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公開接見:基督轉變我們的心,讓我們視他人為兄弟姐妹

CNS photo/Paul Haring

2019年10月9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對《宗徒大事錄》中有關掃祿歸化的記載進行了反省。教宗表示,掃祿先前是新生教會的迫害者,後來成了天主揀選的器皿,向外邦人宣講福音。掃祿在迫害基督徒時,認為自己是在為上主的法律效勞,心中只有死亡的氣息。

教宗向在場的朝聖信友說:「你們中有些是來自受過獨裁專制迫害的人民,因此你們很了解追捕人和俘獲他們意味著什麽。」

「年輕的掃祿被描寫成一個強硬的人物,不能容忍與自己想法不同的人,將自己的政治或宗教認同絕對化,把別人簡化為應加以對抗的潛在敵人。掃祿是個空想理論家,宗教在他内轉變成意識形態,即宗教意識形態、社會意識形態,以及政治意識形態。然而,與基督的相遇則令掃祿明白,真正需要對抗的敵人是控制世界的惡神,不應與人對抗,而應對抗那激起他們行為的邪惡。」

「掃祿是個憤怒的人,這種憤怒和自相矛盾的心境邀請我們每個人捫心自問:我是如何度信仰生活的?我去與別人相遇,還是與他人對立?我對普世教會有歸屬感,還是抱持一種選擇性的意識形態?我恭敬天主,還是朝拜教義公式?我的宗教生活如何?我對天主的信仰使我與人為善,還是仇視有別於我的人?」

「復活的主向掃祿顯示自己時,也觸動他的心。上主要求掃祿對自己的行為作出解釋說:『掃祿,掃祿,你為什麼迫害我?』復活的主在此表明,祂與那些相信祂的人融為一體:打擊教會的一個成員,就是打擊基督自己!那些理論家們希望教會所謂的『純正』,他們的做法也是在打擊基督。」

「掃祿被基督的光所照射,因而什麽也看不見,從一個強壯、有權威和獨來獨往的人變成軟弱、需要幫助和依靠別人的人。與基督的相遇卻使他開啓從死亡到生命的過渡。從那一時刻起,他只仰賴基督,接受洗禮後成為天主手中的器皿,讓衆人認識天主。」

教宗最後表示:「聖洗聖事對掃祿,就如對我們每個人一樣,標誌著新生命的開始,讓他以新的眼目看待天主、看待自己和他人,將他人視為主内的兄弟姐妹……。我們要祈求天父,讓我們也像掃祿那樣體驗到與祂的愛碰觸的美好,因為天主的愛能使鐵石般的心轉化為血肉的心,能使我們『懷有耶穌所懷有的心情』(斐二5)。」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意識形態不應取代信仰

CNS photo/Vatican Media

常年期第二十七周 星期二 彌撒

集禱經

全能永生的天主,你豐厚的慈愛遠超我們的功過和期望;求你廣施慈恩,赦免我們的罪過,消除我們的不安,賞賜我們不敢祈求的恩惠。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尼尼微人離開了自己的邪路,天主就憐憫了他們。)
恭讀約納先知書 3:1-10

上主的話再次傳給約納說:「你起身往尼尼微大城去,向他們宣告我曉諭你的事。」約納便依從上主的話,起身去了尼尼微。尼尼微在天主前是一座大城,需要三天的行程。約納開始進城,行了一天的路程,宣佈說:「還有四十天,尼尼微就要毀滅了。」尼尼微人便信仰了天主,立即宣佈禁食,從大到小,都身披苦衣。當這消息傳到尼尼微王那裏,他便起來,離開自己的寶座,脫去長服,披上苦衣,坐在灰土中;然後命人以君王的諭令和其大臣的名義,在尼尼微宣佈說:「人、牲畜、牛羊,都不可吃什麼;不可牧放,也不可喝水。人和牲畜,都應身披苦衣,人要懇切呼求天主,更要離開自己的邪路,放棄手中的暴行。誰知道天主也許會轉意憐憫,收回自己的盛怒﹐使我們不致滅亡。」天主看到他們所行的事,看到他們離開了自己的邪路,遂憐憫他們,不將已宣佈的災禍,降在他們身上。

