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特輯:救主的守護 – 聖若瑟【國語、繁體字幕】

《鹽與光傳媒》誠意向您推介由聖地《基督徒傳媒》(Christian Media Center)特別在聖若瑟年製作的特輯「救主的守護–聖若瑟」。影片由位於納匝肋的聖母領報大殿修院院長-佈魯諾‧瓦利亞諾神父(方濟會士) (Fr. Bruno Varriano,OFM) 在「聖若瑟之家」實地帶領我們一起認識這位「義人」聖若瑟。

「達味之子若瑟,不要怕娶你的妻子瑪利亞,因為那在她內受生的,是出於聖神。」(瑪1:20)

就如天主怎樣向瑪利亞揭示拯救人類的計劃,他也藉夢境向若瑟揭示自己的安排,這方法在古代民族看來,確是天主顯示自己聖意的方法之一。 「若瑟的回應是實時的:『若瑟從睡夢中醒來,就照上主的天使所囑咐的辦了』(瑪1:24)。他以服從去突破困局,並同時解救了瑪利亞。」上述的話是教宗方濟各在他的宗座牧函《以父親的心》(Patris Corde)所說的。

聖若瑟以「是」回應了天主的召叫,在加里肋亞納匝肋這裡,以耶穌養父的方式生活。這地方離瑪利亞領受天使預報之處很近,那裡今日建了一座聖母領報大殿。離這大殿不遠,就是聖家的居所,亦即聖若瑟工作的地方。

納匝肋聖母領報大殿修院院長佈魯諾‧瓦利亞諾神父(方濟會士):「歡迎閣下到納匝肋,歡迎到聖若瑟之家,到這奉獻給聖若瑟的聖堂來……」

《以父親的心》禱文

萬福,贖世主的守護者,
童貞聖母瑪利亞的淨配。
天主把祂的獨生子託付予你;
你的淨配瑪利亞信賴你,
因你的合作,基督降生成人。
大聖若瑟,
請向我們顯示你也是我們的父親,
並在人生的旅途上引領我們。
請為我們祈獲恩寵、慈悲和勇氣,
並保護我們免於一切兇惡。
阿們。

按此閱覽更多「聖若瑟」資訊

進教之佑驛站:聖若瑟瞻禮 福音反省

路2:41-51

祂的父母每年逾越節往耶路撒冷去。祂到了十二歲時,他們又照節日的慣例上去了。過完了節日,他們回去的時候,孩童耶穌卻留在耶路撒冷,祂的父母並未發覺。他們只以為祂在同行的人中間,遂走了一天的路程;以後就在親戚和相識的人中尋找祂。既找不著,便折回耶路撒冷找祂。過了三天,才在聖殿裏找到了祂。祂正坐在經師中,聆聽他們,也詢問他們。凡聽見祂的人,對祂的智慧和對答,都驚奇不止。他們一看見衪,便大為驚異,祂的母親就向祂說:「孩子,為什麼祢這樣對待我們? 看,祢的父親和我,一直痛苦的找祢。」耶穌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找我? 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親那裡嗎?」但是,他們不明白祂對他們所說的話。祂就同他們下去,來到納匝肋,屬他們管轄。祂的母親把一切默存在心中。

反省

《默靜的聖人》

今日慶祝聖若瑟瞻禮。他是達味家族後裔,是童貞聖母瑪利亞的淨配、耶穌養父。他生於達味家族,不是一個富有的人,以木匠手藝維生在納匝肋過活。天使曾經多次在夢中給他指示,並無悔地立即遵行。據聖經描述,他被稱為義人,懷有體諒別人的心及深愛兒子。從初期教會傳統上把他視為聖人,在1870年12月8日聖母無染原罪慶日,當時的教宗庇護九世,隆重宣佈聖若瑟為天主教教會的主保聖人,其瞻禮定為每年3月19日。在列入聖品後,由於聖若瑟在世時亦是一名木匠,因而有勞動者的象徵,所以教宗庇護十二世在1955年,定每年5月1日為聖若瑟勞工主保瞻禮,也成為勞工者、工會組織等相關的主保聖人;這突出了聖若瑟在天主教是勞工的模範。

大聖若瑟,求你為我們轉求天主,助佑我們家庭,時常得到上主的恩寵,彼此和睦相處,如聖家一樣。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點擊收看
聖地特輯:救主的守護 – 聖若瑟
【國語、繁體字幕】

按此閱覽更多「聖若瑟」資訊

教宗公開接見:大聖若瑟守護了聖嬰,至今仍守護教會

圖片:澳門教區教理培育委員

2022年2月16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繼續以大聖若瑟為主題的要理講授。教宗先是提出一個問題:「大聖若瑟為什麼是普世教會的主保?」教宗解釋道:「福音提出了最好的詮釋:凡是以大聖若瑟為主角的事跡,結尾都會提到他帶著耶穌聖嬰和祂的母親,遵從天主的聖意行事(參閱:瑪二13-15)。大聖若瑟總是竭盡所能保護耶穌聖嬰和聖母瑪利亞。」

教宗引用梵二大公會議的訓導指明:「在救恩計劃中聖子與祂的母親密不可分。聖子耶穌、聖母瑪利亞和大聖若瑟在某種程度上是教會最初的核心。如同《以父親的心》宗座牧函所提醒的那樣,我們也必須時常反省,自己是否全力保護耶穌和瑪利亞?我們受託對聖嬰耶穌和聖母瑪利亞負責任、細心照料和竭力守護,這實在是個奧秘。」

