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仲納里爾神父現正在梵蒂岡休養

慈幼會士多默‧烏仲納里爾神父(Fr.Thomas Uzhunnalil)在2017年9月12日獲釋後,慈幼會副總會長Francesco Cereda神父表示:「慈幼會士多默·烏仲納里爾神父正前往羅馬的慈幼會會院進行身體檢查和護理。懷著極大的喜樂和興奮,我們感謝天主和所有在這在一年半協助神父獲釋的人。」

剛獲釋的慈幼會士多默·烏仲納里爾神父已抵達梵蒂岡。羅馬時間2017年9月12日下午6時左右,他與慈幼會副總會長Francesco Cereda神父、前印度班加羅爾慈幼會省省會長Thomas Anchukandam神父會面。烏仲納里爾神父是被Thomas Anchukandam神父派遣到也門的傳教士之一。

烏仲納里爾神父首先予以感謝,感謝天主和聖母瑪利亞。他第一件事要做的是在梵蒂岡慈幼會會院的小聖堂內祈禱。祈禱後,他也希望能舉行彌撒,但因要先進行身體檢查,所以稍後才舉行彌撒。此外,在醫護人員到來前,他請求領受修和聖事,因為在被俘虜期間他沒法子辦告解。

修會也設宴款待他,為他準備傳統的印度菜。烏仲納里爾神父表示,在他作為人質時,他每天都繼續精神上,憑著心中所記得的讀經和禮儀經文舉行彌撒。

烏仲納里爾神父表現平靜和樂意回答問題。他證實,當兇手綁架他時,他正在也門亞丁仁愛傳教女修會會院外被虜走。在被俘虜後,神父描述他從來沒有受到虐待,其後他體重迅速下降,綁匪也為他提供糖尿病所需的藥物。

在整個綁架期間,他沒有更換衣服,而綁匪是說阿拉伯語,他是用一點英文與他們溝通。期間,他也被轉換綁架的地點兩三次,但每次都是被蒙上眼睛。

烏仲納里爾神父回想在大屠殺之前的一個晚上(2016年3月3日),說:「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被殺。」仁愛傳教女修會會院的院長曾經說過一起為基督而殉道是一件好事,然而,有一個在襲擊中倖存下來的青年會士回答:「我想為基督而生存。」

烏仲納里爾神父目前正住在梵蒂岡的慈幼會會院,慈幼會認為這是最適合的地方,以確保他得到合適的照顧,並讓他全面康復。

譯自:鹽與光電視

英語原文:Agenzia iNfo Salesiana-Fr Tom Uzhunnalil finally among confreres, in St. Peter shadow

圖片:Agenzia iNfo Salesiana

回味‧波蘭世青

2016年7月,《鹽與光》的攝製隊從加拿大遠赴波蘭的克拉科夫拍攝第31屆普世青年節。中文節目部的Rodney也隨隊出發,他在本節目跟你一起回顧2016年波蘭世青,為你帶來來自中、港、台、馬來西亞的神父、修女、青年及他們的導師的分享,再次感受在天主的慈悲!

受訪者:
-台灣嘉義教區-鍾安住主教
-中國教會-馬神父
-香港教區-甘寶維神父
-香港教區(方濟青年團)-譚錦榮神父
-慈幼會會士(台灣)-薛井然神父
-主徒會會士(馬來西亞)-黃大華神父
-瑪利諾女修會(香港)-包寶珠修女(Sr.Norma Pocasangre)
-耶穌孝女會(台灣)-蔡慈芬修女
-瑪利諾修院學校青年牧民工作者(香港)-Winnie Fung
-中國青年
-慈幼會青年(香港)
-瑪利諾修院學校青年(香港)

教會透視: 中國最高天主教堂開堂

blog_1463757327

最新內容:
-教宗出席意大利主教團全體會議
-教宗方濟各突訪智障人士團體
-約旦安曼「慈悲花園」正式開放
-失蹤的慈幼會會士多默神父仍然下落不明
-中國最高天主教堂開堂
-中國教會隆重慶祝聖神降臨節

教宗呼籲釋放所有在戰爭地區遭綁架的人

blog_1460396012

4月10日(復活期第三主日),教宗方濟各帶領信眾誦念天皇后喜樂經時,呼籲釋放在也門亞丁遭綁架的烏仲納里爾神父(Thomas Uzhunnalil)和所有在戰爭地區被劫掠的人。

