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座國務卿接受中國《環球時報》專訪

CNS photo/Reuters

「今年在全中國平和地舉行了復活節禮儀,而且梵蒂岡代表團參加了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這都是在中梵關係上積極發展的標記。」

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在接受《環球時報》專訪中作了上述表示。這篇訪談於5月12日在該報英文版網站上刊登,記者是郗士(Francesco Sisci)和張玉(Zhang Yu,音譯)。

臨時協議後中梵關係的進展

帕羅林樞機首先談到在簽署主教任命臨時協議後中梵關係的進展,指出:「雙方清楚意識到,這項協議是一段漫長旅途所取得的成果,但更是一個起點。為了中國天主教團體的益處及整個社會的和諧,我們現在能夠憑著信任開啓更大合作的新階段。溝通的渠道正在發揮作用,有些因素表明雙方間的信任有所增長。」

樞機表示:「我們正在開創一種積極的方法,但它肯定還要加以完善,我們希望能逐漸取得具體的成果。我們必須一起行走,只有這樣才能治癒過去的創傷和互不理解,向世界表明,即使彼此的立場相距甚遠,也能達成富有成效的協議。我願重申教宗方濟各很重視的一個觀點,即對話的真正性質。在對話中,雙方的任何一方都不應放棄自己的身份認同和自身工作的本質。中國和聖座不在討論各自體制的理論,也無意重提已經屬於歷史的問題。相反地,我們正在為具體的人的生活尋求實際的解決方案,他們渴望安穩地度自己的信仰生活,並為自己的國家作出積極的貢獻。」

教會内部反對臨時性協議的聲音

談到教會内部反對臨時性協議的聲音,帕羅林樞機回答說:「在中梵關係上以各自的觀點和掛慮持有不同的立場且提出不同的方案,是件正常的事。因此,對於在中國和其它地區的教會内部出現的批評,不必感到驚奇,這些批評是針對如此長期交涉後所出現的前所未有的開放空間。當然,不是所有問題都得到了解決!許多問題還應予以面對,我們本著善意和決心正在進行努力。我清楚意識到,任何人在此都沒有全盤的解決方案(或萬能指揮棒)!但我也可以說,我們正在設法尋求持久和各方都能接納及受到尊重的解決方案。」

樞機也談到一些出自偏見立場的批評,它們只想維持舊的地緣政治平衡。他說:「教宗方濟各充分了解過去和最近發生的事,對他而言,進行對話的主要意義是牧靈上的。他正在履行一項偉大的行動,信賴和尊重中國人民及其數千年的文化,期望得到同樣真誠和積極的回應。」

中梵對話的成果

帕羅林樞機接著列舉了中梵對話的成果,指出雙方開始超越彼此的指責,而且彼此之間更加了解,更能聆聽對方、了解對方的需求。此外,中國和聖座這兩個如此古老的國際實體越來越意識到對當今時代的嚴重問題負有共同責任。

對全球性的挑戰應作出全球性的回應,而天主教信仰因其本質是一種全球性的現實,所尋求的是人類的意義和幸福。樞機提到一位中國主教最近強調,在中國的天主教團體如今要求完全被接納而進入普世的共融中,將作為中國人的恩典帶給教會。

中梵談判的憂慮和擔心

樞機回顧了中梵談判的漫長路程,説明並非沒有憂慮和擔心:「在不少情況中,我覺得我們不會取得任何進展,一切將會中斷。但雙方向前行走的意願得勝,我們以耐心和決心努力克服行程中的阻礙。」

樞機也談到雙方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刻,彼此能夠欣賞對方,分享對人類的共同看法:「我尤其記得,一個春天的主日與中國代表團在亞西西度過的一天:他們被方濟各的聖所吸引住,在我們當中營造的氣氛令我對一個重大的希望敞開了心門,這希望在隨後的年代使我得到了支持,它至今仍在支持著我。」

