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於世界家庭大會閉幕彌撒:家庭是學習去愛和走出自我的地方

CNS photo/Vatican Media

就實際情況而言,教宗深知並非每個家庭都如此,所以務必保護家庭,以免家庭失去它的基因,即:「接納和服務精神」。這也體現在正確的代際關係、親子之間「見證的傳承」。在這方面,先知厄里亞和厄里叟樹立了榜樣(參閱:列上十九16、19-21):厄里亞領受天主的旨意,立厄里叟為傳人,由後者接替前者在以色列境內的使命。厄里叟雖然年輕,上主卻對他有信心。

教宗強調,「父母親默觀天主的行事作風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天主愛護青年,卻沒有因此讓青年不冒一絲風險、不承受任何挑戰、不感到一點痛苦。天主不會焦慮不安、過度保護;相反地,祂對青年有信心,按照每個人的生命處境和使命召叫他們。親愛的父母,天主聖言為我們指出道路:不要保護兒女不受一星半點的挫折和磨難,卻要努力向他們傳遞生命的熱情,在他們心中點燃去尋找各自聖召的渴望,激勵他們去擁抱天主為他們設想的偉大使命」。扶持兒女、鼓勵他們追隨聖召的最佳方法,莫過於讓他們親眼看見父母親「忠誠又有耐心地」活出自己的聖召,不畏艱難、悲傷和考驗。

聖史路加在福音中描述了耶穌邀請三個門徒時的三種召叫(參閱:路九51-62):這些召叫要求很高,而且會持續帶來驚喜。對第一個有意跟隨耶穌的人,耶穌表示自己連「枕頭的地方」也沒有。教宗闡明:「跟隨耶穌,意味著採取行動而且不停行動,『在旅途中』與祂共度人生大小事。這為你們已婚人士來說多麽真實!你們這些領受婚姻和家庭聖召的人,也離開了你們的『巢穴』,踏上旅途。你們事先不知道途中會遇到哪些關卡,而你們不停地行動,應對全新處境、意外事件和驚喜。有些意外令人悲痛。這正是與主同行的旅途。它處於動態,無法預見未來,總是有美妙的發現。」

這段福音記載,耶穌對第二個門徒的召叫是「任憑死人去埋葬自己的死人」,對第三個門徒的召叫是「手扶著犁而往後看的,不適於天主的國」。為此,教宗說:「親愛的家庭,你們也不該以其它的事務為先,不該『往後看』。換句話說,就是不要為從前的生活、從前的自由而傷感,不要為那些迷惑人心的假象而傷心:人要是不接受天主召叫的新意、成天悔不當初,生活就會形同槁木死灰。⋯⋯這會使我們變得心硬,缺少人情味。當耶穌召叫時,包括召叫人們結婚成家,祂要求我們向前看,而且祂始終先我們而行,始終在愛與服務上先我們一步。跟隨祂的人絕不會失望!」

教宗接著放下講稿,說:「結婚需要勇氣。我們看到很多年輕人沒有勇氣結婚。常有些做母親的人對我說:『請你做點事,跟我兒子談談,他都37歲了,還不結婚!』我回說:『可是,太太,您別替他熨襯衫。您要開始稍微把他推開一點,讓他能走出巢穴。』這是因為家庭的愛催促兒女展翅翱翔。愛不是佔有,卻始終是自由。然後,在困難時刻、在每個家庭都會遇見的危機中,拜託,不要走簡單的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的路。不要這樣。你們要懷著孤注一擲的勇氣向前邁進。」

在講道的結尾,教宗保證教會與家庭同在,甚至是在家庭內。教宗為家庭呼求上主的助佑,願家庭能每天感受到團結、和平,以及堅忍的喜樂,從而見證出「天主是愛」。

在閉幕彌撒禮成之際,法雷爾樞機代表所有家庭向教宗方濟各致意。樞機宣布,眾家庭下次與教宗方濟各的聚會將是在2025禧年背景中、於羅馬舉行的「家庭禧年」。第十一屆世界家庭大會將於2028年舉行。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大自然靈修:常年期第十三主日【簡樸生活】福音經文反省

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狐狸有穴,天上的飛鳥有巢;
但是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
(路
9:58) 

