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羅林樞機:教宗任命上海主教是為了教區和對話

圖片:Vatican Media

在接受梵蒂岡媒體採訪時,帕羅林樞機就聖座與中國之間關於臨時協議的關係提出了看法,該協議自2018年9月起,並於2020年和2022年續簽,規範了在這個亞洲國家的主教任命和調動。他重申必須尊重其「基本原則」,即「經一致同意作出的決定」。他描述了,「障礙」可能「破壞信任並奪走積極的能量」的複雜路徑。但與此同時,他指出,這是「一條相當必要的道路」,超越障礙的力量在於「對話的理由」。

最近發生的事件

國務卿在概述中從今天由教宗方濟各任命的上海主教沈斌的情況開始,事實上中國當局已經將沈主教從他之前的海門教區調到新的職務,通知了羅馬教廷但不按照協議的規定讓其參與決策。這已經發生在最近一次續簽協議一個月後,北京已任命中國江西餘江教區主教彭衛照為江西的輔理主教,但該教區並未得到聖座的承認,當教廷收到此消息時是「驚訝和遺憾」。

未決問題

帕羅林樞機在接受采訪時將沈斌主教描述為「受人尊敬的牧者」,並解釋說:「為了教區的更大益處,教宗仍然決定糾正教會的違規行為。 」然而,國務卿指出:「這種做法似乎無視梵蒂岡與中方多年來建立的、協議中提到的對話與合作精神。 例如,還有其他與兩位輔理主教有關的懸而未決的問題,仍被受阻的馬達欽和退休的邢文之都需要公正和明智的解決方案。」

達成共識,防止分歧

帕羅林樞機在回答五個採訪問題時堅持認為需要「公開對話」和「與中方進行尊重的會面」。帕羅林樞機重申:「如果調任是教會管治的機能的一部分,因此在中國發生這種情況不存在任何障礙,那麼如果他們以非協商一致的方式進行,就會出現這個問題。正確應用該協議可以避免此類困難。 因此,在中國的所有主教任命,包括調任,都必須按照商定的方式以協商一致方式進行,以保持雙方對話的精神,這是不可或缺的。 我們必須共同防止產生分歧和誤解的不和諧局面。」

三個緊急事項

帕羅林樞機主教隨後重點討論了他認為「迫切需要處理」的一些問題。 他特別指出了三點:主教團、中國主教與教宗的溝通,以及福傳工作。他強調:「主教團的成立將使聖座看到主教們在中國教會領導中的責任不斷增長的願望得以實現。」

在此背景下,他繼續說道:「中國主教需要與羅馬主教進行定期交流,這對於有效的共融是不可或缺的,因為我們知道這一切都屬於天主教會的結構和教義,中國當局一直表示他們不希望天主教會的結構和教義受到影響。不想改變。儘管非常謹慎可能會減慢和阻礙福傳工作,但中國天主教徒,即使是那些被定義為『地下』的人,也值得信任。」帕羅林樞機肯定地說:「因為他們真誠地希望成為忠誠的公民,並在良心和信仰上受到尊重。因此,需要克服對天主教的不信任,天主教不是一種被視為外來的宗教,更不用說與那個偉大人民的文化相違背。」

駐中國聯絡辦事處

帕羅林樞機表示,他希望接受這次採訪,「因為不僅是中國的天主教徒,也有權獲得適當的信息。」 他承認:「設置的障礙會破壞信任並減少積極的能量。 儘管如此,對我來說,對話的理由似乎更加充分。」 為了「幫助兩者之間的對話更加流暢和富有成效」,帕羅林樞機提議「在中國設立聖座聯絡辦事處」,這「不僅有利於與民政當局的對話,而且為中國教會內部的全面和解及其走向理想的正常狀態做出貢獻」。

最後,他指出:「我們簽署了一項可以被定義為歷史性的協議,但它需要以盡可能最正確的方式完整實施。」 他保證:「聖座決心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確保這旅程繼續前行。」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中文翻譯:鹽與光傳媒

