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不要成為停滯不前的基督徒

四旬期第四周 星期一 彌撒

讀經一:依撒意亞先知書 65:17-21

上主這樣說:看,我要創造新天新地,先前的不再被記憶,不再被關心。人們都要因我所造的而永遠喜悅快樂;因為,看,我要造一座令人喜悅的耶路撒冷,一個令人歡樂的百姓。我要因耶路撒冷而喜悅,因我的百姓而歡欣,其中再聽不到哭泣和哀號的聲音。那裏再沒有夭折的嬰兒和不滿壽數的老人;百歲死去的人算是青年,凡活不到百歲的人算是被詛咒的。他們要建築房舍,自居其中;種植葡萄,自食其果。

福音:聖若望福音 4:43-54

那時候,耶穌離開撒瑪黎雅,往加里肋亞去了。耶穌曾親自作證說:「先知在自己的家鄉決受不到尊榮。」他一來到加肋里亞,加肋里亞人便接待了他,因為他們也曾上了耶路撒冷去過節,並親眼看見了他在慶節中所行的一切。耶穌又來到加里肋亞加納,即他變水為酒的地方。那裏有一位王臣,他的兒子在葛法翁患病。這人一聽說耶穌從猶太到加里肋亞來了,就到他那裏去,懇求他下來醫治他的兒子,因為他快要死了。耶穌對他說:「除非你們看到神蹟和奇事,你們總是不信。」那王臣向他說:「主,在我的小孩未死以前,請你下來吧!」耶穌回答說:「去吧!你的兒子活了。」那人信了耶穌向他說的話,便走了,他正下去的時候,僕人們迎上他來,說他的孩子活了。他問他們孩子病勢好轉的時刻,他們給他說:「昨天第七時辰,熱就退了。」父親就知道正是耶穌向他說:「你的兒子活了」的那個時辰;他和他的全家便都信了。這是耶穌從猶太回到加里肋亞後,所行的第二個神蹟。

2018年3月12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時表示,真正的基督徒不能在領受首個恩寵後就停滯不前,而是要繼續前行。他籲請信眾守護自己的渴望。

當天福音記述耶穌治好王臣的兒子(若4:43-54)。耶穌對王臣說:「除非你們看到神跡和奇事,你們總是不信。」人們知道耶穌已顯了很多奇跡,但耶穌似乎失去了耐心,因為奇事對他們而言好似是唯一至關重要的事。

教宗說:「你們的信德在哪裡?看到一個奇跡,一件奇事,便說:『你有大能,你是天主。』是的,這是信德的行為,但是就這麽一點而已。很顯然地,這個人擁有大能。但是信德只是從那裡起步,之後必須要繼續向前走。你對天主的渴望在哪裡?信德就在於此:渴望找到天主,與祂相遇,與祂同在,與祂在一起時感到高興。那麼,上主行了何等的偉大奇跡?」

教宗說:「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的讀經一給我們解釋道:『我要創造新天新地,人們都要因我所造的而永遠喜悅快樂。』(依65:17-18)。上主吸引我們,使我們渴求與祂同在的那一份喜樂。」

教宗表示:「當上主進入我們的生命中,在每個人身上顯一個奇跡時,我們都知道上主在我們的生命中做了什麽,但卻不就此打住:這是邀請人們前行,繼續往前走。正如聖詠所說的,要尋求天主的儀容,尋求這喜樂。因此,奇跡只是信仰旅程的一個開始。教宗問道,在耶穌看到許多基督徒領受第一個恩寵後而停止不前時,祂會怎麼想呢?有很多基督徒停在原地,不再前行;有很多基督徒把自己埋沒在每天的事物中,他們是好人,但是卻沒有成長,永遠保持幼小的狀態。這就是那些所謂停滯不前的基督徒,他們總是停留在那裡。他們就是困在籠子中的基督徒,不知道帶著上主召叫我們的美好夢想翺翔。」

