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聖經《路加福音》【廣東話】

圖片: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

主教座堂有聲聖經福音篇:
「路加福音」

「我的靈魂頌揚上主,我的心神歡躍於天主,我的救主。」(路1:46-47)

有別於其他福音書,「路加福音」詳細記載耶穌誕生及童年生活。並細數耶穌的族譜,力証祂是天主的兒子。

讓我們以喜樂的心情去迎接救主降生的「將臨期」。同時,一邊聆聽「路加福音」,一邊細味耶穌憐憫世人,特別是那些被社會唾棄的人;讓我們在這普世歡騰的日子、仿效主耶穌、學習關愛別人。

陳志明神父
2021年11月23日

按此收聽

聲演

耶穌:湯漢樞機
天主:陳志明神父
旁述:殷灝峰神父

匝加利亞:許紹雄(公教藝人)
依撒伯爾:羅蘭(公教藝人)
聖母瑪利亞:張德蘭(公教藝人)
西滿/伯多祿:張衞健(公教藝人)
洗者若翰:蔡雅各(公教藝人)

先知/經師:區嘉為執事
斐理伯:李漢傑執事
西默盎:譚詠強執事

執事候選人
劉南山
鄭德烈
單家亮

主教座堂
張宇頌
蘇權國
袁麗儀
蘇 玥
劉嘉豪
伍詠雯
馮務毅
等共同聲演

歌詠: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歌詠團
風琴伴奏:梁展源

來源: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

「在愛內沒有恐懼」玫瑰經祈禱會

【鹽與光傳媒資訊】香港時間2021年10月22日(聖若望保祿二世紀念日)晚上8時,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於香港西灣河聖十字架堂舉行以「在愛內沒有恐懼」為主題的玫瑰經祈禱會,由夏志誠輔理主教主禮。

祈禱會以天主聖言:「愛內沒有恐懼,反之,圓滿的愛把恐懼驅逐於外。」(若一4:18)為反省的核心,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希望透過祈禱會的機會,大家在面對艱難和困惑時,團結互助,彼此扶持,關懷社會上有需要的人。讓我們偕同聖母,為香港社會獻上祈禱,在這個時代堅持愛與盼望,驅散恐懼與不安。

點擊收看祈禱會

以下是夏志誠輔理主教的分享全文:

「天主是愛,那存留在愛內的,就存留在天主內,天主也存留在他內。我們內的愛得以圓滿,即在於此:就是我們可在審判的日子放心大膽,因為那一位怎樣,我們在這世界上也怎樣。在愛內沒有恐懼,反之,圓滿的愛把恐懼驅逐於外,因為恐懼內含著懲罰;那恐懼的,在愛內還沒有圓滿。」(若一4:16-18)

圖片提供: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在愛內沒有恐懼」
撰文:夏志誠輔理主教

人感到恐懼、感到害怕,不一定是因為即時有什麼生命的威脅,亦可以是由於社會的劇變而產生的。習以為常,知所依循的,忽然間蕩然無存;認為理所當然,正常不過的,轉眼間,連提起都會被視為不對。面對如此不確定、難以捉摸的情況,人怎會不感到恐懼、害怕呢?這段時間,我們經歷了什麼?報章停刊、議員辭職、眾多民間組織,不論歷史悠久或是近年出現的,也不論大小,都一一宣布解散。他們的作風、路線,不一定人人認同,但是見到此情此境,又怎能不感到恐懼、不感到害怕呢?因為我們會問,以後會怎樣?自我審查就夠了嗎?今天的一言一行會不會明天就觸及紅線?

面前恐懼,人們可能有兩種反應:或是逃避,或是面對。兩者之中,為不少人來說,逃避是比較容易選擇的一條路。香港近年興起新一波的移民潮,可能其中有些人是這樣的心態,但是,恐懼、害怕畢竟是主觀的,如果以為改變客觀的外在環境,就能夠擺脫這些內在的情緒和感受,作用不大,也不會持久。這樣的逃避只是好像止痛劑一樣,藥力過了,恐懼還是會回來的。無怪乎有人說,最大的恐懼就是恐懼本身。

圖片提供: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那麼,面對又如何?我們能夠從哪裏得到勇氣,幫助我們面對呢?今天晚上我們共聚,在這裡誦念玫瑰經。這是一種靈修方法,就是偕同聖母瑪利亞,體會與主耶穌一起,面對生命中、使人感到恐懼、害怕的種種挑戰和困難。當天使告訴瑪利亞,她未婚懷孕的時候;當她生產了耶穌,就要面對黑落德王的搜捕、 追殺的時候; 當一家人被迫逃難,來到人生路不熟的埃及的時候;當從耶路撒冷回家的路上,赫然發現不見了少年耶穌,尋找了三天還找不到的時候;當耶穌公開傳道,越來越受群眾擁戴,卻同時亦受到掌權者的嫉妒、針對,甚至千方百計想剷除他的時候;當耶穌被捕,在公義會、在彼拉多面前 被審訊、被判罪的時候;當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時候;當聖母接抱耶穌的遺體,看著他被埋葬到那黑暗、寂靜的墳墓裏的時候。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令人感到恐懼、害怕的時刻,可是,一關又一關的,瑪利亞並沒有退避,沒有畏縮 ,她選擇了面對。各位兄弟姊妹,這不就是玫瑰經裏面,我們所默想的,一個又一個的奧蹟嗎?

