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在亞巴郎的家鄉與三大一神宗教代表會晤

Photo courtesy of 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伊拉克牧靈訪問的第二天3月6日,來到了世界三大一神宗教,即:伊斯蘭教、基督信仰宗教和猶太教的誕生地:加色丁人的烏爾(Ur)古城。教宗在上午11點10分與三大一神宗教代表的會晤成為了他努力促進中東國家宗教間對話及和諧的高潮,教宗向代表們發表了重要講話。

Photo courtesy of Vatican Media.

教宗首先表示:「烏爾這個蒙受祝福之地把我們帶回到我們的根源,回到天主工程的源頭,回到我們宗教的誕生之處。回到亞巴郎的出生地烏爾,仿佛回到了故鄉。亞巴郎就是在此聆聽到天主的召喚,他從這裡啟程踏上了改變歷史的旅程。我們就是那召喚和那旅程所結出的果實。」

「天主請亞巴郎數天上的星星,並向聖祖許諾,他的後裔將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祂看到了我們。今天,亞巴郎後裔的代表聚集在他的出生地,教宗敦促在場的每一位,在他們的塵世生活中都要仰觀蒼天。」

教宗解釋道:「我們的祖先亞巴郎仰望的那些星星仍然在照亮我們漆黑的夜晚,因為它們一同閃爍。蒼天如此傳遞著團結的訊息,至高者邀請我們絕不要與我們的鄰人分離。與我們相異的天主指示我們轉向我們的弟兄姐妹。」聖父教宗也敦促所有宗教的信徒在舉目向天和敬拜天主時,要通過愛來保持兄弟情誼。

「這是真正的宗教信仰:敬拜天主和愛鄰人。在今天這個經常忘記或歪曲至高者形象的世界裡,信友們蒙召來見證祂的美善,通過我們的友愛顯示出祂的父愛。」

接著,教宗強調:「天主是慈悲的,最大的褻瀆是因仇恨弟兄姐妹而令天主的聖名受褻瀆。當恐怖主義妄用宗教時,信徒們不能保持沉默,因為暴力和極端主義並非出自懷有宗教信仰的心靈。」

教宗特別提及長期飽受暴力之苦的伊拉克,他為那些逃亡和被綁架的伊拉克人祈禱,祈求天主讓他們能盡速返回自己的家園。教宗說:「讓我們祈禱,使良心自由和宗教自由在世界各地得到承認和尊重;這些是基本權利,因為它們讓我們能夠自由地沉思默想那創造我們的至高者天主。」

教宗也提到所謂的「伊斯蘭國」在伊拉克北部造成的破壞和傷亡。他說道,儘管遭到破壞,但「一些星星仍然在閃耀」,他指出了許多共同努力重建教堂和清真寺的例子。教宗敦促:「當這些崇拜場所重建後,人人都該去這些神聖之所,因為這是在世上思慕天鄉最美的標記。」

教宗表示:「亞巴郎在不同的地方為天主建立祭臺,祈願所有人能在聖祖身上得到啓發,使崇拜之所成為和平及所有人相遇的綠洲。願我們今天跟隨他的腳步來到這裡,成為伊拉克、中東和全世界蒙受祝福和希望的標記。蒼天沒有厭倦大地:天主愛祂的子民,愛祂的每一個子女。」

隨後,教宗把仰觀蒼天的思緒帶囘到生活於塵世的視野。教宗說:「對亞巴郎來説,仰望天空而不是不經意地觀看天空,是推動他走向塵世旅程的緣由,為走出一條經由他的後裔而達到每一時間和每一地方的道路。」

聖祖的旅程與犧牲交織在一起,他也提醒我們:「我們需要彼此。在我們自己的旅程中,我們被召喚抛棄那些把我們封閉在自己的團體中、阻止我們接納天主無限的愛和視他人為弟兄姐妹的束縛和依戀。」

教宗指出:「新冠疫情的大流行向我們表明,任何人不能忽視他人的痛苦,特別是那些最脆弱的人。和平所需要的,不是令『我們』與『他人』對抗的聯盟,而是令我們克服分裂的聯盟。仇恨是真正的敵人,任何以勇氣仰觀星星的人;任何相信天主的人都無敵可戰。『他』或『她』只有一個敵人要面對,一個站在心門前敲門想要進入的敵人,這敵人就是仇恨。」

Photo courtesy of Vatican Media.

最後,教宗鼓勵三個一神宗教的信友們在我們共同父親的身上得到啓發,把我們手中的工具變成和平的工具。「我們有責任提醒世界,人生命的本身是有價值的,而不是人佔有的那些東西有價值。那些未出生者、年長者、移民、男人和女人,無論他們的膚色和國籍如何,都是神聖的,與其他人的生命一樣重要。」

教宗總結道:「亞巴郎的生命之旅是一個和平的祝福。在我們自己的時代,我們走向和平的旅程需要友愛的具體行動,共同努力,以成就一些好事。不同宗教的弟兄姐妹們,在這裡,我們找到了自己的家,從這裡一起出發,我們希望致力於實現天主的夢想,那就是人類大家庭能夠變得熱情好客,接納所有的子女;全人類仰觀同一的天空,而能在同一個大地上和平前進。」

Photo courtesy of Vatican Media.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會晤伊拉克什葉派團體領導人西斯塔尼

圖片:Vatican Media

「宗教團體間的合作及友誼極其重要,因為培養彼此尊重和對話,就能對伊拉克、該地區,以及整個人類的福祉作出貢獻。」

這是教宗方濟各在2021年3月6日早晨與伊拉克什葉派團體領導人大阿亞圖拉賽義德·阿里·胡賽米·西斯塔尼(Sayyd Ali Al- Husaymi Al -Sistani)會晤時强調的一個主題。

