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許多西方國家敦促其本國公民離開烏克蘭,教宗方濟各再次為這個東歐國家祈禱。教宗在2022年2月13日在主持三鐘經祈禱活動時表示,來自烏克蘭的消息「非常令人擔憂」。他請衆人在靜默中祈禱片刻,好讓和平得以實現。
念經後,教宗向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的信眾說:
「來自烏克蘭的消息非常令人擔憂。我把為和平作的一切努力託付於童貞聖母的代禱,以及政治負責人的良知。讓我們靜默祈禱。」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隨著許多西方國家敦促其本國公民離開烏克蘭,教宗方濟各再次為這個東歐國家祈禱。教宗在2022年2月13日在主持三鐘經祈禱活動時表示,來自烏克蘭的消息「非常令人擔憂」。他請衆人在靜默中祈禱片刻,好讓和平得以實現。
念經後,教宗向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的信眾說: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健康衛生領域不平等的社會性病毒,只有通過友愛文化的解毒劑才能被治癒。這友愛文化是建基於我們人人平等、都是同一天父子女的意識之上。」這是教宗方濟各於2022年2月11日世界病人日前夕向線上研討會與會者發表視頻訊息中所強調的。
教宗指出:「個人主義和對他人的冷漠是自私主義的形式,不幸的是,在消費主義的享樂和經濟自由主義的社會中擴大了;由此而導致的不平等現象也出現在健康衛生領域,有些人享受著所謂『尊貴』的服務,而其他許多人則難以獲得基本的治療。」
接著,教宗提醒道:「疫情大流行時期正在教訓我們將疾病視為一種全球現象,而不僅僅是個人境遇。總也不要忘記每個病患的獨特性,都有其自身的尊嚴和脆弱性,讓我們以聖人為榜樣,一起治癒身體和靈魂的創傷。」
教宗解釋說:「疾病的經歷讓我們感到脆弱並需要他人,它給我們提出了一個無法立刻找到答案的問題,也就是:尋求生命的新意義和新方向。但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的人生經歷給我們指出了探索的途徑:即是,籲請我們不要自我封閉,而是向更大的愛敞開心門。那更大的愛就是基督的聖愛,祂在救贖的苦難中成為所有人類苦難的參與者。」
為此,教宗説道:「教會一直竭盡全力幫助受苦的人,在發展中國家提供藥品和衛生設施,許多傳教士為最貧困的病患服務,許多聖人聖女們在世界各地從事著醫療衛生工作,也因此產生了許多修會團體。教宗在結束視頻講話時,把思緒轉到了病患、病患者家庭、醫生、護士、藥劑師、衛生工作者、醫院牧靈司鐸、修會會士和義工身上。」
教宗最後說:「在我的祈禱中我會記得所有這些人,懇求上主賦予他們傾聽病患、耐心陪伴病患的能力,並能以全面的方式照料他們的身體、心靈和人際關係。」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將於4月份前往地中海島國馬耳他進行牧靈訪問。2022年2月10日,聖座新聞室在一份公告中指出,「教宗方濟各接受馬耳他共和國總統、民政當局和該國天主教會的邀請,將於2022年4月2日至3日對馬耳他進行牧靈訪問,到訪瓦萊塔、拉巴特、弗洛里亞納和戈佐島」。行程和細節將擇日公布。
教宗最初規劃於2020年5月31日訪問馬耳他,但因新冠疫情推遲了牧靈訪問。此前,聖座新聞室主任布魯尼於2020年3月23日宣布延遲訪問時,指出馬耳他21個群島中的戈佐島可能列入行程內。這次牧靈訪問的主題是「他們待我們非常友善」(參閱:宗廿八2),旨在凸顯移民橫渡地中海前往歐洲的困境,並要激勵這個島國的新福傳。
