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敦促歐洲青年:致力於和睦共處,反抗戰爭

CNS photo/Paul Haring

正值歐盟輪值主席國捷克舉辦的歐盟青年會議(EU Youth Conference)在布拉格開幕之際,教宗方濟各向與會青年發表訊息,鼓勵他們使歐洲舊大陸煥然一新。教宗表明,這個轉變並不容易,但青年握有「一手好牌」。「你們這些青年小心謹慎、很少受到意識形態的禁錮。對你們來說,前往歐洲其它國家求學,是稀疏平常的事。你們向志願服務的經驗敞開、對環保議題很敏銳。因此,我倍感希望」。

青年不僅能為歐洲換上新面容,而且能看得更高更遠。教宗談起歐洲這個詞的字源學意義,其中一個意思是「大眼睛、遼闊的視野」。為此,教宗鼓勵歐洲青年「睜大眼睛、向他人敞開,不因任何理由而歧視任何人」。青年要「與所有人團結一心,不光是那些跟自己相似、或者看起來成功的人,也包括那些受苦的人,不分國籍和社會處境」。

教宗祈願青年的雄心壯志並非「進入菁英的教育環境」,而是得到那些有益於個人成長和公眾利益的經驗。「改變世界的將是這些團結的經驗,而非菁英學校獨有的經歷。我們固然需要傑出的才幹,但是我們希望人人都變得優秀,而不只是少數人」。教宗邀請青年閱讀《眾位弟兄》通諭來增進友愛,閱讀《人類兄弟情誼》文件來認識自己和他人。

教宗對青年的另一項叮囑是照料共同的家園。教宗強調,我們不只需要「少用化石燃料,也要減少許多膚淺物品的消耗量」;在世界上某些地方,最好也要減少吃肉的量。關於這點,教宗鼓勵青年閱讀《願祢受讚頌》通諭,好能促進整體生態。

「你們不要受到歌舞昇平的誘惑、尋求世界上少數人獨享的奢侈生活:願你們『睜大眼睛』來看清楚人類所有的一切,不要變成狹隘的歐洲;你們該盼望的是體面又簡樸的生活,既不奢華也不浪費,好使每個人都能有尊嚴地生活在這世界上。」

談到歐洲,教宗也提起陷入「荒謬戰爭」的烏克蘭,重申友愛的概念,並強調團結的歐洲始於對和平的強烈渴望。訊息寫道:「倘若世界是由青年來管理,就不會有這麼多戰爭:大好人生還擺在青年面前,他們不想要毀滅和拋棄生活,卻期盼活出圓滿的生命。」

「現在我們大家必須竭盡所能終止這慘絕人寰的戰爭。一如既往,少數有權勢者作出決定,把成千上萬青年派去打仗並且戰死沙場。在這種情況下,反抗合乎情理!」

接著,教宗在訊息中提到兩個「睜大眼睛」青年的榜樣:一個是由本篤十六世冊封真福的奧地利農民耶格施泰特(Franz Jägerstätter),他為了天主教信仰,為了聽從良心的聲音,拒絕宣誓效忠希特勒,拒不參戰,並因此死亡;另一個感人的榜樣則是反對納粹的德國信義會青年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教宗提醒到,「在認識了自己、他人和受造界後,最終要認識萬物的元始與終末」。教宗期勉青年尋求生命的意義,「因為人若是不尋求真理,就無法生活」。此外,教宗也邀請青年參與明年的里斯本世青節,並且閱讀《生活的基督》宗座勸諭。

在訊息的結尾處,教宗表達了他對青年的祝願,期許他們「能激發新的想法、有關世界、經濟、政治及社會和睦共處的新觀點」,特別是攜手前行的新道路。願青年「也能在誕育新生命方面慷慨大方,始終且單單為了愛!愛自己的配偶,愛自己的家庭,愛自己的兒女,也愛歐洲」。願歐洲成為「所有人擁有和平、自由與尊嚴的土地」!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向日本人民表達關懷,稱刺殺安倍的行為毫無意義