福音(瑪爾大把耶穌接到家中,瑪利亞卻選擇了更好的一份。)
恭讀聖路加福音 10:38-42

那時候,耶穌進了一個村莊。有一個名叫瑪爾大的女人,把耶穌接到家中。她有一個妹妹,名叫瑪利亞,坐在主的腳前聽他講話。瑪爾大為伺候耶穌,忙碌不已,便上前來說:「主!我的妹妹丟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介意嗎?請叫她來幫助我吧!」主回答她說:「瑪爾大!瑪爾大!你為了許多事操心忙碌,其實需要的惟有一件。瑪利亞選擇了更好的一份,是不能從她奪去的。」

2019年10月8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時表示,上主憐憫地對待人類的一切處境和現況,因為祂來是為拯救而非給人定罪。

當天的第一篇讀經取自《約納先知書》(三1-10),是接續昨天彌撒中讀經一的內容。在今天宣讀的段落裡,上主的話再次傳給約納,這次約納聽從了天主的命令,前往尼尼微城,警告該城的人並勸他們悔改。尼尼微人相信了他的話,並且願意悔改。「天主看到尼尼微人離開自己的邪路,遂憐憫他們,不將已宣布的災難降在他們身上(10節)」。

教宗說:「執著的約納完成了他的工作,就離開了尼尼微城。」

教宗接著表示:「在明天的續篇中我們將聽到整個故事的結局,約納生天主的氣,因為天主太仁慈了,祂所做的事與先知所宣布的恰好相反。約納對天主的仁慈表示不滿,他來到城外,在那裡為自己搭了一個棚,坐在那裡看那城究竟要發生什麽事。上主安排了一株蓖麻為約納遮蔭。但是不久,天主使蓖麻枯萎了。約納因這棵植物再次對天主發怒。天主對他說:『你為這株蓖麻並沒有勞過力,也沒有使它生長,還憐惜它……,對尼尼微這座大城,我就不該憐惜他們麽?』(參閲四10-11)。

教宗指出:「上主和約納的對話顯示出這是在兩個執著的人之間進行的激烈的對話。約納執著於他對信仰的理念,而上主執著於祂的慈悲:祂從不離開我們,一直在敲我們的心門,祂在那裡。約納執著,因為他為信仰設置了條件。約納是那些‘提出條件’的基督徒的典範。」

教宗强調:「條件”使許多基督徒“束縛在自己的思想中,陷入意識形態裡:這是一條從信仰走向意識形態的糟糕的道路。今天這樣的人比比皆是,這樣的基督徒害怕成長、生活中的挑戰、上主的挑戰,以及歷史的挑戰,這些會攻擊他們的第一信念,自己的意識形態。他們是基督徒,更喜歡意識形態而不是信仰,遠離團體,害怕把自己置於天主的手中。」

教宗最後總結道:「約納的故事代表了今天教會的兩個形象:一個根植於意識形態,另一個展示上主毫不厭煩地面對所有的情况。我們的罪過並沒有使上主感到厭惡,祂親近我們,就如親近和撫摸麻風病人和病患那樣,因為祂來治癒人、拯救人,而非給人定罪。」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擢升13位新樞機

CNS photo/Paul Haring

2019年10月5日下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公開御前會議,擢升13位新樞機。來自五大洲的代表團出席了這項隆重典禮。教宗向新樞機們表示:「讓我們祈求懷有憐憫心腸的恩寵,成為以慈悲注視我們那一位的見證人。」

教宗在禮儀講道中以耶穌的「憐憫」為核心,闡述教會牧人應有的態度。

教宗說:「憐憫是《福音》的關鍵詞,它銘刻在耶穌的心中。我們越是誦讀、默想《福音》中耶穌憐憫受苦者的事跡,我們就越加了解上主的憐憫並非偶發行為,時有時無,而是從不間斷。因此,憐憫是耶穌的心態,是天主慈悲的體現。」