這個主題提到聖保祿於主曆60年在搭船前往羅馬的途中遭遇船難,並受到馬耳他當地人的款待。先前牧靈訪問過馬耳他的兩位教宗分別是: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於1990年和2001年,教宗本篤十六世於2010年到訪。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為喬治·普雷卡(George Preca)舉行了冊封真福禮,後者於2007年成為馬耳他的首位聖人。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2022年2月9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的活動中,繼續以大聖若瑟為要理講授反省的主題。教宗反思了對「臨終者的主保」大聖若瑟的虔敬傳統,聖若瑟是在聖母瑪利亞和耶穌的守護下安然離世。教宗強調大聖若瑟與我們的重要關係,引用了教宗本篤十五世一個世紀前曾寫道的:「通過若瑟,我們到達聖母瑪利亞;通過聖母瑪利亞我們到達美善的源頭、耶穌那裡。」
教宗解釋道:「我們與死亡的關係從來不是與過去有關,而始終是與當下有關,並指出有些人或許認為談論死亡的語言和主題是『過時的精神遺產』。當今講求健康的文化試圖消除死亡的現實,但新冠疫情大流行以悲慘的方式使其成為人關注的焦點。許多人在親人無法靠近的情況下離世,使死亡更難接受和面對。」教宗強調:「儘管我們竭盡全力驅除我們有限存在的客觀事實,欺騙自己相信我們能夠消除死亡的力量和恐懼。」教宗指出:「基督宗教信仰不是消除死亡恐懼的一種方式,而是幫助我們面對死亡。」
教宗繼續指出:「只有通過對復活的信仰,我們才能面對死亡的深淵時而不被恐懼所壓倒,因為照耀死亡奧秘的真光來自基督的復活。在基督奧跡的光照下思考死亡,有助於我們以全新的眼光看待生命的全部。我們終究一死,就不要積攢財富。相反,我們必該積累的是仁愛,是去分享,而不是對他人的需要漠不關心。」
接著,教宗提醒道:「福音告訴我們,死亡就如同賊一樣來臨。與弟兄姐妹爭吵有何意義?在死亡前,許多問題都趨於消減。毫無怨恨、毫無遺憾地在修和中離世是一件美事。」
於是,教宗給所有基督徒提出兩個考量:「第一,我們無法避免死亡,因此,在盡一切人力所能去治癒病患之後,繼續進行徒勞的治療是不道德的;第二,是在走向死亡過程中的疼痛與磨難,我們得益於姑息療法所提供的幫助,但我們必須要謹慎,不要將這幫助與不可接受的安樂死傾向所混淆。」
教宗強調:「我們必須陪伴人走向死亡,但不能鼓勵死亡或協助自殺。」教宗呼籲優先考慮所有人,尤其是弱者、年長者和病患獲得護理和治療的權利。「生命是一種權利,而非死亡。我們應當接納死亡,而非施行死亡。這一倫理原則適用於所有人,並非僅僅為基督徒和信仰者而已。」
最後,教宗懇求聖若瑟的代禱:「祈求他幫助我們以最好的方式活出死亡的奧秘,因為對於基督徒來説,善終是對天主慈悲的體驗,天主親近我們直到我們生命的最後一刻。」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於2月4日第二屆國際人類博愛日發表影片訊息,稱「手足情誼是抵禦仇恨、暴力和不公的屏障」。國際人類博愛日由聯合國所訂定,以紀念教宗方濟各與阿茲哈爾大伊瑪目塔伊布(Ahmed Al-Tayyeb)2019年2月4日在阿布扎比簽署《人類兄弟情誼》文件的歷史性事件。
教宗在訊息中向許多人士和機構致以感謝,特別是阿布扎比王儲穆罕默德(Sheikh Mohammed bin Zayed),以及人類兄弟情誼高層委員會,他們推動了許多舉措來落實這份文件的精神。教宗說:「手足情誼是普世基本價值之一,它應當是各民族關係的基礎,以免受苦或弱勢的群體感到被排斥和被遺忘,而讓他們覺得受到接納和支持,屬於一個人類大家庭。我們都是弟兄姊妹!」
