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2021年10月祈禱意向:為福傳門徒

教宗全球祈禱網絡」(舊稱祈禱福傳會(Apostleship of Prayer,或譯作「祈禱宗會」)是一個全球性的祈禱網絡,引領每一個人與復活的基督建立深刻信賴的個人關係,幫助人在其生命中找到希望與意義。祈禱福傳會成立於1844年,讓年輕人即使在求學時期也要以種種方式作福傳的工作。這些方式包括祈禱以及透過聖體聖事與耶穌基督結合,把每天的生活奉獻給天主。

每月教宗都囑禱一個總意向和一個福傳意向。讓我們每天早上念「每天奉獻禱詞」,為教宗和其他信眾的意向祈禱。

2021年10月意向

福傳意向:為福傳門徒

願每位領受洗禮者都能以充滿福音喜樂和隨時待命的生活見證,參與福傳。

繁體

简体

每天奉獻禱詞(Daily Offering Prayer)

新版

仁慈的天父,感謝祢恩賜這新的一天,我把今天的一切祈禱、工作、喜樂和痛苦全獻給祢。願這奉獻,聯合你的聖子耶穌聖心,為救贖世界,時時刻刻在感恩聖事中奉獻自己。願在聖神內,偕同教會之母-聖母瑪利亞,為祢的聖愛作證,並為本月內教宗託付給我們的意向祈禱。阿們。

God, our Father, I offer you my da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thoughts, words, actions, joys, and sufferings in union with the Heart of Jesus, who continues to offer himself in the Eucharist for the salvation of the world. May the Holy Spirit, who guided Jesus, be my guide and my strength today so that I may witness to your love. With Mary, the Mother of our Lord and the Church, I pray for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for the prayer intentions proposed by the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舊版

耶穌,我依靠瑪利亞無玷聖心,將我今日祈禱、事工、喜樂、憂苦,連同世上的彌撒祭獻,全獻給祢,為所有祢聖心的意向:靈魂的救贖、罪過的補贖、基督徒的合一,以及我們主教和所有祈禱福傳會員的意向,和本月教宗所囑禱的意向。阿們。

O Jesus, through the Immaculate Heart of Mar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works, joys, and sufferings of this day in union with the Holy Sacrifice of the Mass throughout the world. I offer them for all the intentions of Your Sacred Heart: the salvation of souls, reparation for sin, and the reunion of all Christians. I offer them for the intentions of our bishops and of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in particular for those recommended by our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更多影片: thepopevideo.org

相關資料

教宗公開接見:我們在根基上是義人,基督使我們如此

圖片:vatican.va

2021年9月29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繼續以《迦拉達書》的内容作為省思的主題,這一次論述了「成義」的道理(迦二19-20)。教宗指出:「聖保祿宗徒在這封書信和《羅馬人書》中都堅稱因信仰基督而成義的事實,成義是施予寬恕的天主慈悲的結果,我們因恩寵而獲得。」

教宗解釋道:「天主實行的成義使我們恢復了因罪而失去的純真,這是一個轉變的過程:我們從罪人成為義人,而且我們在根基上是聖的。『可是,神父,我是個義人,因為我履行了所有的誡命!』沒錯,但這樣並不能使你成義。在你之前,有人先使你成義了,有人在天主前使你成了義人。『是嗎?但我是個罪人!』沒錯,你是義人,但也是罪人。但在根基上你是個義人。誰使你成了義人?是耶穌基督。」

「不過,這並不表示在保祿看來梅瑟法律不再有價值。相反地,保祿認為這法律仍是不可撤回的天主的恩典,是聖的(羅七12)。因此,有必要遵守誡命,但在這一點上我們也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我們在基督内蒙受了天主的恩寵,這是基本重要的,這恩寵是因成義而來,是基督使我們成義,基督已經為我們付出。」

「成義使我們進入救恩的漫長歷史,彰顯天主的公義。面對我們不斷地跌倒和欠缺,天主卻沒有放棄,而是要使我們成義,並以恩寵這樣做,就是藉著死而復活的耶穌基督的恩典。」教宗因此提到天主對我們接近、憐憫和溫柔的風格。

「如此一來,信德之光讓我們認出天主的慈悲是何等的無限,這恩寵的運行是為了我們的益處。但同一道光也讓我們看到在天主救恩工程中與祂合作的責任。恩寵的力量需要與我們的慈悲善工相結合,因為我們蒙召去見證天主的愛是多麽的大。」