本地化和中國化

關於本地化和中國化,帕羅林樞機指出:「本地化是有效宣講福音的必要條件。利瑪竇的經歷為此作了典型的見證。未來必將深入探討這個議題,尤其是『本地化』與『中國化』之間的關係。『本地化』與『中國化』這兩個概念彼此呼應,既不混淆也不對立:它們能夠相輔相成,為宗教和文化層面的對話敞開遠景。中國天主教徒是這項工作的主角,他們蒙召活出修和,做真正的中國人和十足的天主教徒。」

最後,帕羅林樞機談到聖座與中國能夠合作的領域,包括促進和平、對抗貧窮、環境和氣候緊急情況,以及移民、科學進步的道德問題、各民族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對聖座而言,最重要的是將人的尊嚴置於所有這些領域的中心,首先承認人的基本權利,其中包括宗教自由的權利和促進公益,因為它關乎衆人和每個人的益處。」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首位主業團女平信徒5月18日被冊封為真福

圖片:opusdei.org

第一位聖十字架及屬人監督主業團(Opus Dei)女平信徒瓜達露佩‧歐提斯‧蘭達蘇麗(Guadalupe Ortiz de Landázuri),將於2019年5月18日在西班牙馬德里被冊封為真福。屆時冊封聖人部部長貝丘樞機將會代表教宗方濟各主持宣福禮。

生平簡介

瓜達露佩在1916年瓜達露佩聖母慶節,誕生於西班牙。她在她家鄉的城市的中央大學攻讀化學,她是那屆僅有的五位女生中的其中一位。在西班牙內戰之時,她在她身為軍官的父親,面臨被處決之際,陪伴安慰在側。她從一開始便原諒了那些有責於處死她父親的人。戰爭後,她完成了大學的學業,並在馬德里的愛爾蘭學校和 Liceo Francés教授物理和化學。

1944年初,藉著一位朋友引薦,她認識了主業團的創辦人聖施禮華,他教導她職業工作和平凡的生活都是能夠遇見基督的地方。之後她曾說:「我很清晰感覺到是天主藉著那位神父在和我說話。」同年,她便加入了主業團。

從那時起,瓜達露佩便義無反顧地一心一意追尋聖德,並鼓勵人們去接近天主。在馬德里以及之後在畢爾包,她特別為年輕人的基督徒培育奉獻付出。

1950年至1956年,她去到墨西哥,幫助主業團在那裏展開使徒工作。那是她以慷慨和極大的信德所進行的一次歷險。那些熟識她的人,都強調她首要優先的便是去實踐天主的旨意,以及為他人服務。深受瓜達露佩的鼓勵,一些她的朋友們協助展開人性和基督徒培育的活動,包括一所在墨西哥Morelos郊區,專門培訓和促進農工的訓練中心。

在1956年,她搬到了羅馬,協助聖施禮華管理主業團。兩年後,因為健康因素,她返回西班牙,並重執教職和科學研究。她以最優異的成績完成化學博士論文,並且是其中一位成立家政學學習和研究中心的先驅。之後,她因一項紡織纖維的研究計畫,獲頒由Rayonne et des Fibres Synthétiques贈于的勳章。同時,她繼續負責主業團提供的基督徒培育工作。她的所作所為,都反映出她渴望藉著她的工作、她的友誼和她喜樂的模範,增加對天主的愛。

1975 年 7月 1 日,由於心臟病病情惡化,她動了一次風險很高的手術。在康復期間,她忍受突發呼吸系統危機的痛苦,並於 7 月 16 日虔敬地將自己的靈魂託付於天主,那天正逢加爾默羅聖母聖衣慶節,於邦不隆那回歸天鄉,死時享負聖德聲譽,享年59歲。2017 年,教宗方濟各鄭重地認可她的英勇德行。

自那時起,對瓜達露佩的私人敬禮便開始散布。根據宣福申請人所言,請求她轉禱的人,接獲各樣的恩惠:疾病痊癒、懷孕和生育方面的恩惠、求職、兼顧工作和家庭、解決財務問題、家人間重修舊好、以及朋友和同事更接近天主。