所有人,不分宗教或信仰,都蒙召促進「和平的文化」,接納眾人,促進發展與團結。通過這份訊息,教宗重申:「我們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人人都是天主的兒女,不論我們的膚色或社會階層。每個人都能在促進世界更美好方面發揮作用,其方法是幫助他人舉目望天、獻上祈禱。讓我們舉目仰望高天,因為那誠心朝拜天主的人,也愛他的近人。手足情誼引導我們向眾人的天父敞開心扉,把他人視為弟兄姊妹,分享生活、互相扶持,關愛並認識他人。」
「面對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教宗請人們謹記,我們無法獨自獲救。相反地,我們必須伸出手來,歡慶我們在差異中的合一,也就是團結一心、而非整齊劃一。手足情誼的時機已經來到」,我們應當努力在生活中與他人守望相助。」
與此同時,教宗也心痛地指出:「許多小規模的戰爭、零星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摧毀眾多生命,迫使孩童挨餓,剝奪他們求學的機會。現在不是冷漠的時候:我們要麼互為弟兄姊妹,要麼一切土崩瓦解。我們不該冷眼看待他人的苦難。基督徒、穆斯林和猶太教徒的共同遺產是天主對亞巴郎的許諾。這份許諾傳到我們身上,而且能幫助我們活出「廣泛的手足情誼,有如天空中閃耀的繁星。」
教宗再次問候他「親愛的弟兄」、大伊瑪目塔伊布,並坦言手足情誼的道路「漫長又艱辛」。但它是「人類救恩的錨」。教宗說:「讓我們以兄弟情誼的記號來對抗許多威脅的跡象、黑暗的時期和衝突的邏輯,接納他人,尊重他人的身份認同,邀請他們攜手同行。每個人的身份認同和人格都該受到尊重。」
在訊息的結尾,教宗向每一個相信世人能和睦共處的人表示感謝:「因為我們都是天主的創造物、互為弟兄姊妹。」
教宗總結道:「我鼓勵大家投身於和平大業,為那些貧困弱小和無力自保的人具體解決問題和需求。我建議『眾位弟兄』並肩同行,實際做個和平與正義的匠人,和而不同,尊重每個人的身份認同。」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於2月2日獻耶穌於聖殿日傍晚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感恩祭,與眾多度奉獻生活者一起慶祝奉獻生活日。教宗在講道中指出,西默盎和亞納這兩位年邁的先知「在聖殿裡等待天主實踐祂對子民的許諾,即:默西亞的來臨」。西默盎受到聖神感動,「於是在耶穌聖嬰身上看見救恩,最終把祂抱在懷裡」(參閱:路二26-28)。
教宗從西默盎的這三個動作展開講道,首先邀請眾人反省:什麼感動了我們?
教宗闡明:「就像西默盎那樣,聖神讓我們能分辨出天主並不臨在於偉大的事物、出挑的外表、外露的力量上,卻臨在於微小和脆弱中。那麼,誰最能感動我們?是天主的聖神,還是世界潮流?每個人,特別是度奉獻生活者,都該反省這個問題。」
「聖神感動我們在嬰孩的微小和脆弱裡看見天主,但我們有時恐怕會只以結果、目標和成就來論我們的獻身:我們追求影響力、可見度和各種數字。」教宗指出:「聖神則恰恰相反,祂毫不過問這一切。祂盼望我們每天增進忠信,關心那託付給我們照顧的小事。度奉獻生活者應當省察自己的內在動機,分辨自己的靈性律動,進而促使奉獻生活日新又新。」
第二個反省要點是:我們的眼睛看見什麼?
教宗表示:「天主以憐憫的目光垂顧我們,賜給我們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新目光。這目光不止於外表,卻能深入我們軟弱和失敗的裂縫,從而分辨出天主竟然臨在其中。」教宗由此敦促度奉獻生活者們:「探訪年邁的會士弟兄姊妹,去看望他們,與他們交談,向他們請教,聆聽他們的意見。這將是一帖良藥。」
「上主賜給我們跡象,藉以邀請我們培養奉獻生活的新視野。讓我們睜開雙眼:聖神正在我們的危機中提出邀請,在數字減少和力量衰弱時,催促我們更新生活和團體。」同時,教宗也告誡眾人:「要警惕誘惑,切莫為了安全、出於恐懼而走回頭路。西默盎和亞納都沒有僵硬固化的態度。他們是自由的人,擁有歡慶的喜樂。」
第三個反省的要點是:我們把什麼抱入懷中?