聖座新聞室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這歷時約45分鐘的會晤中,教宗感謝西斯塔尼「面對過去幾年的暴力和極艱難的處境,與什葉派團體一起高聲維護最弱小者和受迫害的人,表明人的生命的神聖性和伊拉克人民團結的重要性」。在與大阿亞圖拉告別時,教宗重申,他祈求天主,萬物的造物主降福伊拉克這片可愛的土地,以及中東和全世界。

大阿亞圖拉的寓所就在伊瑪目阿里朝聖地内,這所朝聖地是獻給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表兄弟兼女婿伊瑪目阿里的。教宗在從納傑夫機場乘車前往拜會西斯塔尼的沿途中受到了熱烈歡迎,一些少年揮舞著伊拉克和梵蒂岡城國的國旗。在路旁顯著的地方樹立的巨型標語牌上寫道:「你們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也是你們的一部分」,下方是教宗和西斯塔尼的頭像。

伊拉克什葉派教徒超過全國人口的60%,西斯塔尼在伊拉克和全世界的什葉派信徒中是位具有影響力的人物。他多次為伊拉克國家的團結作出貢獻,例如在2004年支持自由選舉,使這個國家產生了首個民主政府;2014年號召衆人聯合對抗自稱的伊斯蘭國,以及在去年呼籲國人保持鎮靜,不要以暴力來抗議物價上漲和國家政治的不穩定。

教宗與西斯塔尼的會晤是本著《衆位弟兄》通諭和阿布扎比聯合聲明的思想,在與穆斯林對話的道路又向前邁出了一步。伊朗神學家侯舒曼(Shahrazad Houshmand)女士向梵蒂岡新聞網表達了上述看法,她是取得基督信仰基礎神學學位的首位穆斯林女性,也是聖座文化委員會女性諮詢會議的成員。

侯舒曼女士稱教宗與西斯塔尼的會晤具有歷史意義。她說:「西斯塔尼在伊拉克是穆斯林宗教、神學和法律上的重大參照點。不僅如此,對巴基斯坦、印度、波斯灣,甚至歐洲和美洲的什葉派信徒而言,他也具備這個角色。這兩位宗教領導人的會晤不僅在世界上是絕對重大的新聞,其重要性也在於這兩位精神領導人有共同點。西斯塔尼很尊重其它宗教的信徒,一如我們所看到的羅馬主教這些年的表現。」

伊拉克什葉派信徒在全國人口中佔多數,他們與其它國家的什葉派信徒有何區別?侯舒曼女士表示:「伊拉克和伊朗的什葉派信徒都遵循同一個神學學派,尊奉12位伊瑪目。伊拉克什葉派信徒期待最後一位伊瑪目的返回,對一般什葉派信徒,尤其是伊拉克什葉派而言,納傑夫和卡爾巴拉這兩座伊拉克城市意義非凡。」

「穆斯林遜尼派與什葉派之間的區別並非那麽大,真正的區別在於先知穆罕默德的繼承人上。遜尼派主張通過自由民主選舉選出,什葉派則認為不能經由投票選出,而應得到上天或先知穆罕默德的任命。這就是什葉派與遜尼派之間在解讀上的根本差異。」

伊朗的什葉派團體與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關係密切,伊拉克什葉派的情況則不同。侯舒曼女士解釋道:「在1979年的革命後,尤其以霍梅尼為主的什葉派的烏里瑪和阿亞圖拉提出了政教合一的新立論。政治和社會領導也必須受到宗教界的直接關注。這個理論在伊拉克並未來到,也沒有實行。雖然如此,大阿亞圖西斯塔尼在政治事務的管理上也起到關鍵作用。即使沒有政治權力,他的精神權力對政治理想,尤其是國家統一具有强烈的影響。」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談說天地 家長應如何活用預防教育法 (嘉賓:吳多祿神父)

聖若望鮑思高神父為預防教育法加多了一股新的力量,新的認識和新的精神,以理智、宗教、仁愛去教育青年。作為家長,我們又如何活用這套教育法呢?家長和學校之間又怎樣好相輔相成呢? 本集繼續有前任香港聖類思中學校長,慈幼會會士吳多祿神父,與我們分享預防教育法的心得。

吳多祿神父語錄:

「我認為學校不需要堅持己見,家長也不需要堅持己見,大家也是為了那年青人,為了那些學生的成長,為何要堅持己見呢?只要那件事是為了學生有益的,那就採納。」

「預防教育法是以人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

「若是天主教的家長,我認為要自小培育他們有祈禱的習慣。你不要說小朋友不明白,小朋友真的需要心靈教育,而這些心靈教育是向天的,向造物主……

按此收看《談說天地》其他集數

張汝南執事-四旬期第三主日反省

四旬期第三主日 彌撒

集禱經

上主,我們懇求你,垂顧我們的候洗者,恩賜他們智慧和受教的心,學習以相稱的生活來讚頌你;並求你為了你的光榮,改造他們,恢復他們因原罪所失去的尊嚴。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法律是藉梅瑟傳授的。) 【長式】
恭讀出谷紀 20:1-17

那時候,天主發言,說了以下這一切話:「我是上主、你的天主,是我領你離開埃及、奴隸之所。除我之外,你不可有別的神。你不可製造任何彷彿天上、或地上、或地下水中之物的雕像。不可叩拜這些像,也不可敬奉,因為我,上主、你的天主,是忌邪的天主;凡惱恨我的,我要追討他們的罪,從父親直到兒子,甚至三代四代的子孫。凡愛慕我,及遵守我誡命的,我要對他們廣施仁慈,直到他們的千代子孫。不可妄呼上主、你天主的名字;因為凡妄呼他名字的人,上主決不讓他們免受懲罰。應記住安息日,守為聖日。六天應該勞作,做你一切的事;但第七天是為恭敬上主、你的天主,當守的安息日;你自己、連你的兒女、你的僕婢、你的牲口,以及在你中間居住的外方人,都不可做任何工作。因為上主在六天內,造了天地、海洋和其中一切,但第七天休息了,因此,上主祝福了安息日,也定為聖日。應孝敬你的父親和你的母親,好使你在上主、你的天主,賜給你的地方,延年益壽。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害你的近人。不可貪你近人的房舍。不可貪戀你近人的妻子、僕人、婢女、牛驢,及你近人的一切。」──上主的話。

