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念及因殘酷戰爭而受苦的烏克蘭人

CNS photo/Oleksandr Ratushniak, Reuters

教宗方濟各再次提到在烏克蘭衝突的悲劇,以及那些穿越多個地區和海域的人,他們經常冒著巨大危險希望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教宗8月10日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後作了上述表示。他說:「在家庭中,在教會中,成為和平與團結的建造者並非易事,但是我們必須做,因為這是一項美好的工作。」

教宗强調,他「想到烏克蘭人民,他們仍在因這殘酷戰爭而受苦。我們也要為正在不斷到來的移民祈禱」。在烏克蘭,俄羅斯空襲造成的死亡人數不斷增長。最近在尼科波爾地區,至少兩名平民死於空襲。戰爭和其它情況、貧困及暴力也不斷導致移民潮。

Smoke and fire billow over a large oil storage facility that exploded near Cuba’s supertanker port in Matanzas Aug. 8, 2022. The deadly fire is threatening to plunge the island into a deeper energy crisis as it forced officials to shut down a key thermoelectric plant. (CNS photo/Alexandre Meneghini, Reuters)

教宗講完要理後,以西班牙語問候朝聖者時,談到古巴馬坦薩斯的儲油基地爆炸起火事件,向那些因這場悲劇而受打擊的人表達關懷之情。「我們懇求我們的母親、天上母皇守護這悲劇的罹難者和他們的家庭。願她在上主前為我們所有人轉求,好使我們能夠在未來世界的生命中為信德和望德做見證。」

數日前,教宗方濟各在一封由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署名、寄給古巴主教團主席阿朗古倫・埃切瓦里亞(Emilio Aranguren Echeverría)主教的唁電中,向「古巴人民和所有受災家庭表達精神上的關懷」。教宗「祈求上主賜力量給所有受此事故打擊的人,以及幫助滅火和搜救工作的人」。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東姆各樞機葬禮彌撒:信德堅定和充滿傳教熱火的人

圖片:Vatican Media

若瑟·東姆各(Jozep Tomko)樞機的殯葬彌撒於8月11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大殿内的宗座祭台前舉行,樞機團團長雷(Giovanni Battista Re)樞機主持禮儀,教宗方濟各全程參加,並在最後的告別儀式中宣讀了告別詞,雷樞機則施予降福禮。

東姆各樞機於8月8日在他的羅馬寓所蒙主恩召,享年98歲。雷樞機在彌撒講道中指出:「我們失去了這個為聖座贏得了榮譽的人,他具有堅定的信仰、純真的靈性生活、活潑的教會意識,在對事物的判斷上極為平穩、鎮靜且通情達理,待人和藹可親且舉止文雅。」

接著,雷樞機簡述了「東姆各樞機漫長而緊凑的生活」。他生前曾擔任世界主教會議秘書長、教廷萬民福音傳播部部長、宗座國際聖體大會委員會主席,也是樞機團最年長的成員。在教宗方濟各2021年9月訪問斯洛伐克時,東姆各樞機出席了在科希策體育館與青年會晤的活動。

此外,今年4月30日,他與來自斯洛伐克的朝聖者們一起在保祿六世大廳參加接見活動。教宗在那個機會上表示,東姆各樞機的在場「令我們感到教會是一個大家庭,懂得尊敬年長者,視其為一份恩典」。

雷樞機特別提到,1985年,東姆各被擢升為樞機後,立即獲任命為教廷萬民福音傳播部部長。他憑著「傳教和使徒的極大熱忱負責直接接觸在傳教區服務的人員」。他也「憑著向萬民開放的精神及普世性意識,在他的部會受託付的地區全力以赴地進行了上百次探訪,言談中始終將基督置於中心並對當地人民、他們的文化及傳統持非常開放的態度」。

雷樞機最後請在場參禮者,共同祈求天主「也讓我們以毫無保留的忠誠及義無反顧的熱忱服事教會和兄弟姐妹,完成我們塵世的旅程,東姆各樞機在此為我們立下了見證的芳表」。

在聖伯多祿大殿舉行的葬禮之後,斯洛伐克政府提供的一架專機將樞機的棺木運往布拉迪斯拉發,遺體放在該城的主教座堂内供信友們瞻仰。隨後,東姆各樞機的遺體再被運往他的故鄉科希策的聖依撒伯爾主教座堂,當地信友前來向他告別。