我們誦唸玫瑰經,其中唸得最多的就是聖母經。聖母經的第一部分就是天使向瑪利亞報喜,也就是向瑪利亞講出天主的揀選,天主對她的愛,在愛內沒有恐懼,也因此瑪利亞有力量,有勇氣面對生命裏本來應該最為恐懼,最為害怕的時刻:未婚懷孕。聖母經的第二部分,也就是我們向瑪利亞祈求,請她為我們轉禱,好叫我們學習他那樣,有勇氣面對 生命中最應該感到害怕和恐懼的時刻,就是生命大限的到來:臨終的時候,請她為我們轉禱。這就是我們從玫瑰經中得到力量,尋獲勇氣的原因。

圖片提供: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在愛內沒有恐懼」。我們剛才所聽的若望一書告訴我們:不是我們愛了天主,而是他首先愛了我們,幾時我們存留在他的愛內,我們的愛才可以圓滿,而圓滿的愛,有能力把恐懼驅逐於外,因為他的愛是無條件的、永不挽回的、絕不改變的,而他是超越世界任何權勢的那一位。各位兄弟姊妹,注視著瑪利亞,誦唸著玫瑰經,默想著一個又一個的奧蹟,我們知道天主的愛是真確實在的:在愛內沒有恐懼!瑪利亞為我們就是最好的表樣。她深深體會到天主揀選了她,與她同在、同行,即時她不明白,即使看不到出路,即使在無助、無力、無奈之中,她始終信靠、始終肯定、始終盼望。

各位兄弟姊妹,今天晚上我們來這裏,一起誦念玫瑰經,偕同聖母瑪利亞,一起體會天主的愛。怎麼知道我們真的體會到沒有恐懼的愛呢?真愛有一個永不失去的特質,就是出去分享。教宗方濟各在16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揭幕禮上致辭,他指出,今天的教會必須要成為一個願意與他人分享愛的教會,就是一個親近邊緣者的教會,一個聆聽困苦者的教會,然後,是一個與弱勢同行的教會。環顧今天的香港,似乎人人都受了傷。人與人之間有更多的猜忌、更多的牆壁、更多的害怕。很多事情不敢說,不敢講,不敢碰,恐懼瀰漫四周。

各位兄弟姊妹,如果今晚我們體會到天主的愛,讓我們響應教宗的呼籲,不怕去親近身邊受傷的兄弟姊妹、家人朋友,聆聽他們的故事,與他們同行。 在一個不是振臂高呼的年代,實行深耕細作,踏實地進入每個生活的小角落,連結遇到的有血有肉的小人物,讓他們也體會到在愛內沒有恐懼!

來源: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香港教區公布候任主教周守仁神父的牧徽設計

(轉載自天主教香港教區週報-公教報) 天主教香港教區公布候任主教周守仁神父的牧徽,當中有著代表天主聖神的鴿子,心胸廣濶而具視野的長頸鹿,促進相遇且具香港特色的青馬大橋,以及多元而合一的中心標誌;周神父是耶穌會士,他在牧徽上選用了耶穌會的符號,其格言更用上了耶穌會的座右銘「愈顯主榮」。周守仁神父表示……

按此前往《公教報》閱讀全文

夏志誠主教在「負傷世界的同行者」七一祈禱會全文分享

圖片: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2021年7月1日,香港基督徒學會、普世合一運動社會牧職暑期實習計劃、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合辦了一個名為「負傷世界的同行者」七一祈禱會,特意為香港社會的市民和教友能找到釋放與盼望之路。當晚的分享嘉賓有香港教區夏志誠輔理主教及陳朗昇先生(基督徒新聞工作者)。以下是夏志誠輔理主教在祈禱會的全文分享:

