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主持復活前夕守夜禮:耶穌開闢新道路,與祂同行,生命就會再度起航

圖片:Vatican Media

光和祈禱從羅馬傳到遭受戰爭、貧困和疫情蹂躪的全世界,讓人再次看到上主的復活,將目光轉向死而復生的耶穌。教宗方濟各聖週六晚上在聖伯多祿大殿的宗座祭台前主持了復活前夕守夜禮,祭台前降福了的新火和教宗點燃的蠟燭劃破了大殿内的黑暗,這復活蠟提醒人們復活的基督乃是真光,祂驅散了世界的黑暗。

隨後,聖伯多祿大殿内從黑暗逐漸過渡到半明半暗,燭光遊行的隊伍在舉著復活蠟的執事的引領下三次高唱「基督的光」。當他們走到祭台前,黑暗完全褪去,大殿内的燈全部點亮。接著是執事為禮儀書和復活蠟上香,參禮的信友們手持蠟燭站立著聆聽復活宣報,慶祝光戰勝了黑暗。

在宣讀了《舊約》三篇讀經和聖保祿書信,以及《聖馬爾谷福音》後,便是教宗方濟各的彌撒講道。以下是這篇講道的全文:

婦女們原以為會看到有待敷抹香料的尸體,不料却發現墳墓已空。她們原是去悼念死者,却聽到了生命的宣報。為此,福音說,那些女人「非常驚恐」(谷十六8)。驚恐,在這情况下,是恐懼中夾雜著喜悅,令她們內心驚訝的是,她們看到墳墓的大石頭滾開,裡面有一個穿白衣的少年人。她們驚訝地聽到:「不要驚惶!你們尋找那被釘在十字架上的納匝肋人耶穌,祂已經復活了」(6節)。然後是那邀請:「祂在你們之先,到加里肋亞去;在那裡,你們要看見祂」(7節)。讓我們也接受這個邀請——復活的邀請,我們也要前往加里肋亞,復活的主已先我們而去的地方。然而,“去加里肋亞”意味著什麽?

去加里肋亞首先意味著重新開始。對門徒們來說,是要回到耶穌第一次找到他們、召叫他們跟隨祂的地方。那是初次相遇和初愛的地方。從那一刻起,他們丟下漁網,跟隨耶穌,聽祂講道,看到祂行的奇跡。他們雖然總與祂在一起,卻依然沒有完全理解祂,常常誤解祂的話,面對十字架,他們逃跑了,留下耶穌一個人。儘管經歷了這一失敗,復活主一如從前的「那一位」,又一次引領他們來到加里肋亞;祂先他們而行,也就是說,祂走在他們前面。祂呼喚他們,召叫他們跟隨祂,永不知疲倦。復活的主在對他們說:「讓我們從起點重新開始。大家重頭再來。儘管這一切,儘管一切都失敗了,我願你們重新與我在一起。」在這加里肋亞,我們學會對主耶穌無限大愛的驚奇,祂在我們失敗的道路上開闢出新道路。

看,這就是我要給你們的第一個復活宣報:你永遠可以重新再來,因為即使我們遭遇所有的失敗,天主依然能給我們一個新生命,讓我們重新起步。即使在我們內心的廢墟,天主依然能創造一件藝術品;即使在我們人類的斷壁殘垣,天主也能準備一段新的歷史。祂總是先於我們,在痛苦、悲傷和死亡的十字架苦路上如此,在生命復蘇、改變歷史、點燃希望的光榮道路上亦然。在這疫情的黑暗時期,我們聽到復活的主在邀請我們重新開始,永不失去希望。

去加里肋亞的第二層意義是「走新的道路」,是朝著與墳墓相反的方向前行。婦女們去墳墓裡找耶穌,也就是說,她們去追念什麽:祂曾與她們在一起,現在已經永遠逝去。她們去傾訴自己的悲傷。這表示信仰成了紀念過去美好卻已結束的事物,僅僅是回憶。許多人過著一種「回憶的信仰生活」,仿佛耶穌是過去的人,少年的夥伴,很久很久以前的事,還是在兒時上要理班的時候。這樣的信仰僅僅是習慣性的、過去的事、美好的童年記憶,如今不再觸動我,不再呼喚我。相反,去加里肋亞意味要懂得,信仰要想活著,就必須重新踏上旅途。我們必須每天更新啓程的熱情、第一次相遇的驚喜。然後是信賴,不要自以為什麽都懂,卻要謙卑,對天主的路徑感到驚訝。去到加里肋亞,我們就會發現天主不能被當作童年的記憶,祂是生活的,始終帶給我們驚喜。復活主帶給我們的驚喜從未間斷。

這是第二個復活宣報:信仰不是陳年往事,耶穌不是過時的人物。祂是生活的,此時就在這裡。祂每天和你同行,在你目前的處境中,在你經歷考驗時,在你心懷夢想時,都是如此。祂在你看來不可能的地方開闢新的道路,祂催促你逆流而行,而不是停留在遺憾和“已經看見”的事物上。即使敗局似乎已定,你也要以驚喜之情向祂的新意敞開心門,祂將帶給你驚喜。

此外,去加里肋亞也意味著「走向邊界」。因為加里肋亞是最遙遠的地方,在那片混合和多元的地區,居住著那些離耶路撒冷的禮儀純正最遙遠的人。耶穌也是從那裡開始祂的使命,向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苦苦掙扎的人、受排斥的人、脆弱的人和窮人宣講,成為天主的面容和臨在,祂不知疲倦地尋找那些灰心喪氣和迷失的人,直到存在的邊緣,因為在祂眼裡沒有人是最末的,任何人都不能被排除在外。即使在今天,復活主也要求祂的跟隨者到那裡去。那是每日生活的地方,是我們每天走的路,是我們城市的各個角落,主耶穌在那裡先我們而行,並臨在那裡,臨在我們身邊的人和與我們分享時間、家庭、工作、勞苦和希望的人的生活中。在加里肋亞,我們學會能從兄弟姐妹的面容、夢想者的熱情和沮喪者的失望中,從喜悅者的微笑和受苦者的眼泪中,特別是窮人和邊緣人士的身上,看到復活的主。我們會驚訝於天主的偉大在微小中彰顯,祂的美善在淳樸和貧窮者身上閃耀。