「天主把聖母瑪利亞和聖嬰託付給大聖若瑟照顧。在這層意義上,大聖若瑟不可能不是教會的守護者,因為教會是基督奧體在歷史中的延伸,同時教會的慈母心腸也與聖母瑪利亞的母愛相重合。大聖若瑟持續守護著教會,也不斷守護聖嬰和祂的母親,而我們深愛教會,也一心愛著聖嬰和祂的母親。」

「此外,耶穌聖嬰正是說出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那位。(瑪廿五40)因此,每個「飢餓、口渴、作客、僑居、赤身露體、患病和坐監的人都是大聖若瑟守護的聖嬰。」

「今天我們常聽到有人批評教會的言行不一和罪過,但事實上,教會成員始終是蒙天主慈悲所眷顧的罪人。」為此,教宗請每個人捫心自問:「我們是否深愛著教會,愛她原本的樣貌?旅途中的天主子民有許多侷限,但子民熱切渴望服事天主、愛慕天主。唯有愛能讓我們完全、而非片面地說出真相,指出不對勁的地方,同時也承認教會內的一切美善與聖德,首先正是耶穌和聖母瑪利亞」。

教宗最後鼓勵信友們懇求大聖若瑟的轉禱,特別是在自身和團體遇到困難的時候。「許多聖人曾經請大聖若瑟代禱,讓我們效法這些聖人的榜樣。」

在要理講授結束時,教宗帶領眾人祈禱說:

「萬福,贖世主的守護者,

童貞聖母瑪利亞的淨配。

天主把祂的獨生子託付予你;

你的淨配瑪利亞信賴你,

因你的合作,基督降生成人。

大聖若瑟,請向我們顯示你也是我們的父親,

並在人生的旅途上引領我們。

請為我們祈獲恩寵、慈悲和勇氣,

並保護我們免於一切凶惡。阿們。」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點擊收看
聖地特輯:救主的守護 – 聖若瑟
【國語、繁體字幕】

按此閱覽更多「聖若瑟」資訊

教宗公開接見:對復活的信仰幫助我們無懼面對死亡

圖片:vatican.va

2022年2月9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的活動中,繼續以大聖若瑟為要理講授反省的主題。教宗反思了對「臨終者的主保」大聖若瑟的虔敬傳統,聖若瑟是在聖母瑪利亞和耶穌的守護下安然離世。教宗強調大聖若瑟與我們的重要關係,引用了教宗本篤十五世一個世紀前曾寫道的:「通過若瑟,我們到達聖母瑪利亞;通過聖母瑪利亞我們到達美善的源頭、耶穌那裡。」

教宗解釋道:「我們與死亡的關係從來不是與過去有關,而始終是與當下有關,並指出有些人或許認為談論死亡的語言和主題是『過時的精神遺產』。當今講求健康的文化試圖消除死亡的現實,但新冠疫情大流行以悲慘的方式使其成為人關注的焦點。許多人在親人無法靠近的情況下離世,使死亡更難接受和面對。」教宗強調:「儘管我們竭盡全力驅除我們有限存在的客觀事實,欺騙自己相信我們能夠消除死亡的力量和恐懼。」教宗指出:「基督宗教信仰不是消除死亡恐懼的一種方式,而是幫助我們面對死亡。」

教宗繼續指出:「只有通過對復活的信仰,我們才能面對死亡的深淵時而不被恐懼所壓倒,因為照耀死亡奧秘的真光來自基督的復活。在基督奧跡的光照下思考死亡,有助於我們以全新的眼光看待生命的全部。我們終究一死,就不要積攢財富。相反,我們必該積累的是仁愛,是去分享,而不是對他人的需要漠不關心。」

接著,教宗提醒道:「福音告訴我們,死亡就如同賊一樣來臨。與弟兄姐妹爭吵有何意義?在死亡前,許多問題都趨於消減。毫無怨恨、毫無遺憾地在修和中離世是一件美事。」

於是,教宗給所有基督徒提出兩個考量:「第一,我們無法避免死亡,因此,在盡一切人力所能去治癒病患之後,繼續進行徒勞的治療是不道德的;第二,是在走向死亡過程中的疼痛與磨難,我們得益於姑息療法所提供的幫助,但我們必須要謹慎,不要將這幫助與不可接受的安樂死傾向所混淆。」

教宗強調:「我們必須陪伴人走向死亡,但不能鼓勵死亡或協助自殺。」教宗呼籲優先考慮所有人,尤其是弱者、年長者和病患獲得護理和治療的權利。「生命是一種權利,而非死亡。我們應當接納死亡,而非施行死亡。這一倫理原則適用於所有人,並非僅僅為基督徒和信仰者而已。」

最後,教宗懇求聖若瑟的代禱:「祈求他幫助我們以最好的方式活出死亡的奧秘,因為對於基督徒來説,善終是對天主慈悲的體驗,天主親近我們直到我們生命的最後一刻。」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點擊收看
聖地特輯:救主的守護 – 聖若瑟
【國語、繁體字幕】

按此閱覽更多「聖若瑟」資訊

教宗公開接見:我們彼此以及與天上諸聖有不可摧毀的聯繫

圖片:vatican.va

2022年2月2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談到教會世世代代以來對大聖若瑟的呼求和敬禮,以這種同感為起點論述了「諸聖的相通」。教宗指出:「這是信仰上的一個重要環節,能豐富我們的基督信仰生活,也能以最佳方式與衆位聖人和我們已故的至親建立關係。」