教宗建議道:「讓我們每個人反躬自問,我的渴望是什麼呢?我是如此地尋找上主嗎?還是我懼怕、我庸碌無能?我渴望的標準是什麽呢?讓我們請求上主賜予我們寬宏大量的恩寵,敢於冒險,繼續前行。」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府講道神師四旬期第三場默想

2018年3月9日,教宗府講道神師坎塔拉梅薩(Raniero Cantalamessa)神父在梵蒂岡救主之母小堂主持四旬期第三場默想時表示:「天主喜愛謙卑的人,因為謙卑的人存在於真理內,他是真正、實在的人。相反地,天主懲罰傲慢自大,因為傲慢意味著謊言。」

坎塔拉梅薩神父當天探討了基督徒的謙卑,將重點放在聖保祿宗徒的勸言:「你們不可自作聰明。(參閱:羅12:3、16)」

神父闡明:「聖保祿要我們對自己有正確適中的評價,幾乎可稱之為客觀評價;而人在謙卑低下時接近真理。誠如這位宗徒所言:『你有什麼不是領受的呢?既然是領受的,為什麼你還誇耀,好像不是領受的呢?』(格前4:7)我們只有罪不是從天主領受的。因此,對自己的『正確評價』就是承認我們的一無所有。」

「然而,連聖保祿也坦承,當他深入自己的內心時,發現心裡存在另一條法律,發現在自己內的罪惡(參閱:羅7:14-25)。那在我們內的罪惡,首先是自誇、傲慢、虛榮。我們往下深究的旅程結束之際,不會在我們內找到謙卑,而是傲慢。我們發現自己根深蒂固的傲慢,而且我們由於自己的罪過、並非天主的罪過,成了傲慢的;這個發現正是謙卑,因為它是事實。透過天主聖言察覺到這個目標,或者只是從遠處瞥見它,就是一個帶來全新平安的莫大恩寵。」

「福音為我們提供了無與倫比的謙卑-真理的典範:聖母瑪利亞。聖母在《讚主曲》中詠唱道,天主垂顧了祂婢女的卑微(路1:48)。那麼,聖母的『卑微』在此處有何涵義呢?」

坎塔拉梅薩神父解釋道:「這並非謙卑的美德,而是她的卑微狀態。這是為了強調卑微的重要性,因為聖母除了自己的卑微以外,並不以任何美德為榮。謙卑的美德有一個很獨特的規則:不相信自己擁有謙卑美德的人,實則謙卑;相信自己謙卑的人,其實不然。唯獨耶穌能自稱『心謙』,並且果真如此;因為這是真人-真天主之謙卑的獨一無二特質。因此,聖母的謙卑美德只有天主曉得,她自己卻渾然不知。其馨香唯有天主感受得到,散發這馨香的人卻感受不到。」

此外,坎塔拉梅薩神父警惕道:「天主聖言和聖母瑪利亞的芳表引領我們發現自己的一無所是,但我們不該只因為如此,便誤以為自己達到了謙卑。事實上,我們必須將主動權從我們手上交給別人,才能達致謙卑;換言之,就是我們不僅要承認自己的缺點和過失,還要接受他人的譴責、糾正、批評和羞辱。」

最後,坎塔拉梅薩神父總結道:「謙卑不僅對個人的成聖之路至關重要,也對團體生活的順利運作、對教會的建設裨益良多。謙卑有如教會生活的絕緣體、靈修生活的巨大絕緣體,讓天主恩寵的電流通過一個人,卻不消散,或者併發傲慢、敵對的火花。」

教宗府講道神師四旬期第一場默想

教宗府講道神師四旬期第二場默想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府講道神師四旬期第二場默想

2018年3月2日,教宗府講道神師坎塔拉梅薩(Raniero Cantalamessa)神父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救主之母小堂主持第二場四旬期默想指出:「基督徒的聖德在於效仿基督,與主完美結合。」教宗方濟各和教廷各部門首長也參加了默想,其主題為:「『你們該當穿上主耶穌基督』,保祿宗徒勸勉的基督徒聖德」(羅13:14)。