於是,復活的第三個宣報正是:耶穌,復活主,愛我們無止境,探望我們生活中的各種境况。祂扎根於世界的中心,並邀請我們克服障礙,超越偏見,走近我們每天遇到的人,重新發現「日常生活的恩寵」。讓我們在自己的加里肋亞,在日常生活中認出祂來。有祂陪伴,生活將會改變。因為在一切失敗、邪惡和暴力之後,經歷重重苦難和死亡之後,復活的主書寫並引領歷史。

弟兄姐妹們,如果在這個夜晚,你內心存有黑暗的時刻,白天尚未到來,光被埋藏、夢想破滅,那就以驚喜之情敞開心門,聆聽復活的宣報吧:「別害怕,祂已經復活了!祂在加里肋亞等你。」你的期望將不會落空,你的眼泪將被擦乾,你的恐懼將被希望戰勝。因為上主先你而行,走在你前面。與祂同行,生命就會再度起航。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張心銳神父講道分享-主的晚餐

講道分享-主的晚餐

愛到底

撰文:張心銳神父
影片提供:慈幼會中華會省社會傳播辦公室

各位主內的兄弟姊妹大家好!

我很高興會一連三日與大家分享逾越節三日慶典的默想。今天是聖週四,我們紀念耶穌建立司祭職及聖體聖事。

一年前,當我在羅馬慈幼宗座大學(Salesian Pontifical University)生活的時候,我們都爆發了疫情,有不少的神父和修士染病。正當大家很害怕的時候,我們有一位來自西班牙的慈幼會會士,他戴着口罩,手拿酒精消毒液及紙巾去清潔升降機及咖啡機的按鈕。

眾所周知,那些按鈕有很多人接觸過,自然就會有很多細菌,但這位會士並沒有計較。這本身不是他的工作,但是他自動自覺地拿起消毒液在清潔。我好奇問他:「你不害怕嗎?」他回答說:「我都害怕,不過這些是我可以為團體做的,那麼我就盡力做,還有我也會保護自己的。」

這事情跟我們今天慶祝的節日十分有關係。耶穌建立了聖體及司祭職,就是一個愛的聖事。

在今日的福音看到若望用很多的筆墨描寫耶穌那一份內心世界。

耶穌愛到底

第一點,我想同大家分享的就是耶穌愛到底。衪知道將會被釘在十字架上,衪明白門徒會離棄衪,甚至乎會出賣衪,但是他依然愛到底。我們在香港社會,無論經濟、政治,我們覺得很困難和擔憂。耶穌同樣面對這些困難和擔心,不過衪仍然去愛。

一份有創造性的愛

第二點,我同大家分享的就是耶穌這份愛是有創造性的。衪在這麼困難的時候,拿起餅和酒向門徒說「這些就是我的肉和血」。我們可以與衪一起結合,而這個結合不單只是說與耶穌的關係,也有與人的關係。當晚,耶穌也會幫門徒洗腳。在這兩個動作當中,我們看到耶穌這份創造性,就是就算很困難,衪仍然有一份力量去付出和奉獻,而這份奉獻是沒有埋怨。耶穌明白自己是一步一步去滿全天主給衪的使命。

當我們每一次領受聖體的時候,不是讓聖體成為我們的一部份,相反,我們是成為耶穌的一部份。我們的使命就是我們同樣在困難中需要愛到底,繼續去付出和服務。而在服務當中是有平安,有一份滿全。

就讓我們在今天的慶典中,繼續耶穌這個使命,並在聖體聖事中與主結合。

讓我們繼續耶穌的使命!天主保佑。

張心銳神父(慈幼會), 在1983年4月24日生於澳門,自小在香港接受教育。他就讀九龍鄧鏡波學校,在中學三年級時,與友人劉偉傑(現已是澳門教區神父),一起萌生當神父的念頭,最後一起在1997年加入慈幼會在香港的維豪備修院,回應聖召。他深受慈幼會士的影響,決心踏上成為聖若望鮑思高的神子,獻身服務於教會,特別是服務青年。張心銳神父於2014年6月21日,青年主保聖類斯公撒格的紀念日,領受執事聖職,並於2015年6月20日在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晉鐸,由當時的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襄禮。

教宗方濟各:仰望在十字架上得勝的耶穌,我們深感驚喜

圖片:Vatican Media

「面對基督的愛,請從驚喜之情重新出發。」

2021年3月28日聖枝主日,教宗方濟各於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宗座祭台主持大禮彌撒時,發出了這項呼籲。這台紀念主耶穌榮進耶路撒冷的感恩祭,為聖週拉開了序幕。這段時期的禮儀伴隨著我們從迎接主耶穌騎著驢子進聖城的喜悅,到目睹祂獲罪受刑的痛苦。

教宗在講道中說:「我們要從驚喜之情重新出發;仰望十字架上的耶穌,對祂說:『主,祢多麼愛我!我對祢來說多麼珍貴!』我們要接受耶穌帶給我們的驚喜,好能重新生活,因為生活的偉大之處不在於擁有財物或功名成就,而在於發現自己被愛。這是生活的偉大之處:發現自己被愛!生活的偉大之處即在於愛的美好。在被釘十字架的耶穌身上,我們看見受屈辱的天主、全能的天主淪為被捨棄的那位。而因著驚喜之情的恩寵,我們明白在生活中接納一名被捨棄的人、親近一名受屈辱者的同時,我們便是愛耶穌:因為祂臨在於卑微弱小者、被拒絕的人,以及那些遭到我們如同法利塞人一般的文化譴責的人身上。」

「當天福音中深感驚喜的人是站在十字架對面的百夫長(參閱:谷十五1-39)。這名羅馬士兵看見精疲力竭的耶穌在嚥下最後一口氣時依然去愛,遂宣認了他的信仰:『這人真是天主子!』天主的勝利在於十字架,這令跟隨的人失望。他們尋求的是『默西亞的形象,而非默西亞本人』;他們期待用刀劍打敗羅馬人。天主所揭示的則令他們感到驚奇,因為天主只靠愛而非武力的力量為王。」