教宗傷痛地說道:「在復活基督賜予我們的希望中,我再次呼籲,釋放那些在武裝衝突地區遭綁架的人。我特別掛念3月4日在也門亞丁被綁架的慈幼會士烏仲納里爾神父。」

主日福音記載耶穌從死者中復活後,在加里肋亞海邊第三次向門徒顯現。門徒們一夜辛苦打魚,卻什麽也沒有捕到,他們非常疲倦和失望,以致沒有認出主耶穌。可是他們相信祂,再次撒網,結果奇跡般地捕到很多魚。

教宗說:「復活耶穌的臨在改變了一切事情,光明戰勝了黑暗;無用的勞作再次成為碩果累累和大有可為的工作;疲勞和被拋棄的感覺給新的動力和主耶穌與我們同在的堅定信念讓步。若只是以短淺的眼光觀看,我們有時可能會覺得邪惡的陰影和日常生活中的辛勞占了上風。但教會確信,在跟隨主耶穌的人身上彰顯著永不黯淡的復活之光。」

教宗解釋說:「這是因為復活的偉大宣報在信徒們心中注入了深刻的喜悅和必勝的希望。基督真的復活了!今天教會繼續使這歡樂的宣報發出迴響,喜悅和希望持續不斷地在人們心中、面容上、舉止和言語中蕩漾。我們基督徒蒙召向那些我們遇到的人通傳這復活的訊息,尤其是受苦者,孤獨的人,處於動盪不安的人、病患、難民和被邊緣化的人。我們要把復活基督的光芒帶給每個人,這光是祂慈悲力量的標記。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L’Osservatore Romano

中國殉道聖人: 聖雷鳴道主教及聖高惠黎神父

02253 blog

聖雷鳴道主教 及 聖高惠黎司鐸 感恩祭禮儀經文

聖雷鳴道主教 及 聖高惠黎司鐸 時辰頌禱

1930 年(民國十九年)2 月 25 日, 廣東韶關代牧雷鳴道主教(St. Luigi Versiglia, SDB), 由連縣的本堂主任高惠黎神父(St. Callisto Caravario, SDB)陪同, 在連江口搭乘一艘載客的木船, 要到連縣去。陪同兩位傳教士一起去的, 尚有傳道員、老師和學生共十餘人, 都希望和傳教士一起能躲避當時土匪的搶劫。

約中午時, 到達一個名叫犁頭明的地方, 一隊十餘人的土匪喝令他們靠岸, 一開口就要求傳教士付出一大筆他們無法支付的買路錢。當土匪發現船上有幾個女孩時, 就試圖抓走她們。兩位傳教士還想好言相勸, 懇求土匪不要搶走女孩, 但土匪終究就是土匪, 根本不可理喻, 立即跳上船, 動手來搶女孩。兩位傳教士用身子擋住船艙門, 不讓他們進入船艙。土匪老羞成怒, 用長槍的柄托猛打傳教士的身軀, 致使他們週身受傷流血, 直至暈倒在地, 仍伸長手臂拉住女孩的手, 但她們還是被強力拖離, 然後土匪又把受傷的傳教士拖上岸, 將他們捆綁在一起。

距離傳教士只有三四公尺的三位女孩子, 看見高神父輕聲在主教耳邊細語, 她們認為是傳教士正在互相使告解聖事。此後土匪喝令傳教士走進竹林, 當時雷主教和高神父都同聲祈禱, 女孩們認為傳教士正在唸禱文來面對這最後時刻。

土匪中有人說: 「讓我們快快殺死他們, 因為他們是傳揚宗教的外國鬼。」

高神父曾問一土匪: 「你要多少錢?」

他回答說: 「我們不要錢, 我們要殺死洋鬼子! 」

傳教士用盡所有的辦法仍然無法救回女孩子們, 知道土匪非殺死他們不可, 於是兩位傳教士就在土匪的槍下英勇就義。土匪頭派人上前, 要殺傳教士時, 雷主教指著高鐸懇求說: 「我已老了, 就殺我罷! 但他尚年輕, 請饒了他罷! 」但被拒絕了;雷主教和高神父明白已經到了要獻上生命為基督耶穌作証的時候已經來到,於是安詳地、高聲地用一種在場的人聽不懂的意大利語祈禱。忽然一聲號令,他們都停下來。兩位傳教士端正地跪在地上,沉默地跪禱。

兩個負責行刑的土匪舉起槍描準兩位傳教士。被扣留在不遠的三個女青年聽到砰、砰、砰、砰、砰五聲槍響,馬上就號啕大哭起來,然後就被逼地跟著土匪到附近的山頭去了。

雷主教和高神父慷慨、壯烈地犧牲了他們的生命,為善盡他們的牧職,為保護三個女青年,他們的羊群,他們一字不漏地實現了福音的聖訓:「善牧為羊捨掉自己的性命。」(若10:11)

1983年 5月 15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宣佈他們為殉道真福, 讚揚他們為傳揚福音牧者的理想: 「善牧為羊群捨命。」2000年 3月 10日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宣為聖人,並定於十月一日在羅馬舉行冊封大典。

中華地區每年2月25日慶祝這兩聖人的任選紀念日。

聖雷鳴道主教、聖高惠黎司鐸,為我等祈!