今天是7月1日,自從1997年之後,這一天為香港的社會有非常特別的意義。回歸已踏入第24個年頭了,一切如何?大家有目共睹。為不少人來說,似乎社會的多方面都在走下坡:露宿街頭的人越來越多、年齡越來越低,領受免費飯盒的人龍越來越長,公屋輪候時間越來越耐,私樓呎價越來越貴,教育要小心的地方越來越闊,傳媒的空間則越來越窄,這些現像似乎非常切合我們祈禱會主題所提及的負傷世界。
但是整個主題卻是:負傷世界的同行者。問問我們自己:怎樣可以跟這個負傷的世界同行呢?這兩年,我們中間不少人感到灰心、受挫、厭煩、無力、內心充滿負面的情緒和壓抑,怎樣還可以跟負傷的世界同行呢?我們憑什麼呢?讓我們坦然承認,我們受傷了,疲累了,無力前行了!
在剛才所讀的聖經中,聖伯多祿勸慰我們,在我們的身旁有基督,負傷的基督與我們同行。 其實他一直都在,只是我們若不是受了傷,我們不會轉向他,我們會一直靠自己的力量,認為我們可以成就一切自己所渴望的,甚至可以在地上建立天國。如今我們受傷了,疲累了,無力了,這樣,反而讓我們意識到他的臨在,容讓他來親近我們,由此發現到他一直都在,一直都在眷顧我們。他才是我們真正的力量和平安,原來只因為他的同行,我們才有能力與負傷的世界同行。
基督怎樣與我們同行?聖伯多祿告訴我們,他為我們留下了為人受苦的榜樣,就是在面對不公不義的痛苦磨難時,仍然去愛,愛到底:「他受辱罵,卻不還罵;他受虐待,卻不報復。」我們人,做不到的,他卻做到了,因為他是基督,是天主。所以,我們必須投奔他,信賴他,向他訴說我們的苦痛、我們的埋怨、哀傷、無助、不解,把一切的一切,都交託給他,信賴他是行公義審判的天主,正如他在他的苦難中,將自己交給那照正義施行審判的天主一樣。
各位兄弟姊妹,伯多祿還說「基督為我們受苦」。為什麼呢?為什麼基督要為我們受苦呢?我們做錯了什麼?因為原來在我們裏面有很多自私、嫉妒、仇恨、埋怨、憤怒、陰暗;當我們義正嚴詞捍衛很多價值的時候,我們自己並不是毫無瑕疵的;當我們為弱勢社群發聲,為他們爭取權益的時候,我們自己也不是完全正義的。我們有我們的軟弱、有限,可是,基督不但體諒我們的軟弱、有限,而且跟我們一起背負這些軟弱、有限。他的傷痛其實是我們所造成的,但他卻寬恕我們、憐憫我們,毫不跟我們計較,反以他的受傷來醫治我們的受傷。
如此,幾時我們不斷的努力,在各種際遇中,以基督作為榜樣,去追隨他的足跡,我們會發現社會上所發生的種種,歷史上所出現的一切,包括這兩年牽動我們情緒,令我們痛心疾首,不敢回憶的事件,都不過是人生舞台上的背景板而已,要襯托出的是我和主的關係:叫我去發現,身為天主的他,為我受傷,為我受苦,因而我能夠肯定自己的價值、自己的身份、自己的尊嚴,因而我有力量走出傷痛。這就是伯多祿所說的:「我們要因他的創傷,而獲得痊癒。」
這種靈修,是叫人離開世界嗎?離地嗎?的而且確有點像似如此,不過,我們暫時離開那些「看得到」的日常生活的種種事務,轉移進入自己的內心世界,其實是與「那看不到」的真實相遇,與天主相遇。
今天我們聚集在這裏,是參加一個祈禱會,因為我們知道、意識到,我們需要天主,需要投奔他,我們需要偕同其他兄弟姊妹一起來投奔天主。不過,首先讓我們不是要求他為我們做這個、做那個,而是求天主給我們恩寵,去發現、去肯定受傷的基督與我們同在,給我們力量去學習他的榜樣,追隨他的足跡。
舊約訓導篇有這樣的一句話說:「事事有時節,天下任何事皆有定時。」也許現在不是行動的時間,而是反省、默觀、祈禱的時間,容讓我們有機會去親近生命的源頭、平安的源頭、力量的源頭。唯有認清我們的真實處境,也就是在天主內看世情、看世事,我們才有力量離開混亂,重拾生命中的盼望。我們會重新發現:「改變人心和改變社會是分不開的。」這樣,我們才有力量,與其他負傷的兄弟姊妹同行,與負傷的世界同行。
究竟怎樣可以與負傷的世界同行?在這裏,想用前捷克總統哈維爾所寫的《無權勢者的力量》一書來跟大家分享。在書中的一個重要觀念是:「活在真實中」,也就是要活得像一個人,要竭力活出人該有的價值觀,活出生命的意義,人生的價值,自我道德良知的要求。這些看似陳腔濫調,卻正是拒絕活在謊言裏,拒絕活在荒謬中,所必須堅持的。在生活的各方面致力實踐真誠,對個人生命負責,守住人性尊嚴的底線,緊守個人專業等等。比喻教會的專業就是愛主愛人,而非愛財愛權;醫護人員的專業,是救傷扶危,不管受傷者有什麼背景,都盡力救治,保障私隱;做學術研究的專業,就是準確理解資料、證據,而非穿鑿附會,捏造事實,維護權貴,掩蓋真理。

這樣,在實踐中活出行動的意義及目的,戰勝無力感,克服存在的危機,維護人性的尊嚴,就是維護做天主子女的尊嚴。各位兄弟姊妹,真正的關鍵不是負傷,而是同行。只要同行,我們會發現有前途、有光明,不會因我們的短視和懦弱而看不見前面的路,不會因習慣了恐懼和冷漠而未能看到同行的基督,及與世界同行。

來源: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教宗方濟各任命周守仁神父為香港教區第九任教區主教

圖片: HKDAVC

2021年5月17日,天主教香港教區就有關下一任教區主教的任命發出公告,耶穌會會士周守仁神父將成為下一任教區主教。楊鳴章主教自2019年1月3日去世後,教區主教的位置一直空缺至今。此外,周守仁神父在他的Facebook社交媒體上,也特別邀請大家為香港教區,耶穌會中華會省及他本人祈禱。在此恭喜香港教區有新的教區主教,祝賀周守仁神父將在12月晉牧。讓我們一起祈禱!感謝天主!

以下是公告全文:

公  告

梵蒂岡剛於今日公布,教宗方濟各業已任命耶穌會會士周守仁神父為天主教香港教區下一任教區主教。

候任主教周守仁神父現年六十二歲。他於一九五九年在香港出生,並於一九九四年在香港晉鐸。他獲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博士學位。目前他是耶穌會中華省省會長及華仁書院(香港及九龍)校監。

基於耶穌會為中華省新省會長在任命上的安排,周神父的祝聖禮將延遲至本年十二月四日(星期六)舉行,詳情稍後公布。

按照天主教會的教律,直至周守仁神父接受祝聖並於主教座堂就職,現任宗座署理湯漢樞機將繼續掌管天主教香港教區。

教區將於明日(五月十八日,星期二)早上十時,假堅道16號天主教教區中心九樓舉行記者招待會,讓周守仁神父與傳媒會面。

天主教香港教區
二零二一年五月十七日

The Vatican has just announced today that Pope FRANCIS has appointed the Reverend Stephen CHOW Sau-yan, a member of the Society of Jesus, as the new Bishop of the Catholic Diocese of Hong Kong.

