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公開接見:基督徒要喜樂地福傳,才能使人信服

圖片:Vatican Media

福音的宣講有賴於喜樂的態度。教宗方濟各11月15日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如此表示。在頒布《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十週年之際,教宗從這道勸諭出發,繼續以傳教熱忱為主題的要理講授。

教宗指出,《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可歸納出四大重點,第一個便是喜樂。基督徒宣講的是耶穌,祂本身就是喜樂,所以宣講祂的人必須常懷喜樂。「這是因為一名不快樂的基督徒,悲傷、不知足的基督徒,或者更糟糕的是,一名怨聲載道、懷恨在心的基督徒,無法使人信服。這名基督徒雖然談論耶穌,但是沒有人相信他。⋯⋯我們必須注意我們的情緒。」

接著,教宗提到福音中兩名前往厄瑪烏的門徒,以及其他在最後晚餐廳看見復活主耶穌的門徒:他們由於歡喜,不敢信(參閱:路廿四41)。教宗重申,「與耶穌的相遇總是令你歡喜。如果這沒發生在你身上,就不是真正與耶穌相遇」。

遇見耶穌後,我們回到日常生活中,深知自己找到了眾所期待的寶藏。教宗指出,「福音今天也受人期待。當今的人與每個時代的人一樣,都需要福音」。即使是普遍抱持懷疑態度、世俗化,甚至是不給宗教意識留空間的社會,也需要耶穌。「這是宣講耶穌的大好時機。」

與耶穌的相遇讓人擺脫憂傷,不再感到內心空虛。與耶穌在一起,喜樂源源不絕地流出。因此,教宗邀請所有的人更新與耶穌的相遇,並且再次強調,如果有人感受不到喜樂,就該反省自己是否找到了耶穌。

教宗最後總結道:「今天我們每一個人要花一點時間,省思說:『耶穌,祢在我內。我渴望每天與祢相遇。祢是真人,不是一個概念。祢是旅途的友伴,不是一項計劃。祢是解決許多問題的天主聖愛。祢是福傳的起點。祢,耶穌,祢是喜樂的泉源。』」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為第28屆聯合國氣候會議呼籲:繼續走生態皈依的道路

教宗方濟各在11月12日主日誦念《三鐘經》後,向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的信友們提及兩年前開啟的“願祢受讚頌行動平台”(Laudato Si’Action Platform),同時也邀請人們為即將召開的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祈禱。

教宗說:「兩年前,啟動了『願祢受讚頌行動平台』。我感謝那些加入這倡議的人們並鼓勵人們繼續走生態皈依的道路。為此,讓我們為在迪拜即將召開的第28屆氣候大會祈禱。」

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將於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阿聯酋杜拜舉行,世界領導人將齊聚一堂,為協商在限制全球氣溫上升和考慮氣候變化相關影響的政策。教宗將出席大會並在12月2日向大會發表演說。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在杜拜出席第28屆聯合國氣候會議行程公布

教宗方濟各訪問杜拜時,將在第28屆聯合國氣候會議上發表一篇講話,並且進行多場不公開的雙邊會晤。聖座新聞室11月9日公布了教宗12月1日至3日在迪拜出席氣候變化大會的正式行程。

12月1日週五

早上11時30分,教宗專機將從羅馬達芬奇國際機場(Roma/Fiumicino)起飛,預計將於迪拜時間晚上8時25分抵達世界中心機場(Dubai/World Central)。屆時,歡迎教宗的儀式將在機場舉行。

12月2日週六

教宗將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28屆會議。當天上午10時,教宗要在與會的多國領導人前發表講話;從上午10時30分起,預計要進行多場不公開的雙邊會晤。下午場的會晤從3時30分開始。

12月3日主日

教宗將於上午9時在杜拜世博城為「信仰館」(Faith Pavilion)主持啟用典禮。第28屆聯合國氣候會議的信仰館有六大宗旨:第一、激勵宗教和宗教領袖發揮力量,投身於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第二、藉由量化指標和監督機制,展現出宗教機構和團體為緩解氣候變化的具體行動;第三、促進宗教領袖同心協力為氣候採取行動的全球盟友關係;第四、鼓勵宗教領袖參與政治對話,在政界代表團中啟發有關氣候的雄心壯志;第五、在為氣候行動呼籲後,促成歷史性的共識;第六、促使第28屆聯合國氣候會議宗教界與會者的集體行動協調一致並發揮出最大效果。在這個機會上,教宗將發表一篇致詞。

主日上午10時30分,教宗將前往杜拜世界中心國際機場。在歡送儀式後,教宗專機預計於上午10時45分啟程返回羅馬,並在羅馬時間下午2時40分降落在達芬奇機場。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為普世和平祈禱禱詞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
為普世和平祈禱
結束禱詞
伯多祿大殿
20231027日(五)

聖母瑪利亞,我們佇立在妳台前,求妳垂視我們!妳是慈母,妳知道我們的勞苦和創傷。妳是和平之后,當妳目睹妳眾多的子女飽受衝突的考驗,又因戰爭撕裂著世界而受煎熬,妳與我們一同度過並為了我們受苦。

這是陰暗的時刻。仁慈的母親啊,這是陰暗的時刻,而我們在這陰暗的時刻投奔於妳明亮的目光之下,並將自己託付於妳的聖心,妳對我們的問題關懷備至。妳的聖心未曾免除不安與恐懼:當旅舍沒有空間接納耶穌的時候,妳是多麼的憂愁!當黑落德試圖殺害耶穌,而你們不得不逃亡埃及的時候,妳是多麼的恐懼!當你們在聖殿裡丟失耶穌的時候,妳是多麼的痛苦!然而,仁慈的母親啊,妳勇敢無畏地面對了考驗:妳信賴天主,曾以體貼克服憂愁,以慈愛克服恐懼,以奉獻克服痛苦。仁慈的母親啊,妳沒有逃避,反而在關鍵時刻採取了行動:妳急速前去探訪依撒伯爾;在迦納婚宴上妳向耶穌祈求了第一個奇蹟;在晚餐廳妳與門徒們同心合意地聚在一起。在加爾瓦略山上有一把利劍穿透了妳的聖心,妳——仁慈的母親、謙卑的女人、堅強的女人——使那痛苦之夜充滿了逾越的希望。

