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內容:
-天主教香港教區舉行慈悲禧年閉幕感恩祭
-教宗委任楊鳴章輔理主教為香港教區助理主教
教宗公開接見:我們學習要容忍令我們厭煩的人
恭讀路加福音
耶穌說:怎麼,你看見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你眼中的大樑,倒不理會呢?你怎能對你的兄弟說:兄弟,讓我取出你眼中的木屑吧! 而你竟看不見自己眼中的大樑呢?假善人啊!先取出你眼中的大樑,然後纔看得清楚,以便取出你兄弟眼中的木屑。
2016年11月16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慈悲禧年最後一次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來自世界各地的許多朝聖信友在場參加了這項活動。教宗在要理講授中繼續以慈悲善工為主題,邀請信友們耐心容忍那些令我們厭煩的人,時常反省自己並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在當天選讀的《路加福音》中,耶穌要求祂的門徒們不要只看兄弟眼中的木屑,卻要先取出自己眼中的大樑。
教宗對此解釋說:「我們很容易認出那些會給我們增添麻煩的人,不願聽他們抱怨、閒談、提出要求或自吹自擂。這些令我們討厭的人有時也是那些最接近我們的人:在親屬當中總有一些這樣的人;在工作崗位上也會有,甚至在休閒時間我們也避不開他們。我們該如何對待那些令我們厭煩的人呢?不過,我們不是也經常令別人厭煩嗎?」
在《聖經》的記載中,天主經常以慈悲耐心地對待子民的抱怨。子民先是懷念在埃及為奴的日子,後來又抱怨沒有食物吃。天主耐心地對待梅瑟和祂的子民,聆聽梅瑟一次又一次地為子民請願。天主教導梅瑟和子民,耐心也是信德的基本要素。這要求我們應首先承認自己是罪人,這樣我們才能耐心對待別人。
教宗說:「這馬上讓我想到一個首要問題:難道我們從來不省察自己,看看我們是否有時也會惹人討厭嗎?指責別人的缺點和不足確實容易,但我們應學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耶穌在3年的公開傳教生活中經常持有耐心。有一次,雅各伯和若望的母親請求耶穌,讓這兩個兒子一個坐在祂的右邊,一個坐在祂的左邊。耶穌利用這個機會施教,教導門徒們抓住緊要的事並要看得更遠。因此,從負面事物中能得出一個積極的訊息。
教宗說:「讓我們想想那些為幫助別人在信仰和生命中成長的人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我想到要理教員,他們當中有許多母親和許多修女;他們奉獻時間向孩子們傳授信仰的基本要素。多大的辛勞啊!若孩子們寧願玩耍,不願聆聽要理講授,那他們的辛勞就更大了!」
「陪伴他人去尋求緊要的事實在美好和重要,因為這讓我們體味到生命的意義。我們經常看到有些人只停留在短暫的事物上,因為沒有人激勵他們去尋找真正的寶藏。」
「教導人關注緊要事物乃是為他提供重大的幫助,在迷失方向和滿足於短淺幸福的當今時代,尤其如此。教導人去發現上主希望我們做什麽,以及我們如何作出回應,意味著我們要踏上在個人聖召中成長的道路,真正喜樂的道路。」
最後,教宗總結道:「耶穌教導雅各伯和若望的母親以及全體門徒免陷於嫉妒和野心的誘惑,我們基督徒也常常陷入這些誘惑。我們要警惕自己不應覺得高人一等,而應重返自己的内心,檢驗我們是否做到了自己要求別人做的。」 [Read more…]
羅國輝神父-「慈悲特殊禧年」閉幕儀式反思
禧年與聖門
教會首次禧年是在1300年,而首次提及開啟朝聖地聖門是在 1433 年(第五次教會禧年),教宗瑪爾定五世(Martin V, 1417-1431 年)開啟拉特朗大殿的聖門。
1500年的禧年(1499 年平安夜開始),教宗亞歷山大六世(Alexander VI,1492-1503 年)不單在拉特朗大殿開啟聖門,也在聖伯多祿大殿、聖母大殿,及城外聖保祿大殿開啟聖門。當時,聖伯多祿大殿的聖門是擴建自聖伯多祿大殿門廊右側的便門。
聖門的作用,是讓朝聖者經此特殊聖門進入大殿,尋得禧年大赦的恩寵。禧年過後,便以牆壁在大殿內外把這門封閉。