教宗提到:「雅各伯宗徒的教導補全了保祿的思想,他認為『人成義是由於行為,不僅是由於信德』(雅二24)。」教宗說:「這似乎對立,其實並不對立,成義若沒有行為,就會留在那裡,埋在地下,如同死了一樣。雖然有,我們卻必須以我們的行為去實現它。對雅各伯和保祿而言,信德的回應要求我們積極投入到愛天主和愛近人的行動,因為那份愛使我們衆人得救,使我們白白地成義,是免費的!」

「保祿從他自己的經驗談起,他過去認為嚴格遵守戒律就是公義,但與復活的基督相遇和對祂的信仰使保祿發現,我們不是靠自己的努力而成為義人,而是基督以祂的恩寵使我們成為義人。」

教宗最後總結道:「天主透過耶穌的死亡摧毀了罪惡,將寬恕和救恩永遠賜予了我們。因信德而成義强調的是恩寵的首要地位,天主將這恩寵賜予所有相信聖子的人,無任何區別。只憑恩寵我們成了義人,天主賜予我們衆人的這恩寵來自於為我們而死的基督:成義因恩寵而來。」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濟各第36屆普世青年節文告

圖片:教宗方濟各出席2019年巴拿馬世青開幕禮 (vatican.va)

「我渴望再次牽著你們的手。」

教宗方濟各在本屆普世青年節文告中以這句話開頭。本屆世青節將於2021年11月21日在教區層級慶祝,主題為「起來!我要使你成為你所見之事的見證人」(參閱:宗廿六16)。教宗懷著慈父心腸伴隨青年,陪伴他們邁向2023年將在里斯本舉行的世界青年節;屆時的主題是「瑪利亞起身並急速啟程」(參閱:路一39)。在今年世青節的文告中,教宗邀請年輕人默觀並反省保祿的皈依。在前往大馬士革的路上,耶穌叫保祿站起來,而這個敦促之聲今天仍迴盪在我們的耳邊。

以下是第36屆普世青年節文告全文:(台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起來!我要選派你去為你所見之事作證!」

親愛的青年人:

我渴望再次牽起你們的手,與你們一同前往 2023 年里斯本世界青年日這趟 心靈朝聖之旅。

去年的文告,是我在疫情即將爆發之前頒布的,主題是「青年人,我對你 說:起來吧!」(參閱:路七 14)。在天主上智的安排下,祂已經開始在預 備我們,好能面對即將來臨的重大挑戰。

在世界各個角落,我們都承受著失去眾多親人的痛苦,經歷著社交隔離。 對你們青年人來說,這場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更是一大挑戰,因為你們的生 活本是向外開展的:學校、工作、社交活動。你們發現自己身處在前所未 有的困境之中,有些人在無所準備、缺乏支持的狀態下感到迷惘。我們看 到家庭問題、失業、憂鬱、孤獨、成癮行為等問題一一浮現,更不用說長 期累積的壓力和緊張、仇恨的爆發和暴力的滋長。

然而感謝天主,這並非事實的全貌。這段經歷讓我們看到自己的脆弱,卻 也展露了我們的美德,以及我們對團結互助的渴望。在世界各地,我們看 到許多人,包括很多青年,為生命而奮鬥、散播希望的種子、捍衛自由與 正義,成為和平的締造者及橋梁的搭建者。

一個青年人的跌倒,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全人類的跌倒。但是當一個青年人 站起來,同樣,也有如整個世界都站了起來。親愛的青年,如此巨大的潛 力就在你們手中!如此豐厚的力量就在你們心中!

今天,天主也在向你們每一個人說:「起來!」我衷心地希望這篇文告能幫 助我們迎接新的世代、人類歷史上一個嶄新的篇章。然而,親愛的青年人, 沒有你們就不可能有新的開始。為了能重新站起來,世界需要你們的力量、 你們的朝氣、你們的熱情。因此,我想要和你們一起默想宗徒大事錄的章 節裡,耶穌對聖保祿說的「起來!我要選派你去為你所見之事作證。」(參 閱:宗廿六 16)

保祿在君王前的證詞

2021 世界青年日主題所採用的聖經章節,是摘自保祿被監禁前,在阿格黎 帕王面前所作的證詞。曾經身為基督徒的敵人和迫害者的保祿,現在正為 了基督信仰而受審。事隔大約 25 年,宗徒講述了他歸依的故事,以及他與 基督決定性的相遇。

保祿承認他過去曾迫害過基督徒,直到有一天,當他前往大馬士革逮捕其 中一些人時,有一道光「比太陽還亮」,環照著他和他的同伴(參閱:宗廿六 13)。然而,只有他聽到「一個聲音」:耶穌對他說話,並按著名字呼喚他。