Rev. Stephen CHOW, S.J., Bishop-elect, is aged 62.  He was born in Hong Kong in 1959 and was ordained a priest in Hong Kong in 1994.  He holds a Doctorate in Education from Harvard University, USA.  Currently he is Provincial Superior of the Jesuit Chinese Province and Supervisor of Wah Yan College (Hong Kong and Kowloon).

In view of the arrangements of the Society of Jesus for the appointment of a new Provincial Superior for the Chinese Province, the episcopal consecration of Rev. Stephen CHOW will be postponed to 4 December 2021 (Saturday), with details to be announced later.

In compliance with Church Law, Cardinal John TONG, currently Apostolic Administrator, will continue to be the head of the Catholic Diocese of Hong Kong until Rev. Stephen CHOW has received episcopal consecration and has taken canonical possession of the Catholic Diocese of Hong Kong (i.e, has officially taken office) at the Cathedral.

The Diocese will hold a press conference tomorrow, May 18 (Tuesday), at 10:00am, at the Catholic Diocese Centre, 9/F, 16 Caine Road, Hong Kong, for Rev. Stephen CHOW to meet with the media.

Catholic Diocese of Hong Kong
17 May 2021

2021年5月18日-周守仁神父 【候任教區主教】會見傳媒(足本版)

來源:天主教香港教區

周守仁神父 (Fr. Stephen Chow) 簡介:

1959年8月7日在香港出生。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取得心理學碩士學位後,於1984年9月27日進入耶穌會。初學期間,他在香港完成神哲學學業,並於1994年7月16日在香港晉鐸。

後來,周神父繼續在美國深造,在波士頓哈佛大學(2000-2006年)獲得人類發展與心理學博士學位。

周神父於2007年4月17日發了終身願。之後,他在香港和九龍的兩所耶穌會學校擔任校監;在香港大學任榮譽助理教授,以及耶穌會的培育導師。

從2009年起,周神父擔任耶穌會中華省教育委員會主席,2012年起又在香港教區的聖神修院教授心理學。

2012至2014年,周神父成為香港教區司鐸議會成員,2013至2017年擔任耶穌會省諮議員,並從2017年起擔任教區教育委員會成員。

從2018年1月起至今,周神父一直擔任耶穌會中華省省會長;從2020年起,他是香港男修會省會長聯合會的副秘書長。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夏志誠主教主持「與香港社會同行」苦路:「不放棄就是成功,拒絕黑暗就是光明。」

圖片提供: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

【鹽與光傳媒資訊】香港時間2021年3月5日(星期五)晚上8時,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就香港的局勢及為鼓勵香港人,舉行了「與香港社會同行」苦路善工,並進行網上直播,使全球各地的人,特別是信友,也可透過網絡在不同的地域和時間同步參與。主持禮儀的是香港教區夏志誠輔理主教,他在講道分享中講解了耶穌基督在「苦路」上帶給我們的喜訊。夏主教勉勵我們:「不放棄就是成功,拒絕黑暗就是光明。」

收看講道:

以下是夏主教的講道分享全文:

各位兄弟姊妹,今晚我們在這裏共聚,我們祈禱,我們用苦難禮儀來祈禱。今天是星期五,在教會傳統上,很多團體和堂區都會在四旬期內的星期五舉行苦難禮儀 -「拜苦路」,來紀念主耶穌背着十字架,走到加爾瓦略山上被釘死的一段路。

我們以拜苦路來祈禱,因為我們的心很痛很苦。看到這幾天這47位兄弟姊妹所經歷的使我們很震驚,使我們很陌生,原來是這樣的嗎?香港竟然是這樣審訊一些嫌疑犯?不知為何。

不單止這47位兄弟姊妹,近年所發生的事是我們很痛心,充滿疑問,沒有答案,很難過。熟悉的地方,不熟悉的氣氛。似乎黑暗越來越籠罩四周,不知道從哪裏可找到光明,不知道從那裏去找到出路,找到希望。

除了「拜苦路」之外,有什麼更加好的讓我們與在苦難之中的兄弟姊妹,藉着主耶穌基督,一起連結起來?

今天晚上我們希望的不是單單在苦路禮儀純粹作一個的祈禱,而是我們知道教會時常與社會在一起,我們關心這個社會,關心社會上的弱勢,因為這個就是主耶穌的榜樣,這就是我們應該要做的。

香港的基督徒都是香港人,香港人的苦難都是我們的苦難,香港人的苦路都是我們的苦路。

是的,這條是苦路。在苦路上有什麼?看看耶穌基督!在苦路上有的是沉重的十字架,要背上的,路上有很多人在嘲笑,有掌權者的辱罵,有羅馬士兵的皮鞭。主耶穌在這條苦路上任人擺布,毫無自由,毫無尊嚴。是這樣嗎?是的,好像真的是這樣,被剝去衣服,被鞭打,被釘在十字架上,被刺穿肋旁,斷氣而死。完全是被人擺佈,死亡就是使人最被動的,人只能夠這樣眼白白接受,可以逃避嗎?