近年祟尚簡樸生活,提倡斷捨離的人漸漸增多了。在今天的福音中,我們能夠一探耶穌的生活方式。一個連枕頭也沒有的人,他的生活一定非常簡樸,甚至狐狸或飛鳥也被他擁有的多。  

這樣的生活一定會是一種對環境友善的生活。當我們的需求越少,對大自然資源的消耗甚至破壞也會減少。人為的極端氣候會有所改善,生物多樣性會變得豐富,因被破壞環境而成為生態難民的人、窮人的生活也會得到保障。  

要跟隨耶穌,要過這樣的生活,事實上是非常不容易。正如耶穌向一位跟隨者示意不要理會他死去的父親的身後事(路9:60),或告別家人(路9:61)。當然,耶穌不會教導人成為不孝子,不過祂卻帶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訊息:有時候我們的確需要放棄俗世的價值和觀念。  

其實,耶穌模式的生活,正如聖保祿在格林多後書6章10節所說:「像是憂苦的,卻常常喜樂;像是貧困的,卻使許多人富足;像是一無所有的,卻無所不有。」  

讓我們祈禱:慈悲的天父,求祢以聖神的大能,引導我們遠離私慾;也透過祈禱和聖事,堅強我們的信仰,活出基督,宣講福音,步向天國。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亞孟。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大自然靈修:基督聖體聖血節【普世食糧】福音經文反省

基督聖體聖血節
【眾人吃了,也都飽了;
把他們所剩的碎塊,收集了十二筐。】
(路9:17)

今天的福音是很多人都耳熟能詳的「五餅二魚」奇蹟。

耶穌知道群眾的需要,為使他們免於饑餓,耶穌望天祝福了五個餅和兩條魚,擘開分給群眾,最後竟然能讓五千人吃飽,而且還有剩。

為什麼耶穌不是變出剛好足夠份量的食物,而是比實際人數還要多很多呢?

其實,這象徵著天主的恩賜常常比我們所想像的更多。天主固然知道我們的需要,不過祂不一定會依照我們所求的給予我們,而是依照祂的意願,給我們真正最好的安排。

另外,耶穌這樣的安排也帶出了不浪費食物的意思。

耶穌要把他們吃剩的收集起來,共十二個籃子。一方面那些食物是經過耶穌祝福而來,另一方面,不浪費亦是神貧精神的根本。而十二是以色列族群的數目,因此象徵代表所有的人。加上耶穌要群眾五十人為一組,這意味著當我們公平分享食物時,世界就不會出現饑荒。

五餅二魚同樣是聖體聖事的預象。它是天主恩寵中的最高峰。天主把這恩寵公平地賜予任何一個相信祂的人。領受聖體使我們與耶穌、教會以及整個世界連結起來。同時,聖體聖血也是我們靈性生命的食糧:「到我這裏來的,永不會饑餓;信從我的,總不會渴」(若6:35)。

讓我們祈禱:慈悲的天父,感謝祢的聖子耶穌基督願意以祂的體血救贖我們,並藉此滋養我們靈性的生命。求祢幫助我們能在每次感恩祭中,懷著至誠領受這神聖的奧蹟,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亞孟。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大自然靈修:天主聖三節【合一的愛】福音經文反省

天主聖三節
【凡父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
為此我說:他要由我領受而傳告給你們。】
(若16:15)  

今天耶穌向門徒講述了天父,耶穌祂自己和聖神的關係:天父的一切都是耶穌的,耶穌所講論的都由天父而來,而聖神又會完全忠實地把天父的真理,即耶穌的說話,啟示、傳告給門徒。可見祂們關係密切、不分彼此,同樣重要。  

其實天主在創世之初,耶穌(即聖言,見若1:1-3),聖神(即智慧,見讀經一)已經存在。一個多元且合一的天主,祂所創造的,同樣反映出祂的這一種特質。  

試想一想天地萬物,各種的動植物,住在同一個地球上,它們各自有獨特的模樣和習性,卻能夠維持整個生態的平衡;或試看一下樹,它需要陽光和水份,它吸收生物(包括人)不需要的二氧化碳,同時產出生物賴以為生的氧氣,也直接維持了地球氣候的平衡。它本身也是許多不同的動物或昆蟲的住所,當它死後,也會成為大地的養份,造就它的下一代或其他生命,周而復始。  

其實人與人和與大自然的關係本來就應該像天主三位一體般,因為天主聖三雖然各有不同,但同屬一體,互相依存,祂標誌著一個絕對的和諧和無限的愛。在我們的生活中,對自己、對人,還有對大自然,也有活出這一種特質嗎?