「掃祿!掃祿!」

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這件事。天主藉由呼喚掃祿的名字表明了祂完全認識 他。這好像在告訴他:「我知道你是誰,我知道你在做什麼,但我要親自和 你說話。」耶穌兩次以他的名字呼喚他,這是特別且重大召叫的標記,就 像祂對梅瑟(參閱:出三 4)和撒慕爾(參閱:撒上三 10)所做的那樣。 當掃祿跌倒在地,意識到自己成了天主顯現的見證人,這個強大而神聖的 啟示使他不知所措,但卻沒有要打擊他。相反地,他聽見自己的名字被呼 喚。

事實上,只有與基督個人的、毫無隱藏的相遇才能改變生命。耶穌表明祂 很了解掃祿,祂對他的內心瞭如指掌。儘管掃祿是一個迫害者,儘管他心 中對基督徒充滿仇恨,耶穌知道他是出於無知,祂想向他展示祂的憐憫。 這種恩寵,這種無償又無條件的愛,正是徹底轉化掃祿生命的光。

「主,你是誰?」

呼喚他名字的這一位,面對祂的神祕臨在,掃祿問道:「主,你是誰?」(宗 廿六 15)。這個問題至關重要,我們每個人遲早都要問這個問題。只從別 人那裡聽說過基督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親自與祂交談。其實,這就是祈 禱。祈禱是直接與耶穌對話,也許我們的心仍然混亂,我們腦中充滿懷疑, 甚至有對基督和基督徒的蔑視。我希望每個年青人,最後都能打從心底提 出這個問題:「主,你是誰?」

我們不能假定每個人都認識耶穌,即使在這網路世代也是如此。許多人都 會對耶穌和教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你是誰?」在聖保祿被召叫的故事裡, 這是他說的唯一一句話。對於他的問題,主立刻回答他說:「我就是你所迫 害的耶穌!」(宗廿六 15)

「我就是你所迫害的耶穌!」

透過這個回應,主耶穌向掃祿揭示了一個偉大的奧祕:祂與教會是一體的, 祂與基督徒同在。在那之前,掃祿除了看過被他關進監獄裡的信徒(參閱: 宗廿六 10)和那些他同意處死的人(同上),他完全不認識基督。但他看 過基督徒如何以善報惡,以愛報恨,他們為基督的名承受著不正義、暴力、 誹謗和迫害。某種程度上,掃祿在不知不覺中,已與基督相遇:他在基督徒身上遇見了祂!

我們多少次聽到有人說:「我接受耶穌,但我不要教會」,好像這兩者間可 以擇一替代。然而不認識教會,就無法認識耶穌。不藉著團體中的弟兄姊 妹,我們無法認識耶穌。如果在信仰上沒有活出教會的氛圍,我們就不能 自稱為完整的基督徒。 

「你向刺錐踢去,為你是難堪的」

在掃祿倒地後,天主對他說了這句話。但祂一定也曾在無形中反覆地告訴 他同樣的話,試圖吸引他到身旁,但掃祿拒絕了。我們的天主對每一個離 開祂的青年人也同樣溫柔地「譴責」:「你要逃離我到幾時?為什麼你聽不 見我在呼喚你?我在等你回到我身邊。」就像耶肋米亞先知一樣,我們有 時會說:「我不再想念祂」(耶廿 9)。但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燃燒的熱火: 即使我們試圖澆熄它,也做不到,因為它遠比我們強大。

天主揀選了一個正在迫害、完全仇視祂和祂子民的人。我們可以看到,在 天主眼裡,沒有人是無法被贖回的。透過與祂個人的相遇,總是能夠重新 開始。沒有一個青年人是無法被天主的恩寵和憐憫所觸碰的。我們不能對 任何人說:「他已經離太遠了……,已經太遲了……。有多少青年人強烈地 反對教會、逆流而行,但在內心深處他們卻需要能夠付出,需要全力去愛, 需要找到自己的使命!在年輕的掃祿身上,耶穌看破了這一點。

認出我們的盲目

我們可以想像,掃祿在與基督相遇之前,是個自以為是的人,基於品行正 直、熱心、出身與受教育的背景,他認為自己很「偉大」。當然,他相信自 己做的都是對的。而當天主向他顯示了自己,掃祿便「跌倒在地」,失明了。 突然間,他的肉體與心靈都無法再看清。他所深信的一切動搖了。他明白 了過去執意要殺害基督徒的那份熱血是大錯特錯的。他明瞭了自己沒有掌 握絕對的真理,而且還離得很遠。他的信念與驕傲都崩解了;突然間他發現自己迷惘、脆弱且「渺小」。

這份謙遜、對自身限度的認識,至關重要!那些自認為了解自己與他人的 一切,甚至通曉宗教道理的人,很難與基督相遇。如今失明的掃祿,不知 何去何從。獨自在黑暗中,唯一清楚的,是他看到的那道光與他聽到的聲 音。正當我們承認自己是盲目的,我們才開始看見,這多麼出乎意料!