答唱詠  詠19:8, 9, 10, 11

:主!唯你有永生的話。(詠6:69)
:上主的法律是完善的,能暢快人靈;上主的約章是忠誠的,能開啟愚蒙。
:主!唯你有永生的話。
:上主的規誡是正直的,能悅樂心情;上主的命令是光明的,能燭照眼睛。
:主!唯你有永生的話。
:上主的訓誨是純潔的,永遠常存;上主的判斷是真實的,無不公允。
:主!唯你有永生的話。
:比黃金,比極純的黃金,更可愛戀;比蜂蜜,比蜂巢的流汁,更要甘甜。
:主!唯你有永生的話。

讀經二(我們所宣講的,是被釘的基督;為某些人,這固然是絆腳石,但為那些蒙召的人,卻是天主的智慧。)
恭讀聖保祿宗徒致格林多人前書 1:22-25

弟兄姊妹們: 的確,猶太人要求的,是神蹟;希臘人尋求的,是智慧;而我們所宣講的,卻是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這為猶太人,固然是絆腳石;為外邦人,是愚妄;但為那些蒙召的,不拘是猶太人或希臘人,基督卻是天主的德能和天主的智慧;因為天主的愚妄總比人明智,天主的懦弱也總比人堅強。──上主的話。

福音前歡呼

:基督、天主聖言,願光榮歸於祢。
:基督、天主聖言,願光榮歸於祢。
: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
:基督、天主聖言,願光榮歸於祢。

福音( 你們拆毀這座聖殿,三天之內,我要把它重建起來。)
恭讀聖若望福音 2:13-25

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耶穌便上耶路撒冷。在殿院裡,耶穌看見賣牛、羊、鴿子的,及坐在錢莊上,兌換銀錢的人。
耶穌於是用繩索做了一條鞭子,把眾人連羊帶牛,都從殿院趕出去,又傾倒了換錢者的銀錢,推翻了他們的桌子。耶穌對賣鴿子的人說:「把這些東西從這裡拿出去,不要使我父的殿宇成為商場。」耶穌的門徒就想起了經上記載的話:「我對你殿宇所懷的熱忱,把我耗盡。」猶太人便問耶穌說:「你顯什麼神蹟給我們看,證明你有權做這些事?」耶穌回答他們說:「你們拆毀這座聖殿,三天之內,我要把它重建起來。」猶太人就說:「這座聖殿建築了四十六年,你在三天之內,就能把它重建起來嗎?」但耶穌所說的聖所,是指他自己的身體。所以,當耶穌從死者中復活以後,耶穌的門徒就想起了耶穌曾說過這話,便相信了聖經,及耶穌說過的話。當耶穌在耶路撒冷過逾越節時,有許多人看見他所行的神蹟,便信從了他;耶穌卻不信任他們,因為他認識所有的人;他並不需要誰告訴他,人是怎樣的,因為他洞悉人的內心。──上主的話。

各位尊敬的弟兄姊妹,大家好!

相信大家都瞭解孟子所說「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這幾句說話,是嗎?今天教會慶祝四旬期第三主日,我們會發現在讀經一天主告訴當時民眾十誡的勸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其實,天主的說話或好說天主的誡命不是一些擾人的規矩,而是幫助我們去清理內心的污穢,聖潔我們生命的金石良言,如何回應,選擇在我們!同樣,福音中所敍述耶穌清理聖殿的故事,我們可能都聽過無數次,但請不要忘記,聖言常新,尋求祂的人在不同時光下,都能獲得豐厚的恩寵,所以讓我們再次靜默反省,祈求聖神增加聰敏,好能汲取新的教訓!

有人或會說:「耶穌趕走的是玷污聖殿的商人,我又不是那些商人,亦沒有從中獲利,這與我無關!加上,我跟隨十誡,每天都參與彌撒,閱讀福音!」的確,世人的失敗;往往都是滿於自我,被魔鬼的驕傲吸引,而不自覺!

今天的讀經和福音,特別提醒我們:「我們都是罪人,需要天主的憐憫,我們都有必要,聖化自己兼善旁人!」況且,我們的身體的確是聖神的宮殿;「難道你們不知道,你們的身體是聖神的宮殿?」格前6:19a 所以我們要不斷反省,將相反愛德的行為清理,祈求主時常策厲我們,甚至鞭打我們,祈望做個愛主愛人未來的聖人!問題是,人若缺乏省察祈禱,不求悔改,經常注意的,談論的,都是別人的錯誤和缺點,每天總是渴望拔除別人眼中的小刺,而自己眼中的大樑卻不理會,將教會的訓導,耶穌的叮嚀,視為別人之物與自己無關。果真如此,今天的經文就一定值得我們回應了!

話說有位教友女士多年來不斷在丈夫面前譏笑對面的太太懶惰:「那個女人的衣服每次都洗不乾淨,你看,她晾在院子裏的衣服,總是有斑點,我真的不知道,她怎麼連洗衣服這麼簡單的事都能洗成那個樣子。」過了不久,這位婦人又在譏笑鄰居太太懶惰時,丈夫拿了塊抹布走到窗邊,將窗戶擦了一遍,詢問太太:「看,窗外的衣服還是骯髒的嗎?」原來不是對面的婦女衣服洗的不乾淨,而是家裡的窗子髒了。

是的,喜歡批評別人的人心𥚃已蒙上污點,有污點的心看外在的人、事、物,都將無法看到其原本的面貌,更煌論看到別人的真善美,更糟的是,誤將所有的一切都看成對方的缺點。

親愛的諸位,請千萬不要這樣!假若我們察覺自己犯了毛病,首先要檢討自己再而請求神父的扶助,辦個妥善的告解,按他的指示去改量,我們務要把自己內心的毛病改善,所謂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切勿讓看起來微小像火柴棒一樣的壞習慣,把無價之寶如溫暖的家庭燒滅,把人際關係毀亡。所以,常人看來極為濕碎的不規矩,我們不要掉以輕心,要用謙信和忍耐把天主給我們的十誡聖化,作為生命的食糧!