8月16日,在這個主教座堂内將舉行葬禮,然後東姆各樞機的遺體葬在座堂内。值得一提的是,70多年來,東姆各樞機在每月的最後一個主日負責為梵蒂岡電台製作一個大約10分鐘的節目,内容是關於在斯洛伐克的教會生活。這個節目很受歡迎和讚賞,在共產政權下「沉默的教會」年代,尤其如此。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東姆各樞機安息主懷,教宗稱他為「睿智的兄長」

CNS photo/Paul Haring

「備受尊敬和睿智的兄長」,教宗方濟各在8月8日致唁電給斯洛伐克科希策教區總主教博貝爾(Bernard Bober),以這稱呼對教廷萬民福音傳播部榮休部長、宗座國際聖體大會委員會榮休主席若瑟·東姆各(Jozep Tomko)樞機的去世表達哀悼之情。教宗表示:「這一哀傷震撼了整個教會團體和斯洛伐克全國。」

東姆各樞機於8月8日上午在他的羅馬寓所蒙主恩召,享年98歲。他曾因頸椎受損於6月25日住進羅馬傑梅利醫院,經過6個星期的治療後,8月6日出院在家中繼續接受治療並有一名梵蒂岡護士在旁協助。樞機的葬禮將於8月11日上午11點在聖伯多祿大殿内舉行,之後將被葬在他的故鄉科希策的聖依撒伯爾主教座堂内。

教宗在唁電中提到東姆各樞機生前「深厚的信仰和遠大的目光,以謙卑和忘我的精神為福音和教會效勞」。教宗寫道:「我懷著感恩之情想到他在聖座漫長和富有成效的工作,他是我幾位前任的勤奮及謹慎的合作者。我也想到他在年邁時的祈禱精神,他經常留在聖伯多祿廣場參加每晚誦念《玫瑰經》活動。」

正是透過這樣的祈禱,東姆各樞機向朝聖者和遊客們提供了「熱愛童貞聖母的美好及公開的見證」。教宗最後也感謝聖味增爵德保利慈悲女修會的修女們,强調她們「殷勤地照顧了」東姆各樞機。

Pope Francis receives ashes from Slovak Cardinal Jozef Tomko during Ash Wednesday Mass at the Basilica of Santa Sabina in Rome March 5, 2014. Cardinal Tomko, the oldest member of the College of Cardinals, died in Rome Aug. 8, 2022, at the age of 98. (CNS photo/Paul Haring)

東姆各樞機是斯洛伐克人,生前是樞機團内最年長的樞機。他年輕時在布拉迪斯拉發和羅馬接受神學培育,曾就讀宗座拉特朗大學和宗座額我略大學,取得神學、教會法和社會學3個學位。1949年3月12日晉鐸。1979年9月15日,若望保祿二世將他祝聖為主教。後來,東姆各擔任世界主教會議秘書長6年之久,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在這段時期尤其負責編撰了《世界主教會議、性質、方法、前景》一書。

東姆各在大公運動領域的貢獻也格外突出。1972年,他作為聖座代表團的成員參加了在日內瓦舉行的世界信義會聯盟和世界基督教協會會議。他也是天主教與改革派信義會混合委員會婚姻神學小組的成員。此外,他對奉獻生活、正義與和平及在俗生活也作了深入的研究。

由於他對地方教會的現實有極深的認識,1985年被任命為聖座萬民福音傳播部代理部長,同一年被擢升為樞機後擔任部長。東姆各樞機擔任這個職務一共16年。同時,他也擔任宗座傳信大學總監。2001年至2007年,樞機擔任聖座國際聖體大會委員會主席。

東姆各樞機去世後,樞機團剩下206位成員,其中116位有選舉教宗的投票權,另90位因年逾80歲故喪失了這個權利。現在,安哥拉羅安達的榮休總主教多納西門托(Alexandre do Nascimento)樞機成了樞機團最年長的成員。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老年是一項許諾,青春永駐是妄想