按此閱覽相關報導

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延長主教任命臨時協議公告

圖片:2018年10月1日,教友在北京聖若瑟教堂的彌撒中領受聖體。(CNS photo/Thomas Peter, Reuters)

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經過適當的協商和評估後,同意將2018年9月22日簽署、2020年10月22日首次續簽的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協議有效期再延長兩年。

梵蒂岡方面願意繼續與中方進行相互尊重和有建設性的對話,為使上述協議得到富有成效的執行,並進一步發展雙邊關係,促進天主教會的使命和中國人民的福祉。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CNS photo/Paul Haring

就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的臨時性協議再次延續兩年,聖座國務卿接受梵蒂岡新聞網訪問。

「協議的核心當然也與鞏固一種國家機構和文化方面的良好對話有關,但主要關係到在中國教會日常生活的實質性益處。」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接受《羅馬觀察報》和《梵蒂岡電台-梵蒂岡新聞網》採訪,以上述話語解釋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並二次續約的原因。

樞機閣下,能和我們談談促使聖座選擇延續臨時性協議的行程?

為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提一下這個事實:2018年9月22日,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簽署了關於《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這協議是「臨時性的」,因為我們仍處在一個試驗期。與以往那樣,如此困難和棘手的情况需要有適當的時間來實施,以能檢驗效果並找出能改進之處。此外,正如我們所知,再加上新冠疫情給雙方代表團的會面造成了可以理解的障礙,而代表團則是留意跟進和評估協議本身的執行情况。

基於這些原因,協議的有效期於2020年首次得到延長,現在又被再次延長兩年。教宗方濟各以決心、耐心和遠見,決意繼續這個行程,這不是幻想在人的尺度下找到完美,而是確實希望能確保中國天主教會團體,即使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也能有牧人的領導,他們應當得起且能勝任受託付的工作。

在中國任命新主教,需要遵循與北京政府商定的特別程序。關於這一點,您能向我們談談嗎?

歷史告訴我們,在任命主教這一微妙且重要的問題上,聖座經常需要商定相關的程序,使其考慮到一個國家的特殊情况,但在對教會實質和基本重要的問題上,也就是說在任命合適及能勝任的牧人方面,卻從不馬虎。協議中規定的程序是經過仔細斟酌的,考慮到中國歷史和社會的特殊性,以及隨之而來的教會在中國的發展。在這方面,我也要提到近幾十年來天主教會團體所經歷的許多痛苦,有時是令人心碎的情況。因此,考慮到國家當局所表達的要求和天主教會團體的需要,似乎是審慎而明智的。

回顧《臨時協議》生效以來的這頭四年,取得了哪些成果?

就眼前而言,我認為有三個主要成果,但我希望將來會有其他的成果。首先是按照協議,自2018年9月以來,在中國的天主教會的所有主教都與伯多祿的繼承人圓滿共融,不再有非法任命主教的情況。對於普通信徒來說,這一點每天都可以在任何一位中國司鐸舉行的彌撒中看到:事實上,在感恩祭的祈禱中都明確提及教宗,這在過去是無法想像的。

第二個成果是,最初6次的主教任命是本著協議精神進行,並按照所規定的程序,即由教宗最後定奪。第三個成果是,在這段時期,首批6位“地下”主教也獲得了登記,因此他們的身份地位被正式化,作為主教得到政府機構的承認。這些看起來是小小的成果,但對於那些以信德眼光看待歷史的人來說,在因過去事件受到傷害的教會共融逐漸走向痊癒的進程中,它們邁出了重要的步伐。

因此,如果需要的話,值得再次強調的是,協議的核心當然也與鞏固一種國家機構和文化方面的良好對話有關,但主要關係到在中國的教會日常生活的實質性益處。例如,我想到所舉行聖事的有效性,以及數百萬中國信徒能夠肯定在圓滿的公教共融中活出他們的信仰,同時,他們無疑也是自己國家的忠誠國民。

在這4年中,遵照《臨時協議》任命新主教共有6次。您不覺得這很少嗎?