正如聖依勒內主教所說:「天主透過十誡準備人與祂為友,與人和諧相處。這樣真正得益的是人而不是天主,因為祂從人身上,毫無所求。」聖雅各伯亦勸道我們:「你們務要清潔你們的心!你們務要在上主面前自謙自卑,他必要舉揚你們。」雅4:8b,10

親愛的諸位,四旬期是一個悔改的時期,當我們改變一直以來的壞習慣時,我們就會體會到人生是多麼的精彩,與天主為伍是何等樂趣!就讓我們誠心悔改,回到天主的懷裡!

聖母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張汝南執事
天主教滿地可總教區

2011年5月27日,張汝南執事在天主教滿地可總教區領受聖秩,成為終身執事。他曾服務於滿地可華華人天主堂,現服務於滿地可其中一個的英語堂區-聖若望‧貝巴堂(St. John Brébeuf Parish)

張心銳神父主日福音分享-四旬期第三主日

主日福音分享
四旬期第三主日

十字架
撰文:張心銳神父
影片提供:慈幼會中華會省社會傳播辦公室

一天,小明做了一個夢,夢中他到了一個地方,在那裡橫著許多十字架–各種形狀不同, 大小不同的 十字架。有一個小十字架形狀最美麗,上面鑲嵌著寶石和黃金。他一看見就說,『這一個,背著一定舒適。』所以他就把它拿起來,不料他身體虛弱,竟在這個十字架下面震顫了。寶石和黃金果然美麗,可是它們太重了,他背不動。後來,他又看見一可愛的十字架,彫刻的木架上,盤著美麗的玫瑰花。他想:這一定容易背了。她就將它舉起來,不料玫瑰花下面,有許多尖銳的刺,刺痛了他的皮肉。他一步一步向前走去,一個一個試著,發見每一個十字架,都不容易背。最後,他看見一個樸素的十字架,上面沒有寶石,也沒有彫刻,只寫著幾句親愛的話。他拿起來,覺得這是許多中間最容易背的一個。她向它仔細一看,在陽光下,她認得這原來是他自己的舊十字架。這個舊十字架竟是許多十字架中間最好最輕的一個。

很多時候,我們對信仰都有很主觀的看法,品評不同的十字架。不過,十字架的信仰都有客觀的原則。不是我們想怎樣就怎樣,今日的福音,耶穌就是展現自己是一個有原則,重視真理的人。有時候,這些原則被視為不識時勢,不識轉彎,政治立場不正確。祂會憤怒,甚至會取條鞭趕走商人。所以,天主不只是講寬恕,而是也保護弱小的、為真理受迫害,甚至會嚴厲地譴責有權威的人。

第一點,我們的信仰是進入末世,所以不難發現耶穌的價值是與世界不同,有時甚至相反。耶穌這樣做,引起經師的反應,決定要將祂置於死地,不過祂說:「你們拆毀這聖殿,在三天內我重建它。」當然耶穌所指的聖殿不是指建築物,而是指祂的身體。在十字架三日之後,祂會復活。現在社會的氣紛,我們都覺得很大壓力,不知如何是好,但是在死而復活的主之內,我們可以找到力量。就算我們覺得前路無望,只要我們善盡基督徒的本份,行善避惡,堅持真理,仍然會見到復活節的光。

第二點,我們想在耶穌身上找到甚麼?聖保祿很坦白地對我們說:「是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為了天主的光榮不惜犧性自己的性命。我相信現在很多人都在受苦,這正是耶穌所面對的現實,不過祂在聖三的共融中,知道父與祂一起走這苦路,聖神會透過教會延續祂的使命。所以,我們不要灰心,我們好像耶穌一樣,與聖三的共融內,走這條苦路。好像聖雷鳴道、龔品梅樞機、聖高比神父,願意為信仰見證犠牲,仿效他們為信仰奉獻。

最後,讓我們多認識中國教會的殉道者,在四旬期學習他們的榜樣,對堅固我們的信仰有很大的幫助。在苦路中,與主共死共活。

張心銳神父(慈幼會), 在1983年4月24日生於澳門,自小在香港接受教育。他就讀九龍鄧鏡波學校,在中學三年級時,與友人劉偉傑(現已是澳門教區神父),一起萌生當神父的念頭,最後一起在1997年加入慈幼會在香港的維豪備修院,回應聖召。他深受慈幼會士的影響,決心踏上成為聖若望鮑思高的神子,獻身服務於教會,特別是服務青年。張心銳神父於2014年6月21日,青年主保聖類斯公撒格的紀念日,領受執事聖職,並於2015年6月20日在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晉鐸,由當時的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襄禮。

四旬期網上靈修培育:基督是我的至寶【國語】

主題:基督是我的至寶
主講:馮二會神父

斐理伯3:7
「凡以前對我有利益的事,我如今為了基督,都看作是損失。」

斐理伯3:8
「不但如此,而且我將一切都看作損失,因為我只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

這次分享總共分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只看基督

只看就是專注,把你的注意力定在天主那裡,聖經給我們一個教導,就是當天主指示我們的時候,我們去看,去定睛,去矚目,我們就能得到。

第二部分:賺得基督

「我自願損失一切,拿一切當廢物,為賺得基督。」斐理伯3:8

  1. 丟棄一切賺得基督,這是天主賜給的大愛。
  2. 丟棄一切賺得基督,這是天主賜下來的真理之光。
  3. 丟棄一切賺得基督,這是天主真正賜下的產業。

第三部分:交予基督

「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結出許多子粒來。這是指耶穌為我們眾人捨棄了自己的生命,為賜給世人生命。耶穌基督這個新亞當,他要為我們死,為的是賜給我們生命。」若12:24