CNS photo/Yara Nardi, Reuters

2022年8月10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要理講授中繼續省思關於老年的主題,指出這是一段經由信仰和見證的脆弱性及經由友愛的挑戰的過程,是「朝向圓滿的時期」。教宗解釋說:「老年是為期待基督作出令人感動、令人興奮的見證的大好時光。」

「如果說在這段生命中,幫助我們和他人接近天國的信仰善工”正在失去“青春和成熟期的活力、言談及衝力,正是如此,使生命的真正歸向的許諾更加透明,那就是在天主的世界裡,與天主同席而坐。」教宗認為:「需要在地方教會重新喚起期待上主的這一特殊使命,鼓勵年長者發揮個人特恩和團體素養。」

「在錯失機會的沮喪中度過的晚年,給自己和衆人都帶來沮喪。相反,和藹並以尊重現實生活的方式度過的老年,終將消除那認為依靠自己就足矣且自己就能搞定的誤解。它甚至消除一種關於教會的誤解,即教會要適應世俗環境,認為這樣終能把教會治理得完美和圓滿。」

教宗表明:「若我們能擺脫認為自己永遠完美和健康、精力充沛和事事成功的自負,天主賜予我們的衰老時間其本身就是耶穌談到的那些『更偉大的』工程之一(參閱:若十四12)。」教宗於是闡明人的生命的意義說:「我們的生命不是為把自己封閉在一種想象的塵世完美中,應懂得生命經過死亡,注定要超越。因為死亡是一種過渡。事實上,我們永久的故鄉、我們抵達的終點不在此世,而是在上主的身旁,在祂永遠居住的地方。」

教宗說:「總之,我們在世上是生命的學徒,在千難萬險中學習珍視天主的恩典、履行分享這恩典的責任並使之為衆人結果實。而且,塵世生命的時間是這個過程的恩寵。留下這時間、希望青春永駐、幸福無窮、權力絕對不僅不可能,也是妄想。」

「我們在世上的存在是開啓生命的時間,這存在是生命,但它將你帶向一個更圓滿的生命,開啓那個更圓滿的生命;這是唯有在天主内才能找到的圓滿的生命。我們從一開始就不是完美的,最終仍不完美。在天主許諾的實現中,關係顛倒過來:耶穌盡心為我們準備的天主的空間重於我們人生的時間。這就是說:老年接近這圓滿實現的希望。老年畢竟曉得時間的意義和我們所處的這生命開端的場所的限度。老年對此是有智慧的:年長者對此是有智慧的人。」

「因此,若老年邀請我們喜樂地善度時間,則是令人信服的。教宗强調,老年也是高貴的,無需化妝來顯示其高貴。也許缺乏高貴才化妝。老年具有“信仰目光的深度,在期待上主中活出的這段塵世的生命能完全衛護信仰,向衆人説明我們為所有人的希望的理由(參閱:伯前三15)。」

「實際上,老年使耶穌的許諾變得透明,將我們引向《默示錄》談到的聖城(參閱:默廿一、廿二)。」

最後,教宗對他關於老年的要理講授中朝向永生進程的願景作了總結:「老年是最適合傳播喜訊的生命階段,這喜訊乃是,生命是通往最終圓滿的開端。年老是一項許諾,一項許諾的見證。最好的還在後面。最好的還要到來:這如同老年男女信徒的訊息,最好的還在後面。願天主賜予我們衆人在晚年時能做到這一點。」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叮囑聖母團青年:在虛擬又孤獨的時代,你們要團隊合作

圖片:Vatican Media

2022年8月6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接見了聖母青年團(Equipas de Jovens de Nossa Senhora)成員,囑咐他們遵照教會訓導的原則生活,「增進與基督和聖母瑪利亞的關係」,「在日常生活裡善盡使命」。這些青年在夫妻和司鐸的帶領下參加國際聚會,一同祈禱、分享、討論並制定目標。教宗對他們的講話從該團體名稱的三個關鍵詞展開,即:團隊、聖母和青年。

教宗首先談論了團隊,指出「做團隊的一員、家庭的一員」是個恩典。教宗說:「我們大家都處在關係中,學習組建團隊。天主願意進入這些關係的動態發展中,在團體內吸引我們接近祂,為我們的生命賜下圓滿的身份意義和歸屬感。這是因為上主使我們成為祂的子民,拯救我們這些子民。你們不要聽信世界的話,誤以為獨自前行更好。」

