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公開接見: 教會不需要污穢的金錢

教宗方濟各2016年3月2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教宗在要理講授中闡明「慈悲與糾正」的關係,強調「教會需要的不是污穢的金錢,而是向天主慈悲敞開的心靈」。天主仁慈地糾正我們,即使我們對祂不理不睬。

然而,人時常欺騙自己,以為只要向天主獻上錢包就可以心安理得,用不著向天主的慈悲敞開心靈。教宗指出這一現象說:「我想到一些帶著獻儀來到教會的捐助者,他們說:『請收下這份捐給教會的獻儀。』其實,這是許多人的血汗錢,他們遭到剝削、虐待,為了微薄的收入而淪為工作的奴隸!我會對這捐助者說:『拜託,請收回你的支票,將它燒掉吧。』天主子民,即教會,需要的不是污穢的金錢,而是向天主慈悲敞開的心靈。」

教宗先前已經譴責了這種用金錢來贖罪的行為,指出禮儀中的奉獻不是走向天主的道路,「公義」才是。同樣,祭禮若不表達皈依,反而妄想將之取代,它就失去了價值。我們會自欺欺人地以為我們是靠祭獻得救,而不是依賴那寬恕我們罪過的天主慈悲。

為了更清楚地理解這個思想,教宗舉例說:「若一個人生病,就該去看醫生;若一個人覺得自己是罪人,就該去尋找上主耶穌。若生病不去看醫生,反而去找巫醫,他就不會痊癒。我們往往不去上主那裡,反而更喜愛走歪路,繞開天主去尋找一種辯解,一種公正,一種平安。」

教宗接著援引依撒意亞先知的話,當人中斷了與天主的盟約,問題便產生了。人因驕傲和自負而與天主對立,父與子的關係不僅破裂,而且也改變了性質。教宗說:「在拒絕天主,拒絕祂父愛的地方,就不再有生命,存在便失去根基,一切似乎都墮落及毀滅了。即使如此,這痛苦時刻也是接近救恩的時刻。考驗是為使子民能感受到那背離天主的辛酸,面對一種選擇死亡的黯淡空虛。痛苦,一種自我毀滅的必然後果該當令罪人省思,使他向懺悔和寬恕開放。」

教宗又引述依撒意亞先知關於激勵人尋求正義的話,提到許多來到歐洲的難民,他們前途未卜。教宗表示,天主寬恕的奇跡勝過各種人間的不幸。「天主絕不背棄我們;我們是祂的子民,就連最惡的男人、最壞的女人、最不好的民族也都是祂的子女。這就是天主:祂從來,絕對都不會背棄我們!祂總是說:『孩子,來吧!』這就是我們的天父的愛;這就是天主的慈悲。有這樣一位父親我們便有了希望,有了信心。」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多倫多總主教發表關於安樂死及輔助自殺的文告

「余必不以毒物藥品與他人,並不作此項之指導……」(希波克拉底誓詞 The Hippocratic Oath)

「不可殺人。」(《出谷紀》二十23)

2016年3月1日,多倫多總主教哥連士樞機(Cardinal Thomas Collins)就加拿大將為安樂死(euthanasia)及輔助自殺(assisted suicide)立法,發表視頻文告。最近加拿大高等法院對安樂死及輔助自殺作出了正面裁決,而聯邦政府正在草擬該法例。

樞機說道,「死亡與被殺並不相同。我們感激為病人提供醫療輔助的醫生及醫務人員,但殺病人是永遠不合理。」樞機表示,全國裡以畢生去醫治病人的醫生,將會被要求去做出相反醫治的事。他們不會被要求用療法及愛心去減輕病人的痛楚,但會被要求去了結生命。事實上,殺病人將不再被視為犯罪,而將被看作為一種醫療保健,用法例去規範。

2016年2月25日,加拿大議會的一個委員會向議員提出了21項令人不安的建議。樞機指出,「這些建議令我們感受到最強烈的震驚。」其中一些建議包括:

  • 三年後,讓未成年人享有安樂死及輔助自殺的權利
  • 讓那些確診為患有如癡呆症的病人預先安排他們的死亡
  • 堅持那些有精神病者享有安樂死及輔助自殺的權利
  • 強迫所有接受公共資金的醫療機構(如天主教醫院、長期護理診所及收容所)去提供安樂死及輔助自殺的服務,以否認這些機構最根本的服務基礎
  • 要求那些拒絕殺病人的醫生去肯定有其他人可作出此服務(世界上沒有其他國家要求作這樣違反良心的事情)

