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2019年5月祈禱意向

教宗全球祈禱網絡(舊稱祈禱福傳會(Apostleship of Prayer,或譯作「祈禱宗會」)是一個全球性的祈禱網絡,引領每一個人與復活的基督建立深刻信賴的個人關係,幫助人在其生命中找到希望與意義。祈禱福傳會成立於1844年,讓年輕人即使在求學時期也要以種種方式作福傳的工作。這些方式包括祈禱以及透過聖體聖事與耶穌基督結合,把每天的生活奉獻給天主。

每月教宗都囑禱一個總意向和一個福傳意向。讓我們每天早上念「每天奉獻禱詞」,為教宗和其他信眾的意向祈禱。

2019年5月意向

福傳意向:為非洲教會,合一的酵母

願非洲教會,透過其成員的獻身,能成為該地區各種族合一的酵母,和希望的標記。

每天奉獻禱詞(Daily Offering Prayer)

新版

仁慈的天父,感謝祢恩賜這新的一天,我把今天的一切祈禱、工作、喜樂和痛苦全獻給祢。願這奉獻,聯合你的聖子耶穌聖心,為救贖世界,時時刻刻在感恩聖事中奉獻自己。願在聖神內,偕同教會之母-聖母瑪利亞,為祢的聖愛作證,並為本月內教宗託付給我們的意向祈禱。阿們。

God, our Father, I offer you my da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thoughts, words, actions, joys, and sufferings in union with the Heart of Jesus, who continues to offer himself in the Eucharist for the salvation of the world. May the Holy Spirit, who guided Jesus, be my guide and my strength today so that I may witness to your love. With Mary, the Mother of our Lord and the Church, I pray for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for the prayer intentions proposed by the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舊版

耶穌,我依靠瑪利亞無玷聖心,將我今日祈禱、事工、喜樂、憂苦,連同世上的彌撒祭獻,全獻給祢,為所有祢聖心的意向:靈魂的救贖、罪過的補贖、基督徒的合一,以及我們主教和所有祈禱福傳會員的意向,和本月教宗所囑禱的意向。阿們。

O Jesus, through the Immaculate Heart of Mar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works, joys, and sufferings of this day in union with the Holy Sacrifice of the Mass throughout the world. I offer them for all the intentions of Your Sacred Heart: the salvation of souls, reparation for sin, and the reunion of all Christians. I offer them for the intentions of our bishops and of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in particular for those recommended by our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更多影片: thepopevideo.org

相關資料

《天主經》中倒數第二個呼求: 不要讓我們陷於誘惑

教宗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解釋了《天主經》中倒數第二個呼求「不要讓我們陷於誘惑」的含義。他說,「我們必須否認天主是人受到誘惑的主角」。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5月1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當天是國際勞動節,也是聖若瑟勞工主保日,教宗在問候信友們時提到當前就業率低的「全球性悲劇」,懇請聖若瑟為失業者或無法找到工作的人轉禱。

在要理講授中,教宗省思了《天主經》中倒數第二個呼求「不要讓我們陷入誘惑」(瑪六13)。教宗表示,藉著這個呼求,可以說我們與在天之父的對話進入問題的核心,即我們的自由與魔鬼的誘惑彼此相對的領域。但一般而論,對這個呼求的翻譯並沒有確切表達出《福音》中希臘文的原意。

希臘語原文在福音中的表達很難以確切的方式來表述,所有現代語言的翻譯都有些不盡其意。不過,在這一點上我們能夠達成共識:這句經文至少能夠得到理解,我們必須否認天主是人受到誘惑的主角。

為了證實這一點,教宗援引《雅各伯書》,説明人受誘惑,不可說:「我為天主所誘惑」,因為天主不會為惡事所誘惑,祂也不誘惑人(一13)。天主總是為我們作戰,不反對我們。祂是父親!我們要在這層意義上誦念《天主經》。

