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聖若瑟芬‧柏姬達修女紀念日

「我雖身處污泥,但憑著上主的恩寵護佑,我能免遭污染。」
-聖若瑟芬‧柏姬達修女-

聖若瑟芬‧柏姬達修女【臺新譯:聖瑟芬‧巴吉達】(Josephine Bakhita) 約在1868年出生於蘇丹達福(Darfur)的艾高沙(Olgossa)。年輕時,被人劫持,多次被賣給商人為奴,度過殘酷的奴役生活。之後獲得自由,於威尼斯成為基督徒,並進入嘉諾撒修女會。餘生在意大利威岑撒之斯基歐(Schio)度過,獻身為民眾服務。1947年逝世。

1847 年,姊姊被擄掠。1876年,她被擄,開始為奴隸的生活。第一次被出售,買家為一名奴隸販子,雖然她嘗試逃脫,但最終失敗,其後第二次被出售,買家為奧拜伊德的一名富商。1878 在富商家裏侍候他的兩位女兒。同年經歷第三次被出售,買家為土耳其將軍。1882年隨同將軍家眷從奧拜伊德遷居喀土穆,又經歷第四次被出售、買家為意大利領事嘉禮(Callisto)。

1884年12月,她隨從領事自喀土穆遷到紅海畔的蘇亞建。1885年3月,領事轉讓柏姬達給思定‧米蓋理(Augusto Michieli)及其夫人瑪利亞‧杜莉娜(Maria Turina);自此,她便寄居在這對夫婦家裏,
並跟隨他們定居於威尼斯的治亞尼高(Zianigo)。1886年2月3日,主人誕下女兒愛麗絲‧米蓋理(蜜米娜)(Alice Michieli Mimmina) ,柏姬達專責照顧她。同年6 月,米蓋理從蘇丹回來。9月,杜莉娜夫人帶着蜜米娜和柏姬達重返蘇亞建協助丈夫經營旅館。

1887年6月,夫人帶着蜜米娜和柏姬達返回治亞尼高去,處理那邊的物業。1888年11月29日,柏姬達和小主人蜜米娜入住嘉諾撒修會在威尼斯主辦的慕道班宿舍。1889年11月29日,柏姬達決意留居意大利,並獲意皇的檢察官裁定重享自由,從此脫離奴隸的生涯。

1890年1月9日,領受聖洗、堅振和聖體的入門聖事。1893年12月7日,進入初學院接受培育,渴望成為嘉諾撒修會的修女。1896年12月8日,在韋羅那的修會母院矢發初願。1902年,從威尼斯被調到士基奧座落富士拿洛(Fusinaro)的會院,院長麗達‧博諾多修女(Madre Margherita Borrotto)派她做助理廚師。1907年,升任為正廚師。

1910年,院長任命德蓮法比絲修女為柏姬達口述自傳作代筆人。1915年至1919年大戰期間,座落於士基奧富士拿道的會院充當傷兵醫院,柏姬達除了當廚師和祭衣房的主管之外,也成了醫護助理療理傷兵。1922年,她患了嚴重的肺炎,康復後身體孱弱不堪,加上不良於行,遂被調任作門房。

1927年8月19日,柏姬達在威尼杜(Veneto)‧味蘭諾(Mirano)會院的小堂矢發終身聖願。

1929年9月,她向瑪麗尼娜憶述童年瑣事,並由她代筆輯錄成冊,轉送亟望得知其事的大恩人赤奇尼的子侄。

1930年11月2日至4日,奉總會長瑪麗‧慈寶拉(Maria Cipolla)修女邀請,在威尼斯的聖亞維絲(Sant’ Alvise)會院,接受依達‧珍諾莉尼專訪。1931年 1 月,依達‧珍諾莉尼的期刊《嘉諾撒修女生活》第五年第一集《奇異的故事》的第一篇脫稿,全書於同年 12 月付印。

