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主教金句INBOX:12月8日聖母無玷始胎節日(香港教區主保)

各位兄弟姊妹,今天的聖經金句是:「萬福!充滿恩寵者,上主與你同在!」(路加福音 1:28)今天是「聖母無原罪節」,或稱「聖母無玷始胎節」,教會慶祝聖母從她在母胎中受孕的一刻開始,她已經是無染原罪。

雖然這並非直接來自聖經的啟示,但是,確實有聖經基礎。聖經學者指出,今天的聖經金句當中,尤其是「充滿恩寵者」這句,在聖經原文希臘文,文法中所用到的時態為「現在完成式」(present perfect tense)。意思是,當天使向瑪利亞報喜時,她充滿了天主的恩寵,而且,由那一刻開始,她之前、以後、一生⋯⋯都是如此「圓滿」(perfect)、時常都是「現在」(present)。她不單只獲得天主恩寵,更是「充滿恩寵」,這更成為她的名字「充滿恩寵者」,聖母瑪利亞是充滿恩寵的那一位。

話說回來,這光榮的稱譽及奧蹟,當然是天主的特殊恩寵。表面上看似只屬於瑪利亞,然而。並不是只為了她一個人。天父賜給瑪利亞特殊恩寵,是為了耶穌;好讓耶穌從一開始,當祂在聖母的胎中由聖神降孕,便不受罪惡的影響;聖母瑪利亞也同樣,從受孕一刻開始,她也能夠免於罪的影響。「聖母無玷始胎」這奧蹟,表面上看是為了瑪利亞;當深入了解後,我們明白是為了耶穌;再深究些,其實,更是為全人類!為所有跟隨耶穌基督的人,因著耶穌基督,我們的生命也重新開始,不受罪惡影響。

正因如此,傳統的天主教教理告訴我們: 當領洗時,我們就是被洗去原罪,其實,我們都是「無染原罪」的;雖然我們都總會再犯「本罪」,但無論如何,領洗確確實實是人的重新開始。

所以各位兄弟姊妹,當我們今天慶祝「聖母無原罪節」,同時,也是慶祝我們自己:讓我們記住,當領洗之時,我們也是「無染原罪」的。雖然我們多少也會在生活中犯罪,就讓我們都祈求聖母瑪利亞為我們轉禱,讓我們能夠效法她,同天父的恩寵合作!雖然我們現在仍未「充滿恩寵」,但是,希望能夠終有一天,藉著聖母瑪利亞的代禱、因著天父的恩宥,我們也能夠在天上,分享天主的榮耀,成為有恩寵的一位。

「萬福!充滿恩寵者,上主與你同在!」(路加福音 1:28)

【 夏主教金句 INBOX 】每天聆聽、默想聖經金句!

Youtube: http://bit.ly/BishopHaVerses

IG: @youthboilingpoint

ApplePodcasts: https://apple.co/3kHvbQi

Spotify: https://spoti.fi/3sxgoML

製作:《沸點》 天主教香港教區青年網上平台

夏志誠主教主持聖羅梅洛紀念日彌撒【講道重溫】

【講道重溫】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為世界和平祈禱
主禮:夏志誠主教

「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被稱為天主的子女。」這句說話用在聖羅梅洛總主教身上最合適不過。
在四十二年前的今天,總主教去到他所屬教區一個醫院內的小堂,為那裡的病人及在那裡服務的修女,奉獻一台黃昏的平日彌撒。他在講完道理後回到自己的座位,靜一下之後站起來要繼續奉獻餅酒時,有槍手入教堂將他槍殺。

為何會發生這樣的事呢?相信我們略為看過他的生平都大約知道,羅梅洛總主教為貧窮人、邊緣人、弱勢者,在當時軍政府下受許多苦難人民發聲,講出良心的說話,因此不容於當時的權貴。