讓我們祈禱:慈悲的天父,感謝祢透過聖子及聖神,甚至祢的創造,向我們啟示天主聖三的奧秘。求讓我們有堅定的信仰,活出祢愛的特質。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亞孟。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大自然靈修:聖神降臨節【噓一口氣】福音經文反省

聖神降臨節
 【「願你們平安!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樣派遣你們。」
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噓了一口氣,
說:「你們領受聖神罷!」】
(若
20:21-22)  

耶穌被釘死了之後,門徒都在一片不安的氣氛裡面。不過在一週的第一天晚上,復活的主耶穌突然出現在他們中間,先賜給他們平安,再以一個具體的動作——噓氣,賜給他們聖神,並派遣了門徒為祂作見證,宣講福音。  

提到「噓氣」,就會想起天主在起初用泥土造了人,並給他吹了一口氣,使人成了有靈的生物(創2:7)。這個「氣」也被視為聖神的意思。他們的使命是要耕種和看守伊甸園(創2:15)。  

另外,今天的答唱詠,聖詠的作者也意會到「你一噓氣,萬物化生;你使大地,更新復興」(詠104:30),也就是說,其實聖神同樣臨在於整個受造界中。大自然以其受造的方式存在,動植物以其受造的目的生活,使有意無意間維持了整個生態的平衡,同時因此光榮了天主,使我們可以從她們了解到創造萬物的主。  

耶穌以祝福幫助門徒走出不安,再以聖神賜給他們智慧、能力甚至權柄,徹底更新了他們。他們被派遣,要活出天主的愛。這份愛要求我們回應當初人受造的目的:愛主愛人,也關愛自然。藉此人們就能從我們認識到我們背後的天主(若13:35),從而達到福傳的效果。  

讓我們祈禱:慈悲的天父,求你將聖神,傾注整個寰宇。正如當初聖神推動福傳一樣,也求你把同一恩賜,傾注你信徒的心。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亞孟。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大自然靈修:耶穌升天節【為祂作證】福音經文反省

耶穌升天節
【你們就是這些事的見證人。】
(路24:48)  

今天耶穌在祂將要離開(升天)前,再次向門徒解釋聖經:默西亞需要經歷死亡和復活,然後從耶路撒冷開始,以祂的名去宣講福音。

門徒們都親身經歷過與耶穌相遇、聽過祂的教導、見過祂行的奇蹟,也目睹過祂被折磨、被針十字架而死,甚至光榮復活升天等,所有一起生活的經歷和點滴,都使他們成為耶穌的見證人。加上藉著從天而來的那份力量,即在聖神的幫助下,使他們更有智慧和力量去作見證。

耶穌的見證人除了當時的門徒,還有我們。今天我們仍然能夠從聖經中聆聽祂的聖言和道理,在日常生活中體驗祂的奇妙安排,在祂所創造的大自然中認識到祂的偉大,也在聖神所賜的信德中相信耶穌死而復活,並期待有一天我們能跟隨祂走到天國。

讓我們祈禱:慈悲的天父,祢透過祢的聖子耶穌戰勝死亡,復活升天,讓我們預見了走進天國的路。求讓我們在祢的恩寵內為祢作證。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亞孟。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張心銳神父福音分享-耶穌升天節

耶穌升天節
撰文:張心銳神父
影片提供:慈幼會中華會省社會傳播辦公室

各位兄弟姊妹,大家好!