教宗強調:「基督徒的驚喜之情不同於世界的欽佩讚嘆。今天也有許多人敬佩耶穌:祂說的很好,祂力行了愛與寬恕,祂的榜樣改變了歷史。這些人敬佩耶穌,但自己的生活卻沒有改變。因為光是敬佩耶穌還不夠,還需要追隨祂的芳蹤,接受祂的挑戰:從敬佩進入驚喜。」

「看到全能者變得無足輕重,目睹萬王之王以十字架作為祂的寶座,聽到前呼後擁迎接耶穌的歡呼之聲變成要把祂釘在十字架上的喊叫聲,這令我們驚訝。然而,這一切的羞辱為什麼會發生呢?」

教宗答道:「這是為了觸碰我們人性的最深處,不讓我們感到孤單;這是為了拯救我們。耶穌親身體驗到我們撕心裂肺的矛盾處境,以這種方式使之得到救贖,得到轉變。因此,我們需要讓天主聖愛來感動自己,擺脫流於慣例的信仰、在悔恨和失望中裹足不前的生活,向聖神敞開心扉,懇求祂賜下感到驚喜的恩典。」

教宗最後表示:「祂的愛親近我們的脆弱,直達我們深感羞恥的地方。現在我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在每個創傷、每個恐懼中,天主都與我們同在;任何罪過都沒有最後的話語權。天主大獲全勝,而勝利的聖枝乃是經由十字木架而來。因此,聖枝與十字架密不可分。」

圖片:Vatican Media

此外,教宗方濟各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前,他說:「我們是第二次在更嚴重的經濟危機中、在疫情背景下度過聖週。」教宗提醒我們,希望乃是將我們的目光轉向聖母瑪利亞。她走過苦難之路,在心中保持信德之燈的火焰常點燃。

教宗說:「我們應該做什麼呢?聖母瑪利亞、耶穌的母親會向我們展示,她也是耶穌的第一個門徒。她跟隨她的聖子,背負了自己的痛苦、黑暗和迷惑,她走過苦難道路,在心中保持信德之燈的火焰常點燃。因著天主的恩寵,我們也可以做到這一點。」

「在走日常生活中的苦路時,沒有他人的協助“我們無法走的更遠,即使起初我們可能有基勒乃人同樣的想法,我們可能會想:『為什麼是我?』但隨後我們將會發現,那不是因我們的功勞而賜予我們的恩典觸及了我們。」

接著,教宗念及暴力受害者。他說:「讓我們為所有暴力受害者,尤其是今天早上在印尼望加錫主教座堂外發生的襲擊事件的受害者祈禱。」

印尼自殺式爆炸襲擊事件發生在當地時間聖枝主日早上,一輛摩托車駛近耶穌聖心大殿側門,那時剛結束聖枝主日感恩祭,許多信徒正從聖堂出來。該事件導致至少14人受傷,襲擊者喪生。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張汝南執事-四旬期第五主日反省

四旬期第五主日 彌撒

集禱經

上主、我們的天主,祢的聖子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捨棄了自己的性命;求祢幫助我們,以同樣的愛,在生活中,常樂於實行愛德。因祢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祂和祢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我要訂立新的盟約,不再記憶他們的罪惡。)
恭讀耶肋米亞先知書 31:31-34

看,日子將到 ── 上主的斷語 ── 我必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訂立新約;不像昔日,我握住他們的手,引他們出離埃及時,與他們的祖先,所訂立的盟約。雖然,我是他們的夫君,但他們已自行破壞了我這盟約 ── 上主的斷語。在那些日子之後,我願與以色列家訂立盟約 ── 上主的斷語 ── 就是:我要將我的法律,放在他們的肺腑裡,寫在他們的心頭上;我要作他們的天主,他們要作我的人民。那時,誰也不再教訓自己的近人或兄弟,說:「你們該認識上主,」因為不論大小,人人都必認識我 ── 上主的斷語 ── 因為我要寬恕他們的過犯,不再記憶他們的罪惡。──上主的話。

答唱詠 詠51:3-4, 12-13, 14-15

:天主,求祢給我再造一顆純潔的心。
:天主,求祢按照祢的仁慈,憐憫我,依祢豐厚的慈愛,消滅我的罪惡。求祢洗盡我的過犯,求祢除淨我的罪惡。
:天主,求祢給我再造一顆純潔的心。
:天主,求祢給我再造一顆純潔的心,求祢使我心,重獲堅固的精神。求祢不要從祢的面前,把我拋棄,不要從我身上,收回祢的聖神。
:天主,求祢給我再造一顆純潔的心。
:求祢使我重獲祢救恩的喜樂,求祢以慷慨的精神,來扶持我。我要給惡人教導祢的道路;罪人們都要回頭,向祢奔赴。
:天主,求祢給我再造一顆純潔的心。

讀經二(基督學習了服從,成了永遠救恩的根源。)
恭讀致希伯來人書 5:7-9

當基督還在血肉之身時,以大聲哀號和眼淚,向那能救他脫離死亡的天主,獻上了祈禱和懇求,就因他的虔敬,而獲得了俯允。祂雖然是天主子,卻由所受的苦難,學習了服從,且在達到完成之後,為一切服從他的人,成了永遠救恩的根源。──上主的話。

福音前歡呼

:基督、天主聖言,願光榮歸於祢。
:基督、天主聖言,願光榮歸於祢。
:主說:誰若事奉我,就當跟隨我;這樣,我在那裡,我的僕人也要在那裡。
:基督、天主聖言,願光榮歸於祢。

福音(一粒麥子如果死了,才結出許多子粒來。)
恭讀聖若望福音 12:20-33

那時候,在那些上來過節、崇拜天主的人當中,有些希臘人。他們來到加里肋亞貝特賽達人斐理伯前,請求他說:「先生!我們想拜見耶穌。」斐理伯就去告訴安德肋,然後,安德肋和斐理伯便來告訴耶穌。耶穌開口向他們說:「人子要受光榮的時辰到了。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結出許多子粒來。愛惜自己性命的,必要喪失性命;在現世憎恨自己性命的,必要保存性命,進入永生。誰若事奉我,就當跟隨我;這樣,我在那裡,我的僕人也要在那裡;誰若事奉我,我父必要尊重他。「現在我心神煩亂,我可說什麼呢?我說:父啊!救我脫離這時辰吧?但我正是為此才到了這時辰。父啊!光榮你的名吧!」當時有聲音來自天上:「我已光榮了我的名字,我還要再光榮它。」在場聽見的群眾,便說:「這是打雷。」另有人說:「是天使同祂說話。」耶穌回答說:「這聲音不是為我而來,而是為你們。現在,就是這世界應受審判的時候,現在這世界的元首,就要被趕出去;至於我,當我從地上被舉起來時,便要吸引眾人來歸向我。」祂說這話,是表明祂要以怎樣的死而死。──上主的話。

各位尊敬的弟兄姊妹,大家好!