教宗說:「我們有時可能會迷失自我,沉溺在成千上萬的瑣事中而無法自拔。然而,一切的核心乃是基督。我們應當把祂當作生命的主人來擁入懷中。教宗提醒道,度奉獻生活的男女如果缺少讚美上主、祝福他人的話語,如果缺乏喜樂和熱忱,如果他們的友愛生活只剩下辛勞,那麼這不是任何其他人或任何事的錯。這是因為我們不再擁抱耶穌。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心靈就會變得苦澀,抱怨連天,態度僵硬固化,一點彈性也沒有。」
教宗最後邀請所有度奉獻生活者:「更新自己的獻身,反省是什麼感動自己的心靈和行動,思索自己蒙召培養怎樣的新視野。最重要的是,度奉獻生活者要效法西默盎和亞納,把耶穌擁入懷中。」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體育運動如果能促成社會更開放、更包容,讓每位運動員,尤其是殘疾運動員和難民運動員成為真正締造和平者,那麼這就是不折不扣的成功。」
2022年2月2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結束之際,向本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和冬季傷殘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參與者表達祝願。本屆冬季奧運會和冬季傷殘奧運會分別將於2月4日和3月4日在中國北京展開。
教宗說:「我向籌辦者祝福圓滿成功,向運動員預祝他們發揮最好的表現。」教宗強調:「體育運動藉著其普世語言,能在各文化及宗教的人群和民族之間搭建友誼與團結的橋樑」。
事實上,團結乃是解讀這場盛會的關鍵詞。在這層意義上,教宗讚賞國際奧委會在傳統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強」(Citius, Altius, Fortius)之外,增加了「更團結」(Communiter)。教宗重申:「正是這個目標促進世界更友愛、更團結。」
接著,教宗的目光轉向傷殘奧林匹克運動會。
教宗表示:「殘疾的男女運動員的榜樣,將幫助眾人克服偏見和恐懼,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樂於接納並具有包容性:這是真正的金牌」。此外,教宗也念及難民運動員的個人經歷。教宗說:「願他們的見證有助於激勵公民社會敞開心門,更加信賴每一個人,不落下任何一個人。」
教宗最後祝福所有的人活出「獨特的人類手足情誼與和平的經驗」。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2022年2月2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談到教會世世代代以來對大聖若瑟的呼求和敬禮,以這種同感為起點論述了「諸聖的相通」。教宗指出:「這是信仰上的一個重要環節,能豐富我們的基督信仰生活,也能以最佳方式與衆位聖人和我們已故的至親建立關係。」
教宗首先説道:「我們在《信經》中多次表明『我信諸聖相通功』。但如果要問何為諸聖的相通,我記得我在兒時立即答道:『哎,是諸聖促成相通啊。』我們並不懂得自己說的是什麽。諸聖的相通是什麽?這並不是聖人們在促成相通,不是這樣,卻是另一回事。」
在説明這個概念之前,教宗先解釋在敬禮的觀念上基督信仰和非基督信仰的不同。他說:「基督徒在敬禮時信賴的不是一個人或一個物件,儘管它是神聖的。即使我們完全依靠聖人的代禱,或更多的是依靠童貞母瑪利亞的代禱,我們的信賴唯獨在與基督有聯繫時才有價值。」
「這好像是朝向這位聖人或聖女的道路並不止於此處。前往那裡,卻是與基督相連。這是將我們與祂聯繫在一起的密切關係,並使我們彼此相連。它有一個特定的名稱:‘諸聖的相通’。這不是聖人們在行奇跡,而僅僅是天主透過他們施展作為,賜予的恩寵。」
教宗進一步説明這個思想,指出奇跡來自天主和祂的恩寵。「天主藉著一個聖人,一個義人行事。這點必須要明確。有人說:『我不信天主,只信這位聖人。』這是錯誤的想法,因為聖人是轉禱者,是為我們祈禱的人,我們向他懇求,他為我們祈求,上主就賜予我們恩寵。這是上主透過這個聖人賜予我們的恩寵。」
「根據《天主教教理》,『諸聖的相通正是教會』(946號)。這麽說,教會只是為完人建立的?」教宗立即澄清這個疑問,説明並非如此。
他說:「《教理》上的這句話意味著,教會是得救的罪人的團體。教會是得救的罪人的團體,這個定義真美。任何人都不能被阻擋在教會的門外,我們衆人都是得救的罪人。我們的成聖是天主在基督身上彰顯的愛的果實,基督聖化我們,愛處於貧乏中的我們,將我們從貧乏中拯救出來。仍是藉著祂,我們形成一個身體,就如聖保祿所言,耶穌是這個身體的頭,我們是肢體(參:格前十二26-27)。」
教宗繼續表示:「這個圖像清楚説明在我們衆人之間存在的聯繫:如果這身體的一個肢體受苦,所有肢體都一起受苦;如果一個人喜樂,衆人都喜樂。一個人的罪也關係到所有人,每個人的愛也如此。在這諸聖的相通中存在的聯繫是如此地强勁,死亡也無法使它折斷。」
「的確,諸聖的相通不僅關係到在此歷史時刻我身旁,或在此歷史時刻生活的弟兄姐妹,也關係到那些已經結束旅程、走完塵世路途的人,他們跨越了死亡的門檻,卻也與我們處在共融中。在基督内,任何人都不能真的使我們與所愛的人分離;因為這個關係是一種存在上的聯繫,是在我們本性中的一種强烈關係;所改變的,只是與他們每一個人同在的方式,但任何事、任何人都無法折斷這個關係。諸聖的相通將塵世和天鄉的信徒團體連接在一起。」
教宗强調上述思想,指出:「我能與身邊的一個弟兄或姐妹建立友愛關係,我也能與天上的一個弟兄或姐妹建立這種關係。我能與聖人建立關係,在最困難的時刻請求他們幫助。我們衆人都需要朋友,希望他們幫助我們向前邁進,耶穌也如此。」