羅梅洛總主教上任時並非這樣的,甚至有人說他比較保守。因為他的保守及平和,大家認為他應無所作為,所以找他作為首都,撒爾瓦多的總主教。他是如何成為一個勇於維護人性尊嚴,一個不怕為貧窮人,為受壓迫者在權貴前發聲的聖者呢?原來好簡單,他只是做一些好傳統的事。每年他都會去做避靜,在一個星期內,他喜歡用耶穌會神操的方式,很深入的祈禱反思,在上主面前悔改,每一天他都會寫下靈修日記,所以到今天我們有很多關於他內心世界的資料。一方面他深入和天主這份關係,另一方面始自他在做神父時,以至到一個比較偏僻,偏遠的教區做主教時,他時常走進人群中,探訪農民,低下貧窮的人,與他們交談,做朋友。其實這是好簡單,每個人都需要的,那就是愛天主,愛近人。各位兄弟姊妹,就是這樣造就了羅梅洛總主教的一份依賴天主的心 ,一份關懷兄弟姊妹的心。

或者我們覺得在很多環境下不能做到很多事,或者一些以前有的空間,現在失去了或少了,但當我回望聖羅梅洛總主教他的生命是如何行過來,如何轉化過來時,我發現原來最重要的不是我們做甚麼,說甚麼,那些是後來的。最重要是如何栽培這份心,如何與上主連結,如何走到人群中展現出那份關懷,體諒,連結一起,愛主愛人,然後當時機和空間來到時,自然會流露出來,自然會有勇氣。因此,重要的不是等那時間的來臨,而是如何裁培我和主的關係,如何栽培我和兄弟姊妹的關係。

看看今天的第一篇讀經,第一段好靚,講和平,在黑暗之中百姓見到光明,戰士的軍靴,戰袍都要焚燒用作燃料,即是那些東西都不需要了,和平了,不用再戰爭了。這是如果出現的呢?第二段時第一句:有一個嬰孩為我們誕生,我們當然想到是耶穌基督。無錯,的而且確是這樣,天主的應許,新生命的來臨,所以和平來到這世界上。不過我相信不單止是這樣,因為藉著耶穌基督宣講天主的慈愛,特別在今天我們讀的真福八端內,如果我們都跟隨他一樣,做一個締造和平的人,像聖羅梅洛總主教一樣,走到人群裡面,去愛我們的兄弟姊妹,走到上主面前,去將自己的生命交托給天主的話,一個嬰孩都會為我們誕生。這不單是指耶穌基督,也是指我們自己,成為一個新人,我們脫去舊人,穿上基督,我這個嬰孩都要誕生。這個誰的嬰孩?這個是天主的子女,締造和平的人是要被稱為天主的子女。幾時我們走近天主,走入天主的心懷時,我就深深的肯定,我是天主所愛的。

於是我們有了人性的尊嚴,是這個世界所不能奪去的,如果我們不在天主那裡,如果失去了和天主這麼深的連結,這份人性尊嚴會變得虛浮,假如我和天主連結的話,當我看見我的兄弟姊妹,體會他們的愁苦、艱辛、掙扎的時候,我的心會痛。因為他們是我的兄弟姊妹,我們有同一個父。於是我有使命,也有力量去締造和平。我不會只是自己享福,這時侯這個嬰孩要誕生,誕生在我們的生命內。如何令嬰孩誕生?愛主愛人,兩者不能分開,幾時都可以做,幾時都應該做,不要說今天很多事我們做不到。不是這樣的,今天我們仍然可以走近天主,仍然可以走近在社會上有需要的兄弟姊妹。

看見聖羅梅洛為我們展現的榜樣,今天不單止香港,更加令我們憂心忡忡的地方是烏克蘭,很多人生靈塗碳,面對戰爭。明晚五點,教宗方濟各會在梵蒂岡將烏克蘭和俄羅斯奉獻給無玷聖母瑪利亞,讓我們偕同教宗方濟各,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記掛著所有在受苦中的人民,特別是在烏克蘭的兄弟姊妹,讓我們都生活在這句說話中: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瑪5:9),讓我們再一次肯定我們是天主的子女,讓我們都去締造和平。

來源: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夏主教金句INBOX:3月2日聖灰禮儀日

各位兄弟姊妹,今天聖經金句是:「你們應撕裂的,是你們的心,而不是你們的衣服。 」(岳厄爾先知書 2:13)今天是聖灰禮儀,亦是四旬期開始。以往,很多兄弟姊妹都在這天積極、熱烈地領聖灰。當我錄製這段錄音時,並未清楚今年領聖灰安排,但是,香港的疫情很嚴重,或者希望我們能夠實體回到聖堂領受聖灰⋯⋯但是,即使我們未能夠領受聖灰,不代表四旬期沒有開始!