各位兄弟姊妹,完全不是這回事!為耶穌,痛苦和死亡完全不是被動的發生在祂身上的事情,而是主耶穌自己承擔,背上十字架,祂說:「如果不是我捨棄我的性命,沒有人可以奪去我的性命!」(參閱:若10:18) 祂在說什麼?祂不是被釘在十字架上,動也不能動嗎?祂不是被當時掌權的人所唾棄嗎?原來不是這樣!原來就是在最不自由的時候,沒有人可以奪去,世界上沒有一個權力可以奪去人心的絕對自由。

很奇怪!原來在最被動,接受痛苦,接受死亡那一刻,人可以這麼主動的,使這痛苦和死亡轉化成為一個祭獻,轉化成為對天主和近人的愛。看看耶穌,看看我們的天主!寬恕到底!關懷到底!愛人都底!因為沒有一個時刻使祂和祂的父(愛的天父)分開,所以祂有「力量」。

有「力量」!痛苦和死亡再不是被動地發生在耶穌身上,祂將它(痛苦和死亡)轉化,在愛中有這份轉化的「力量」。這個就是我們相信的主,這個就是我們跟隨的主。或許,今天真的非常黑暗,不知道那裏有光;或者,今天你會覺得那個空間越來越狹窄,不知道可以做些什麼。或許,你會覺得盼望不知道在哪裏,但是我們只要跟隨這位耶穌基督,這位在苦路上,背起十字架,將痛苦成為祭獻的耶穌基督,只要我們跟隨祂,我們的苦路就會成為走上「生命的路」。

我們可以失望,但不需要絕望。我們可以灰心,但不需要死心。

無可否認,在苦上會有很多人嘲笑辱罵,很多人不諒解,像是很孤單,但是我們再仔細啲看看,苦路上還有什麼?

當我們覺得什麼也做不到的時候,看看苦路上,有一位本來很害怕,被人拉出來幫耶穌背負十字架的西滿,但是他也分擔了耶穌的苦痛,與主一起,在苦難中連結,有「力量」。連結和團結就是力量,就可以向前。

是的,並不是那麼多人!還有婦人韋羅尼加,她做了些什麼,很小事,就是拿出手帕抹耶穌的臉面,充滿血汗的臉面,使祂體會到原來還有人幫助自己,明白自己,讓祂在抹去血汗之後看到自己要行的路。

是的,我再重複,不是很多人,但是有!有人在這苦路上,就是若望。他陪伴耶穌的母親瑪利亞,走到十字架下,因此他象徵着我們,代表着我們每一位基督徒接受瑪利亞成為我們的母親。

還有聖母瑪利亞。雖然從人的眼中來看像是很痛苦,很難過,怎麼可以看着,白頭人送黑頭人,望着無罪的耶穌基督,自己的愛子,接受這個不公道的死亡?但是瑪利亞站在十字架下,望着這些掌權者,在人前像是很有光明的人,但是原來是背棄良心的人,望着他們,毫不後退,毫不畏縮!

各位兄弟姊妹,這份就是「力量」。這個力量瑪利亞心內完全是堅定的,而且並沒有被邪惡所改變自己,並沒有怨天尤人,也沒有指控任何人。為什麼?因為她的心仍然是良善的,仍然是充滿着耶穌基督,她的愛子給她的這份寬恕,這份憐憫,這份「力量」到底。

邪惡的力量,邪惡的影響,最深的就是使我們也成為邪惡。「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你都不公道,我也做些惡事吧!」不是這樣的,這個不是耶穌基督的路,不是瑪利亞的榜樣,這個不是我們基督徒要跟隨的那位所做的。

如果看到苦路上原來有角色,我們有自己的一個角色,無論那個空間那麼細小,但是還是有。釘在十字架上,手腳不能動,但是那顆「心」是沒有人可以所困着,世界上沒有一種權力可以剝奪我們的意志。我們的意志是屬於連繫着我和天主的,我們永遠可以在愛中到底。

各位兄弟姊妹,如果是這樣會如何呢?你看看,當耶穌他背着十字架的苦路走到最後之時是怎樣的?就是產生生命。那位強盜會悔改,那位代表着強權的羅馬百夫長認出這位是天主子。

一粒麥子如果不死去只是一粒,如果死去,就會結束很多的子粒。我們要去看,張開雙眼去看,看清楚,苦難不是盡頭,麥子死去百倍收。

或許,我們看不見什麼,「我是何許人,只是升斗市民,可以做什麼,可以改變什麼,整個社會都是這樣的發展方向」。不緊要,不需要要求自己做一些轟天動地的是事,我們還能做什麼,小市民一名而已,做什麼呢,沒什麼的,就像韋羅尼加,西滿,或者是若望宗徒,去陪伴聖母瑪利亞,即使是聖母也不能做些什麼。守好自己的份位,堅定我們的立場,不要被邪惡所影響,就足夠了。到最後可能什麼也做不到,沒什麼可改變,但是各位兄弟姊妹,我們改變了,改變了什麼?就是親近了天主,我們如同耶穌一樣。這條苦路走到最後不是一個墓穴,而是一個空墳;不是死亡,而是生命,是復活。這就是耶穌基督的苦路!這個就是這個晚上用苦路禮儀祈禱的原因。

各位兄弟姊妹,不放棄就是成功,拒絕黑暗就是光明。

收看全程:
>

天主教香港教區宗座署理湯漢樞機聖誕賀辭2020

各位朋友:

2020年是艱苦的一年。因為疫情,大家必須保持社交距離,影響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及互動方式,影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被動的等待疫情過去並不恰當。在這個數碼文化的年代,我們必須運用嶄新的思維方法應對。數碼年代的空間、語言、習慣等概念正在轉化我們,特別是年青的一代。我們必須善用資訊科技面對挑戰,與其他人保持聯繫。

聖誕節提醒我們「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若1:14)。天主用之不竭的恩寵,激發人心中崇高的願望,推動平等友愛。

天主的愛,讓人通過對話,締造和平團結,更讓人關注整個大地的創造。

為了防範疫症傳播,戴上口罩,已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在口罩背後的,仍然是我們的兄弟姊妹。口罩儘管遮擋了臉上的笑容,但不會阻擋我們對其他人的關懷。

聖誕期間,大家不要忘記聯絡一下朋友、家人,從心出發,祝福他們常懷平安喜樂。

我們不知道艱苦的抗疫日子要到何時才結束,但是,倚仗上主的恩寵,大家互相扶持,一定可以走出陰霾。

願上主的愛與平安與大家同在。聖誕快樂!新年進步!