樞機提到一個人的經歷。當僱主要求他去做一些違反良心的事情,他應該勇敢地去回答:「你僱用我,但並非擁有我。」

對於臨終的病人,樞機指出,「目前只有30%的加拿大人享有臨終護理(palliative care)服務。這是一個悲劇,是不可接受的。與其提供加速死亡的方法,我們應該為每一個加拿大人提供臨終護理,為精神病患者提供更大的支持,並幫助想自殺的人。」

樞機邀請所有關心此事的人瀏覽 CanadiansforConscience.ca 網站,加入包括五千名醫生的聯盟,去為有關立法提出意見。同時也可於  www.archtoronto.org/euthanasia​​​ 獲得更多資訊。

請細閱文告全文(英文)

 

文:鹽與光電視

教宗會晤埃塞俄比亞東正教宗主教: 放下歷史包袱,開啟友愛的新時代

埃塞俄比亞台瓦西多東正教(Ethiopian Orthodox Tewahedo Church)宗主教阿布納·馬蒂亞斯一世(Abuna Matthias I)2月29日上午前來梵蒂岡覲見教宗方濟各。這個歷史悠久的古老教會是東正教會的一員,與羅馬天主教會關係密切。

教宗向馬蒂亞斯一世宗主教表示,歷史給我們留下一個「誤解和不信任」的包袱,但我們兩個教會的殉道者卻成了「合一的種子」,我們定能在這個基礎上建設兄弟友愛的「新時代」。教宗也再度為非洲和中東遭受暴力摧殘及迫害的基督徒發出呼籲。

教宗首先讚許埃塞俄比亞台瓦西多東正教會為忠於福音而付出流血的至高代價,他說:「從起初你們就是一個殉道者的教會,今天你們仍在見證著中東和非洲一些地區的基督徒和其他少數宗教信徒遭受暴力摧殘及迫害。我們必須再次要求那些掌握世界政治和經濟命運的人,籲請他們促進和平共處、彼此尊重與和好、相互寬恕與團結互助。」

教宗在這至高奉獻的忠貞見證中看到了合一的神聖要素,它能消除教會在漫長歷史上出現的分裂。教宗指出:「如同殉道者的鮮血成了初期教會新基督徒的種子那樣,今天各教會如此眾多的殉道者同樣成了基督徒合一的種子。各個教會傳統的殉道者和聖人在基督内已經成為一體,他們的名字寫在天主的教會的同一份殉道者名冊上。殉道者的大公運動邀請我們一起朝向愈加圓滿合一的道路邁進。」

教宗接著提到他的兩位前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和本篤十六世曾與埃塞俄比亞台瓦西多東正教前任宗主教阿布納·保羅斯(Abuna Paulos)的多次會晤。這些會晤促成了兩個教會的神學對話,而且從2004年起取得長足進展。

「我們幾乎在一切事上都有共同點:同一個信仰,同一個聖洗,同一個救主耶穌基督。我們因聖洗結為一體,聖洗使我們在同一個基督奧體内相結合。我們藉著彼此在隱修傳統和宗教禮儀上富饒及共同的要素,而結合在一起。我們在基督内皆為兄弟姐妹。正如我多次所言,那些使我們結合的因素遠勝過使我們分裂的因素。」

最後,教宗祈願兩個教會放下歷史包袱,開啟「友愛的新時代」。他說:「我們意識到歷史留下了一個誤解和不信任的痛苦包袱,為此我們要祈求天主的寬恕和治癒。讓我們彼此代禱,呼求眾殉道者和聖人保護所有託付給我們照顧的信友。祈求聖神繼續光照、引導我們尋求和睦與和平,增進我們的希望,相信在天主的助佑下,總有一天我們將在感恩聖事的圓滿共融中一起圍繞在基督的祭台前。」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清晨彌撒: 效法天主「忘記」他人之過,方能得寬恕

教宗方濟各3月1日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祈願四旬期「能使我們做好心靈準備」去領受天主的寬恕,並如同天主那樣寬恕他人,「忘記」他人的過錯。

教宗的彌撒講道以禮儀讀經與福音為主線。當天取自《達尼爾先知書》的讀經記載了青年阿匝黎雅因拒絕朝拜金像而被投入火窯中焚燒、在火焰中為子民向上主呼求仁慈與寬恕的事跡。教宗說,這是正確的祈禱方式,因為阿匝黎雅懂得仰賴天主的良善特性。