仁慈的母親啊!現在求妳再次採取行動;在這遭受戰爭蹂躪及暴力破壞的期間,求妳援助我們!求妳仁慈垂視這迷失了和平之路的人類大家庭——人類喜愛加音勝於亞伯爾,喪失了兄弟情誼便找不到家園的溫馨。請為我們的世界轉禱,它已陷入危險和動盪不安。請教導我們接納和關愛生命——每個人的生命!棄絕戰爭的愚妄,因為戰爭散播死亡、摧毀未來!

聖母瑪利亞,多少次妳要求我們要祈禱和作補贖。然而,我們只顧自己的需求,任由眾多世俗娛樂的吸引,我們對妳多次的呼籲充耳不聞。然而,妳——仁慈的母親仍深愛我們,不厭其煩地愛著我們。請牽著我們的手來引導我們悔改,求妳使我們把天主放在首位。請幫助我們在教會內保持合一,在世上成為共融的建造者!求妳使我們意識到個人的重要性,擔負起締造和平的責任,以及我們蒙召要祈禱和朝拜天主,為整個人類轉求和作補贖。

仁慈的母親啊,我們實在一無是處,沒有妳的聖子,我們便一事無成。然而,妳尋回我們帶到耶穌面前,祂是我們的和平。為此,天主之母、我們的母親,我們來到妳台前,在妳的無玷聖心內尋求庇蔭。仁慈的母親啊,求妳憐憫我們!和平之后,求妳賜予我們和平!求妳撫慰那些心靈陷於仇恨的人們,使製造挑撥衝突者改過遷善!請擦乾兒童們的眼淚,在此刻他們痛哭不已!請援助孤獨的長者,垂顧傷者與病患,保護流離失所和痛失至親的人,安慰灰心喪志的人,喚起希望!

我們信賴妳,並把我們的生命、我們的一切、我們的所有和我們的身心靈都奉獻於妳,直到永遠。我們也將教會奉獻於妳,求妳使她向世人見證耶穌的愛,成為和睦的標記、和平的工具。我們將整個世界——特別是飽受戰爭之苦的國家和地區——奉獻於妳。

忠信的子民呼求妳——救恩之光:母親啊,求妳在衝突的黑夜中讓曙光照耀。妳是聖神的宮殿,求妳向各國政府指出和平的道路。妳是萬民之母,求妳使妳的子女們和好如初,他們被權力迷惑,又因仇恨而陷入罪惡。妳親近每一個人,求妳消除我們的嫌隙。妳憐憫眾人,求妳教導我們關愛他人。妳展示了天主的溫柔,求妳使我們成為祂慰藉的見證人。仁慈的母親,妳是和平之后,求妳傾注天主的和睦在我們心中。阿們!

(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按此閱讀英語禱詞

PRAYER OF THE HOLY FATHER FRANCIS
at the Conclusion of the Pacem in Terris Holy Hour
Saint Peter’s Basilica
Friday, 27 October 2023

Mary, look at us! We stand here before you. You are our Mother, and you know our struggles and our hurts. Queen of Peace, you suffer with us and for us, as you see so many of your children suffering from the conflicts and wars that are tearing our world apart.

This is a dark hour. This is a dark hour, Mother. In this dark hour, we look to you, and in the light of your countenance we entrust ourselves and our problems to your maternal Heart, which knows our anxieties and fears. How great was your concern when there was no place for Jesus at the inn! How great was your fear when you fled in haste to Egypt because Herod sought to kill him! How great was your anguish before you found him in the Temple! Yet, Mother, amid those trials, you showed your strength, you acted boldly: you trusted in God and responded to concern with tender care, to fear with love, to anguish with acceptance. Mother, you did not step back, but at decisive moments you always took initiative: with haste you visited Elizabeth; at the wedding feast of Cana you prompted Jesus’ first miracle; in the Upper Room you kept the disciples united. And when, on Calvary, a sword pierced your heart, Mother, by your humility and strength you kept alive the hope of Easter through the night of sorrow.

Now, Mother, once more take the initiative for us, in these times rent by conflicts and laid waste by the fire of arms. Turn your eyes of mercy towards our human family, which has strayed from the path of peace, preferred Cain to Abel and lost the ability to see each other as brothers and sisters dwelling in a common home. Intercede for our world, in such turmoil and great danger. Teach us to cherish and care for life – each and every human life! – and to repudiate the folly of war, which sows death and eliminates the future.

Mary, how many times have you come, urging prayer and repentance. Yet, caught up in our own needs and distracted by the things of this world, we have turned a deaf ear to your appeal. In your love for us, you never abandon us, Mother. Lead us by the hand. Lead us by the hand and bring us to conversion; help us once again to put God first. Help us to preserve unity in the Church and to be artisans of communion in our world. Make us realize once more the importance of the role we play; strengthen our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ause of peace as men and women called to pray, worship, intercede and make reparation for the whole human race.

By ourselves, Mother, we cannot succeed; without your Son, we can do nothing. But you bring us back to Jesus, who is our Peace. Therefore, Mother of God and our Mother, we come before you and we seek refuge in your Immaculate Heart. Mother of mercy, we appeal for mercy! Queen of Peace, we appeal for peace! Touch the hearts of those imprisoned by hatred; convert those who fuel and foment conflict. Dry the tears of children – at this hour, so many are weeping! – be present to those who are elderly and alone; strengthen the wounded and the sick; protect those forced to leave their lands and their loved ones; console the crestfallen; awaken new hope.