CNS photo/Kyodo via Reuters

同全世界各國領導人一樣,教宗方濟各對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害身亡的事件表示悲痛,稱刺殺的舉動是毫無意義的暴行。2022年7月9日,教宗透過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拍發唁電給聖座駐日本大使博卡爾迪(Leo Boccardi)總主教,請他向安倍晉三的親屬轉達哀悼之意。

這位日本前首相2022年7月8日在街頭競選集會上發表演講時遭一名男子槍擊,不治身亡。教宗的唁電是對日本全國人民的關懷和安慰,他祝願該國社會「加强為和平及非暴力進行的歷史性努力」。

CNS photo/Paul Haring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在愛民頓英聯邦體育場舉行彌撒:第二及第三輪免費門票登記詳情

【鹽與光傳媒資訊】未能登記在2022年7月6日免費門票去參與教宗方濟各於2022年7月26日在愛民頓英聯邦體育場舉行彌撒的朋友們,不要灰心!因為原來有三輪的登記時間!

此外,敬請注意,參與教宗到訪加拿大的活動門票是免費的!請不要從其他轉售平台或私人網站購買黃牛票!近日有幾個在線轉售平台轉售該活動票,在某些情況下,單張票價更高達200加元。

按此閱覽相關新聞發布

第二輪及第三輪免費門票登記

大會將分別於711日及718日(星期一)山區時間上午10:30 / 加西時間上午9:30 / 加東時間中午12:30 進行第二輪及第三輪免費門票登記!

每人最多可登記6張門票。

按此進行網上登記

如欲登記30人以上的團體票,請將你的姓名、聯絡電郵及門票數目,發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教宗宣布將有兩位女性在主教部任職

拉法厄爾·彼得里尼修女與教宗方濟各 (CNS photo/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在7月2日與路透社記者普萊拉(Phil Pullella)訪談時表示,他即將為教廷主教部任命兩位女性,因而她們將參與教區新主教的遴選過程。教宗回答了女性臨在於梵蒂岡的問題、新宗座憲章《你們去宣講福音》中關於教廷改革,以及未來有哪些教廷部會可能委托給男或女平信徒來負責。

教宗說:「我對給予這樣的機會持開放態度。現在梵蒂岡城國政府有一位女性副主席…..現在,在聖座主教部,主教遴選委員會内,將首次有兩位女性,先以這種方式稍微打開局面。」教宗接著表示:「在未來,有可能會指派平信徒領導一些部會,例如宗座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文化與教育部,或宗座圖書館,它幾乎是一個部會。」

隨後,教宗提及他去年首次任命了一位女性擔任梵蒂岡城國政府的二號人物,她就是拉法厄爾·彼得里尼(Raffaella Petrini)修女。另外,教宗還任命了沙勿略會的納塔莉·貝夸特(Nathalie Becquart)修女為世界主教會議副秘書長、母佑會斯梅里利(Alessandra Smerilli)修女為教廷促進人類整體發展部秘書長,還有羅絲(Carmen Ros Nortes)修女為教廷奉獻生活及使徒團體部副秘書長。

已經在梵蒂岡擔任高級職位的女平信徒分別是:聖座國務院與各國關係部門副秘書長迪喬凡尼(Francesca Di Giovanni)女士;梵蒂岡博物館首位女館長亞塔(Barbara Jatta)女士;教廷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副秘書長吉索尼(Linda Ghisoni)女士和甘比諾(Gabriella Gambino)女士;教廷拉丁美洲委員會秘書長庫達(Emilce Cuda)教授;教廷傳播部神學-牧靈部門主任戈娃凱(Nataša Govekar)教授;聖座新聞室副主任默里(Cristiane Murray)。

教廷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部長法雷爾(Kevin Joseph Farrell)樞機在上個月曾幽默地說,隨著新宗座憲章的頒布,他可能是最後一位領導該部會的神職了。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希望與中國續簽臨時協議