禧年閉幕與封閉聖門儀式沿革
按成文紀錄,自1500年,禧年的開幕和閉幕,便包括了開啟和封閉聖門。當時宗座禮節司 John Burchard 所編訂的聖門儀式遂成為範本。
禧年閉幕封閉聖門儀式基本如下:
1.教宗經聖門進入聖伯多祿大殿,舉行晚禱
2.教宗派遣樞機代表他去關閉拉特朗大殿、聖母大殿,以及城外聖保祿大殿的聖門
3.教宗與襄禮者遊行到聖門,途中向印有基督苦難面容的巾帕,及刺透耶穌肋傍的長矛致敬
4.教宗是最後一人經聖門離開聖伯多祿大殿
5.教宗在大殿門廊祝福及給封閉聖門的磚石灑聖水
6.教宗以泥鏟在聖門門檻三處抹上水泥,放上三塊封磚和幾個金幣和銀幣(1575 年後以盒盛載金幣銀幣,放入封牆)
7.主管告解者也放上封磚,再由泥水匠在大殿內外築起封牆。歌詠團唱出Caelestis Urbs Jerusalem。
8.教宗祈禱(Deus qui in omni loco)後,唱謝主辭(Te Deum),然後,登上陽台,以宗座祝福,祝福會眾。
以上16世紀的禧年閉幕封閉聖門儀式基本上一直用至 1975 年。
1975年禧年閉幕關閉聖門儀式,不再重砌封牆,而是關上銅門的兩頁門扇;這銅門(1949 年造)原本裝在大殿內的,現在裝於大殿外。
兩月後,才在大殿內再建封牆,並把盛載錢幣和文件的盒放入牆內。從此,習慣在開啟和封閉聖門儀式中所用的鎚、泥鏟,水泥、磚和聖水,不再在儀式中應用了。而且,整個儀式強調的是門,而不再是牆。「門」,在社會生活、歷史及聖經中的意義,更為豐富。
1975年禧年閉幕關閉聖門儀式在平安夜舉行,分作三個步驟:
1.在聖伯多祿大殿內:教宗由聖瑪爾大門進入大殿,在聖伯多祿墓前靜默祈禱片刻,然後遊行經聖門離開大殿;教宗應是最後一位跨過聖門。
2.在門廊:教宗致候,向基督呼求、垂憐頌和禱文。唱 O Clavis David;教宗到聖門前跪下默禱。教宗起立關上兩頁門扇,並說:「基督昨天,今日,是原始也是終末。他開了,無人能關;他關了,無人能開;光榮與王權歸於他,世世無窮。」唱「光榮頌」;教宗遊行到廣場。
3.在廣場: 舉行彌撒。
1984年的聖門閉幕禮在復活主日舉行。首先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彌撒,隨後按 1975 的儀式關閉聖門。
2001年的關閉聖門儀式在主顯節舉行。
在主顯節前夕,先由代表教宗的樞機,往拉特朗大殿、聖母大殿、城外聖保祿大殿,先關閉聖門,隨後舉行主顯節第一晚禱。
翌日,教宗在主顯節早上關閉聖伯多祿大殿的聖門。儀式如下:
-教宗、共祭樞機、執事、襄禮者,以及教友代表遊行到大殿門廊,就位。唱聖詠 95(94)。
-教宗致候及祈禱。唱 O Clavis David。
-教宗到聖門前,跪下默禱,然後起立關上聖門。全體詠唱「基督昨天,今日,是原始也是終末……」
-然後,全體遊行進入大殿。
-執事把福音書恭放祭台前寶座;教友代表獻花和蠟燭。
-唱光榮頌……
-在唱福音後,執事唱出「逾越節的日子」……
-「領聖體後經」後,教宗啟唱謝主辭(Te Deum)
-再後,在 2001 年 1 月底才在大殿內重砌封牆。
時任宗座禮節司 Piero Marini 這樣說:「雖然,聖伯多祿大殿的聖門關了,但門上的 16 塊展示救恩史的銅雕聖像,仍吸引着我們的目光,要我們繼續默觀天父藉着基督,在聖神內,指引着我們回歸父家之途。就讓基督嚮導陪同我們,越過現世,到達天國大門;他要親自打開天國大門,領我們進去,參加婚宴……世上的聖門雖然關上,但天父慈悲和恩寵之門,仍常常開着,等待我們進去。」
地方教會「慈悲特殊禧年」閉幕謝恩:但願「慈悲之門」常開
2015-2016年的「慈悲特殊禧年」首次在羅馬以外的各地方教會也以開啟「慈悲之門」來開始聖年。這措施把禧年朝聖的神功,推展到各地方教會。羅馬提供給各地方教會的禧年儀式中,包括開啟「慈悲之門」的儀式,也有禧年閉幕式,但當中却沒有關閉聖門儀式,而只有隆重的閉幕感恩聖祭和詠唱聖母的「謝主頌」。事實上,各地方教會所開啟的「慈悲之門」,是主教座堂和其他指定聖堂的日常大門;這不同於羅馬四大聖殿的聖門是專用的側門,讓朝聖者在禧年進入。