教宗指出,在天主聖子的生活中,試探和誘惑以難以理解的方式呈現。在那些經歷中,天主聖子完全成了我們的兄弟。正是這些福音段落向我們表明,《天主經》中最困難的呼求,那結束經文的呼求已經得到了垂允:天主不會讓我們孤單,而是藉著耶穌彰顯祂是與我們同在的天主,直到最後的時刻。

天主也臨在於我們最黑暗的時刻,這正是我們的安慰。相反地,人卻不能醒著守護上主。教宗說:在恐慌的時刻,天主要求人不要離棄祂,人卻熟睡了。當人經歷考驗時,天主則在一旁守護。為什麽?因為祂是天父。我們的祈禱就是這樣開始的:「我們的天父 …」。這個父親不遺棄祂的子女。

耶穌經歷苦難和作戰的那個夜晚,是祂降生成人的最後封印。天主下到那布滿我們歷史的深淵和痛苦中去尋找我們。祂是我們在考驗時刻的慰藉:我們曉得,耶穌已經穿越的那個死陰幽谷不再令我們悲傷,而是因天主聖子的臨在而蒙受祝福。

教宗最後總結道,天主絕不遺棄我們!因為基督自己已經承受了那十字架的重量,並要求我們與祂一起背負十字架,完全信賴天父的愛。

天主賜予我們生命時與我們同在,
在生活中與我們同在,
在喜樂和考驗中與我們同在,
在我們憂悶和失敗時與我們同在,
我們犯罪時,祂依然與我們同在,
因為祂是天父,絕不遺棄我們。

 

資料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接見法國青年:我指望你們,教會需要你們的信德

2019年4月25日上午,教宗方濟各接見了法國朗德省艾爾和達克斯(Aire et Dax)教區的青年。這些青年在他們的主教蘇許(Souchu)的陪伴下前來羅馬朝聖,慶祝「朗德省青年節」。教宗對他們說:「我指望你們,教會需要你們的信德;你們要做橋樑的建設者,為實現人類友愛作出貢獻,接近弱小者和窮人,效法畢生奉獻給窮人的你們的同鄉聖味增爵。」

教宗強調,他們前來羅馬到伯多祿和保祿宗徒,以及眾殉道者墓前朝聖,這在許多人認為難以宣稱自己是基督徒並活出信仰的當今時代,顯得很重要。教宗說:「你們肯定也經歷了這些困難和考驗。實際上,現時環境並不容易,這也是因痛苦且複雜的教會成員侵犯問題造成的。然而,我願意重申,今天並不比教會其它時期更加困難:情況只是不同,但並不是更困難。」

教宗勉勵這些青年趁著這次朝聖的機會重新發現教會:「她行走了兩千年,分享人們的喜樂和希望,分擔他們的憂愁和焦慮。這就是教會的原始樣貌,並沒有採取任何整容手術(《生活的基督》宗座勸諭101號)。事實上,看到你們,我認識到主耶穌的作為,祂不遺棄祂的教會,並透過你們的青春活力、熱情和祂賜予你們的才華,使教會在漫長歷史的各個階段中得以更新且變得年輕。」

因此,教宗希望這些青年「在由罪人組成的聖教會内」能夠認出耶穌透過他們的生活而向世界傳送的訊息。教宗也提到朗德省的松柏,這個當地的象徵使沼澤地區得以改造。同樣,朗德的青年們也要扎根於「天主的愛,讓教會在你們居住的地方受到愛戴」。

「你們要讓聖神來轉變和更新自己,好能把基督帶到各種環境,並見證福音的喜樂和活力!你們要效法你們的同鄉聖味增爵,讓人看到你們溢滿了天主的愛,同時也要『以自己的力量和汗水』施予愛!在這層意義上,你們要在人群中常做搭橋的人,努力增進相遇和對話的文化,為實現真正的人類友愛作出貢獻。」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寬恕他人,正義不能解決一切問題