CNS photo/Remo Casilli, Reuters

教宗方濟各在接受《路透社》的菲利普·普萊拉 (Philip Pullella) 的採訪時談到有關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教的任命。教宗表示,羅馬教廷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臨時協議「進展順利」,他希望今年10月可以續簽。

2018年簽署的臨時協議,其文本目前處於保密狀態,將在中國的天主教會內未經教宗授權祝聖的主教重新與羅馬完全共融。該協議賦予教宗關於任命新主教的最終決定權,同時提供了就主教提名達成協議的共同途徑。

捍衛協議

在《梵蒂岡新聞網》對此訪問的報導中,它引用《路透社》採訪的轉錄稿指出,教宗方濟各為該協議進行了辯護,並對國務卿帕羅林樞機在達成該協議中所發揮的作用表示讚賞:「處理該協議的人是帕羅林樞機主教,他是最好的聖座外交官,外交地位高的人。他知道如何進行,他是一個會對話的人,他與中國當局對話。我相信他主持的委員會已經盡了一切努力向前邁進並尋找出路。他們已經找到了。」

可能性的藝術

教宗方濟各隨後為冷戰期間梵蒂岡與蘇聯、東歐國家關係的東方政策(Ostpolitik)的主要策劃者,卡薩羅利樞機 (Cardinal Agostino Casaroli) 在《耐心的殉道》(“Martyrdom of patience”) 所描述的小步政策進行了辯護。 

教宗解釋說:「很多人說了很多話來反對若望二十三世、保祿六世、卡薩羅利,但外交就是這樣。當你面對一個受阻的情況時,你必須找到可能的方法,而不是理想的方法。外交是一種可能性的藝術,是一種使可能成為現實的事情。」他補充說:「教廷一直有這些偉人。但這次與中國的[外交]是由在這方面非常出色的帕羅林進行的。

重生的希望

教宗方濟各將目前的情況與1989年蘇維埃政權垮台前的現實進行了比較,他表示,自2018年以來,中國的主教任命進展緩慢,但指出已經取得了成果。教宗說:「進展緩慢,但 [一些主教] 已被任命。 就像我說的『中國方式』,它進展緩慢,因為中國人有一種時間觀念,沒有人可以催促他們。」

他還指出:「中國方面也有問題,因為全國每個地區的情況都不一樣」—指的是中國地方當局的不同態度— 而且「因為『與教會交往的方式』取決於地方領導人,那裡有不同的領導人。」

儘管如此,教宗說:「協議很好,我希望它可以在10月續簽。」

按此閱讀
《路透社》英語原文報導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翻譯:鹽與光天主教傳媒機構

教宗方濟各接受路透社採訪並否認他打算引退

CNS photo/Remo Casilli, Reuters

教宗方濟各否認他打算引退,並否認他患有癌症的謠言;他重申願意盡快前往莫斯科和烏克蘭,或許是在九月份;他尊重美國高等法院關於墮胎的裁決,並重申對墮胎的譴責。這是教宗在上週六7月2日接受英國路透社採訪時談到的幾個話題,這次採訪持續了大約90分鐘。本篇是路透社發表第一部分的摘要。

教宗有意引退的傳言

就近期關於教宗有意引退的傳言,教宗予以否認,表明了這想法「從未在我的腦海中浮現過,此時沒有,此時真的沒有!」教宗解釋道:「如同歷史上所發生的一樣,引退的可能性列入考慮中,特別是本篤十六世在2013年作出這個決定後,他因健康原因,無法繼續他的牧職而選擇隱退。若我覺得力不從心了,我會選擇引退。」

教宗稱:「本篤教宗的舉動為教會和教宗都是一件好事,他給我們立了傑出的榜樣。」當被問及何時引退時,教宗回答說:「我們不知道,天主將會説出。」

膝蓋問題

談到膝蓋問題,教宗談到了非洲之行的推遲以及治療與休息的需要。他說,推遲訪問非洲的決定給他帶來了很大的痛苦,因為他願推動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南蘇丹的和平。教宗說:「醫生說不能去非洲旅行,因為我的情況不允許;我能去加拿大,因為醫生說,再過20天我就可恢復。」然後,教宗講到他膝蓋的一些詳細情況,此前韌帶發炎時不小心跌倒,導致輕微骨折。目前在激光和磁療的幫助下,骨折正在癒合。教宗說:「現在,我必須開始走動,以免肌肉萎縮。現在情況好多了。」