教宗首先説道:「我們在《信經》中多次表明『我信諸聖相通功』。但如果要問何為諸聖的相通,我記得我在兒時立即答道:『哎,是諸聖促成相通啊。』我們並不懂得自己說的是什麽。諸聖的相通是什麽?這並不是聖人們在促成相通,不是這樣,卻是另一回事。」

在説明這個概念之前,教宗先解釋在敬禮的觀念上基督信仰和非基督信仰的不同。他說:「基督徒在敬禮時信賴的不是一個人或一個物件,儘管它是神聖的。即使我們完全依靠聖人的代禱,或更多的是依靠童貞母瑪利亞的代禱,我們的信賴唯獨在與基督有聯繫時才有價值。」

「這好像是朝向這位聖人或聖女的道路並不止於此處。前往那裡,卻是與基督相連。這是將我們與祂聯繫在一起的密切關係,並使我們彼此相連。它有一個特定的名稱:‘諸聖的相通’。這不是聖人們在行奇跡,而僅僅是天主透過他們施展作為,賜予的恩寵。」

教宗進一步説明這個思想,指出奇跡來自天主和祂的恩寵。「天主藉著一個聖人,一個義人行事。這點必須要明確。有人說:『我不信天主,只信這位聖人。』這是錯誤的想法,因為聖人是轉禱者,是為我們祈禱的人,我們向他懇求,他為我們祈求,上主就賜予我們恩寵。這是上主透過這個聖人賜予我們的恩寵。」

「根據《天主教教理》,『諸聖的相通正是教會』(946號)。這麽說,教會只是為完人建立的?」教宗立即澄清這個疑問,説明並非如此。

他說:「《教理》上的這句話意味著,教會是得救的罪人的團體。教會是得救的罪人的團體,這個定義真美。任何人都不能被阻擋在教會的門外,我們衆人都是得救的罪人。我們的成聖是天主在基督身上彰顯的愛的果實,基督聖化我們,愛處於貧乏中的我們,將我們從貧乏中拯救出來。仍是藉著祂,我們形成一個身體,就如聖保祿所言,耶穌是這個身體的頭,我們是肢體(參:格前十二26-27)。」

教宗繼續表示:「這個圖像清楚説明在我們衆人之間存在的聯繫:如果這身體的一個肢體受苦,所有肢體都一起受苦;如果一個人喜樂,衆人都喜樂。一個人的罪也關係到所有人,每個人的愛也如此。在這諸聖的相通中存在的聯繫是如此地强勁,死亡也無法使它折斷。」

「的確,諸聖的相通不僅關係到在此歷史時刻我身旁,或在此歷史時刻生活的弟兄姐妹,也關係到那些已經結束旅程、走完塵世路途的人,他們跨越了死亡的門檻,卻也與我們處在共融中。在基督内,任何人都不能真的使我們與所愛的人分離;因為這個關係是一種存在上的聯繫,是在我們本性中的一種强烈關係;所改變的,只是與他們每一個人同在的方式,但任何事、任何人都無法折斷這個關係。諸聖的相通將塵世和天鄉的信徒團體連接在一起。」

教宗强調上述思想,指出:「我能與身邊的一個弟兄或姐妹建立友愛關係,我也能與天上的一個弟兄或姐妹建立這種關係。我能與聖人建立關係,在最困難的時刻請求他們幫助。我們衆人都需要朋友,希望他們幫助我們向前邁進,耶穌也如此。」

「在教會的歷史中存有一些永恆不變的因素,它們陪伴著信徒團體:首先是教會始終感到對天主之母和我們的母親瑪利亞的熱愛和極强烈的聯繫。但教會也特別敬愛大聖若瑟。説到底,天主將自己最珍貴的託付給他:祂的聖子耶穌和童貞瑪利亞。同樣,諸聖的相通也讓我們感到接近聖人和聖女,他們是我們的主保,因為我們、我們所屬的聖堂,以及我們居住的地區取了這些聖人的名字。」

最後,教宗獻上一篇「與他關係特別密切」的懇求大聖若瑟的祈禱文。他說40多年來,他每天都誦念這禱文:

聖祖的輝耀、大聖若瑟,
你使不可能的事成為可能,
在這極度困苦的時刻求你來幫助我。
請將我交託給你如此嚴重且艱難的境況
置於你的保護之下,
使其獲得完滿的結果。
我敬愛之父,我全心信靠你,
願沒人會說我白白地呼求你,
因為你能為耶穌和瑪利亞獻上一切,
請向我展示你的仁慈和你的能力是同樣地大。
阿們。

圖片:澳門教區教理培育委員會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點擊收看
聖地特輯:救主的守護 – 聖若瑟
【國語、繁體字幕】

按此閱覽更多「聖若瑟」資訊

教宗公開接見:大聖若瑟能藉著夢來分辨天主的聲音

圖片:© Marie-Lan Nguyen / Wikimedia Commons / CC-BY 2.5

2022年1月26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以大聖若瑟的四個夢為核心展開要理講授。這位義人的榜樣有助於我們分辨天主的聲音。

教宗首先闡明:「在《聖經》裡,夢往往被視為天主啟示自己的方法。夢境象徵了我們每個人的靈性生活、我們的內在空間,我們應當加以培養、守護,因天主在那裡彰顯自己,並對我們說話。」教宗同時也警惕:「我們心裡也會出現其它聲音:恐懼的聲音、經驗和希望的聲音,甚至是企圖欺騙、混淆視聽的邪惡之聲。因此,我們必須增進分辨力,好能在許多聲音中分辨出天主的聲音。」