正如聖經金句所說:「我們應撕裂的是我們的心,而不是衣服。」我們要重視的,不是外表,而是我們的內心。有時會看到一些兄弟姊妹,積極地去領聖灰,甚至多於領聖體。有些人平時不會回聖堂領聖體的,這一天卻會去領聖灰。有些兄弟姊妹人亦會細心地計較,聖灰應該撒在頭上、還是塗抹在額頭上,畫個十字?他們又會思考,那畫在額頭上的十字,是否該要保留一整日呢?不要抹面和清潔,要讓其他人看見,好能為信仰作證。

當然,作證是事,但是,是不是真的需要刻意這樣做呢?其實是不需要的。因為:「應該撕裂的,是心而不是衣服」,我們不需要刻意將行動做給別人看。《岳厄爾先知書》所寫的這封書信,內容很簡短,他書寫的起因,是以色列人遭受了很嚴重的蝗蟲之災。蝗蟲專吃掉農作物,以致他們收成大減,還要擔心將來的日子不夠食物,因此,當時人民感到十分痛苦。正如老人家常說「不見棺材不流眼淚」、「見過鬼才怕黑」,於是,岳厄爾先知便對以色列民說:「因為你們沒有順從天主的旨意,沒有聽他的說話,去照顧貧窮的人和孤兒寡婦,亦沒有按正義生活。因此,天主藉這個災難來提醒你們,要悔改,要全心歸向天主。」

各位兄弟姊妹,我們不需要等蝗蟲的出現才覺醒啊!四旬期特別提醒我們,需要靈修,要好好親近天主,好讓我們能準備自己,迎接基督,與基督一起死而復活!

再一次讓我們記起:

「你們應撕裂的,是你們的心,而不是你們的衣服。 」
(岳厄爾先知書 2:13)

【 夏主教金句 INBOX 】每天聆聽、默想聖經金句!
Youtube: http://bit.ly/BishopHaVerses
IG: @youthboilingpoint
MeWe: https://mewe.com/p/%E6%B2%B8%E9%BB%9E
ApplePodcasts: https://apple.co/3ej1HDS
Spotify: https://bit.ly/DayDayBiteSpotify
PodcastAddict: https://podcastaddict.com/podcast/3013454

製作:《沸點》 天主教香港教區青年網上平台

夏志誠主教訊息:疫情當前,信靠依然!

【疫情當前,信靠依然】

各位兄弟姊妹,大家好!

這幾天疫情急轉直下,香港政府昨天頒布了很多非常嚴厲的措施,來應對疫情變化,收緊了很多防疫要求。其中一樣影響我們最大的,就是在未來兩星期要關閉聖堂。當我聽到這消息的時候,感到很沉重。因為從來沒有嘗試過情況,也感到有點不知所措。我感覺到,兄弟姊妹們,也會有種徬徨的心情。

我明白大部份兄弟姊妹,現在都會選擇多留在家中,沒有回到聖堂。但是亦有一些兄弟姊妹,感到特別在困難的時候,希望回到聖堂祈禱、朝拜聖體、實領聖體,好能幫助自己有靈性的力量,去面對現在疫情的挑戰。未來最少兩星期,我們要完全關閉聖堂,相信為我們都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在這裡,我特別想跟兄弟姊妹們分享幾個要點:

首先,讓我們不要過分驚懼,別過分焦慮, 因而忘記了主時常同我們在一起的!然後,我們不要過份追看疫情新聞。當然,我們要知道防疫措施、小心那裡有確診個案等等。但是,確實不需要「無時無刻」追看社交媒體、新聞網頁……在這提醒大家要小心;太過投入資訊的話,會越看越感到害怕焦慮。

除了不要做的事,還有正面該去做的事情。各位兄弟姊妹,我希望大家能對自己有點要求。雖然這兩星期不能夠回到聖堂,但是天主仍然同我們在一起!讓我們堅定自己的靈修時間;早上可以參與網上的彌撒,然後你自己安排時間,祈禱、讀聖經。可以的話,多花一點時間去默想,寫下自己的祈禱、默想內容。如果家人都是基督徒,多了時間在一起,可以分享聖經。否則,也可以打一通電話,和信仰團體的弟兄姊妹,分享祈禱、讀經的得著。