Dear friends,

The year 2020 has been a difficult one.  The pandemic social distancing regulations have changed how we interact and relate to each other.  All these interfered with our daily lives.

Waiting for the pandemic to be over is too passive.  We must adopt a new way of thinking and act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digital culture.  The concepts of space, language and behaviour are transforming us, particularly among the younger generation.  We have to face all the challenges and make good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to have contact with other people.

Christmas recalls “the Word became flesh and dwelt among us” (John 1:14).  God’s inexhaustible grace stimulates every heart with sublime ideas of equality and friendship.  His grace calls for a commitment to peace-making and a dialogue of solidarity across all nations. It also calls for a universal concern for creation.

To wear a mask because of caution is now a fact of our daily lives.  And behind the mask is the face of a brother or sister.  While smiles on the face may be blocked by the mask, the care from our heart is never blocked.  Therefore, this Christmas, don’t forget to reach out to friends and the family, and wish them peace and joy from our caring heart.

We do not know how long this difficult pandemic days will last.  With God’s grace, we will sail through the rough waters.  Let us stand by each other.

May the Love and Peace of the Lord be with you always!  Merry Christmas and Blessed New Year!

來源:香港天主教社會傳播處

為香港社會及教會禱文

圖片:HKDAVC

為香港社會及教會禱文

天父,祢是萬有之源,人類的大父。求祢福佑香港,使市民大眾猶如四海一家,彼此包容,守望相助,推廣公益。

主耶穌基督,祢是降生成人的天主聖言、慈悲天父的肖像。祢也是人類歷史的主宰,世人不論環境順逆,常常蒙祢眷顧。求祢助祐香港天主子民,愛主愛人,宏揚福音。求祢使信眾都以祢在十字架上為人捨生、愛仇寬恕的精神,作為最崇高的典範。願信眾各展所長,善用神恩,建樹一個多元化而共融的教會,並願他們成為地鹽世光,與貧窮弱小者為伍。求祢使信眾既關心現世社會,亦不忘注目天國永生,作為人生最終目標。

天主聖神,祢是真理、生命、仁愛與恩寵的泉源。求祢光照教會領導者,俾能以善牧心懷,牧養天主子民。求祢也啟發執政者,俾能推行仁政、彰顯公義、維護人性尊嚴。

至聖的天主聖三,我們摯愛的家園—香港—目前正處於疫情持續、經濟極度衰退及社會動盪不安的境況。求祢助祐信眾團結共融,並與市民大眾,同心同德,懷着信心和希望,共渡時艱。亞孟。

(可加念天主經及聖母經各一遍)

天主教香港教區
2020年9月

下載中文PDF文件

Prayer for Hong Kong Society and the Church

Heavenly Father, you are the Creator of everything that exists and Father of the human family. We implore you to bless the people of Hong Kong, that they may treat one another as brothers and sisters, with open-mindedness, forbearance and a sense of solidarity. May they work together to promote the common good.

Lord Jesus Christ, you are the Incarnate Word of God and Image of the Father as the God of Mercy. You are also the Lord of human history who unfailingly care for mankind under all circumstances. We implore you to bless the People of God in Hong Kong, so that, through love of God and neighbours, they may bear witness to the Gospel.

Help them to see your self-sacrifice on the Cross and your love and forgiveness of enemies as their supreme model. May they contribute their talents and charisms to building up a Church that is united and yet allows for diversity. May our faithful become the salt of the earth and the light of the world, with a preferential option for the poor and the needy. While striving for the well-being of our earthly society, may they not lose sight of the Kingdom of Heaven as their ultimate goal.

Holy Spirit, you are the source of truth, life, charity and grace. We implore you to enlighten Church leaders, that they may attend to the People of God like the Good Shepherd. Inspire and guide those who hold public offices, so that, in implementing sound policies, they may promote justice and uphold human dignity.

O Most Holy Trinity, our beloved city, Hong Kong, is in the midst of a global viral pandemic, a severe economic recession and social instability. May the faithful, in communion with one another and in solidarity with the people of Hong Kong, be sustained by your grace and face the current challenge with faith and hope. Amen.

(The Our Father and Hail Mary may be said.)

Catholic Diocese of Hong Kong
September 2020

下載英文PDF文件

按此閱讀
天主教香港教區宗座署理湯漢樞機
於2020年9月21日撰寫,
主題為《與教會保持共融》的牧函

湯漢樞機 《與教會保持共融》 牧函

2020年9月23日,天主教香港教區發布該教區宗座署理湯漢樞機於2020年9月21日發表,主題為《與教會保持共融》的牧函。在牧函中,湯漢樞機重申教會一向支持以「民主」作為社會的管治制度。以下是牧函全文:

湯漢樞機
《與教會保持共融》
牧函

主內的兄弟姊妹:

在「時代的徵兆」光照下,讓我以牧者心懷,與大家分享本港教會一些令我深切關注的事項。

無可否認,去年衝擊香港的社會事件,使我們能正視一些根深蒂固而長期未獲解決的問題。為爭取他們渴求的正義、民主和生活質素,社會大眾期望政府從速採取行動是完全合理的。

然而,回顧是次社會事件,我們不得不承認它也帶來了一些非常嚴重的後果。其一是社會上某些群體,對那些在社會政治改革上與他們意見不合,或不贊同他們行為表現的人所產生的「仇恨」。此外,愈來愈多市民認定,香港社會的未來是沒有希望和任何前景的。令人遺憾的是,這些負面的態度亦進入了教會圈子。

不少教友的心態與部分於去年支持或反對抗爭活動的人士是一致的,他們或全部,或局部採取了以下的立場:一、於爭取社會福祉時,為求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而暴力亦可以變為合理。二、一個行為只有完全對或完全錯,並不存在中間路線。三、那些跟他們政治立場不同,或不認同他們行為的人會被公開譴責、抹黑及排斥,完全沒有對話或修和的空間。

那些堅持上述立場的教友,在教區中造成了分化。就像現時在社交媒體上,人們對來自對立陣營的人士,常採用侮辱性和誹謗性語言,一些教友對那些與他們觀點不同,或不認同他們行為的人士,不管他們是教會領袖、司鐸、執事還是其他教會成員,也採取同樣方式看待。

有鑑於上述這種心態在教友中頗為普遍,讓我重申:教會一向支持以「民主」作為管治制度。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百年》通諭第46節中清楚說明:「民主政制,由於能夠保証人民得以參與政治抉擇過程,及保証被統治的民眾有機會選出向他們負責的統治者,並得在適當時以和平手段更換他們,故此獲得教會相當高的評價。」而教宗方濟各在他的宗座勸諭(參閱《福音的喜樂》220-223 )中則指出 ,在和平、正義、友愛內建立一個民族的過程,需要由有承擔及責任感的公民去完成。這是一個「持續過程」,需要人們緩慢而沉穩地奮鬥,而不追求即時的成果。

我們在建設一個和平、正義與友愛的社會時,擔當著「先知」及「僕人」的雙重角色:我們要明辨「時代的徵兆」,而且要像地上的鹽、世界的光和人類社會的酵母般行事。我們謀求社會和政制上的改革,以及促進社會福祉時,應依循教會的社會訓導。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實踐耶穌在真福八端及山中聖訓的教導。因此,我們要醒覺,把他人視作「敵人」來憎恨和與之對抗,並不符合基督信仰。教會的社會訓導從來不贊同任何以憎恨和暴力作為爭取正義的手段。被釘十字架的基督為所有基督徒樹立了一個榜樣:如果要實現正義與和平,無論有甚麼衝突,都應以愛、寬恕及互諒去化解。「為求達到目的,不可以不擇手段」。

作為牧者,司鐸應以教會的社會訓導去啟迪教友,培養他們的良知,使他們在參與關社活動時,能夠採取平衡的方式及正確的行動;然而,過程中牧者不應在這些事上加諸任何影響。每一個教友均可按照良心的指示,並根據福音和教會的社會訓導,自由地對社會或政治問題採取自己的立場。當然,與普通大衆一樣,教友中也會有不同的看法,因為社會及政治問題往往十分複雜,不可能有簡單或現成的答案。縱使如此,絕不能因觀點的不同而分化教會。我們必須牢記梵二的教導,所有的教友均須努力維護教會的共融,即使在行使自己的權利時,也要顧全教會的公益。

現今有一些教友聲稱有「權利」去公開挑戰牧者和教會。實際上,他們對教友的「權利」有所誤解。的確,梵二告誡牧者,要以開明的心胸去聆聽教友的意見,並應鼓勵教友在教會和社會中扮演積極的角色。但在另一方面,梵二大公會議亦同樣強調教友要服從和尊重牧者,因為他們在聖職上,是代表基督 (《教會憲章》37)。那些傲慢地挑戰或批評教會,甚至誹謗教會領袖的教友,只會樹立惡表及引致教會分裂。唯有與聖統制保持共融,教友才會真實地彰顯梵二所提倡的教友的「信仰意識」(《教會憲章》12)。

至於那些像許多香港人一樣,對香港的未來抱着悲觀態度的教友,他們把自己的看法,建基於法治和政制改革的不明朗因素,以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本港經濟及民生所造成的幾乎令人無法承受的影響上。我懇請這些教友,要對耶穌基督懷着堅定不移的希望:祂是人類歷史的主宰(參閱《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 》10) ,也是我們人生旅途的親密同行者。

最後,有些教友因受到最近的社會事件和當前流行疫情的影響而承受壓力或心情鬱悶。這些狀況往往是薄弱和動搖的信仰所致。我們應幫助那些教友,讓他們醒覺,除了透過輔導服務和其他治療方法,他們的痊癒也有賴重燃他們對天主的信德。

各位親愛的兄弟姊妹,作為總結,我想給你們說幾句鼓勵的話:目前似乎是充滿壓力和艱難的時刻,但最終它會為我們化為祝福,因為它使我們更深切地體認,天主是我們人類命運的主宰,人類大家庭成員之間需要更守望相助,而教會生活雖然有「多元化」的空間,但維護教會的共融卻有其重要性。

去年的社會事件和當前的流行疫情對香港造成了重大的衝擊,因此,我們可以預見,將來的福傳工作將面臨新的挑戰。就讓我們為迎接未來的使命做好準備,全心全意地信靠天父的眷顧。

彼此代禱,順頌

主祺!