患有癌症的謠言

教宗隨後否認了關於一年前他被診斷出患有癌症的謠言,當時,他因乙狀結腸憩室狹窄接受了六個小時的外科手術,這種病是老年人的常見病。教宗表示:「手術取得了巨大成功。」並嘴角帶著笑容說:「他們沒有告訴我任何關於癌症的事情。」接著,教宗告訴路透社的記者,他不願做膝蓋手術,因為去年手術實施的全麻醉有副作用。

烏克蘭的局勢

在這次的採訪中,自然也觸及國際問題。在談到烏克蘭的局勢時,教宗指出,聖座國務卿帕羅林和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就他可能前往莫斯科訪問的事宜進行了接觸。最初的信號並不好。幾個月前,第一次談到了這個可能的訪問,莫斯科方面的回答是時機不合適。教宗說:「我願意去烏克蘭,但我想先去莫斯科。我們就此事交換了信息,因為我想為和平事業服務,如果俄羅斯總統給我開一個小窗口的話……現在有這個可能性。我從加拿大回來後,有可能去烏克蘭。第一個要做的是去莫斯科,嘗試以某些方式提供幫助,但這兩個首都我都願意去。」教宗表示:「與俄羅斯存在著非常開放和熱情的對話,大門是敞開的。」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了對「羅訴韋德案」的裁决

最後談論的是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了對「羅訴韋德案」的裁决,教宗說他尊重這一裁決,但他沒有足夠的訊息從法律上談論這件事。教宗再次強烈譴責墮胎:「我要問:為了解決一個問題,而消滅一個人的生命是否合法,是否正確?」

教宗還被問及美國正在進行的辯論,即一個反對墮胎但支持他人選擇權利的天主教政治人物是否能領受聖體的問題。例如,美國衆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女士被她所在的舊金山總主教禁止領受聖體,但她通常還是在華盛頓的一個堂區領聖體。教宗評述道:「當教會失去她牧靈的性質、當一位主教失去他牧靈的性質時,就會引發一個政治的問題,我只能這麽說。」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叮囑剛果信友:向仇恨和貪婪說不,作和平的溫良見證人

CNS photo/Vatican Media

7月3日,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充滿節日的喜樂氣氛。教宗方濟各因健康原因不得不推遲原定於7月初對剛果民主共和國的訪問,但為表達對剛果人民的關懷親近之情,教宗在7月3日常年期第十四主日,在聖伯多祿特別為旅居羅馬的剛果信友團體主持了彌撒。

教宗在講道中首先問候齊聚一堂的剛果信友。教宗說:「親愛的弟兄姐妹們,今天讓我們為你們的祖國、剛果民主共和國,這個傷痕累累、飽受剝削的國家祈求和平與和解。願基督徒能成為和平的見證者,能夠克服任何怨恨、報復的心態;克服那認為和解不可能實現的誘惑,以及對自己團體的各種依附。後者百害而無一利,會導致鄙視其它團體。」

接著,教宗反省當天主日福音的内容(參閲:路十1-12、17-20):耶穌派遣祂的門徒,「兩個兩個地在祂面前」履行使命。教宗強調:「這個使命具有三個特徵,也就是讓我們驚訝的三個驚喜,即裝束、訊息和風格。這三個特徵教導所有的基督徒去如何生活,如何建設一個和平的世界。」

圖片:Vatican Media

裝束

在講到第一個特徵、裝束時,教宗解釋道:「弟兄姐妹們,我們不倚仗財富,也不懼怕我們的貧窮以及物質和人性的匱乏。我們越是自由和簡單、越是渺小和謙卑,聖神就越是引領我們的使命,使我們成為祂奇事的主角。讓我們為聖神留出空間。為基督來説,最重要的裝備是別的:那就是弟兄。這個很奇妙,福音說『兩個兩個地』,意即,不孤單、不獨行,永遠和身邊的弟兄在一起。沒有弟兄不行,因為沒有共融就沒有使命。」

