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發表《熱愛聖經》宗座牧函,紀念聖熱羅尼莫逝世1600週年

聖熱羅尼莫「對我們21世紀的基督徒來說,始終富有現實意義」。為此,西方教會在這位偉大教父逝世1600週年的機會上,教宗方濟各發表了一封牧函,題名為《熱愛聖經》(Scripturae Sacrae Affectus)。這份對聖經的熱愛,正是聖熱羅尼莫「通過他的生命和作品留給教會」的遺產。「孜孜不倦的學者、翻譯者、注釋聖經者、高深的鑑定者、熱情傳揚福音的人、細膩詮釋聖經的人、熱血且有時激烈捍衛基督信仰真理的人」、苦修而頑強的獨修士,以及靈修指導專家:這就是聖熱羅尼莫。

熱羅尼莫的生平

在牧函中,教宗方濟各回顧了聖人的生平,談到他扎實的基督信仰培育,以及他的學術、旅行、友誼和經驗。聖熱羅尼莫選擇在曠野裡過獨修生活,其意義深遠至極:他選擇在極度簡樸、回歸本質的地方,「與天主相遇,與主親密無間,並透過默觀、內在的試煉、靈性搏鬥,認識了脆弱,清楚意識到自身與他人的限度,承認眼淚的重要性」。在曠野裡,年輕的熱羅尼莫「體會到天主具體的臨在,需要與祂建立人性的關係,領受祂仁慈的安慰」。

熱羅尼莫是阿奎萊亞的盧菲諾的年少故交,也認識納齊安的額我略等人。熱羅尼莫曾與盎博羅削相遇,跟奧斯定時常書信往來,並奉獻一生,「努力讓他人更容易理解神聖的經典,勤奮地從事翻譯和注釋工作」。他決定獻身於天主,大約於379年在安提約基雅被祝聖為司鐸,後來遷至君士坦丁堡,把重要作品從希臘文翻譯為拉丁文,並熱忱地持續進修。「蒙受祝福的不安引領著熱羅尼莫,促使他樂此不疲、熱情投入研究」。教宗方濟各如此寫道,並引用聖熱羅尼莫的話:「我偶爾會失望,更常感到挫敗;但是,我隨後便為了堅持學習的決心,振作起來。」

與羅馬的關係

經歷了年輕求學的時光,熱羅尼莫回到羅馬,於382年成為教宗達瑪索的密切合作者,並在渴慕福音的「羅馬貴族婦女的支持下」開辦了聖經講習班。正是在那段歲月裡,熱羅尼莫「著手校訂先前翻譯為拉丁文的福音書,或許還包括《新約》的其它部分」。教宗表示,「對熱羅尼莫來說,羅馬教會是一片沃土,基督的種子在那裡結出碩果」。那段時期,基督徒的不和往往導致教會分裂,熱羅尼莫始終以伯多祿聖座為可靠的參照點。他說:「我誰都不跟隨,只跟隨基督。我與伯多祿聖座保持共融,深知教會是在那塊基石上建造的。」

達瑪索教宗蒙主恩召後,熱羅尼莫離開了羅馬城,踏上新的旅途,展開其它研究,最終選擇在白冷城耶穌誕生洞穴附近生活。他在那裡創建了兩個隱修院,一個是為男性,一個是為女性,並且接待朝聖者。熱羅尼莫「展現出他的慷慨好客,接待所有抵達那片土地,以求親眼看見、親手觸摸救恩史的地點的人,從而把文化和靈性研究相結合」。

熱羅尼莫於420年在白冷城安息主懷。他在那裡度過了「一段極為豐盛又精彩的生活,全然投入聖經研究,致力於從希伯來原文翻譯整部《舊約》聖經的不朽偉業。在那段期間,他為《先知書》、《聖詠》和聖保祿書信寫注釋,編撰了聖經研究的輔助文件。這份珍貴的工作成果至今仍然能在他的作品裡欣賞到,那是「對照與合作的成果,涵蓋了手稿的謄抄及校對,以及省思和討論」。事實上,熱羅尼莫這麼說:「我從不相信單靠我一人之力能研究神聖的著作,……我習慣提出問題,而且也對我相信自己熟知的事提出疑問,並對我不確定的道理提出懷疑。」他深知自己的限度,懇請「代禱的持續支持,祈求『在啟發聖經撰寫工程的同一聖神內』成就他翻譯聖經的工作」。