當天的《瑪竇福音》介紹了聖伯多祿耳熟能詳的提問。他問耶穌:「若我的弟兄得罪了我,我該寬恕他多少次?」耶穌以兩個欠債人的比喻,解釋應常常寬恕的道理。第一個欠債人雖然獲得主人的寬赦,儘管債務數目龐大;之後卻不肯以同等的慈悲對待他的同伴,哪怕只是一小筆數目。

「天主在寬恕時,祂的寬恕竟是如此之大,好似『忘記』一樣。我們的所作所為卻截然相反,『張家長李家短』地背後議論別人。我們揣著太多古今之人的故事,不是嗎?我們忘不掉。為什麼?因為我們沒有慈悲之心。青年阿匝黎雅說:『但願祢按照祢的寬容和祢無限的仁慈,善待我們,拯救我們!』這是在呼求天主的慈悲,求祂賜予我們寬恕和救恩,忘記我們的罪過」。

教宗說:「我們在《天主經》中祈求天主說:『求祢寬恕我們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這是一個等同式,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你不能寬恕他人,天主怎能寬恕你呢?祂倒是願意寬恕你,但你的心靈封閉,天主的慈悲進不去。『可是神父,我寬恕,但我無法忘記那對我造成的傷害。』『哎呀,你要求上主幫助你忘記傷害』。你要如同天主那樣寬恕,永無止境地寬恕』」。

教宗最後表示,天主賜予我們的真心寬恕就是慈悲之心。「祈願四旬期能使我們做好心靈準備,去領受天主的寬恕。讓我們領受這寬恕,然後以寬恕待人,真心寬恕。或許某個人已經不再理我,但我要發自內心地寬恕他。這樣,我們就能靠近天主如此偉大的慈悲奧跡。讓我們在寬恕中敞開心靈,好使天主的慈悲能進入我們心中,寬恕我們;因為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得到寬恕,需要請求寬恕!我們若寬恕就能得到寬恕。我們若慈悲待人,就能體驗到天主的慈悲,祂寬恕我們也『忘記』我們的罪債」。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教會透視》特別專訪: 正教會與天主教

2016年2月12日,教宗方濟各前往墨西哥牧靈訪問途中,在古巴停留數小時,為了與莫斯科正教會宗主教基里爾會面。這是歷史上首次羅馬主教與莫斯科宗主教的會面。雙方簽署一份聯合聲明作結束。

正教會是什麼?正教會跟天主教有什麼分別?俄羅斯正教會為何那麼重要?什麼促使這會面能夠進行?聯合聲明的內容是什麼?本集《教會透視》專訪中,為您一一詳盡解答。請大家細心欣賞。

 

教宗清晨彌撒: 天主的救恩來自簡樸小事,而非壯烈大事

2016年2月29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表示,天主的救恩並非來自大事、權勢、金錢,或者聖職界和政治界的派系,而是來自簡樸的小事。

當天的讀經和福音向我們講述鄙夷的心態。首先是敘利亞的納阿曼的鄙夷:他患了癩病,請求厄里叟先知予以治癒,但納阿曼不屑這治癒的方法竟如此簡樸。其次是納匝肋居民的鄙夷:他們聽見耶穌這位同鄉的話,都嗤之以鼻。這是面對天主救恩計劃的鄙夷,因為天主的計劃不符合我們預設的框架,「不同於我們想像中的救恩,那眾所渴望的救恩」。

耶穌被經師輕蔑;經師們在道德的判例法和眾多戒律中尋找救恩。「而撒杜塞人卻在與世俗權勢、與帝國的妥協中尋找救恩。前者在聖職界的派系中,後者則在政治界的派系中尋求救恩;但子民具有分辨的本能,不相信他們。子民相信耶穌,因為耶穌以『權威』說話。可是,他們為什麼鄙視耶穌呢?因為在我們的想像中,救恩必須來自壯烈的大事;我們以為唯獨有權、有勢又有錢的權貴才能拯救我們。然而,天主的計劃卻截然不同!人們感到鄙夷,因為他們無法理解為何救恩盡是來自天主的簡樸小事。」

教宗指出,「當耶穌提出有關救恩之路的建議時,他從不談大事,反倒談論小事」。福音的兩大支柱是《瑪竇福音》中的真福八端和最後公審判。耶穌將對我們說:「你來吧,來與我同在,因為你做了這些事,這些小事。」

