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座國務卿:必須停止衝突升級,開啓談判道路

圖片:Vatican Media

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Cardinal Parolin)接受意大利4家報社(晚郵報、共和國報、新聞報和信使報)採訪時表示:「烏克蘭衝突在歐洲其它地區的擴散會是一場大災難,這讓人不寒而慄。」樞機要求避免各種軍事升級、停止炸彈襲擊,以及重啓談判。他說:「談判永遠不會為時太晚,聖座隨時準備促進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談判。」

關於向烏克蘭運輸武器,這場衝突會不會直接蔓延到歐洲其它國家,聖座國務卿答道:「我甚至不敢想這個問題。這將是一場大災難,不幸的是,這不能完全被排除。我看到在最近這幾天發表的一些聲明中,提起引發和造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事件,這些言論令人不寒而慄。」

帕羅林樞機解釋道:「為避免這危險,需要避免各種升級、停止衝突及展開談判。即使是有可能回到兩個對立集團新冷戰的狀態,這也是一種令人擔憂的局面。它與手足之情的文化背道而馳,教宗方濟各提出這種文化,作為建設一個更公正、團結及和平的世界的唯一道路。」

關於談判的可能性及聖座能起到的作用,樞機表示:「儘管我們所擔心和不希望發生的事卻發生了,即俄羅斯發動對烏克蘭的進攻,但我深信還是有談判的空間。永遠都不會為時太晚!因為對話才是消除分歧的唯一理智和具建設性的方式,就如教宗方濟各不厭其煩地所重複的那樣。這些年來,聖座持續謹慎地密切關注烏克蘭的局勢,樂於促進與俄羅斯對話,隨時準備幫助有關方面重新走上這條道路。」

衆所周知,上星期五教宗方濟各前去俄羅斯駐聖座的大使館。帕羅林樞機說:「藉此機會我重複聖父教宗在俄羅斯駐聖座使館提出的迫切邀請,要停止戰鬥和恢復談判。首先應立即停止軍事進攻,我們衆人已經看到它的悲慘後果。」

樞機提到庇護十二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不久說的話:「人們應重新彼此瞭解,恢復談判。在談判中本著善意和尊重彼此的權利,就會發覺,真誠及有效的談判絕不是體面成功的阻礙。」

聖座國務卿也談到各教會之間的意見分歧,説明:「在教會的歷史上,不幸總是有本位主義,它們導致了許多分裂的痛苦,聖保祿在基督信仰初期就看到這種情況,同時勉勵基督徒要予以克勝。在這方面,我們在東正教領導人的呼籲中看到了令人鼓舞的跡象,他們表明願意放下彼此傷害的記憶,為和平作貢獻。另一方面,各教會對當前的局勢一致表達極度不安,越過其它各種考量,申明和平及人的生命價值是各教會真正關心的問題,為避免情況的進一步惡化,這些教會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最後回到目前的衝突,帕羅林樞機表明:「我們再一次看到,需要彼此溝通和聆聽,好能深刻認識和瞭解他人的理由。若停止真誠的彼此溝通和聆聽,就會以懷疑的眼光彼此相視,最終只是相互指控。最近幾個月的情況進展無非是滋長了互不相聞,導致公開衝突。每個國家的渴望及其合法性必須在更廣泛的背景下,成為共同思考的主題,首先考慮到公民的選擇並尊重國際法。歷史上有很多前例證實了這是可行的方式。」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相關資訊

聖座國務卿表示中梵協議有機會延長兩年

CNS/Paul Haring:攝於2017年3月22日教宗公開接見活動。

【轉載自天亞社‧香港訊】

教廷國務卿帕羅林(Pietro Parolin)樞機表示中梵協議有機會延長兩年。然而,中國教會續簽協議行動意見不一。

帕羅林樞機2020年9月14日對傳媒表示,他認為北京會想延長協議,他自己亦希望如此。

據《路透社》2020年9月15日引述梵蒂岡消息人士指,若中方也同意延長協議效期,這會按照先前協議的原樣繼續實施,又認為中方對此不會有異議。該消息人士認為,參與協議事宜的教廷官員提議延長效期,教宗方濟各已批准將該份主教任命協議延長兩年,「我們認為,謹慎的做法是將協議再延長兩年」。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於十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到,中梵就續簽臨時性協議進行磋商事宜時,他回應說,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協議近兩年來得到順利實施。