CNS photo/Yara Nardi, Reuters

2019年4月24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的公開接見活動中強烈呼籲信眾寬恕他人,如同我們被天主寬恕那樣。教宗說,我們能夠給予他人的寬恕,是我們所領受的最珍貴的禮物。大約5萬名信眾蒙教宗接見。

教宗繼續省思《天主經》,當天談及“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事實上,在教會中不存在“自製人”,也就是自我創造的人,因為“我們都是虧欠天主的人”,“耶穌將寬恕的力量融入人際關係中”。

教宗說:“在生活中,並非一切事情都能靠正義得到解決。不是的。特別是為了制止惡,必須有人超過他需要盡的義務而愛他人,這樣才能重新開始一段恩寵的故事。惡非常熟悉它的復仇,如果人們不中斷惡,它就有可能蔓延甚至窒息整個世界。耶穌用愛的法律,即天主如何對待我,我也如何回報你的法律,代替了我們所熟悉的以牙還牙的報復法則。”

教宗因此勉勵說,如果你覺得沒有能力寬恕,就應該向上主祈求這一恩寵。“天主賜給每一位基督徒恩寵,叫他在兄弟的生活中,特別是那些做了令人不快和錯誤事情的人的生活中,書寫一篇關於良善的故事。藉著一句話、一個擁抱、一個微笑,我們可以將我們所領受的最珍貴的禮物傳遞給他人。我們所領受的最珍貴的禮物是什麼?是寬恕,我們也應該有能力將寬恕施予他人。”

教宗的省思隨著《瑪竇福音》第18章展開。耶穌對伯多祿說必須寬恕“七十個七次”。我們可能只局限於第一部分的表述——“求祢寬恕我們的罪過”,但耶穌用第二部分的表述“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將這句祈求補充完整。因此,“我們祈求上主寬恕我們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我們的朋友,我們生活周遭的人,我們的近人一樣”。因此,自上而下由天父而來的慈愛關係,應當轉化為我們與兄弟姐妹的新關係。

事實上,每個基督徒都知道他可以獲得罪過的赦免,因為天主永遠寬恕,天主寬恕一切。然而,天主的恩寵“總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誰獲得的恩寵多,誰就必須學會更多地給予,正如《瑪竇福音》中常常強調的:“因為你們若寬恕別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寬恕你們”。人們常說他永遠不會原諒“那個人”。“但你若不寬恕別人的,你的父也必不寬恕你。是你關上了寬恕之門”。在這裡,教宗回顧《聖經》中寬恕的比喻。君王赦免了欠他一萬“塔冷通”的僕人,而這僕人卻不寬恕個欠他一百“德納”的同伴,最後主人把僕人交給了刑役。

教宗回憶起一位神父的經歷。這位神父很苦惱,因為他在給臨終老婦人行聖事時,問她是否痛悔自己的罪過,回答“是”,問她是否寬恕他人時,卻回答“不”。

教宗說:“如果你不寬恕他人,天主也不會寬恕你。我們在這裡就想一想,我們是否寬恕他人,是否有能力寬恕他人。如果你做不到,就祈求上主賜予你力量去寬恕他人。‘主啊,請幫助我寬恕吧!’在這裡,我們重新發現愛天主和愛近人的密切關係。因愛而獲得愛,因寬恕而獲得寬恕。”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慰問斯里蘭卡基督徒團體

CNS photo/Reuters

2019年4月21日,斯里蘭卡多間聖堂和酒店遭到恐怖襲擊,傷亡人數高達上百人;面對如此恐怖的事件,教宗深感悲痛並為此祈禱。案發當天適逢復活主日,教宗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中央陽台發表《復活節文告》後,提起這個悲劇。