奇蹟的法令

由於天主忠僕的代禱,許多人作證他們曾獲得天主的恩惠。在這些精神和物質方面的恩寵報導中,特別突出的是 2002 年一名 76 歲男性病患的治癒,靠近他的右眼長有惡性皮膚腫瘤。他因祈求瓜達露佩‧歐提斯的代禱,而得到痊癒,他也請求其他人為同樣的意向求瓜達露佩的轉禱。

一天晚上,當他為即將割除癌症的手術非常擔憂時,病人滿懷信德的懇求天主忠僕免除他的手術。第二天早上,他發現腫瘤完全消失了。醫生們認為,如沒有醫術的介入,那種癌症腫瘤的消失是無法以科學的方法來解釋的。此外,更特別的是瞬間的治癒。

2007 年 5 月 25 日至 2008 年 1 月 16 日,巴塞隆那總主教教區針對此治癒,進行教區性調查。於 2008 年 10 月 24 日,該區會頒布法令,確認該調查的司法效力。於 2017 年10 月 5 日舉行的常會上,醫學委員會確認治癒是即時的、完整的和永久的,並宣稱醫學的無法解釋性。2018 年 3 月 1 日舉行神學顧問特殊會議;2018 年 6 月 5 日由樞機主教 Angelo Amato 主持樞機主教和主教常會。在兩次顧問、樞機主教和主教的會議中,提及是否天主行了一個奇蹟的問題,答案是肯定的。在收到部長樞機簽署上述的詳盡報告之後,教宗方濟各接受並核准聖人列品部的投票,在今天這日期鄭重宣布:證明透過聖十字架及屬人監督主業團女平信友:天主忠僕可敬者瓜達露佩‧歐提斯‧蘭達蘇麗的代禱,一位男士的「潰瘍性皮膚癌」突然獲得完整和永久的治癒,是項天主的奇蹟。

更多瓜達露佩‧歐提斯‧蘭達蘇麗的影片及資訊請前往

主業團opusdei.org

資料來源:主業團opusdei.org

鹽+光今日焦點 2019年5月13日

是日教會焦點:

-教宗對布基納法索遇害信友和司鐸表示悲痛

2019年5月12日主日,西非國家布基納法索北部達布洛鎮的一座天主教教堂遭槍手襲擊,造成6人死亡,包括5名信友和1位司鐸。教宗對此襲擊事件表示悲痛。他為亡者、他們的家人和該國所有基督徒團體祈禱。詳盡內容

-教宗方濟各准許默主歌耶的朝聖活動

2019年5月12日,駐波斯尼亞及黑塞哥維那宗座大使佩祖托總主教和宗座駐默主歌耶特別視察員霍澤總主教宣布教宗方濟各決定准許默主歌耶的朝聖活動。教區和堂區可以正式組織相關的朝聖活動,不同於以往只能以私人形式進行。詳盡內容

-宗座賑濟所所長親自為羅馬無家者大樓恢復供電

5月11日宗座賑濟所所長克拉耶夫斯基樞機,親自採取行動為羅馬一幢住了400多名無家者,斷電多日的大廈,重新開啟了電表使大樓恢復供電,援助處於艱難和貧困的家庭。樞機重申,他承擔一切責任,如果罰單寄來的話,他將會支付。詳盡內容

宗座賑濟所所長為艱困家庭恢復供電

CNS photo/Vatican Media

2019年5月11日,宗座賑濟所所長克拉耶夫斯基樞機,親自採取行動為羅馬一幢住了400多名無家者,其中包括近100名兒童,斷電一星期的大廈,重新開啟了電表使大樓恢復供電,援助處於艱難和貧困的家庭。樞機重申,他承擔一切責任,如果罰單寄來的話,他將會支付。

