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生態苦路》

在悔改更新的四旬期裡,我們為迎接基督的復活作準備。

天主教香港教區全人發展委員會邀請夏志誠輔理主教重新撰寫《生態苦路》,鼓厲大家透過默想主耶穌的苦難時,加入生態環保的角度,反省我們與萬物之間的關係,並在傳統靈修的操練中,加深與主的關係,走過一趟生態皈依的旅程。

正如夏主教在苦路的前言中期望,《生態苦路》能夠偕同兄弟姊妹們,「進一步的效法生態主保聖方濟,在萬物之中認出天主,在天主之內懷抱眾生」。

本委員會現誠邀閣下,在四旬期內透過《生態苦路》,與堂區教友們一起有另一個面向的靈修。

按此下載
四旬期《生態苦路》小冊子PDF文件檔

按此下載
四旬期《生態苦路》小冊子WORD文件檔

教區全人發展委員會謹上

 

轉載自:教區全人發展委員會

在疫情下與香港社會同行苦路

【鹽與光傳媒資訊】香港時間,2022年4月8日(星期五),香港聖本篤堂舉行了苦路禮儀,由葉寶林神父主持。主題為:「在疫情下與香港社會同行苦路」,採用了由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及新界東北總鐸區關社組聯席聯合撰寫的默想和禱文。透過苦路禮儀,讓我們在被邊緣和遺忘的弱勢社群身上認出受苦基督的面容,在苦路上與他們同行。

歡迎按此下載
「在疫情下與香港社會同行苦路」
默想和禱文
小冊子

讓我們一起參與,彼此代禱!

資料提供: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網上朝聖:默觀耶路撒冷的苦路

在耶路撒冷拜苦路是一個獨特的祈禱經驗。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都可沿著這十四處苦路體驗耶穌在世的最後生命歷程,從這苦路開始的地方,直到最後加爾瓦略山和耶穌的墳墓。

今天您也被邀請在祈禱中踏上這條路。

來源:Christian Media Center- Chinese 基督徒媒體中心 -中文

按此下載《苦路聖地》苦路善工小冊子

閱覽鹽與光四旬期資訊

四旬期節目:《苦路同行》

「四旬期」是復活節前的四十天準備期。在此時期內,教會鼓勵基督徒要特別祈禱、刻苦作補贖 (尤其是守齋)、行愛德善工,而「拜苦路」就是其中一個祈禱善工。

「拜苦路」,不單為了紀念主耶穌的苦難,而且還跟隨祂行走這條苦路,緊記苦路的終點,是基督復活帶來的永生。願我們一起透過行走這條苦路,得到力量從跌倒中再起來,與基督並肩同行。

來自臺灣的天主教媒體《光啟文化事業》、天主教網絡平台《麥力》及加拿大的天主教電視《鹽與光》為您攜手打造一個四旬期的靈修節目「苦路同行」。

節目內容取自《光啟社》的「你我的苦路」一書,聲音製作採用《麥力》在2015年舉辦的「線上苦路」,拍攝及電視製作則由《鹽與光》負責。我們希望讓大家能隨時隨地默想耶穌基督的苦難,在媒體空間裡一起祈禱。

特別鳴謝

「你我的苦路」-《光啟社》

著者: 安哲樂 (Clarence Enzler)

譯者: 孫柔遠

聯絡人

David Chiu (臺灣‧《麥力》)

「線上苦路」工作人員

臺北統籌:邱智偉(臺北‧萬大路玫瑰堂)

大馬統籌 : 劉永康(馬來西亞‧芙蓉聖母往見堂)

視覺設計:陳蕷絢(馬來西亞‧馬六甲聖德肋撒堂)

男聲:張皓為(高雄‧玫瑰聖母聖殿、臺北‧教友中心)

女聲:黃乙白(臺北‧聖方濟沙勿略堂)

吉他:蕭君智(臺北‧三重聖母聖心天主堂)

鍵盤:黃銘廷(臺北‧耶穌聖心堂)

長笛:張歆可(臺北‧耶穌聖心堂)

大提琴:羅勻(臺北‧耶穌聖心堂)

合唱團:

呂春龍(泰山‧聖方濟沙勿略堂)

徐明婕(高雄‧鳳山耶穌君王堂)

黃志豪(馬來西亞‧馬六甲聖德肋撒堂)

應沛汝(臺北‧耶穌聖心堂)

鄭喬尹(臺北‧耶穌聖心堂)

吳効諭(臺北‧耶穌聖心堂)