獨自前行「或許能取得某些成就,但是缺少愛、夥伴、子民的歸屬感,以及那一起夢想、一起冒險、一起受苦和一起歡慶的無價經驗」。為此,教宗鼓勵青年敞開心扉,勇於冒險,不要害怕他人。世界上確實存在著「霸凌、虐待、謊言和背叛」,可是我們該多多關心的是如何「保護受害者」。教宗讚許在場青年選擇了「在團隊中成長」。在這虛擬又孤獨的時代裡,很多青年失足跌倒,教宗敦促聖母青年團的成員並肩前行、搭建橋樑、團隊合作。

談到聖母瑪利亞,教宗表示,該青年團格外敬愛聖母,渴望追隨聖母的芳表,「在她母愛的護佑下」,懂得她在基督救恩奧跡中的獨特地位。教宗指出,當我們接納聖母進入各自的生命時,必定總是以主耶穌為核心,因為聖母從不誇耀自己,卻引領我們通往耶穌和弟兄姊妹。聖母始終邀請世人定睛注視基督。為此,教宗勉勵青年依靠聖母瑪利亞。

明年在里斯本舉行的世界青年節正是以聖母的事跡為主題:瑪利亞動身並急速啟程(參閱:路一39)。教宗很喜歡聖母匆匆上路的形象:她為了提供協助,不浪費時間。教宗說:「起身服務,走出去照料他人和受造界:這些是青年的特質。我呼籲你們身體力行,為世青節做好準備。」

關於青年這個關鍵詞,教宗表明,「未來是屬於青年的」。他們不僅需要「翅膀來翱翔、夢想和創造」,也需要「根基來汲取長者的智慧」,與祖父母彼此相連。祖父母就是青年的根基,因為青年如果不懂得跟祖父母交談,就學不會飛翔。

教宗最後向陪伴青年的夫妻和司鐸們表示問候和感謝。教宗勉勵他們謙遜且樸實地向青年見證出對基督和對教會的愛,見證出聆聽、對話、祈禱,以及無償又慷慨的服務。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鼓勵青年常問自己在尋找什麼,活出各自獨特的樣貌

Pope Francis is pictured with young people participating in a summer camp program sponsored by Alpha International during an audience at the Vatican Aug. 5, 2022. (CNS photo/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於8月5日在梵蒂岡接見了大約三百名青年,他們這幾天在意大利莫利塞參加「阿耳法營」活動。教宗鼓勵他們經常問自己在找什麼,並解釋說:「一個人要是提出這個疑問,他就處於青春狀態,即使他到了八十歲也很年輕。假若他不提這個疑問,就已經老化,就算只有二十歲也是未老先衰。你們同意這點嗎?」

教宗強調,這是耶穌教導我們提出的核心疑問。當今青年是不折不扣的「禮物」,教會要把重點放在「陪伴」這個關鍵詞上。這些青年雖然生在世俗化的環境裡,但是内心對天主的渴求從未減少。

「成長在信息時代的你們,心中也會浮現各時代都有的重大疑問:我們從哪裡來?一切的根源是什麼?我的生命有什麼意義?然後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苦難?為什麼連弱小無助的人也受苦?⋯⋯天主很喜愛這些疑問;在某種意義上,天主喜愛疑問勝過於答案。這點顯而易見,因為答案是封閉的,疑問卻是開放的。一個人如果事事都有答案,他就是習慣於封閉的人。事實上,耶穌有一天在約但河畔對最先跟隨他的兩個人說:『你們找什麼?』(若一38)在回答前,耶穌教導我們先提出這個核心疑問:『我在找什麼?』」

接著,教宗提到他剛結束的加拿大旅行。加拿大是個「高度現代化」的地方,但那裡的原住民仍在守護著祖先傳下來的價值觀和傳統。教宗說:「現在看著你們,我就想到那些原住民青年。他們跟你們如此不同,卻又如此相似,我甚至可以說:如此相同。在人性方面,你們是一樣的。」