因此,地方教會的「慈悲特殊禧年」閉幕式,非常簡單,就只於 11 月 13日在設有「慈悲之門」的聖堂舉行一台感恩彌撒,頌謝天父慈悲所賜下的各項恩典,在「領聖體後經」後,隆重唱出「聖母謝主頌」,尤其突顯「因為他的仁慈(慈悲)世世代代於無窮世之世」這句話。
「慈悲特殊禧年」既是人間的時間,總會過去和結束,但天父的慈悲之門卻永遠不會關閉; 同樣,我們心裡的「慈悲之門」也不能關閉。我們經歷了這世上的「慈悲特殊禧年」,應「滿懷慈悲如同天父」,繼續世上的朝聖旅途,直到跨越天上的慈悲之門,進入天父永遠的慈悲之國。
香港教區主教座堂的「慈悲特殊禧年」閉幕儀式,也是按此安排。在當日(11 月 13 日)下午,首先,朝聖領禱員以及神形哀矜各單位成員,聚會反思。然後,偕同主教、司鐸、教友代表,如同朝聖,遊行到主教座堂的大門:「慈悲之門」,再次隆重呼求天父慈悲,進入聖堂,舉行感恩彌撒。在「領聖體後經」後,隆重唱出「聖母謝主頌」。 [Read more…]
教宗主持無家可歸者禧年彌撒
11月13日主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隆重彌撒,與無家可歸者共慶慈悲禧年。這些社會邊緣人士在法國「兄弟」協會和聖艾智德團體的帶領下,從上週五11月11日至13日慶祝他們的禧年。教宗在彌撒講道中強調,天主將人置於受造界的頂峰,視人為最寶貴的善;倘若被丟棄,人就連過眼煙雲的事物都不如,這令我們無法接受。
當天的《路加福音》記述耶穌告誡人們在末世的時候要謹慎,不要受欺騙。有些人正談論聖殿外表的美麗,耶穌卻對他們說:「待時日一到,沒有一塊石頭會留在另一塊石頭上,都要被拆毀」(路21:6)。教宗解釋說:「即使最強大的王國、最神聖的建築及最穩固的俗世現實也不會永存,遲早都會坍塌。耶穌告誡我們,不要受宣講末日者的欺騙,不要被散布災難的預言家們所嚇倒,卻要識別哪些來自天主,哪些來自虛假的神靈。認識天主上智的邀請與假借天主之名的喧嘩,極其重要;後者只為恐嚇我們,助長分裂和恐懼。」
「耶穌要求我們,不要害怕面對各時代的動蕩,不要畏懼最嚴厲和最不義的考驗,卻應固執於善,全然信賴天主,祂絕不令我們失望。在這個世界上一切都會過去,但有些財富會長存,如同一塊篩過的寶石。那麽,哪些是永存的財富呢?」
教宗答道:「上主和近人是兩大永存的財富。這兩份財富永不消失!這些是我們應當愛的最大的善。其餘的一切,諸如天空、大地、最美好的事物,甚至這座大殿,也都將過去;我們總不可在生命中排除天主和他人。」
針對在當天慶祝慈悲禧年的無家可歸者,教宗表示:「我們今天一談到遭受排斥者,便立刻想到具體的人;他們並非無用之物,而是寶貴的人。天主把人置於受造界的頂峰,可是人卻常常被丟棄,連眼過煙雲的事物都不如。這種丟棄的惡習是一個嚴重問題;我們若對身邊受苦的弟兄麻木不仁,或對世界的重大問題見怪不怪,只把它們當作已經聽過的電視新聞提要而已,這就令我們擔心了。」
教宗藉此提醒在場參禮的所有人士:「正是這些無家可歸者幫助我們調到天主的波長並注視那天主所注視的;天主不注意容貌,卻關注今日許多貧窮的拉匝祿。倘若我們不關注身邊的拉匝祿,那就是轉面不看天主。」
今日社會越是進步,提供的機會越多,無法享用這些進步和機會的人也就越多。
教宗稱:「這種現象是嚴重的矛盾和嚴重的不義。有拉匝祿躺在門外,我們在家裡就無法安心;倘若眾人的家園沒有公義,生活富裕的人在家也不得平安。」
這一天,全世界聖堂的聖門都要關閉。教宗因此邀請信友們,不可在天主面前,在要求我們幫助的近人面前閉上雙眼:「我們應向天主睜開雙眼,淨化我們的心靈,排除欺詐和恐嚇,抵拒權勢和懲罰的神明,祛除心中的傲慢和恐懼。」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公開接見:基督徒應照顧病人和探望囚犯
恭讀馬爾谷福音
那時,西滿的岳母正躺著發燒;有人就向耶穌提起她來,耶穌上前去,握住她的手,扶起她來,熱症隨即離開了她;她就伺候他們。到了晚上,日落之後,人把所有患病的和附魔的,都帶到他跟前,閤城的人都聚在門前。耶穌治好了許多患各種病症的人,驅逐了許多魔鬼,並且不許魔鬼說話,因為魔鬼認識他。
2016年11月9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他在要理講授中繼續講解施行慈悲善工的意義,這一次談及基督徒應照顧病人和探望囚犯,做天主慈悲的工具。