To you we entrust and consecrate our lives and every fibre of our being, all that we possess and all that we are, forever. To you we consecrate the Church, so that in her witness to the love of Jesus before the world, she may be a sign of harmony and an instrument of peace. To you we consecrate our world, to you we consecrate especially those countries and regions at war.

Your faithful people call you the dawn of salvation; Mother, grant that glimmers of light may illumine the dark night of conflict. Dwelling-place of the Holy Spirit, inspire the leaders of nations to seek paths of peace.  Queen of all peoples, reconcile your children, seduced by evil, blinded by power and hate. You, who are close to all, shorten our distances. You, who have compassion on everyone, teach us to care for one another. You, who reveal the Lord’s tender love, make us witnesses of his consolation and peace. Mother, Queen of Peace, pour forth into our hearts God’s gift of harmony. Amen.

教宗方濟各第七屆世界窮人日文告:「對一切窮人不要轉面不顧。」(多俾亞傳4:7)   

Photo courtesy of Rodney Leung, Salt + Light Media

教宗方濟各
2023 年世界窮人日文告
常年期第33主日
2023年11月19日

「對一切窮人不要轉面不顧。」
(多俾亞傳4:7)

按此下載中文版PDF文件檔   

按此下載英語牧民小冊子

1. 世界窮人日仍是天父慈悲的標誌,今年第七次在人生的旅途上,表達了對我們各團體的支持。這每年一次的集會逐漸地在教會的牧靈關懷中扎根,使我們一再重新發現福音的核心內容。儘管我們每日投身於接納窮人的服務,但仍然杯水車薪。貧窮如河流般湧進我們的城市,而且日漸擴大,甚至要暴漲似乎要淹沒我們,而向我們尋求幫助、支持和團結關懷的弟兄 姊妹的哀號卻越來越大。為此,在這基督普世君王節的前一主日,我們聚集在祂餐桌的周圍,再次從祂那裡領受恩賜,以活出神貧與服務窮人的承諾。

「對一切窮人不要轉面不顧」(多四7)。這句話幫助我們理解我們見證 的本質。在舊約書卷中,多俾亞傳不太被人關注,卻是富於智慧和博得人 的歡心,能幫助我們更加深刻地欣賞聖經作者所要傳遞給我們的訊息。我 們首先看到一幅家庭場景:托彼特是一位父親,他擁抱兒子多俾亞,多俾亞正準備開始一趟遙遠的旅程。年邁的托彼特怕自己再也看不到兒子,所 以將自己的「精神遺囑」留給他。托彼特曾經被流放到尼尼微,如今雙眼 失明,因此是雙重地貧窮。然而,他始終保持著一個信念,而這個信念就是他名字所表達的:「上主永遠是我的美善」。作為一個敬畏天主的人和一 位好父親,他想留給兒子的不僅是物質上的財富,更是對人生正途的見證。所以他向多俾亞說:「孩子!你要一生想念上主,不可隨意犯罪,違犯衪的 誡命;你要一生行義,不可走邪僻的路。」 (多四 5)

2. 我們可以立即看到,年邁的托彼特不僅要求他的兒子,要想到天主和在 祈禱中呼求祂。他講的是具體的行動:做善工、行正義。他更明確地說:「你當用你的財產,救濟一切行義的人。施捨時,你的眼不可睥視。」(多四 7)

這位有智慧的長者所說的話讓我們深思。我們不要忘記,托彼特是在行了一件慈悲的善工之後,才失去視覺的。就如同他自己所說,他從年輕時就開始投身於愛德工作:「我托彼特一生歲月常遵循正義的路,時常大方賙濟 與我一同被擄到亞述國尼尼微城的兄弟和同胞。〔……〕我把我的食物分送 給飢餓的人,把我的衣服施捨給裸體的人;我若看見同族的屍體,被拋在 尼尼微城牆外,我便一一埋葬。」(多一 3、17)

因他作了這愛德的見證,君王沒收了他的一切財富,使他一貧如洗。然而,上主還是需要托彼特;當他重新獲得官員的地位,他便勇敢地繼續他之前 的生活方式。讓我們聽聽他的故事,因為這對我們今天的信友也有意義:「在我們的五旬節日,即七七節日,他們為我預備了盛筵,我便坐下準備進膳。在給我預備桌子,擺上豐盛的食品時,我對我的兒子說:『孩子!你去,在擄到尼尼微的同族兄弟中,尋找一個全心懷念上主的窮人,領他來與我們 一同進膳。孩子,我等你回來』」(多二 1~2)。在這世界窮人日,如果托彼特對窮人的關懷也成為我們的關懷,那這句話就多麼有意義!如果我們在 主的餐桌分享了主的聖體後,也邀請人來參與我們家裡主日的午餐,那麼,我們所慶祝的感恩祭將會真正成為一個共融的標誌。再者,在圍繞著上主的祭台時,如果我們都意識到我們是弟兄姊妹,那麼,當我們與那些有需要的人分享我們慶祝時的用餐,這種弟兄情誼會多麼明顯!