「我來是為叫你們獲得生命,而且獲得更豐盛的生命。」若10:10

第四部分:傳揚基督

1. 基督的榜樣:耶穌對他們說:「讓我們到別處去,到鄰近的村鎮去罷!好叫我也在那裡宣講,因為我是為這事出來的。」谷1:38

2. 傳基督的福音是耶穌的命令

3. 保祿宗徒的三句話:

第一句:「我若傳福音,原沒有什麼可誇耀的,因為這是我不得已的事;我若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格前9:16

第二句:「為救我的弟兄,我血統的同胞,就是被詛咒,與基督隔絕,我也甘心情願。」羅9:3

第三句:「這場好仗,我已打完;這場賽跑,我已跑到終點,這信仰,我已保持了。」弟後4:7

教宗在巴格達會晤該國的主教、司鐸、會士、修生和要理教員

Photo courtesy of Vatican Media.

2021年3月5日,教宗方濟各在巴格達的救贖之母主教座堂會晤這個國家的主教和司鐸、男女會士、要理教員和平信徒領袖,這是他抵達伊拉克後的第二項活動。這座聖堂是伊拉克教會的象徵性場所,2010年10月31日遭到一夥恐怖分子的襲擊,48名信徒被殺,其中有兩名司鐸,還有數十名穆斯林死亡。

Photo courtesy of 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伊拉克使徒之旅專頁

在伊拉克天主教不同禮儀的教會領導人致詞後,教宗發表一篇講話。他首先讚許伊拉克的主教和司鐸、男女會士、要理教員和平信徒領袖與該國的信友們同甘共苦,分擔他們的期望和焦慮。教宗說:「天主子民的需求和每日面對的牧靈挑戰在這疫情時期變得更加嚴峻。然而,我們的使徒熱忱絕不該停頓或減弱。沮喪的病毒很容易傳染,有時似乎就在我們身旁傳播。」

「上主賜予我們一劑抵禦這可憎病毒的有效疫苗是希望,它來自恆心祈禱和每日忠實於我們的使徒工作。藉著這個疫苗我們能夠以常新的活力前行,如同傳教的門徒們那樣,分享福音的喜樂,成為天主的國,聖德國度的臨在,以及正義與和平的活標記。」

Photo courtesy of Vatican Media.

伊拉克的基督徒數十年來面對了戰爭和受迫害的考驗,基礎設施脆弱,以及不斷為經濟和人身安全而奮鬥,包括基督徒在内的許多人流離失所,移居其它國家。教宗對該國主教和司鐸留在子民身旁,給予他們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同時鼓勵他們堅持這項承諾,確保在伊拉克的公教團體繼續充實整個國家的旅程,儘管這個團體像一粒芥子那麽小。

教宗將臨在於伊拉克的不同教會比作掛毯上的家庭畫面,每個團體以其悠久的歷史、禮儀和精神財產,如同許多一根根彩色的細線那樣,共同編織成一張美麗之極的掛毯,不僅證實我們的兄弟情誼,也追溯到其根源。因為「天主就是設計這張掛毯的藝術家」,祂願意我們彼此編織完好,堪稱祂的子女。

教宗也提到:「在教會的使命中也會出現互不瞭解和緊張的情況,它們是阻礙編織兄弟友愛的纏結,是我們心中的纏結,因為我們都是罪人。但這些纏結能夠由恩寵、由更大的愛來解開;能由寬恕和友愛交談來鬆緩,耐心地彼此協助背負重擔(參閲:迦六2),在考驗和困境中彼此支持。」

接著,教宗特別對主教們說了一番話。教宗說:「我喜歡用『親民』二字來思考主教牧職。我們需要在祈禱中與天主一起留守在託付於我們照顧的信徒和我們的司鐸身旁。尤其要接近你們的司鐸。不可讓他們把你們當作管理人或經理,而視為掛慮子女是否安好的父親,隨時準備以開放的心給予他們支持和鼓勵。」

對司鐸、會士、要理教員和準備晉鐸的修生們,教宗指出:「你們在心中都已聽到了上主的聲音,並如年輕的撒慕爾那樣回答說:『我在這裡!』這個回答邀請你們日日更新,引領你們每個人熱情和勇敢地分享福音的喜訊,常在天主聖言的光照下生活和行走。」教宗叮囑他們:「不可將時間全部花費在開會和辦公桌前,而應走向人群,陪伴城鄉的信友們。」

教宗也提到10年前在這座主教座堂殉道的弟兄姐妹,指出:「他們的死提醒我們,煽動戰爭、敵對、暴力和流血犧牲與宗教教導不相容(參閲:《衆位弟兄》通諭285號)。」教宗也念及所有暴力和迫害行動的受害者,無論他們屬於哪個宗教團體。他說:「我隔天要會晤這個國家各宗教傳統的領導人,再次提出這個信念,即宗教應為所有天主子女間的和平與團結效勞。」

教宗尤其念及青年,稱他們是承諾和希望的携帶者,在伊拉克尤其如此。教宗說:「伊拉克不僅有極寶貴的考古遺產,也有無法估量的未來財富:青年!他們是你們的寶藏,需要予以愛護,培養他們的夢境,陪伴他們的行程,增加他們的希望。」

最後,教宗勉勵伊拉克的主教和司鐸、男女會士、要理教員和平信徒領袖,透過聖洗和堅振聖事,聖秩或修會聖願,將自己奉獻給上主,在這片與救恩史息息相關的土地上成為傳教的使徒。「你們應屬於這個歷史,忠實地見證天主言出必行的許諾,努力建設一個新的未來。」