1935年5月,梁寶德‧班尼迪修女(Madre Leopolda Benetti)從中國返回意大利,為了替傳教區作宣傳,邀約柏姬達修女四出奔走,歷時三年。1937年,被調往專為培育傳教區初學生的維米卡廸(Vimercate)會院當門房。1939年,由於健康問題,她重返士基奧定居,並無固定職務。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由於疾病纏身,她並沒有逃往避難所,而大家相信有她在士基奧,這城絕對不會遭到破壞,事實的確如此。1942年,在一次意外中她跌傷了腿,只能仗賴手杖走路。1943年 12月 8日,慶祝修道生活金禧。1946 年12 月,她患上嚴重肺炎,但在領受傅油聖事後卻康復過來。

1947年 2月 8日,柏姬達修女與世長辭,享年78歲。。

1978年 12月 1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頒發詔書,宣佈若瑟芬柏姬達修女聖德超卓,並列她為天主的忠誠婢女。1992年 5月 17 日,柏姬達榮列真福品。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2000年 10月 1日冊封柏姬達為聖女,也是當代非洲大陸的主保。

向聖若瑟芬‧柏姬達禱詞

聖若瑟芬柏姬達,妳小時候曾被賣為奴,

而且忍受著無盡的艱辛和痛苦。

然而妳已經從奴役的環境裡被釋放出來,

在遭遇中妳竟找到了真正的救贖—基督,

並與祂的教會相遇。

噢!聖柏姬達,請協助所有身陷於奴役狀態的人;

為他們代求天主,

這樣他們就會從他們的囚禁鏈中被釋放出來。

讓天主釋放那些被奴役的人。

為奴隸制度中倖存者提供安慰,

讓他們把妳視為希望和信仰的榜樣。

幫助所有倖存者由傷痛中找到治癒的方法。

為那些奴役我們的人請求妳的祈禱和代禱。

阿們。

聖若瑟芬‧柏姬達,為我等祈!

St. Josephine Bakhita, You were sold into slavery as a child

and endured untold hardship and suffering.

Once liberated from your physical enslavement,

You found true redemption in your encounter with

Christ and his Church.

O St. Bakhita, assist all those who are trapped in a state of slavery;

Intercede with God on their behalf

So that they will be released from their chains of captivity.

Those whom man enslaves, let God set free.

Provide comfort to survivors of slavery

and let them look to you as an example of hope and faith.

Help all survivors find healing from their wounds.

We ask for your prayers and intercessions for

those enslaved among us.

Amen.

St. Josephine Bakhita, pray for us!

教宗2019年2月祈禱意向

祈禱福傳會(Apostleship of Prayer,或譯作「祈禱宗會」)是一個全球性的祈禱網絡,引領每一個人與復活的基督建立深刻信賴的個人關係,幫助人在其生命中找到希望與意義。祈禱福傳會成立於1844年,讓年輕人即使在求學時期也要以種種方式作福傳的工作。這些方式包括祈禱以及透過聖體聖事與耶穌基督結合,把每天的生活奉獻給天主。

每月教宗都囑禱一個總意向和一個福傳意向。讓我們每天早上念「每天奉獻禱詞」,為教宗和其他信眾的意向祈禱。

2019年2月意向

總意向:為人口販運

為慷慨接納人口販運的受害者、被迫賣淫者、和暴力犧牲者。

每天奉獻禱詞(Daily Offering Prayer)

新版

仁慈的天父,感謝祢恩賜這新的一天,我把今天的一切祈禱、工作、喜樂和痛苦全獻給祢。願這奉獻,聯合你的聖子耶穌聖心,為救贖世界,時時刻刻在感恩聖事中奉獻自己。願在聖神內,偕同教會之母-聖母瑪利亞,為祢的聖愛作證,並為本月內教宗託付給我們的意向祈禱。阿們。

God, our Father, I offer you my da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thoughts, words, actions, joys, and sufferings in union with the Heart of Jesus, who continues to offer himself in the Eucharist for the salvation of the world. May the Holy Spirit, who guided Jesus, be my guide and my strength today so that I may witness to your love. With Mary, the Mother of our Lord and the Church, I pray for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for the prayer intentions proposed by the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舊版

耶穌,我依靠瑪利亞無玷聖心,將我今日祈禱、事工、喜樂、憂苦,連同世上的彌撒祭獻,全獻給祢,為所有祢聖心的意向:靈魂的救贖、罪過的補贖、基督徒的合一,以及我們主教和所有祈禱福傳會員的意向,和本月教宗所囑禱的意向。阿們。