多俾亞按照他父親的囑咐做了,但他回來卻帶了一個壞消息:有個窮人被謀害、被棄屍於市集。年老的托彼特毫不猶豫地從餐桌前起來,去埋葬那個人。回到家,他筋疲力盡,就在院子裡睡著了;一些鳥糞從他頭上的牆 上落到他眼裡,他就成了盲人(參閱:多二 1~10)。真是命運捉弄人:好 人沒有好報!我們也會這樣想,但信德教我們要更有深度地思考。托彼特 的失明將會成為他的力量,使他更能認出在他周邊各種各樣的貧窮。在預定的時刻,上主會恢復他的視力,也讓他再次快樂地見到他的兒子多俾亞。 聖經記載,當那天來臨時:「他一看見自己的兒子,便撲到他的頸項上,流着淚對他說:『孩子,我眼中的光!我看見你了!』他又說:『天主是可讚美的!祂的大名應永遠受讚揚!眾聖天使也是可頌的!願祂的大名永遠受讚頌,因為祂懲罰了我,卻又憐憫了我,使我現在得見我的兒子多俾亞。』」 (多十一 13~14)

3. 或許我們可以問,托彼特是從哪裡找到勇氣和內在的力量,讓他得以在 外教人當中事奉天主,並且愛近人,甚至冒著生命的危險呢?托彼特的故 事是非同小可的:忠誠的丈夫、關心人的父親、遠離自己的家鄉又受到不 公義地對待、被君王迫害而且被近人惡待,最後被驅逐。即便他是這麼好 的人,他仍然受到很多磨難。正如聖經常教導我們的:天主不會讓那些行 善的人免受磨難。為什麼呢?這不是要我們受辱,而是要堅定我們對祂的信仰。

托彼特在受磨難時,發現自身的貧窮,這讓他能認出其他貧窮的人。他忠 於天主的法律又遵守誡命,但對他而言,這還不足夠。他之所以能夠實際 地關懷窮人,是因為他自己本身經歷過貧窮。他對多俾亞的建議因此成為 他自己真實的精神遺囑:「對一切窮人不要轉面不顧」(多四 7)。簡而言之, 每當我們與一個貧窮人相遇,我們不能轉移目光,因為那會阻礙我們看見 主耶穌的面容。讓我們仔細思考托彼特的話:「一切窮人」。每一個人都是 我們的近人,無論他們的膚色、社會地位、來自哪裡……。如果我自己是貧窮的人,我也會認辨出那些需要我幫助的弟兄姊妹。我們都被召叫去與 每一個窮人和每一種形式的貧窮相遇,拋棄冷漠,以及那些我們為了維護虛幻的福利所找的藉口。

4. 我們生活在一個煽動不關心窮人需要的歷史性時代。唆使過富裕生活的 聲音日漸上升,而在貧困中的人們卻被噤聲。凡是不符合青少年所追求的 生活模式——而年紀最小的人則特別容易受到文化變革的影響——我們便很容易置之不顧。我們排除任何不舒服或造成痛苦的事情,卻將物質上的 品質追求視為人生唯一的目標。虛擬現實凌駕真實的生活,而且越來越令 人混淆。窮人們變成了圖片,只讓我們感動片刻,但當我們在街上遇見有 血有肉的他們,我們就感到厭煩和視若無睹。我們每日的生活都是那麼匆忙,無法讓我們停下來關心別人。慈善的撒瑪黎雅人的比喻(參閱:路十 25~37)並不僅是歷史上的一個故事,它在今日也挑戰我們每一個人,將責任委託別人不難;惟請別人行愛德而捐款是慷慨大方的舉動;但每個基督 徒的召叫,就必須要他親自投身其中。

5. 讓我們感謝上主有如此多的男女投身於照顧窮人和邊緣人;不同年齡層 和社會階級的人都協助那些被排擠和受苦的人。他們不是超級英雄,而是 我們每天都遇到的「隔壁鄰居」——安靜地讓自己在窮人中間成為窮人。 他們不僅是捐獻,他們聆聽、交談、儘量理解困難的情況和原因,為能提 供適當的建議和正確的參考。他們不僅關懷物質上的需求,也在意精神上 的需要;他們為每一個人的整體發展而努力。在他們慷慨而無私的服務中, 天國便真正臨在而可見;這些人就如同種子一樣,落在生命中好的土壤裡, 結出豐厚的果實(參閱:路八 4~15)。我們要向如此眾多的志工表示感激, 在我們的祈禱中也祈求他們的見證能夠日益獲得更多的成果。

6. 今年是《和平於世》通諭頒布的 60 周年紀念,我們可以仔細聆聽教宗 聖若望廿三世的訓導:「任何人都有他生命的權利、身體完整的權利,以及一切為獲得適當生活所必需應用方法的權利:這些方法中其主要者為衣、 食、住、休息、醫藥治療,和其他一切社會福利。因此,人當疾病、殘廢、 鰥寡、衰老、失業,或每當非由於他本人的過錯而缺乏必需的生存方法時, 他都有權利獲得照顧。」(《和平於世》通諭,6)

為了現實這一切,我們還有許多任務要完成,也需要在政治和立法上作嚴 肅且有效的承諾!儘管人力有限,在政治上有時亦因為忽視了公益服務的 重要而導致缺失,但仍有如此眾多的公民因相信這個價值而主動地服務窮人。因此我們祈望,「精誠關懷」和「輔助性原則」則這兩個概念能夠在他們心中持續地發展。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呼籲,甚至催促公家機關能善盡 他們的職責;然而,被動地等待所有一切都「從上」而來,也無濟於事。 身處窮困中的人,也必須參與其中,而當他們負起自己的責任時,在這轉 變過程中,也必須被人陪伴。

7. 我們必須再次聲明,除了上述貧窮的問題以外,不幸的是,還有一些新 的貧窮形式。我特別想到那些被捲入戰爭的人民,尤其是兒童,他們平靜 的童年和未來的尊嚴都被奪走了。這種情況,我們永遠都不能習以為常。讓我們作出所有的努力去締造和平,為使和平——復活主所給我們的禮 物——成為正義和對話的果實,能藉此得以肯定。