在他去大馬士革的路上所遇到的經驗,使他覺得晴天霹靂,他寧願別人稱 他為保祿,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渺小的」。這和我們現今一般使用的暱稱 或藝名不一樣。與基督的相遇改變了他的生命,這讓他真正感受到自身的 渺小,也拆毀了過去阻擋他在真理中認識自己的高牆。正如他向我們說的: 「我原是宗徒中最小的一個,不配稱為宗徒,因為我迫害過天主的教會。」 (格前十五 9)

如同許多聖人一樣,里修的聖女小德蘭總愛說:「謙卑就是真理」。現今有 多少的「貼文」支配著我們的日常生活,特別是在社交網路上,常以布景、 網路攝影機和濾鏡特效精細地編排而成的。人們越來越想要聚光燈打在自 己身上、呈現完美的模樣,向「朋友」、「追蹤粉絲」展現一個往往不能反 映真實自我的形象。基督,正午之光,祂來照亮我們,使我們返璞歸真, 卸下所有的面具。祂讓我們清楚看到自己原本的模樣,因為祂就愛我們原 本的模樣。

改變觀點

保祿的歸依並非要他轉身回頭,而是向一種完全嶄新的視角開放。他繼續 著前往大馬士革的旅程,但改變已經發生;現在他是一個不同的人(參閱: 宗廿二 10)。我們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悔改並更新自己。我們依然做以前 在做的事情,但內在的初衷和目標已經有所不同。以保祿來說,耶穌告訴 他要繼續前往大馬士革。保祿服從了,但旅程的目標與目的已被徹底轉變。 從那時開始,保祿將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事物,他不再是一個迫害者和劊子 手,而是一位門徒和見證者。在大馬士革,阿納尼雅將為他付洗,並帶他 認識這個基督徒團體。在靜默與祈禱中,保祿將深思他所經歷的事,以及 主耶穌賦予他的新身分。

不要澆熄青年的活力與熱情

對我們而言,保祿在遇見基督前所抱持的態度並不陌生。親愛的青年人, 在你們心中不知道有多少力量和熱情!可是籠罩在你周圍的黑暗會妨礙你 們正確地看待事物。你們冒著生命危險,對抗毫無意義的鬥爭,甚至成為暴力的人。不幸的是,你們自己和身邊最親近的人將成為第一個受害者。 也有另一種危險,就是高舉正義的價值,為之挺身征戰,但是一旦走向極 端,將會變成毀滅性的意識形態。今天有多少青年在自身的政治或宗教信 念的鼓吹下,最終在許多人的生命中,成了暴力與毀滅的工具!有些人在 網路世界裡逍遙橫行,在虛擬和社交網絡裡找到新的戰場,肆無忌憚地以 假新聞為武器,散播毒害、殲滅對手。 

當天主介入保祿的生命時,祂並沒有壓抑他的個性或他充滿熱情的心。反之,祂讓這些特質開出美麗的花朵,將他轉變成一個偉大傳教士,把福音 帶到天涯海角。

萬民的宗徒

從今以後,保祿被稱為「萬民的宗徒」。他曾是一個法利塞人,一個一絲不 苟地遵循法律的人!這裡我們又看到另一個出乎意料的地方:天主信任一 位曾經迫害祂的人。如同保祿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會聽到來自內心的聲音 說:「我信任你。我明白且掌握了你的生命故事,我會與你同在。雖然你經 常反對我,但我選擇了你,並使你成為我的見證人。」天主的意念能把最 惡劣的迫害者轉變成偉大的見證人。

基督的門徒蒙召成為「世界的光」(瑪五 14)。雖然保祿這時是失明的,但 他現在必須為他所見的作證。這又是一個出乎意料的地方!然而保祿正是 通過自己的個人經驗,他才能夠與主將要派遣他去找的人產生共鳴。這是 為什麼他作證說道:「開明他們的眼,叫他們從黑暗中轉入光明。」(宗廿 六 18)