當天的接見活動選讀了《瑪竇福音》記載的大聖若瑟的夢(參閱:瑪二19-23)。教宗由此省思了大聖若瑟作的四個夢:「最初,剛得知瑪利亞懷孕的大聖若瑟心煩意亂,天使顯現在他的睡夢中,幫他解決兩難的困境。大聖若瑟立即聽從天使的話,迎娶瑪利亞。」教宗表示:「生活經常讓我們陷入我們難以明白、看似無解的處境。在這種時候祈禱,意味著讓上主向我們指出正確的作法。」

在第二個夢中,大聖若瑟接獲警訊,知道耶穌聖嬰處境危險。他再次立刻遵從天主的聲音,帶著耶穌和瑪利亞逃往埃及。教宗指出:「當我們感受到那威脅自身或我們摯愛的危險時,祈禱意味著聆聽那能帶給我們勇氣的聲音」,如同大聖若瑟所做的那樣。」

出逃埃及時,大聖若瑟耐心等待天主給出能安全返鄉的信號。在第三個夢中,他知道那位要耶穌性命的黑落德王已不在人世;但在第四個夢中,出於害怕黑落德王的繼承人阿爾赫勞,大聖若瑟接到要在納匝肋定居的指示。對此,教宗表明:「恐懼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也需要我們的祈禱。大聖若瑟心裡害怕,但天主引領他走過恐懼。祈禱的力量為黑暗的處境帶來光明。」

聖父教宗為今天許多被生活重擔壓垮、失去盼望而不去祈禱的人祈禱,懇求大聖若瑟能「幫助他們敞開心扉去與天主交談,好能找到光明、力量和平安」。教宗也念及那些面對子女困難的父母,包括:孩童患病、兒女有同性戀傾向、青少年出車禍等意外、學生課業不佳等等。教宗坦言:「這其中有許多痛苦。但請你們想想上主,想想祂怎麼解決大聖若瑟的各種難題。你們要請大聖若瑟伸出援手,但千萬不要譴責孩子。」教宗也邀請眾人想辦法為這些父母提供支持。

教宗提醒信眾:「祈禱絕非抽象或純粹內在的舉動,卻始終與愛德密不可分。唯有當我們把祈禱和對近人的愛結合起來,我們才能理解上主的訊息。教宗最後帶領在場信友向大聖若瑟祈禱,請這位聖人教導我們重新發現靈性生活是天主彰顯自己並拯救我們的內在空間;願我們不再認為祈禱無濟於事,願人人都能回應上主的指示。」

圖片:Vatican Media

今年1月26日是為烏克蘭和平祈禱的日子,如同教宗方濟各於1月23日主日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宣布的那樣。教宗在公開接見活動結束時提到這個意向。教宗說:「讓我們堅持不懈地懇求上主,祈願那片土地能看見友愛綻放花朵,並且跨越傷痛、恐懼和分裂。」

教宗回憶起烏克蘭人民與二戰有關的苦難:五百多萬人在戰爭中喪生。教宗表示:「這個飽受磨難的人民值得享有和平。但願今天向高天獻上的祈禱和懇求能觸動世上相關負責人的理智和心靈,讓他們能讓對話佔主導地位,把眾人福祉放在片面利益之前。讓我們以《天主經》來祈求和平:這是眾兒女對同一天父的祈禱,是讓我們互為弟兄姊妹的祈禱,是弟兄姊妹懇求修和與和諧的祈禱。」

世界許多地方的聖堂和堂區響應教宗的號召,舉辦為烏克蘭和平祈禱的聚會。烏克蘭天主教希臘禮團體在羅馬的活動據點、聖索非亞大殿,將於1月26日傍晚六點舉行晚禱。負責該大殿的司鐸馬爾谷(Marco Jaroslav Semehen)神父在活動開始前向本新聞網表示,他對教宗此舉深感喜悅和感激。馬爾谷神父強調:「我們不僅為烏克蘭人民,也為俄羅斯人民祈求和平,更為所有恐怕會捲入軍事衝突的人祈求和平。」

目前超過12萬名俄羅斯士兵集結在俄烏邊界和頓巴斯地區。華盛頓持續推進與歐洲領導人和北約的對話。北約將於本週末向俄羅斯提出一份書面建議,為危機尋找一條出路。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點擊收看
聖地特輯:救主的守護 – 聖若瑟
【國語、繁體字幕】

按此閱覽更多「聖若瑟」資訊

 

教宗公開接見:若瑟的父愛反映了天主的溫柔慈愛

圖片:澳門教區教理培育委員會

2022年1月19日上午,教宗方濟各主持了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繼續以大聖若瑟為要理講授反省的主題。教宗當天論述了「溫柔的父親」,指出體驗溫柔意味著正是在我們的貧乏和困苦中感受到愛和接納,以及被天主的愛所轉變。

圖片:vatican.va

教宗提到《以父親的心》宗座牧函和《路加福音》敘述的慈父的比喻,强調:「溫柔首先不是一種情緒和情感的問題。溫柔的經驗在於看到天主大能的施展正是經由我們的脆弱,上主不去除我們所有的軟弱,而是牽著我們的手,幫助我們在軟弱中行走。