這涉及每個人與天主、與他人、與受造界和與自己的關係,教宗指出,「這關係表達出『不完美』,以及對圓滿的渴求,即圓滿的生命、圓滿的喜樂和圓滿的意義。而耶穌基督是這份圓滿。我們每個人都不完美,我們大家都在半路上、在旅途中。我們要有這份意識」。

教宗引用《生活的基督》宗座勸諭,強調復活主基督能在我們每次跌倒時,扶我們重新站起來。教宗說:「當你因悲傷、怨恨、恐懼、疑惑或失敗而感到衰老時,祂總是陪伴在旁,重新賜給你力量和希望。」(參閱:《生活的基督》宗座勸諭,第2號)這番話為首批門徒、伯多祿的繼承人和各時代的青年同樣有效。我們只要與耶穌、元始和終末(默廿二13)結合為一,祂必將救我們免於「死亡和負面」的深淵,使我們受到「天主、生命和愛的吸引」。

青年應當摒棄自私自利、自我中心、膚淺表面的態度。教宗說:「你們要活出自己,既不要誇大不實,也不要一蹶不振。你們要承認自己真實的樣貌,這是真正的謙遜。面對我們心裡和周遭的惡,不要逃避,不要逃離現實,不要封閉自我,卻要各自負起自己應盡的責任,也就是耶穌所說的『自己的十字架』,懷著愛與喜樂背起十字架。我們不是單獨背負十字架,這不可能:我們始終有耶穌相伴,祂走在前頭,我們跟在後面。」

教宗鼓勵在場青年把耶穌當成朋友,當成旅途的夥伴。教宗提到青年真福阿庫蒂斯(Carlo Acutis)的芳表:這名熱愛電腦的青年,深深愛著耶穌、聖體聖事。真福阿庫蒂斯稱聖體聖事為「通往天國的高速公路」。教宗最後引用這位真福的名言,期勉在場眾人不要變得一模一樣,卻活出各自獨特的樣貌。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當教會團結時,奇跡就會發生

Pope Francis meets with Jesuits working in Canada during a meeting at the archbishop’s residence in Quebec July 29, 2022. Pictured with the group is Cardinal Michael Czerny, prefect of the Dicastery for Promoting Integral Human Development. (CNS photo/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在訪問加拿大的最後一天7月29日在魁北克主教府與耶穌會同會弟兄私下聚會。8月4日週四,耶穌會主辦的《公教文明》期刊刊登了談話内容,談話的全文由該期刊的主編習安東(Antonio Spadaro)神父記錄撰寫。

首先,教宗講到世界主教會議同道偕行的進程。他指出:「世界主教代表會議不是一個政治會議,也不是一個為議會決策的委員會。這是教會的表達,其中主角是天主聖神,正如《宗徒大事錄》中所敘述的事實一樣。主教會議意味著同道偕行,而『並肩同行』正是剛剛結束的加拿大懺悔朝聖之旅的格言:這是一個教會展現團結的時刻,“如果你要想走得快,那你就獨自前進吧,如果你要穩健前行,那你就應與他人結伴同行。」

接著,教宗談到了與加拿大原住民的和解進程,教宗表示:「與原住民的和解進程並沒有結束,但最重要的是主教們已經產生共識,接受挑戰,繼續前行。如果這個和解的進程進展順利的話,不是因為我訪問的原因,我只是錦上添花而已,是主教們團結所做的一切。當教會團結一心時,奇跡就會發生。於是,教宗提醒在場的衆位同會弟兄說,教會團結的一大敵人就是意識形態。一個耶穌會士的真正力量是意識到自己的脆弱。賜給我們力量的是上主。」

在談到教會的禮儀生活時,教宗指出:「重要的是要尊重真正的傳統,即信友的活潑記憶,而不是傳統主義的墨守成規,它是信友死氣沉沉的生活。用『總是如此而為』的理由來查證每一個行動的正確性,這種想法不符合基督信仰。我在這方面的行動是遵循若望保祿二世和本篤十六世的路線,他們允許使用舊禮儀並要求日後要進行檢驗。最近的檢驗清楚地表明,有必要管制舊禮儀的使用,避免它成為一個『時尚行為』,卻要把它維持在牧靈課題的層面。」