教宗說:「我悲傷又沉痛地接獲這個消息,得知就在今天、復活主日這一天,嚴重的襲擊事件導致斯里蘭卡的幾座聖堂和其它聚會場所舉喪且悲痛。我渴望向在聚會祈禱時遇襲的基督徒團體,並向如此殘忍暴行的所有傷亡者表達我的熱切關懷。我將所有慘烈喪生的人託付於上主,並為傷者和所有因這悲慘事件而受苦的人祈禱。」

復活主日上午,不知名的襲擊者在3座聖堂和4家酒店引爆至少7個爆裂物。其中兩座聖堂是天主堂,一座是福音派的教堂。最先爆炸的是首都科倫坡北郊的聖安多尼堂,死傷慘重;接著有幾十個人在尼甘布的巴斯弟盎堂罹難。遭襲擊的福音派教堂位於東部拜蒂克洛,超過20個人在那裡遇害。這些爆裂物都是在復活節禮儀剛開始的時候引爆的。與此同時,科倫坡的4家酒店也遭到炸彈襲擊,包括香格里拉酒店,造成至少9名外國人罹難。

科倫坡總主教蘭吉特(Malcolm Ranjith)樞機表示:「這為我們大家是傷痛至極的一天。因此,我渴望向所有無辜的亡者家屬、傷者,以及失去一切的人表達我的沉痛悲傷和由衷慰問。我竭力譴責這種導致百姓死亡和痛苦的行為。」蘭吉特樞機也呼籲斯里蘭卡政府「公正無私地全力調查,抓出幕後負責人」。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發表2019年復活節文告

CNS photo/Paul Haring

2019年4月21日復活節當天正午時分,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中央陽台發表復活節文告並降福羅馬城和全世界。之後,他問候及降福了在場的信友和透過電視、收音機以及其它傳播媒體參加這項活動的人士,祝賀他們復活節快樂。教宗在問候信友時,提及70年前首次通過電視發表講話的教宗,他就是庇護十二世。

教宗說:「可敬的庇護十二世向法國電視台的觀衆發表講話,強調伯多祿繼承人與信眾也能夠透過新傳播工具而彼此相遇。我藉這個節日的機會,鼓勵基督徒團體使用這技術所提供的一切途徑來宣講復活基督的喜訊。」

以下是教宗方濟各2019年復活節文告全文: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復活節快樂!

今天,教會再次重覆首批門徒們的宣告:「耶穌復活了!」「阿肋路亞!…阿肋路亞!」的歡呼聲,口口相傳,心心相遞地回響著。復活節是教會及全人類永恆的青春活力,在這復活日清晨,我願把特別獻給青年的最新勸諭的第一段話傳送給你們每一位:

「基督活著,祂是我們的希望,在這個世界展現最美好的青春活力。凡祂所觸摸的都變得年輕,煥然一新,充滿生命。為此,我首先要向每一個青年和每一個基督徒說:祂活著,而且祂要你充滿活力!祂在你內,祂與你同在,而且從不離去。無論你走得多遠,復活主都在你身邊,祂召叫你並等待你重新開始。若你因悲傷、怨恨、恐懼、疑惑或失敗而覺得自己老了,祂都會在那裡,為重新給你力量和希望。」(《生活的基督》1~2)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這訊息同時也是傳送給全世界和每一個人的。對每一個男女而言,基督的復活是嶄新生命的開始,因為真正的更新總是從内心和良知開始。但基督的復活也是一個新世界的開端,因為它從罪惡的奴役和死亡中被解救出來:世界終於向天主的國度,愛的國度、和平與手足情誼的國度開放。

基督活著,祂與我們同在。祂向我們顯示祂復活面容的光芒,不遺棄那些在考驗、痛苦和哀傷中的人。願祂,生活的主成為可愛的敘利亞人民的希望,他們是長年戰爭的受害者,而我們會因此日漸心灰意冷,甚至無動於衷。相反地,這正是再次尋求政治解決方案的時候,好能回應人們對自由、和平與正義的正當渴望,必須應對人道危機,協助流離失所者,以及那些逃往鄰近國家的人們,尤其是在黎巴嫩和約旦的難民,使之安全地重返故土。