「起來,去作見證!」

在我們接受了洗禮所賦予的新生命時,天主賜予我們一個重要且改變生命 的使命:「你要成為我的見證人。」

今天,基督曾經給保祿的邀請也是祂給每一位青年人的:起來!不要再垂 頭喪氣或自怨自艾;有個使命正等待著你!你也能向人見證耶穌在你身上 完成的一切。我以基督之名對你說:

– 起來,並向人見證:你曾經在你的盲目中與光相遇──你在自己及他人 身上、在教會的共融中,看見天主的美善戰勝了所有的孤寂。

– 起來,並向人見證:在家庭生活中,在父母與孩子間、青年與長者的對 話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能培養出愛和尊重。 

– 起來,並捍衛社會正義、真理與人權,保護受迫害者、窮人、弱勢群體、 社會上無法發聲的人和移民。

– 起來,並向人見證:以一個閃爍著好奇讚嘆的眼光去重新看待受造物, 讓你將地球視為我們的共同家園,給予你勇氣去促進生態的和諧。

– 起來,並向人見證:失敗的人生能夠重建,心靈喪亡的人能重獲生命, 受奴役的人能恢復自由,被悲傷壓迫的心能重見希望。

– 起來,並喜樂地向人見證生活的基督!在學校、大學裡、工作中、網路 世界及任何地方,向你的同儕們廣傳祂愛與救恩的訊息。

天主、整個教會和教宗,都信任並派遣你們,在今日世界踏上前往「大馬 士革的旅途」,向旅途中相遇的其他青年人作見證!不要忘記:「凡真正體驗過天主救贖的愛,都不需要太多時間或冗長的培訓,才能走出去宣講那 份愛。在某程度上,每位基督徒都是傳教士,因為他或她曾在耶穌基督內 經歷過天主的愛。」(《福音的喜樂》,120)

起來!在地區教會慶祝世界青年日

我再次邀請每一位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一同參與 2023 年里斯本世界青年日的心靈朝聖之旅。但是接下來的聚會,是於 2021 年的基督君王節,在地區教會裡、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教區中,以地區性的方式慶祝的青年日。

我希望大家能善度這個階段,做個真正的朝聖者,而非「信仰的觀光客」! 願我們向天主驚喜的安排敞開心扉,祂渴望點亮我們的旅程。願我們更願意敞開自己,並藉著我們的弟兄姊妹,一起聆聽祂的聲音。如此,我們將能互相扶持、一同站起身來,並在這歷史性的艱難時刻,成為新時代的先知,未來仍充滿希望!願童貞榮福瑪利亞為我們每一位轉求。

 

教宗方濟各
羅馬,聖若望拉特朗大殿
2021 年 9 月 14 日,光榮十字聖架慶日

(台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按此閱讀英語全文

來源:vatican.va

教宗在世界移民與難民日呼籲:我們蒙召建設更加包容的世界

圖片:聖伯多祿廣場上矗立著一座移民和難民紀念碑 (Vatican Media)

2021年9月26日,教宗方濟各在宗座大樓書房窗口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後,特別提到當天是第107屆世界移民與難民日。他再次邀請全人類,不僅是信徒,向這些人受苦的人,移民、難民、無家可歸者、人口販運受害者和遭遺棄者伸出援手。教宗說:「沒有偏見和恐懼的一起同行,讓我們接近最脆弱者。」本屆世界移民與難民日的主題是「邁向一個愈加寬廣的我們」。

教宗呼籲道:「我們蒙召建設一個更加包容的世界,沒有任何人被排除在外。」教宗說:「他在精神上與那些在世界各地慶祝世界移民與難民日的人同在。」同時,他也特別問候和感謝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舉著不同形式和顏色的旗幟的團體。

此外,教宗也向受到加那利群島的拉帕爾馬火山爆發影響的人表達「接近和關懷」之情。他說:「我特別想到那些被迫離開家園的人。讓我們為這些受到考驗的人和救援人員向加那利群島虔敬的雪中聖母祈禱。」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三):第一章 封閉的世界陰霾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三)
第一章 封閉的世界陰霾

按此下載《眾位弟兄》通諭【中文版】

「諸如新冠疫情這類影響全世界的悲劇,確實能夠短暫提醒世人:我們是一個全球性的團體,同坐一艘船上,個人的罪惡可危及全體。這也提醒我們:誰也不能獨自得救,我們只能一起得救。」(32)