這些是首批,其他程序正在進行。同時,我們意識到仍有許多教區主教出缺,還有一些教區的主教年歲很高。也有一些教區在朝向教宗方濟各如此期望的修和進程中沒有進展。最後,有些教區儘管作出努力,也有善意,但仍無法與地方當局進行富有成效的對話。

我們強烈希望,在未來的兩年中能按照既定的程序,繼續為在中國的教會找到主教牧職的合適候選人。顯然,我們並不隱瞞那些觸及天主教會團體具體生活的不少困難,我們給予了最大的關注。為找到這些困難的良好解決方案,需要在一種合作關係中邁出新的步伐。合作的主角是多方面的:聖座、中央當局、主教與他們的團體,以及地方當局。

基於對天主的聖意安排深懷信賴之情,同時也受到眾多中國基督徒痛苦及光輝見證的鼓勵,當代的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本篤十六世、教宗方濟各)決意超越一切反對意見,走上並繼續與中國進行建設性對話的道路,其中《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佔據了有限卻重要的部分。

這條路的最終目標是讓中國天主教徒這「小小的羊群」有可能安詳且自由地度基督信仰生活,包括福音的宣講、扎實的培育、喜樂地舉行感恩祭,以及愛德工作的見證,以此接近那些面對生活感到較為吃力的人,就如在疫情艱難時期所經歷的那樣。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CNS photo/Eloisa Lopez, Reuters

另一方面,教廷萬民福音部代部長塔格萊樞機在接受《信仰通訊社》主任賈尼·瓦倫特的訪談中表示,臨時協議旨在確保中國天主教主教能在與教宗的圓滿共融中履行他們的牧職,保護在中國的天主教會的聖事生活。

「一切都是為了維護有效的宗徒繼承和中國天主教會的聖事性質。渴望讓中國的受洗天主教友們感到安心、安慰和歡欣。」

路易斯·安東尼奧·塔格萊樞機用平靜的語氣和謹慎的措辭重申了促使聖座與北京政府將二零一八年九月簽署、二零二零年十月二十二日首次延期兩年的主教任命臨時協議再次延長兩年的理由。

他說:「這是一個具體的問題,觸及中國天主教團體生活中的一個焦點問題。在這個國家,歷史事件在教會內部造成了痛苦的撕裂,以至於給聖事生活本身投下了懷疑的陰影。所以事關重大,觸及到教會內在的深刻性及其救恩使命。通過這一協議,努力確保中國天主教主教能夠在與教宗完全共融下履行他們的牧職。」

樞機提到:「聖座一直重申這一協議的性質是限定性的,事關教會的一個重要問題,因此也不能被簡化為某種外交戰略的附帶成分。任何忽視或者掩蓋協議這一獨特特徵的思考,最終都會做出扭曲的表述。」

這位菲律賓樞機以感恩的話語談及許許多多中國天主教友所見證的「信仰意識」。他說他們的見證,「不是在精心栽培和保護的花園內發芽的,而是在崎嶇不平的土地上」。他承認「某些傷口需要時間和天主的安慰才能癒合」。樞機提醒眾人,「主教不是:『教宗的官員』,因為他們是宗徒的繼承人。」

樞機强調:「聖座的意圖只是鼓勵選擇優秀的中國天主教主教,他們有資格並適合為他們的人民服務。但是,促成選擇有資格並合適的主教也是符合各國政府和當局利益的,包括中國政府和當局在內。那麽,聖座的願望之一一直是促進和解,並看到教會內部因所經歷的磨難而導致的撕裂和懸而未決的對立得到治癒。」