接著,教宗舉出耶穌憐憫受苦者的具體實例:「耶穌開始在加里肋亞宣講天國,驅除魔鬼,有一個癩病人來到耶穌跟前,跪下求祂說:『祢若願意,就能潔淨我。』耶穌動了憐憫的心,就伸手撫摸他,向他說:『我願意,你潔淨了罷!』(谷1:40-42)。在耶穌上述的言行中蘊含了祂救贖人類的使命,祂是憐憫慈悲的救主。耶穌承行天主的旨意,潔淨人類因罪惡而患的癩病;祂是‘天主伸出的手’,祂撫摸我們患病的肉身,以這行動填平那使我們分離的深淵。耶穌去尋找被丟棄的人,那些已經失去了希望的人。」

教宗指出:「天主在救恩史上總是施予憐憫,因為憐憫已銘刻在天父的心中。天主對子民的愛總是充滿著憐憫,在祂與子民的盟約關係中,凡是憐憫的行為都來自天主,而人似乎總是缺乏和遠離憐憫。天主對子民說:『厄弗辣因!我怎能捨棄你?我的心已轉變,我的五內已感動;因為我是天主而不是人,是在你中間的聖者,而不是伏於城門的仇敵』(歐11:8-9)。」

「然而,耶穌的門徒卻經常表現出缺乏憐憫,面對飢餓的群衆就是一例。他們實際上在說:『他們應自己想辦法』。這是我們衆人的普遍態度,我們宗教人士,甚至舉行祭禮的人也如此。我們不可像那個司祭和那個肋未人那樣,看到被丟在路旁半死不活的人便從旁邊走過去(參閲:路10:31-32)。他們心中可能說:『這不關我的事。』」

教宗由此反省道:「我們是否意識到“我們首先成了天主憐憫的對象?這種意識並非一件可選擇的事,而是基本的要求。如果我感受不到自己是天主憐憫的對象,我就無法懂得祂的愛…如果我感受不到這個事實,我怎能傳播、見證和施予憐憫?具體而言:我是否憐憫那個弟兄、那位主教、那個司鐸?…或者我總是以譴責、冷漠的態度來摧毀他們呢?」

教宗最後勉勵在場的樞機們要活出這個意識,因為他們是否能真誠對待自己的牧職也有賴於此。他表示:「樞機紅色長袍的顔色代表他們樂於隨時準備傾灑自己的鮮血,一位樞機如果能意識到自己蒙受天主的憐憫,而且也能懷有憐憫之心,這種甘願奉獻的精神就會牢不可破。否則,他就無法真誠對待自己的牧職。」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將亞馬遜世界主教會議奉獻於聖方濟各亞西西

CNS photo/Reuters

2019年10月4日,教會慶祝聖方濟各亞西西紀念日,同時也是「受造界時期」活動的結束。在這機會上,教宗方濟各和原住民領袖於當天中午時分在梵蒂岡花園出席一項活動。教宗隨後種植了一株亞西西的聖櫟樹。該活動由方濟各小兄弟會、泛亞馬遜教會網絡(Repam)和全球天主教氣候運動共同籌辦。

今天舉行的慶祝活動和在普世教會的中心種植一棵亞西西的聖櫟樹是强有力的象徵性舉動,也是「傳達受造界時期重要性的」契機。這是教宗邀請普世教會在受造界時期為共同家園熱切祈禱和有所行動後,首次作出明顯可見的舉動。同時,這也“傳達了亞馬遜世界主教會議的重要性,並提倡聖方濟各為會議進程的典範和嚮導”。

在梵蒂岡花園舉行的這項活動以祈禱結束,祈禱文中也將即將召開的主教會議奉獻給亞西西聖方濟各,並懇求聖人的轉禱,使會議富有成效,為教會和亞馬遜地區的整體生態辨識出新途徑。

「泛亞馬遜地區世界主教會議特別會議」專頁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天主聖言來到心中就會有喜樂

CNS photo/Vatican Media

常年期第二十六周 星期四 彌撒

集禱經
天主,你的寬恕和憐憫,充份顯示你的全能;求你不斷把聖寵傾注在我們心中,使我們追求你的恩許,共享天國的幸福。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厄斯德拉展開法律書,祝福了百姓,全民眾回答說:「亞孟,亞孟!」)
恭讀厄斯德拉卷下 8:1-4,5-6,7-12