「因為你不曾在權勢、派系或討價還價中尋求救恩或希望,而只單純做了小事。這令很多人嗤之以鼻。在準備逾越節的期間,我邀請你們閱讀《瑪竇福音》中的真福八端和最後公審判,我也會這樣做,省思並觀察是否有哪些內容令我不屑,奪去我的平安,因為鄙夷是愛慕虛榮、驕傲自大之人獨享的奢侈品。」我們必須察看在真福八端的最後,耶穌的話是否會令我們疑問為什麼祂要說這話。耶穌說:「凡不因我而絆倒的,不輕視小事,不嗤之以鼻的,是有福的。」

教宗最後總結道:「讓我們今天或明天花點時間閱讀真福八端和《瑪竇福音》第廿五章,留意自己內心的情緒:倘若我們感到鄙夷,就要祈求上主賜下恩寵,幫助我們明白救恩的唯一道路是十字架的『愚妄』,也就是天主子空虛自己,成為微小者。這項省思對我們裨益良多。」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羅馬觀察報

《天主是愛》通諭十週年

按此下載《天主是愛》通諭【中文】

教宗方濟各2月26日上午接見了為紀念《天主是愛》通諭頒布十週年而召開的國際會議的與會者。教宗指出,教會的歷史是「愛的歷史」,教會從天主那裡領受愛,並將這愛帶給世界。在這慈悲禧年,基督徒蒙召施行慈悲之舉,在世上做天主是愛的見證人。

教宗表示,「愛德和慈悲的關係是如此緊密相連,因為它們分別是天主的屬性和行事的方式,是祂的身份與名號」。我們任何形式的愛、團結與分享都只是反映那份愛,即天主自己」。「天主從不知倦地將祂的愛傾注於我們,而我們則蒙召在世上做這愛的見證人」。

教宗繼續說,本篤十六世的首部通諭《天主是愛》提醒我們,愛德「願意在教會生活中愈漸顯露」,「我是多麼地希望每位教會成員、每個機構、每項活動都能彰顯出天主對人的愛!教會愛德機構的使命很重要,因為這些機構讓眾多貧苦人士享有更加體面、更加人性化的生活,今天這項使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必要」。

教宗解釋說,愛德使命「極其重要,因為不是靠言語、而是靠具體的愛才能使每個人覺得自己被天父所愛,是祂的子女,將從天主那承受永恆的生命」。為此,教宗向每日從事愛德使命的全體人士表示感謝。

教宗最後強調:「在這慈悲禧年,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施行身體與精神上的慈悲善舉來體驗禧年的恩寵。這樣,我們就能共同為教會的偉大使命作出具體的貢獻」。這使命就是「傳播天主的愛」,天主願意祂的愛遍及大地。

在本篤十六世教宗的首部通諭《天主是愛》頒布十週年之際,聖座一心委員會於2月25至26日在梵蒂岡以「愛德永無止境」為題召開國際會議,旨在探討這部通諭在今日世界的神學和牧靈願景。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教宗會見兒童: 我每天在佘山聖母態像前為中國祈禱

美國耶穌會「羅耀拉出版社」將於3月1日發行一本教宗方濟各與全世界30名兒童的問答集,題名為《親愛的教宗方濟各》。為此,教宗於2月22日在梵蒂岡私下會見了這些發問的兒童。他坦言:「我遇過最難回答的問題不是教授的考試,而是兒童的提問,因為兒童能洞悉本質。」

教宗親切地問候來訪的兒童,詢問他們從何處來。這些兒童來自中國、新加坡、菲律賓、印度、澳大利亞、意大利、阿根廷、肯尼亞和美國等國家。面對來自中國上海的少年,教宗吐露說:「我祈禱的小聖堂裡供奉著佘山童貞聖母的態像,我在這尊聖母態像前祈禱,每天為中國祈禱。」兒童們向教宗獻上禮物,除了各地特產以外,有一名兒童親手繪製了一幅耶穌受難像,教宗對此尤為讚賞。

教宗輕鬆地與兒童們交談,認真地回答他們的每一個提問。一名兒童問道:「您當教宗有什麼感覺呢?」教宗答說:「我感覺很平靜,天主賜給我恩寵,讓我不致丟失平安。」另一名兒童問道:「您在成為教宗以前就跟現在一樣虔誠嗎?」教宗答說:「我年紀很大了,今年年底就要滿80歲。人的一生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有時喜樂,有時低潮;有時熱愛耶穌、夥伴和所有人,有時卻對人缺乏愛心,有點背叛耶穌的愛。有時候你覺得自己比較像個聖人,其它時候卻比較像個罪人。我的生命也是如此。你若是陷入困境,千萬別害怕;你若是犯了罪,也不要害怕。耶穌的愛大過於一切,你要走到祂的身邊,讓祂擁抱你。明白嗎?」