基督的復活將我們的目光轉向被持續分裂和緊張關係所蹂躪的中東。願那個地區的基督徒以堅忍不拔的毅力為復活主作見證,以示生命勝過死亡。我特別想到也門人民,尤其是受到飢餓和戰爭煎熬的孩童們。願復活之光照耀所有的執政者和中東人民,首先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民,並激勵他們減緩如此多的痛苦,尋求一個和平與安穩的未來。

願武器停止傷害利比亞,那裡在最近幾週又有手無寸鐵的人喪亡,許多家庭被迫離鄉背井。我呼籲有關方面選擇對話,而不是欺壓,同時避免再次揭開十多年的衝突和政治不穩定所造成的創傷。

願生活的基督將平安賜給整個可愛的非洲大陸,那裡仍然充斥著社會張力、紛爭,有時因極端暴力而導致不安全、摧毀和死亡,尤其是在布基納法索、馬里、尼日爾、尼日利亞和喀麥隆。我的心思也轉向蘇丹,這個國家正在經歷一個政治不穩定時刻,我期望所有的呼聲都獲得聆聽,每一個人都能努力促使國家獲享自由、發展和渴望已久的福祉。

願復活的主陪伴南蘇丹政治當局和宗教團體,讓幾天前在梵蒂岡退省的成果繼續陪伴他們。願這個國家開啓歷史新篇章,所有的政治、社會和宗教成員都能積極致力於公益和國家修和。

烏克蘭東部地區的人民仍因衝突而繼續受苦,願他們在這次復活節獲得安慰。願上主鼓勵在那裡的人道救援工作,以及尋找持久和平的舉動。

美洲大陸的人民忍受政治和經濟困境的後果,願復活的喜樂充滿他們的心。我特別想到委內瑞拉人民:由於危機持續和加深,許多人缺乏最基本的生活條件,無法過上有尊嚴和安穩的生活。願上主使那些肩負政治責任的人致力終止社會的不正義、濫權和暴力行為,以具體行動修補分裂,向人民提供所需的救援。

願復活的上主光照正在尼加拉瓜付出的努力,好能儘快找到經由談判而得到的和平解決議案,造福全體尼加拉瓜人民。

面對我們時代如此多的苦楚,願生命的主不會看到我們的冷酷和冷漠。願祂使我們成為橋樑,而不是圍牆的建造者。願賜予平安的上主讓武器無論在戰爭環境,還是我們的城市不再囂張;願祂啓發各國領導人致力於停止軍備競賽和令人不安的武器泛濫,尤其在經濟較發達的國家。願破開墓穴的復活主讓我們敞開心門,幫助有需要的人、無自衛能力的人、窮人、失業者、邊緣人,以及那些向我們敲門為尋找食糧、庇蔭和要求自己的尊嚴受到承認的人。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基督活著!祂是我們每一個人和全世界的希望和青春活力。讓我們由祂來更新!復活節快樂!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主持復活主日彌撒:我們要傳揚復活主基督的馨香

CNS photo/Paul Haring

「主真的復活了並顯現給西滿。阿肋路亞,阿肋路亞!」

2019年4月21日,教宗方濟各主持復活主日大禮彌撒時,一名執事隆重地詠唱了這段宣報詞。當天彌撒的祭台安置在聖伯多祿大殿前的石階上,面向聚集在大廣場的7萬名信友。教宗的祭台四周花團錦簇,擺滿了荷蘭進獻的花卉。

這台彌撒雖然沒有教宗講道,卻蘊含了許多意義深遠的禮儀動作,諸如:教宗佇立在至聖救主的三折聖像畫前致敬,為聖母與聖嬰木雕塑像獻香,呼求天父的降福,並以靜默祈禱取代彌撒講道。教宗的一舉一動從容而莊嚴,以傳達信仰情操。西斯汀聖堂歌詠團的歌聲也激發全體信眾的熱切情感。