塔格萊樞機最後吐露,他從他的祖籍在中國的外祖父,一個具體而務實的天主教徒那裡聽到的話語,認為這在今天幫助與北京政府的對話中能是「最有用」的話。

他說:「當我告訴姥爺我想進入修道院時,他對我說,『我沒有想到會有一個做神父的孫子……。我不理解這個神父的世界!』我有點怏怏不快,於是他又說:『我不明白,但我還是希望你能成為一個好神父。』現在,當我思考與中國政府就教會事務進行對話時,我認為有時最好是尋找簡單而直接的話題,以滿足與我們對話的人的具體而務實的做法。我們不能指望他們能深入掌握聖神所賦予的教會奧蹟。我也很難向我的外祖父解釋我司鐸聖召的源泉……。而且,對我來說,他希望我成為一名好司鐸的簡單願望這一點仍然很重要。」

來源:信仰通訊社

教宗希望與中國續簽臨時協議

CNS photo/Remo Casilli, Reuters

教宗方濟各在接受《路透社》的菲利普·普萊拉 (Philip Pullella) 的採訪時談到有關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教的任命。教宗表示,羅馬教廷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臨時協議「進展順利」,他希望今年10月可以續簽。

2018年簽署的臨時協議,其文本目前處於保密狀態,將在中國的天主教會內未經教宗授權祝聖的主教重新與羅馬完全共融。該協議賦予教宗關於任命新主教的最終決定權,同時提供了就主教提名達成協議的共同途徑。

捍衛協議

在《梵蒂岡新聞網》對此訪問的報導中,它引用《路透社》採訪的轉錄稿指出,教宗方濟各為該協議進行了辯護,並對國務卿帕羅林樞機在達成該協議中所發揮的作用表示讚賞:「處理該協議的人是帕羅林樞機主教,他是最好的聖座外交官,外交地位高的人。他知道如何進行,他是一個會對話的人,他與中國當局對話。我相信他主持的委員會已經盡了一切努力向前邁進並尋找出路。他們已經找到了。」

可能性的藝術

教宗方濟各隨後為冷戰期間梵蒂岡與蘇聯、東歐國家關係的東方政策(Ostpolitik)的主要策劃者,卡薩羅利樞機 (Cardinal Agostino Casaroli) 在《耐心的殉道》(“Martyrdom of patience”) 所描述的小步政策進行了辯護。 

教宗解釋說:「很多人說了很多話來反對若望二十三世、保祿六世、卡薩羅利,但外交就是這樣。當你面對一個受阻的情況時,你必須找到可能的方法,而不是理想的方法。外交是一種可能性的藝術,是一種使可能成為現實的事情。」他補充說:「教廷一直有這些偉人。但這次與中國的[外交]是由在這方面非常出色的帕羅林進行的。

重生的希望

教宗方濟各將目前的情況與1989年蘇維埃政權垮台前的現實進行了比較,他表示,自2018年以來,中國的主教任命進展緩慢,但指出已經取得了成果。教宗說:「進展緩慢,但 [一些主教] 已被任命。 就像我說的『中國方式』,它進展緩慢,因為中國人有一種時間觀念,沒有人可以催促他們。」

他還指出:「中國方面也有問題,因為全國每個地區的情況都不一樣」—指的是中國地方當局的不同態度— 而且「因為『與教會交往的方式』取決於地方領導人,那裡有不同的領導人。」

儘管如此,教宗說:「協議很好,我希望它可以在10月續簽。」

按此閱讀
《路透社》英語原文報導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翻譯:鹽與光天主教傳媒機構

中國甘肅省平涼教區舉行李輝助理主教祝聖典禮

2021年7月28日,甘肅天主教平涼教區李輝助理主教祝聖典禮在平涼教區主教座堂隆重舉行。他是在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協議後,任命的第五位牧者。聖座新聞室主任布魯尼證實,教宗於2021年1月11日頒布了這一任命。

祝聖典禮由中國天主教主教團主席、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昆明教區馬英林主教主禮;平涼教區韓紀德主教和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副主席兼秘書長、承德教區郭金才主教襄禮;甘肅省天主教教務委員會主任、蘭州教區韓志海主教參禮。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副秘書長楊宇神父宣讀了批准書。來自「一會一團」和省內教區的30多位神父,20多位修女和教友代表共200多人參加了祝聖典禮。