耶穌在3年的公開使命中接觸了許多病人,祂還治好了伯多祿的岳母。教宗表示,無論是病人還是囚犯,他們的人身自由都受到限制。正是在缺乏自由時,我們才感到自由是多麽可貴啊!然而,儘管我們因疾病和坐監而受到了限制,耶穌仍賜予我們自由。這自由源自我們與祂的相遇。
教宗首先談到探望囚犯的意義說:「基督徒不應判斷有過犯的人,卻應做他們的近人。探望坐監的人是一項慈悲善工,在今天面對各種刑法的情況下尤其具有特殊價值。因此,任何人都不可指責他人。相反地,我們人人都應以分享和尊重的態度做慈悲的工具。若一個人坐監,那是因為他有過犯而正在服刑,但他仍舊蒙受天主的愛。誰能進入他的良心深處去明白他有什麽感受呢?誰能理解他的痛苦和内疚呢?」
教宗說:「我經常想到囚犯,我常常想到他們,我把他們放在心坎上。我想知道,是什麽導致他們犯罪,他們又為何屈服於不同形式的惡。不過,我總是覺得他們每個人都需要我們的親近和溫柔,因為天主的慈悲能產生奇跡。我看到多少淚水掛在囚犯的臉上,他們也許一生都從未哭過。他們只因為感到被接納和被愛,才淚流滿面。缺乏人身自由對一個人而言是最大的喪失;倘若他的生活環境又沒有人性,那他就會墮落。因此,基督徒應關懷有過犯的人,幫助他明白自己的錯誤,從而恢復自己的尊嚴。」
談到照顧病人,教宗說:「對一個病人而言,最好的醫治就是有人前去探望他。微笑,撫摸,握住他的手是簡單的動作,但對一個自暴自棄的人來説,非常重要。因此,到醫院探望病人是一項難能可貴的義務善行,倘若以主耶穌的名去做,就會成為具有説服力和有效的慈悲善舉。我們不可讓病人感到孤單,我們不可阻止他們得到慰藉!接近病苦者反而會使我們變得富饒。醫院確實是『痛苦的殿堂』,但也是彰顯愛德力量的地方,讓病人得到扶持和同情。」
耶穌也曾親自坐監,祂被逮捕,頭戴茨冠,如同犯人那樣被推來搡去。但只有祂才是清白的!聖伯多祿和聖保祿也曾坐過監。《宗徒大事錄》生動地敘述了聖保祿在坐監時感受到的孤獨,因為大多數的人都離棄了他。
教宗接著談到上個主日的在囚人士慈悲禧年,並表示他於當天下午會晤了一個在囚人士團體。教宗表示:「他們對我說:『我們要去馬梅爾定監獄分擔聖保祿的孤獨。』多麽美啊!這話讓我受益。這些在囚人士願意去探望坐監的保祿。這是一件美好的事,讓我受到益處。」
教宗最後總結道:「這些慈悲善工歷來已久,卻永遠常新。耶穌放下手頭的事務,前去探望伯多祿的岳母。慈悲其實是一項具體行動。我們人人都能做天主慈悲的工具,施行慈悲受益最大的是我們自己而不是別人。慈悲是藉著一個舉動、一句話、一次探訪而得以傳遞,這慈悲之舉能使人重新得到喜樂和尊嚴。」 [Read more…]
教宗主持在囚人士禧年彌撒
2016年11月6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了在囚人士禧年彌撒,來自12個國家的在囚人士、他們的親屬、監獄工作人員、監獄司鐸和獄警共4千人參與了彌撒,其中有1000位在囚人士。教宗表示,哪裡有人犯了錯,哪裡就有更多的天父慈悲,激發人尋求悔改與寬恕。
聖伯多祿大殿內充滿了感人的氣氛。當教宗進入大殿時,有些人眼睛濕潤,有些人雙手蓋著面孔,有些人合掌祈禱。教宗以「寬恕和望德」展開彌撒講道。
他說:「親愛的在囚人士,今天是你們的禧年!今天在天主台前,我祈願你們燃起望德之火。禧年因其本身的特性,具有宣告自由的意義。望德是我們應該向天主祈求的恩典,它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我們要始終堅信天主的臨在和憐憫,即使我們犯了罪。人心中沒有一處地方是天主之愛無法觸及的。哪裡有人了犯錯,哪裡就有更多天父的慈悲,好能激發人尋求悔改、寬恕、修和與平安。」
教宗坦承道:「不尊重法律的人應當受到懲罰,被剝奪人身自由。缺乏自由是最嚴厲的懲罰措施,因為自由與人密切相關。然而,希望不能減少。實際上,為自己的惡行付出代價是一回事,渴求希望是另一回事,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遏制這種渴求。」
教宗解釋說:「天主是希望的天主,祂的慈悲令祂不得安寧。倘若找不到迷失的羊,天主是不會停歇或安寧的。」
教宗然後談到指責他人的偽善態度。