為他人服務的學術研究

教宗方濟各在宗座牧函中指出,「熱羅尼莫的研究顯示出一份在團體內並為團體效勞的努力,它也為我們,為我們時代,以及教會眾多文化機構,樹立了眾議精神的典範,好讓教會機構始終是個『把學問化為服務的地方,因為缺乏從合作而來、在合作中匯流的學問,就沒有真正且整體的人類發展』」。教宗強調,「如此共融的基礎在於我們無法獨自誦讀的聖經:『聖經是在聖神的啟發下,由天主子民、為天主子民撰寫而成的。唯有在這與天主子民的共融中,我們才能真正以『我們』的身份進入天主願意親自告訴我們的真理核心。』」隨後,教宗也提及熱羅尼莫的書信,聖人在這些信函中探討了許多教義辯證,「始終捍衛純正的信仰,展現出他是個重視關係的人,竭力溫柔地全然投入其中,不刻意討人喜歡,卻體驗到『愛是無價之寶』。因此,他猛烈又真誠地活出情感」。

理解聖熱羅尼莫的兩個關鍵點

「為能全面理解聖熱羅尼莫的個性,必須兼顧他信仰生活的兩大特性:一方面,為了被釘十字架的耶穌的愛(參閱:格前二2;斐三8、10),他完全而嚴謹地獻身於天主,棄絕任何人性的滿足;另一方面,他勤於研究,一心只為更加完全領會上主的奧秘」。教宗闡明,這兩大特性也呈現在這位教父的藝術上:首先,熱羅尼莫是隱修士的楷模,「因為苦修祈禱的人應當辛勤地研究和默觀」;再者,熱羅尼默也是學者的榜樣,因為「學者必須謹記,嚴格來說,唯獨全心全意愛天主,摒棄各種人的雄心壯志、世俗渴望,學問才算有效」。

熱愛聖經

教宗表明,「聖熱羅尼莫的靈性特徵,毫無疑問地始終是他對天主聖言的熱愛」。熱羅尼莫強調,聖經蘊含了「天主啟示自己的謙遜特質,相較於西塞羅的精煉拉丁文而言,希伯來文表現出粗陋、幾近原始的特色」。此外,熱羅尼莫教導我們不僅要「研究福音書,以及《宗徒大事錄》和書信裡的宗徒傳統,因為在整部《舊約》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助於融入基督的真理與富饒。

服從

教宗邀請眾人也關注熱羅尼莫的另一個特徵,即:服從。他對聖經的愛裡浸潤著服從:「首先,面對藉由言語通傳的天主,必須恭敬地聆聽;接著,面對那些在教會內代表著詮釋已啟示之訊息的活傳統的人,也要服從」。無論如何,這份服從絕非「純粹被動地接受已知的事」;相反地,它「需要個人積極地研究」。「我們可以把聖熱羅尼莫視為天主聖言忠信而勤奮的僕役,他完全獻身於促進他在信仰內的弟兄姊妹更加適當地理解那託付於他們的神聖『寶庫』。」

熱羅尼莫是今天學者的嚮導

此外,教宗方濟各也表示,「熱羅尼莫是我們的嚮導,一來是因為……,他引領每個讀者進入耶穌的奧秘,二來是因為他負責任又有系統地擔任了解經和文化的媒介,好能正確又有益地誦讀聖經」。教宗進而闡述,「熱羅尼莫協調又睿智地運用了在他的歷史年代已存在的傳述天主聖言的語言能力、精確的分析、手稿的評估、精準的考古研究,以及詮釋歷史的知識和所有方法論的資源,為正確地理解在啟發下撰寫的經書確立方向」。為此,教宗指出,即使是在當今的教會內,聖熱羅尼莫的工作也是至關重要。「詮釋聖經的行動務必受到特定專長的支持」。教宗接著提到聖經研究方面的傑出機構:位於羅馬的宗座聖經學院、奧斯定會教父學院,以及在耶路撒冷的聖經學校和方濟各會聖經研究中心。教宗籲請每個神學院「努力把聖經講授列入課程,以確保學生具備詮釋能力,包括注釋經文和聖經神學概要的領域」。「聖經的富饒不幸地遭到許多人忽略或輕視,因為他們並未獲得這門學問的基礎」。教宗強調,「培育也要擴展至每個基督徒,讓每個人都有能力打開聖經,從中汲取無法估計的智慧、希望和生命果實」。因此,在教宗的敦促下,欽定了天主聖言主日,這項舉措旨在「鼓勵聖經的誦讀祈禱,以及熟悉天主聖言」。