訊息

接著,教宗講到這項使命的第二個驚喜,就是耶穌要他們傳達的訊息,耶穌要求祂的門徒成為和平的大使,去宣布「天國臨近了」。教宗指出:「別人之所以認出我們是基督徒,不是通過令人信服、條理分明的演講,而是因為我們設法帶來和平,因為基督就是和平。這是特別的標誌。如果你生活在祂的平安中,耶穌就會來到,而你的家庭、你的團體會有所改變。如果你的心靈首先沒有戰爭,沒有充斥著怨恨和憤怒的情緒,沒有分裂,沒有表裡不一,沒有虛偽,事情就會隨之改變。每個人要在自己内心建立起和平與秩序;消除貪婪;熄滅仇恨和積怨;遠離腐敗、欺詐和詭計:這就是和平的開始。」

隨後,教宗說:「如果我們生活在這樣的視野中,世界將不再是戰場,而是和平的花園;歷史不是一個爭先恐後的賽跑,而是一個共同的朝聖之旅。讓我們牢記,所有這一切不需要精彩的演講,只需少許的話語和很多的見證。」

風格

我們使命的最後一個驚喜是我們的風格,教宗指出:「耶穌派遣祂的門徒們作為狼群中的羔羊被打發到世界上,這意味著祂希望我們擺脫霸權和壓迫,貪婪和佔有。像羔羊一樣生活的人不會攻擊、不會狼吞虎嚥。這樣的人在羊群中,與他人在一起,並在他的耶穌善牧身上獲得安全感,而不是在勢力或傲慢中感到安全⋯⋯。耶穌的門徒拒絕暴力,不傷害任何人;他溫良、愛所有的人。他要是覺得挫折失敗,就會注視他的牧者耶穌、天主的羔羊,祂在十字架上征服了世界。」

在結束講道時,教宗鼓勵眾人:「要拒絕挑起戰爭的世俗精神,並祈求上主幫助我們成為今日的傳教士,與弟兄姐妹們同行。這傳教士嘴上掛著天主的和平與關懷,心中懷有耶穌的溫柔與良善。」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2022年7月祈禱意向: 請為老年人祈禱

教宗全球祈禱網絡」(舊稱祈禱福傳會(Apostleship of Prayer,或譯作「祈禱宗會」)是一個全球性的祈禱網絡,引領每一個人與復活的基督建立深刻信賴的個人關係,幫助人在其生命中找到希望與意義。祈禱福傳會成立於1844年,讓年輕人即使在求學時期也要以種種方式作福傳的工作。這些方式包括祈禱以及透過聖體聖事與耶穌基督結合,把每天的生活奉獻給天主。

每月教宗都囑禱一個總意向和一個福傳意向。讓我們每天早上念「每天奉獻禱詞」,為教宗和其他信眾的意向祈禱。

2022年7月意向

意向:請為老年人祈禱

老年人是一個民族的根源與記憶,祈願他們的經驗和智慧能幫助年輕人,懷著希望及責任感展望未來。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每天奉獻禱詞(Daily Offering Prayer)

新版

仁慈的天父,感謝祢恩賜這新的一天,我把今天的一切祈禱、工作、喜樂和痛苦全獻給祢。願這奉獻,聯合你的聖子耶穌聖心,為救贖世界,時時刻刻在感恩聖事中奉獻自己。願在聖神內,偕同教會之母-聖母瑪利亞,為祢的聖愛作證,並為本月內教宗託付給我們的意向祈禱。阿們。

God, our Father, I offer you my da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thoughts, words, actions, joys, and sufferings in union with the Heart of Jesus, who continues to offer himself in the Eucharist for the salvation of the world. May the Holy Spirit, who guided Jesus, be my guide and my strength today so that I may witness to your love. With Mary, the Mother of our Lord and the Church, I pray for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for the prayer intentions proposed by the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舊版