彌撒結束後,教宗乘專車繞場問候信友。聖伯多祿廣場與和解大道萬頭攢動,教宗所到之處均傳出信友歡喜踴躍的呼聲。隨後,教宗回到聖伯多祿大殿,於正午時分在中央陽台發表《復活節文告》。

當天所有禮儀結束之際,教宗說:「在逾越之光的啟發下,我們將復活主基督的馨香帶給我們孤獨、不幸和痛苦的弟兄姊妹,挪開冷漠的石頭。在這廣場上,花卉象徵著復活的喜樂。今年廣場上的花卉也是來自荷蘭,而聖伯多祿大殿裡的花卉則是從斯洛文尼亞而來。我們格外感謝捐贈這些美麗花卉的恩人!」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2019年復活前夕守夜禮彌撒講道全文

CNS photo/Paul Haring

2019年4月20日晚,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復活前夕守夜禮彌撒。教宗首先在大殿前廊降福新火並點燃復活蠟燭,然後進行燭光遊行,聆聽復活宣報,主持隆重彌撒。教宗在彌撒講道中多次引用福音中天使對婦女們的質問「你們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勉勵我們時刻認出那已經成為「活石」的上主,祈求祂挪開我們心頭的巨石,也就是「不信任、罪惡和恐懼」的墳墓之石。

當天晚上教宗為8位候洗者施行入門聖事,迎接他們加入教會。其中4位是意大利人,其他4位分別來自厄瓜多爾、阿爾巴尼亞、秘魯和印尼。

收看
2019年教宗復活前夕守夜禮中文直播

以下是教宗方濟各2019年復活前夕守夜禮彌撒講道全文:

婦女們帶著香料來到墓穴,但她們擔心可能空跑一趟,因為一塊巨石堵住了墓穴入口。婦女們的這趟旅程也是我們的旅程;與我們今晚重溫的救恩之旅相似。在這旅途中,在石頭面前,似乎一切都走向破滅:受造界之美與罪惡之悲劇相對;從奴役中獲得自由與背叛盟約相對;先知的許諾與子民可悲的冷漠相對。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教會歷史及我們每個人的歷史中,似乎我們所走過的路永遠無法抵達目的地。如此可能衍生出一個想法:希望落空乃是生命的黑暗法則。

今天,卻不然,我們發現自己不虛此行,我們的旅途並未在堵住墓穴的石頭前中斷。有一個聲音喚醒了婦女們,改變了歷史:“你們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路廿四5);為什麼覺得這一切都是徒勞的,沒有人能挪開你們的石頭呢?為什麼你們打算放棄努力,甘於失敗呢?復活節是挪開石頭的節日。天主挪開那足以粉碎希望和視野的堅硬石頭,也就是死亡、罪惡、恐懼、世俗的石頭。人類歷史不會止步於一塊墳墓前的石頭,因為今天發現了那“活石”(伯前二4)——復活的耶穌。我們作為教會建立在祂的基礎上,即使我們灰心喪志,受誘惑以我們的失敗來評斷一切,祂依然前來更新一切,扭轉我們的失望。今晚每個人都蒙召認出那挪開心頭大石的“活人”。我們首先自問:我們需要挪開的石頭是什麼?叫什麼名字?

對希望構成阻礙的常常是“不信任的石頭”。當我們產生事事不如意,甚至糟糕透頂的想法時,我們就會認命地相信死亡比生命更強大,變得玩世不恭、憤世嫉俗,帶著令人氣餒的負面情緒。漸漸地我們修築了一座不滿足的紀念碑,“埋葬希望的墓穴”。我们總是抱怨生活,把生活當作哀怨的附屬品,進入一種靈性的病態。這就會產生一種特殊的“墓穴心理”,凡事都會終結於墓穴,無望於活著走出去。且讓我們聽一聽關於復活的犀利質問:“你們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上主並沒有屈從。祂復活了,已經不在墓穴裡了;不要在永遠找不到祂的地方去尋找祂,祂不是死人的天主,而是活人的天主(參閱:瑪廿二32)。我們不可葬送希望!