教宗說:「每次我走入監獄都會自問:『為什麼坐牢的是他們而不是我?』我們每個人都可能犯錯。我們都犯過這樣或那樣的錯。偽善的人認為無法改變生活,對回歸正途和重新融入社會缺乏信心。」
「當我們沉溺於自己的偏見,或者被虛假幸福的偶像所奴役時,當我們按照意識形態的邏輯行事,或者把壓迫人的市場法則極端化時,我們其實就是走入了個人主義和自我滿足的狹小牢房,失去了使人自由的真理。指責有錯之人並不能作為我們掩蓋自身矛盾的藉口。」
「沒有人可以在天主面前自稱義人,也沒有人能在得不到寬恕的信念下生活!」
教宗勉勵在囚人士:「不要固守過去的錯誤,陷入認為自己無法獲得寬恕的誘惑,因為『天主比我們的心大』(若一3:20),我們只要信靠祂的慈悲即可。」
教宗鼓勵道:「歷史始於今日,在於明天,一筆一劃都取決於天主的恩寵和你們每個人的責任。從過去的錯誤汲取教訓,便可開啟新的生命篇章。」
教宗最後總結道:「唯有天主的力量,天主的慈悲能醫治創傷。在以寬恕回應暴力的地方,那消融一切惡的愛也能贏得有錯之人的心。如此一來,在受害者和有過之人當中,天主興起了慈悲的見證人和匠人。」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前往羅馬城外公墓主持追思已亡節彌撒
恭讀聖瑪竇福音 25:31-46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說:
「當人子在自己的光榮中,
與眾天使一同降來時,那時,他要坐在光榮的寶座上;一切民族, 都要聚在他面前。他要把他們彼此分開, 如同牧人分開綿羊和山羊一樣:把綿羊放在自己的右邊, 山羊在左邊。 那時,君王要對那些在他右邊的說:我父所祝福的,你們來吧!
承受自創世以來,給你們預備了的國度吧!因為我餓了, 你們給了我吃的;我渴了,你們給了我喝的;我作客, 你們收留了我;我赤身露體,你們給了我穿的;我患病, 你們看顧了我;我在監裡,你們來探望過我。 那時,義人回答君王說:主啊!我們什麼時候見過你飢餓,
而供養了你,或口渴,而給了你喝的?我們什麼時候見了你作客, 而收留了你,或赤身露體,而給了你穿的?我們什麼時候見你患病, 或在監裡,而來探望過你?君王便回答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 然後,君王又對那些在左邊的說:可咒罵的,離開我,
到那給魔鬼和他的使者預備的永火裡去吧!因為我餓了, 你們沒有給我吃的;我渴了,你們沒有給我喝的;我作客, 你們沒有收留我;我赤身露體,你們沒有給我穿的; 我患病或在監裡,你們沒有來探望我。 那時,他們也要回答說:主啊!我們幾時見了你飢餓,或口渴,
或作客,或赤身露體,或有病,或坐監,而我們沒有給你效勞? 那時,君王回答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
凡你們沒有給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做的,就是沒有給我做。 這些人要進入永罰,而那些義人,卻要進入永生。」
2016年11月2日追思已亡節,教宗方濟各下午前往羅馬城外「第一門」公墓主持彌撒聖祭,為所有已故信徒祈禱,包括無人紀念的亡靈。教宗在當天的推文中寫道:「我們懷著信德給已故的親人掃墓,也為無人紀念的亡者祈禱。」
當天彌撒的第一篇讀經取自《約伯傳》,敘述約伯在經受重大考驗時仍對天主懷有熱切的希望。
教宗解釋說:「約伯處於黑暗中,他瀕臨死亡之門。在這焦慮、悲痛及苦難中,約伯宣示了他的望德:『我確實知道為我伸冤者還活著,我的辯護人要在地上起立。我要看見天主:我要親眼看見祂,並非外人』(約19:25-27)。」
教宗指明紀念亡者的雙重意義:悲傷和希望。
他說:「墓地是個悲傷的地方,它讓我們記起已故的親人,同時也提醒我們將來也要死亡。然而,我們在悲傷中卻拿著鮮花作為希望的標記。悲傷攙和著希望,這就是我們眾人在今天慶典中的情感。我們在親人的遺體前紀念他們,同時懷抱希望。我們也感受到這希望能幫助我們,因為我們也必須走這段旅程。我們人人都將走這段旅程。或早或晚,人人都有這一天;痛苦或多或少,人人都要經歷。但我們是藉著希望之花,抱持著那對來世的強烈希望來走這段旅程。」
