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2日
常年期第六主日
【你們一向聽過給古人說…我卻對你們說…】
(瑪5:21-34)
今天耶穌開宗明義地、權威性地講論天主的道理。
長久以來,人一直認為大自然能慢慢「消化」人製造出來的廢氣、
這些都不盡是推翻以往的知識,而是為更認識和了解我們所知的事。
接受新知識不一定容易,因為有時會影響到我們固有的觀念,
讓我們祈禱:慈悲的天父,感謝祢賜下聖子耶穌降生成人,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今天耶穌開宗明義地、權威性地講論天主的道理。
長久以來,人一直認為大自然能慢慢「消化」人製造出來的廢氣、
這些都不盡是推翻以往的知識,而是為更認識和了解我們所知的事。
接受新知識不一定容易,因為有時會影響到我們固有的觀念,
讓我們祈禱:慈悲的天父,感謝祢賜下聖子耶穌降生成人,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今天耶穌很特別地用上「地上的鹽」、「世界的光」和「山上的城」
鹽,有很多不同的功能,能為食物調味,
這讓我們回想起天主在最初創造人時的原意,
不過,人跟鹽不同,即使人是會犯錯,失去原味,天主還是會寬恕,
讓我們祈禱:慈悲的天父,求祢幫助我們發揮鹽的作用,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今天的福音是耶穌其中一次很有名且重要的教導。它為我們揭示了在天主的眼中,什麼人才會被視為有福,他們將會得到什麼天上的賞報。同時它也是有關「天國的喜訊」的教導,它使我們明白進入天國的條件。
這教導也就是所謂的「真福八端」,也名「山中聖訓」。耶穌選擇了一座山,作為他施教的地方,而非某人的家、聖殿會堂或公眾場所。那為什麼是山呢?
山,在當時的傳統上,因為高,被視為最接近天主的地方。在舊約時代,梅瑟就曾上到天主的山,向天主的子民宣講天主的啟示和法律(出19:3-7);在新約,耶穌愛到山上祈禱(路6:12;22:39),也曾顯聖容(瑪17:1-13)。耶穌在山上教導群眾,也像有一種權威性,顯示了祂所教導的就是天主的話和旨意。
今天,有很多人也愛「行山」。當我們走到山上,也可以嘗試作一些簡單的默想或祈禱,可能會帶給我們一些不同的體驗。
讓我們祈禱:慈悲的天父,求祢幫助我們緊記祢聖子耶穌的教導,並在生活中實踐出來,好能期待祢那些來自天上的賞報。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亞孟。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2023年1月22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主持天主聖言主日彌撒。他在講道中,提醒在場參禮的所有信眾說,在當今時代傳福音是教會最迫切的使命。教宗強調:「聖言不是抽象和靜止的僵化公式,而是與不斷發展的歷史交織在一起。天主聖言屬於所有的人,因為天主為所有的人施予救恩。」
教宗說:「但願我們不要一邊宣講天主的心胸是如何的寬廣,而卻一邊成為一個心胸狹窄的教會團體。⋯⋯希望我們不至於一方面明瞭我們蒙召去宣講天國,另一方面卻忽略天主聖言,分散心思在太多不重要的活動中,或者沒完沒了地討論枝微末節。」
教宗表示:「教會的使命就是宣講降生成人的天主聖言,這聖言就是耶穌基督。耶穌不是靜止不動的導師,坐在教師席位上的博學士。相反地,耶穌踏上旅途,到各地去宣講天主是愛的喜訊。耶穌如此拓寬了界限,即天主聖言的醫治與重建,不只是為了以色列的義人,而是為所有人,每一個人;他要到達遠方,他要醫治病人,他要拯救罪人,他要尋回迷失的羊,解救那些心靈疲憊和受壓迫的人。總而言之,耶穌‘越過界限’就是為告訴我們,天主的慈悲憐憫是給予每個人的。」
接著,教宗說道:「這是耶穌的邀請:天主自己接近你,要你意識到祂的臨在,為祂的聖言騰出空間,你將改變你看待生命的目光。我也願這樣說:把你的生活置於天主聖言之下。這是教會為我們指出的道路:所有人,也包括教會的牧者,都在天主聖言的權威之下。我們不在各自的品味、傾向或偏好下,卻在唯一的天主聖言之下。祂塑造我們、改變我們,並要求我們在基督的唯一教會內團結一心。」
教宗解釋道:「聖言的動力把我們拉入天父之愛的『網』,讓我們成為使徒,使我們感受到一種無法抑制的渴望,就是要引領所有我們遇到的人登上那艘航向天國的船。這不同於勸人改變宗教信仰,因為聲聲召喚的是天主聖言,不是我們自己的言語。」
在結束講道前,教宗感謝那些在彌撒中將要領受讀經職務和要理教員職務的10位平信徒,鼓勵他們在福傳的使命中植根於祈禱,以生活為福音作見證。
教宗在講道後親自主持讀經職務和要理教員職務的授予禮,分別授予三名平信徒讀經員聖經,七名平信徒要理教員十字架苦像。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耶穌在開始宣講的時候,已經帶出了祂降生成人的兩個重要目的:為叫人悔改及認識天國。為要達到這些目的,在宣講之初,耶穌就召叫了四個人作為祂的門徒。他們都願意放下自己的生活,跟隨耶穌過另一種新生活。
由此可見,為要悔改,進入天國,雖然不是要每個人都放下工作或家人,但有時候的確需要放下一些東西或事情,例如享受、壞習慣或時間:當我們知道現今氣候危機的原因大多是人為的,影響著各種動植物和窮人,我們是否願意悔改,減少用一些會影響環境的東西或多做環保?