我們也不能忘記那些在不同經濟產業中的種種投機行為,這些行為造成物價飆漲,令許多家庭更加匱乏。薪俸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耗盡,導致人們的 生活缺乏尊嚴。如果一個家庭被迫要在為解決三餐或得到醫療照顧作選 擇,那麼,我們要以人類尊嚴之名發聲,每一個人都應賦有這兩種權利。

此外,要如何消除充斥著勞動界的倫理亂象呢?那些無論針對男女勞動者 的不人道對待、不合理的薪資待遇、工作不穩定的困境,以及多少工作意外造成的死傷,往往來自雇主選擇貪小便宜而不提供安全工作環境的心態……。 我們要記住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所說的:「工作價值的主要基礎是人本身。〔……〕人生來就得工作,並且被召要工作,可是工作是『為人』, 不是人『為工作』」。」(《人的工作》通諭,6)

8. 上述的問題,本身就已震撼人心,然而,這也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 部分而已。我特別要提及一種貧窮形式,越來越明顯地影響年輕的一代。 多少年輕人因一種令他們覺得自己是「一無所用」和「魯蛇」(loser)的文化而失望,所以感覺到沮喪,甚至輕生。讓我們幫助他們對抗這些有害的風氣,好使他們每一個人找到方法,建立有自信和慷慨的人格。

每當我們談到窮人,我們很容易陷於空談。停留在統計和數據上,這也是另一種不易察覺的誘惑。窮人是人,他們有面容、故事、內心和靈魂;他們是我們的弟兄姊妹,像所有的人一樣,有優點也有缺點,與他們每一個 人建立良好關係是至關重要的。

多俾亞傳教導我們,關懷窮人和為窮人做事,要採取實際行動。這事關正義,要求我們所有的人去互相尋找對方和彼此相遇,好使一個群體找到能 認同自己所需要的人並和諧共處。關心窮人,不僅是要急於施捨而疲於奔 命,而是要重新建立那人與人之間、被貧窮損害的正義關係。如此,「對一 切窮人不要轉面不顧」會引領我們獲享慈悲和愛德的益處,使我們的整個 基督徒生命富有意義和價值。

9. 願我們為窮人的關懷始終保持著福音的現實面。我們的分享應該滿足他 人具體的需要,而不僅是幫自己處理掉過多的物資。由此可見,我們需要在聖神的帶領下作分辨,而要辨明的,是我們弟兄姊妹們真實的需要,不是我們個人的希望和理想。窮人所需要的,其實就是我們的人性、我們一 顆開放去愛人的心。讓我們永遠不要忘記:「我們蒙召在窮人內找到基督, 聲援他們的請願,而且成為他們的朋友,聆聽他們,為他們發言,為擁抱 奧妙的智慧,這智慧是天主願意藉著他們與我們分享的」(《福音的喜樂》 勸諭,198)。我們的信仰教導我們,每一個窮人都是天主的兒女,而基督 臨在於他們中間:「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 的。」(瑪廿五 40)

10. 今年是聖女小德蘭的 150 周年誕辰紀念。她在自傳中這樣說:「我現在明白了,完美的愛德在於接受他人的缺點,不因他人的軟弱而覺得驚訝, 在我們眼前最微小的行動上實踐美德而有所成長。但最重要的,我明白到 愛德必定不能鎖在自己心中的深處:耶穌說:『人點燈,並不是放在斗底下, 而是放在燈台上,照耀屋中所有的人』(瑪五 15)。對我來說,這盞燈就代表愛德,必須給予光明和喜樂,但不只是那些對我來說最親愛的人,而是在家裡所有的人,無一例外。」(手稿 C,12r°,《小德蘭全集》,羅馬,1997, 247 頁)

這個世界就是我們的家,每一個人都有權利經驗愛德的光照;沒有人應該被剝奪這權利。願聖女小德蘭堅定不移的愛德在這世界窮人日啟發我們的 心,幫助我們「對一切窮人不要轉面不顧」,並幫助我們的目光注視吾主耶穌基督真神和真人的面容。

教宗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3年6月13日,貧窮人主保——帕多瓦聖安多尼紀念日

(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按此閱覽其他語言

2023年世界窮人日祈禱文

被釘十字架並死而復活的主耶穌基督,我們歡欣地聚集在祢餐 桌的周圍,再次從祂那裡領受恩賜,以活出神貧與服務窮人的承 諾,在他們身上,我們遇見祢的面容。

我們感謝祢有如此多的男女投身於照顧窮人和邊緣人,並與他們 分享,關注他們每一個人的整體發展。在這種慷慨而無私的服務 中,祢的天國便真正臨在而可見。

請光照公共機構,使其履行職責,保障生命的權利、身體完整的 權利,以及一切為獲得適當生活所必需應用方法的權利,當疾 病、殘廢、鰥寡、衰老或失業時的安全權。

天主聖神,祢賜給我們作分辨的能力,在祢的帶領下,我們能 辨明那些貧窮弟兄姊妹的真實的需要。讓我們能夠在他們的處境 中為他們發聲,迎接祢希望通過他們——天主的子女——向我們 傳達的神妙智慧。

聖女小德蘭,願你堅定不移的愛德啟發我們的心,幫助我們對 一切窮人不要轉面不顧,並幫助我們的目光注視吾主耶穌基督真 人真天主的聖容。

阿們。亞肋路亞!