祈禱、 讀經、分享,是靈修不可缺少的元素!希望大家每日要求自己,盡量在固定的時間靈修,別讓自己浪費時間,生活在惶恐之中。或者有部份兄弟姊妹現正在家工作,反而會「無所事事」,不知怎安排時間。千萬不要這樣!天主在任何時間,都可以讓我們接觸到,能給予我們力量。

另外,如果我們真正親近天主的話,也會親近其他人。我相信大家的親戚朋友當中,也會有很多擔心和焦慮,不妨同他們坦誠地傾談,聆聽他們的感受。如果自己需要表達的話,也盡量找親友、家人傾訴。不要因為感到害羞,而不想告訴別人關於自己的軟弱。在這段期間,我們已有許多社交距離,讓我們不要再有心理上的隔離。我們內心常常可以打開!讓我們彼此聆聽、聆聽聖神、聆聽天主帶領我們。在這個時候,不要再增加自己的孤獨感,反而要彼此連結,因為,上主使我們彼此連結!

第三,是要為自己定下計劃,最少這兩星期,要達成什麼?例如要看一本書,每天看一章節;或者可以下載「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的資訊和問卷。(按此填寫 或者我有點私心,見很多兄弟姊妹都未有完成此問卷。讓我們下載這份問卷,完成之後,再寄回給專責小組。

讓我們定立計劃,要求自己完成一些事情,不要讓這段時間被浪費掉,別讓自己過於惶恐、擔心,每天只去追看新聞,生活在惶恐之中。

最後,祈禱真的能夠幫助我們,因為天主聆聽我們!在此,我想起《聖詠》16章2節:「天主,你是我的上主,你是我的幸福。」大家可以用這節《聖詠》開始祈禱;然後將自己內心的擔憂、害怕一一同天主說出。傾訴之後,上主一定、一定會給予大家很大的平安。

各位兄弟姊妹,就讓我們彼此代禱、共渡難關!

夏志誠主教

09/02/2022

沸點將於1月29日(年廿七)舉辦「主內團年」網上聚會

【鹽與光傳媒資訊】近年,從香港移居海外的基督徒數字上升,離鄉別井,展開新的生活並不是容易的決定,加上每逢佳節倍思親,農曆新年(壬寅年)將至,因此《沸點》(天主教香港教區視聽中心及香港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合作製作的新媒體平台)將於2022年1月29日(年廿七)舉辦【 #沸點 主內團年】網上聚會,召集近年移居海外的基督徒,更邀請到夏志誠主教一起在網上拜年,分享各地的生活體驗。

報名詳情

報名表格:https://bit.ly/3GCVl0a

日期:29/01/2022 (六)年廿七

香港時間:晚上10時
北美東岸時間:早上9時
北美西岸時間:早上6時

方法:ZOOM 網上聚會(請先報名)

內容:生活分享、見證、祈禱

嘉賓:夏志誠主教

來源:沸點

夏志誠主教《為世界主教代表會議於教區層面啟動共議階段-求恩彌撒》講道

香港教區夏志誠輔理主教
為世界主教代表會議
於教區層面啟動共議階段
求恩彌撒講道
筆錄:《鹽與光傳媒》

按此下載彌撒經文

收看彌撒

各位兄弟姊妹,

不知會否覺得奇怪,在常年期中,今天主禮的祭披是穿上紅色的。因為今天這台彌撒是非常特別,是《第16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揭幕禮在地區教區這個層面舉行。在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之後,60年代之後,教會每隔兩三年會召開一次世界主教代表會議,有不同的主題去商討。這一屆由今年2021年到2023年,主題是非常特別,也是教宗方濟各他自己那份牧民的精神,就是「共議同行」。

他創造了一個字這個字,就是從會議這個字來的,”Synod”是指教會的會議,將它變成一個特別的字”Synodality”,可以解說為一起同行,一起坐下來商討,可以「共議同行」的意思。

但是整個教會的由來是因為聖神來到信者的當中,所以今天幾篇讀經全都與聖神有關的。第一篇讀經宗徒大事錄 2:1-11,是說聖神降臨在宗徒身上,於是宗徒出外宣講。這帶出今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一個「共議同行」的教會。