坎塔拉梅薩神父指出:「在《羅馬人書》中聖保祿強調了基督徒的一切重要美德,或者說是聖神的效果,即服務、愛德、謙卑、服從、純潔(參閱:迦5:22)。」

教宗府講道神師把焦點放在愛德上表示:「這位外邦人宗徒具體說明,愛德不應虛偽,也就是說,愛不偽善,愛應當是真實的、可靠的,不假裝的。因為根據耶穌的教導,內心是決定一個人秉持何種價值觀的地方(參閱:瑪15:19)。」

坎塔拉梅薩神父解釋說:「愛德是含忍,慈祥的,愛不嫉妒,不動怒,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所以這一切並非與做善事或行愛德本身有直接關係,反而指向渴求善的根源。仁愛先於善行。」

「聖保祿然後解釋說,外在愛德的最大舉動,即將自己全部的財物分給窮人,若沒有內在的愛,也不會給自己帶來任何益處,這與真誠的愛德背道而馳。偽善的愛德實際上就是做好事卻不尋求善,向外界所顯示的與內在的不相稱。在這種情況下,他所擁有的是一種愛德的表像,這表像至少可以隱藏他的自私自利、自我追求、對兄弟姐妹的利用,甚至是單純的良心懺悔。」

「因此,這不是貶損愛德善行的重要性,卻是在確保它有堅實的基礎,從而對抗自私及自私的各種詭計。聖保祿希望基督徒紮根於愛,以愛為基礎,因為愛是根源,是一切的基礎。當我們發自內心地愛時,便是天主本身透過我們去愛,祂的愛藉著聖神已傾注在我們心中了(羅5:5)。實際上,成為有分於天主性體的人意味著參與天主的愛,參與天主愛的行動,因為天主是愛。這是天主通傳給我們的愛。」

「保祿宗徒然後表明,真誠的愛應該轉化為團體生活中的行動。當時的羅馬基督徒團體在外邦人社會的敵海中只是一個小島。我們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巨大的誘惑乃是自我封閉,在一個迷失的世界裡產生少數人得救的精英情緒和嚴肅態度。保祿所描述的羅馬基督徒團體,也是整個教會現狀的縮影。我不談我們眾多弟兄姐妹在世界許多國家遭受迫害,殉道;我說的是敵意、拒絕,常常被嚴重鄙視,這不僅指基督徒,也包括相信神的人,所有相信神的人。在一個世俗化和發達的社會中,信徒被視為異類。」

教宗府講道神師繼續說道:「我們要明白基督面對一個整體上拒絕祂的人類所懷有的心態,即深刻的憐憫;這種感情促使基督愛他們並為他們受苦,在天主面前背負起他們,如同耶穌在天父面前背負起我們每個人,以仁慈對待我們。」

最後,教宗府講道神師談及團體內的關係,如何處理不同成員之間出現的意見衝突。坎塔拉梅薩神父繼續說:「在這種情況下,保祿宗徒所諄諄教誨的愛德的要求,我們最該給予關注,因為這正是我們處理一切教會內部衝突的要求,包括我們今天所遇到的衝突,無論在普世教會的層面,還是在我們每個人所生活的特定的團體中,例如堂區。」

最後,他以聖保祿所提供的三個標準結束當天的默想:「跟從你的良知;尊重他人的良知且不要判斷兄弟;避免讓弟兄跌倒。」

教宗府講道神師四旬期第一場默想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主持懺悔禮儀:任何罪都不能使我們失去天主的愛

2018年3月9日下午5點,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懺悔禮儀,強調天主藉著愛將我們從罪惡中徹底拯救出來。這項禮儀莊嚴肅穆,參禮者的祈禱與歌詠團的聖歌此起彼伏。教宗首先從一位司鐸手中領受了修和聖事,然後為幾位信友聽告解。