今天我們慶祝四旬期第五主日,敎會提醒我們,天主一直以來都非常愛我們,就算我們一次又一次的犯錯,讓上主傷心,祂始終一成不變的愛著我們,原諒我們,就像祂寬恕屢次破壞與祂訂立盟約的以色列子民一樣,正如耶肋米亞先知所說的「祂要寬恕他們的過犯,不再記憶他們的罪惡。」參閱耶31:34  我們都是有「心」的人,是嗎?那麼我們怎麼可以讓這位愛我們的天主長期難過呢?就讓我們反省一下如何去回應天主祂那份情深大愛吧

今天聖詠的作者建議我們首先去祈求天主,「求祂給我們再造一顆純潔的心。」參閱詠51:12a,是的,親愛的諸位,是時候洗心革面了,是時候放棄一切阻礙我們與天主相愛的思,言,行為了;無論是我們的驕傲,自私的慾念或是我們的偏見等等,都會玷污我們的心靈,我們都應該與它立即斷絕!

話說某天,六歲的小明拿著不合格的算術成績表回家,憤憤不平的向母親投訴,母親卻和顏悅色的問他問題出在哪裏?他理直氣壯回答說:「我們的老師,前天教導我們四加四等如八,昨天她又告訴我們三加五等如八,今天又說二加六又是等如八,天啊,如果她不能決定什麼才是等如八,我又怎樣可以決定呢?」媽媽聽後耐性地向他解釋內裏原因,更提醒他不是老師的錯誤,勸他有錯誤發生的時候,千萬不要馬上推卸責任,更不要去指責別人!的確,我們都是一些不完美的人,每人都有不同的弱點,而這些弱點往往都是阻擋我們去愛我們的隣人和那賜給我們永生的天主,假若讓這些弱點慢慢的累積起來,那後果真的是不堪設想了!

今天的福音耶穌鼓勵我們要不停的檢討我們短暫的生命,不要迷戀它,因為永生才是我們的家鄉;「愛惜自己性命的,必要喪失性命;在現世憎恨自己性命的,必要保存性命,進入永生!」若12:25 其實耶穌不是邀請我們憎恨自己的生命,祂卻提醒我們要憎恨在我們生活中那些影響我們遠離生命之源的那些行為和態度!問題是,我們是否願意去悔改,去祈求一顆純潔的心,一顆悔改的心呢?

福音中更談及耶穌一生的渴望就是為了光榮聖父;「父啊!光榮你的名吧!」若12:28a 那麼我們又如何去光榮聖父呢?且看耶穌在福音中的指引:「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結出許多子粒來。」若12:24

的確,耶穌一生就像一粒願意落在地𥚃的麥子一樣,祂用祂的生命來光榮天父;祂願意服從父命,犧牲自己來拯救我們,爲的是使我們得到永生!同樣我們亦要用我們的生命來光榮天主提高別人,愛護所有的人!

再來話說小明,幾個月後的一天,媽媽去接他放學,今天的小明不單止算術進步了還乖了很多,媽媽買了些他喜歡吃的紅蘋果,他得到媽媽的同意在車上已開始拿著吃,媽媽雖然全神駕駛但間中亦留意他的動向,只見他拿出一個蘋果吃了一口,嘴嚼一會,又拿出另一個又嘴饞一點。此時媽媽有些失望和不滿,但她仍然保持沉默希望回家才教育小明,正所謂沉默是金,突然小明轉個身來拿著一個蘋果對媽媽說:「媽媽這個是你的,這個比較甜,我知道你喜歡吃甜蘋果的,就讓我吃另外一個酸的吧!」此刻喜出望外的她眼淚凝洭。小明的改變帶來喜樂和平安,相信我們的悔改不單上讓上主受到光榮同樣亦會帶來對親朋戚友正面的影響!

親愛的諸位,四旬期快要結束了,就讓我們將一顆懺悔的心賜給天主吧!

大聖若瑟,為我等祈!

張汝南執事
天主教滿地可總教區

2011年5月27日,張汝南執事在天主教滿地可總教區領受聖秩,成為終身執事。他曾服務於滿地可華華人天主堂,現服務於滿地可其中一個的英語堂區-聖若望‧貝巴堂(St. John Brébeuf Parish)

教宗主持彌撒慶祝菲律賓接受福音500週年

圖片: Vatican Media

2021年3月14日主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彌撒,慶祝福音傳入菲律賓500週年。參與共祭的有馬尼拉前總主教、傳信部部長塔格萊(Luis Antonio Tagle)樞機和羅馬教區教宗代理德多納蒂斯(Angelo De Donatis)樞機,以及一些在羅馬的菲律賓籍司鐸。

在彌撒講道中,教宗首先表示:「菲律賓人在500年前接受了福音的喜樂,這喜樂在你們人民中間顯而易見,我從你們的眼睛、面容、歌聲和祈禱中看到了它。」教宗說:「我要感謝你們給全世界和我們基督徒團體帶來了喜樂。」教宗也讚賞菲律賓信友通過他們「謹慎而勤勞工作的臨在」為信仰作出的見證。

教宗鼓勵他們「堅持福音的使命工作」,他表示:「必須不斷向他人宣講天主親近人的訊息,以免任何人喪亡。永遠不要害怕去宣講福音、去服務和去愛,帶著你們的喜樂,你們也將會幫助他人也說:教會『是如此熱愛人類』。」

接著,教宗講解主日福音時指出,當天的福音内容包含了福音訊息的核心:「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若望三16)教宗解釋道:「福音的訊息不是一個觀念或學説,而是耶穌自己。我們喜樂的緣由不是如何找到幸福的漂亮理論,而是在人生旅途中實際被陪伴和被愛的經驗。」