所有的人民,都一致聚集到水門前的廣場上,要求厄斯德拉經師,拿出上主命以色列當遵守的梅瑟法律書來。厄斯德拉司祭便在七月一日,將法律書拿到會眾前,即男女和所有能聽懂的人前,在水門前的廣場上,從早晨到中午,在男女和能聽懂的人面前,宣讀了法律,所有的人民都側耳靜聽法律書。厄斯德拉經師站在為此特備的木台上。厄斯德拉在眾目注視之下展開了書 ── 因他高立在眾人以上 ── 他展開書時,眾人都立起來。厄斯德拉先讚頌了上主,偉大的天主,全民眾舉手回答說:「亞孟,亞孟!」然後跪下,伏首至地,欽崇上主。民眾立在原處不動。厄斯德拉讀一段天主的法律書,即作翻譯和解釋,如此民眾可以懂清所誦讀的。乃赫米雅省長和厄斯德拉司祭兼經師,以及教導民眾的肋未人,向民眾說:「今天是上主你們天主的聖日,你們不可憂愁哭泣!」因為全民眾聽了法律的話,都在哭泣。為此,乃赫米雅又向他們說:「你們應去吃肥美的肉,喝甘甜的酒,且贈送一部分,給那些沒有預備的人,因為今天是我主的聖日;你們不可憂愁,因為喜樂於上主,就是你們的力量。」肋未人也安慰民眾說:「你們要安靜,因為今天是聖日,不應憂愁!」民眾遂去吃喝,且贈送一部分給他人,大家異常歡樂,因為都明白了向他們所講的話。

福音(你們的和平就停留在那人身上。)
恭讀聖路加福音 10:1-12

那時候,耶穌選定了七十二人,派遣他們兩個兩個地在他前面,到他自己將要去的各城各地去。耶穌對他們說:「莊稼多而工人少,所以你們應當求莊稼的主人,派遣工人來,收割他的莊稼。你們去吧!看,我派遣你們猶如羔羊往狼群中。你們不要帶錢囊,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鞋;路上也不要向人請安。不論進了那一家,先說:願這一家平安!那裏如有和平之子,你們的和平就要停留在他身上;否則,仍歸於你們。你們要住在那一家,吃喝他們所供給的,因為工人自當有他的工資;你們不可從這一家遷移到另一家。不論進了那座城,人若接納你們,給你們擺上什麼,你們就吃什麼。要醫治城中的病人,並向他們說:天主的國已經臨近你們了。不論進了那座城,人如不接納你們,你們就出來,到街市上說:連你們城中粘在我們腳上的塵土,我們也要給你們拂下來;但是你們當知道:天主的國已經臨近了。我告訴你們:在那一日,索多瑪所受的懲罰,要比這座城容易忍受。」

2019年10月3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時勉勵衆人:「敞開心懷與天主聖言相遇,它會使我們喜樂。」

教宗邀請衆人悉心聆聽天主聖言,不要讓它從一隻耳朵進入又從另一隻耳朵出去。教宗從當天彌撒禮儀的第一篇讀經《厄斯德拉下》第八章的内容開始省思(參閲:厄下八1-4a.5-6.7b-12)。

讀經一講述的是以色列人重建聖殿和充軍之後返回家園的史實:乃赫米亞省長安排司祭兼經師厄斯德拉供奉梅瑟法律書,所有的人民都聚集到水門前的廣場。厄斯德拉在衆人的注視下展開書,衆人都站起來,肋未人給民衆講解法律。

教宗解釋說:「乃赫米亞省長、司祭兼經師厄斯德拉和肋未人教導全體民衆,這一天是奉獻給上主的聖日。為我們就是主日,主日是人民與上主相遇的一天,是我的家庭與主相遇的日子,是我與上主相遇的日子。」

教宗說:「當我們聆聽天主聖言的時候,我們内心有何反應?我專心於天主聖言嗎?我讓它碰觸我的心靈還是看著天花板想別的事情,讓天主的聖言從一隻耳朵進入又從另一隻耳朵出去?天主聖言進入了我的内心嗎?我該如何做才能使自己準備好讓天主的聖言來到我内心?當聖言進入人心就會因欣喜而落淚,就會有歡樂。如果沒有天主聖言,就不能了解主日盛宴的意義。」