教宗在禮儀講道中多次提到天主的愛指出:「天主的愛總是比我們所能想像的還要大,甚至大過我們的良心所能自責的任何罪。這是一種無止境的愛,不拒絕任何人。我們知道,罪的狀況導致人遠離天主。實際上,罪乃是我們遠離天主的一種形態,但這並不表明天主也遠離我們。罪使我們處於軟弱和混亂的狀況,這也是天主接近我們的另一個原因。我們必須在自己的生命中常抱持這個信念。」

「縱使我們的心責備我們,我們還可以安心,因為天主比我們的心大(若一3:20)。聖史若望的這句話激勵我們要堅定不移地信靠天父的愛。天主的恩寵持續不斷地在我們內心運作,使我們的望德更加堅定,深信無論我們能犯什麼罪,抗拒祂在我們生命中的臨在,我們也絕不會失去祂的愛。」

教宗解釋道:「這個望德幫助我們意識到在自己的生命中時常處於迷惘狀況,就好像伯多祿所經歷的那樣,他在3次背棄了耶穌後才明白耶穌對他說過的話。伯多祿現在想起上主的愛,終於明白上主愛他並要求他接受這份愛。伯多祿也察覺到自己過去總是拒絕接受這份愛,總是抗拒來自耶穌的圓滿救恩,不希望耶穌完全地愛他。」

最後,教宗呼求上主賜予眾人恩寵,好讓眾人認識到天主愛的大能消除各種罪過,包括最頑固的罪。教宗說:「接受愛的確是多麼困難!我們總是希望自己免於虧欠他人的恩惠,但事實上我們在一切事上都是蒙恩的,因為我們首先蒙受了天主的恩惠,祂藉著愛徹底拯救我們。讓我們接受這愛的淨化,好能認出真正的愛!」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會透視:中國教會善度聖若瑟月

最新內容:
-深切哀悼胡志明市總主教區裴文督總主教
-教宗接見越南主教
-教宗方濟各欽定教會之母紀念日
-教宗三月份祈禱意向
-真福保祿六世和羅梅洛總主教即將列入聖品
-中國教會善度聖若瑟月
-介紹澳門教區傳統性的苦難善耶穌聖像遊行
-台灣2019全國聖體大會籌款活動

教宗方濟各…5年之後

過去五年已經寫了很多關於教宗方濟各的伯多祿牧職。2013年3月13日,我親身與他一起走進選出這位阿根廷耶穌會士成為羅馬主教的樞密會議。過去五年,我關切他對教會和整個世界的顯著影響。我聆聽了他的追隨者,他的宗徒和對他的批評。我希望藉此簡短的反思,充分意識到有更多事情可以分享的。

他選取「方濟各」的稱號,肯定了他的謙遜和簡樸。這位阿根廷耶穌會士並不僅僅是證明依納爵會士和方濟會士的互補性,他每天都指出思維和心靈怎樣在天主的愛和近人的愛中相遇。最重要的是,教宗方濟各提醒我們在每一天中是有多麼需要耶穌,還有在旅途中是有多麼的彼此需要。

在2013年選舉教宗的期間,我曾擔任其中一位梵蒂岡發言人。我必須回顧一個非常有綱領性的文本,以便我們將現在的宗座展現在我們眼前。這是在2013年3月7日進行選前會議時一名樞機的發言。他以「在福傳中的甜美和安慰之樂」 “The Sweet and Comforting Joy of Evangelizing” 為標題。這名樞機一開始就提醒各位在選舉教宗房間的樞機弟兄們:

「福傳是教會存在的理由-『在福傳中的甜美和安慰之樂』,而推動我們的是耶穌基督本人。樞機提出了四個簡單而深入的觀點:

-傳福音意味著使徒的熱忱。傳揚福音意味著教會的渴望要從她自己身上走出去。教會被召要走出自己,走到邊緣地區,不僅在正常的地理環境上,還要到邊緣的地區,即那些充滿罪惡、痛苦、不公正、無知、沒有宗教、沒有思想和所有在苦難中的地區。