聖週六網上靈修培育:耶穌的苦難【國語】

主題:耶穌的苦難
主講:馮二會神父

一:從馬槽到革責瑪尼山園

1.出生遭受冷落

2.出生被追殺

3.同胞的拒絕

4.家人的誤解

5.猶太教的迫害

6.門徒的背叛

二:從革責瑪尼山園到羅馬總督府

1.山園祈禱:路22:44 他在極度恐慌中,祈禱越發懇切;他的汗真正血珠滴在地上。

2.被捕:瑪26:48 那出賣耶穌的給了他們一個暗號說:「我口親誰,誰就是,你們拿住他。」

3.審判:耶穌遭受了雙重的審判,就是宗教的審判和政治的審判。

4.罪名:第一、褻瀆罪。第二、作惡罪。第三、煽動罪。第四、叫反政府罪。

5.判決

6.受刑:瑪27:26 隨後比拉多給他們釋放了巴辣巴;至於耶穌,把他鞭打了以後,交給人釘在十字架上。若19:1那時,比拉多命人把耶穌帶去鞭打了。

7.受辱:瑪26:67 眾人遂即向他膀胱吐唾沬,用拳頭打他;另有一些人也用巴掌打他……

三:從苦路到墳墓

1.苦路

2.被釘

3.架上七言

第一句話就是:路23:34 耶穌說:「父啊,寬赦他們吧!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做的是什麼。」這句話關乎整個人類。

第二句話是:若19:26 耶穌看見母親,又看見他所愛的門徒站在旁邊,就對母親說:「女人,看,你的兒子!」 19:27然後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就從那時起,那門徒把她接到自己家裡。這句話關乎親人。

第三句:路23:43 耶穌給他說:「我實在告訴你:今天你就要與我一同在樂園裡。」這句話關乎罪罪人。

第四句話:瑪27:46(谷15:34)約第九時辰,耶穌大聲喊說:「厄裡!厄裡,肋瑪撒巴黑塔尼!」就是說:「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為什麼捨棄了我?」這句話是關乎天父的。

第五句話:若19:28 此後,耶穌因知道一切事都完成了,為應驗經上的話,遂說:『我渴。』

這句話,是關乎他自己的。

第六句話,耶穌說的是:若19:30 耶穌一嚐了那醋,便說:「完成了」。這句話,關乎使命。

第七句話,最後一句話:路23:46 耶穌大聲呼喊說:「父啊!我把我的靈魂交託在你手中。」

這句話就是關乎歸歸宿。

4.喉氣: 谷15:37 耶穌大喊一聲,就斷了氣。15:38 聖所裡的帳幕,從上到下,分裂為二。15:39對 面站著的百夫長,看見耶穌這樣斷了氣,就說:「這人真是天主子!」

路23:47 百夫長看見所發生的事,遂光榮天主說:「這人,實在是一個義人。」

5.埋葬:若:19:38這些事以後,阿黎瑪特雅人若瑟—-他因怕猶太人,暗中作了耶穌的門徒──來求比拉多,為領取耶穌的遺體;比拉多允許了。於是他來把耶穌的遺體領去了。

網上直播:與香港社會同行苦路【粵語】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於香港時間2021年3月5日(星期五),晚上8時,網上直播「與香港社會同行」苦路善工,由夏志誠輔理主教主持及分享。香港社會前景不明,局勢每況越下,求主幫助我們不畏崎嶇,逾越黑暗,與祂一起共同背負十字架在這路上邁步前行,持續祈禱,化作動力和勇氣,為建設公義、仁愛的社會而努力!歡迎您的參與!

收看及閱讀夏主教的講道分享全文

在Facebook收看: 請按此

來源: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相伴相隨-青年苦路善工

苦路善工是一個對我們在靈修生活上成長有益的練習。我們可透過拜苦路來默想耶穌對我們的愛,並效法衪的一切善行。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方,不同年紀的人去拜苦路,都會有不一樣的啟發,但都是圍繞著同一的主角-耶穌基督來作默想。

鮑思高慈幼會中華會省慈幼青年辦事處在2020年的3月推出一個手繪形式的苦路善工短片系列「相伴相隨-青年苦路善工」,來帶領我們以青年的視覺去默想、去相伴、去跟隨耶穌走這十四處的苦路。讓我們放下日常的煩惱,打開心扉,全心交托於天主,一起來細想主耶穌對我們的愛。

一氣呵成:

分段默想:

更多網上青年靈修視頻,請到 Salesian Youth Movement China Province慈幼青年運動 Facebook 專頁。

閱覽鹽與光四旬期資訊

教宗:在耶穌的十字架上,我們看見世間所有的十字架

CNS photo/Paul Haring

「世界的邊緣地帶、人類和教會的創傷都交織著苦路。」

2019年4月19日聖週五晚上,教宗方濟各在公拜苦路活動結束之際如此表示。成千上萬的信友手持蠟燭參加了當晚的禮儀;在熠熠燭光中,教宗祈禱說:「主耶穌,求祢幫助我們在祢的十字架上看到世間所有的十字架。」這是教宗方濟各第7次在羅馬鬥獸場主持公拜苦路活動,今年的默想禱詞由博內蒂(Eugenia Bonetti)修女撰寫,主題為「與基督和婦女一同走在苦路上」。

教宗指出,揹負十字架的人包括「忍飢受餓和渴望真愛的人、甚至遭到自己兒女和親人遺棄的孤獨者、渴慕正義與和平的人、缺乏信仰慰藉者,以及因年邁和寂寞而步履蹣跚的老人」。

十字架是丟棄文化的產物,誕生在一個壓迫最弱小無助者的世界。教宗指出,「揹負十字架的有移民,他們發現大門緊閉,因為人們害怕和滿心政治盤算;揹負十字架的有孩子,他們的天真和純潔遭到傷害;揹負十字架的有世人,他們漂泊在不確定性和暫時文化的昏暗中」。

此外,在世間揹負十字架的還有「因背叛、邪惡誘惑、草菅人命或自私自利而破碎的家庭;孜孜不倦將上主之光帶給世人,卻覺得受到拒絕、嘲笑和羞辱的奉獻生活者;以及在旅途中忘記初愛的修道人」。有些天主的兒女身體力行上主的教導,卻甚至遭到自己家人和同齡人的排斥和丟棄,他們也揹負著十字架。再者是「我們軟弱的十字架、虛偽的十字架、背叛的十字架、罪過的十字架,以及無數許諾落空的十字架」。

即使是基督的新娘教會也揹負著十字架。教宗說:「祢的教會揹負著十字架,她忠於祢的福音,卻連在受洗者之間都難以傳揚祢的聖愛。祢的新娘教會揹負著十字架,不斷感到遭受內外攻擊。」

最後是我們共同家園的十字架,「自私、貪婪和權勢使我們矇蔽雙眼,導致大地嚴重枯竭」。為了世間的所有這些十字架,教宗呼求那拯救人類的唯一盼望,說:「主耶穌,求祢在我們內提振復活的希望,以及祢終將擊敗一切罪過與死亡的盼望,阿們!」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主持聖週五拜苦路: 任何事物都無法勝過天主之愛

2016年3月25日聖週五晚上9點15分,教宗方濟各在羅馬市區的鬥獸場主持拜苦路。今年苦路默想的主題為「天主是慈悲」,由意大利佩魯賈總主教瓜爾蒂耶羅·巴塞蒂(Gualtiero Bassetti)樞機撰寫。教宗在禮儀結束時誦念了一篇祈禱文,指出基督的十字架既是殘殺人的刑具,也是得勝的旗幟;世界有暴行,人類道德敗壞並自私,但也有善良的一面。

公拜苦路禮儀中,參禮的信友們手持蠟燭與教宗一起默想基督的苦難。在14處苦路中手持十字架的人士中,有教宗羅馬代理主教瓦利尼(Agostino Vallini)樞機、聖地方濟各會士、以及兩個意大利家庭和各國信友,他們來自中國、俄羅斯、巴拉圭、波斯尼亞、厄瓜多爾、烏干達、肯尼亞、墨西哥、中非、美國、玻利維亞和敘利亞。

教宗在結束祈禱中作出一連串的呼求,凝聚了今日人類的惡與善。他表明,耶穌被釘死的十字架是「天主之愛和人類不義的象徵,愛的最高祭獻和極端自私愚昧的圖像」。

「基督的十字架啊!今天我們仍在被殺死的兄弟姐妹當中看到祢,他們被活活燒死,割喉宰殺,在兇殘的劍下被斬首,卻無人敢言。基督的十字架啊!今天我們仍在只看條文不看精神,只談死亡不論生命的博學之士的行為上看到祢,這些人不僅不教導慈悲和生命,反而以處罰和死亡來威脅,給義人定罪。」

基督的十字架也在原教旨主義和恐怖主義行動中竪起來,那些行暴者褻瀆並利用天主之名,為聞所未聞的殘暴作辯解。我們在縱容戰爭的販賣武器、盜竊和貪腐行為上,看到了基督的十字架。我們也在摧毀「共同家園」的行為上,以及遭遺棄的老年人的孤獨、被社會丟棄的殘疾人的困窘中,認出了十字架。