教宗接著說:「天主聖言讓我們喜樂,與天主聖言的相遇使我們充滿喜樂,這喜樂是我們的力量。基督徒之所以快樂是因為恭迎天主聖言進駐心中並持續與天主聖言相會,這就是今天給我們所有人的訊息。」

教宗最後回到喜樂的話題時強調:「喜樂是出自與天主聖言的相遇, 願上主賜給我們衆人敞開心懷與天主聖言相遇的恩典。」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聖座公布教宗訪問泰國和日本的行程

CNS photo/Henry Romero, Reuters

教宗方濟各將於11月19日至26日牧靈訪問泰國和日本。聖座新聞室10月2日公布了教宗訪問亞洲這兩個國家的行程。

11月19日晚間,教宗將從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起飛,預計於隔天中午12點30分抵達泰國曼谷機場,並接受歡迎儀式。教宗在泰國牧靈訪問的格言是“基督的門徒、傳教的使徒”,為紀念和慶祝暹羅宗座代牧區成立350週年。

11月21日,教宗將前往政府大樓,並接受歡迎儀式。教宗會晤該國總理後,將會見政府當局、民間社會和外交使團,並發表他的首篇講話。隨後,教宗將拜訪佛教最高領袖,在聖路易斯醫院會見醫院的醫務人員,探訪病患和殘疾人。午餐後,教宗將私下拜訪泰國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當天的最後一項活動是在國家體育館舉行彌撒聖祭。

教宗11月22日在曼谷的首項活動,是在聖伯多祿堂接見司鐸、會士、修女、修生和要理教員。隨後在真福格班龍(Nicholas Boonkerd Kitbamrung)朝聖地會見當地和亞洲主教團協會(FABC)的主教。教宗也將一如往常地在訪問期間會見當地耶穌會士。這次,他將在朝聖地鄰近的一個廳堂私下會見耶穌會成員。當天下午,教宗將會晤基督宗教和其它宗教的領袖,並在聖母升天主教座堂為青年主持彌撒。

11月23日上午,教宗將離開曼谷前往日本繼續他的牧靈訪問。預計他將於當天下午5點40分抵達東京羽田機場。他在東京的第一項活動是在聖座駐日本大使館會見主教們,並向他們發表講話。教宗在該國訪問的格言選自《願祢受讚頌》通諭結尾禱詞的一句話,“保護所有生命”。在徽標中,十字架代替了T這個英文字母。

11月24日主日,教宗將探訪長崎和廣島。他從東京乘飛機抵達長崎後,將發表有關核武器的訊息,並在聖人紀念舘向殉道者表達敬意。午餐後,教宗將在棒球場主持彌撒。隨後,他將乘飛機前往廣島,向在和平紀念館舉行的和平會議發表一篇訊息,並於當晚返回東京。

11月25日,教宗將會見三重災難受害者。之後,私下拜訪日本天皇德仁。教宗也將在聖瑪利亞主教座堂會見青年,並於當天下午在東京巨蛋主持彌撒。此外,他也將會見首相,以及政府當局和外交使團。

11月26日,教宗將在上智大學的小聖堂與耶穌會士舉行彌撒聖祭,並與耶穌會團體成員一起用早餐,私下會見他們。教宗還將探訪年長者和生病的司鐸,並發表講話。教宗在日本的最後一項活動,是在日本羽田機場接受歡送儀式。他將於上午11點35分離開東京,預計當天下午羅馬時間5點15分抵達羅馬。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主持開啓傳教月晚禱

「10月1日是聖女小德蘭的紀念日,我們親切地稱她為『小花』。她一生雖從未踏出隱修院的大門一步,卻和聖方濟各‧沙勿略同為普世傳教主保聖人。」

在這特殊的紀念日,教宗方濟各在伯多祿大殿主持了晚禱禮儀活動,正式開啓10月特別傳教月。

10月特別傳教月官方網頁

教宗以反省瑪竇福音裡「塔冷通的比喻」中要出遠門的主人的内容(參閲:瑪25:14)開始他的講道。

他說:「天主就如同那個要出遠門的人,把他的財產托付給他的僕人。天主把祂最大的財富托付給我們,即我們的生命,賜給每一個人許多不同的恩典。不能把這些塔冷通存放在保險櫃裡,天主召叫我們以大膽和創造性使這塔冷通結出果實。希望這個特殊傳教月撼動我們,促使我們積極地參與,成為傳教士。」