-當教會不走出自己去福傳,她就會變成了自我指涉,然後她會生病。(參照: The hunchback woman of the Gospel) 。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在教會機構中的邪惡源自在自我參照和一種對神學的自戀。在默示錄中,耶穌說他站在門口敲門。很明顯,經上指的是他從外面敲門進入,但我想到了耶穌是從屋內敲門時,我們因此要讓衪走出去。自我指涉的教會只會令耶穌基督留在教會內,並不讓衪走出去。

-當教會沒有意識到自己在自我指涉時,她只相信她有自己的光,並讓路給很大的罪惡,即是世俗的精神。自我的教會只活在彼此在其中光榮對方。簡單來說,教會有兩個圖像: 一個走出自我的福傳教會:「虔誠地聽取天主聖言,而忠實地宣佈」-這是梵二大公會議啟示憲章的第一句話, 但世俗的教會只活在自己內和只為自己。我們必須要給予光去為靈魂的得救而作出可能的變化和改革。

-想想下一任教宗,他一定是一個從默想和朝拜耶穌基督起行去幫助教會走到邊緣地區,去幫助教會成為生活在福傳中的甜美和安慰之樂的豐實的母親。」

[Read more…]

3月9日-聖婦方濟加瞻禮

聖婦方濟加(St. Frances of Rome)

1384年,聖婦方濟加在羅馬誕生。她的家庭原是意大利望族,家道富有。她自幼很熱心,於十一歲時,請求父母准她出家修道,但是她的請求未獲接納。

過了一個時期,雙親為她擇配,丈夫是一個富家子弟。她礙於父母之命,放棄了原定的志願。出嫁後,常鬱鬱不歡,背人流淚,被她的嫂嫂看見,就問她原委。出乎她的意料,這位嫂嫂本來也有意棄俗修道。妯娌二人同病相憐,立志以已嫁婦女的身分,全力做敬主愛人的工作。她們二人常同往貧民窟探訪窮人,散發賑濟物品。她們的丈夫也是很熱心的教友,所以對於這種救濟工作大力支持。

過了一個時期,方濟加突患重病,遍請各名醫診治,毫不見效。有一天,聖亞肋叔顯現給她,問她希望立即死亡,還是希望痊癒。聖婦答道:「一切隨從天主的聖意。」 聖亞肋叔就告訴她,天主要她病癒,繼續作榮主救靈的工作。她的病果然立刻就好了。

自這時起,妯娌二人加倍熱心看護病人。她們的家姑擔憂她們的健康勢將大受影響,而且她們往往因照顧病人,無暇參加社交應酬。可是兩人的丈夫深明大義,不干涉她們的行動。

1400年,方濟加生了一個男孩,翌年家姑逝世,她主理家政,待僕人很仁慈,視他們如弟兄姊妹,並注意照顧他們的靈魂。她與丈夫共度了四十年的婚姻生活,從未有過一次反目。祈禱時,如有緊要的家務需要處理,立即暫停祈禱,先將家務辦妥,再繼續祈禱。有一天,她正打開了經書,念聖母小日課,傭人又來打斷她,這樣一連五次。第五次回來,打開經書,只見經書上的文字,都變成金字了。

其時意大利時有內戰,民不聊生,農田歉收,疫癘叢生。她和她的嫂嫂,全力救濟災民,個人資力有限,她們出外挨戶乞討,受盡眾人揶揄譏諷,二人毫不灰心。後來又將首飾全部變賣,撥充賑款。

1408年,奸黨篡奪教宗聖職,擁兵入侵羅馬。方濟加的丈夫,素對教宗效忠,力圖抵抗無效,倉皇出走,僅以身免。他的哥哥被奸黨俘虜,方濟加和兒女來不及逃走,房屋財產均遭破壞。方濟加與嫂嫂二人雖然經濟拮据,仍設法救濟貧苦的災民。三年後,羅馬發生大瘟疫,她的幼子染疫身亡,她對救濟工作更為積極,將自己住屋一部分改為醫院。