殉道地: 廣東連江

更多資料: 鮑思高慈幼會聖母進教之佑中華會省

梵蒂岡連線 – 全心的奉獻

blog_1448424892

本集的《梵蒂岡連線》會跟您一起看看奉獻生活的美麗之處,還有還有慈幼會會士江志釗神父晉鐸銀禧的分享。

教宗致函慈幼會: 不要使青年失望 , 聆聽他們的渴求

blog_1437070492

一個月後,8月16日是鮑思高神父誕辰200週年。教宗方濟各在7月16日致函慈幼會總會長范達民(Ángel Fernández Artime)神父,感謝天主賜予了我們這份「青年的聖人」的恩典。教宗指出鮑思高神父精神和牧靈遺產中的本質,勉勵慈幼會士勇敢地活出這些本質。

教宗表示:「鮑思高神父首先教導我們不要做旁觀者,而要身先士卒地為青年提供完整的教育經驗,這樣的教育涉及人的整體。」

教宗在信函中強調:「意大利和歐洲在最近兩個世紀發生很大變化,但青年人的心沒有變,因為今日的男女青年依然對生命開放,願意與天主和他人會晤。與此同時,也有許多青年面臨灰心喪志、精神貧乏和走向邊緣的危險。」

教宗指出:「鮑思高神父的教育學是親切和藹,而教育者的愛應該通過具體和有效的行為表現出來。」

教宗還說:「鮑思高神父將自己完全獻給天主,滿懷熱忱地拯救人靈,尤其是青年的靈魂。這些態度使得神父能『走出去』,作出勇敢的抉擇,決定為貧苦青年服務,立志發起一場轟轟烈烈、為了窮人的貧窮運動。」

教宗繼續說:「今天同樣如此,慈幼會大家庭投入教育和傳教使命的新陣線,走上社會傳播新媒體的道路,致力於為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民、為發展中國家的人民、為移民地區的人民提供跨文化教育。」

此外,教宗還說:「十九世紀在都靈出現的挑戰已經具有了全球的幅度,這些挑戰是金錢崇拜、滋生暴力的不公平,意識形態的殖民,以及與都市環境有關的文化挑戰。」

在此,教宗邀請慈幼會士:「在教育機構內外復興神恩的創造力,願鮑思高神父幫助你們不使青人的深切渴求落空。」

教宗交給慈幼會士兩項任務:

1.是按照基督徒的人類學、以深刻影響青年人文化特徵的新媒體和社交網絡的語言實施教育

2.是拒絕將市場與生產置於人類尊嚴和工作價值之前的意識形態。

教宗引用本篤十六世提出的「教育危機」的概念,勉勵慈幼會大家庭在各修會和平信徒機構之間建立有效的培育聯盟,帶著不同的神恩一同前行,以幫助世界各地的青年。這項工作也需要有家庭的參與,因為缺乏有效的家庭牧靈,也就缺乏有效的青年牧靈。因此,成年人蒙召耐心地聆聽青年,理解他們的焦慮或要求,學習用他們能夠理解的語言與他們交談。

最後,教宗寫道:「教會對青年培育的期望很高,因此你們要繼承你們修會創始人的遺志,與青年、為青年說話及行動。」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會見玻利維亞度奉獻生活者: 做慈悲而非某種意識形態的見證人

blog_1436554794

7月9日,教宗方濟各在牧靈訪問玻利維亞的第二天行程中,於聖克魯斯的慈幼會學校會見了該國司鐸、男女會士和修生。教宗強調,基督徒不是某種意識形態的見證人,而是耶穌慈悲的見證人;耶穌使他們有能力關切民眾的苦難。

教宗在講話前,認真聆聽了四位度奉獻生活者的見證,感謝並擁抱了他們。之後,教宗與在場人士聆聽了《馬爾谷福音》所記載的瞎眼乞丐巴爾提買呼求耶穌治癒的事跡。教宗反省了福音事跡,列出跟隨耶穌的門徒在面對人類苦難時的三種態度。