(澳門教區教理培育委員會 恭譯)

教宗將於12月1日前往杜拜出席第28屆聯合國氣候會議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將於12月1日至3日前往杜拜,出席第28屆聯合國氣候會議(COP28)。他在接受意大利國家電視台新聞第一頻道主任基奧奇(Gian Marco Chiocci)專訪時,透露了這個消息。這次訪談已於11月1日週三晚間播出,教宗再次表達了對戰爭的擔憂,並對本屆世界主教會議給予了正面評價。

戰火蔓延的中東

提到戰火蔓延的中東,教宗表明他就任之初便爆發了敘利亞戰爭。當時教宗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了祈禱活動。教宗說:「基督徒在那裡祈禱,穆斯林也帶了地毯來祈禱。這是非常艱難的時刻。我認為這是一件醜惡的事,但是後來有人對此習以為常。⋯⋯我們不該對此習以為常。」

就在本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開幕不久,中東地區再次燃起戰火,這次遭殃的是以色列和加沙地帶。教宗語重心長地說:「戰爭是一場挫敗。⋯⋯兩個民族必須共處。那個明智的解決方案是:兩個民族、兩個國家。奧斯陸協議寫明:兩個國家劃出清晰的邊界,耶路撒冷享有特殊地位。」同時,教宗也念及世界上的其它衝突,例如:烏克蘭、也門,以及緬甸的羅興亞人悲劇。

世界主教代表會議

對於剛落幕的世界主教代表會議,教宗給予了正面的評價。他指出,與會者完全自由地發言,實踐了聖保祿六世教宗在梵二大公會議結束時所渴望的「同道偕行(共議同行)精神」。

司鐸獨身制

被問及司鐸獨身制的議題,教宗解釋說:「這是一條『實證法』,而非『自然法』:天主教東方禮的司鐸可以結婚,而在西方傳統的天主教會則是從12世紀起就有一條紀律,我相信就此開始了司鐸獨身制。然而,一條法律固然可以廢止,這沒有問題,但我不認為這是有益的,因為癥結點不在於此。這沒有幫助。」

教宗接著表示,獨身制的廢止「或許真的能讓某些司鐸擺脫糟糕的情況,也就是『光棍』的靈修狀態。司鐸應當是個父親,必須融入團體。有時候,當司鐸只顧自己、把自己當成一名神聖人物時,我就會感到十分擔憂。我不喜歡這一點,因為他會丟失與人的接觸」。

同性伴侶

關於同性伴侶的議題,教宗闡明,當他說教會接納每一個人時,指的是所有「人」。「教會接納人,每一個人,不問對方的現況。然後,每個人心中的基督徒歸屬感會成長、成熟。教會接納所有的人,而那些想要進入教會的組織則是另一回事。原則是這個:教會接納所有能夠接受洗禮的人。組織是不能接受洗禮的,人卻可以。」

婦女在教會內的角色

此外,教宗也向記者談論了婦女在教會內的角色。他說:「梵蒂岡這裡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婦女工作。比方說:梵蒂岡城國政府的第二把手是一名婦女,她是修女;城國政府主席的角色很籠統,而實際上發號施令的是這名修女。聖座經濟委員會有六名樞機和六名平信徒,在這六名平信徒中有五個人是婦女。」

再者,聖座多個部會原本由蒙席擔任的秘書職務,如今也由婦女出任,諸如:聖座修會部、聖座促進人類整體發展部。遴選主教的委員會裡,也有三名婦女,「因為婦女擁有特殊的嗅覺」。教宗說:「我認為,應讓婦女融入教會的日常工作中。」

婦女領受聖秩聖事

至於婦女領受聖秩聖事的議題,教宗表明,「那裡存在一個神學問題,而非行政問題。婦女能在教會裡做所有的事,甚至可以當執政官,這沒有問題。然而,從神學、聖秩職務的角度來看,事情就不同了」。這涉及「伯多祿原則」(Petrine principle)與「聖母瑪利亞原則」(Marian principle)的課題,而「聖母瑪利亞比伯多祿更為重要」,因為教會是慈母、是女性。「但如果我們想要把這點縮限在功能主義的範疇,那麼我們就會失去它」。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基督徒在愛的動力中取得平衡

圖片:Vatican Media

天主的婢女瑪達肋納・德爾布雷爾(Madeleine Delbrêl)「有一顆不斷走出去的心」:教宗方濟各11月8日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以這番話描述了這名法國的可敬者。她生於1904年,1964年蒙主恩召,是一名社會工作者和作家,擁有神秘經驗,在巴黎郊區與工人相處了30多年。教宗在以使徒熱忱為主題的要理講授中,讚許這名婦女是熱情福傳的見證人。

瑪達肋納・德爾布雷爾在20多歲時與天主相遇,從此深受祂的吸引,決定為上主奉獻一生,秉持手足情誼與「街頭的人」分享生活。

這名婦女稱自己的靈修精神是「自行車靈修」,教宗引用她的話說:「為了在祢的道路上與祢同在,需要向前邁進,當我們的怠惰央求我們停下來時也不例外。祢為我們選擇了一種奇妙的平衡,一種只有在運動、在動力中才能保持穩定的平衡。這有點類似於自行車。⋯⋯唯獨在愛的動力中前行、移動,我們才能保持筆直的狀態。」

教宗表示,這名天主的婢女「接受了窮人的吶喊質問」。她感受到,「福音的活天主必須在我們內燃燒,我們才能將祂的名帶給那些還沒找到祂的人」。

「本著這個精神,瑪達肋納關懷世界的律動和窮人的吶喊,感到自己蒙召『全然活出基督的愛,準確來說,就是從慈善撒瑪黎雅人的油,到加爾瓦略山上的醋,如此為了愛而把愛獻給祂,⋯⋯毫無保留地愛祂,並讓祂愛我們到底,這麼一來愛的兩條偉大誡命落實在我們身上,並且合而為一』。」

此外,這名擁有神秘經驗的可敬者也教導我們「在福傳中被福傳」。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在傳揚福音的過程中,也接受了福音的宣講」。

教宗闡明,注視這名福音的見證人,我們學到了上主臨在於各種處境中,「並召叫我們居住在自己的時代裡、與他人分享生活、分擔世界的喜樂與悲痛」。她尤其教導了我們,即使是世俗化的環境也有助於悔改,「因為與非教友的接觸能激勵教友持續調整自己的信仰之道」。