拉丁文通俗本聖經

熱羅尼莫最有名的作品,無疑是從希伯來文原文翻譯成拉丁文版的《舊約》,那是「辛苦耕耘、研讀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最甜美果實」。這個版本也就是所謂的拉丁文《通俗本》。教宗解釋道,在熱羅尼莫的時代,羅馬帝國的基督徒如果想要閱讀完整的聖經,就只有希臘文的版本。對於拉丁文的讀者來說,沒有聖經的完整版,而只有零散、不完整的翻譯本,而且是從希臘文翻譯過來的。熱羅尼莫和他的傳人的功勞在於開始修訂完整的新版聖經。

「熱羅尼莫在羅馬時,就已在達瑪索教宗的鼓勵下著手修訂福音書及聖詠。之後,熱羅尼莫退居在白冷城時,開始直接從希伯來文翻譯整部《舊約》:這項工程耗時多年」。在這項工程上,熱羅尼莫「發揮了他的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知識,以及他扎實的拉丁文培育,他也善用了他所擁有的哲學技巧」;這項「成果著實是曠世偉業,在西方文化歷史上留下烙印,塑造了西方的神學用語」。中世紀的歐洲學會了誦讀熱羅尼莫翻譯的聖經,藉以祈禱和討論。

翻譯如同本地化

教宗接著寫道,藉著拉丁文通俗本聖經,「熱羅尼莫得以把聖經『本地化』,融入拉丁語言和文化中。他的這項工作成了教會傳教行動歷久不衰的模範」。「熱羅尼莫的翻譯工作教導我們,每個文化的正向價值和形式,為整個教會來說都是一種富饒。天主聖言在新的翻譯中以不同方式宣揚出去、得到理解並且活出來,這些方式充實了聖經」。大額我略教宗的名言是,聖經跟著閱讀的人成長,世代以來接收新的口音、新的腔調。

教宗方濟各表示,「聖經需要按照每個文化、每個世代,甚至是我們當代全球世俗化的文化中的用語和思維,持續地進行翻譯」。因此,「翻譯不是個只涉及語言的工作,還要真正符合更廣義的倫理決定,與生命的整體觀念相連結」。對此,教宗指出,「若沒有翻譯,不同語言的團體恐怕無法彼此溝通;我們或許會互相關上歷史的門,否認建設相遇文化的可能性。沒有翻譯,事實上,就不能款待他人,甚至是會助長仇視的行徑」。反之,「翻譯的人搭建橋樑」。

熱羅尼莫逝世1600週年

教宗然後表示,慶祝聖熱羅尼莫逝世1600週年,讓人看見「天主聖言翻譯成3千多種語言的特殊傳教活力」,以及許多「傳教士從事出版,彙整文法、字典和其他語言工具的寶貴工作」。這些奠定了人與人溝通的基礎,承載了「傳教士抵達每個人身邊的夢想」。為此,教宗呼籲「重視這一切工作,並在這方面投注心力,促使克服無法溝通和缺乏相遇的藩籬。

教宗方濟各向青年提出的挑戰

在概述了熱羅尼莫的形象和他對研究的熱愛後,教宗最後強調當今的一大問題,而且這問題不僅關乎宗教,即:目不識丁。換句話說,就是缺乏注釋學方面的能力來培養我們文化傳統的可靠詮釋人員和翻譯人員。因此,教宗尤其向青年提出一項挑戰:「請你們著手研究你們的遺產。基督信仰使你們成了無法超越的文化遺產的繼承人,你們必須繼承它。請你們對這歷史充滿熱情,這是你們的。請你們大膽地定睛注視年輕時有所不安的熱羅尼莫,他就像耶穌比喻中的人物那樣,賣掉了他的所有家產,為獲得『最珍貴的珍珠』。」