教宗方濟各在這一章詳述籠罩世界的陰霾,這些陰霾遍佈全球,窒礙普世兄弟情誼的發展。

首先,政治體制正在倒退,短視的民族主義正在爆發,人們對社會漠不關心,形成新的自私心態。經濟與金融界打著「向世界開放」的口號,強行在全球實現單一文化的模式,使各民族與各國彼此分裂,個人在不斷擴張的市場中成為消費者或旁觀者。

新型的文化殖民令人不再重視歷史。為消除歷史意識、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達成融合的決心,諸如民主、自由、正義、團結等關鍵詞的涵義被扭曲。政治變成短暫的營銷手段,視破壞他人名譽為最有效的手法。為能任意支配和控制他人,一些人採用散播絕望、誘發猜疑、激起人心的憤怒、分化人民等政治手段,並以各種方式剝奪他人生存和思考的權利。

在丟棄文化盛行下,有些被認為不再有生產力或有用的人,便受到忽視和貶抑,甚至隨時被犧牲。

不平等的人權和現代形式的奴役繼續存在。暴力情況愈來愈普遍,以致構成「零星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恐懼和衝突促使我們築起圍牆,阻止我們與其他人交流。許多人感到被體制拋棄而感到孤單、恐懼和不安,助長各種犯罪集團的滋長。

在邊境地區,無視人性尊嚴的情況尤其嚴重,無數難民為了逃離戰爭、迫害和自然災害而遷徙,他們希望為自己和家人尋找機會,但一些政權卻不惜一切代價防止移民湧入,認為他們不值得擁有兄弟之愛。

我們與他人的緊密溝通其實只是假象。在數位世界,人與人的距離逐漸縮短,隱私權卻幾乎不復存在。另一方面,網絡上充斥著各式謊言和操縱,以及煽動仇恨與破壞的數位宣傳活動,人際間的侵犯藉著流動裝置和電腦的發展,前所未有地擴散。即使有信仰的人也會變得狂熱,而作出傷害他人的行為,天主教媒體也可能容許誹謗中傷的言論。

面對以上種種問題,我們很容易孤立封閉自己,只顧個人的利益,這是無助於重燃希望和帶來更新。解決之道是親近他人,是相遇的文化。新冠疫情提醒世人:我們是一個全球性的團體,疫情使我們感到有迫切需要重新審視我們的生活方式、人際關係、社會結構;最重要的是審視我們的生命意義。我們必須重燃對團體的熱情,致力追求充滿歸屬感和團結關懷的團體,一起投入我們的時間、精力和資源。但願這場健康危機過去後,再沒有「其他人」,而只有「我們」。

參考資料:

方濟各,《眾位弟兄》通諭,2020 (第一章,9-55節)

按此閱讀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系列

來源: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二):導言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二)
導言

按此下載《眾位弟兄》通諭【中文版】

「我熱切期盼在這個時代,我們能夠認清每一個人的尊嚴,從而在普世重新喚起對兄弟情誼的渴望。」(8)

《眾位弟兄》通諭的標題取自聖方濟亞西西的《勸誡》,聖人在寫信給他的一眾弟兄時這樣稱呼他們,向他們推薦一種散發福音味道的生活。這位活出兄弟之愛、簡樸和喜樂精神的聖人,曾感動他撰寫《願祢受讚頌》通諭,現在再次激發他撰寫這道通諭獻給兄弟情誼及人際友愛。

聖方濟亞西西呼籲我們活出超越地域和空間阻隔的愛,這是一種敞開胸懷的兄弟情誼,使我們得以肯定、欣賞和愛每一個人,超越物理的距離和地域的局限,也不論對方的出身或背景。在中世紀大國鬥爭和暴力的時代背景下——就好像今日的世界,聖方濟穿越十字軍東征的戰線與埃及蘇丹王會面,表現了他的廣闊胸襟,能夠跨越因出身、國籍、種族或宗教背景形成的隔閡。

正如聖方濟努力與所有人和諧共處,教宗方濟各也呼籲我們省察能超越界限和分歧的兄弟情誼和友愛。他與伊斯蘭大教長阿玆哈爾大伊瑪目塔伊布(Ahmad AI- Tayyeb)於2019在阿布達比簽署《人類兄弟情誼》文件,為我們作了示範。

雖然教宗方濟各在新冠疫情爆發前已開始撰寫這份通諭,疫情下各國無法攜手合作解決這個影響我們眾人的問題,更加突顯教宗有關兄弟情誼的教導的迫切性。教宗說,要是有人認為我們可汲取的唯一教訓就是改良現有的體系,那麼他們是在否定現實,我們必須認清每一個人的尊嚴,從而在普世重新喚起對兄弟情誼的渴望。