教宗最後總結道:「願瑪達肋納・德爾布雷爾教導我們在宣講福音和愛內活出這份『律動中』的信仰。」

此外,教宗方濟各顯然深切擔憂那些體嘗戰爭之苦的人。他於11月8日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再次為他們祈禱,說:「我們不可忘記飽受磨難的烏克蘭,讓我們想想巴勒斯坦人民和以色列人民。求主恩賜我們公正的和平。人們受了很多的苦。」

在問候講意大利語的朝聖者時,教宗堅持呼求和平。他說:「孩童受苦、病人受苦、老人受苦,很多年輕人喪生。戰爭始終是個挫敗。我們不要忘記,它始終是個挫敗。」

在降福講阿拉伯語的信友時,教宗懇求天主保佑他們「免於一切災禍」。他特別祈求主耶穌賜予勇氣,好使我們勇敢地與他人攜手努力「讓大地免於災禍、恢復其原有的美善」。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與孩童相會:純真與同在是天主賞賜的恩典

圖片:Vatican Media

2023年11月6日下午,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接見了約75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孩童,與他們共度了歡聲笑語的時光。這次聚會的名稱是「我們向男童女童學習」,由聖座文化教育部贊助。

活動開始之際,聖座文化教育部部長門東薩樞機首先對在場的孩童說:「我們在這裡,是為了向你們學習。世界正處於艱難時刻,很多孩子在受苦。⋯⋯你們、你們的喜樂、你們的夢想和你們的臨在是對抗這些禍患的強力解藥。請你們幫助我們,幫助世界變得更美好。」

教宗坐著輪椅進入會場,從保祿六世大廳觀眾席的後方往舞台前進,沿途問候活動參與者,降福人群,收下禮物,並親吻嬰兒。在致詞中,教宗先是向活動主辦方和參與者表達感謝,然後切入主題問在場的孩童:我們能從你們身上學到什麼?

教宗解釋道,孩童提醒世人「純真樸實和同在一起」的美好,這是天主所賜的兩大恩典。教宗對孩子們說:「我們需要向你們學習。我每次遇見你們都很高興,因為你們總是能教我一些新的東西。」

來自世界各地的孩童們齊聚一堂,猶如一個大家庭的手足那樣團聚。「這是耶穌賜給我們的大家庭。教會是大家庭的家,而上主始終以擁抱、以輕撫迎接我們。」

教宗渴望擁抱在場每一個孩子,同時也念及「此刻正因氣候災難、飢餓、戰爭和貧困而受苦的孩童們」。在教宗的詢問下,孩童們表示他們不願意作惡,卻希望能提供幫助。教宗說:「我們這些大人必須注視你們自動自發的精神,聆聽你們的訊息。」

接著,教宗回答了多名孩童提出的問題。這些孩童分別來自巴西、巴勒斯坦、意大利、烏克蘭、越南、敘利亞、秘魯、菲律賓、非洲、太平洋島國等地方,他們以童言稚語表達了心中的疑惑。

幾個孩子問到,教宗有哪些朋友,夜裡作什麼夢,白天如何打發時間?教宗親切地列舉了他的朋友,並強調「朋友是天主的恩賜,因為沒有朋友的人很可悲」。說到夜裡作的夢,教宗坦言他很少作夢,偶爾會在夢中回憶起童年往事。

關於白天做的事,教宗表明:「這裡工作很多。聆聽人們、整頓事務、思考如何前進、努力讓事情更好地發展,這些都是工作。」教宗稱工作「有益健康、帶來尊嚴」。天主要我們「靠自己的勞動賺取食糧」。

面對巴勒斯坦和烏克蘭的孩童,教宗談起戰爭的課題。他對懵懂的孩童說:「你們聽好這個:戰爭在全世界爆發了。」巴勒斯坦、非洲南部、剛果、緬甸、莫桑比克,各地爆發了戰爭,有的戰爭不為人知。「我們正處於醜惡的戰爭中,戰爭剝奪和平、奪走我們的生命。」因此,教宗邀請在場孩童重複他的話,說:「我們要為和平努力!和平是美好的。」

9歲的烏克蘭男孩提出了一個難題:如何締造和平?教宗表明,締造和平並不容易,製造戰爭比較簡單,「因為戰爭靠仇恨、報復、傷害他人就能製造,憑著本能衝動去做」。和平則需要「伸出友誼的手」,「不停努力讓其他人也參與其中,好能向前邁進」。

非洲和太平洋島國的孩子表現出對大自然的關注,好奇為什麼到了秋天還這麼熱。教宗指出,那是因為「我們人類沒有守護受造界,沒有守護大自然,大自然在反抗」。「我們必須學習守護受造界,守護大自然,不可糟蹋大自然。」教宗接著向孩童說明了南極和北極融冰的情況,鼓勵他們關心大自然。人類是受造界的一員,守護受造界等於是保護我們自己。

最後一個提問涉及如何避免浪費。教宗回答說:「拜託,請不要浪費。不可浪費餐食,因為有些人沒飯吃;始終要善用糧食,不可丟棄:糧食是天主賜下的恩典。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學習不浪費食物。⋯⋯假如中午剩下一點飯菜,晚上要把它吃掉,但是不可以丟棄:丟棄食物是個醜惡的罪。」

提問結束後,教宗帶領在場眾人誦唸了《聖母經》,然後頒賜降福。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主持追思彌撒:天主喜愛謙卑,教宗、樞機和主教必須服務

圖片:Vatican Media

2023年11月3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追思彌撒,紀念近一年中去世的本篤十六世及6位樞機和147位主教。教宗在彌撒講道中強調了天主的憐憫和謙卑,“祂將自己戰勝死亡的生命賜予我們”。