教宗方濟各說首先要是一個共融合一的教會,所以在宗徒大事錄中我們聽到很多的名字,讀出了我們是什麼什麼人,是這裏哪裏的,那篇讀經說什麼?就是說我們雖然來自不同的地方,或者現在就像我們一樣,雖然大部份都是住在主教座堂附近,但是有些人也可能從不同的地方而來,我們當中有小孩,有年長的,有不同職業的,學識的水平也不一樣,不過我們是一個教會,我們都是被衪所吸引,在祭台上我們一起領受衪的聖體聖血。所以,在宗徒大事錄所說的共融,最後一句說:「我們都聽見他們用我們的話,講論天主的奇事」。

講論天主的奇事,才可以共融合一。是天主叫我們共融合一,意思就是說,有時候我們也可以爭拗的,有很多時候我們也可以有不同想法,有些時候甚至我們也不能溝通。不過,這樣不會阻止我們成為一個共融合一的教會,只要我們圍繞着天主。今天在香港社會非常需要這一份共融合一,只要我們深入與主的關係,我們才能夠彼此交談、合一。

怎樣才能展現這一份共融合一?

在第二篇讀經(聖保祿宗徒致格林多人前書 12:27-30)又帶出今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第二個非常重要的元素,一個共議同行的教會除了是共融的教會,大家就像朋友一般,很開心地,一起參與!每個人也有他那一份的貢獻,有他的角色,有他的崗位。就像這台彌撒一樣,有送聖體員,有輔祭,有歌詠團,有主禮等等。很多不同的角色,大家都是不一樣,但是因為我們共融合一在主內,所以各司己職當中,大家是配合的,不同成為互補。其實不單只是教會,家庭也是一樣,社會也都一樣,教會就是為這件事作見證。

第二篇讀經就告訴了我們「眾人豈能都做宗徒?豈能都做先知?」大家也是不同的,不過我們參與,因此今屆的世界主教代表會議,教宗方濟各特別向大家發出一份問卷,有很多題目的,這些不是選擇題,而是會問及「怎樣共融合一?」,「你的教會如何給弟兄姊妹參與?」。他的意思很明顯,就是每一位教友,即是那些現在很少回來的,甚至不回來的,如果找到他們,都邀請他們給予意見,可以參與。

今天,原來在主教座堂還有一個很好的例子,真是一個具體參與的。剛才彌撒開始之前,陳志明神父告訴我今天是堂區議會策劃日,很多善會幹事都作了一些商討、一些計劃,今天就聚集一起來集合大家的想法,包括:為主教座堂未來三年可以怎樣發展,在那方面要留意,在那方面需要改善。我相信這就是最好去落實世界主教代表會議記這個「共議同行」的精神。

我們反省了第一篇讀經及第二篇讀經,有共融,第二篇論及參與。不過,不要忘記教會不是為自己而存在,我們這份參與不只是來建設這個團體,只是覺得「我們在這裏很好、很開心」,「兄弟姊妹互相幫忙,不要理會外面的人,外面的人不好」。不是這樣!我們有使命,這個就是第三個重要的元素,一個「共議同行」的教會是要向世界作見證。

在路加福音4:16-22,很重要,耶穌的第一篇公開講道。他去到自己的家鄉納匝肋公開講道,引用依撒意亞先知書:「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因為他給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貧窮人傳報喜訊,向俘虜宣告釋放,向盲者宣告復明,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非常厲害,要做很多事情。不過,不要讓我們忘記第一句最重要,就是「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就好像第一篇讀經,我們知道教會的開始的原因是因為上主的神臨於宗徒身上。第二篇讀經,為什麼我們大家會一起參與,雖然不同都彼此合作呢?因為「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

各位兄弟姊妹,很高興知道其實很多堂區在疫情緩和時,都出去在街上派口罩,關心街上的露宿者。我知道主教座堂也有做。是的,這一份就是跟整個社會一起同行。教會和基督徒不是為自己而存在,耶穌派遣我們,因為衪也是被派遣的。

「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

各位兄弟姊妹,我希望這一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不是只是去答問卷,也不只是主教們與教宗他們自己工作就可以,「我們有時候看看公教報就可以」,不是這樣!大家都要參與,因為我們是真正的一個共融合一的團體,一個「共議同行」的教會。

怎樣體會這一份精神呢?