教宗說:「天主如此地愛我們,在我們跌倒時,祂把我們舉起。祂一直以愛看護著我們,為了愛,祂的聖子降生成人居住在我們中間。在耶穌内,天主在我們的生命中確定地給我們說:你不會丟失,天主愛你,永遠愛你。」

「儘管福音擴大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明瞭天主愛的無限,但我們有時還是喜歡沉浸在抑鬱、悲傷和專注於自己的宗教情愫中。面對如此的人類,天主愛的行動是,為拯救我們,天主賜下了祂的獨生子。」

教宗指出:「這就是愛的力量,它搗碎我們自私的外殼,使我們擺脫自我構建的安全區,推倒牆壁和克服恐懼,從而能自由地給予。在耶穌内的天主的愛是如此巨大,以至於祂不能不把祂自己給予我們。」

「正如我們在那些生活於彼此分享愛的人身上所看到的,我們愛得越多,我們就變得更有能力付出。只有在完全的自我給予中才能找到真正的喜樂,就如同天主在賜給我們祂聖子這事實上所顯示的一樣。」

最後,教宗總結道:「生活告訴我們,真正的喜樂來自我們認識到我們被白白地愛,認識到我們並不孤單,會有人與我們分享夢想,當我們經歷挫折的時候,有人會幫助我們並引領我們到達安全的港口。」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在伊拉克北部埃爾比勒城的體育場主持彌撒

Photo courtesy of 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在伊拉克訪問行程的第三天3月7日下午,在庫爾德斯坦自治區最大城市埃爾比勒(Erbil)的哈里里體育場(Franso Hariri Stadium)主持主日彌撒。教宗在彌撒講道中,期勉伊拉克信友,在聖神的啓發下,獲得天主的德能和智慧,這德能和智慧就是基督在十字架上啓示的天主的慈悲與寬恕。教宗希望信友們做傳福音的門徒,蒙天主召叫去見證改變生命的智慧。

Photo courtesy of Vatican Media.

教宗首先引用當天彌撒讀經二的内容(參閲格前一22-25)強調:「聖保祿告訴我們:『基督是天主的德能和天主的智慧』。耶穌特別以慈悲和寬恕啓示了這德能和智慧。祂是通過在十字架上奉獻生命實現的。事實上,我們所有人都需要耶穌在十字架上啓示給我們的天主的德能和智慧。在加爾瓦略山上,祂向天父奉獻的創傷使我們獲得了痊癒(參閲伯前二24)。」

「在伊拉克,有多少你們的弟兄姐妹、朋友和同胞遭受戰爭和暴力的傷害啊!有看得見的也有看不見的,人會受的誘惑是:以自己的力量來應對這一切。相反地,耶穌向我們顯示了天主的道路,祂所走的道路,祂召叫我們跟隨祂的道路。」

Photo courtesy of Vatican Media.

接著,教宗講解當天的福音内容(參閲若二13-25)。教宗說:「我們看到耶穌是如何把換錢的商人和做買賣的人趕出耶路撒冷聖殿。祂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天父差遣祂來清潔聖殿:清潔的不僅是石頭的聖殿,而且更是要清潔所有我們心靈的聖殿,清除將之玷污的虛偽。我們需要清除那不可靠的安全感,它會以過眼雲煙的事物和短暫的利益來換走我們對天主的忠誠。我們需要將有害的權力和金錢的誘惑從我們的心靈中、從教會內掃除。我們怎麽樣清潔我們的心靈呢?靠我們自己的努力,我們辦不到;我們需要耶穌。祂有能力制服我們的罪惡,治癒我們的疾病,重建我們内心的聖殿。」

「耶穌不僅洗淨了我們罪過,還給我們分享了祂自己的德能和智慧。祂使我們擺脫家庭、信仰及團體的狹隘和分裂的觀念,好讓我們能夠建立一個對所有人開放,並關心最貧窮的弟兄姐妹的教會和團體。同時,祂堅強我們以抵禦尋求報復的誘惑;祂借著天主聖神的德能差遣我們,不是做遊説者,而是傳福音的門徒,男人和女人蒙召去見證福音改變生命的力量。」

教宗繼續説道:「復活的主使我們成為天主慈悲與和平的工具,以及建設一個新社會秩序的耐心和勇敢的工匠。這樣,藉著基督和聖神的德能,聖保祿先知的話語就會實現:‘天主的愚妄總比人明智,天主的懦弱也總比人堅強’(格前一25)。由純樸和卑微人組成的基督徒團體成為愛、正義及和平王國來臨的標記。」

「『拆毀這座聖殿,三天之内,我要把它重建起來』(若二19)。耶穌在談論祂身體的聖殿,也同樣是談論教會。上主向我們許諾,藉著復活的力量,祂能使我們和我們的團體從不公、分裂和仇恨導致的廢墟中復蘇起來。”“以信德的眼光,我們認出被釘在十字架死而後復活的主臨在我們中間。」

教宗講道的最後,特別轉向伊拉克的教會。他說:「在天主恩寵的助佑下,伊拉克的教會已經做了並且正在做大量的工作,通過向人們,特別是向那些極有需要的人傳播基督的仁慈和寬恕,來宣講十字架這一奇妙的智慧。”“即使在非常貧窮和困難中,你們中的許多人慷慨地向窮人和苦難者提供具體的幫助和團結支持,這就是促使我來到你們中間朝聖的原因之一,我感謝你們並肯定你們的信德和見證。今天,我親眼目睹了生活的伊拉克教會,基督生活在這裡並在祂聖潔和忠信的子民中工作。」

教宗在結束講道時特別為伊拉克祈禱,他說:「親愛的弟兄姐妹,我要把你們、你們的家庭和你們的團體託付於童貞聖母瑪利亞母親的保護中,願她為我們代禱,帶領我們走向基督及天主的德能與智慧。」

Photo courtesy of Vatican Media.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緬甸貌波樞機:以希望和祈禱為民族和解開始四旬期的旅程

「儘管新冠疫情大流行持續肆虐和最近的政變,緬甸應懷著極大的希望善度四旬期。」

這是緬甸仰光總主教貌波(Maung Bo)樞機在四旬期第一主日彌撒講道時對信友的鼓勵。

貌波樞機強調,緬甸必須面對兩個挑戰:

一、迄今為止已造成14.2萬病例和超過3千死亡的新冠病毒的衛生緊急情況;