宗座賑濟所所長克拉耶夫斯基(Konrad Krajewski)樞機將教宗方濟各的關愛帶給希臘萊斯沃斯島難民營的難民後,他被告知羅馬一座大樓內的400多名居民急需援助,其中包括不少幼童,處境非常嚴峻。這座大樓由於多年來沒有繳付電費,因此電力公司從5月6 日起暫停供應服務。居民已斷電多日,缺乏熱水及燈光照明。

克拉耶夫斯基樞機感到有義務盡守望相助的人道之舉,他親自採取措施,為這些家庭恢復了供電服務。樞機意識到此擧有可能需要面對隨之而來的後果,為了這些家庭的福祉,他仍堅信有必要如此做。

教宗賑濟所所長向《安莎通訊社》表示:「我親自採取行動,重新開啟了電表。這是絕望之舉。有400多人活在缺電的情況裡,甚至無法使用雪櫃。」

此外,克拉耶夫斯基樞機接受意大利《晚郵報》採訪時說,他對這棟大樓內生活的人的艱難處境早有所聞:「我們從梵蒂岡為他們派去了救護車和醫生,以及食物。我們談論的是攸關人類的生命。」

克拉耶夫斯基樞機接著表示:「荒謬的是,我們是在羅馬市中心,約有500人被遺棄。這些家庭無處可去,這些人過著苟延殘喘艱辛的生活。」樞機指出,錢並不是主要的問題。住在大樓內的人中有許多是孩童。樞機籲請大家反思這樣的一個問題:「他們基於什麽原因住在那裡?這些家庭怎麽可能處在這樣的一個境況中呢?」

最後,克拉耶夫斯基樞機重申,他承擔一切責任:「如果罰單寄來的話,我將會支付。」據知,意大利政府正向他索取大廈30萬歐元電費欠款。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准許默主哥耶朝聖活動,但相關事件尚未鑒定為真

NS photo/Matko Biljak, Reuters

「教宗方濟各決定准許默主歌耶(Medjugorje)朝聖活動。因此,從今以後,教區和堂區可以正式組織相關的朝聖活動,不同於以往只能以私人形式進行。」

2019年5月12日,駐波斯尼亞及黑塞哥維那宗座大使佩祖托(Luigi Pezzuto)總主教和宗座駐默主歌耶特別視察員霍澤(Henryk Hoser)總主教在彌撒中向默主歌耶堂區宣布了這項消息;該堂區已成了眾多朝聖者蜂擁而來的朝聖地。

在回應記者針對這消息的提問時,聖座新聞室臨時主任吉索蒂闡明:

應當避免將教宗的許可解讀為相關的知名事件鑒定為真,這些事件仍有待教會的審查。因此,要避免這些朝聖活動在教義層面製造混亂或是以假亂真。這也關係到有意前往默主歌耶並在那裡主持或共祭禮儀,甚至是隆重禮儀的各類和各級牧者。考慮到前往默主歌耶的洶湧人潮,及其衍生的豐沛恩寵果實,這項規定屬於教宗願意給予當地現況的特殊牧靈關注,旨在促進並推動善的果實。如此一來,在當地教會管理人的合作下,宗座視察員將更容易與負責組織默主歌耶朝聖活動的司鐸們建立關係,協助他們成為有備而來的可靠之人,為他們提供信息和指示,以促使這些朝聖活動得以結實纍纍。」

在這項決定的前一年,教宗於2018年5月31日任命了波蘭華沙榮休總主教霍澤為宗座常駐默主歌耶堂區特別視察員。無論是視察員的任命或是朝聖活動的許可,都不涉及六名信友自稱從1981年6月起看到聖母顯現一事的真實性。這六名信友當年仍是兒童或青年,其中三人聲稱至今不論自己身在何處,每天下午同一時間都看到和平之后顯現;有一人每個月看見聖母顯現,另外兩人每年看見一次。