梵蒂岡目前是台灣在歐洲唯一的邦交國,中梵關係改善令人擔心促使台梵斷交。教會媒體《America Magazine》在9月15日報道,教廷希望在華設常設代表處,而且可望促成帕羅林樞機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晤。報道指,他們雙方會面將是為中梵建立外交關係鋪路,但大陸當局的前提是教廷必須與台灣斷交。對此教廷消息來源表示,「這些問題尚未在目前的雙邊談判中被觸及」。

據《中央社》報道,台灣外交部於同日的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歐江安表示,台灣已注意到帕羅林樞機的相關談話,將密切觀察教廷與中國大陸的聯繫。而台灣與教廷也有保持密切聯繫,且溝通管道相當暢通。

歐江安又說,有接獲教廷再三保證,跟中方簽署主教任命協議屬教務性質,不涉及邦交,請台灣毋須擔心。

中國教會受協議影響深遠,信眾對協議續簽意見不一

華北地下教會保祿神父對帕羅林樞機的回應表示不滿,認為他根本不了解大陸教會的真實狀況,也沒有面對現實,令人遺憾。

他指出:「帕羅林樞機說教廷簽署協定的目標是盡可能使教會生活正常化,但自從中共掌權之後,大陸教會生活一天都沒有正常化過,不是被壓迫,就是被管制,連反對的聲音都不敢發出來,並且在習近平上台之後更加惡劣,對教會的打擊越來越嚴重,我都不知道樞機所說的正常化是什麼。」

保祿神父表示自從2018年中梵簽訂臨時協議後的這兩年時間,他所處的教堂不僅幾次被政府威脅要封禁,連孩子都不能進教堂,更不用說瞻禮時舉辦慶典活動,一切教會活動都被當地政府管控,牧靈工作苦不堪言。

他說:「如果如樞機所言,這個協議是一個實驗性的,那麼地下教會就是那實驗品。這兩年內被打擊最大的就是地下教會,即使有些教區的地下主教公開,但地下團體依然是中共打擊的目標,這根本就不是一個想要尋求和平的協議,而是做成更多災難的協議。」

安徽公開教會團體教友李達旦對簽署協議表示看不懂,兩年過去了沒有看到這份協議的益處在哪裡。「如果說兩年前沒有看清中共政府的真面目,所以簽署,這還說得過去,但這兩年間發生種種針對教會的迫害,教廷還沒看到嗎?」

他續說:「即使沒有人從大陸向教廷傳遞消息,但國際新聞也有關注吧,他們也沒看到嗎?河南被破壞掉了,今年我們安徽省又開始拆十字架,難道這就是協議所要求的嗎?」

李達旦對教廷的表現頗為失望,他認為教廷應該是維護教友和教會的利益,但沒想到這協議卻是為當局助威。「清末時期,清政府和義和團迫害教會的時候,西方國家都知道為教會討個公道,如今梵蒂岡作為教會最高機構,卻不敢對中共有半點聲討,感覺天主都睡覺了。」

李達旦對帕羅林樞機所說的協議,能夠使中國教會與聖座和教宗保持聯繫表示懷疑,他說如果真的能夠保持聯繫,教廷就不會裝糊塗,「明明大陸教會被中共迫害,他們卻視若罔聞,連個譴責的態度都沒有」。

據悉,李達旦所在的宿州天主堂十字架已經被當局強拆。

不過也有教友贊成續簽協議,山東濟南教區劉瑪利亞就表示歡迎。她認為不要太急於給協議下定義,既然教宗簽署了,就代表了這是天主的意思,作為教友只要服從就好。

她說:「既然樞機都說這個協議是實驗性的了,我們只需要等待就好,要給雙方時間,要看最後的結果,不要被眼前一時的變化而蒙蔽眼睛。暫時的困難是有的,但這並不表示永遠都這樣。」