李輝助理主教1972年生於陝西眉縣,聖名安多尼。 1990年加入平涼教區備修院,1996年畢業於中國天主教神哲學院,同年晉鐸留校工作,並在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進修,1998在中國天主教「一會一團」工作至今。 2020年7月24日當選為平涼教區助理主教。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中國天主教網

聖座新聞室解釋梵中臨時協議續簽兩年的理由

2020年10月22日,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協議再延長兩年。聖座新聞室在這項協議到期當天發表公告,宣布了這個消息。公告指出:「得益於締約雙方在商定事項方面的良好溝通與合作、考慮到上述具有重大教會和牧靈價值的協議的啓動執行是積極的,聖座有意繼續開放性的和建設性的對話,從而促進天主教會的生活和中國人民的利益。」

公告還附加一篇《羅馬觀察報》發表的文章,其中解釋這項選擇的理由。文章指出:

「雙方評估了協議實施的不同方面,共同確定經由雙方正式互換的口頭照會,將協議的有效期延長兩年,直到2022年10月22日。」

「臨時協議的主要目的是支援和推動在中國的福音宣講,重建教會圓滿和有形可見的合一。主教任命和主教們與伯多祿繼承人合一的問題,對教會無論在地方還是普世層面的生活都至關重要。正是這個因素激發了談判,並在臨時協議的起草中成為參照點,好能 一步一步地確保主教們在信仰和共融上的合一,以及全力為在中國的天主教會團體服務。今天,在中國的所有主教已經於數十年後首次與羅馬主教共融,而且藉著協議的實施,將不再有非法祝聖的情況。」

文章解釋道:「臨時協議沒有面對所有尚未解決的問題或仍引起教會不安的情況,唯一涉及的是主教任命問題。」

文章引用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最近在宗座米蘭外方傳教會專題研討會的發言,提到對臨時協議「出現的一些誤解。其中許多誤解,出於將臨時協議中沒有的目標歸於其内,或將此協議與政治問題相連,而這些問題與這項協議毫不相干。」

「2018年9月在北京簽署的臨時協議是一段漫長旅程的到達點,但對簽署一個更寬廣和具有遠見的協議也是,且尤其是起點。臨時協議是一種開放和有建設性對話的成果,因其試行性質,經雙方同意予以保密。這種受到尊重和友誼所滋養的對話態度是教宗方濟各强烈主張和推動的,他清楚意識到教會的共融在過去受到的創傷,以不容置疑的延續其前任思想的態度,進行了由其前任開啓並推進的長年談判後,恢復了與未經教宗授權而祝聖的中國主教們的圓滿共融,並且允許簽署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協議。此協議草案先前已經獲得本篤十六世教宗的批准。」

文章繼續寫道:「國際政治界的一些方面嘗試以地緣政治學為主來分析聖座的工作。但對聖座而言,簽署的臨時協議所涉及的完全是教會問題。此外,聖座也充分認識到,這對話有利於更富有成果地尋求整個國際社會的公益。」

「至於到目前為止取得的成果,就是已經任命了兩位新主教,同時正在進行新的主教任命的其它幾個程序。即使在數據上可能讓人覺得沒有重大成果,然而,在希望能逐漸達到其它積極的目標上,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雙方的接觸和臨時協議的實施也是由於疫情大流行引起的衛生緊急情況受到了影響。」

「因此,在中國主教實際且日益積極的參與下,協議的實施對在中國的天主教會的生活已經非常重要,對普世教會亦然。在這種情況下,聖座的牧靈目標也得以確定,即幫助長期分裂的中國天主教徒展現出修和、合作及合一的徵象,使在中國的福音宣講得以更新和更加有效。」