耶穌,我依靠瑪利亞無玷聖心,將我今日祈禱、事工、喜樂、憂苦,連同世上的彌撒祭獻,全獻給祢,為所有祢聖心的意向:靈魂的救贖、罪過的補贖、基督徒的合一,以及我們主教和所有祈禱福傳會員的意向,和本月教宗所囑禱的意向。阿們。

O Jesus, through the Immaculate Heart of Mar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works, joys, and sufferings of this day in union with the Holy Sacrifice of the Mass throughout the world. I offer them for all the intentions of Your Sacred Heart: the salvation of souls, reparation for sin, and the reunion of all Christians. I offer them for the intentions of our bishops and of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in particular for those recommended by our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更多影片: thepopevideo.org

相關資料

教宗方濟各發表《我渴望而又渴望》宗座牧函

CNS photo/Paul Haring

2022年6月29日,教宗方濟各發表了《我渴望而又渴望》(Desiderio desideravi)宗座牧函,旨在邀請全體天主子民按照梵二大公會議精神,了解感恩慶典的深刻意義,並鼓勵進行禮儀培育。該牧函共有65段,它是2019年2月教廷禮儀及聖事部全體大會的成果以及隨後《傳統的守護者》(Traditionis custodes)手諭的主旨。

《我渴望而又渴望》宗座牧函重申在禮儀中教會共融的重要性,而這禮儀則是源自梵二大公會議的禮儀改革。牧函指出,這不是新的指令或是有特定規範的訓示,而是為明白禮儀慶典的美好及在福傳中的作用所作的省思。牧函在結束時呼籲:「讓我們放棄爭論,一起聆聽聖神對教會所說的話;讓我們守護共融,繼續驚嘆於禮儀慶典之美。」(65)

教宗在牧函中寫道:「基督信仰要麽是與生活的耶穌相遇,要麽不是。禮儀為我們保證了這相遇的可能性。我們不需要對最後晚餐的模糊記憶,我們需要的是臨在於那個晚餐中。」回顧梵二大公會議《神聖公會議》(Sacrosanctum Concilium)禮儀憲章的重要性,它使教會重新發現禮儀在神學上的理解,教宗表示:「我希望慶祝基督信仰及其在教會生活中必然結果的美好不要被對其價值膚淺和簡化的理解所破壞,或更糟的是,它被用來為某些意識形態觀點服務。」(16)

接著,教宗解釋道:「參與感恩祭不是我們自己取得的成就,好像我們可以在天主和弟兄姐妹面前誇耀,另外,禮儀與苦行的道德主義毫不相關:它是上主逾越的恩典,我們要以順服的態度接受,它使我們的生活煥然一新。如果沒有祂渴望與我們一起吃逾越節晚餐的吸引力,我們就不能進入晚餐廳。」(20)

為從精神世俗中得到治癒,我們需要重新發現禮儀之美,但這個重新發現,「不是尋求儀式的唯美主義,它只滿足於禮儀的外在形式,或只滿足於對禮儀規則的嚴格遵守。當然,此處絕非讚同相反的態度,那將簡樸與草率、本質與無知的膚淺性、禮儀行為的具體性與讓人不悅的功用主義混為一談。」(22)

教宗解釋道:「禮儀慶典的每一個方面都必須用心進行(空間、時間、動作、語言、物件、服飾、歌曲、音樂等),每一個規則都須遵守。」

那麽,我們如何才能恢復圓滿生活出禮儀行動的能力呢?面對後現代主義、個人主義、主觀主義和抽象唯心主義的困惑,教宗邀請我們重返梵二大公會議禮儀憲章的教導。禮儀儀式之爭的背後,存在著教會觀念的不同。教宗明確指出,我們不能說承認大公會議,而不接受源自於《神聖公會議》禮儀憲章的禮儀改革。