關於教宗的這項決定,教廷傳播部編輯主任托爾涅利(Andrea Tornielli)撰文指出,為理解教宗此舉的理由和深意,要重新翻閱《福音的喜樂》勸諭的章節:「民間的熱心敬禮讓我們能夠看到,信仰一旦被接受,如何體現在文化中,並不斷傳遞下去。」(123節)「和其他人一起走向聖所,參與體現不同的民間熱心敬禮,還有帶著自己的孩子或邀請他人,其本身就是福傳的舉動。我們不可扼殺或試圖制肘這股傳教力量!」(124節)

此外,《這是我的母親:與瑪利亞相遇》一書紀錄了教宗方濟各的訪談。教宗警惕聖母顯現的目擊者成為主角,以及訊息和秘密與日俱增的問題。然而,朝聖經驗的有益成果是不可否認的。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鹽+光今日焦點 2019年5月10日

是日教會焦點:

-教宗方濟各頒布《手諭》打擊教會内性侵或包庇罪行的新規範
聖座新聞室5月9日公布了教宗方濟各的新手諭,題為《你們是世界的光》。這道《手諭》為預防和阻止對未成年人、脆弱者,或因當局濫權而導致的暴力,制定了新措施。詳盡內容

-巴基斯坦基督徒婦女阿西亞‧比比抵達加拿大
5月8日,巴基斯坦基督徒婦女阿西亞‧比比已離開祖國抵達加拿大。阿西亞‧比比於2009年因在田裡工作時被穆斯林婦女向當地宗教人員告發指非穆斯林者不適合碰觸水杯,並說出褻瀆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的說話,在2010年因瀆神罪被判死刑,2018年無罪獲釋。詳盡內容

-江西實施新修訂宗教事務條例,將清拆地下教會團體教堂
中國江西省5月1日起實施新修訂的《江西省宗教事務條例》,省內餘江教區地下教會團體同日接獲當局通知,將會清拆南豐縣的聖母領報堂。詳盡內容

教宗:效法保祿宗徒,聆聽和順從天主的聲音

復活期第三周 星期五 彌撒

讀經一(這人是我所揀選的工具,為把我的名字帶到外邦人前。)
恭讀宗徒大事錄 9:1-20

那時,掃祿還是向主的門徒口吐恐嚇和凶殺之氣,遂去見大司祭,求他發文書給大馬士革各會堂,凡他搜查出信這道的人,不拘男女,都綁起來,解送到耶路撒冷。當他前行,快要臨近大馬士革的時候,忽然從天上有一道光,環射到他身上。他便跌倒在地,聽見有聲音向他說:「掃祿,掃祿,你為什麼迫害我?」他答說:「主!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迫害的耶穌。但是,你起來進城去,必有人告訴你當作什麼。」陪他同行的人站在那裏,說不出話來;只聽見聲音,卻看不見什麼人。掃祿從地上起來,睜開他的眼,什麼也看不見了。人們牽著他的手,領他進了大馬士革。三天看不見,也不吃,也不喝。在大馬士革有個門徒,名叫阿納尼雅,主在異象中向他說:「阿納尼雅!」他答說:「主,我在這裏。」主向他說:「起來,往那條名叫「直街」的地方去,要在猶大家裏找一個名叫掃祿的塔爾索人;看,他正在祈禱。」 ── 掃祿此時在異象中看見一個名叫阿納尼雅的人進來給自己覆手,使他復明 ── 阿納尼雅卻答說:「關於這個人,我聽許多人說:他在耶路撒冷對你的聖徒作了許多壞事!他在這裏也有從大司祭取得的權柄,要捆綁一切呼號你名字的人。」主卻向他說:「你去吧!因為這人是我所揀選的器皿,為把我的名字帶到外邦人、國王和以色列子民前,我要指示他,為我的名字該受多麼大的苦。」阿納尼雅就去了,進了那一家給他覆手說:「掃祿兄弟!在你來的路上,發顯給你的主耶穌打發我來,叫你看見,叫你充滿聖神。」立刻有像鱗甲一樣的東西,從他的眼中掉了下來,他便看見了,遂起來領了洗。進食以後,就有了力量。他同大馬土革的門徒住了幾天之後,即刻在各會堂中宣講耶穌,說他是天主子。