對於大陸政府對教會的壓迫,劉瑪利亞表示這或許是為了更好執行協議而做的暫時舉動,「政府對地下教會的打擊其實能夠理解,就是要讓他們歸到咱們(地上)教會來,哪有在中國還不聽政府的教會?地下的神父到處亂跑,一點也不受政府控制,這是不對的,家有家規,國有國法。」

劉瑪利亞對協議的續簽持樂觀態度,她表示只要大家團結一致,服從國家的管理,聽從教宗的教誨,就不會亂了。

來源: 天亞社中文網

教宗致函黎巴嫩人民:天主對黎巴嫩懷有和平的計劃

圖片:Vatican Media

2020年9月4日是教宗方濟各發起的為黎巴嫩祈禱和守齋日,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於當天在貝魯特以教宗的名義探望了這個再次受到嚴峻考驗的國家的人民,為他們帶去教宗的關懷和愛護,並宣讀了教宗寫給他們的信函。教宗將黎巴嫩託付於上主,求天主幫助這個國家實現其傳達和平與友愛訊息的聖召。

「我知道我對你們所懷的計劃──上主的斷語──是和平而不是災禍的計劃,令你們有前途,有希望。」 (耶廿九11)

教宗在信函的開端引用了耶肋米亞先知的這句話,指出黎巴嫩人民的現況和過去的經歷似乎與這個承諾格格不入。但教宗勉勵他們信賴天主的忠信,寫道:「上主,我們相信祢言出必行,在各種絕望或不幸中仍懷著希望。」

教宗將他的信函化為祈禱、感恩和懇求。他繼續寫道:「上主,我們感謝祢透過許多人的團結互助所表達的愛。我們將黎巴嫩、這個國家的人民、宗教和政治領導人,以及青年託付於祢,求祢幫助這個國家實現祢呼喚她去傳達和平與友愛訊息的聖召。亞孟!」

帕羅林樞機於9月3日抵達貝魯特,並在當天前往於8月4日港口爆炸事件中被毀壞的馬龍尼禮聖喬治聖堂。樞機在這個聖堂會見了該城的宗教領袖,與他們一起紀念這次慘案。他說:「我來到你們這座歷史性的城市,為表達全世界天主教會的關懷。與你們在一起,我們就有勇氣一起呼喊『夠了!』」

「我們的痛苦能幫助我們净化我們的意念,堅固我們基於和平與尊嚴共同生活的決心,尋求有助於責任感、透明度和承擔責任的一種更好的治理方法。我們在一起就能戰勝暴力和各種形式的專制,在尊重基本權利和義務的基礎上推動一種包容性的公民社會。」

同一天,帕羅林樞機在黎巴嫩的哈里薩聖母朝聖地主持了彌撒聖祭。他鼓勵黎巴嫩人民「在友人的幫助下重建自己的國家,以諒解的精神進行對話及活出素來令他們具有特徵的共處」。帕羅林樞機强調,黎巴嫩人民在歷史的進程中屢次遇到巨大的困難,但他們都表現出耐力和重新站起來的能力。這一次,他們也將如此。

聖座國務卿最後表示:「黎巴嫩的重建不只是物質上的。被稱為『法律之母』的貝魯特將從灰燼中重生,見證公共事務管理的新方法。我們衆人懷抱希望,相信黎巴嫩社會將會建立在權利、義務、透明、共同責任感和為公益服務的基礎上。」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鹽+光今日焦點 2019年5月14日

是日教會焦點:

-布基納法索天主教徒再遭襲擊

5月13日,西非國家布基納法索天主教徒再遭襲擊。中北部孔格西二十五公里外辛加村的4名成人信徒在參與堂區聖母遊行後將聖母像送回聖堂的路上被武裝分子打死,聖母像被毀。

-首位主業團女平信徒5月18日被冊封為真福

第一位主業團的女平信徒瓜達露佩‧歐提斯‧蘭達蘇麗,將於2019年5月18日在西班牙馬德里被冊封為真福。屆時冊封聖人部部長貝丘樞機將會代表教宗主持宣福禮。詳盡內容

-聖座國務卿接受中國《環球時報》專訪

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接受中國《環球時報》專訪,談到中梵關係的進展指出,現正在開創一種積極的方法,但協議肯定還要加以完善,希望與中國的對話能逐漸取得具體的成果。詳盡內容