教宗稱熱羅尼莫為「基督的圖書館」。這座恆久的圖書館在16個世紀之後,持續教導我們愛耶穌的意涵,這份愛與親近天主聖言密不可分。因此,這個1600週年紀念召叫我們「去愛熱羅尼莫所愛的,重新發現他的著作,並接受他核心最生動活潑的靈修的影響所觸動,那是更加認識啟示的天主的不安與熱情渴望」。教宗最後以熱羅尼莫的話語勉勵青年說:「請誦讀聖經;你的手上千萬別缺少神聖的經書。」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在信德的光照下讓愛像病毒一樣四處傳播

圖片:梵蒂岡新聞網

2020年9月30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城的聖達瑪索庭院,舉行例行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繼續他前幾週的「治癒世界」要理講授。

教宗指出:「最近幾週我們共同反思了如何治癒世界,使之不再受目前疫情大流行所凸顯的痛苦。作為耶穌的門徒,讓我們以信、望、愛三德來引導我們,我們接受跟隨祂的腳步,優先選擇窮人、重新思考如何使用物質財富和照料我們的共同家園。」

「願這條路能繼續下去」,教宗表示:「他希望我們把我們的眼睛始終聚焦於耶穌,耶穌不分種族、語言和國家,保護和治癒世界,並照料每一個人。」他解釋說:「為了做到這一點,並緊隨耶穌的腳步,我們必須默觀和欣賞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受造物的美好,因為所有這些都出自天主的慈心。」

教宗接著指出:「這樣,我們就可以在我們的貧窮和受苦的弟兄姐妹身上辨認出基督的臨在,去與他們相遇,傾聽他們的哀哭和大地的呐喊。我們認出基督,便能使社會重生而非恢復原有所謂的常態。」他解釋:「我們曾經了解的常態已因不正義而生病。這病毒凸顯了許多的不正義,這都是我們人類造成的結果。反之,我們蒙召去建設天國的常態,在其中人人都有麵包,並充足富裕,社會機構是基於貢獻、分享與分配,而不是佔有、排斥和積累。」

教宗繼續說:「要克服疫情大流行,我們不僅要必須找到治療新冠病毒的方法,而且還必須找到治癒人類和社會-經濟的病毒的方法。」

教宗最後指出:「一個公平和公正的社會是一個更健康的社會,我們能夠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建設基督為我們開創的天國,即在黑暗中建立的光明王國、在許多暴行中建立的正義之國,它是許多痛苦的喜悅,疾病與死亡的痊癒與救贖。在信德的光照下讓愛像病毒一樣傳播,讓希望傳遍全世界。」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關於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的緣由及動向

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於2018年9月22日簽署了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協議。協議在一個月後正式生效,因此將於今年10月22日到期。聖座傳播部編輯主任托爾涅利(Andrea Tornielli)為此發表文章,談論這個受到媒體關注的問題。他强調,這項協議在考慮予以最後敲定或作出其它決定之前,預計試行兩年。

托爾涅利表示,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最近解釋說:「有意建議中國當局考慮延期,繼續以臨時的形式采用這項協議,就如近兩年所行的那樣,需要進一步檢驗協議為在中國的教會的益處。」帕羅林樞機指出:「儘管最近10個月以來的疫情加重了緩慢和困難的進程,在我看來,則標示了一個值得繼續的方向,然後我們拭目以待。」

聖座與中國政府於2018年9月22日發表首項聯合聲明後,便清楚説明協議的内容並非直接涉及聖座與中國的邦交、中國天主教會的法律身份,以及聖職人員與國家當局的關係。《臨時協議》唯一涉及的是主教任命的程序:這對於教會生活,以及中國天主教會的牧人與羅馬主教和世界主教的共融,是基本的問題。

因此,《臨時協議》的目的絕不是純粹外交性的,更不是政治性的,而向來純屬牧靈性質。換言之,它的目的是讓天主教信徒所擁有的主教應是與伯多祿繼承人完全共融,同時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承認的牧人。

教宗方濟各在《臨時協議》簽署後,立即於2018年9月發表《致中國天主教信友及普世教會文告》,提到數十年來在中國的天主教會内部留下的「創傷和分裂」,這尤其集中在「作為教會純正信仰的守護者和共融的保證者主教們身上」(3號)。政治機構在天主教會團體内部生活的介入造成所謂「地下」團體的現象,這些團體設法避開政府宗教政策的控制。