幼子死後第十二天,顯現給方濟加,他全身發光,旁有天神相伴。幼子告訴她:自己在天國享受永福,同時預報方濟加的女兒不久也將患病身死。可是幼子也安慰她說:「如今在我身旁的那位天神,將奉派與你為伴。」

方濟加的女兒不久真的患病身死,年僅十六歲。自此,天神常在她身傍,形狀如一個八歲的孩童。但是除了她自己外,別人都看不見。有時她偶犯些微過失,天神頓即隱沒。等到她懺悔後,天神又再顯現。

1414年,方濟加的丈夫獲准重返羅馬,家產亦全部發還。但是她經過這場重大的打擊,變得體弱多病,深懼在世歲月無多,決定為她的兒子娶親,以了向平之願。可是媳婦性情很暴戾,傲慢無禮,常當眾譏笑方濟加。有一天,她正在當眾大罵方濟加時,突患重病,芳濟加不念舊惡,悉心侍候,她的仁愛精神,使媳婦大為感動;病癒後,痛改前非,待翁姑非常孝愛。

其時,她的聖德和治病的神能,業已遐邇聞名。各處的人都來求治,和仲裁各項爭端。她丈夫對她的敬愛與日俱增,囑她卸去家政,一心作救靈的工作。方濟加組織了一個在俗婦女的善會。加入這善會的婦女,不必發任何聖願,但立志獻身事主,救濟窮人。這善會迅速發展,購得房屋一所,作為會址。方濟加有暇,即往該善會服務。三年後,丈夫逝世,她正式加入該善會。

自此,她與天主的結合較以前更密切。在苦行方面,她已無法增加,因為許多年以來,她只吃乾麵包和蔬菜,腰束苦帶和有刺的鐵鍊,並以苦鞭笞打自己的身體。可是她神魂超拔的次數,以及神視的次數,較前頻繁。她常通宵不睡,念經祈禱。

1440年,方濟加患病臥床,七日後,於3月9日傍晚,她容光煥發,歡呼道:「伴隨我的天神,業已完成任務,他囑我隨他同去。」

方濟加親手創立的在俗婦女善會,至今還存在(在意大利),入會婦女擔任教育工作,會衣式樣,即為當年羅馬貴家女子的服飾。

方濟加於1608年榮列聖品。

來源:我靈讚頌主

教宗與越南主教團在彌撒中追悼裴文督總主教

2018年3月8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追悼兩天前客逝羅馬的越南胡志明市總教區裴文督總主教(Paul Bùi Văn Ɖoc)。越南主教團秘書長,美萩(My Tho)教區阮文坎主教(Pierre Nguyên Văn Kham)表示,裴文督總主教的逝世不僅對越南主教們,而且對教宗也是震驚。

越南主教們這幾天在梵蒂岡述職,裴文督總主教3月6日晚上在羅馬聖保祿大殿突然心臟病發作,終因搶救無效,當晚安息主懷。前一天5日,裴文督總主教還與其他的越南主教們蒙教宗方濟各接見。

3月8日清晨,教宗願意在聖瑪爾大之家為裴文督總主教奉獻一台彌撒聖祭。阮文坎主教告訴梵蒂岡新聞網:「教宗在彌撒之前說了幾句話,與越南主教們分擔這個噩耗帶來的痛苦。我們與教宗一起為裴文督總主教祈禱。總主教來羅馬與我們越南主教們一起在此述職。在他去世的前一天,我們晉見了教宗;第二天他突然去世了。我們正是因此而感到震驚。」