參考資料:
1. 方濟各,《眾位弟兄》通諭,2020

2. Study Guide: Pope Francis’ Fratelli Tutti, Maryknoll Office for Global Concerns

按此閱讀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系列

來源: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一):通諭簡介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一)
通諭簡介

按此下載《眾位弟兄》通諭【中文版】

「我們既然屬於同一人類大家庭,是同樣擁有人類之軀的同行旅伴,也是同一大地的兒女,一起居住在這共同家園,那麼讓我們每一個人都體現其信仰或信念的豐富內涵,發出自己的聲音,彼此成為弟兄姊妹,一起追夢吧!」(8)

《眾位弟兄》通諭是教宗方濟各上任後三部通諭/宗座勸諭中的最新一部。第一部是《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強調教會的福傳使命;第二部通諭是《願祢受讚頌》,關懷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第三部《眾位弟兄》通諭,討論兄弟情誼的和人際友愛,探討建立和平對話的文化,以促進互相關懷。

面對近乎一種自我毀滅和絕望的全球現況,教宗提供了補救措施,包括對愛和良善的開放態度,以及拒絕戰爭、核子武器和死刑。一如《願祢受讚頌》通諭,《眾位弟兄》也是屬於社會訓導,針對當前的社會和經濟形勢,論述天主教會的倫理教導。這份通諭也跟《願祢受讚頌》通諭一樣,受到聖方濟亞西西一生的啟發,尤其是他怎樣回應他所身處的時代中,教會和世界的問題。整部通諭的結構是按照《慈母導師》通諭所建議的分析方式:觀察(第1章)→判斷 (第2章、第3章)→行動(第4章到第8章)的方法所建構。

《眾位弟兄》通諭除導言外有8章,合共285節,未來幾個星期,我們將逐一介紹每一章的內容,幫助教友掌握這份通諭的重點。

參考資料:
1. 方濟各,《眾位弟兄》通諭,2020

2. Study Guide: Pope Francis’ Fratelli Tutti, Maryknoll Office for Global Concerns

按此閱讀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系列

來源: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教宗擁抱逃離喀布爾的三個家庭

圖片:Vatican Media

2021年9月22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之前,於保祿六世大廳側邊的小廳接見了三個逃離了阿富汗的基督徒家庭。他們共14人, 8名女性和6名男性。接見中,一位婦女獻給教宗兩樣禮物:一個是戒指,以紀念她被塔利班的恐怖所「吞噬」的丈夫,另一個是一件衣服,以「講述一個痛苦生活」。教宗收下了戒指,但有一個條件,就是由她來保管它,作為友誼的象徵和希望的標記。

這位婦女當著她的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的面指出了這份希望。她的孩子年齡介於25歲至14歲之間。正是女兒們通過智能手機發出緊急求助訊息,讓一家人能驚險逃離喀布爾,最終抵達他們在意大利貝爾加莫的新家,在那裡重新開始他們的生活。這一切得到了多年前逃離喀布爾的作家協調的團結網絡和遇見人類基金會的協助。

教宗當天接見的人中,也有7名未成年人,他們都特意為教宗畫了一幅畫。最小的一個剛滿一歲,抵達意大利後被緊急送往醫院治療嚴重感染。現在他身體很好。

這三個家庭向教宗講述的故事殘酷得令人難忘。塔利班一進入喀布爾,他們基督徒的身份就招致舉報。送給教宗禮物的婦女描述說:「我丈夫先是被解雇,隨後遭逮捕。我們再沒有他的消息。」他們說:「因害怕全家都被逮捕,我們躲在地下室四天四夜,可能有人揭發我們是基督徒。」另外兩個家庭和這一家人一樣,帶著孩子離開了喀布爾。

「阿富汗弟兄姐妹」是遇見人類基金會選擇與意大利民政機構和軍方合作在阿富汗展開的人道運動的口號。他們實際支持這三個家庭建立關係、尋找工作和接受教育,使得兄弟之情變為現實。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出席樞機諮議會線上會議,著重反思下屆世界主教會議

圖片:Vatican Media

世界主教會議應遠離教權主義和僵化,並給聆聽和牧靈態度騰出空間。這是教宗方濟各對將於10月9日和10日在羅馬開啓以同道偕行為主題的世界主教會議的期待。教宗在9月21日下午召開的樞機諮議會上親自强調了這個意願 。聖座新聞室的公告表明,教宗在聖瑪爾達大之家透過網路連線出席了這次議會。