Photo courtesy of Vatican Media.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向伊拉克民政當局、外交使團和公民團體發表首篇講話

Photo courtesy of 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伊拉克使徒之旅專頁

2021年3月5日,教宗方濟各抵達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從專機的機艙門口緩慢地走下階梯。兩名孩童身穿傳統服飾,把花束獻給聖父教宗。巴格達國際機場鋪設了紅毯,穿著軍服的伊拉克軍人在紅毯兩側致敬。現場眾人高唱歡迎嘉賓的歌曲,手中搖著伊拉克和梵蒂岡國旗。伊拉克總理卡迪米(Mustafa al-Kadhimi)在機場迎接了教宗方濟各;而上一次伊拉克總理和教宗的會晤發生於2008年7月25日,當時本篤十六世教宗在羅馬近郊甘道爾夫堡夏宮接見了伊拉克時任總理馬利基(Nouri al Maliki)。在那次會晤中,伊拉克總理也邀請了教宗前來訪問。

Photo courtesy of 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在巴格達機場貴賓室與卡迪米總理進行了短暫會談,然後繼續他第33次國際牧靈訪問的行程,搭乘專車前往總統府接受正式歡迎禮。伊拉克時間當天下午3點,教宗方濟各在總統府拜會了該國總統薩利赫(Barham Ahmed Salih Qassim),兩人私下交談片刻。

Photo courtesy of Vatican Media

隨後,教宗在總統府大廳會見該國民政當局、公民社會和外交使團。薩利赫總統致詞後,教宗方濟各緊接著發表了他在伊拉克的首篇講話。教宗指出:「通過聖祖亞巴郎和眾多先知,在伊拉克孕育出的文明與救恩史緊密相連。」

教宗問候在場眾人,開門見山地強調他是「以朝聖者的身份」而來,旨在鼓勵天主教會的牧者、修道人士和信徒「在伊拉克社會當中為信望愛三德做見證」。

接著,教宗也向基督信仰其它教會和團體、伊斯蘭教和其它宗教傳統的代表們致敬,祈願「天主助祐我們以弟兄姊妹的身份並肩前行」,堅信「真正的宗教訓導邀請眾人扎根於和平、互相認識、人類友愛及和睦共處的價值」。

正值全世界抗擊新冠疫情危機,教宗指:,「這疫情不僅打擊了許多人的健康,也造成那些早已脆弱又不穩定的社會和經濟條件更加惡化。這場危機需要人們攜手努力邁出許多必要的步伐,諸如為所有的人平均分配疫苗。」教宗引用《眾位弟兄》通諭,重申必須「再次反思我們的生活型態、我們生命的意義,好能在這段磨難時期過後變得比以前更美好,在建設未來時,以我們的共通點為基礎,少看那使我們分裂的」。

Photo courtesy of Vatican Media

談到伊拉克的苦難,教宗方濟各指出:「在過去幾十年內,戰爭的災難、恐怖主義和派系衝突的禍患令這個國家苦不堪言。而這些人禍的起因往往是拒絕接受不同宗教和種族群體和睦共處的原教旨主義,所結出的苦果是死亡、摧毀和滿目瘡痍,以及很多人和團體心靈受傷,需要經歷多年的時間才能痊癒。」

教宗提到雅茲迪人的悲慘處境:「他們是毫無意義又慘絕人寰的殘暴行徑的無辜受害者,為了他們的宗教信仰而遭到迫害和殺害,身份認同和生命安全陷入危險。」

為此,教宗方濟各籲請眾人體認到:「我們同屬於唯一的人類大家庭,卻各有差異。唯有如此,才能開啟實際的重建進程,留給後代子孫一個更美好、更正義又更人性化的世界。關於這點,宗教、文化和種族的多樣性是伊拉克社會數千年以來的特色。它是個能從中獲益的珍貴資源,而非有待剷除的障礙。今天,伊拉克蒙召向所有人,尤其是在中東展現出,差異非但不會製造衝突,反倒必然在文明生活中和諧地合作。」

教宗闡明:「友愛共存需要耐心又誠摯的對話,並在正義和守法的情況下受到保障。人人都要盡力克服敵對和對立,並且從共有的深層身份,也就是從唯一造物主天主的兒女的身份出發,彼此交談,誠如梵二大公會議所強調的那樣。」教宗由此指出:「聖座持續向伊拉克等國的當局發出呼籲,請各國授予所有宗教團體它們應有的認可、尊重、權利和保障。」教宗對伊拉克政府已付出的努力表示讚賞,並祝願該國政府能為國家的益處再接再厲。

至於社會的貧困弱小者,教宗懇請眾人鍛鍊團結互助的美德:「它有助於我們實踐關懷和服務的具體舉動。」

教宗也念及所有因暴力、迫害和恐怖主義而失去家人、摯愛、家園和基本物資的人。教宗說:「在失業和貧困問題日益加劇的同時,我想到所有每天奮力尋求安全、想方設法向前邁進的人。『知道我們對他人的脆弱負有責任』的意識,必須啟發每一個創造具體機會的努力,不論是在經濟規劃和教育領域,還是在守護受造界、我們共同的家園方面。」

「政治領袖和外交人員蒙召推動友愛的團結互助,抵拒腐敗、濫權和非法的災禍,同時也要建設正義,促進誠實和透明化。唯有如此,才能增進穩定、發展健康的政治,促使所有人,尤其是眾多伊拉克青年能盼望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此外,教宗方濟各自稱是個「悔罪補贖」的朝聖者,「為許多毀壞和殘暴」請求寬恕。教宗也提到「這些年來為伊拉克的和平」而獻上的許多祈禱。教宗方濟各談到聖若望保祿二世,稱他的這位前任「不遺餘力,尤其為此獻上了很多祈禱和痛苦」。