第一種態度在遇到人類苦難時冷漠無情,不為所動,已經對不義之事習以為常。

教宗說:「他們的心由鎧甲包裹,是封閉的,失去了驚歎的能力,即失去了改變的可能性。」其後,他感歎道:「有多少跟隨耶穌的人面臨這種危險啊!他們認為自己跟隨耶穌,卻不願意關切苦難的弟兄。他們的生命是貧瘠的。這種態度為『拿著遙控器不斷換台的靈修』(spiritualità dello zapping),這些人關注最新消息,閲讀最近的暢銷書,卻沒有接觸、互動,讓自己涉身其中。」

對待巴爾提買呼求的第二種態度,是那些叫他閉嘴、不要打擾的人的態度。

教宗說:「這些人總是責備,他們是主教、司鐸、修女、教宗等。秉持這種態度的人面對天主的子民,不斷地指責,抱怨、叫子民不要作聲。」

教宗勉勵道:「請你們給他們一個愛撫,聆聽他們,告訴他們耶穌愛他們。」教宗又列舉某些人的抱怨說:「這位女士,這樣不行,我講道的時候這個孩子為啥哭哭啼啼的呢?」教宗繼續說:「難道小孩的哭聲不是一種崇高的宣講嗎?這種抱怨是孤立意識的悲劇,有這種意識的人認為耶穌的生命只屬於那些他們覺得合適的人,追根結底,他們非常看不起忠於天主的子民。他們不再是牧人,而是長官,總是給天主子民製造障礙。這樣的態度不僅使他們遠離了民眾的呼求或哭泣,更使他們喪失了喜悅的緣由。」

教宗勉勵在場的神父、男女會士和修生說:「與樂者同樂,與悲者同悲,正是司鐸和度奉獻生活者內心奧秘的一部分。」

最後一種態度是像耶穌那樣在他人的苦難面前停下腳步,把精力放在他身上。在他的生命中紮根,非但不叫對方住嘴,反而問他:「你願意我給你做什麼?」。

教宗說:「不存在不停下腳步的憐憫;若你不停步,就是缺少天主的憐憫之心,不聆聽和關懷他人。憐憫不是拿著遙控器不斷地換台,不是壓制痛苦的呼聲。相反地,憐憫正是愛的邏輯。愛的邏輯不以恐懼為中心,而以源自愛的自由為中心,視他人的益處高於一切。這種邏輯源自不害怕關切民眾的苦難。」

最後,教宗說:「我們不是某種意識形態的見證人,不是某種神學研究方式的見證人。我們不是『天主的官員』,我們是『耶穌治癒與慈悲之愛的見證人』,不是因為我們特殊,不是因為我們更優秀。我們是見證人,因為基督的慈悲改變了我們。」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接見慈幼會士:「我對那份慈幼會的喜樂永誌不忘!」

blog_1435005451

6月21日,教宗方濟各在都靈牧靈訪問首日,在聖母進教之佑大殿接見慈幼會大家庭,強調「能應對危機的教育措施」是首要工作。今年是慈幼會會祖聖若望鮑思高神父誕辰二百週年,教宗的接見意義格外非凡。

在慈幼會大家庭面前,教宗方濟各放下講稿,回憶起他與慈幼會的不解之緣,他所受的薰陶正是以鮑思高神父的教育模式為基礎。慈幼會士幫助他勇敢面對人生,在喜樂和祈禱中向前邁進。

教宗強調,今日極為貧困的青年需要那能應對危機的教育措施,需要有一種應急教育,在短時間內培養學生學會一種專業技能。教宗說:「我們不要想這些街頭少年能立刻唸文科或理工中學,但我們必須提供給他們能作為工作泉源的一些事。」

在一個失業問題嚴重的世界,慈幼會的培育模式對青年格外珍貴。慈幼會的創意把握住今日的挑戰,即教育,以慈幼會的喜樂,帶領青年喜樂。教宗最後說:「慈幼會的喜樂是我學會的另一件事,我對那份喜樂永誌不忘。」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梵蒂岡連線》- 傳教士的熱忱

blog_1432675854
傳教事業是教會重要的一環。教宗多次提及要傳教我們就要走出去,將天主的喜樂帶給身邊的人。什麼是傳教士呢? 本集的梵蒂岡連線會跟您認識教會對傳教事業的教導,還有慈幼會胡子義神父的專訪。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