「溫柔是塵世邏輯中最强勁的事物,是一種意想不到的伸張正義的方式。因此我們絕不可忘記,天主不會因我們的罪過感到震驚,祂比我們的罪過更强而有力。天主是父親、是愛、是溫柔。祂不因我們的罪過、錯誤和跌倒而震驚,卻因我們内心的封閉而震驚,因我們缺乏對祂的愛的信賴而震驚。」

教宗說:「在天主之愛的體驗中存有極大的溫柔。想到第一個向耶穌傳遞這個現實的人正是若瑟,我們覺得很甜美。事實上,天主常是透過人類的經驗讓我們感受到祂的愛。的確,『當以色列尚在童年時,我就愛了他;從在埃及時,我就召他為我的兒子。是我教了厄弗辣因邁步,雙臂抱著他們,是我用仁慈的繩索,愛情的帶子牽著他們,我對他們有如高舉嬰兒到自己面頰的慈親,俯身餵養他們』(歐十一1,3-4)。」

教宗指出:「我們可以詢問自己,我們自己是否有過這溫柔的體驗,是否做過溫柔的見證人。愛和慈悲就如《以父親的心》宗座牧函所言,是『接觸我們內在脆弱的最佳方式』(2號)。」教宗以護士為例:「他們溫柔地觸摸病患的創傷,好讓病患不再受傷害。上主也如此,祂以同樣的溫柔觸摸我們的創傷。如此說明了與天主的慈愛相遇的重要性,尤其在和好聖事之中經驗祂的真理與慈愛。諷刺的是,魔鬼也會向我們講真相,但只是為了譴責我們。我們知道來自天主的真理並不譴責,而是接納、懷抱、支持和寬恕我們。」(《以父親的心》宗座牧函,2號)

教宗勉勵每位基督徒對照大聖若瑟的父親之愛,詢問自己是否接受上主的溫良和慈愛,讓祂將我們轉變為也能給予愛的人。「若沒有這溫柔的革命,我們就會被囚禁在一種不允許我們重新站起來、將拯救與懲罰相混淆的判決中。」

教宗特別提到正在服刑的弟兄姐妹,闡明:「犯錯的人抵償自己的錯誤是公道的,但犯錯的人能彌補自己的錯誤也更為公道。任何判刑總有一個希望的窗口,我們要想到服刑的弟兄姐妹,想到天主對他們的溫柔,就要為他們祈禱,讓他們在那希望之窗找到朝向更美好生活的出路。」

最後,教宗誦念了一篇懇求大聖若瑟的祈禱詞:

大聖若瑟,溫柔的父親,
請你教導我們認識到,
我們被愛正是因為在我們身上有軟弱之處。
使我們在自己的貧乏與天主之愛的寬宏大量之間,
不要設置任何阻礙。
請你激發我們領受修和聖事的願望,
得到寬恕並能體貼地愛護我們那些處在貧乏中的弟兄姐妹。
請你接近那些有過錯並為此做抵償的人;
幫助他們在接受公義的同時,
也找到能重新開始的慈愛。
教導他們,重新開始的首要方式
乃是真誠地請求寬恕。
阿們。

此外,教宗方濟各在公開接見活動結束前,籲請在場的全體信友為湯加祈禱。教宗說:「此時,我的思緒來到了湯加群島的人民那里,他們最近受到海底火山爆發的打擊,財產物資損失巨大。我在精神上親近所有遭遇苦難的人,懇求天主安慰這些受苦的人。」

另外,災難發生後,澳洲和新西蘭的天主教明愛會迅速回應了湯加政府的呼籲,採取行動,立即援助。澳洲明愛會太平洋人道救援協調員普芬特(Damaris Pfendt)向梵蒂岡新聞網表示:「澳洲明愛會了解到,火山噴發的破壞是巨大的,尤其是各島嶼的周邊地區。迫切需要淡水和避難所,特別是沿海地區被海嘯破壞的房屋,道路和橋樑也遭到了破壞。」他強調:「湯加明愛會已經在湯加首都努庫阿洛法(Nuku’alofa)和哈阿派群島(Ha’apai)得到應急物資,因此,他們至少能夠應對眼前的需求。我們必須行動起來,支持我們的近人,一場募款活動已經啓動。」

這位人道救援協調員接著表示:「新西蘭通過捐贈作出了同樣的承諾,湯加明愛團隊也得到了全島義工團體強有力的支持。我們在精神上和祈禱中與湯加人民同在,尤其是與我們多年的合作夥伴和團體同在,共同致力於救災工作。」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閱覽更多「聖若瑟」資訊

教宗訪談:聖若瑟與今日父母親及子女的關係

圖片:澳門教區教理培育委員會

大聖若瑟年已於去年12月8日閉幕,但教宗方濟各對這位聖人的關注和愛戴並未結束,而且從去年11月17日起又以新一輪的要理講授省思這位普世教會的主保的形象。《羅馬觀察報》和《梵蒂岡新聞網》近日聯袂採訪了教宗方濟各,請他談談大聖若瑟與今日父母親及子女的關係。

教宗宣布了大聖若瑟年,並寫了《以父親的心》宗座牧函,而且在要理講授中正在談論若瑟這個人。那麽大聖若瑟對教宗意味著什麽?