O Jesus, through the Immaculate Heart of Mar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works, joys, and sufferings of this day in union with the Holy Sacrifice of the Mass throughout the world. I offer them for all the intentions of Your Sacred Heart: the salvation of souls, reparation for sin, and the reunion of all Christians. I offer them for the intentions of our bishops and of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in particular for those recommended by our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更多影片: thepopevideo.org

相關資料

教宗公開接見:願基督信仰與伊斯蘭的對話成為和平的關鍵因素

2019年2月6日,教宗方濟各以這段話展開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分享2月3日至5日出訪阿聯酋的感想:「當今時代有一股強勁的誘惑,令人誤以為基督徒文明與伊斯蘭文明處於衝突之中;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願意進一步作出清晰又果斷的標記,表明相遇、尊重和對話是可行的。」他指出:「這是一次短暫卻重要的訪問,再續2017年在埃及阿茲哈爾的會晤,在基督信仰與伊斯蘭對話的歷史上書寫了新的篇章,以人類手足情誼為基礎,致力於促進世界和平。」

教宗表示:「這次訪問屬於天主賜予的『驚喜』,與阿茲哈爾大伊瑪目塔伊布在阿布扎比簽署了一份關於人類手足情誼的文件,重申所有男女都蒙召成為弟兄姊妹,因為人人都是天主的兒女。文件也譴責所有形式的暴力,尤其是以宗教動機作為掩護的暴力。若干國家的學校和大學將研讀這份文件,但我也建議你們閱讀、認識這份文件,因為它帶來許多動力,敦促我們在人類手足情誼的對話上向前邁進。」

在亞西西聖方濟各拜見蘇丹王8百週年的機會上,教宗成了首位到訪阿拉伯半島的教宗。教宗方濟各透露,在為期三天的訪問中,他一直想到亞西西聖方濟各。

教宗說:「這有助於我在訪問的不同時刻始終將福音、將耶穌基督的愛放在心上。我在心中謹記著基督的福音、天父為祂所有兒女的祈禱。」教宗祈願:「基督信仰與伊斯蘭的對話成為世界和平的關鍵因素」。

接著,教宗向阿聯酋王儲、政府當局等致謝,感謝他們的熱情款待。此外,教宗也提到臨在於阿聯酋的一百萬基督徒,他們是來自亞洲各國的勞工。教宗此行探訪了阿布扎比聖若瑟主教座堂,在城市體育館主持彌撒,特別為中東和也門祈禱。

最後,教宗說:「我有機會向第一位前往當地的神父致敬,他很長壽,90幾歲了,是那裡許多團體的創始人。他坐在輪椅上,雙眼失明,但滿臉笑容,那是服務上主、行了善事的笑容。我也向另一位9旬長者致意,他還走得動,繼續工作,非常好!我還問候了許多神父,他們在那裡服務拉丁禮、敘利亞瑪拉巴禮、敘利亞馬蘭卡禮、馬龍尼禮基督徒團體,他們來自黎巴嫩、印度、菲律賓等國。」

教宗訂立5月29日為聖保祿六世紀念日

教宗方濟各透過教廷禮儀及聖事部的法令,將聖保祿六世的紀念日列入《天主教羅馬禮禮儀日曆》,日期為5月29日。

禮儀聖事部的法令表示:「考慮到這位教宗的聖德生活,以及他以言以行的見證,考慮到他的使徒牧職對遍佈全球的教會所帶來的巨大影響,聖父方濟各接受天主子民的請願與渴望,規定把聖教宗保祿六世的慶典列入《天主教羅馬禮禮儀日曆》,日期為5月29日,級別為可選紀念日。」

該法令於2019年1月25日聖保祿宗徒歸化日簽署。法令還強調:「這一新的紀念日必須被列入所有彌撒慶典和時辰誦禱的日曆與經本;此法令所附帶的應當採用的禮儀經文,必須被翻譯成當地語言,經批准並獲得禮儀聖事部的確認後,由各主教團出版。」法令重述了教宗保祿六世的生平、工作和訓導。

聖保祿六世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向所有慶祝農曆新年的人致賀

2月3日主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書房窗口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後,預先祝賀了遠東和世界許多地區於2月5日慶祝農曆新年的人。