聖座國務卿接受中國《環球時報》專訪

CNS photo/Reuters

「今年在全中國平和地舉行了復活節禮儀,而且梵蒂岡代表團參加了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這都是在中梵關係上積極發展的標記。」

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在接受《環球時報》專訪中作了上述表示。這篇訪談於5月12日在該報英文版網站上刊登,記者是郗士(Francesco Sisci)和張玉(Zhang Yu,音譯)。

臨時協議後中梵關係的進展

帕羅林樞機首先談到在簽署主教任命臨時協議後中梵關係的進展,指出:「雙方清楚意識到,這項協議是一段漫長旅途所取得的成果,但更是一個起點。為了中國天主教團體的益處及整個社會的和諧,我們現在能夠憑著信任開啓更大合作的新階段。溝通的渠道正在發揮作用,有些因素表明雙方間的信任有所增長。」

樞機表示:「我們正在開創一種積極的方法,但它肯定還要加以完善,我們希望能逐漸取得具體的成果。我們必須一起行走,只有這樣才能治癒過去的創傷和互不理解,向世界表明,即使彼此的立場相距甚遠,也能達成富有成效的協議。我願重申教宗方濟各很重視的一個觀點,即對話的真正性質。在對話中,雙方的任何一方都不應放棄自己的身份認同和自身工作的本質。中國和聖座不在討論各自體制的理論,也無意重提已經屬於歷史的問題。相反地,我們正在為具體的人的生活尋求實際的解決方案,他們渴望安穩地度自己的信仰生活,並為自己的國家作出積極的貢獻。」

教會内部反對臨時性協議的聲音

談到教會内部反對臨時性協議的聲音,帕羅林樞機回答說:「在中梵關係上以各自的觀點和掛慮持有不同的立場且提出不同的方案,是件正常的事。因此,對於在中國和其它地區的教會内部出現的批評,不必感到驚奇,這些批評是針對如此長期交涉後所出現的前所未有的開放空間。當然,不是所有問題都得到了解決!許多問題還應予以面對,我們本著善意和決心正在進行努力。我清楚意識到,任何人在此都沒有全盤的解決方案(或萬能指揮棒)!但我也可以說,我們正在設法尋求持久和各方都能接納及受到尊重的解決方案。」

樞機也談到一些出自偏見立場的批評,它們只想維持舊的地緣政治平衡。他說:「教宗方濟各充分了解過去和最近發生的事,對他而言,進行對話的主要意義是牧靈上的。他正在履行一項偉大的行動,信賴和尊重中國人民及其數千年的文化,期望得到同樣真誠和積極的回應。」

中梵對話的成果

帕羅林樞機接著列舉了中梵對話的成果,指出雙方開始超越彼此的指責,而且彼此之間更加了解,更能聆聽對方、了解對方的需求。此外,中國和聖座這兩個如此古老的國際實體越來越意識到對當今時代的嚴重問題負有共同責任。

對全球性的挑戰應作出全球性的回應,而天主教信仰因其本質是一種全球性的現實,所尋求的是人類的意義和幸福。樞機提到一位中國主教最近強調,在中國的天主教團體如今要求完全被接納而進入普世的共融中,將作為中國人的恩典帶給教會。

中梵談判的憂慮和擔心

樞機回顧了中梵談判的漫長路程,説明並非沒有憂慮和擔心:「在不少情況中,我覺得我們不會取得任何進展,一切將會中斷。但雙方向前行走的意願得勝,我們以耐心和決心努力克服行程中的阻礙。」

樞機也談到雙方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刻,彼此能夠欣賞對方,分享對人類的共同看法:「我尤其記得,一個春天的主日與中國代表團在亞西西度過的一天:他們被方濟各的聖所吸引住,在我們當中營造的氣氛令我對一個重大的希望敞開了心門,這希望在隨後的年代使我得到了支持,它至今仍在支持著我。」

本地化和中國化

關於本地化和中國化,帕羅林樞機指出:「本地化是有效宣講福音的必要條件。利瑪竇的經歷為此作了典型的見證。未來必將深入探討這個議題,尤其是『本地化』與『中國化』之間的關係。『本地化』與『中國化』這兩個概念彼此呼應,既不混淆也不對立:它們能夠相輔相成,為宗教和文化層面的對話敞開遠景。中國天主教徒是這項工作的主角,他們蒙召活出修和,做真正的中國人和十足的天主教徒。」