二、2月1日爆發的軍事政變。

他說:「今年的四旬期是我們個人生活和國家最具挑戰性的時期之一,我們被絕望所困。但是面對巨大的挑戰,現在是祈禱、守齋和悔改的時刻。不要總是陷於痛苦悲哀中,讓我們心懷希望並為國家和解祈禱,來開始我們的四旬期之旅。」

接著,貌波樞機為在困難時期的信友提出三個「精神食糧」。

第一是「人性的慈悲憐憫」,就是關懷照顧弱小者和最脆弱者。基督徒必須轉向窮人,與他們分享基本必需品,公平對待他們並為其提供庇護;

第二是「通過祈禱、犧牲和施捨實現自我淨化」,好使每個人都能從仇恨和罪惡中解脫出來;

第三是關於「希望」,這希望是緬甸最迫切需要的。為此,貌波樞機強調指出,「天主教會是希望的生產者,這個時期是希望的時期,而非絕望。」

因此,面對當代的事件,貌波樞機敦促信友恢復優先次序,回歸天主的計劃,並為抗拒憤怒、互相仇恨和對權力及報仇貪得無厭的欲望而守齋。

貌波樞機總結道:「我們需要看到和平、繁榮與寬恕的彩虹,願和解重返我們的國家。」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主持聖灰禮儀:四旬期是回到天父身邊的時機

圖片:Vatican Media

「四旬期是一段回到天主身邊的旅途,我們在其中重新發現與天父的重要關係。我們切莫跟隨曇花一現的凡塵俗物,卻要以天主作為生命航行的目標。」

2021年2月17日週三,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了聖灰禮儀彌撒並在講道中強調了上述重點。教宗勸勉道:「在四旬期內,我們要分辨心靈的歸向。這段旅途可能有重重阻礙,一如當年以色列子民出埃及那樣困難。」因此,教宗稱四旬期是「逃離奴役、走向自由的出谷經驗,而這段與天主修和的旅途,無法單靠一己之力完成,因為它的起點是要承認自己需要慈悲。」

新冠疫情當前,教宗方濟各今年改在聖伯多祿大殿宗座祭台主持聖灰禮儀彌撒,而非如同以往那樣在羅馬市中心的阿文帝諾山丘舉行禮儀。為遵守防疫規範,參禮人數受到嚴格限制。日前,聖座禮儀及聖事部公布了疫情下的施放聖灰方式:戴口罩,以及為所有的人只誦唸一次《羅馬彌撒經書》中的經文。因此,教宗祝福了聖灰後,為在場所有的人誦唸一次:「人啊,你要記住,你原來是灰土,將來還要歸於灰土。」接著,教宗從科馬斯特里樞機手上領受聖灰後,為在場眾位樞機施放聖灰。其餘的信友則從幾位會士那裡領聖灰。

在彌撒講道中,教宗指出:「我們應當反省,我們的心靈是否像個『舞者』那樣,一下子愛著上主,一下子愛著世界;或者,我們的心靈堅定不移地存留在天主內。」

在俯首領受聖灰的記號方面,教宗談論了這條歸途更深層的涵義。他說:「在四旬期結束之際,我們要再次俯身,為弟兄們濯足。四旬期意味著謙卑低下,深入我們內心,並面向他人。它意味著明白救恩不是為光榮而攀升,卻是為了去愛而俯首躬身。它意味著把自己變小。在這段旅途中,為了不迷路,我們要佇立在耶穌的十字架前:那是天主無聲的講台。讓我們每天注視著祂的傷痕,那些祂帶進天國、每天在轉禱時獻給天父看的傷痕。讓我們每天注視著祂的傷痕,在那些傷口中承認我們的缺失、我們的不足、罪過的傷痕,以及讓我們受傷的打擊。而正是在那些傷口裡,我們看見天主並未對我們指指點點,而是向我們張開雙手。」

因此,教宗鼓勵眾人親吻耶穌的傷口。教宗強調:「在人生最痛苦的傷口裡,天主懷著無限慈愛等待我們。因為在那裡、在我們最脆弱的地方,在我們羞愧不已的地方,祂前來與我們相遇。現在,天主邀請我們回到祂身邊,重獲被愛的喜樂。」

當天的第一篇讀經取自《岳厄爾先知書》。教宗由此反省了上主的斷語:「你們應全心歸向我」(二12)。教宗表示:「為了繼續這段旅途,我們要記得天主聖言所說的歸途:蕩子的比喻展現出,促使我們重新啓程的是『天父的寬恕』,而前去辦告解則是邁出的第一步。」關於這點,教宗叮囑司鐸們在聽告解時,必須懷著慈父心腸,不要手持鞭子,卻要張手擁抱。

再者,我們也要回到耶穌身邊,就像獲得治癒的癩病人那樣回去感謝祂(參閱:路十七12-19)。教宗說:「我們人人都有靈性上的疾病,無法單憑一己之力來醫治;我們人人都有根深蒂固的壞習慣,無法單憑一己之力來拔除;我們人人都有一些使我們裹足不前的恐懼,無法單憑一己之力來克服。我們要效法那位癩病人,回到耶穌那裡,跪伏在祂的腳前。我們需要耶穌的醫治。」

「因此,我們需要來到耶穌面前,把自己的傷痕和罪過交託給祂。領聖灰的禮儀幫助我們謹記,我們原來是灰土,將來還要歸於灰土。」教宗再次強調:「天主正是在我們這些灰土上噓了一口氣,那一口氣就是祂賜給我們生命的聖神。從那一刻起,我們不能繼續過著灰土的生活,倒退回曇花一現的凡塵俗物。讓我們回到聖神那裡,祂是賜予生命者;讓我們回到那使我們死灰復燃的聖神火焰,那教導我們去愛的聖神火焰,我們雖然始終是灰土,但我們將會有如一首禮儀歌曲所唱的一般,成為『愛的灰燼』。讓我們再次祈求聖神,重新發現讚頌的火焰,它焚燒的是埋怨和認命的灰燼。」

「然而,這條走向天主的『回程』有個先決條件,就是由天主先展開『去程』,前來尋找我們。」教宗闡明:「事實上,天父走出家門,前來尋找我們;那治癒我們的主,在十字架上受了傷;那改變我們生命的聖神,大力而溫柔地在我們的灰土上噓氣。因此,我們要接受修和。」