不是只是我說給你聽就可以,最緊要的是每一個人都體會到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如果你體會到天主的愛就是上主的神,這樣的話,你自自然然會去做,自然會去承擔使命。「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是教會的開始,是承擔使命的力量,是參與的動力。

「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來自今天的福音,路加福音第4章18節,所以背熟這一節「實發」。這一節非常重要,真的將整個世界主教代表會議,以致我們教會的精神由這裏開始,因為「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

讓我們靜默片刻,去體會上主愛情之神,在這個時刻怎樣臨於我們身上去推動我們去承擔使命,建設教會。

路加福音第4章18節

「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

按此閱覽
第16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資訊

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官方網站

夏主教金句INBOX:9月29日星期三【有千萬服侍他的】(達 7:10)

各位兄弟姊妹,今天聖經金句是:「有千萬服侍他的。 」(達尼爾先知書 7:10)這聖經金句好像沒有說完,但大家都不言而喻了,當中所指的就是天使;有千萬服侍天主的天使。因為今天我們慶祝三位總領天使:聖彌額爾、聖加俾額爾及聖辣法耳的慶日!

為何他們稱為「總領天使」?這名字很厲害,說到他們是大天使;因為他們是天主的使者,向人傳遞非常重要的的訊息。

聖彌額爾的訊息,就是天主會戰勝魔鬼,沒有人能夠相似天主;聖加俾額爾向聖母瑪利亞傳遞天主降生成人的信息,當然十分重要;聖辣法耳醫治了《多俾亞傳》當中的主角,治好了他的眼疾,顯示天主能夠醫治人間種種的困苦和疾病,無論是精神肉身的疾病。因此,三位都是重要的天使。

今時今日還有天使嗎?當然有,天使不是我們肉眼能夠看見的。有時我們會用借喻的方式,例如身邊有人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幫我們指點迷津,我們會說,他們真是我們的天使。但是,不能抹煞的是,的確,是有天主使者的存在和臨在。為什麼?因為天主常常願意表達對人的關懷、愛護、指引,確是有天使存在的。

反而,我們需要學似天使;天使不是為服侍人,而是服侍天主的。因著天主的差遣,天使也來到服侍我們。原因是為什麼呢?因為希望我們能夠到天主面前,好像天使一樣,也服侍天主;以天主在我們天上的大父,我們是祂的子女。

希望我們也能夠如此,不會老是要天使幫我們這樣這、那樣;而是學習天使的榜樣,肖似他們,通過我們的言行,將天主對人愛的信息和關懷傳遞出去。

好的,讓我們也會成千萬服侍天主旁邊的天使之一!

就讓我們在背誦今天的聖經金句:

「有千萬服侍他的。」(達尼爾先知書 7:10)

【 夏主教金句 INBOX 】每天聆聽、默想聖經金句!
Youtube: http://bit.ly/BishopHaVerses
IG: @youthboilingpoint
MeWe: https://mewe.com/p/%E6%B2%B8%E9%BB%9E
ApplePodcasts: https://apple.co/3ej1HDS
Spotify: https://bit.ly/DayDayBiteSpotify
PodcastAddict: https://podcastaddict.com/podcast/3013454

製作:《沸點》 天主教香港教區青年網上平台

夏主教金句INBOX:9月14日光榮十字聖架(慶日)【一瞻仰銅蛇,就保存了生命】(戶21:9)

各位兄弟姊妹,今天聖經金句是:「一瞻仰銅蛇,就保存了生命。 」 (戶籍紀 21:9)

今天是「光榮十字架」慶節,所以第一篇讀經所揀選的《戶籍紀》裡面,所講到的「銅蛇」,很明顯是十字架的預象!

聖地乃革布山銅蛇像

在第一篇讀經裡講到,以色列人又再次⋯⋯其實已經三番四次,不滿意天主的安排。他們在曠野中其實已經有瑪納可以吃,但又感到厭惡,覺得淡而無味,吃到「口寡寡」。他們可真是挑剔呢!所以,天主打發了「火蛇」,意思不是說那些蛇有火,而是被火蛇咬之後會全身發燒,導致死亡。

那麼,要怎樣才能復元呢?正所謂:在哪裡跌倒,就在那裡站起來!天主便吩咐梅瑟製造一條銅蛇,並說:「一瞻仰銅蛇,就保存了生命」。當然,不是說那條蛇有甚麼治病的能力,而是他們在瞻仰銅蛇的時候,懷著對天主的信德。於是他們這個行動正正跟以前的「無信」相反。從前他們對天主不信賴,不信賴天主無微不至的眷顧,反而自己要這樣、要那樣,自己做天主,自己做神。