在《我渴望而又渴望》宗座牧函中,教宗引用神學家瓜爾蒂尼(Romano Guardini)的話說,如果沒有禮儀的培育,「禮儀和禮儀文獻的改革就不會有多大的幫助」(34)。教宗執著於培育的重要性,特別是在修道院的培育工作。「在修道院中設立神學培育的禮儀知識,也必會在牧靈行動中產生積極效果。教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能在禮儀中找到頂峰和泉源。不傳福音的禮儀慶典是不真實的,同樣,在慶典中不將人帶向與復活的主相遇,就不是宣講。若沒有仁愛的見證,禮儀慶典與宣報就只是鑼聲鈸響而已。」(37)

教宗進一步強調教育人理解象徵性符號很重要,這對現代人越來越困難。一種有益的方法是要認真對待「慶典的藝術,不能將它簡化為僅僅為遵守規則,更不應該將它視為沒有規則的奇異想象及創意。禮儀本身就是一種規範,規範本身絕非為自己而設,而總是服務於願意守護的更高的現實。」(48)禮儀慶典的藝術不是通過「經常參加公共演講或溝通技巧課程來學習的,而是需要勤於舉行禮儀慶典,讓慶典本身向我們傳遞它的藝術。」(50)「在禮儀慶典的聚會中,靜默佔據絕對重要的位置,在這靜默的時刻“激起痛悔和皈依的渴望;並喚起我們聆聽聖言和祈禱的行動;促使我們樂於朝拜基督的聖體寳血。」(52)

在牧函的結尾,教宗要求「所有主教、司鐸和執事、修道院的培育者、神學系和神學院的教員、以及所有男女教理老師,幫助天主的神聖子民獲取一直以來都是基督信仰靈性的首要源泉,重申《傳統的守護者》手諭中的規定。好使教會能用不同的語言獻上能表達合一的唯一而真切的祈禱,這唯一的祈禱就是《羅馬禮儀經書》,它是源自大公會議禮儀改革的精神,並由教宗聖保祿六世和若望保祿二世所確定。」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主持聖伯多祿和聖保祿瞻禮彌撒:在教會內人人都有一席之地

CNS photo/Vatican Media

七千名信友和數十位新任教省總主教於6月29日上午齊聚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參加聖伯多祿和聖保祿宗徒瞻禮彌撒。過去一年內新任命的教省總主教共有44人,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在瞻禮當天身穿紅色祭袍,在哈維(James Michael Harvey)樞機的介紹詞後,向伯多祿宗徒傳人、教宗方濟各宣誓效忠。隨後,教宗降福了羊毛肩帶。那些由白色羊毛編織而成、帶有黑色十字架的肩帶,象徵了牧人把託付於己的羊兒背在肩上,如同善牧基督所做的那樣。羊毛肩帶是教省總主教牧職的象徵。

當天聖道禮儀的前兩篇讀經帶領眾人重溫聖伯多祿和聖保祿宗徒的見證。第一篇讀經選自《宗徒大事錄》,講述聖伯多祿宗徒被黑落德王關進監獄的事跡。天使前來解救伯多祿宗徒時,叫醒了他,要他「快快起來」(參閱:宗十二1-11)。在第二篇讀經中,聖保祿宗徒描述自身的經歷,說:「這場好仗,我已經打完;這場賽跑,我已跑到終點;這信仰,我已保持了。」(參閱:弟後四7)

CNS photo/Vatican Media

教宗的講道側重於「快快起來」和「打了一場好仗」這兩個層面,藉以省思當今的基督徒團體和當前的世界主教會議進程能從中汲取什麼經驗。教宗指出,「快快起來」的動作令人想起逾越節那天早晨,它意味著重新爬起,「走出去迎向光明」。對教會而言,這是個意義深遠的圖像,因為我們也必須站起來,跟隨上主前去祂所指向的地方。這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總會遇到許多抵抗。

「作為教會的一員,我們有時會因懶惰而懈怠,寧可坐著沉思少數我們有把握的事,而不站起來眺望新的遠景、面向廣闊的大海。我們往往有如坐監時的伯多祿,被禁錮在慣例中、害怕改變,被我們常規習俗的鎖鏈綑綁。但這麼一來,我們會陷入精神上的平庸狀態,連在牧靈生活上都會面臨『得過且過』的危險,使命感日漸消退,非但不能成為活力和創意的記號,反倒會給人一種不冷不熱、因循苟且的印象。」