在兒童們告辭以前,教宗賜予他們宗座降福,並感謝他們說:「我感謝你們的來訪,因為對耶穌而言,兒童反映出朝向天父的道路。況且當我與兒童相聚時,我總覺得自己變得年輕了。兒童帶來生命力,我為你們祈禱,願你們的生活順遂。」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新書《親愛的教宗方濟各》:教宗與全世界30名兒童的問答集

blog_1456343870

美國耶穌會「羅耀拉出版社」(Loyola Press)將於3月1日出版一本教宗方濟各的新書,內容是教宗與全世界30名兒童的問答集。這本新書的題名為《親愛的教宗方濟各》。 [Read more…]

中國殉道聖人: 聖雷鳴道主教及聖高惠黎神父

02253 blog

聖雷鳴道主教 及 聖高惠黎司鐸 感恩祭禮儀經文

聖雷鳴道主教 及 聖高惠黎司鐸 時辰頌禱

1930 年(民國十九年)2 月 25 日, 廣東韶關代牧雷鳴道主教(St. Luigi Versiglia, SDB), 由連縣的本堂主任高惠黎神父(St. Callisto Caravario, SDB)陪同, 在連江口搭乘一艘載客的木船, 要到連縣去。陪同兩位傳教士一起去的, 尚有傳道員、老師和學生共十餘人, 都希望和傳教士一起能躲避當時土匪的搶劫。

約中午時, 到達一個名叫犁頭明的地方, 一隊十餘人的土匪喝令他們靠岸, 一開口就要求傳教士付出一大筆他們無法支付的買路錢。當土匪發現船上有幾個女孩時, 就試圖抓走她們。兩位傳教士還想好言相勸, 懇求土匪不要搶走女孩, 但土匪終究就是土匪, 根本不可理喻, 立即跳上船, 動手來搶女孩。兩位傳教士用身子擋住船艙門, 不讓他們進入船艙。土匪老羞成怒, 用長槍的柄托猛打傳教士的身軀, 致使他們週身受傷流血, 直至暈倒在地, 仍伸長手臂拉住女孩的手, 但她們還是被強力拖離, 然後土匪又把受傷的傳教士拖上岸, 將他們捆綁在一起。

距離傳教士只有三四公尺的三位女孩子, 看見高神父輕聲在主教耳邊細語, 她們認為是傳教士正在互相使告解聖事。此後土匪喝令傳教士走進竹林, 當時雷主教和高神父都同聲祈禱, 女孩們認為傳教士正在唸禱文來面對這最後時刻。

土匪中有人說: 「讓我們快快殺死他們, 因為他們是傳揚宗教的外國鬼。」

高神父曾問一土匪: 「你要多少錢?」

他回答說: 「我們不要錢, 我們要殺死洋鬼子! 」

傳教士用盡所有的辦法仍然無法救回女孩子們, 知道土匪非殺死他們不可, 於是兩位傳教士就在土匪的槍下英勇就義。土匪頭派人上前, 要殺傳教士時, 雷主教指著高鐸懇求說: 「我已老了, 就殺我罷! 但他尚年輕, 請饒了他罷! 」但被拒絕了;雷主教和高神父明白已經到了要獻上生命為基督耶穌作証的時候已經來到,於是安詳地、高聲地用一種在場的人聽不懂的意大利語祈禱。忽然一聲號令,他們都停下來。兩位傳教士端正地跪在地上,沉默地跪禱。

兩個負責行刑的土匪舉起槍描準兩位傳教士。被扣留在不遠的三個女青年聽到砰、砰、砰、砰、砰五聲槍響,馬上就號啕大哭起來,然後就被逼地跟著土匪到附近的山頭去了。

雷主教和高神父慷慨、壯烈地犧牲了他們的生命,為善盡他們的牧職,為保護三個女青年,他們的羊群,他們一字不漏地實現了福音的聖訓:「善牧為羊捨掉自己的性命。」(若10:11)

1983年 5月 15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宣佈他們為殉道真福, 讚揚他們為傳揚福音牧者的理想: 「善牧為羊群捨命。」2000年 3月 10日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宣為聖人,並定於十月一日在羅馬舉行冊封大典。

中華地區每年2月25日慶祝這兩聖人的任選紀念日。

聖雷鳴道主教、聖高惠黎司鐸,為我等祈!

殉道地: 廣東連江

更多資料: 鮑思高慈幼會聖母進教之佑中華會省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