教宗方濟各清楚意識到,由於「軟弱及錯誤」,甚至「不當的外在壓力」給教會共融造成傷害,在他的前任們開啓並向前推進的漫長談判的歲月之後,他恢復了與未經教宗授權而祝聖的中國主教們的圓滿共融。這是一項經過思索、祈禱和審視了每個人的個別情況後,作出的決定。教宗闡明。《臨時協議》的唯一目的乃是 「支援和推動在中國的福音傳播及重建教會圓滿與有形可見的共融」(同上,3號)。

臨時協議簽署後的最初兩年,在羅馬的同意下促成了新的主教任命,而一些主教也得到北京政府的正式認可。即使疫情的緣故在最近幾個月使雙方的接觸處於凍結狀態,所取得的成果雖然有限,卻是積極的,它提示我們繼續在今後一段時間實行這項協議。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閱讀更多相關資訊

教宗公開接見:落實輔助原則和聆聽弱小者,方能走出危機

圖片:Vatican Meida

「在醫治社會的進程中,人人蒙召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2020年9月23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稱之為「走出當前困境的道路,眼前的危機攸關醫療衛生、社會、政治和經濟。為了促進民眾參與治療及重生的工程,每個人都該獲得適當的資源。然而,許多人往往無法參與重建公益的事務,因為他們遭到邊緣化、被排斥或受到忽視;某些社會群體無法貢獻己力,因為他們在經濟或政治方面難以喘息。在某些社會裡,很多人不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信仰和價值觀。在其它地方,尤其是在西方世界,很多人自行壓抑自己的道德或宗教理念。但是,這樣無法走出困境,或者無論如何,不能更好地走出來。」

回顧歷史,教宗表示:「在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後,庇護十一世教宗闡明,為能真正地重建,輔助原則至關重要。這是一種由雙重動力所推動的社會原則:一是由上往下,二是由下往上。國家等社會的最高階層,以及中低階層都必須參與其中。個人、家庭、協會、企業、所有中間團體,以及教會,都極為關鍵。而今,原住民的聲音、文化和世界觀,並未列入考量,忽視輔助原則的情況有如病毒一般散播開來。」

教宗說:「讓我們想想各國提供的大規模金融援助。它們多聆聽大型金融公司,而非人民或那些推動實體經濟的人。它們多聆聽跨國公司,而非社會運動。它們多聆聽有權勢的人,而非弱小者。這不是人性之路,不是耶穌教導我們的道路,沒有落實輔助原則。如此一來,人們無法在自己的救贖上扮演主要角色。或者,我們也想想治療病毒的方式:它們多聆聽大型製藥公司,而非在第一線的醫院或難民營服務的醫護人員。這不是一條好的道路。人人都該受到聆聽,不論他身處高位,或是位於基層。」

為能更好地走出危機,教宗指示了一條好的道路,即:「該當落實輔助原則,尊重每個人,特別是弱小者的自主權和創造力。團結之路需要輔助原則,因為缺乏社會的參與,少了中間團體的貢獻,就沒有真正的團結互助。」教宗列舉的中間團體包括:家庭、協會、合作社、小型企業,以及各種民間社團。「這種參與有助於預防並糾正全球化和國家行動的某些負面狀況,如同在治療全球疫情受害者時也發生的那樣。『基層』的這些貢獻理當受到鼓勵」。

走出危機,意味著改變,而且是人人做出真正的改變。教宗籲請眾人建設一個地方層級與全球層面互相充實的未來,讓少數群體的美好與富饒能在其中綻放光彩,較富裕的人能為較貧困的人服務。

教宗接著談到在封城期間民眾自發性的掌聲。教宗說:「那是給醫生、護士的掌聲,作為鼓勵和希望的記號。很多人冒著生命危險,很多人獻出了生命。讓我們把這掌聲也送給社會團體的每個成員,送給大家,送給每個人,致以他們的寶貴貢獻,無論這貢獻是多麼微小。」