最後,帕羅林樞機談到聖座與中國能夠合作的領域,包括促進和平、對抗貧窮、環境和氣候緊急情況,以及移民、科學進步的道德問題、各民族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對聖座而言,最重要的是將人的尊嚴置於所有這些領域的中心,首先承認人的基本權利,其中包括宗教自由的權利和促進公益,因為它關乎衆人和每個人的益處。」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帕羅林樞機為新書《在中國的教會:一個有待書寫的未來》寫序

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Cardinal Pietro Parolin)為新書《在中國的教會:一個有待書寫的未來》作序。樞機談到天主教在中國的臨在、取得的進展和尚待解決的問題,論述了有關福傳的挑戰。

「今天,我們絕不忽視地方天主教團體的精神寶藏,願意分擔中國天主教徒多年來所受的重大痛苦和不被理解,因此感到必須喚起記憶,一起為在中國教會的未來書寫新篇章。」這是帕羅林樞機為將於2019年3月19日出版的新書《在中國的教會:一個有待書寫的未來》撰寫的序言中所表達的思想。

新書由《公教文明》期刊總編斯帕達羅(Antonio Spadaro)神父負責編輯,在時間順序上是以在中國的教會為主題的第二篇作品。《公教文明》期刊和喬治城大學聯手開啓「中國文明對話論壇」活動,新書屬於這個範疇,其中匯集了近兩年來在這個耶穌會期刊上發表的文章。這部作品在聖座與中國的關係,尤其在簽署了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後的一個「特殊的歷史性時刻」發表,因此具有重大意義。

《夫至大》宗座牧函:傳教使命表達了一個真正的普世教會

帕羅林樞機強調,這部作品適逢本篤十五世教宗公布《夫至大》宗座牧函百年之際出版,意義重大。這封牧函論述傳教使命,提出應「重返向萬民傳教的靈性和牧靈根源」。除了一系列叮囑外,牧函也含有「一個強烈和確切的訊息:傳教使命不是西方基督信仰的擴張,而是一個願意真正成為普世性教會的表達」。

樞機解釋道,「這訊息首先針對中國的情況」,正是在來自於這個龐大國家的一些傳教士的催促下寫成。大戰結束後,聖座覺悟到急需讓教會的傳教使命遠離歐洲國家主義之間的爭端,其負面影響在中國也很明顯。藉著《夫至大》宗座牧函,「中國成了傳教『實驗室』,並由此開始對在全世界的福傳工作予以重新思考和更新」。

因此,「依照教會普世性的強烈意識,在中國趨於成熟的傳教新方案也向全世界推展,藉此間接地承認福音所到之處的所有民族和所有國家的同等尊嚴」。帕羅林樞機稱《夫至大》宗座牧函是一個轉折點,它也指明一種「訓練有素和相稱於自己聖召”的本地聖職的重要性,教會因此才能基礎牢固,才能不屈服於可能會遭受的迫害。這位教宗「以驚人的方式預見了隨後於20世紀在中國發生的一切,儘管許多考驗和困難,在那裡建立的教會如今仍然充滿生氣,因為本地聖職所打下的根基經受住了考驗」。

取得的進展和尚待解決的問題

這段歷史行程促使我們再次省思「天主教在中國臨在的現實意義」。從那時到今天,這一百年來的許多事物在教會内也發生了變化,梵二大公會議就是一例。「然而,目前儘管是中國信友照料他們的教會,中國的福傳對整個至公性而言,如今仍是一項決定性的挑戰。正如一百年前那樣,中國的情況今天也顯示出,為面對福傳的挑戰首先需要創建教會的合一」。

在這層意義上,最近取得了重要進展。正是為了使福音的宣講在中國得以貫徹,教宗方濟各2018年9月8日接納了7位未經宗座任命而被祝聖的「官方」主教與教會完全共融。樞機強調,經過數十年的歷史後,今天所有在中國的主教都與教宗共融。他也提到,隨後兩位中國大陸的主教首次出席了去年10月召開的世界主教會議。