福音(我的肉是真的食物,我的血是真的飲料。)
恭讀聖若望福音 6:52-59

那時,猶太人彼此爭論說:「這人怎麼能把他的肉,賜給我們吃呢?」耶穌向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他的血,在你們內,便沒有生命。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必得永生,在末日,我且要叫他復活,因為我的肉,是真實的食品;我的血,是真實的飲料。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就如那生活的父派遣了我,我因父而生活;照樣,那吃我的人,也要因我而生活。這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食糧,不像祖先吃了『瑪納』仍然死了;誰吃這食糧,必要生活直到永遠。」這些話是耶穌在葛法翁會堂教訓人時說的。

2019年5月10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科托倫戈(Cottolengo)修會的修女們在慶祝入會50週年金慶的機會上特別前來梵蒂岡參加了這台彌撒,幾位在意大利服務的厄立特里亞神父也在場。教宗在彌撒講道中勉勵他們效法蒙召皈依的保祿,聆聽和順從天主的聲音。

在當天選讀的讀經一《宗徒大事錄》中敘述了塔爾索人掃祿的皈依經歷,他曾是個迫害基督徒的人,在前往大馬士革的路上聽到上主的召叫,改變了自己的生命。教宗稱:「掃祿的皈依在救恩史上翻開了新的一頁,表明這救恩也面向那些不是以色列人的異教徒、外邦人,簡言之,就是向教會的普世性敞開了大門。」

教宗說:「保祿雙目失明,留在大馬士革3天不吃不喝,直到上主打發阿納尼雅前來,使他恢復了視力,得以開啓皈依的旅程,在充滿了聖神後立即去宣講復活的耶穌。保祿是個堅強的人,愛天主,也熱愛法律的純正性,但他正直,即便他脾氣不好,卻言行一致。保祿首先是個言行一致的人,因為他向天主敞開心門。若說他迫害基督徒,因為他當時堅信那是天主的旨意。他對天主之家的純正性和天主的光榮充滿熱誠,向上主的聲音敞開心扉。他敢於冒風險,奮勇向前。此外,保祿也是個溫順的人,懂得順從而不固執。」

教宗表明:「保祿的性格或許執拗,但心靈卻不如此。他接納天主的提示,雖然憑著赤膽忠心搜捕和屠殺基督徒,但一聽到上主的聲音,就如同孩童那樣,由別人來引領。保祿不再提及他過去的那些信念,只等待上主的聲音:主,我該做什麽?他前往大馬士革去會晤另一個溫順的人,像孩童那樣聽他講道並接受了洗禮。」

教宗於是對在場的修女和司鐸們說:「今天,我願意透過你們感謝許多勇敢的男人和女人,他們冒著生命的風險奮勇向前,在教會的生活中尋找新道路。他們在尋找新道路!『可是,神父,這不是罪過嗎?』不,這不是罪過!我們要尋找新道路,這對衆人將會有益處!只要是上主的道路就要去尋找,而且要奮勇向前:在祈禱的深度、順從和聆聽天主聲音的深度上奮勇向前。透過這些在大事和小事上懂得奮鬥的人,教會内的真正改變正是如此進行。」

最後,教宗祈願:「基督徒應具有做大事和小事的特恩,懇請聖保祿宗徒幫助我們獲享順從上主聲音和向上主開放的恩寵;不怕成就大事,只要細心做好小事,就要奮勇向前。」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鹽+光今日焦點 2019年5月9日

是日教會焦點:

-第22屆加拿大全國維護生命大遊行實況
2019年5月9日,第22屆加拿大全國維護生命大遊行於渥太華的國會山莊外舉行,活動中有來自加拿大各地的人士參與,當中也有不少的華人在遊行中為生命發聲。