教宗接著頌揚十字架是天主無邊大愛的標記,他祈禱說:「基督的十字架啊!今天我們仍在修女和度奉獻生活者的面容上看到祢,這些良善的撒瑪黎雅人放棄了一切,以福音精神默默地包紮著貧窮和不義的創傷。基督的十字架啊!我們今天仍在活出忠貞並使婚姻聖召結果實的家庭中看到祢。」

教宗表示,對那些「每日喜悅地活出信仰的純樸人」,那些「慷慨援助有需要者的義工」而言,他們所走的乃是基督復活之路。十字架表明「天主愛我們且愛到底」,因此我們應呼求十字架,從十字架看到「黎明的曙光比黑夜更加強而有力」,「惡的表面勝利定會在空墓前被一掃而光」,因為「沒有任何事物能勝過、遮蓋或削弱」天主之愛。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教宗聖週五苦路默想主題:「天主是慈悲」

blog_1458699153

教宗方濟各將於聖週五3月25日晚上9時15分在羅馬市中心的鬥獸場主持公拜苦路活動。今年的默想主題為「天主是慈悲」,由意大利佩魯賈總主教瓜爾蒂耶羅·巴塞蒂(Gualtiero Bassetti)樞機撰寫。巴塞蒂樞機表示,在恐懼、悲痛、迫害和暴力面前,慈悲是天主向眾人施恩的渠道。樞機還引用意大利兩位司鐸馬左拉里(Mazzolari)和圖羅爾多(Turoldo),以及聖若望保祿二世的話,省思受迫害的基督徒、在集中營被屠殺的猶太人、四分五裂的家庭和今日權貴之人的炫耀。

基督走向哥耳哥達的苦路是天主賜予人的巨大恩典。在這慈悲禧年的行程中,巴塞蒂樞機願意在苦路默想中彰顯天主對人無邊無際的愛。這份愛反對人性的小氣,參與世界的苦難,遇到「十字架的絆腳石」。耶穌遭受鞭打和屈辱的身體指出了「正義的道路」;「天主的正義能把最殘暴的苦難變為復活的光明」。然而,若我們像比拉多那樣,害怕失去保障而拒絕天主的真理,或者害怕差異、害怕外鄉人和移民,我們就不會發覺基督的面容。

耶穌在十字架的重負下第一次跌倒令我們心生疑問:「人的苦難有時是不是荒謬的?」實際上,在人性的羈絆中包含著「無限的自由和內在的力量」,這是前所未有的基督神示。因此,我們向天主提出的為什麼,就成了「為在集中營被屠殺的猶太人、為因信仰而被殺害的基督徒、為一切迫害的遇難者」的祈禱。

巴塞蒂樞機指出,從耶穌與祂母親瑪利亞的相遇,我們看到家庭的圖像,家庭乃是「共同生活不可剝奪的細胞和人際關係不可替代的紐帶」。在聖婦維羅尼加為耶穌擦拭面容的溫柔舉動中,我們又看到那種不畏犧牲、挑戰一切的強烈愛情。耶穌的第二次跌倒教導我們,罪使我們多次跌倒,我們不能靠自己得救。祂的第三次跌倒讓我們想到分裂的家庭、沒有工作的人、飄蕩的青年人。因此,樞機特別為那些因婚姻失敗、遭受不幸或前途渺茫而“跌倒在地”的人祈求天主。

巴塞蒂樞機然後把被人剝去衣服的耶穌和戀童癖的受害者、遭受虐待或尊嚴受損的人聯繫起來。然而,耶穌的十字架散發著「被掠奪的大能」、「謙卑至極的智慧」、「自我犧牲的愛」。關於那兩個與耶穌一同被釘十字架的強盜,巴塞蒂樞機說:其中一個建議「逃脫十字架、消除痛苦”,採納了“丟棄文化的邏輯」;另一個則舉目向上,接納天主的旨意,向「愛與寬恕的文化」敞開心懷。

耶穌死在十字架上,但祂的死亡是「信德見證最盛大的慶典」,一如許許多多殉道者的死亡,以及幾個世紀來「當代世界真正使徒」的死亡,例如:馬希連·國柏(Maximilian Kolbe)、埃迪特·施泰因(Edith Stein)。當基督在世的行程結束時,「信德的力量」在祂的見證人中顯露出來。阿黎瑪特雅人若瑟懷著「接納、不求回報和愛」向比拉多要回耶穌的遺體,並以「簡樸」、「節儉」的方式埋葬了耶穌。樞機強調,這與現世權貴之人葬禮中的炫耀、庸俗化和奢華形成鮮明的對比。耶穌的墳墓雖然關閉了,但死亡並非一切的終結,因為天主正在耶路撒冷的那座幽暗墳墓中「無聲無息地行動,在祂所愛的人当中醞釀新的恩寵」。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