教宗也對美洲國家海地表達了特別的關注,因為海地是加拿大耶穌會省服務的區域範圍。教宗說:「海地目前處於危急的情況中。它正經歷著磨難,好像找不到正確的前進方向。我認為,國際組織似乎不知道該怎麽做。」

最後,教宗敦促在場的耶穌會士們反省如何能夠給予海地人民幫助。教宗強調:「海地人民是高尚的人民。我們必須幫助他們在希望中成長,並鼓勵他們通過祈禱和懺悔補贖來做到。」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訪問哈薩克斯坦行程

CNS photo/Paul Haring

聖座新聞室8月2日公布了教宗方濟各第38次國際訪問行程,他將出訪中亞的哈薩克斯坦,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已於2001年9月訪問過這個國家。教宗方濟各這一次前去該國,是為了出席在首都努爾蘇丹召開的第7屆世界和傳統宗教領袖大會,而且全部行程都在努爾蘇丹進行。

努爾蘇丹是哈薩克斯坦的一個大都市,截至2019年3月還被稱作阿斯塔納。該城位於伊希姆河畔,居民大約100萬人,平均年齡非常年輕,分屬於大約130個民族,而且多個宗教在那裡共存。

9月13日(星期二)

教宗將於早晨7點15分從羅馬達芬奇國際機場出發,經過10多個小時的飛行,將於當地時間下午5點45分抵達努爾蘇丹的國際機場。在接受官方迎接後,教宗將前往總統府接受歡迎儀式。之後,教宗將在同一地點禮貌拜會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總統托卡耶夫(Kassim-Jomart Tokayev)並在中央音樂廳會見該國政府當局、公民社會和外交使團。教宗將在這個機會發表首篇公開講話。

9月14日(星期三)

教宗將前往努爾蘇丹的和平與和解宮,與出席世界和傳統宗教領袖大會的各宗教領導人一起靜默祈禱。這一次已是第7屆大會,第一屆於2003年舉行,隨後每3年舉行一次。教宗將在開幕式上發言,中午時將私下會見不同宗教的一些領導人。下午4點45分,教宗將在世博廣場主持感恩祭。

9月15日(星期四)

這是教宗此行的最後一天。上午9點,依循每次使徒之旅的慣例,教宗將在聖座大使館會晤耶穌會的同會弟兄們。如以往那樣,這屬於私人會晤。10點30分,教宗將前往永援之母主教座堂,在那裡會見該國的主教、司鐸、執事、修生及牧靈人員。教宗也要向他們發表講話。

教宗在當天的最後一項活動,乃是再次前往和平與和解宮同各宗教領導人一起聆聽大會《最後宣言》。按照計劃,教宗將於下午3點在大會上發表講話。下午4點14分,教宗將前往努爾蘇丹的國際機場告別這個國家,啓程返回羅馬。預計,教宗將於羅馬時間晚上8點15分抵達羅馬的國際機場。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9月中旬將前往哈薩克斯坦

教宗方濟各將前往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首都努爾蘇丹,出席在那裡召開的第7屆世界和傳統宗教領袖大會。教宗於上星期六從加拿大返回羅馬途中的記者會上表示,目前由於健康狀況,他的使徒旅行受到限制,但他無論如何也願意前往哈薩克斯坦,因為那是「一次平靜的旅行」,他不會有過多的移動。

聖座新聞室8月1日發表公告,表明教宗將於9月13日星期二前往努爾蘇丹,在那裡出席第7屆世界和傳統宗教領袖大會,並一直停留到9月15日。根據本屆大會官網消息,這次大會的首要之務在於「重申和平、和諧及寬容是人類生存不可動搖的原則」,同時也要面對「利用民衆的宗教感情促使衝突和敵對升級」的議題。

聖若望保祿二世2001年9月曾訪問過哈薩克斯坦,他在被人群擠滿的獨立廣場上指出,這個國家具有一項「使命」,那就是在「各宗教、各國,以及各大陸之間成為一座橋樑」。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記憶、和解與治癒為教會帶來希望