教宗也邀請眾人向「被丟棄的人」獻上掌聲,諸如年長者、兒童和殘疾人士;我們也要向勞工,以及所有提供服務的人獻上掌聲。

在掌聲之外,人們也要勇敢地懷抱希望和遠大夢想。教宗最後勉勵說:「我們別試圖重建過去,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新的事物在等待我們。上主許諾說:『我將更新一切。』讓我們鼓勵彼此夢想遠大,追求這些理想,別試圖重建過去,尤其是那汙穢不堪、早已病態的部分。」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向阿根廷青年發表視頻訊息:你們要有改變世界的理想

圖片:facebook.com/arzctes

2020年9月19日,阿根廷青年參加了該國東北部地區第41屆青年朝聖活動。在此機會上,教宗方濟各向他們發表了視頻訊息,勉勵他們「成為生活的人、有理想的人和改變世界的人。不要停止不前,不要成為一尊雕像」。科連特斯(Corrientes)總教區在9月19日公布了教宗的這段視頻。

因新冠肺炎疫情的緣故,今年的朝聖活動以虛擬方式舉行。教宗在視頻中也提到這特殊情況,他說:「這次朝聖活動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舉行,但是,即便是虛擬的,你們也是以一貫的方式進行:全心全靈地去和聖母瑪利亞相遇。」

教宗接著表示:「在這虛擬、新穎卻依然是朝聖的旅程上我陪伴你們。重要的是永遠不要忘記生活是一段旅程 。在人生漫長的路程上,大家都會遇到困難、犯錯誤,即使如此,也必須不斷努力站起來並回歸正軌,因為停止不前有可能像羅特的妻子那樣成為雕像的危險。她因回頭看索多瑪城而變為鹽柱。」

最後,教宗降福阿根廷青年,並提請他們說:「聖母瑪利亞知道在你們每個人心中發生的事,因為她是母親,她照顧你們。」

阿根廷東北部地區一年一度到伊塔蒂聖母朝聖地的朝聖活動始於1979年,通常約有30萬來自阿根廷不同教區的青年參加。儘管今年的朝聖活動無法如常舉行,科連特斯總教區的總主教斯坦諾夫尼克(Andrés Stanovnik)照慣例在聖母大殿舉行了一台隆重彌撒。不同的社交網絡直播了彌撒禮儀,讓所有青年能夠參與。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facebook.com/arzctes

教宗致函年長及患病司鐸,感謝他們對天主和教會忠貞不渝的愛的見證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在致「司鐸弟兄們」的一封信函中,感謝倫巴第大區的主教們今年組織了 第六屆「年長及患病司鐸友愛祈禱日」活動。本屆祈禱日活動在貝加莫(Bergamo)卡拉瓦喬聖母朝聖地(Sanctuary of Our Lady of Caravaggio)舉行。

教宗在信函中表示,關懷年邁體弱司鐸的舉措十分美好。儘管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限制,仍有許多年長和患病的神父,能和他們的主教們一起前往卡拉瓦喬聖母朝聖地參加祈禱朝聖活動。教宗對此感到欣慰。

在信函中,教宗感謝他「親愛的司鐸同道」,因為他們見證了對天主和教會忠貞不渝的愛。教宗寫道:「你們默默宣講生命的福音,謝謝你們;因為你們是為建立教會明天的生活記憶,謝謝你們。」

教宗指出,近幾個月來,由於疫情大流行,許多人感到處處受限制。在有限的空間裡,天天度日好像沒有盡頭。教宗繼續說:「我們感受到缺乏來自親人和朋友們的愛,對傳染病的恐懼使我們意識到了我們的脆弱性。」教宗表示:「希望這個時期能幫助我們了解,不虛度光陰遠比占據空間來得重要;它幫助我們享用與他人相遇的美好,從自滿的病毒中獲得治癒。」

接著,教宗引用聖經的話說:「同樣,在我們的鐸職生活中,脆弱性『像煉金者用的爐火,又像漂布者用的滷汁』(拉三2),它提升我們到天主那裡,淨化並聖化我們。我們不害怕受苦:上主和我們一起背十字架。」

最後,教宗把患病和年長的司鐸托付於聖母瑪利亞,並在祈禱中紀念因感染病毒而過世的司鐸和那些正與病魔抗爭的人。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以默觀和關懷的態度成為生命和地球的守護者