教宗強調:「耶穌背著祂的十字架第一個走完了這旅程,為我們開啟了復活的希望之門。今天,我們帶著這雙重記憶返回家中:紀念過去,我們已故的親人;謹記未來,我們將走的旅程。我們應堅信耶穌的承諾:『在末日我要使他復活』(若6:40)。」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公開接見:基督徒應接納移民
恭讀瑪竇福音
上主的天使顯於若瑟說:「起來,帶著嬰孩和衪的母親,逃往埃及去,住在那裏,直到我再通知你,因為黑落德即將尋找這嬰孩,要把衪殺掉。」若瑟便起來,星夜帶了嬰孩和衪的母親,退避到埃及去了。留在那裏,直到黑落德死去。這就應驗了上主藉先知所說的話:「我從埃及召回了我的兒子。」
2016年10月26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當天天氣欠佳,但依然有許多朝聖者參加了活動。教宗在要理講授中繼續談論身體上的慈悲善舉,勉勵眾基督徒接納逃離非人處境的移民。教宗說,移民現象自亞巴郎以來就一直存在於人類的歷史。真正的解決移民危機之道乃是團結互助,這將使我們心靈散發馨香。
有人認為移民現象只出現在我們的時代,這是對歷史的無知。教宗引用耶穌的話說:「我作客,你們收留了我;我赤身露體,你們給了我穿的」(瑪25:35-36)。我們可以在《聖經》中找到多個移民的例子:亞巴郎蒙天主召叫離開故鄉,前往天主指給他的地方;以色列子民離開埃及,進入天主許諾的福地;聖家為躲避黑落德王的迫害而流亡埃及。教宗說:「人類歷史本是一部移民史。沒有哪個地球緯度的人民不了解移民現象。」
今天的經濟危機促使人們以封閉的態度對待移民。然而,真正的解決移民危機之道乃是團結互助。
教宗表明:「世上某些地方豎起了隔牆和壁壘。有許多人以不同方式慷慨幫助和支援移民與難民,他們默默無聞的行動時而被其他人本能自私的喧鬧所掩蓋。然而,封閉不是解決之道,反而會引發人口販賣的罪行。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團結互助。」
教宗強調:「今天一如既往,基督徒在這方面的使命依然極其迫切。生活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聖方濟加‧加比尼(Francesca Cabrini)就是一個榜樣,她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美國的移民。因此,教宗勉勵眾基督徒接納這些逃離戰爭、饑餓和暴力等非人處境的人。」
教宗呼籲道:「教區、堂區、修會、協會和運動組織,以及基督徒個人,我們都蒙召接納他們。」
教宗然後講述了一個生動、具體的故事:
「幾天前,在羅馬城發生了一個小故事。
有一個難民在街上問路,一位太太迎上去問他:『您要去哪裡?』
這個難民是赤腳的,他回答說:『我打算去聖伯多祿大殿跨聖門。』
太太心想:『這人連鞋都沒有,怎麼走路啊?』於是她叫來一輛計程車。
然而,由於那個難民滿身臭味,計程車司機打算拒絕他上車,但最後還是勉強同意了。這位太太坐在那位難民旁邊,一路上問了些他的故事。由那兒到聖伯多祿大殿需要十分鐘的時間。這個人講述自己經歷悲痛、戰爭和饑餓的故事,解釋他為何離開故鄉來到這裡。
他們抵達目的地後,這位太太打開錢包要付車費。
可是一開始就嫌棄難民滿身臭味而不願讓他上車的司機卻說:『不必了,太太,倒是我應該付您錢,因為您讓我聆聽了一段改變我心靈的故事。』
這位太太了解一個難民的痛苦,因為她擁有亞美尼亞的血統,她知道自己的民族所受的苦難。
當我們遇到類似的情況時,一開始我們會拒絕,因為我們有些不舒服,『這味兒太臭了!』但是到最後,苦難的故事可以使我們心靈散發馨香,改變我們。你們想想這個故事,反省一下我們可以為這些難民做些什麼。」
「實際上,給赤身露體的人衣服穿,意味著把一個人所失去的尊嚴重新歸還給他。我們應該關心赤身露體的人,但也要想到那些被人犯拐賣而被迫成為站街女郎的受害者、那些自己的身體被當作商品使用的人,其中有些甚至是未成年人。」
教宗解釋道:「赤身露體的形式有很多:沒有房子、沒有工作、沒有合理的工資,或者受到種族和宗教歧視。」
最後,教宗總結道:「基督徒應該採取行動,不要只顧自己的利益。我們只有向他人開放,生命才能富饒,社會才能重獲和平,百姓才能重享完整尊嚴。你們不要忘記那位太太,不要忘記那位滿身臭味的移民,不要忘記那個被移民改變心靈的司機。」 [Read more…]