本主日我們慶祝耶穌升天節。

我認識一對夫婦,太太是教友,跟她已認識多年。丈夫就在三年前,開始接觸教會,兩年前開始學道理。不久之後,丈夫在一次的身體檢查中,發現患上癌症。那時,我擔心他會否因此放棄學習道理,可能他會懷疑:「為什麼上了慕道班後才患病?這信仰是否虛假的?信了主不是應該順風順水嗎?」但他的確很有信德,他感謝天主,他認為癌症應早已存在,但天主讓他有機會透過檢查身體而得知患上這個病,後來還獲悉有擴散跡象,但又是潛伏著,沒有即時的生命危險。我自己真的不太明白箇中的情況。但最重要是什麼?是看見他那份喜樂、高興,他積極地面對病情、這重大的挑戰,使他已相信多年的基督徒太太也驚訝丈夫竟然有這份信德,這位丈夫更在他工作的地方傳揚福音。這是多麼奇妙啊!我們看見奇蹟!同天主合作,傳福音!

今天的福音說:「因祂的名把悔改和赦罪的信息傳遍萬國。」耶穌升天節本來就是慶祝傳教節 (派遣節),因為就在耶穌升天前祂派遣了宗徒們去普天下傳福音。二千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傳承耶穌的福音,我們有責任把福音傳播到世界各地。

讓我們在面對著很多不穩定、不同方面的困難時,我們仍然堅信耶穌福音帶來的平安與喜樂,並且因著這份力量,使我們把福音傳遍世界每一個角落。就如神父每次在感恩祭結束時也會向大家說:「彌撒禮成!」彌撒的拉丁文是 “Missa” ,”Missa” 來自一個分詞 “Mittere”,意思是「派遣」,而每次彌撒結束時就是派遣我們。

讓我們懷著這份福傳的力量,將耶穌的福音帶到世界每一個角落。

天主保佑!

張心銳神父(慈幼會), 在1983年4月24日生於澳門,自小在香港接受教育。他就讀九龍鄧鏡波學校,在中學三年級時,與友人劉偉傑(現已是澳門教區神父),一起萌生當神父的念頭,最後一起在1997年加入慈幼會在香港的維豪備修院,回應聖召。他深受慈幼會士的影響,決心踏上成為聖若望鮑思高的神子,獻身服務於教會,特別是服務青年。張心銳神父於2014年6月21日,青年主保聖類斯公撒格的紀念日,領受執事聖職,並於2015年6月20日在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晉鐸,由當時的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襄禮。其後,被委派往香港仔工業學校照顧寄宿生及備修生陪育工作。2021年在羅馬慈幼宗座大學畢業,攻讀教義神學,專研教會學。現在香港慈幼會會省辦事處,擔任中華會省秘書、傳教策勵委員、聖召策勵、會士持續培育專員及聖安多尼會院財務主任。

大自然靈修:復活期第六主日【愛的平安】福音經文反省

復活期六第主日
【我給你們的平安,不像世界所給的。
不要讓世事擾亂你們的心,也不要膽怯。】
(若14:27)

今天耶穌在祂的臨別贈言中,提到祂和天父和我們的關係和互動的愛:耶穌愛我們,我們愛耶穌,天父也愛我們。即使祂即將要離開,聖神也會一直跟我們在一起。

也因為耶穌很快就要離開門徒,所以耶穌特別賜給他們平安,並強調祂所賜的不是世俗的平安。

或許我們也曾經經驗過在公園或大自然中,在樹蔭下,乘著涼風,心裡有種說不出的平靜、平安、滿足的感覺。這種感覺跟用金錢買回來的物質或享受截然不同。如果我們喜歡這種感覺,自然會想更愛惜大自然,而不會只認為是可有可無的體驗。

不過耶穌的平安更勝過這種感覺。因為那種平安來自愛,我們一方面接受天主的愛,同時我們也願意去愛祂、愛人,關愛祂的所造。當我們願意這樣去愛,天地人的關係會變得更密切,即使遇到誘惑或困難,我們心裡仍然能夠平安,冷靜面對。

讓我們祈禱:慈悲的天父,即使我們不能看見祢,願聖神幫助我們時常記起祢的聖子耶穌的話,使我們面對任何境都能得到內在的平安。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亞孟。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張心銳神父福音分享-復活期第六主日

復活期第六主日
撰文:張心銳神父
影片提供:慈幼會中華會省社會傳播辦公室

各位兄弟姊妹,大家好!