教宗方濟各表示:「天主時時聆聽,現在輪到我們來聆聽天主,走祂的道路。願武器不再作聲。願武器不再流通於此地和各地!願那些對本地百姓漠不關心的片面利益、外部利益得以終止。願和平的建造者、匠人得以發出聲音!願渴望平安度日、工作和祈禱的貧困弱小者和普通百姓得以發聲。暴力、極端主義、派系分裂和不寬容已經夠多了!」

教宗懇請在場眾人:「留些空間給所有渴望一起建設這個國家的公民進行誠懇又有建設性的對話和交流,留些空間給所有放下個人利益、一心推動修和與公益的人。因著他們的付出,這些年以來,伊拉克試圖為民主社會奠定基礎。在這層意義上,確保所有政治、社會和宗教團體的參與,並保障所有公民的基本權利,乃是必不可少的。沒有人該被視為二等公民。我鼓勵在這條道路上已邁出的步伐,並期盼能鞏固寧靜與和諧。」

「在促進和平方面,國際社會扮演了關鍵角色」;這在伊拉克、全中東和遭逢十年戰亂的敘利亞,都是如此。全球規模的合作有其必要性,好能應對經濟不平等和區域衝突等導致這些國家動盪的因素。目前有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正在採取措施,協助伊拉克重建,援助難民、國內流離失所者和想要回家的人」,教宗向它們致以感謝,並提到了許多機構,其中包括天主教機構,「多年來盡心竭力協助平民百姓」。

「眾多弟兄姊妹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這是個愛德與正義的行動,對持久的和平作出貢獻。我祈願各國不要對伊拉克人民收回友誼之手、有建設意義的手,卻要繼續秉持共同的責任感與地方當局一同行事,不強加政治或意識型態的利益。」

接著,教宗方濟各引用了阿布扎比文件,重申:「天主之名不能用來為謀殺、驅逐、恐怖主義和壓迫的行徑做辯護。這是因為造物主召叫我們去廣傳仁愛與和諧。天主教會渴望做每個人的朋友,透過對話,有建設性地與其它宗教合作,投入和平的事業。」

「基督徒在這片土地上的臨在歷史淵遠流長,他們對國家生活的貢獻構成了豐富的遺產,並渴望能繼續為眾人效勞。他們是享有完整權利、自由於責任的公民。他們在參與公共生活時,也將見證出健康的宗教、種族和文化多樣性,並能為國家的繁榮與和諧貢獻己力。」

教宗在總統府向伊拉克當局表達「感激之情」:「感謝他們致力於建設一個友愛合一、團結互助、和諧共處的社會」。在結束這篇講話時,教宗懇求全能的天主支持他們的責任,並引領他們眾人走在智慧、正義與真理的道路上。」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夏志誠主教主持「與香港社會同行」苦路:「不放棄就是成功,拒絕黑暗就是光明。」

圖片提供: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

【鹽與光傳媒資訊】香港時間2021年3月5日(星期五)晚上8時,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就香港的局勢及為鼓勵香港人,舉行了「與香港社會同行」苦路善工,並進行網上直播,使全球各地的人,特別是信友,也可透過網絡在不同的地域和時間同步參與。主持禮儀的是香港教區夏志誠輔理主教,他在講道分享中講解了耶穌基督在「苦路」上帶給我們的喜訊。夏主教勉勵我們:「不放棄就是成功,拒絕黑暗就是光明。」

收看講道:

以下是夏主教的講道分享全文:

各位兄弟姊妹,今晚我們在這裏共聚,我們祈禱,我們用苦難禮儀來祈禱。今天是星期五,在教會傳統上,很多團體和堂區都會在四旬期內的星期五舉行苦難禮儀 -「拜苦路」,來紀念主耶穌背着十字架,走到加爾瓦略山上被釘死的一段路。

我們以拜苦路來祈禱,因為我們的心很痛很苦。看到這幾天這47位兄弟姊妹所經歷的使我們很震驚,使我們很陌生,原來是這樣的嗎?香港竟然是這樣審訊一些嫌疑犯?不知為何。

不單止這47位兄弟姊妹,近年所發生的事是我們很痛心,充滿疑問,沒有答案,很難過。熟悉的地方,不熟悉的氣氛。似乎黑暗越來越籠罩四周,不知道從哪裏可找到光明,不知道從那裏去找到出路,找到希望。

除了「拜苦路」之外,有什麼更加好的讓我們與在苦難之中的兄弟姊妹,藉着主耶穌基督,一起連結起來?

今天晚上我們希望的不是單單在苦路禮儀純粹作一個的祈禱,而是我們知道教會時常與社會在一起,我們關心這個社會,關心社會上的弱勢,因為這個就是主耶穌的榜樣,這就是我們應該要做的。

香港的基督徒都是香港人,香港人的苦難都是我們的苦難,香港人的苦路都是我們的苦路。

是的,這條是苦路。在苦路上有什麼?看看耶穌基督!在苦路上有的是沉重的十字架,要背上的,路上有很多人在嘲笑,有掌權者的辱罵,有羅馬士兵的皮鞭。主耶穌在這條苦路上任人擺布,毫無自由,毫無尊嚴。是這樣嗎?是的,好像真的是這樣,被剝去衣服,被鞭打,被釘在十字架上,被刺穿肋旁,斷氣而死。完全是被人擺佈,死亡就是使人最被動的,人只能夠這樣眼白白接受,可以逃避嗎?