他說:「我衷心問候他們,祝賀他們在家庭中實踐這些幫助人們與自己、與他人及受造物和平相處的美德。我籲請大家為和平的恩典祈禱,這恩典有待大家在每個人作出貢獻下予以接納和培養。」

主日福音記述耶穌被派遣而來,不只是為了猶太人(路4:21-30)。在納匝肋會堂的衆人都驚奇耶穌口中所說的動聽的話,認為祂是他們中的一位,要求祂在納匝肋行奇跡,就如祂在鄰近村莊所做的那樣。但是耶穌不願意,也不能接受這種邏輯,因為這不符合天主的計劃:天主要的是信德,而衆人要的卻是奇迹和徵兆;天主要的是拯救所有人,衆人渴望的則是一位對他們有利的默西亞。

教宗說,但是耶穌的同胞不接受祂的邀請:向救恩的無償性和普世性開放,他們甚至還憤怒填胸,起來把耶穌趕出城外。這段福音向我們展示,耶穌的公開傳教使命從被拒絕和受死亡威脅開始。耶穌在履行天父委託給祂的使命時,清楚知道自己必須要面對的困難、被拒絕、受迫害和失敗。

教宗接著說,今天的世界也需要在上主的門徒身上看到勇敢地度基督信仰生活的人,就是:跟隨聖神的推動,受派遣向貧窮者和被排斥的人宣揚希望和救恩的人;跟隨信德的邏輯而不是奇迹的人,奉獻自己,不理會特權,不排斥任何人,努力為所有人服務。”

誦念三鐘經後,教宗為也門的人道危機發出呼籲,同時問候了參加和平月活動的羅馬教區公教進行會青少年。有兩名公教進行會的青少年陪伴教宗站在宗座大樓的書房窗口,其中一名兒童宣讀了他們的和平誓言。最後,教宗邀請在場的青少年一起釋放象徵和平的氣球。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萬民福音部部長解釋中梵臨時協議的牧靈價值

教廷萬民福音部部長費爾南多•斐洛尼樞機(Fernando Filoni)接受《羅馬觀察報》採訪,解釋了中國與聖座有關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所蘊含的牧靈價值。

萬民福音傳播部部長費爾南多•斐洛尼樞機,曾於1992年到達香港,從那時起就伴隨在中國的天主教會微妙而複雜的旅程。在那些年裡,聖座國務院代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員之間經過最初的幾次往來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教廷的外交關係開始解凍。

問:樞機閣下,幾年來您是特別對所謂的「傳教區」福傳的教廷部門領導。聖座與中國政府於二零一八年九月二十二日簽署了「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在其中您所瞥見的牧靈價值是什麽?

答:關於特別被問及的「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的牧靈價值,正是我所領導部門的權限範圍,它旨在陪伴在中國的教會;然而對比教宗方濟各在去年九月份«致中國天主教信友及普世教會文告»中所寫的,我不認為我會說得更多且更好。我想引用原文:「……臨時性協議……是聖座與中國政府當局漫長而複雜的雙邊對話果實,由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開啟,接著由本篤十六世教宗繼續。藉此歷程,聖座自始至終不為別的,而旨在實現教會自身的牧靈目標,即支持和推動福傳事業,並實現和保持在中國的天主教團體的圓滿與有形可見的合一」(第二節)

他又說道:「與中國當局簽訂的臨時性協議,儘管只是限定於某些教會生活方面,並有必要更加完善,但它也能為譜寫這新的中國教會篇章而做其貢獻。此協議首次引入中國當局和聖座之間的持久合作因素,以希望能為天主教團體保障良好的牧者」 (第五節)。最後,雖然我贊同諸多方面所表達的困惑,因為困難依然存在,也因為可能在以後的旅程中出現別的困難,但是我覺得在中國的天主教會有和好、合一及復興的很大期望,以便更加果斷地重啟福傳。在一個從許多方面看都以超音速奔跑的世界裡,人不能原地不動,同時,人們體會到迫切需要重新發現靈性和人性的價值,以便為人的生活及社會的真正凝聚力給予可靠的希望。總而言之,這就是天主教向今日中國所能提供的。我還必須說,從中國教會人員那裡收到的很多信件中,以及與主教、神父、修女和平信徒的會見中,我總覺得他們的願望是在中國的教會能回到天主教會背景下的「正常化」。

問:樞機閣下,您引用了二零一八年九月二十六日《教宗方濟各致中國天主教信友及普世教會文告》。這文告和二零零七年五月二十七日《教宗本篤十六世致中國信友的信》有差異或關聯嗎?與此同時有何改變?