圖片:Vatican Media

2020年9月16日,教宗方濟各於在梵蒂岡城的聖達瑪索庭院,舉行例行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教宗繼續他的「治癒世界」要理講授,他從教會的社會訓導來闡釋如何應對新冠病毒疫情危機。教宗強調,默觀和關懷這兩種態度顯示出糾正和重新平衡人類與受造物關係的方式。

教宗強調:「為了克服疫情大流行,人類必須彼此照顧和彼此關懷。我們必須支持那些照顧脆弱者、病人和年長者的人,因為,他們在當今社會中起著重要作用,雖然他們常常得不到表揚和應有的酬報。」教宗繼續說:「我們也必須照顧我們的共同家園。所有的生活方式都是相互關聯的,我們的健康依賴於天主創造並委托與我們的生態系統。」

教宗說:「對濫用我們共同家園最好的解藥是默觀,如果沒有默觀,就很容易淪為不平衡和絕對人類中心主義的犧牲品,這種思想過度重視我們人類的角色,把我們人類定位為所有其它受造物的絕對統治者。」

教宗解釋說:「對聖經關於創造的曲解造成了這種誤解,因而導致對地球的剝削,以至於使其窒息。我們自以為我們處於中心地位,聲稱擁有天主的家;因此,我們破壞了祂創造的和諧,我們變成了掠奪者,忘記了我們是生命守護者的使命。」

教宗接著指出:「地球需要我們經營才適合生活,但絕不能剝削地球。相反地,我們的任務是照顧我們的共同家園。我們最貧窮的弟兄姐妹和大地母親正為我們造成的破壞和不公正而哀嚎,他們哀求我們要改變路徑。」因此,教宗強調:「重新找回默觀的面向很重要。當我們這樣做時,人們就會發現天主賜予我們事物的内在價值。」

教宗繼續解釋:「那些懂得默觀的人,將更容易著手改變導致退化和損害健康的因素。他們將努力教育並推動新的生產和消費習慣,為新的經濟增長模式作出貢獻,好能確保尊重我們的共同家園。」

教宗最後在結束要理講授時強調:「所有人都能在關懷受造物方面發揮作用。我們每個人都能而且必須成為共同家園的守護者,能夠因天主的受造物而讚美天主,並能夠默觀和保護它們。」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叮囑家庭:懷著責任感展開新的學年度

許多家庭於9月12日通過媒體在精神上參與了意大利第13屆龐貝和洛雷托全國朝聖活動。為此,教宗致函問候這些家庭,並在新的學年度開始之際,期勉他們懷有責任感,並以青年為中心。教宗這封信函由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署名,收件人是活動主辦方、意大利主教團秘書長魯索(Stefano Russo)主教。在宗座促進新福傳委員會的贊助下,意大利主教團與神恩復興運動和家庭協會全國論壇一同舉辦本屆活動。為遵守新冠病毒防疫規範,現場參與活動的人數有限。

本屆朝聖活動的格言為聖保祿宗徒的話語:「你們要喜樂,要服從勸勉,要同心合意」(參閱:格後十三11)。教宗的信函提到這一格言,並指出「教宗方濟各向活動主辦方及合作者表達祝賀,因為在這段時期,家庭因全球疫情格外痛苦煎熬,它們渴望再次做出這信仰與團結的見證,好使每個人都能從祈禱與兄弟共融中汲取向前邁進的希望和力量」。

教宗由此念及學校復課一事。他期勉:「人人都能懷著無比的責任感,善度學年度的重啟階段,秉持更新教育契約的願景,視家庭為主角,以青年男女為中心:他們的健康成長、完善培育和敬業樂群,是全社會享有寧靜又繁榮的未來的條件」。

在信函的結尾,教宗方濟各與朝聖者一起「懇求童貞聖母瑪利亞的轉禱,祈願在意大利、歐洲和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家庭,都能繼續匯流成浩浩湯湯的江河,在天主子民和整個社會中傳揚生命與信望愛三德」。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以無窮盡的愛應對新冠疫情大流行

圖片:Vatican Media

2020年9月9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城的聖達瑪索庭院,舉行例行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他將當日有關「治癒世界」的要理講授聚焦於「共同福祉」的概念上。