各位兄弟姊妹,完全不是這回事!為耶穌,痛苦和死亡完全不是被動的發生在祂身上的事情,而是主耶穌自己承擔,背上十字架,祂說:「如果不是我捨棄我的性命,沒有人可以奪去我的性命!」(參閱:若10:18) 祂在說什麼?祂不是被釘在十字架上,動也不能動嗎?祂不是被當時掌權的人所唾棄嗎?原來不是這樣!原來就是在最不自由的時候,沒有人可以奪去,世界上沒有一個權力可以奪去人心的絕對自由。

很奇怪!原來在最被動,接受痛苦,接受死亡那一刻,人可以這麼主動的,使這痛苦和死亡轉化成為一個祭獻,轉化成為對天主和近人的愛。看看耶穌,看看我們的天主!寬恕到底!關懷到底!愛人都底!因為沒有一個時刻使祂和祂的父(愛的天父)分開,所以祂有「力量」。

有「力量」!痛苦和死亡再不是被動地發生在耶穌身上,祂將它(痛苦和死亡)轉化,在愛中有這份轉化的「力量」。這個就是我們相信的主,這個就是我們跟隨的主。或許,今天真的非常黑暗,不知道那裏有光;或者,今天你會覺得那個空間越來越狹窄,不知道可以做些什麼。或許,你會覺得盼望不知道在哪裏,但是我們只要跟隨這位耶穌基督,這位在苦路上,背起十字架,將痛苦成為祭獻的耶穌基督,只要我們跟隨祂,我們的苦路就會成為走上「生命的路」。

我們可以失望,但不需要絕望。我們可以灰心,但不需要死心。

無可否認,在苦上會有很多人嘲笑辱罵,很多人不諒解,像是很孤單,但是我們再仔細啲看看,苦路上還有什麼?

當我們覺得什麼也做不到的時候,看看苦路上,有一位本來很害怕,被人拉出來幫耶穌背負十字架的西滿,但是他也分擔了耶穌的苦痛,與主一起,在苦難中連結,有「力量」。連結和團結就是力量,就可以向前。

是的,並不是那麼多人!還有婦人韋羅尼加,她做了些什麼,很小事,就是拿出手帕抹耶穌的臉面,充滿血汗的臉面,使祂體會到原來還有人幫助自己,明白自己,讓祂在抹去血汗之後看到自己要行的路。

是的,我再重複,不是很多人,但是有!有人在這苦路上,就是若望。他陪伴耶穌的母親瑪利亞,走到十字架下,因此他象徵着我們,代表着我們每一位基督徒接受瑪利亞成為我們的母親。

還有聖母瑪利亞。雖然從人的眼中來看像是很痛苦,很難過,怎麼可以看着,白頭人送黑頭人,望着無罪的耶穌基督,自己的愛子,接受這個不公道的死亡?但是瑪利亞站在十字架下,望着這些掌權者,在人前像是很有光明的人,但是原來是背棄良心的人,望着他們,毫不後退,毫不畏縮!

各位兄弟姊妹,這份就是「力量」。這個力量瑪利亞心內完全是堅定的,而且並沒有被邪惡所改變自己,並沒有怨天尤人,也沒有指控任何人。為什麼?因為她的心仍然是良善的,仍然是充滿着耶穌基督,她的愛子給她的這份寬恕,這份憐憫,這份「力量」到底。

邪惡的力量,邪惡的影響,最深的就是使我們也成為邪惡。「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你都不公道,我也做些惡事吧!」不是這樣的,這個不是耶穌基督的路,不是瑪利亞的榜樣,這個不是我們基督徒要跟隨的那位所做的。

如果看到苦路上原來有角色,我們有自己的一個角色,無論那個空間那麼細小,但是還是有。釘在十字架上,手腳不能動,但是那顆「心」是沒有人可以所困着,世界上沒有一種權力可以剝奪我們的意志。我們的意志是屬於連繫着我和天主的,我們永遠可以在愛中到底。

各位兄弟姊妹,如果是這樣會如何呢?你看看,當耶穌他背着十字架的苦路走到最後之時是怎樣的?就是產生生命。那位強盜會悔改,那位代表着強權的羅馬百夫長認出這位是天主子。

一粒麥子如果不死去只是一粒,如果死去,就會結束很多的子粒。我們要去看,張開雙眼去看,看清楚,苦難不是盡頭,麥子死去百倍收。

或許,我們看不見什麼,「我是何許人,只是升斗市民,可以做什麼,可以改變什麼,整個社會都是這樣的發展方向」。不緊要,不需要要求自己做一些轟天動地的是事,我們還能做什麼,小市民一名而已,做什麼呢,沒什麼的,就像韋羅尼加,西滿,或者是若望宗徒,去陪伴聖母瑪利亞,即使是聖母也不能做些什麼。守好自己的份位,堅定我們的立場,不要被邪惡所影響,就足夠了。到最後可能什麼也做不到,沒什麼可改變,但是各位兄弟姊妹,我們改變了,改變了什麼?就是親近了天主,我們如同耶穌一樣。這條苦路走到最後不是一個墓穴,而是一個空墳;不是死亡,而是生命,是復活。這就是耶穌基督的苦路!這個就是這個晚上用苦路禮儀祈禱的原因。

各位兄弟姊妹,不放棄就是成功,拒絕黑暗就是光明。

收看全程:
>

教宗接見參加巴格達「相遇學校基金會」項目的青年

圖片:Vatican Media

2021年3月5日,教宗方濟各以接見幾位青年結束了他在伊拉克第一天的訪問活動。聖座新聞室的一份公告稱,「當天晚上,教宗回到聖座駐伊拉克大使館後,接見了參與巴格達相遇學校基金會項目的幾位青年」。

這幾位青年屬於伊拉克不同宗教信仰團體,他們由相遇學校基金會意大利的協調人陪伴前來晉見教宗。在交談中,「每位青年都向教宗講述了自己對未來的夢想,聖父教宗邀請他們要有希望,並且尋找在他們的道路上能引領他們的星辰」。會見活動在當地時間6點半後結束。

相遇學校基金會是教宗方濟各創立的一個國際性機構,目前分布在190個國家,透過其網絡整合了50多萬個教育中心。該基金會的使命是整合全世界上的教育團體,通過技術、運動和藝術方面的課程,給予青年們相遇文化的教育。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