「在教會的歷史中存有一些永恆不變的因素,它們陪伴著信徒團體:首先是教會始終感到對天主之母和我們的母親瑪利亞的熱愛和極强烈的聯繫。但教會也特別敬愛大聖若瑟。説到底,天主將自己最珍貴的託付給他:祂的聖子耶穌和童貞瑪利亞。同樣,諸聖的相通也讓我們感到接近聖人和聖女,他們是我們的主保,因為我們、我們所屬的聖堂,以及我們居住的地區取了這些聖人的名字。」
最後,教宗獻上一篇「與他關係特別密切」的懇求大聖若瑟的祈禱文。他說40多年來,他每天都誦念這禱文:
聖祖的輝耀、大聖若瑟,
你使不可能的事成為可能,
在這極度困苦的時刻求你來幫助我。
請將我交託給你如此嚴重且艱難的境況
置於你的保護之下,
使其獲得完滿的結果。
我敬愛之父,我全心信靠你,
願沒人會說我白白地呼求你,
因為你能為耶穌和瑪利亞獻上一切,
請向我展示你的仁慈和你的能力是同樣地大。
阿們。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全球祈禱網絡」(舊稱「祈禱福傳會」(Apostleship of Prayer,或譯作「祈禱宗會」)是一個全球性的祈禱網絡,引領每一個人與復活的基督建立深刻信賴的個人關係,幫助人在其生命中找到希望與意義。祈禱福傳會成立於1844年,讓年輕人即使在求學時期也要以種種方式作福傳的工作。這些方式包括祈禱以及透過聖體聖事與耶穌基督結合,把每天的生活奉獻給天主。
每月教宗都囑禱一個總意向和一個福傳意向。讓我們每天早上念「每天奉獻禱詞」,為教宗和其他信眾的意向祈禱。
意向:為修女及度奉獻生活的女性祈禱
請為修女及度奉獻生活的女性祈禱,也為她們的使命和勇氣而感謝她們,願她們在當今時代的挑戰面前,持續不斷找到新的應對方式。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每天奉獻禱詞(Daily Offering Prayer)
新版
仁慈的天父,感謝祢恩賜這新的一天,我把今天的一切祈禱、工作、喜樂和痛苦全獻給祢。願這奉獻,聯合你的聖子耶穌聖心,為救贖世界,時時刻刻在感恩聖事中奉獻自己。願在聖神內,偕同教會之母-聖母瑪利亞,為祢的聖愛作證,並為本月內教宗託付給我們的意向祈禱。阿們。
God, our Father, I offer you my da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thoughts, words, actions, joys, and sufferings in union with the Heart of Jesus, who continues to offer himself in the Eucharist for the salvation of the world. May the Holy Spirit, who guided Jesus, be my guide and my strength today so that I may witness to your love. With Mary, the Mother of our Lord and the Church, I pray for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for the prayer intentions proposed by the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舊版
耶穌,我依靠瑪利亞無玷聖心,將我今日祈禱、事工、喜樂、憂苦,連同世上的彌撒祭獻,全獻給祢,為所有祢聖心的意向:靈魂的救贖、罪過的補贖、基督徒的合一,以及我們主教和所有祈禱福傳會員的意向,和本月教宗所囑禱的意向。阿們。
O Jesus, through the Immaculate Heart of Mar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works, joys, and sufferings of this day in union with the Holy Sacrifice of the Mass throughout the world. I offer them for all the intentions of Your Sacred Heart: the salvation of souls, reparation for sin, and the reunion of all Christians. I offer them for the intentions of our bishops and of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in particular for those recommended by our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更多影片: thepopevideo.org
2022年1月30日,教宗方濟各在誦念三鐘經之後,他也念及在1月31日慶祝的聖若望鮑思高瞻禮和慈幼會大家庭,他表示:
「在聖若望鮑思高瞻禮前夕,我在此問候慈幼會會士和母佑會的修女,他們在教會中做了很多好事。我有收看慈幼會總會長范達文神父在意大利都靈市聖母進教之佑大殿舉行的彌撒,我為他,也為所有人祈禱。我們想到了這位偉大的聖人,這位青年慈父和導師。他沒有把自己關在祭衣房,他沒有把自己關在自己所想的事。他走上街頭尋找青年,創造力是他的標誌。 在此祝賀所有慈幼會會士和母佑會修女!」
來源:vatican.va
中文翻譯:梁樂彥 (協進慈幼會士)
Copyright © 2025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