+ 湯漢樞機
天主教香港教區宗座署理
二零二零年九月二十一日
聖瑪竇宗徒慶日

******

下載中文PDF檔案

下載英文PDF檔案

《牧函》主題註釋:何謂「共融」(Communion)?

按照新約聖經,尤其保祿書信,教會—新約時代的天主子民—有三個特點,就是作證(Martyrion = Witnessing)、服務(Diakonia = Ministry)及共融(Koinōnia = Communion 或Fellowship)。「共融」一詞,是梵二大公會議(1962-65)的教會學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按照梵二文獻【《教會憲章》(LG)、《天主的啟示教義憲章》(DV)、《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GS)、《主教在教會內牧靈職務法令》(CD)、《司鐸職務與生活法令》(PO)、《教會傳教工作法令》(AG)、《教友傳教法令》(AA)、《大公主義法令》(UR)及《東方公教會法令》(OE))】,「共融」有以下三重意義―

(一)  屬靈共融 (Spiritual CommunionEcclesial Communion)  [參閱 LG4, 7b, 9b, 13a, 13c; DV10a; GS32d, 38b; PO15a; AG4, 37d, 39a; AA18a; UR2b, 7c, 14a, 15a; OE2]

這層面的共融,與聖神有直接和顯著的關係。藉着聖神,並在聖神內,個別信友與救主基督和天主聖三保持着密切的聯繫,分享着天主的生命,並與全體天主子民保持密切聯繫,彼此命脈相通,猶如同一身體的肢體。屬靈的共融或聯繫,體現於宣認同一信仰、共同參與聖事(尤其聖祭),以及信友之間在生活上的密切聯繫(彼此以愛德來維繫、分享神益,以聖神所賦予的神恩(charisms)互相補足,共同建樹教會,造福社會)。

(二)  與天主教會的共融或教會體制上的共融(Catholic CommunionEcclesiastical Communion[參閱 LG8,13-15; GS92c; AG22b; UR3a, 3e, 4c, 4d, 7c, 13b, 14d, 17b, 18, 19a, 20; OE4a]

這層面的共融,在於散佈各地的教區或地區教會(Particular Churches)與羅馬教區或羅馬教會之間保持着密切聯繫。這種聯繫,相對天主教會的信友而言,可視為圓滿實現,他們可視為圓滿地加入 (fully incorporated)基督的唯一教會。相對那些仍與羅馬教會分離的基督教會或宗派而言,該聯繫以不同程度局部落實,視乎那些團體所持守的教義、所舉行的聖事和教會領導階層的體制等實際情況。

(三)  聖統制共融(Hierarchical Communion[參閱 LG18b, 22a, 22b, 23a, 29a,「附錄二:預先說明書」; CD4a, 5, 15a; PO7a, 15b; AG38a]

這層面的共融,是好比身體與各肢體之間的聯繫。它涉及個別信友或教會團體與「世界主教團(College of Bishops)」的聯繫。所謂「世界主教團」,是指由宗徒長聖伯多祿的繼承人―即教宗―作為首席,聯同作為宗徒繼承人的全球主教所組成的團體。按照天主透過聖子基督所實現的救恩計劃,「世界主教團」以「集團性」 (collegially) 及「共負責任」(co-responsibly)的形式治理普世教會,並以教宗作為普世教會在信仰和使命上有形可見的合一標記。在「聖統制」上達到共融,是在「教會體制」上達到「圓滿共融」(full Communion) 的先決條件。

聖統制共融同時涉及司鐸與主教之間的聯繫、執事與主教之間的聯繫,以及執事與司鐸之間的聯繫。

新約聖經上共融的例子

宗徒們聯同聖母及一些男女信徒在耶路撒冷聚在一起,同心合意地祈禱,期待聖神降臨(宗1:12-14)﹔耶路撒冷初期信友團體的生活見証(宗2:42-47)﹔宗徒和長老在耶路撒冷舉行會議,商討外邦人皈依基督所涉及的問題(宗15:1-33)﹔各地教會以捐獻來支援耶路撒冷的教會團體(格前16: 1-3)﹔信友們在聖神內的相通(格後13:14)﹔信友們在信仰生活上的相通(若一1:3, 7)。

來源:天主教香港教區

備註:順頌主祺,「順頌」是書信結尾時的套語,表示「祝福」,「祺」有安好的意思。

為香港社會祈禱

圖片:hkjp.org

早前,亞洲主教團協會主席貌波樞機(Cardinal Charles Maung Bo)呼籲大家為香港社會祈禱。以下為亞洲天主教會內的正義和平工作者撰寫的禱文。

為香港社會祈禱

天主,一切權力皆源於你。在舊約時代,你揀選了民長和君王治理選民,你的聖子基督也為凱撒的權力劃定界限,好使他們能與你屬靈的牧者共同為你子女的福祉服務。對良善忠信的僕人,你會使他們昌盛,對不合你心意的權貴,你會作公義的安排,使你的子民擺脫奴役。

天主,我們為今天香港這個城巿祈禱。你提拔了她,使她從簡陋的開始,成為一顆閃耀的明珠,照亮優良制度的道路,備受普世的珍惜。

天主,你是歷史的主宰。今天,這個城巿陷於備受壓制和威脅,我們求你施恩,因為只有你的大能是這個地方繼續發光發熱的保證。

在逆境與危機中,只有你的聖言及恩寵,可以恢復人們的信心與希望。求你按你的旨意促使這個城巿走上公義、和平與尊重人性的未來,人人都得享信仰的自由,免受撒殫的侵噬,得以生活在你子女的自由中,過著感恩及彼此相愛的生活。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圖片:hkjp.org

來源: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