其他樞機成員在各自所在的國家參加了這次線上會議,他們是羅德里格斯·馬拉迪亞加(Óscar A. Rodríguez Maradiaga)樞機、馬克思(Reinhard Marx)樞機、奧馬利(Sean Patrick O’Malley)樞機、格拉西亞斯(Oswald Gracias)樞機,以及安邦戈(Fridolin Ambongo Besungu)樞機。帕羅林(Pietro Parolin)樞機和貝爾泰羅(Giuseppe Bertello)樞機,以及樞機諮議會秘書梅利諾(Marco Mellino)蒙席則從梵蒂岡連線出席了會議。

在羅德里格斯樞機作了簡短的介紹後,教宗方濟各對在今年10月開啓、預計於2023年在梵蒂岡結束的世界主教會議的工作進行了反思。聖座新聞室指出:「教宗重述了他在兩次講話中關於下屆世界主教會議的思想,一次是在2015年世界主教會議建立50週年的機會上,另一次是上週六與羅馬教區信友們的談話。」

「隨後,教宗闡明,反思的核心不是深化這個或那個主題,而是學習教會生活的方式,在各個層面都以彼此聆聽和牧靈態度為標誌,在面對教權主義和僵化的誘惑時尤其如此。」

聖座新聞室的公告繼續表示:「樞機們也在會上發言,深入談及使同道偕行的路程在他們所屬地區尤其有必要的一些方面,好能克勝宗派主義和局部利益。經過兩個小時的討論,會議在結束時決定,如果情況允許,下次樞機諮議會將於12月以在場出席的方式舉行。」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閱覽更多世界主教會議資訊

教宗公開接見:布達佩斯和斯洛伐克之旅是希望與祈禱的朝聖

2021年9月22日,教宗方濟各於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談論了他在斯洛伐克和布達佩斯進行牧靈訪問的意義。此前,教宗曾於9月12日至15日前去訪問。教宗表示:「此行的特色在於『一起』,因為它展現出教會以拉丁禮和希臘禮這兩個肺葉來呼吸,並與猶太團體、基督宗教其它派別和其它宗教的信徒並肩前行。」教宗說:「我想用以下的話來做總結:這是一趟熱切祈禱的朝聖、回溯根基的朝聖,以及滿懷希望的朝聖。」

教宗方濟各9月12日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英雄廣場主持第52屆國際聖體大會閉幕彌撒。圖片:vatican.va

「這次訪問的第一站是匈牙利布達佩斯,當時普世教會在那裡齊聚在上主的祭台前。天主聖潔的子民在上主的日子裡聚集在聖體聖事奧跡前,藉以持續得到滋養和新生。祭台前的十字聖架擁抱著他們,而他們依循著聖體聖事所指示的同一個方向,也就是謙卑和無私的愛的道路、慷慨和尊重所有人的愛的道路、那洗滌塵俗並引向本質的信仰道路。」

「這次熱切祈禱的朝聖旅途在痛苦聖母瞻禮劃下句點,使得這趟旅途以朝拜天主開始、民間敬禮作結。」教宗解釋道:「這是因為天主子民蒙召首先去朝拜、祈禱、前行、朝聖、補贖,並在其中體會到上主賜給我們的平安和喜樂。」

9月13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布拉迪斯拉發的聖瑪爾定主教座堂會見了斯洛伐克的主教、司鐸、男女會士、修生和要理教員。圖片:vatican.va

接著,教宗指出,這次朝聖旅途提供了回溯「根基」的機會。與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主教們的會晤,讓教宗能觸碰到這些能追溯到九世紀的當地基督信仰與生活的根基。教宗說:「我在多個場合堅持這個事實,也就是這些根基始終生氣蓬勃、充滿聖神的活潑生命力,而且應當加以保存:這保存不是像博物館裡的文物那樣,或是抹上意識形態色彩,為了權勢而濫用,以鞏固一種封閉的身份認同。」

教宗方濟各9月14日在斯洛伐克洛科莫蒂瓦體育場與青年相聚。圖片:vatican.va

至於這次牧靈訪問的第三個面向:「滿懷希望的朝聖旅途」。教宗表示很高興在科希策親眼看到許多年輕夫婦帶著孩子參加青年聚會。另外,教宗也說:「我在很多默默照顧並關切近人的人們身上看到希望。」教宗這番話特別是指在布拉迪斯拉發照料無家可歸者的仁愛傳教修女們。

在要理講授的結尾,教宗向斯洛伐克和匈牙利主教、民政當局,以及參與活動的信眾表達由衷感激。教宗最後邀請眾人一同祈禱,「願在這次旅途中撒下的種子能結出好的果實」。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