其實,這樣的實踐,不僅有助我們在他日進入天國,同時也有助於建立地上(現世)的天國。試想像一個充滿愛的世界,人與萬物得以保持和諧的平衡,那裡豈不是人間天堂?
今天門徒們放下了不少,不過他們得到的,一定更多。
讓我們祈禱:慈悲的天父,感謝祢賜給我們祢的聖子耶穌。求讓我們打開自己的心,虛心聆聽祢的聖言,繼而作出悔改及實踐。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亞孟。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聖經中提及過不少動植物:螞蟻代表勤奮、智慧、團結(箴6:6-
今天福音天主以一種有形可見的形態——鴿子,代表聖神,
鴿子在傳統上,即使現在,都是和平、友誼、團結和聖潔的象徵。
您又會想起哪些聖經中關於動植物的經文呢?
讓我們祈禱:慈悲的天父,您以鴒子象徵和平及聖潔代表聖神,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很多人聽到牧羊人他們的經歷:天使向他們報佳音、
日出日落、春去秋來、時晴或雨、發芽到開花、毛蟲到蝴蝶、
作為基督徒,除了感受,還可以作默想,從而「
世界很多事我們都可能不清楚發生的原因,有時候,
讓我們祈禱:慈悲的天父,感謝祢藉瑪利亞,誕生了世界的救主。
各位主內的兄弟姊妹,大家好!
祝大家聖誕快樂!在聖誕節中充滿天主的平安和恩寵。
今天的福音中,我們聽到若望宗徒的說話,「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
還記得很久以前,有一個美國的攝製隊,他們遠赴印度的加爾各答,到德蘭修女服務的村莊,那個地方是特別為一些臨終者和彌留的露宿者去服務。當時攝製隊進入一個很黑暗和衛生環境不太好的地方拍攝,拍攝完畢後,他們把錄影帶帶回美國,他們發現原來他們沒有帶備足夠的燈光,加上當時的環境光線不足,但是當導演再細看這些拍攝素材的時候,他發現修女對那些露宿者和臨終者的關心和體貼,就算在光線不足的地方都可以拍攝到那份人性的美麗,讓人感動。
我們慶祝基督的降生,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光!人的那份美善,為這個世界在黑暗和困難中帶來了一份平安和光明。
讓我們細看,12月25日不一定是耶穌的誕生,但是教會就借用了外教徒慶祝太陽神的節日,讓眾人明白耶穌就是這個太陽和光。因為地球是環繞着太陽,一個橢圓形的軌道而運行,所以當地球去到太陽最遠的一端時,就會發現太陽的力量就變弱了,但是因為地球在接近太陽的時候,太陽就顯得更明顯,就是我們所認知的日長夜短,我們會感受到溫暖。所以,當時這個節日是慶祝重生的日子,特別是太陽神給人力量和光明。
我們知道耶穌是太陽,祂是我們的光。若望說:「黑暗決不能戰勝祂!」祂的溫暖,每天支持我們的生命,所以我們要接受祂,使我們能夠成為天主的子女。
讓我們在這個聖誕節中,把天主的這份光明、溫暖和平安與我們身邊的人分享。就如主耶穌基督一樣,天主無條件地把祂的聖子帶給我們,願我們在這個聖誕節對有需要的人多一份關心和憐憫,使天主的光重現人間。
天主保祐!
張心銳神父(慈幼會), 在1983年4月24日生於澳門,自小在香港接受教育。他就讀九龍鄧鏡波學校,在中學三年級時,與友人劉偉傑(現已是澳門教區神父),一起萌生當神父的念頭,最後一起在1997年加入慈幼會在香港的維豪備修院,回應聖召。他深受慈幼會士的影響,決心踏上成為聖若望鮑思高的神子,獻身服務於教會,特別是服務青年。張心銳神父於2014年6月21日,青年主保聖類斯公撒格的紀念日,領受執事聖職,並於2015年6月20日在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晉鐸,由當時的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襄禮。其後,被委派往香港仔工業學校照顧寄宿生及備修生陪育工作。2021年在羅馬慈幼宗座大學畢業,攻讀教義神學,專研教會學。現在香港慈幼會會省辦事處,擔任中華會省秘書、傳教策勵委員、聖召策勵、會士持續培育專員及聖安多尼會院財務主任。
今天有一位富有的稅吏,當時被視為罪人的人-匝凱。
在這個故事裡面,還有一個重要的角色,造就了這件事的發生,
無花果樹是大自然的產物,它是讓匝凱和耶穌能互相看見、認識、
我們今天如何對待這「橋樑」呢?
匝凱已有所行動了!讓我們向他學習,多一點環顧身邊的世界,
讓我們祈禱:慈悲的天父,求祢賜予我們一顆渴望尋找祢的心。
*福音經文的「野桑樹」是錯譯(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在今天短短的福音中,「合而為一」這四個字就已經出現了五次,
耶穌呼求聖父希望我們能夠合而為一如同祂們一樣。天主聖三,是「
在天主的創造中,我們也能認識到這種多源合一的特質。大自然,
在需要面對生態危機的今天,我們更清楚知道人也是大自然的一員,
今天傳教節,特別重視基督徒福傳的使命。我們要傳揚的就是天主、
讓我們祈禱:慈悲的天父,我們深信,為祢來說,一切都是可能的。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Copyright © 2025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