教宗首先談到大聖若瑟對他的影響,說:「我從不隱瞞我與大聖若瑟有一種共鳴的感覺,相信這是來自我的童年和我所受的教育。我素來都對大聖若瑟懷有一種特別的敬愛,因為我認為他以美好和特殊的方式呈現出對我們每個人而言所應有的基督信仰。的確,若瑟是個普通的人,他的聖德正在於透過必須活出和面對的順境和逆境而成聖。」

教宗解釋道:「在《福音》中,尤其在瑪竇和路加的記述中,大聖若瑟是救恩史開啓時的一個重要人物。事實上,耶穌誕生時的處境很困難,充滿阻礙和問題,甚至受到迫害,而天主為讓祂的聖子誕生在世界上,將瑪利亞和若瑟放在祂身旁。如果說瑪利亞使道成肉身的聖言來到世界上,若瑟則是維護、保護、養育和使祂成長的人。」

「在若瑟身上,我們看到困難時期的人、具體的人、懂得負起責任的人。在這層意義上,大聖若瑟具備兩個特徵。一方面,他明顯的靈性在福音中藉著夢境的故事顯露出來;這些敘述證明若瑟具有懂得聆聽天主在他心中説話的能力。唯有祈禱、善度靈性生活的人,也才曉得在我們内的許多聲音中識別出天主的聲音。」

「另一個特徵是,若瑟是個具體的人,即以極强的實際能力應對困境的人,在困難和阻力面前,他從不以受害者的身份出現,而總是秉持採取行動、予以回應的觀點,信靠天主,以具創造性的方式找出解決之道。」

在目前的嚴重考驗中,再次注視大聖若瑟具有特別意義嗎?

教宗表示:「我們處在受新冠疫情影響的困難時期,許多人在受苦,許多家庭處於困境,許多人被死亡的焦慮困擾著,看不到前途。我想到,正是在如此艱難時期我們需要有人鼓勵、幫助和啓發我們,好能知道應對這黑暗時刻的正確途徑。若瑟是在黑暗時期的光輝見證人。這就是為何在此時將目光投向他,好能重新找到道路。」

教宗方濟各的牧職是於3月19日開始的,那天是大聖若瑟慶日。

教宗談到這個關係,說:「我認為在某種形式上大聖若瑟願意告訴我,他會繼續幫助我,在我身旁,而我也能繼續把他當作一個可以交談、可以信靠的朋友,請他轉求並為我祈禱。當然,這種來自諸聖相通功的關係並非只為我一個人存在,也能幫助許多人……諸聖相通功不是一種抽象的共融,而是具體的,呈現在一種具體的關係上,且有具體的結果。」

《羅馬觀察報》在大聖若瑟年每月介紹《以父親的心》宗座牧函的專欄中,將若瑟的生活和今日身為父母親和子女的生活交叉著談論。今天做子女的,就是明天的父母親,他們能從與大聖若瑟的交談中得到什麽呢?

教宗表示:「做父親不是天生就有的,但衆人生來就是子女。這是我們必須考慮的第一件事,即我們每個人無論在生活中是什麽角色,首先都是一個兒子、託給來自一種重要關係的某人照管、這人使他成長,是好是歹管教著他。有這個關係,承認它在自己生命中的重要性,就是明白有一天,當我們對某人的生活負責時,也就是當我們必須行使父親的權利時,我們將可能首先帶著我們個人的經驗。」

「因此,重要的是能够對這種個人經歷進行反思,以便不重複同樣的錯誤,並珍惜我們所經歷的美好事物。我深信若瑟與耶穌的父子關係對耶穌的生活産生了如此大的影響,以致在祂未來的宣講中充滿了從自己的父親獲取的圖像和參照點。例如,耶穌說天主是父親,這不能不讓我們想到那是祂個人在人性上體驗的父子關係。這説明若瑟的父親角色做的非常好,以致耶穌在這人的慈愛和父親身份中找到對天主最美的描述。」

教宗接著解釋:「我們可以說,今天的孩子將成為明天的父親,他們應該詢問自己,他們的父親是怎樣的,他們願意成為什麽樣的父親。他們不應該讓父親的角色成為偶然的結果,或僅僅是過去經驗的結果,而應有意識地决定如何去愛一個人,如何對一個人負起責任。」

《以父親的心》宗座牧函的最後一章談到大聖若瑟如同影像的父親。他知道自己該當臨在,但讓兒子自由地成長。在一個似乎只獎勵那些占據空間和知名度的人的社會中,這可能做到嗎?

教宗說:「愛,不僅是父愛,其最美的特徵之一乃是自由。愛總是産生自由,愛决不能成為監獄,成為占有。若瑟向我們展示了他照顧耶穌卻不曾占有祂的能力。他從未想操縱耶穌,也從未有意讓祂離開祂的使命。我認為,這對檢驗我們愛的能力,以及懂得退後一步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教宗進一步解釋:「一個好父親懂得在適當的時刻退下,讓兒子能以他的美好、他的獨特性、他的選擇,以及他的召叫呈現出來。基於這層意義,在各種親情關係中,需要放弃從上强加給一種形象、一種期望、一種知名度的願望,它完全而且總是用過度的突出表現來填充場面。」

「若瑟的全部特徵在於曉得將自己放在一邊,這種能退居二線的謙卑也許是若瑟愛耶穌的最決定性的一面。在這層意義上,他是個重要人物,我敢説在耶穌的傳記中是個不可缺少的人物,這正是因為,到了某個時刻,他知道從舞台上退下,讓耶穌能在祂全部的召叫、全部的使命中發光。」

教宗因此邀請衆人:「對照若瑟的形象,我們必須詢問自己,我們是否曉得退後一步,允許他人,尤其是那些託付給我們的人,在我們身上找到一個參考點,而不是一個阻礙。」

教宗多次揭露今天的父親身份陷入危機。為重新使社會上如此重要的父子關係獲得力量,我們能做什麽,教會能做什麽?

