。
使我們在自己的貧乏與天主之愛的寬宏大量之間,
不要設置任何阻礙。
請你激發我們領受修和聖事的願望,
得到寬恕並能體貼地愛護我們那些處在貧乏中的弟兄姐妹。
請你接近那些有過錯並為此做抵償的人;
幫助他們在接受公義的同時,
也找到能重新開始的慈愛。
教導他們,重新開始的首要方式
乃是真誠地請求寬恕。
阿們。

此外,教宗方濟各在公開接見活動結束前,籲請在場的全體信友為湯加祈禱。教宗說:「此時,我的思緒來到了湯加群島的人民那里,他們最近受到海底火山爆發的打擊,財產物資損失巨大。我在精神上親近所有遭遇苦難的人,懇求天主安慰這些受苦的人。」

另外,災難發生後,澳洲和新西蘭的天主教明愛會迅速回應了湯加政府的呼籲,採取行動,立即援助。澳洲明愛會太平洋人道救援協調員普芬特(Damaris Pfendt)向梵蒂岡新聞網表示:「澳洲明愛會了解到,火山噴發的破壞是巨大的,尤其是各島嶼的周邊地區。迫切需要淡水和避難所,特別是沿海地區被海嘯破壞的房屋,道路和橋樑也遭到了破壞。」他強調:「湯加明愛會已經在湯加首都努庫阿洛法(Nuku’alofa)和哈阿派群島(Ha’apai)得到應急物資,因此,他們至少能夠應對眼前的需求。我們必須行動起來,支持我們的近人,一場募款活動已經啓動。」

這位人道救援協調員接著表示:「新西蘭通過捐贈作出了同樣的承諾,湯加明愛團隊也得到了全島義工團體強有力的支持。我們在精神上和祈禱中與湯加人民同在,尤其是與我們多年的合作夥伴和團體同在,共同致力於救災工作。」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閱覽更多「聖若瑟」資訊

沸點將於1月29日(年廿七)舉辦「主內團年」網上聚會

【鹽與光傳媒資訊】近年,從香港移居海外的基督徒數字上升,離鄉別井,展開新的生活並不是容易的決定,加上每逢佳節倍思親,農曆新年(壬寅年)將至,因此《沸點》(天主教香港教區視聽中心及香港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合作製作的新媒體平台)將於2022年1月29日(年廿七)舉辦【 #沸點 主內團年】網上聚會,召集近年移居海外的基督徒,更邀請到夏志誠主教一起在網上拜年,分享各地的生活體驗。

報名詳情

報名表格:https://bit.ly/3GCVl0a

日期:29/01/2022 (六)年廿七

香港時間:晚上10時
北美東岸時間:早上9時
北美西岸時間:早上6時

方法:ZOOM 網上聚會(請先報名)

內容:生活分享、見證、祈禱

嘉賓:夏志誠主教

來源:沸點

2022年基督徒合一祈禱週:八日聖經反省章節與祈禱文 第二天 (1月19日)

八日聖經反省章節與祈禱文

第二天

「才誕生的猶太人君王在那裡?」(瑪二 2)

―謙卑的領導者瓦解藩籬,以愛成就―

讀經

耶廿三 1-6 「叫他執政為王,斷事明智。」

詠四六 「消滅戰爭直達地極。」

斐二 5-11 「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為應把持不捨的。」

瑪廿 20-28 「就如人子來不是受服事,而是服事人。」

省思

耶肋米亞譴責以色列的昏君,在他們的治理下,以色列人民四分五裂,流散各地。這些領導者摧毀國家,迫使人民流亡異地。相較之下,上主應許有位王要「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義」並聚集四散的羊群。

這世界盼望良善的領袖且不停尋求能符合這願望的人,但如何能找到這樣的領袖?唯有在基督身上我們才能看見君王的風範或合乎天主心意的領 。我們蒙召跟隨基督,也是為了在所處的世界和 教會中效法基督的僕人領袖,在基督內,我們遇見 的是一位不拆毁和分裂,是為了榮耀天主的名號, 而建造及修復之人。基督的領導不追逐私利,也不使用武力,相反地,祂是賦有憐憫又謙卑的僕人,不濫用自已與天主等同的地位,祂來是要服事人, 不是受服事,基督召叫祂的跟隨者也要這樣做。

現今中東局勢動盪不安,人民流離失所,缺乏公平與公義,全世界亦是如此,但我們有不被動搖 的盼望,即使「外邦喧嚷,列國動搖」。

無論是世界或教會的領袖都有責任把天主的子民聚集起來,而不是使他們四散或分裂。世界及教 會中的爭端皆由追求權勢地位和一己之利所造成, 但基督徒越能全心全意地效法基督的僕人領導,就 越能消弭世界和教會中的爭端。當我們為了全人類的福祉努力實踐公平、正義及和平,也是以謙卑的 方式見證耶穌是牧人也是君王,進而吸引人來到祂 的身邊。

禱詞

上主,唯有祢是我們的避難所及力量,我們榮耀祢,因祢是公平與正義的天主,我們在祢面前承認我們戀眷世俗的領導方式。請幫助我們不要在權貴的皇宮中找尋主耶穌基督,而要在簡樸的馬槽裡尋覓祂,並效法耶穌的溫柔,激勵我們空乏自己, 在順服中服務彼此。以上所求是靠我們的主基督。 阿們。

來源:宗座基督徒合一委員會

按此下載
2022年基督徒合一祈禱週祈禱手冊及閱覽更多資訊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二週 星期三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谷3:1-6

那時,耶穌來到會堂。那裡有一個人,他的一隻手枯萎殘廢了。有些人監視耶穌,看祂會不會在安息日治好這個人,他們好能告發祂。耶穌對那有一隻枯手的人說:「你起來,站到中間!」然後祂問他們:「在安息日,符合法律的是行善或作惡?救人或殺人?」他們一聲不響。耶穌怒目看著他們每個人,心中非常難過,因為他們冷漠無情。於是祂對那人說:「伸出手來!」那人伸出他的手,手就痊癒了。法利塞人一出去,立刻和黑落德黨人商議怎樣陷害耶穌,要消滅祂。

反省

《慈 · 悲》

今日馬爾谷福音中提及的枯手人是一位名符其實的「夾心人」,基本上,他失去一切權力和地位,在人前沒有任何自由和自主,如今遇到主耶穌,原本是他莫大的福音,豈料也要面對現實,可謂困難重重。

誠然,耶穌是天主所派遣的,應該在猶太人中有至高的權威。可是,他卻能放下身段,不講求階級和局限而體察民情,向這位牯手人招手和施以憐憫之心。

反之,法利塞人的領袖們卻以階級為重及制度為準,以事言事,竟然對這個「傷健人士」毫不動情,反而以理性冷血的理由批判耶穌。他們的深謀遠慮,祇是假借安息日為題而想陷耶穌於不義。

這簡直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事。耶穌就當眾人面前「含怒環視他們,見他們的心硬而悲傷」,一個是「慈善」的象徵,另外一個是「悲哀」的象徵。

試想這樣的「慈」與「悲」對立面,會不會在今天的社會、教會、公司等機構中繼續呈現出來?而一個領袖不願釋除自己任何階級而成為「眾僕之僕」?他們會不會再次被耶穌形容為:「漆白的墳墓」,或「狡猾如蛇蠍」?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