這個預象下在《新約》所說的,就是十字架。不過,我們不是仰望十字架,而是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要跟祂有連繫,對祂有全心的信賴。信賴什麼?不單單望著祂,向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祈禱,而是祂的精神,愛的付出,死而復活的那一份精神,要來到我們生命當中,甚至取代我們的生命,對嗎?這樣,我們就可以從死亡之中復活起來,在苦痛中都會有喜樂。

所以各位兄弟姊妹,今天我們慶祝「光榮十字架節」,實在應該記取昔日在《戶籍紀》裡面,天主吩咐以色列人要做的事。就讓我們仰望十字架上的耶穌,好能得到復活的力量,永恆的生命!

就讓我們一起重溫這聖經金句:

「一瞻仰銅蛇,就保存了生命」(戶籍紀 21:9)

【 夏主教金句 INBOX 】每天聆聽、默想聖經金句!
Youtube: http://bit.ly/BishopHaVerses
IG: @youthboilingpoint
MeWe: https://mewe.com/p/%E6%B2%B8%E9%BB%9E
ApplePodcasts: https://apple.co/3ej1HDS
Spotify: https://bit.ly/DayDayBiteSpotify
PodcastAddict: https://podcastaddict.com/podcast/3013454

夏主教金句INBOX:9月8日聖母誕辰(慶日)【他本人將是和平】(米 5:4)

各位兄弟姊妹,今天聖經金句是:「他本人將是和平! 」(米該亞先知書 5:4)

今天9月8日,是「聖母誕生」慶日。教會傳統中,慶祝聖人的日子也是「興死不慶生」。為什麼?因為聖人離開世界時,進入天堂,同天主一起;所以教會慶祝他們的死亡,那是他們誕生在天的日子!

而在教會慶日中,我們只會慶祝三位誕生:耶穌聖誕,當然因為祂是天主降生成人;洗者若翰,因為他在母胎中已經因著聖神、歡喜踴躍;第三就是聖母誕辰,因為她是充滿恩寵者。而且聖母充滿恩寵,正因為她是天主之母。因此,聖母誕辰慶日,是「天主之母」信條延伸;這一天所慶祝的,其實不是聖母自己,而是慶祝她跟耶穌基督的關係。

因此,今天聖經金句十分有意思:「他本人將是和平。」這話好像跟聖母沒有關係?其實非常有關!因為她懷孕誕生的,就是天主降生成人的耶穌基督,是上主所應許的,祂是來統治色列民的君王,但是,祂是以和平去統治。因為主耶穌來到世界上,顯示出天主對人類的慈愛;人犯了罪,反而天主主動地寬恕了人。藉著耶穌基督,天主甚至好像懇求人類,去跟祂和好吧,去尋找天主吧,因為天主已經寬恕了我們。真正的和平,就是來自天人關係的和平,建立在這之上,人與人之間才能夠有和平的可能。

說到這裏,大家也許會想,那麼聖母誕生又和我有什麼關係?當然這跟耶穌有關,各位兄弟姊妹,我們也有誕生的日子,不是只肉身的誕生而已,還有我們的領洗。當我們領洗的時候,是再一次出生,因著耶穌基督,天主已經與我們和好了。

就讓我們時常都記得這一點,並能夠得到內心的一份平安,要去同身邊的更多兄弟姊妹、鄰舍家人、朋友們好她去分享的。因為我們已經在基督之內誕生了!

「他本人將是和平! 」 (米該亞先知書 5:4)

【 夏主教金句 INBOX 】每天聆聽、默想聖經金句!

Youtube: http://bit.ly/BishopHaVerses

IG: @youthboilingpoint

MeWe: https://mewe.com/p/%E6%B2%B8%E9%BB%9E

ApplePodcasts: https://apple.co/3ej1HDS

Spotify: https://bit.ly/DayDayBiteSpotify

PodcastAddict: https://podcastaddict.com/podcast/3013454

製作:《沸點》 天主教香港教區青年網上平台

《愛 · 生命》微電影網上放映會

天主教香港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將與加拿大天主教電視台《鹽與光傳媒》聯合舉辦「《愛 · 生命》微電影系列」網上放映會,活動會分別以廣東話及國語進行,藉此向北美及全球華人推廣生命的價值。我們誠意邀請您參與這網上放映會。

《愛·生命》微電影系列是由香港教區公教信徒團體《喜樂生命》出品,香港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全力支持。故事內容根據真實個案改編,並分為四套單元電影組成。主題包括:

  • 「責任」 – 婚前性行為導致懷孕的抉擇?
  • 「我不可愛嗎」– 產前檢查發現胎兒異常怎麼辦?
  • 「不褪的痕跡」 – 不育的掙扎?
  • 「生命中的三岔口」 – 為拯救母親而放棄胎兒?