教宗禧年公開接見:教會必須傾聽和對話,藉此推到隔牆
2016年10月22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禧年特別公開接見活動。當天現場至少10萬名朝聖者。教宗表示,教會必須與各時代的人們對話,好能明白人心中的需求。我們如果彼此傾聽和對話,家庭和工作中的問題便能迎刃而解。
教宗在要理講授中解釋耶穌與撒瑪黎雅婦人的相遇(若4:5-27),藉此事跡強調對話在基督徒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宗說:「耶穌明知她是一名罪人,卻還是聆聽她,與她對話。對話首先是高度尊重的標記,也是愛德的體現;對話可以幫助我們尋求和分享公益,並且不忽視彼此的差異。然而,我們總是傾聽得不夠,或是為了證明自己有理而打斷他人。很多次,當他人在說話時,我們打斷對方,反駁道:『不!不!不是這樣的!』我們不讓對方解釋完他的觀點。這是故意阻撓對話,是一種侵略的態度。相反地,真正的對話需要有些安靜的時刻,好能接納天主臨在弟兄身上的奇妙恩典。」
教宗表示:「對話有助於使人際關係更加人性化,超越相互之間的不理解。如果我們能學會彼此傾聽,夫妻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師生之間、上下級之間的矛盾將會迎刃而解。此外,教會也需要與各時代的人們對話,好能明白每個人心中的需求,並促進共同利益的實現。我們想到受造物這一偉大恩典,想到我們所肩負的保護共同家園的責任:我們無法回避關於這一核心主題的對話。」
對話也包括宗教交談,教宗表示:「這將有助於建設和平與互敬互愛的網絡。對話能推倒分裂和不理解的隔牆,可以搭建溝通的橋樑,不讓任何人陷入孤立,或封閉在自己的小天地內。你們不要忘記,對話就是傾聽對方說話,並且溫和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若能如此,家庭、社區和工作的環境將更加和諧。」
今天人們喊得多,聽得少。教宗因而勉勵眾人耐心地傾聽和解釋,不要對著他人大吼大叫,常要保持心靈開放。
教宗總結道:「耶穌非常清楚那個撒瑪黎雅婦人心中在想什麼,知道她是個大罪人,但祂沒有拒絕她表述自己的觀點。祂讓她把話說完,逐漸進入她的生命奧跡。這也是對我們的教導。透過對話,我們可以擴大天主慈悲的標記,使之成為接納和尊重的渠道。」 [Read more…]
教宗公開接見:抽象地談論貧窮不會令我們有所震撼
恭讀聖雅各伯書
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德,卻沒有行為,有什麼益處?難道這信德能救他嗎?假設有弟兄或姐妹赤身露體,且缺少日用糧,即使你們中有人給他們說:「你們 平安去罷!穿得暖暖的,吃得飽飽的!」卻不給他們身體所必需的,有什麼益處呢?信德也是這樣:若沒有行為,自身便是死的。
2016年10月19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他在要理講授中繼續講解《新約聖經》的天主慈悲。教宗指出,在朝生暮死的生活模式面前,一個赤身露體的男人、女人或兒童的處境向我們發出質問,要求我們給飢餓者食物吃,給口渴者水喝。
在所謂的福利社會中,人們習慣於自我封閉,對他人的需求無動於衷,崇尚朝生暮死的生活模式。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更加需要給飢餓者食物吃及給口渴者水喝,因為今天實在有許多忍饑挨餓的人。
對於這些缺乏食物和水的人民,尤其是深受其害的兒童。教宗說:「抽象地談論貧窮不會令我們有所震憾,只會令我們思索,令我們痛惜;我們只有親眼看到在一個男人、一個女人、一個兒童身上的貧窮狀況,我們才會被震撼!雖然關懷運動和捐獻活動是一種重要的愛德形式,能減輕許多人的痛苦,但我們卻沒有與他們直接接觸。倘若我們在路上或家門口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我們就親身接觸到他們。我們習慣於避開需要幫助的人,不去接近他們,多少以我們慣常的作風來粉飾他們的現實,不去談這個現實。倘若我遇到一個窮人,在我與他之間就不再有任何距離。」