文章最後表示:「該當承認,仍然存在不少非常痛苦的情況。聖座完全瞭解這種情況,並予以認真考慮,在促使宗教自由更有成效的實行上喚起中國政府的注意。這段旅途仍然漫長,存在困難。聖座祈願臨時協議和它的續簽有助於解決共同關注的尚未解決的問題,尤其是關乎在中國的天主教會團體生活的問題,以及在我們經歷許多國際上緊張形勢的此刻,促進和平的國際願景。」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關於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的緣由及動向

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於2018年9月22日簽署了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協議。協議在一個月後正式生效,因此將於今年10月22日到期。聖座傳播部編輯主任托爾涅利(Andrea Tornielli)為此發表文章,談論這個受到媒體關注的問題。他强調,這項協議在考慮予以最後敲定或作出其它決定之前,預計試行兩年。

托爾涅利表示,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最近解釋說:「有意建議中國當局考慮延期,繼續以臨時的形式采用這項協議,就如近兩年所行的那樣,需要進一步檢驗協議為在中國的教會的益處。」帕羅林樞機指出:「儘管最近10個月以來的疫情加重了緩慢和困難的進程,在我看來,則標示了一個值得繼續的方向,然後我們拭目以待。」

聖座與中國政府於2018年9月22日發表首項聯合聲明後,便清楚説明協議的内容並非直接涉及聖座與中國的邦交、中國天主教會的法律身份,以及聖職人員與國家當局的關係。《臨時協議》唯一涉及的是主教任命的程序:這對於教會生活,以及中國天主教會的牧人與羅馬主教和世界主教的共融,是基本的問題。

因此,《臨時協議》的目的絕不是純粹外交性的,更不是政治性的,而向來純屬牧靈性質。換言之,它的目的是讓天主教信徒所擁有的主教應是與伯多祿繼承人完全共融,同時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承認的牧人。

教宗方濟各在《臨時協議》簽署後,立即於2018年9月發表《致中國天主教信友及普世教會文告》,提到數十年來在中國的天主教會内部留下的「創傷和分裂」,這尤其集中在「作為教會純正信仰的守護者和共融的保證者主教們身上」(3號)。政治機構在天主教會團體内部生活的介入造成所謂「地下」團體的現象,這些團體設法避開政府宗教政策的控制。

教宗方濟各清楚意識到,由於「軟弱及錯誤」,甚至「不當的外在壓力」給教會共融造成傷害,在他的前任們開啓並向前推進的漫長談判的歲月之後,他恢復了與未經教宗授權而祝聖的中國主教們的圓滿共融。這是一項經過思索、祈禱和審視了每個人的個別情況後,作出的決定。教宗闡明。《臨時協議》的唯一目的乃是 「支援和推動在中國的福音傳播及重建教會圓滿與有形可見的共融」(同上,3號)。

臨時協議簽署後的最初兩年,在羅馬的同意下促成了新的主教任命,而一些主教也得到北京政府的正式認可。即使疫情的緣故在最近幾個月使雙方的接觸處於凍結狀態,所取得的成果雖然有限,卻是積極的,它提示我們繼續在今後一段時間實行這項協議。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閱讀更多相關資訊

中國閩東教區輔理主教郭希錦與正權主教一同舉行祝聖聖油彌撒

2019年4月18日(聖週四)上午,中國福建省閩東教區郭希錦輔理主教與正權主教詹思祿一起舉行了祝聖聖油彌撒。這是教會合一的重要標記,也表明北京當局願意尊重去年9月與聖座簽署的臨時性協議。

在閩東教區,直到幾個月前,郭希錦原是教廷認可但政府不承認的正權主教,他領導著所謂的「地下」團體。為了促進教會的合一,羅馬承認了所謂的「官方」主教詹思祿,並委托郭希錦教區輔理主教的職務。

最近幾週,有報導指這位前任正權主教、現任輔理主教,似乎無法共祭聖週四上午舉行的祝聖聖油彌撒,這台彌撒中主教將全體司鐸祝聖一年中舉行聖事所使用的聖油。此外,有消息稱,郭希錦尚未得到宗教事務局認可,因此他被禁止佩戴主教標記參與共祭。