當天的福音敘述耶穌使納因城寡婦的獨子復活的事蹟(參閱:路七11-17)。看到一個送葬的隊伍,死者是“他母親的獨生子”,耶穌就“動了憐憫的心”。教宗省思這個場景,提到本篤十六世的首道通諭《天主是愛》中的一句話:“耶穌的綱要,就是擁有‘一顆可以看到的心’。”(31號b)

教宗指出,本篤十六世多次提醒我們,“信仰首先不是需要理解的一個觀念或需要奉行的一種道德,信仰是需要遇到的一個人,耶穌基督”。教宗解釋,耶穌看到納因城寡婦的痛苦就停下腳步,按住死者的棺材並使他復活。耶穌的神性“在與我們的苦難接觸時閃耀發光,因為祂的心是憐憫的”。

教宗強調,“向因自己的親人死亡而痛苦的人投向憐憫的目光”,這很重要。耶穌以祂的憐憫消除了距離,走近這個失去兒子的婦人。“這就是天主的風格,親近、憐憫和溫柔。話語不多。耶穌不對死亡進行說教,而對那個母親只說一句話:‘不要哭了!’”

“為什麼?難道哭就錯了嗎?不是的,在福音的記述中耶穌自己就哭過。但祂對那個母親說‘不要哭了’,因為因著上主,眼淚不會永遠流淌,是有盡頭的。祂是天主,正如經上所預言的,祂要‘永遠取消死亡’並‘從人人的臉上拭去淚痕’(依廿五8;參閱:默廿一4)。祂把我們的眼淚當作自己的,為使我們不再流淚。”

接著,教宗提到在這段《路加福音》中,主角是一個獨生子和一個寡婦,他們與《聖經》所提的外方人都是最孤獨和被拋棄的人,“除了天主外,他們不能信賴任何一個人”。也因此,“寡婦、孤兒、外方人”乃是“上主最親密和最鍾愛的人”。

教宗指出,我們要學習這些人的謙卑,他們將一切希望寄託於上主,而非自己身上;他們以上主為生命的中心。不依靠自己的力量,“而是祂對他們的眷顧”,承認自己是“需要天主的人”,他們讓我們懂得“微小極受上主喜愛,是通往天國的道路”。

“天主尋找卑微的人,他們將希望寄託於上主,而不是自己和自己的計劃。弟兄姊妹們,這就是基督徒的謙卑:它不是其它美德中的一種,而是生活的基本態度:相信自己是需要天主的人,為天主騰出空間,將一切信賴都寄託於祂。這就是基督徒的謙卑。”

教宗繼續表示,天主喜愛謙卑,“因為謙卑能使祂與我們互動”。上主喜愛謙卑,因為祂自己就是謙卑。上主降臨我們當中,自謙自卑,不強迫人,而是留出空間。

“天主愛那些不以自己為中心的人,愛那些不是一切的中心的人,祂愛的正是謙卑的人:這些人比任何人都相似祂。這就是為什麼如耶穌所說的:‘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路十四11)我喜歡提起本篤教宗最初說的那句話:‘上主葡萄園中謙卑的工人。’是的,基督徒,尤其是教宗、樞機和主教,都應邀成為謙卑的工人:服事而不是被服事;在考慮自己的果實之前,先想到主葡萄園裡的果實。為耶穌的教會棄絕自己是多麼的美好!”

最後,教宗邀請眾人為在近一年中去世的樞機和主教們祈禱,並表明他們曾有一顆“牧靈、憐憫和謙卑的心,因為他們生命的意義是上主”。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主持追思已亡瞻禮彌撒,為戰爭下早逝的生命祈禱

圖片:Vatican Media

11月2日上午10點,教宗方濟各前往羅馬城南的“陣亡將士公墓”主持追思已亡瞻禮彌撒。大約三百多位信友冒雨參與了教宗主持的彌撒。

教宗到達公墓時,受到意大利行政官員的歡迎,隨後坐輪椅到部分將士墓前獻花並默思祈禱。祈禱之後開始舉行彌撒。

在講道中,教宗省思了“記憶與望德”。關於記憶,教宗指出,“紀念我們的先人,他們度過一生,結束了塵世的生命;紀念很多與我們為善的人:在家庭裡,在朋友中……。也紀念那些雖然無法做很多善事、卻被天主所紀念和憐憫的人”。這就是上主無限慈悲的奧秘。

接著,教宗講到望德。教宗說:“今天的望德是一份有助於展望未來的記憶。”“我們走在前去相遇的旅途中,要去與上主和所有的人相遇。我們應該祈求上主賜給我們這望德的恩寵:望德絕不叫人失望;望德是每天推動我們前進的美德,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探尋出路。”望德絕不叫人失望。

隨後,教宗提到他眼前紀念的將士們,他們大多數都是在二十到三十歲之間陣亡的。教宗說:“這不禁讓我想起今天的戰爭。今天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許多青年人和不再青春的人⋯⋯世界各地的戰爭,也有的是離我們很近的戰爭,在歐洲內外:有多少人死亡啊!生命在不知不覺中就被毀掉了!”

“今天,我們懷念逝者,珍惜有關逝者的記憶,守護望德,祈求上主賜予和平,願人們不要再在戰爭中互相殘殺。太多無辜者喪生,太多士兵陣亡。但為什麼會這樣?戰爭永遠是失敗,絕沒有全然的勝利可言。是的,一方戰勝了另一方,但背後總要付出代價,這就是失敗。”

最後,教宗祈禱說:“讓我們為我們的亡者、為所有人向主祈禱:願上主接納每一個人。我們也祈求天主憐憫我們並賜給我們望德:望德使人前進,並讓我們在蒙主恩召時能夠與所有人共同走向上主。”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