本主日我們慶祝復活期第六主日。

有一位同學問我:「神父,你有沒有親眼看到耶穌?」我回答他:「我從來都沒有親眼看到耶穌。」他再問:「那麼,你有沒有夢見衪?」我回答他:「我不記得在夢中有沒有看到耶穌。」

今天的福音,耶穌告訴我們雖然我們看不到祂,但是我們可以聽得到祂的說話。聽到祂的說話而又遵守的,就是耶穌所愛的。所以,耶穌是以另一種方式,讓我們跟祂接觸。

現代人喜歡「看得見」,每樣事情都要「看得到」。以前收音機收音機十分普遍,許多人喜歡收聽,但當電視機出現之後,人們就覺得收音機都不是太滿足。現在,我們喜歡在網絡上觀看影片,好像追求視覺的接觸較聆聽更強。不過,天主就相反,祂希望我們多聆聽,不單是聆聽,還需要我們遵守祂的話。

我們知道天主透過「道」,一個「聖言」已成為人。祂說得出做得到,祂所說的就是來到這個世界,與我們一起,和我們一起生活。所以,我們知道天主的話,是幫助我們進入永遠的生命,一個生命。

耶穌也說明,誰看不見而相信,更為有福。有時候,我們眼睛看到的是表面的,反而說話才能夠表達事實的深度。

我們的信仰,天主教經常被稱為「書的宗教」,不單只是說圖畫,而是文字。因此人要成熟,就需要去閱讀書本。要去閱讀,不是只閱讀雜誌或報刊,為求眼球的刺激就足夠。我們要細聽耶穌的說話,並將他的說話實踐出來,而且耶穌許諾會賜給我們聖神,聖神會護衞我們,使我們所聽到的,所遵守的,都能夠透過我們的榜樣去影響
身邊的人。

各位兄弟姊妹,就讓我們多些聆聽天主聖言,默想天主聖言,把天主聖言實踐出來,去影響我們身邊的人,使我們的行為讓人看到耶穌基督的復活。

天主保佑!

張心銳神父(慈幼會), 在1983年4月24日生於澳門,自小在香港接受教育。他就讀九龍鄧鏡波學校,在中學三年級時,與友人劉偉傑(現已是澳門教區神父),一起萌生當神父的念頭,最後一起在1997年加入慈幼會在香港的維豪備修院,回應聖召。他深受慈幼會士的影響,決心踏上成為聖若望鮑思高的神子,獻身服務於教會,特別是服務青年。張心銳神父於2014年6月21日,青年主保聖類斯公撒格的紀念日,領受執事聖職,並於2015年6月20日在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晉鐸,由當時的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襄禮。其後,被委派往香港仔工業學校照顧寄宿生及備修生陪育工作。2021年在羅馬慈幼宗座大學畢業,攻讀教義神學,專研教會學。現在香港慈幼會會省辦事處,擔任中華會省秘書、傳教策勵委員、聖召策勵、會士持續培育專員及聖安多尼會院財務主任。

大自然靈修:復活期第五主日【如我愛你】福音經文反省

復活期第五主日
【我給你們一條新命令:
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
(若
13:34)  

今天的福音收錄了耶穌在離開門徒前的一段說話 – 臨別贈言 – 的其中一段。  

耶穌給我們一新命令:彼此相愛。這個「彼此」就是近人或鄰人的意思。是從家庭、朋友、教會團體內的兄弟姊妹開始,延伸到我們的鄰居甚至鄰國的人。所以那些因著生態災難或家園被破壞的窮人、生態難民也同樣是我們應該關愛的對象。  

這份愛,不以我們的標準,而是以耶穌對我們,對世界的愛作基礎,因為天主以愛創造了萬物(智11:27)。就像聖方濟同樣視天主的創造為兄弟姊妹,大自然也是我們關愛的對象。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愛惜大自然,生態破壞減少,受影響的人和動植物也會減少。這也像讀經二中提到的「新天新地」,一切受造物都得到更新,那裡沒有悲傷,是個絕對和諧的世界。  

當然,關愛自然需要我們犧牲一點方便或享受。不過每次我們為愛德付出的犧牲,都會在我們或天主身上受到光榮,同時也能夠讓別人知道我們就是跟隨耶穌的門徒。  

讓我們祈禱:慈悲的天父,求祢幫助我們, 以祢對世界的愛去學習愛,好使別人能從我們的言行中認識祢,同時期待新天新地的來臨。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亞孟。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