教宗說:「如果我們衆人一起追求共同福祉,我們就比以往能更好地擺脫新冠病毒疫情帶來的危機。」教宗感嘆:「我們已經開始看到集團利益正在顯露,有些人出於自私的目的試圖利用這場危機。」

教宗解釋道:「基督徒應以愛,特別是天主對我們的愛來應對疫情大流行和隨之而來的社會經濟危機。我們蒙召去愛每一個人,不僅要愛我們的朋友和家人,甚至要愛我們的敵人。要將這愛付諸實踐是困難的,但這是一門可以學習和改進的藝術。愛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建立人際關係,而且可以使社會、文化、經濟和人際關係蓬勃發展,從而使我們能夠建設『愛的文明』。」

教宗表示:「當前的危機正在幫助我們体認到每個人的個體利益都與整個社會的共同福祉緊密相連。」教宗堅信:「一個不受柵欄、邊界、文化和政治差異阻擋的病毒,必須用一種沒有柵欄、邊界和差異的愛來面對。」

教宗繼續解釋道:「從另一方面來説,如果以自私或利己的方法來解決危機,也許我們能走出新冠病毒疫情危機,但肯定不能走出疫情所帶來並加劇的人類和社會危機。相反,每個人,特別是基督徒都有責任為促進共同福祉而努力工作。」

教宗承認:「政治常常有不良的聲譽,也許並非沒有道理。好的政治是可能的,當它將人和共同福祉置於其職責的中心時。因此,這就要求所有人,特別是那些承擔社會和政治責任的人,將自己的行為植根於倫理原則,並以社會和政治之愛來培養他們。」

因此,教宗強調說:「現在是以所有人的共同奉獻改善我們社會仁愛的時候了,每個人都必須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沒有人該置身於外,袖手旁觀。通過我們的舉動,即便是一個最簡單的舉動,也會讓不可見天主的形象成為可見的,因為天主是愛。」

教宗最後總結道:「在慈悲天主的助佑下,如果我們攜手為共同福祉而齊心協力地工作,我們就能治癒世界。」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三鐘經:說人閒話是一種比新冠病毒更糟的瘟疫

CNS photo/IPA/Sipa via Reuters

教宗方濟各9月6日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主持誦念三鐘經祈禱活動。念經前,他省思了主日福音内容。當天福音記述「弟兄規勸之道」(瑪十八15-20),教宗稱,耶穌以某种形式為大家提出三個步驟來規勸有過失的弟兄姐妹。

福音中說,當一個有過失的弟兄不聽單獨來規勸他的人,即使有兩三個見證人在場他也不聼,最後要告訴團體,即教會。如果他連教會也不聼從,耶穌說,「就將他看作外教人或稅吏」(17節)。教宗指出:「這種表面看來對犯錯的人如此鄙視,但實際上是要我們把這位弟兄交在天主手中,因為只有天父能展示出比所有弟兄合在一起的愛更大的愛。」

教宗接著表示:「耶穌的教導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因為當我們看到我們的弟兄姐妹犯錯時,我們平常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告訴他人。」教宗指出這種行為的後果說:「說閒話封閉了團體的心,令教會不能合一。最大的說閒話者是魔鬼,牠總是去說別人的壞事,因為牠是說謊者,試圖摧毀教會,令弟兄姐妹彼此疏遠而不形成團體。」教宗籲請弟兄姐妹「盡一切努力不要説長道短。說閒話是一種比新冠病毒更糟糕的瘟疫!我們要努力不説長道短。」

教宗在他的省思中,也提到有關規勸弟兄的態度,就是懷著基督的愛去規勸。對一個有過失的弟兄,耶穌建議的第一個規勸步驟是,謹慎地去找他,不是去判斷而是幫助他。教宗說,或許一開始我們會擔心弟兄的反應,但後來會「感謝」,因為這是「弟兄友愛的舉動」。

教宗指出:「儘管本著善意,如果第一步規勸兄弟失敗了,不要放棄,而是去請求其他弟兄姐妹或兩三個證人的幫助,就如梅瑟法律所規定的,實際上是為保護該人免受假的起訴者的指控。耶穌在福音中說,若是被規勸的弟兄仍不聽從,就要告訴教會。」

教宗最後表示:「要在教會内始終建立新的弟兄關係。」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