教宗方濟各頒布《手諭》打擊教會内性侵或包庇罪行的新規範

2019年5月9日,聖座新聞室公布了教宗方濟各的新手諭,題為《你們是世界的光》。這道《手諭》為預防和阻止對未成年人、脆弱者,或因當局濫權而導致的暴力,制定了新措施。梵蒂岡傳播部編輯主任托爾涅利為此撰文,介紹和解釋了其中的新意。

“Vos estis lux mundi, 你們是世界的光…主耶穌基督召喚每一位信友做德行、正直、聖善的光輝榜樣”。以上是教宗方濟各新手諭取自《瑪竇福音》的標題和句首。頒發這道《手諭》,是為了對抗教會中聖職人員與修會會士犯的性侵惡行,以及主教和修會長上“干預或迴避”性侵事件的調查或忽略的行為。

教宗提醒衆人,「性侵罪行冒犯我們的天主,對受害者造成身體、心理和精神上的傷害,並給信友團體帶來損害」。《手諭》同時也提到宗徒們的繼承人在預防這類罪行上的特殊責任。新《手諭》是2019年2月在梵蒂岡召開保護未成年人會議的又一成果。《手諭》制定了打擊性侵的新法律程序,並確定了主教和修會長上的問責制度。這是一項普世性的法規,需在整個天主教會内實行。

在每個教區設立舉報「窗口」

《手諭》的新意之一是要求全球每一個教區在2020年6月之前「設立一個或多個固定且便於公眾呈報的機制」,揭發聖職人員與修會人士性侵犯、使用兒童色情物品、以及包庇這些罪行的行徑。新機制沒有說明這些「機制」的內涵,這是為了讓各教區自行採取運作方案,因其文化與情況相異而使用不同的機制。這樣,性侵惡行的受害者得以求助於本地教會,確保會受到良好接待,深知能得到保護而不至於受到反擊,而且當局也必會以最嚴謹的方式處理他們所反映的情況。

舉報的義務

《手諭》的另一個新意是要求所有聖職人員、修會會士和修女將他們所知道的關於性侵的全部信息以及在處理性侵事件時可能出現的忽略和包庇事實,向教會當局及時呈報。到目前為止,呈報的義務,從某種意義來說,只關係到個人的良心問題,但從今以後,這項義務成為在全球制定的法律規則。此一義務雖然是為聖職人員和修會人士制定的,所有教友也可以,而且被鼓勵使用教區的機制向教會有關當局呈報侵犯和騷擾的罪行。

關注的不僅是對未成年人性侵問題

新文件所關注的,不僅是對未成年人和脆弱成年人的騷擾和侵犯行徑,還包括了因當局濫權而導致的性暴力和騷擾。一切有關聖職人員性侵犯修女以及對修生和修會初學生的騷擾事件,也屬於呈報義務範圍。

包庇

在《手諭》的重要内涵中,包括識別出特定情況,即包庇行為,其中涉及「干預或避開有關聖職人員性侵罪行的調查,或予以忽略,不論是地方當局或教會的調查,行政性或刑事性的調查」。這裡所指的是那些在教會中擔負特殊重責的人,他們非但不對他人的侵犯罪行提出訴訟,反而為其隱瞞,掩護涉嫌罪犯而不保護受害者。

保護脆弱者

《手諭》強調保護未成年人(18歲以下)和脆弱者的重要性,將所謂的「脆弱者」的概念擴大,不再僅限於不能「習慣性使用」理智的人,而是延伸到偶而或暫時沒有理解和表達意願能力,以及生理有障礙的情況。在這方面,新手諭回應了最近頒布的梵蒂岡法律(CCXCVII, 2019年3月26日)。

遵守國家法律

向地方教會或修會長上呈報的義務並不改變本國法律規定的舉報義務:「遵行教會法律的同時,也應該遵守國家法律在每一個地區規定的權利與義務,特別是向地方當局呈報的義務。」