在中國的教會需要「合一、信賴和新的牧靈衝力」。教宗方濟各在2018年9月《致中國天主教信友及普世教會文告》中提醒道,他們需要「熱衷於傳遞真實生命的傳教士」(7號),這絕非偶然。還有一些問題尚未解決,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只是一個起點。帕羅林樞機特別提到尚未完全走完的合一行程,而中國天主教徒及其所屬團體之間的完全修和應是一個首要目標。因此,在中國也急需開啓「淨化記憶的重要旅程」。

教會與人民

聖座正是在教會普世性的推動下,不對任何一個國家懷有不信任和敵對的態度,而是走上對話之路,以能克服彼此間的距離。帕羅林樞機表示,「在中國的福音宣講不能離開對中國人民及合法當局的尊敬、重視和信任的態度,聖座希望也能與中國在和平、環境和文化相遇的主題上合作,促進和平及謀求人類的福祉」。

此外,教會「沒有忘記她在中國的許多子女的犧牲,但正是在看著他們的榜樣的同時,也省思哪些是更恰當的方式,好能接觸那些尚未認識福音喜訊並期待基督徒作出更高見證的人。福傳的迫切性也提供一個能克服許多特殊問題的遠景,將它們引向一種整體的方案,使神學、法律和牧靈,以及外交建立在具有創造力和建設性的基礎上」。

帕羅林樞機寫道,衆所周知,教宗對中國教會和人民的關懷在今天仍然受到阻力和對立。因此,正如《公教文明》期刊這些年所推動的那些深入研究能有助於克服容易形成的對立,為仍在阻止「一種富有成果的相遇的喜樂」解開繩結。

教宗的祈願

帕羅林樞機最後強調,「在中國特定的背景下,聖座行動的目的仍舊同往常一樣:『人靈之得救和教會自由』。對在中國的教會而言,就是能夠以更大的自由宣講基督的福音,在一種更有信賴的社會、文化和政治環境中進行宣講」。另一方面,在中國的天主教會並非一個「外來」的團體,而是完整和活躍的一部分,能對「一個更為和諧和更尊重每個人的社會」作出貢獻。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聖座國務卿:教宗表達有意願前往朝鮮訪問

2018年10月18日,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出席《一道通諭的誕生,人類生命》新書介紹會時向記者們證實了教宗的意願。帕羅林樞機表示,新聞界對於韓國總統帶來朝鮮領導人邀請教宗訪問平壤的消息是真的。教宗表達了他前往的意願。

問:那麼,是否已經開始籌劃了呢?
答:沒有。現在需要稍微等候,好使它更為正式化。目前只是進行初步接觸,就如先前所說的,韓國總統向教宗轉達了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口頭邀請。

問:教宗去朝鮮之前,聖座是否會提出一些條件呢?
答:這應該是後來工作的一部分。一旦開始認真思考這次訪問的可能性,顯然地會對此加以考慮,會提出能夠實現訪問的一些條件。

問:韓國消息來源稱,教宗已表達了他去朝鮮的意願。
答:是的,可以說,他表達了去朝鮮的意願。但很顯然——這是我的想法——此類訪問需要認真地籌備,認真地考慮。

問:這會帶來何種貢獻呢?
答:我認為,最基本的貢獻就是給予支持。韓國總統的這次訪問在這層意義上已經起到了作用。就是說,韓國在朝鮮半島的修和與無核化進程上給予支持。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會透視:聖座與中國就主教任命問題簽署臨時性協議

本集《教會透視》會詳細報導有關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簽署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

更多相關資訊

聖座國務卿談教宗對波羅的海三國的牧靈訪問

教宗方濟各即將訪問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此行的指導路線是支持天主教團體,以及促進大公合一與對話。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在科科帕爾梅里奧樞機介紹有關聖座法典條文解釋委員會的新書發表會上,借機會解釋了教宗這次的牧靈訪問。

波羅的海三國今年慶祝獨立一百週年,當地有許多人受到戰爭與占領的危害。聖座國務卿闡明,波羅的海三國的人民強烈渴望自由,而對自由的渴望應當運用在具有「建設性」和謀求「福祉」上。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帕羅林樞機:教宗將在愛爾蘭注入新的希望