「唯有天主先採取行動,我們的心靈才能皈依並藉由行為舉止表現出來。促使我們回到祂身邊的,並非我們的能力或功勞,而是祂賞賜的恩寵。在福音中,耶穌表明:那使我們成義的,不是我們在人前實踐的正義,而是與天父的真誠關係。」

教宗最後提醒說:「歸途乃是一條謙卑之路。那拯救我們的,是天賜的恩寵:它純粹是一份恩寵。」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張心銳神父主日福音分享-常年期第五主日

主日福音分享
常年期第五主日(乙年)
敢於犧牲的愛
撰文:張心銳神父
影片提供:慈幼會中華會省社會傳播辦公室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方濟會聖高比神父(St. Maximilian Kolbe)被納粹德軍拘捕,關押在波蘭奧斯威辛集中營。

1941年7月,因有人逃出集中營,德軍遂抽籤選出十名囚犯,要他們活活餓死以作警戒懲罰。其中一位被抽中者向軍官求情,冀軍官憐憫他有妻兒,免他一死。高比神父此時步前對軍官說:「讓我代他死吧!我是神父,沒有妻子,也沒有兒女。」神父自願代替一位被選作死囚的父親犧牲。捱餓期間,他繼續帶領各人祈禱唱歌。三個星期後的8月14日,奇跡地仍生存的神父被注射毒針而死。面對極權、飢餓,甚至死亡,高比神父選擇堅信上主,犧牲自己的生命。

堅信的心

人生痛苦總是很難避免,特別在孤獨的時候,我們更感到無助;何況在戰爭的時候,更看到人性的醜陋和悲慘。本主日的讀經,給我們很大的啟示。痛苦是罪的效果,但並不是說這個人犯罪,就要他受苦。讀經一的主角約伯,約伯的朋友錯怪了他。他是無辜的,他一向忠於天主,他在考驗中也堅決地信任主:「我確實知道我的救主活著。」(約19:25)痛苦是考驗我們信德的機會,這是約伯最深入的體會。

憐憫的心

褔音中,耶穌也有同樣經歷,祂是「痛苦的僕人」。他藉著因愛而忍受的苦,更藉著因愛而忍受的苦,把我們從罪惑中解救出來,耶穌並沒有廢除人生現世的痛苦。瑪爾谷在福音的開始就介紹了耶穌的事跡:「祂醫好了許多患不同病症的人,驅逐了許多魔鬼」。身為天主子,又取了人性,從未對痛苦的人無動於中。

但瑪爾谷也說祂不准魔鬼說話,而且耶穌知道大家都找他,就決定到別處去宣講。他不想人們太迷於祂的事跡。但祂的救恩主要不是為解脫現世的痛苦,而是藉著聖化痛苦,保證永生。讓我們向耶穌學習:藉痛苦磨練愛心,並關懷在痛苦中的兄弟姊妹。祂治病驅魔是愛的表示:天主的愛已顯現人間。

服務的心

本人記得當執事的時候,爭取學習牧民的經驗,探訪醫院及主持喪禮。有時,看見青年失去雙親,都替他們心煩意亂,傷痛欲絕。不過,他們需要的不是講大篇道理,這根本是不尊重他的痛苦,而是陪伴在則,靜默地支持。當受苦的朋友平靜下來時,我們可以和他分享我們對痛苦的了解,幫助他想通這個大問題;就像保祿一樣「對軟弱的人,我就成為軟弱的」(格前9:22),與哭泣的一起哭泣。天主藉著痛苦,希望在受苦人身上製造重建良善的本能性,那麼我們應該慷慨服務,互相陪伴支持,「為一切人,成為一切」。

殉道聖人以生命教會我們若望福音這句話:「人若為自替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讓我們學習聖高比神父,擁有敢於犧牲的愛。

張心銳神父(慈幼會), 在1983年4月24日生於澳門,自小在香港接受教育。他就讀九龍鄧鏡波學校,在中學三年級時,與友人劉偉傑(現已是澳門教區神父),一起萌生當神父的念頭,最後一起在1997年加入慈幼會在香港的維豪備修院,回應聖召。他深受慈幼會士的影響,決心踏上成為聖若望鮑思高的神子,獻身服務於教會,特別是服務青年。張心銳神父於2014年6月21日,青年主保聖類斯公撒格的紀念日,領受執事聖職,並於2015年6月20日在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晉鐸,由當時的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襄禮。

張汝南執事-常年期第五主日反省

常年期第五主日 彌撒

集禱經

天主,你天上的恩寵,是我們唯一的希望,求你不斷以慈愛,守護你的家庭,使我們常常蒙受你的保護。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我整夜輾轉反側,直到天亮。)
恭讀約伯傳 7:1-4,6-7

約伯說:人生在世,豈不像服兵役?人的歲月,豈不像傭工的時日?有如奴工切望陰涼,傭工期待工資;這樣,我也只有承受失意的歲月,及為我注定的苦痛長夜。我臥下時說:「幾時天亮?」我起來時又說:「黑夜何時到?」我整夜輾轉反側,直到天亮。我的歲月流逝,速如織梭,也因無望而中斷。請你記住:我的生命不過是一口氣;我的眼睛再也見不到幸福。──上主的話。

答唱詠 詠 147:1-2, 3-4, 5-6

:請讚頌上主,因為他醫治了心靈破碎的人。(參閱詠 147:3)
:請讚美上主,因為他是美善的。請歌頌我主,因為他是甘飴的。我主上主,是應受讚美的!上主重建了耶路撒冷城,聚集了四散的以色列民。
:請讚頌上主,因為他醫治了心靈破碎的人。
:他醫治了心靈破碎的人,也親自包紮了他的傷痕。星辰的數目,全由上主制定;星辰的稱號,也都由他命名。
:請讚頌上主,因為他醫治了心靈破碎的人。
:我們偉大的上主,威能無比。他的智慧,高不可測。上主扶起謙遜的人,將蠻橫的人貶抑於地。
:請讚頌上主,因為他醫治了心靈破碎的人。