保護舉報者和受害者

有關保護舉報者的段落也非常重要。根據《手諭》的規定,舉報侵犯事件的人不可因他們的舉報而受到「偏見、反擊或歧視」。文件也關注到受害者,他們在過去被迫保持緘默。新法律則規定「不可約束他們對舉報內容保持緘默」。當然,有關告解必須保密的規定絕對不變,而且不可侵犯。此外,《你們是世界的光》手諭也規定,必須尊重受害者和他們家人的尊嚴,並且必須善待他們,給予他們適當的精神、醫療、心理援助。

主教負責調查工作

《手諭》規定由主教、樞機主教、修會長上和其他擔任教區和地方教會領導職責的人,即便是臨時性職務,負責調查工作。這個規定,不論是在調查直接性侵事件或在調查有關“包庇”或不盡本分、對所獲侵犯事件的消息不追查時,都必須遵守。

教省總主教的角色

《手諭》也提出了一項重要的新措施:在被告為一位主教的情況下,教省總主教接受聖座委託參與初步調查工作。在教會傳統中一向有教省總主教這個角色,如今,此個角色進一步加強,而且這表明在對主教進行調查時,也願意重視地方人力資源。教省總主教在接受任命調查了30天後,應向聖座呈遞「一份有關調查工作進展的資料性報告,而且該項調查應該在90天內完成」(此一限期因“正當理由”可以延長)。這份新文件規定了一定的期限,而且首次要求有關部會及時作出行動。

平信徒的參與

《手諭》引述《教會法典》所強調的平信徒的寶貴貢獻,規定教省總主教在進行調查時可按照個案的需要邀請「適任人選」給予協助,尤其應考慮到平信徒所能提供的合作。教宗多次表示,平信徒的專長和專業能力是教會的一項重要資源。如今新法律規定各主教團和各教區應準備一份願意提供合作者的適任人選的名單,不過,調查工作的最終責任仍然屬於教省總主教。

無罪推定

《手諭》重申對於被調查者要用無罪推定的原則。被告在接受主管部會調查時,應先得到通知,知道已經啓動調查工作。只有在實際展開正式訴訟時,才可以也必須通知此人對他的起訴。如果為保證調查或證據的完整性,在初步階段可以省略通知的流程。

結束調查

《手諭》沒有更改對罪行所規定的處罰,而是制定呈報和進行初步調查的流程。調查工作結束後,教省總主教(或在特定的情況下,晉陞最早的省區主教)必須將調查結果傳送給梵蒂岡主管部會,就此結束他的任務。梵蒂岡主管部會於是繼續「依照教會法對特殊個案的規定」,根據現有的教會法規行事。聖座根據初步調查的結果,可立刻對接受調查者採取預防和約束措施。

具體工作

透過教宗方濟各的這個新法律工具,天主教會在預防和對抗侵犯罪行的工作上邁出了新而果斷的一步,更加強調以具體行動來進行。正如教宗在《手諭》開端所寫的,「要使各種形式的這類現象不再出現,就需要持續且深入的心靈皈依,而這種皈依應該以教會全體成員的具體而有效的行動來證明」。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鹽+光今日焦點 2019年5月8日

是日教會焦點:

-教宗2019年5月祈禱意向
教宗2019年5月祈禱意向是願非洲教會,透過其成員的獻身,能成為該大陸各種族合一的酵母,和希望的標記。詳盡內容

-教宗公開接見:願聖母瑪利亞護佑保加利亞和北馬其頓
5月8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向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講述了這次訪問保加利亞和北馬其頓的感想,教宗強調,作為基督徒,我們的聖召和使命就是成為合一的標誌與工具。詳盡內容

-第22屆加拿大全國維護生命大遊行
5月9日,第22屆加拿大全國維護生命大遊行於渥太華的國會山莊外舉行。今年也是加拿大允許墮胎的第50年,因此這次遊行會特別紀念自1969年以來,超過400萬被殺害的未出生的嬰兒。詳盡內容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