教宗談到:「我們一向把教會當作母親,因為教會的母親身份就是施予慈悲,這個愛不斷地賦予生命。寬恕與和好則讓我們重新站起來,因為我們又獲得另一次機會。但我們該當有勇氣說,教會不僅是母親,同時也是父親。教會蒙召履行父親但不是家長式的職責。」

「當我談到教會必須恢復這父親的面貌時,我指的正是父親有能力為子女創造條件,讓他們負起自己的責任、運用自己的自由並作出選擇。如果說,慈悲能醫治我們、使我們痊癒、使我們得到安慰和鼓勵,另一方面,天主的愛不只限於寬恕和治愈,也敦促我們做決定,划向深處。」

在這疫情時期,人們更加恐懼,有時恐懼似乎使這一推動力限於停頓狀態……

教宗承認:「在這個歷史時期,人們無法在自己的生命中做決定。年輕人往往害怕做決定、做選擇,以及去冒風險。教會不僅要表明是或非,尤其也要鼓勵人作出重大決定。每項決定總是產生後果和風險,有時因害怕這些後果和風險,我們就癱瘓在那裡,無法做任何事、任何選擇。」

「一個真正的父親不對你說一切都將順利,而是說,即使你的處境將不會順利,你也能面對並有尊嚴地活出那些時刻,那些失敗。正是在跌倒和軟弱的經歷中,能看出一個人的特性。」

對教宗方濟各而言,靈性上的父親身份很重要。司鐸如何能成為父親?

教宗回答說:「父親身份不是一件能預料的事,父親並非生來就是。同樣,司鐸並非生來就是父親,而必須一點一點地學習做父親,首先承認自己是天主的兒子,然後也是教會的兒子。我們的信仰總是經由與某個人的關係而接受的,基督信仰不是從書本上或簡單的推理就能學到的事,而始終是一種存在的轉化,透過所建立的關係來實現。

這就是說,我們的信仰經驗總是來自某個人的見證。因此,我們必須問自己,我們是以何種方式表達對這些人的感激之情,尤其是,我們是否保留了那種批判的能力,懂得分辨在他們身上可能存在的不良的東西。靈性生活與人性生活沒有什麽不同。

在人性上,如果說一個好父親,是因為他幫助兒子成為他自己,使他盡可能有自己的自由,並鼓勵他作出重大的决定;同樣,一個好的靈性父親,是因為他不取代託付給他的人的良知,不是在回答他們心中的詢問,不是對託付給他的人的生活發號施令,而是以謹慎的態度且明確地指出道路,提供不同的解讀線索,幫助他們進行分辨。」

為加强這種父親身份的靈性幅度,今天最迫切需要的是什麽?

教宗回答說:「靈性上父親的身份常是一份恩典,尤其出自經驗。一個靈性父親能分享的並不在於他的理論能力,而更是他的個人經驗。唯有如此才能對一個弟子有益。在這個歷史時刻,我們感到急需要建立具有意義的關係,我們可稱之為靈性上的父子關係,但請允許我說,也是靈性上的母子關係,因為這陪伴的角色並非男性或司鐸的一個特權。

有許多了不起的修女、許多女性奉獻生活者,也有許多男女平信徒具有豐富的經驗,能夠與他人分享。在這層意義上,在這個歷史時刻,靈性關係是必須更加努力去重新發現的一種關係,絕不可將之與其它的心理學或治療方法相混淆。」

新冠疫情的悲慘後果之一是許多父親失去了工作。教宗要對這些處在困境中的父親說什麽呢?

教宗表示:「我非常關心這些家庭、這些父親和母親的悲慘處境,他們正經歷著極度的困難,尤其因疫情大流行而加重。我相信,那種無法給自己的孩子提供麵包的痛苦,以及感到對他人的生命負有責任的痛苦,是不容易面對的。在這層意義上,我的祈禱,我的關懷,以及教會的所有支持都是為了這些人,為了這些最弱小的人。

但我也想到逃離戰爭的許多父親、許多的母親、許多家庭,他們在歐洲和其它地方的邊界被拒絕,生活在痛苦和不義的情况下,沒有人認真對待或故意予以忽略。我願意對這些父親、這些母親說,在我眼中他們都是英雄,因為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那種為了愛自己的孩子、愛自己的家庭而冒生命危險的勇氣。」

教宗最後表示:「聖母瑪利亞和若瑟也曾經歷了這種流亡和考驗的生活,由於黑落德的暴行和權勢,他們不得不逃往異鄉。這種痛苦使他們接近這些在今天遭受同樣考驗的兄弟姐妹們。這些父親應以信賴之情懇求大聖若瑟,知道他身為父親也有過同樣的經歷,遭到同樣的不義。我願對這些人和他們的家人說,不要感到孤單!教宗常記得他們,並盡可能地為他們發言,不忘記他們 。」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點擊收看
聖地特輯:救主的守護 – 聖若瑟
【國語、繁體字幕】

按此閱覽更多「聖若瑟」資訊

 

教宗公開接見:反省聖若瑟作為工人生活和勞動的尊嚴

圖片:澳門教區教理培育委員會

教宗方濟各在1月12日週三的公開接見活動中,繼續關於大聖若瑟的要理講授。教宗反省了大聖若瑟「木匠」的勞動者身份。教宗指出「木匠」是一個艱辛的工作,必須付出很多勞力但回報並不多。