教宗問道:「在遇到窮人時我該怎麽做?我避開他們,從他們身旁走過去?還是停下來與他們交談,關心他們的處境?」
教宗接著說:「若這樣做,肯定有人會說:『這人瘋了,居然與一個窮人交談!』挨餓的經驗難以忍受,從戰爭或飢荒過來的人都曉得飢餓的滋味。然而,這種經驗每天都在重覆發生,與富足和浪費共存。」
教宗指出:「忍饑挨餓的人所求的只是必需品:一些吃的和一些喝的。雅各伯宗徒的話仍具有現實意義,他說『信德若沒有行為,自身便是死的』(雅2:17),因為它無法施展作為,無法行善,無法行愛德。」
教宗說:「總是有一些人忍受飢渴並需要我的幫助。我不可委託任何一個人作代表。這個窮人需要的是我,需要我的幫助、我的話語、我的熱忱。在幫助窮人上,人人都有份。耶穌向我們保證,我們若把僅有的東西託付在祂的手裡,憑著信德與人分享,這不多的東西就能變成大量的財富。基督對我們說:『我就是生命的食糧』(若6:35);『誰若渴,到我這裡來喝吧!』(若7:37)
教宗總結道:「耶穌的話對我們眾信徒是一項挑戰,激勵我們明認憑著給飢餓者食物吃及給口渴者水喝,我們才能與天主建立關係。天主在耶穌身上揭示了祂的慈悲面容。」
教宗方濟各在公開接見活動結束之際,提及本主日23日是第90屆世界傳教節,因而鼓勵信友們把握傳教節的寶貴良機,反省教會和每個基督徒傳教使命的迫切性。教宗表示:「我們都蒙召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中傳揚福音。」
此前,教宗於今年5月15日頒布了本屆世界傳教節的文告,題名為《傳教的教會,慈悲的見證者》。文告寫道:「教會照顧那些尚未認識福音的人,因為教會希望所有的人都得救並體驗到上主之愛。教會肩負使命,傳報天主的慈悲,也就是福音跳動的心,並將天主的慈悲傳遍世界的各個角落。」基督徒蒙召「走出去」,成為傳教的使徒,人人貢獻自己的才華,將天父溫柔慈悲的訊息帶給整個人類大家庭。
教宗解釋天主的慈悲說:「當天父遇到每個受造的人時,慈悲便會在祂的內心激發深切的喜樂,因為祂的偉大與威能恰恰顯示在祂有能力成為幼小者、被丟棄者和受壓抑者的一分子。上主善良、關心人又忠實,祂作了有需要者的近人,而且格外親近窮人。天主溫柔地參與人的現況,猶如一位父親或母親在他們子女的生活中的所作所為。」
「慈悲在降生成人的天主聖言內得到最崇高且完滿的展現。祂啟示天父充滿慈悲的聖容」。為此,教宗說:「我們通過福音和聖事接納並追隨耶穌。在聖神的行動中,我們得以慈悲如同天父,學會像祂愛我們那樣去愛,使我們的生活成為一份無償的恩典,一個天主美善的標記。」
教宗接著論及女性和家庭在福傳事業中的重要性。
他表示:「天主母性之愛深具說服力的標記在於傳教世界中人數眾多且不斷增加的女性。今日許多平信徒和度奉獻生活的女性,以及不少家庭通過各種形式實現自身的傳教聖召,包括直接宣講福音和愛德服務。女性和家庭往往更恰當地理解人的問題,懂得以適當,甚至以嶄新的方式處理。他們在照顧生命時,特別關注人,而不是機構。他們在人際關係和社會、文化生活中,建立和諧、交流、和平、團結互助、對話、合作,以及友愛。」
最後,教宗強調:「各民族和各文化都有獲享救恩訊息的權利,這是天主賜予眾人的恩典。寬恕與慈悲的福音能帶來喜樂、修和、正義與和平。在世界的許多地方,福傳從教育活動開始,傳教事業因而為此投入精力和時間。事實上,信德是天主所賜的恩典,但信德的增長得益於福傳者的信德與愛德,他們是基督的見證人」。
此外,教宗在公開接見活動中問候聚集聖伯多祿廣場上的波蘭信友時,特別提到當天教會禮儀紀念真福耶日‧波比耶烏什科神父(Jerzy Popiełuszko)。這位波蘭神父在1984年被波蘭共產政權殺害,教會於2010年6月6日冊封他為真福。
教宗說:「波比耶烏什科神父率先照顧工人和他們的家庭,在波蘭伸張正義,要求合乎人性尊嚴的生活條件,社會和宗教自由。他以聖保祿的話『你不可為惡所勝,反應以善勝惡』(羅12:21)作為牧靈使命的座右銘。這句話今天為你們、為所有家庭和波蘭人民仍是一項挑戰,催促你們在日常生活中尋求符合福音的福祉,建設一個公正的社會秩序。」
來源: 梵蒂岡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