「如何能成為傳教士呢?」

教宗解釋:「從我們認識耶穌的生命來作見證,是我們的生命在講話。『作證』是個關鍵詞,信仰不是宣傳和令人改變宗教,而是生命的恩典,是要為傳播和平與喜樂,為愛耶穌的緣故而愛所有的人,甚至愛敵人。在這個月我們要捫心自問,我們做了見證嗎?」

教宗接著講「疏忽的罪過」,他引用聖伍達道(Alberto Hurtado)的話:「『不犯錯固然不錯,但不行善即為犯過。』這就是疏忽和沒有作為的罪過。我們擁有的生命不是為了埋藏在地下,而是為了將它奉獻出來。凡是和耶穌生活的人就會知道把自己有的獻出來,擁有生命的秘訣就是獻出生命。疏忽的生活就是拒絕我們蒙召的使命。」

教宗表示:「天主愛樂捐的人(格後9:7),天主喜愛走出去的教會。我們大家要注意,如果不走出去,那就不是教會。教會應在道路上,教會在行走中。一個走出去傳教的教會不會浪費時間去為那些不順利的事和不再有教友的情況而哭泣,它只渴望做地上的鹽和世界的酵母。走出的教會知道這就是它的力量:即和耶穌一樣的謙卑與無償的愛。」

接著,教宗提及教會歷史中的三位偉大傳教士的典範。他表示:「耶穌嬰孩聖女小德蘭使祈禱成為世界傳教行動的動力;方濟各‧沙勿略是最偉大的傳教士之一,他搖醒我們,要我們走出去,離開我們舒適的生活去傳福音;可敬者保利娜‧雅里各(Pauline Jaricot)以自己的每日工資來支持傳教工作,她是宗座傳教事業的先驅。」

教宗強調:「沒有人被排除在教會的傳教使命之外。在這個特殊傳教月,天主召叫每一個人:家庭中的爸爸媽媽,夢想做大事業的年輕人,在工廠、商店、銀行和餐館的工人,失業者和躺在病床上的病患者等。天主要你把自己當作禮物,走到那缺乏希望和尊嚴的地方,那裡仍然有太多的人還沒有得享福音的喜樂。」

教宗最後說:「傳教使命的主角是天主聖神,你與聖神同行。去吧!天主不會讓你孤單一人;你在作見證時,會發現,聖神已先你來到,為你準備道路。」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發表2019年世界傳教節文告

10月特別傳教月禱詞

Heavenly Father,

when your only begotten Son Jesus Christ

rose from the dead,

he commissioned his followers

to “go and make disciples of all nations”

and you remind us that through our Baptism

we are made sharers in the mission of the Church.

Empower us by the gifts of the Holy Spirit

to be courageous and zealous

in bearing witness to the Gospel,

so that the mission entrusted to the Church,

which is still very far from completion,

may find new and efficacious expressions

that bring life and light to the world.

Help us make it possible for all peoples

to experience the saving love

and mercy of Jesus Christ,

who lives and reigns with you

in the unity of the Holy Spirit,

One God, forever and ever.

Amen.

教宗2019年10月祈禱意向

教宗全球祈禱網絡(舊稱祈禱福傳會(Apostleship of Prayer,或譯作「祈禱宗會」)是一個全球性的祈禱網絡,引領每一個人與復活的基督建立深刻信賴的個人關係,幫助人在其生命中找到希望與意義。祈禱福傳會成立於1844年,讓年輕人即使在求學時期也要以種種方式作福傳的工作。這些方式包括祈禱以及透過聖體聖事與耶穌基督結合,把每天的生活奉獻給天主。

每月教宗都囑禱一個總意向和一個福傳意向。讓我們每天早上念「每天奉獻禱詞」,為教宗和其他信眾的意向祈禱。

2019年10月意向

福傳意向:為教會福傳的「春天」

願聖神的氣息在教會內吹出新福傳的「春天」。

每天奉獻禱詞(Daily Offering Prayer)