還有另一塊經常封鎖心門的石頭——“罪惡的石頭”。罪誘惑人,許諾給人容易獲得和現成的事物,許諾幸福和成就,但最終把人丟棄在孤獨與死亡之中。罪惡就是在死人中找活人,在曇花一現的事上尋求生命的意義。“你們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罪惡猶如堵在心口的石頭,不讓天主的光進入,你為什麼不下決心棄絕罪惡呢?你為何不把耶穌即真光,放在金錢、事業、傲慢和喜好的光芒之前呢?(參閱:若一9)你為何不對世俗的虛榮說,你活著不是為了它們,而是為了生命的上主?

讓我們回過來再看前往耶穌墓穴的婦女們。面對被挪開的石頭,她們感到震驚;福音記述,她們一看到停留在那裡的天使,就“害怕起來”,“把臉垂向地上”(路廿四5)。她們沒有勇氣舉目注視。我們也常常這樣,傾向於蜷縮在自己的限度中,躲藏在自己的恐懼中。這真奇怪,我們為什麼會這麼做呢?原因常常是在封閉和悲傷中我們是主角,在心靈的暗室獨處比起向天主開放更容易。然而,唯有祂使我們重新振作。有一位女詩人寫道:“我們從不知道自己有多高,直到被召喚挺身而立”(艾米莉·狄金森,We never know how high we are)。上主召喚我們站起來,在祂的聖言的扶持下站起來,舉目注視,相信我們被造是為了天國,而非塵世;是為了生命的崇高,而非死亡的卑賤。“你們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

天主要求我們像祂那樣看待生命,祂總是把我們每個人視為一個美不勝收的個體。在罪惡中,祂看到了有待悔改的孩子;在死亡中,祂看到了有待復活的弟兄姐妹;在失望中,祂看到了有待安慰的心靈。因此,別害怕,上主愛你的整個生命,即使你害怕注視和親手觸摸生命。在復活節祂將向你展示祂多麼愛生命,愛到甚至完整地活出了生命,體驗悲痛、被遺棄、死亡並進入陰府,最終從陰府中勝利地走出來,並告訴你:“你並不孤獨,信賴我吧!”耶穌是把我們的死亡變為生命、把哀怨變為舞蹈的專家(參閱:詠三十12);藉著祂,我們也能完成逾越之舉,即從封閉轉向共融,從神枯轉向神慰,從恐懼轉向信賴。我們不要害怕地低著頭看地面,卻要注視復活的耶穌,祂的目光賦予我們希望,因為這目光告訴我們,我們永遠被愛,即使我們有可能搞砸一切,祂的愛永不改變。這是對生命絕不退讓的確信:祂的愛永遠不變。讓我們自問:在生活中我的目光落在哪裡?四下環顧墓穴,還是尋找那位活人?

“你們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天使們質問婦女們後,又補充道:“妳們應當記得祂還在加里肋亞時怎樣告訴過妳們的”(路廿四6)。這些婦女忘卻了希望,因為她們忘記了耶穌的話,以及祂在加里肋亞時的召喚。失去了對耶穌的鮮活記憶,她們只看到墓穴。信仰需要重回加里肋亞,重溫與耶穌的初愛、祂的召喚。“記得祂”確切地說,就是“全心歸向祂”。重新燃起與耶穌相愛的熱火至關重要,否則我們的信仰就會成為老古董,沒有復活的信德。但耶穌不是一個過去的人物,而是在今天活著的人;我們並非在歷史書中認識祂,而是在生活中與祂相遇。今天我們要牢記耶穌曾召叫了我們,記得祂曾戰勝了我們的黑暗、抗拒、罪惡,記得祂以聖言觸動了我們的心。