CNS photo/Paul Haring

經歷了7月份暫停一個月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後,教宗方濟各於8月3日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再次與信眾相聚,並在要理講授中回顧了他於7月24日至30日在加拿大進行的「懺悔朝聖之旅」。教宗表示:「這段與原住民並肩同行的進程充滿了記憶、和解與治癒,由此在加拿大和各地為教會帶來了希望。」教宗期勉眾人:「恢復現代性與祖先傳下來的文化之間,以及世俗化與靈性價值觀之間的和諧關係。教會蒙召撒播普世友愛的種子,尊重並促進地方層級許許多多的富饒。此行也有不少悲痛不已的時刻,加拿大原住民、長者因同化政策而失去子女的痛苦,有如一記耳光。然而,我們理當正視我們的錯誤、我們的罪過。」

教宗回憶起這次牧靈訪問的重要行程。教宗指出,他向該國執政當局、原住民領袖和外交使團重申了聖座與當地教會在促進原住民文化方面的「積極」意願,途徑包括「適當的靈修進程,以及關注各民族的習俗和語言」。教宗強調,他譴責了「殖民思想」。這種思想如今體現在「各種形式的植入意識形態上,對各民族的傳統、歷史和宗教聯繫構成威脅,試圖抹去差異」,而且往往忽視「對最弱小、脆弱者的義務」。教宗勉勵所有原住民族跟隨「加拿大原住民堅強且和平行動」的榜樣,不要封閉自己,卻要「為增進人類的兄弟情誼作出必不可少的貢獻,促使人們更懂得愛護受造界、敬愛天主」。

教宗此行不同於其它旅行,因為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與原住民會晤」。當年在加拿大有些包括天主教徒在內的基督徒,配合了時任政府的同化政策等措施,對原住民造成傷害;教宗此行是為了向原住民「表達關懷、悲痛之情,並請求寬恕」。在加拿大,教會長期與原住民同行,此刻正走在一條新開展的進程上,以譜寫新篇章。為此,教宗此行的格言是「並肩同行」。

當初在加拿大,不少教會男女果決又勇敢地支持原住民尊嚴,捍衛他們的權益,並在推廣原住民語言和文化方面作出貢獻,卻也有些司鐸、男女會士和平信徒「參與了那些今天我們明白它們不可接受、違背福音的計劃」。教宗說:「為此,我前去以教會的名義請求寬恕。因此,這是一次懺悔的朝聖之旅。很多時刻洋溢著喜樂,但是整體的意義和語氣是反省、懺悔及和解。」

在這次訪問中,教宗首先在馬斯克瓦西斯與加拿大全國各地主要原住民族的成員和領導人會面。教宗說:「我們一起回憶過往:那是這些民族千年歷史的美好記憶,與他們的土地和睦共處。原住民族最美的就是與大地的和諧關係。他們從不糟蹋受造界,從不如此,卻與大地和諧共處。我們也網羅了被壓迫的痛苦記憶,包含因文化同化政策而在寄宿學校裡的記憶。」

進程的第二步是和解。教宗解釋道,這並非「我們之間的妥協」,而是「由基督來使我們修和」,得到「我們的平安」。進程的第三步是治癒。教宗指出,這點在聖若亞敬和聖婦亞納瞻禮當天在聖亞納湖畔實現了。在那裡,「在耶穌內,我們看見了天父的關愛,祂治癒我們的創傷並寬恕我們的罪過」。這進程充滿了「記憶、和解與治癒」,由此「湧出了在加拿大和各地對教會的希望」。厄瑪烏的門徒們與復活主耶穌同行後,與耶穌並因著耶穌,從挫敗走向希望。

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教宗為加拿大主教們的團結表示感謝。教宗指出,我們之所以能成就這一切,「是因為主教們很團結;哪裡有團結,那裡就能前行」。關於這次在加拿大的最後一項活動,教宗指出,在因紐特人的土地上與青年和長者的相聚「帶著希望的記號」。「我向你們保證,在這些會晤中,特別是最後一項會晤,我必然因那些人的傷痛而感到被打了耳光。他們因同化政策而失去了許多,長者失去了子女,不知道孩子最終去了哪裡。這是悲痛不已的時刻,但我們理當予以正視:我們必須正視我們的錯誤、我們的罪過。」

教宗最後總結道,在加拿大,青年與長者互相對話,好能在記憶與先知性恩賜的歷史中並肩同行。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