教宗引用德呂巴克(de Lubac)神父的話,警惕那把福音的新意和生活縮減成一種「追求形式、淪為習慣」的信仰的風險。教宗表示,世界主教會議敦促我們成為一個站起來的教會,不要只顧自己,卻要走向世界。「這樣的教會沒有鎖鍊或高牆,人人都能得到聆聽和陪伴,在聖神獨特的威能下培養聆聽、對話、參與的技巧。這樣的教會自由且謙遜、『快快起來』,對於當今的挑戰毫不拖泥帶水、絕不推三阻四。她不會在神聖的羊圈裡拖拖拉拉,卻深受宣講福音的熱忱所激勵,渴望前去每個人身邊、接納每一個人。我們不要忘記這個詞:每一個人」。

教宗一再強調「每一個人」這個詞,並放下稿件,說道:「你們要去十字路口,帶回每一個人、瞎子、聾子、跛子、病人、義人、罪人:每一個人、所有的人!上主的這個詞必須迴盪在理智和心靈裡:每一個人,在教會裡人人都有一席之地。我們的教會經常是打開了門、卻為了將人打發走,為了譴責他人。昨天有個人對我說:『對教會來說,現在不是道別的時候,而是接納的時節。』可是『他們不是來赴宴席的』。你們要去十字路口。領回每一個人、所有的人!」

聖保祿宗徒不遺餘力宣講福音,受過迫害和磨難。教宗表示,「現在保祿到了生命的終結,看到歷史中仍在進行著一場重大『戰役』,因為很多人還沒準備好接納耶穌」。他的工作、他的「戰役」此刻輪到團體內的弟兄姊妹來打。教宗強調,我們每一個人都蒙召成為傳教使徒,「貢獻己力」。

「這裡我想到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我能為教會做什麼?不要埋怨教會,卻要為教會奮鬥。熱情又謙遜地參與:之所以滿腔熱血,是因為我們不該做個消極的旁觀者;之所以虛懷若谷,是因為在團體內奮鬥,絕不該意味著占據中心位置、抱持優越感、阻止他人靠近。同道偕行的教會意味著:人人參與其中,沒有人霸占他人的位置或者高人一等。基督徒絕對沒有一等和二等之分,所有人、每個人都蒙受召叫。」

教宗表明,宣講福音不是採取「中立的立場」、放任事物自由發展。相反地,福傳是要「在權勢、災禍、暴力、腐敗、不義和排斥這些人為機制橫行無阻的地方,點燃天國的火」。教宗提出的第二個問題是:「為了讓我們生活的世界變得更有人情味、更公平正義、更團結互助、更向天主敞開、更激發人類的手足情誼,我們能以教會成員的身份一起做什麼事?」教宗的答案是,我們必須成為世界上麵糰中的酵母。

「同心協力,我們可以且應該採取行動來照料人類生命,守護受造界,尊重勞動尊嚴,解決家庭難題,以及關心老人、遭遺棄者、被拒絕的人和被輕視的人的處境。總而言之,教會要推動照料、撫慰、憐憫弱小的文化,與各種形式的墮落作鬥爭,包括不讓我們城市、我們出入的場所沉淪,讓福音的喜樂在每個人的生命中綻放光芒:這是我們的『好仗』,這是個挑戰。」

在講道結尾,教宗指出,他在禮儀開始時依循傳統降福了羊毛肩帶,以授予近期任命的教省總主教。他們該當成為「日夜守護羊群的哨兵」,好能與天主子民一起「打這場好仗」。此外,教宗也向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代表團致敬,感謝他們的來訪。他們為教宗方濟各帶來了「親愛的弟兄巴爾多祿茂」的訊息。教宗最後說道:「我為攜手共進的舉動表示感謝,因為唯有並肩同行,我們才能成為福音的種子和友愛的證人。」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