越南主教團秘書長,同時也是主教團傳播秘書處成員的阮文坎主教繼續說道:「裴文督總主教生前管轄的胡志明市總教區位於越南南部,是全國最大的城市,居民約有1千萬。因此,這對教會臨在於那裡是極其重要的。裴文督總主教是個十分有智慧的人,他與各方保持良好的關係,因此得以在他的教區建立一種真正的共融氣氛。這位主教的使命固然是在一個共產國家中宣講,將耶穌基督和福音帶給人群。對越南的基督徒而言,比起昔日的限制,今天在諸多領域得到了改善。」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為巴布亞新幾内亞地震遇難者祈禱

巴布亞新幾內亞數日前發生7.5級強烈地震,導致百多人死亡,數以百計的人受傷。教宗方濟各得知地震使很多人喪失性命的消息後深感悲傷。他在一封由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署名的唁電中寫道:「把遇難者的靈魂交托於天主的仁慈,向他們的家人表示深切哀悼,並保證為受地震影響的人祈禱。」此外,教宗給予那些在這艱困時刻悲痛和參與緊急救援工作的人天主的降福和慰藉的力量。

這次地震摧毀了巴布亞新幾內亞高原地區的整個村莊和基礎設施,致使數百個山體滑坡,堵塞了山區道路,成千上萬人流離失所,沒有食物和飲用水。救援人員陸續抵達最偏遠的地方時,發現有一百多人已確實罹難,或許人數會更多。此外,還有數以百計的人受傷。

此外,救援工作進行緩慢。

地震發生一週後,救援中的後勤工作遇到障礙,因為受影響的地區偏遠,各援助機構正準備通過空投提供救援物質。巴布亞新幾內亞政府、埃克森美孚公司和澳洲能源供應商(Oil Search 及 Santos)撥出數百萬美元的援助來支持救援工作。澳洲和新西蘭的軍隊負責分配援助,中國政府和紅十字會則提供經濟援助。

地震摧毀了許多人的菜園,山泥傾瀉阻塞並污染了居民取水的河流。重建道路、橋樑、學校和診所可能需要數年的時間。由於巴布亞新幾內亞處在太平洋的火山帶上,當地經常發生地震。1998年,該國北部海岸地區發生7級地震,引發海嘯,造成嚴重破壞,導致2200人死亡。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真福保祿六世和羅梅洛總主教即將列入聖品

真福保祿六世教宗和羅梅洛總主教(Oscar Arnolfo Romero Galdámez)即將列入聖品。2018年3月6日,教宗方濟各接見了冊封聖人部部長阿馬托樞機(Angelo Amato),授權該聖部頒布相關法令,承認因這2位真福代禱而發生的奇跡。

真福保祿六世教宗本名為洗者若翰‧蒙蒂尼(Giovanni Battista Montini),1897年9月26日出生在意大利布雷西亞(Brescia)省,1963年6月21日當選教宗,1978年8月6日在岡道爾夫堡蒙主恩召。

殉道真福羅梅洛生前是聖薩爾瓦多總主教,他於1917年8月15日出生在薩爾瓦多巴里奧斯城(Ciudad Barrios),1980年3月24日被仇教者殺害。

另外3位真福也因他們代禱所顯的奇跡,將被冊封為聖人。他們分別是:教區神父暨敬禮至聖聖體修女會會祖斯帕內利(Francesco Spinelli),1853年4月14日出生於意大利米蘭,1913年2月6日在里沃爾塔達達(Rivolta d’Adda)離世;教區神父羅馬諾(Vincenzo Romano),1751年6月3日出生於意大利托雷德爾格雷科(Torre del Greco),1831年12月20日在同一座城市去世;耶穌基督貧窮婢女會會祖卡斯帕(Maria Caterina Kasper)修女,1820年5月26日出生在德國代恩巴赫(Dernbach),1898年2月2日在那裡辭世。

此外,教廷也頒布法令承認了6位天主婢女和2位天主忠僕的代禱奇跡、殉道事跡和聖德芳表,他們當中有3位修女、3位女性平信徒和2位男會士。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