2021年放映詳情:

日期 時間 主題 語言
6月5日(週六) 上午9時至11時 (北美東岸)
上午6時至8時 (北美西岸)
晚上9時至11時 (中港台澳)
「責任」及
「不褪的痕跡」
廣東話
【英文字幕】
6月12日(週六) 「我不可愛嗎」及
「生命中的三岔口」
7月17日(週六) 「責任」及
「不褪的痕跡」
國語
【中文字幕】
7月24日(週六) 「我不可愛嗎」及
「生命中的三岔口」

 

參加辦法:

按此 YouTube 網上直播 按此 Facebook 網上直播

觀眾如有任何對於「生命」的疑問,也可隨時預先及在活動當天即時提出問題,現場嘉賓會在問答環節中即時回答。
歡迎您按此提交問題

如有任何個人的相關查詢,請電郵至:prolife@dpcmf.org.hk

由衷感謝您觀看香港教區婚委會與加拿大鹽與光合辦的《愛·生命》微電影放映會。誠邀閣下填寫此份回應問卷,給予寶貴的意見,以便我們日後更好地推廣此系列的微電影,以更廣泛地推動維護生命的訊息!

《愛·生命》微電影回應問卷

請按此填寫問卷

費用: 免費,歡迎自由捐獻!

謝謝您的慷慨支持,歡迎捐款到以下天主教團體及慈善機構:

 

嘉賓講者:

日期 講者 分享內容
6月5日 陳麗嫦女士
(香港教區婚委會牧民幹事)
與影片相關的真實個案
何文康博士
(墨爾本若望保祿二世婚姻及家庭學院博士)
貞潔、墮胎的倫理
按此 收看
呂煥玲醫生
(自然家庭計劃醫學顧問)
自然生育科技 (NaProTECHNOLOGY)
按此 收看
盧國輝神父
(耶穌會)
人工受孕的倫理
按此 收看
問答環節 按此 收看
6月12日 陳麗嫦女士
(香港教區婚委會牧民幹事)
與影片相關的真實個案
夏志誠輔理主教
(香港教區)
墮胎罪與修和聖事
按此 收看
黃祈恩醫生
(香港東區醫院婦產科顧問)
生命的抉擇
按此 收看
陳麒尹醫生
(心臟科專科)
為生命爭分奪秒
按此 收看
洪吟芳修女
(加拿大聖保祿大學婚姻及家庭心理輔導碩士)
從輔導服務來影響生命
按此 收看
盧國輝神父
(耶穌會)
問答環節
按此 收看
7月17日 陳麗嫦女士
(香港教區婚委會牧民幹事)
與影片相關的真實個案
鄧建衛神父
(耀漢小兄弟會)
貞潔的倫理
按此 收看
程德君醫生
(家庭醫學專科)
自然生育法 (Creighton克賴頓模式)
按此 收看
符文玲博士
(宗座若望保祿二世婚姻家庭學院神學博士)
墮胎及人工受孕倫理
按此 收看
問答環節【第一部份】 按此 收看
問答環節【第二部份】 按此 收看
7月24日 陳麗嫦女士
(香港教區婚委會牧民幹事)
與影片相關的真實個案
鄧建衛神父
(耀漢小兄弟會)
生命的意義
按此 收看
陳麒尹醫生
(心臟科專科)
為生命爭分奪秒
按此 收看
陳祐祈醫生
(香港兒童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副顧問醫生)
生命的奇蹟
按此 收看
張彌克神父
(澳門教區花地瑪聖母堂區副主任司鐸)
墮胎罪與修和聖事
按此 收看
問答環節 按此 收看

下載網上放映會活動海報

音樂下載

相關訪問節目:

閱覽及收看生命倫理資訊及節目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