世界家庭會議已於8月21日在愛爾蘭都柏林展開,教宗方濟各將於25日前去與眾多家庭相會。在教宗出訪前,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接受《梵蒂岡新聞網》採訪,談及教宗這次牧靈訪問,以及駭人聽聞的教會內性侵犯。樞機堅信,教宗這次在愛爾蘭的臨在將成為眾人的希望標記,給地方教會和全世界的家庭帶來鼓舞的力量。

問:帕羅林樞機,教宗方濟各將前往愛爾蘭參加世界家庭會議。家庭這主題越來越成為他牧職的中心。在召開兩屆以家庭為題的世界主教會議並頒布《愛的喜樂》勸諭後,我們能進一步期待什麼呢?

答:我相信,教宗在世界家庭會議的機會上訪問愛爾蘭,他將再次肯定教會對家庭的教導,強調家庭在教會和社會內扮演的重要角色、佔據的核心地位,並支持家庭活出愛與忠貞、傳宗接代、教養兒女的使命。我認為,教宗的親臨現場將是鼓舞人心的動力,恰好有助於家庭實踐它們的使命,尤其是為天主聖愛和激發喜樂的能力作見證;家庭能激發出今日世界竭力尋求的那份喜樂。

問:就您看來,在基督徒家庭今天能給教會和缺乏信仰經驗者的貢獻中,哪個貢獻最為強而有力又新穎獨特?

答:我相信,家庭今天要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我要重申我剛才所說的:那角色是見證福音的喜樂,為天主聖愛作出喜樂的見證;天主能夠改變個人和團體的生命。在我們所處的當今時代中,人們因孤獨與隔閡而飽受折磨;人際之間的孤獨與隔閡,最終變成人與天主的隔閡。為此,教宗也很堅持家庭在這方面的作用,也就是在個人和團體層面激發這份歸屬感、共融感、尊重感 。

問:在都柏林世界家庭會議上,也將討論一些棘手的議題,諸如移民、家庭危機、接納同性戀者。教會面對不認同她價值觀和世界觀的人,有哪些話要說呢?

答:教會顯然要作出以福音為本的回應。然而,我認為,在言語之外,教會作見證的態度格外重要;換言之,教會要在今日世界中,以芳表和善行為福音的美好與真理作出實際的見證。今日世界也有很多創傷有待醫治,有很多孤獨和裂痕有待修復。在這裡,我們可以再次想像教宗從他牧職之初就使用的圖像:教會有如「流動醫院」,能夠確實親近人群,陪伴他們的成長道路。至於創傷和醫治,我視之為陪伴的態度,那是聆聽、對話和一同成長的能力。

問:教宗多次呼籲政府以適當的政策來支持家庭。您認為,這該從哪些部分開始做起呢?

答:教宗表示,必須從我們自身做起;意思是,家庭和教會本身必須在這方面下功夫。他在《愛的喜樂》勸諭中大力強調了這點,並指出在協助青年準備領受婚姻聖事和建立家庭方面已經作了很多,但還得作更多。再者,我也相信,基督徒團體除了作出見證和發揮行動力以外,還要促進政治團體關注家庭現況及其所需,以適切的的法律措施來滿足家庭的需求。

問:睽違將近40年,終於有另一位教宗訪問愛爾蘭。這個國家經歷了可怕的侵犯創傷,而近期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侵犯報告也令人震驚。您想對愛爾蘭的天主子民說些什麼呢?

答:我相信,我們曾經且持續因這現象深受打擊;如此現象也對教會的見證造成了破壞性的影響。教宗向來堅持並繼續堅持,我們的首要之務是關懷受害者,協助他們「重建」生活。我相信,在愛爾蘭的教會已經承認自己的不足、錯誤、罪過,同時也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預防這種暴行、這些恐怖的事再次發生。我認為,教宗這次訪問尤其具備希望的標記、這希望的能力,特別是信賴的能力;這正是我常說的,在家庭內體驗到的天主聖愛釋放、轉變和拯救的力量。此外,這也是向未來開放的訊息,內容為:始終是愛爾蘭及其人民特徵的這份信仰,將會在人心中獲得新生,並結出平安與喜樂的果實。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