婦女們想起耶穌的話後,就離開了墓穴。復活節教導我們,信徒不要在墓穴那裡久留,因為他蒙召與那位活人相遇。讓我們自問:在生活中,我們走向何處?有時候,我們總是且僅僅關注我們自己的問題,因為問題不斷;我們尋求上主,只是為了求祂幫助。因此,引導我們的是我們的需求,而非耶穌。我們總是在死人中找活人。多少次,我們與上主相遇後又回到死人當中,內心不斷地翻起那些遺憾、悔恨、創傷和不滿,不允許復活的主改變我們。親愛的弟兄姐妹,讓我們把生命的中心留給生活的耶穌。讓我們祈求恩寵,以免被潮流所裹挾,被問題的海洋所淹沒;以免在罪惡的石頭、在不信任和恐懼的礁石上撞得粉碎。我們無論做什麼、在做任何事前,都要尋求祂。與祂一起,我們終將復活。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在耶穌的十字架上,我們看見世間所有的十字架

CNS photo/Paul Haring

「世界的邊緣地帶、人類和教會的創傷都交織著苦路。」

2019年4月19日聖週五晚上,教宗方濟各在公拜苦路活動結束之際如此表示。成千上萬的信友手持蠟燭參加了當晚的禮儀;在熠熠燭光中,教宗祈禱說:「主耶穌,求祢幫助我們在祢的十字架上看到世間所有的十字架。」這是教宗方濟各第7次在羅馬鬥獸場主持公拜苦路活動,今年的默想禱詞由博內蒂(Eugenia Bonetti)修女撰寫,主題為「與基督和婦女一同走在苦路上」。

教宗指出,揹負十字架的人包括「忍飢受餓和渴望真愛的人、甚至遭到自己兒女和親人遺棄的孤獨者、渴慕正義與和平的人、缺乏信仰慰藉者,以及因年邁和寂寞而步履蹣跚的老人」。

十字架是丟棄文化的產物,誕生在一個壓迫最弱小無助者的世界。教宗指出,「揹負十字架的有移民,他們發現大門緊閉,因為人們害怕和滿心政治盤算;揹負十字架的有孩子,他們的天真和純潔遭到傷害;揹負十字架的有世人,他們漂泊在不確定性和暫時文化的昏暗中」。

此外,在世間揹負十字架的還有「因背叛、邪惡誘惑、草菅人命或自私自利而破碎的家庭;孜孜不倦將上主之光帶給世人,卻覺得受到拒絕、嘲笑和羞辱的奉獻生活者;以及在旅途中忘記初愛的修道人」。有些天主的兒女身體力行上主的教導,卻甚至遭到自己家人和同齡人的排斥和丟棄,他們也揹負著十字架。再者是「我們軟弱的十字架、虛偽的十字架、背叛的十字架、罪過的十字架,以及無數許諾落空的十字架」。

即使是基督的新娘教會也揹負著十字架。教宗說:「祢的教會揹負著十字架,她忠於祢的福音,卻連在受洗者之間都難以傳揚祢的聖愛。祢的新娘教會揹負著十字架,不斷感到遭受內外攻擊。」

最後是我們共同家園的十字架,「自私、貪婪和權勢使我們矇蔽雙眼,導致大地嚴重枯竭」。為了世間的所有這些十字架,教宗呼求那拯救人類的唯一盼望,說:「主耶穌,求祢在我們內提振復活的希望,以及祢終將擊敗一切罪過與死亡的盼望,阿們!」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2019年教宗復活前夕守夜禮中文直播

在聖週內本台特別為大家安排直播或轉播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主持的聖週禮儀。在4月20日(聖週六),本台更會網上中文直播由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的「復活前夕守夜禮」,整個禮儀會由梵蒂岡新聞網進行即時中文解說。

特別鳴謝: 梵蒂岡新聞網中文節目部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