教宗指出:「看到聖若瑟,我們不禁想起今天的所有勞工,尤其是那些在礦山和一些工廠從事艱苦工作的工人;特別是那些被剝削的人和被迫工作的童工,以及在垃圾場撿拾垃圾的人。」教宗表示:「這一現實也讓人們想起那些失業者和因此遭受巨大痛苦的人,尤其是那些苦苦掙扎、艱苦求生的家庭。」

教宗說:「在這疫情大流行期間,許多人失去了工作,有些人被難以承受的沉重負擔壓垮,甚至到了自殺的地步,我願紀念他們每一個人和他們的家人。」

接著,教宗強調:「工作是人類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甚至是人靈成聖的一個途徑。工作不僅是一個謀生的手段:它也是我們表達自己、認識到自我的價值並學習具體現實的偉大課程的地方,這有助於我們的靈修生活不會變成絕對精神主義。但可悲的事實是,勞工經常陷入與社會不公義相關的問題中,而沒有受到保護以尊重人類尊嚴和保障生計。」

教宗繼續強調:「現今,我們應該捫心自問,我們能做什麽來恢復工作的價值;以及作為教會來説,我們能做出什麽樣的貢獻,從而使工作能從單純的利潤邏輯中解放出來,並能表達個人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增加男女勞動者的人性尊嚴。」

圖片:vatican.va

最後,教宗邀請衆人一起誦念教宗保祿六世於1969年5月1日向大聖若瑟懇求的祈禱文:

啊,大聖若瑟,
教會的主保,
你在降生成人的聖言身旁,
從聖言汲取生活和勞動的力量;
你經歷了對未來的焦慮、
貧窮的苦澀和工作不穩定的考驗:
今天你散發著光輝,你偉大形象的榜樣,
在世人眼中卑微的你,
在天主面前卻偉大無比,
願你保護在艱苦日常生活中的勞動者,
保護他們不受沮喪、
消極反抗和喜愛享樂的誘惑;
並維護世界和平,
唯有這和平才能確保各國人民的發展。
阿門!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大聖若瑟顯示養父之愛的圓滿

圖片:vatican.va

2022年1月5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要理講授中對耶穌的養父、大聖若瑟的父親身份,以及當今時代作父親或母親的深層意義進行了反省。教宗指出:「我們處於一個人所共知的孤兒時代,並不是將孩子帶到世界上就能稱為父親或母親。」

教宗解釋:「大聖若瑟乃是為父親的好榜樣,瑪竇和路加兩位福音的作者都描述他不是耶穌的生父,而是耶穌的養父(參閲:瑪一16;路三23)。為瞭解若瑟在法律上的父親身份,需要回到在東方盛行久遠的收養制度(申廿五5-6),這種作法勝過我們的時代。」

「若瑟作為耶穌的正式父親,履行給兒子取名的權利,在法律上承認祂,而且知道天主已為瑪利亞的兒子準備了一個名字:『耶穌』,有『上主拯救』之意。因此,父親並非天生的,而是要被塑造的。一個男人成為父親,不僅由於他把孩子帶到世界上,更是因為他要肩負起養育子女的責任。當一個人為另一個人的生活承擔責任時,他就以某種方式向那個人行使父職。(《以父親的心》宗座牧函)」

圖片:vatican.va

教宗由此談到今天的現狀,說:「我特別想到所有透過領養途徑而向接納生命開放的人。若瑟向我們表明,這種親情關係並非是次要的,並非一種權宜之計。這種選擇屬於愛和做父親和母親的最高形式。世界上有多少孩子盼望有人照顧他們啊!」

教宗接著提到:「許多夫妻 希望成為父親和母親,但因生理上的原因而無法做到;也有許多夫妻雖然已有子女,卻也願意將家庭的溫暖與沒有家庭的孩子分享。因此,不要害怕選擇領養的途徑,也不要害怕承擔收養的風險。今天我們處於人口冬天,許多人寧願寵物陪伴在身旁,也不想要孩子。」

教宗表示:「這種對父親和母親身份的否定……剝奪了我們的人性。因此,文明變得更陳舊,沒有人情味,因為失去了父愛和母愛的豐富內涵,這種愛是一個人生命的圓滿。不錯,生育子女總是要冒風險,領養子女也如此,但沒有子女更是冒險。否定作父親和作母親,無論是實際的還是精神上的,都更為冒險。」

此外,教宗强調:「一個男人或一個女人不發揮自己的父愛或母愛意識,就欠缺點什麽,欠缺主要和重要的東西。我希望有關機構總能隨時幫助領養上的這層意義,認真監督,卻也要簡化所需手續,使許多需要一個家庭的孩子,以及許多渴望奉獻於愛的夫妻的夢想得以實現。」

教宗祈求:「不讓任何一個人缺少父親的愛,並懇求大聖若瑟保護和幫助所有的孤兒,為渴望有子女的夫妻轉禱。」

教宗最後向耶穌的養父,大聖若瑟獻上特別的請求:

大聖若瑟,
你以父親的慈愛愛了耶穌,
請你親近許多沒有家庭
且渴望有一個父親和一個母親的孩子們。
請你扶助未能有子女的夫妻們,
幫助他們透過這種痛苦,
發現一個更遠大的計劃。
請你使任何人都不缺少一個家庭、一種親情,
以及照顧他或她的人;
請你治癒向生命封閉的人,
使他們向愛敞開心扉。
阿們!

圖片:vatican.va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