然而,正如公開照片所顯示的,一切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兩位主教,獲得教宗認可的正權主教詹思祿,和他的輔理主教郭希錦,一同舉行了祝聖聖油彌撒。對於教廷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當局之間的對話而言,這則消息代表了一個積極和令人鼓舞的信號。

今年2月28日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接受梵蒂岡新聞網採訪時曾表示:「現在,重要的是執行聖座與中國關於任命主教的臨時性協議,並開始讓協議發揮實際作用。」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相關資訊:中國政府尚未承認福建省閩東教區郭希錦輔理主教的身份

鹽+光今日焦點 2019年4月17日

是日教會焦點:

-教宗方濟各公開接見活動繼續解釋《天主經》

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中的要理講授繼續解釋《天主經》,主要專注於耶穌基督在受難和聖死時的的三次祈禱。一、耶穌在最後晚餐時為自己祈禱,二、耶穌在革責瑪尼的莊園裏俯伏在地呼求「阿爸! 父啊!」三、耶穌釘在十字架上說:「父啊,寬赦他們吧! 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做的是什麼。 」詳盡內容

-中國天主教開展中梵簽訂臨時協議後的首輪的主教選舉

自中梵簽訂臨時協議後,中國天主教分別在4月9日及11日於內蒙古集寧教區及陝西省漢中教區開展首輪的主教選舉。4月9日,集寧教區舉行主教候選人選舉,由前副主教姚順神父當選。4月11日,漢中教區舉行助理主教選舉,由胥紅偉神父當選。而兩人都是以唯一候選人身分當選。有消息指,兩位當選人早已獲教廷任命。詳盡內容

教會透視:聖座與中國就主教任命問題簽署臨時性協議

本集《教會透視》會詳細報導有關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簽署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

更多相關資訊

教宗從波羅的海三國回程時舉行機上記者會談及中梵協議

2018年9月25日,教宗方濟各結束波羅的海三國的牧靈訪問,於當天晚上9時許返回羅馬。依照慣例,教宗在返程途中回答了隨機記者們的提問,教宗也談到聖座與中國當局達成的協議,內容如下:

關於幾天前聖座與中國當局達成的協議,教宗表示,這是一項多年的進程,為解決主教任命問題梵蒂岡與中國進行了對話。梵蒂岡團隊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教宗特別提到帕羅林樞機、切利(Claudio Maria Celli)總主教和格拉齊奧西(Rota Graziosi)神父所作出的貢獻。

教宗對記者們說:「你們都知道,簽署一項和平或談判協議時,雙方都會失去一些東西,這是規則。這進程就是如此進行的:向前進兩步,向後退一步,又向前兩步,再退後一步。接著又是幾個月沒有交談。」

記者提到這份協議公布後,也有人提出批評,指控梵蒂岡把教會「廉價出售」給北京政府。教宗答道:「處於困境中的主教們的情況是根據每個個案逐一研究過的,檔案最終送到我的辦公桌上,在主教的個案上簽名的是我自己。至於協議,草案先送到我這裡,我說出我的想法,其他人再討論,如此進行下去。」

教宗也談到阻力和曾經受苦的天主教徒,他說:「的確,他們會感到痛苦。一項協議總會帶來痛苦。但他們有很大的信德,寫信來表明,聖座、伯多禄說的話就是耶穌所說的:這『殉道』的信德促使這些人今天向前邁進。他們是高尚的人。」

教宗再三強調,是他自己簽署了這份協議,是他要負起責任。他說:「方才提到的其他人為此進行了10幾年的努力。因此,協議並非一部『即興作品』,而是一段旅程,一段真正的旅程。」

教宗也提到一件軼事。他說:「在那個前聖座大使發表了衆所周知的聲明後,全球的主教們給我寫信表達關懷,並為我祈禱;中國信友們也寫信來,信上署名的是我們所稱的公教傳統教會的主教和愛國教會的主教:兩個團體一起,兩個團體的信友都在其中。對我而言,這是天主的一個標記。」

更多相關資訊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