讀經二(誰若不傳福音,就有禍了。)
恭讀聖保祿宗徒致格林多人前書 9:16-19,22-23

弟兄姊妹們:我若傳福音,並沒有什麼可誇耀的,因為這是我不得已的事;我若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如果我自願做這事,便有報酬;若不自願,可是責任已委託給我。這樣看來,我的報酬是什麼呢?就是傳布福音時,白白地去傳,不享用我在傳福音上,所有的權利。我原是自由的,不屬於任何人;但我卻使自己成了眾人的奴僕,為贏得更多的人。對軟弱的人,我就成為軟弱的,為贏得那軟弱的人;對一切人,我就成為一切,為的是總要救些人。我所行的一切,都是為了福音,為能與人共沾福音的恩許。──上主的話。

福音前歡呼

:亞肋路亞。
:亞肋路亞。
:基督承受了我們的脆弱,擔負了我們的疾病。(瑪 8:17)
:亞肋路亞。

福音(耶穌治好了許多患各種病症的人。)
恭讀聖馬爾谷福音 1:29-39

那時候,耶穌離開葛法翁的會堂,就同雅各伯和若望,來到了西滿和安德肋的家。那時,西滿的岳母正躺著發燒;有人就向耶穌提及她。耶穌上前,握住伯多祿岳母的手,扶起她,熱症立即離開了她;她就伺候他們。到了晚上,日落之後,人把所有患病的,及附魔的,都帶到耶穌面前。全城的人都聚在門前。耶穌治好了許多患各種病症的人,驅逐了許多魔鬼,並且不許魔鬼說話,因為魔鬼認識他。第二天早晨,天還很黑,耶穌就起身出去,到荒野的地方,在那裡祈禱。西滿和同他一起的人,都去尋找耶穌,找到了,就向耶穌說:「眾人都在找你呢!」耶穌對他們說:「讓我們到其他地方去,到鄰近的村鎮去吧!好叫我也在那裡宣講,因為我正是為此而來的。」他於是到加里肋亞各地,在他們的會堂裡宣講,並驅逐魔鬼。──上主的話。

各位尊敬的主內弟兄姊妹們,大家好!今天我們慶祝常年期第五主日,感謝敎會,用四篇美麗的經文鼓勵我們效法耶穌和聖保祿,勸導我們無論在任何環境中,都以犧牲自我服務別人的精神,將天父的喜訊傳遞給萬民,讓所有的人都能分享天主的救恩「為能與人共沾福音的恩許」格前9:23。

有人會問:「疫情下,自身難保,如何還有心情去傳揚福音?」又有人更會抱怨說:「我們正受疫情煎熬,為什麼天主好像見死不救,祂是一位愛我們的天主嗎?」的確,從前很多人相信,現在也有不少人認為,世人所受的痛苦和災難是因為我們罪貫滿盈,得罪了天主,受到了天主的懲罰。果真如此?如果是,那我們太不了解天主的慈悲了!

要知道,天主並沒有因我們犯罪而懲罰我們,相反的,祂派遣祂唯一的聖子降凡人間,與我們同甘共苦,為我們受難犧牲,拯救我們!正如聖伯多祿所說:「基督也為你們受了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追隨他的足跡!」伯前2:21

各位兄弟姊妹,自古以來,痛苦常與世人同在,就像讀經一約伯一樣,本來一帆風順,轉眼就像雲煙霧散,怪不得他嗟嘆說:「我的生命不過是一口氣;我的眼睛再也見不到幸福!」約7:7 問題是,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是不是因為受到一些痛苦,某些困難,就遠離天主呢?其實耶穌最了解我們的心情,因為祂親身體驗過;在革責瑪尼山園祈禱時,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過程中,祂所受的折磨和痛苦真是難以形容,所以,祂知道什麼是痛苦,但祂更願意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尤其是我們遭遇困難時,陪伴和安慰我們。親愛的諸位,千萬不要忘記,耶穌時常尋找我們;祂渴望我們接受祂那無私的大愛!

話說一對恩愛養鵝的農民,太太經常祈禱希望丈夫早日領洗,無奈他對耶穌降生成人尋找我們的奧蹟,很難接受。他心𥚃想:「那𥚃有神靈願意屈尊就卑,降生成人與人為伍,就是為了人類的得救?祂更願意接受痛苦,成為代罪羔羊?祂不能在天上施展大能,遙遠控制嗎?這簡直是大笑話!」

一天傍晚,天氣驟冷,更下著大雪,門外草坪突然傳來陣陣野鵝的尖叫聲,他開門一看,看見成羣上百的野鵝似乎受到風雪的影響,不能繼續飛往南方,他看到牠們徬徨的情況,惻隱之心,他一面打開空著的倉庫,一面揮動手勢,希望指給牠們安全的地方,可是牠們不懂,反而更加驚慌,快快離開他的身旁,他非常失望說:「為什麼牠們不願意接受我的愛呢?牠們為什麼不知道這個倉庫是牠們唯一的安全港?」

最後,他想到這些野鵝怎會聽人的勸喻呢?假如他也是一只野鵝,牠們一定會明白他的愛意,更會跟從他飛進倉庫避寒!」突然,心生一計,他馬上跑向倉庫內的農場,怱忙拿了一只自己的飛鵝,跑回野鵝的後邊,從手中將自己的鵝向上凌空一放,立時自己的鵝飛越野鵝羣直衝倉庫,而其牠的野鵝也拍翼跟上!天氣仍然非常寒冷,雪繼續下着,他也不清楚呆立在草坪上多久,臉上的眼淚和飛雪搓在一起,他終於明白了,口𥚃喃喃自語:「主耶穌….是我的錯!」

各位弟兄姊妹,生活順遂時請不要忘記主恩,感謝祂,更要多些與人分享,有困難時切勿失望,記著主常與我們同在。其實主有祂的計劃,讓我們每天全心信賴祂,無論在任何環境中就像聖保祿的教訓一樣:「應常歡樂,不斷祈禱,事事感謝!」得前5:16-18 讓我們一起讚美上主「因為他醫治了心靈破碎的人!」參閱詠 147:3

大聖若瑟,為我等祈!

張汝南執事
天主教滿地可總教區

2011年5月27日,張汝南執事在天主教滿地可總教區領受聖秩,成為終身執事。他曾服務於滿地可華華人天主堂,現服務於滿地可其中一個的英語堂區-聖若望‧貝巴堂(St. John Brébeuf Parish)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