新版

仁慈的天父,感謝祢恩賜這新的一天,我把今天的一切祈禱、工作、喜樂和痛苦全獻給祢。願這奉獻,聯合你的聖子耶穌聖心,為救贖世界,時時刻刻在感恩聖事中奉獻自己。願在聖神內,偕同教會之母-聖母瑪利亞,為祢的聖愛作證,並為本月內教宗託付給我們的意向祈禱。阿們。

God, our Father, I offer you my da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thoughts, words, actions, joys, and sufferings in union with the Heart of Jesus, who continues to offer himself in the Eucharist for the salvation of the world. May the Holy Spirit, who guided Jesus, be my guide and my strength today so that I may witness to your love. With Mary, the Mother of our Lord and the Church, I pray for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for the prayer intentions proposed by the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舊版

耶穌,我依靠瑪利亞無玷聖心,將我今日祈禱、事工、喜樂、憂苦,連同世上的彌撒祭獻,全獻給祢,為所有祢聖心的意向:靈魂的救贖、罪過的補贖、基督徒的合一,以及我們主教和所有祈禱福傳會員的意向,和本月教宗所囑禱的意向。阿們。

O Jesus, through the Immaculate Heart of Mar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works, joys, and sufferings of this day in union with the Holy Sacrifice of the Mass throughout the world. I offer them for all the intentions of Your Sacred Heart: the salvation of souls, reparation for sin, and the reunion of all Christians. I offer them for the intentions of our bishops and of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in particular for those recommended by our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更多影片: thepopevideo.org

相關資料

教宗:上主希望我們改變,祂要求我們皈依

CNS photo/Vatican Media

常年期第二十五周 星期四 彌撒

讀經一(你們應建造殿宇,我必因此而歡喜。)
恭讀哈蓋先知書 1:1-8

達理阿王二年六月初一,有上主的話藉哈蓋先知傳給沙耳提耳的兒子猶大省長則魯巴貝耳,和約匝達克的兒子大司祭耶叔亞說:萬軍的上主這樣說:這百姓說:「建築上主殿宇的時候還沒有到!」於是有上主的話藉哈蓋先知說:「當這座殿宇還是一堆廢墟時,難道為你們就到了住在有天花板的房屋的時候?如今萬軍的上主這樣說:你們應細心考慮一下你們的行徑!你們播種的多,卻收割的少;你們吃,卻總吃不飽;你們喝,卻總喝不夠;你們穿衣,卻總不覺溫暖;賺了工資,無異是將工資投進了破囊。萬軍的上主這樣說:你們應細心考慮一下你們的行徑!你們應上山去,搬運木材,建造殿宇!我必因此而喜悅,並顯示光榮 ── 上主說。」

福音(我已經將若翰斬首了,這人到底是誰?關於他,我竟聽到了這樣的事!)
恭讀聖路加福音 9:7-9

那時,分封侯黑落德聽到耶穌所做的一切事,猶疑不定,因為有些人說:「若翰從死者中復活了。」但另有些人說:「是厄里亞出現了。」還有些人說:「是一位古先知復活了。」黑落德且說:「若翰我已經斬首了;而這人到底是誰?關於他,我竟聽到了這樣的事!」於是他設法要見見他。

2019年9月26日,教宗方濟各在清晨彌撒時表示,上主要求我們皈依,我們不能推遲到明天。

當天彌撒的第一篇讀經取自哈蓋先知書(1:1-8)。教宗說L「上主藉著先知要求猶太子民反思一下他們的行徑,通過重修天主的殿宇來努力改變自己的行徑。」

教宗表示:「哈蓋先知試圖打動那些懶惰的猶太子民的心。上主的殿宇被敵對者摧毀,成為一堆廢墟,天主所揀選的子民卻讓殿宇荒廢了很多年,直到上主要求他們重修聖殿。但是,這些子民心中不快,不願意工作。那些人不想重新振作起來,重新開始。不讓上主幫助他們,理由是時候還沒到。」

教宗指出:「這是不冷不熱的基督徒的悲劇。他們說:『是的,上主,好的……慢慢來,上主,先這樣吧,我明天做!』不冷不熱的信仰經常躲藏在不能確定是否有所行動的後面,總是把事情往後推遲。如此一來,導致很多人浪費自己的生命,最終像一塊破布,因為他們什麽都沒做,只是保持內心的平靜。可是,這是墓地的寂靜。當我們進入到這種不冷不熱的精神狀態時,我們的生命會變成一座墓地:一個沒有生命的地方。」

教宗表示:「上主希望我們改變,祂要求我們皈依。讓我們向上主懇求恩典,不要跌入『半個基督徒』的精神狀態中,或者像一些老婦人所說的失掉了精神實質的馬馬虎虎的基督徒。良善的基督徒播種的多,卻收割的少。生活的許諾多,最後什麽都沒做。願上主幫助我們。從不冷不熱的精神狀態中甦醒過來,對抗這種精神生活的麻木不仁。」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殉道者是真正的得勝者,不是「聖像」

CNS photo/Vatican Media

2019年9月25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論述了斯德望執事的形像,他是首位基督徒殉道者,殉道前在百姓中顯大奇蹟,行大徵兆,卻引起會堂中幾位成員的反感和憎惡(宗6:8-10)。教宗在要理講授中反省了《宗徒大事錄》對斯德望的記載,強調了服務和殉道兩個幅度。

聖史路加告訴我們,正當「福音在世界上傳播開來」之際,基督徒團體内部「出現了一些問題」,這個團體由希伯來人和希臘人組成,這些希臘化的猶太人雖有不同的敏銳性,卻得到了接納。然而,竊竊私語和背後議論促成了不和,希臘人說他們的寡婦在團體内被疏忽了(同上,宗6:1)。

宗徒們於是聚在一起尋找解決之道,他們決定將宣講福音和行愛德的工作分開進行。

教宗說:「宗徒們越來越意識到他們的主要召叫是祈禱和宣講天主聖言,即祈禱和宣講福音這兩件工作。為了解決所發生的問題,他們建立一個核心團體,由『七位有好聲望,且充滿聖神和智慧的人』組成(宗6:3)。這七個人接受了覆手後,就負責食堂的服務工作。」

教宗強調了執事該當做的工作,指出:「執事是為服務而立的。教會内的執事不是第二司鐸,不是的。執事是另一回事。執事的存在不是為了祭台,而是為了服務。執事在教會内是服務的守護人。倘若一個執事過於喜愛登上祭台,那就錯了。祭台不是他的道路。是宗徒們立了執事。」

斯德望是七位執事中的一員,他受到的阻力最頑強。

教宗說:「他的對手們選擇了最窮兇極惡的方法來除掉一個人,這方法就是誹謗和作假見證(宗6:10-15)。我們知道,誹謗總能害死人。這塊意欲毀壞一個人名譽的『惡性腫瘤』也攻擊教會的其餘部分,當我們出於狹隘的利益,或為掩蓋自己不盡職責的表現而與人結盟來玷污別人時,我們就會嚴重損害教會團體。」

「斯德望被帶到公議會,人們以假見證指控他。在這種情形下,他重溫了以基督為中心的神聖歷史,稱死而復活的耶穌的逾越奧跡是了解整個盟約史的秘訣。斯德望也勇敢地斥責那些對待先知和基督的虛偽行為。他的話引起激烈的反應,以致被石頭砸死(同上,宗7)。」

教宗說:「斯德望表現出基督的門徒的真正『本色』。他不尋求捷徑,不為保存性命而向有權勢的人求情,而將自己的性命交在上主的手中。斯德望在那個時刻的祈禱極美好:『主耶穌!接我的靈魂去罷!』(宗7:59),他寬恕了迫害他的人,大聲呼喊說:『主,不要向他們算這罪債!』(宗7:60),然後以天主的兒子的身份死去。」

教宗指出:「將自己的生命交在天父的手中,寬恕傷害我們的人是提升我們天主子女身份的法寶。如同斯德望那樣,今天的殉道者比教會初期更多,而且到處都有。殉道者並非『聖像』,而是有血有肉的男男女女,正如《默示錄》所言『他們曾在羔羊的血中洗淨了自己的衣裳,使衣裳雪白』(宗7:14)。」

教宗最後勉勵信友們:「在瞻仰昔日和今日殉道者的同時,讓我們學習活出圓滿的生命,接納每日忠於福音和效似基督的殉道生活。」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