答:您看,在您適時提及的教宗本篤十六世的信中,除了其它許多寶貴的訓導外,主要肯定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只要在不利的環境中需要保護生命及捍衛信仰時,比如說在還被要求强加與良心和天主教教義不可調和的意識形態的地方,秘密狀態都是正當的;

第二件事是,即使在困難與複雜的狀况下,鑒於自己教區團體的更大益處,在不缺少牧靈分辨能力的情况下,並在主教的領導下,人們可以做決定和選擇。

在本篤十六世的信中,已經直觀到歷史在前進和發展,人與人、民眾與民眾之間相互作用的歷史背景在改變,思想組織也確實在改變,作為我們生活構成基礎的概念闡述和社會形式的解釋也在改變。教宗方濟各的文告在教宗本篤十六世信的基礎上增添了有效和目前的訓導,也許是對記憶癒合的關注,以翻開新的一頁;這是一個具有決定性地展望未來的眼光,可以為在中國教會的牧靈計劃激發靈感。很明顯地,一方面若沒有牧者們的心靈合一及中國信友的圓滿主人翁精神,另一方面若沒有民政當局通過與宗座對話而建立的信任,僅此是不能實現的。正是為達此目的,「為支持和推動在中國的福音傳播及重建教會圓滿與有形可見的共融,首先面對主教的任命問題是最重要的」 (第三節)

關於去年九月份簽署的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為在中國的教會而言,它是一個具有歷史重要性的教會事件。按照協議,承認教宗的特殊角色,在中國教會的合法牧靈自主和不可或缺的與伯多祿繼承人共融關係前景中,現在也應該重新理解所謂的「獨立原則」。為此,我希望不再聽說或閱讀到「地方政府」官員將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作為工具,以强迫人們做那些連中國法律自身都不要求的事情,比如在愛國會註册。

事實上,教會反對意味著自私、封閉或控制的「愛國主義」,卻贊成意味著對文化和知識根源的尊重,促進公益,以及政權機構對自己公民信任的「愛國」。我們正在以尊重的態度具體地和中國當局一起努力工作。藉著天主的幫助和所有人的貢獻,我們希望能看到今後將發生的事情,在好的方面能得到成長。

問:樞機閣下,有人寫道,將教區委託給曾被絕罰的官方主教,在中國的所謂非官方團體處在沒有自己牧人的狀態,而被迫投降,以迎合他們在良心上所不能贊同的理念、規則和硬性規定。另外,有人說非官方信友的命運將是被官方團體吸收並消失。您對此有何看法?

答:在中國文化中人們喜歡使用形象化的比喻。我嘗試描述一個在我看來具有象徵性的比喻。通過福傳而在中國誕生的天主教會是獨一無二的;它猶如一個涌流活水的泉源,其蹤跡顯而易見。之後,由於歷史事件就好像一塊巨石從山上墜落而堵住水流;一部分水下沉流入地下,另一部分迂回曲折,繼續流於地面。在最近的二十五至三十年裡,人們開始談論一個可以讓兩股水流恢復合一的歷程;為此而努力過,也祈禱過,並且迄今為止已經有如此多的創舉與行動,交替變遷以促進合一。這在過去不易,如今亦然。

人們不能忽視多年的衝突與誤解。對主管宗教問題的民政當局及對教會當局,以及在所謂的官方和非官方的教會兩派之間,尤其需要重建信任,這也許是最困難的方面。這裡,目前並不談及界定誰贏誰輸,誰對誰錯。在愛國會創立後的六十年裡,所有人不僅在肉體上與精神上,以不同的方式但卻以同樣悲慘的遭遇蒙受了痛苦。我們也不能忽視那些堅持或被迫堅持「獨立」原則,而導致與宗座關係破裂人的內心痛苦;當我還在香港的時候,不知多少次我聆聽了向我訴說他們痛苦的教會人員;正是為面對那些狀况,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審慎評估後,接納了那些求寬恕並求教會能正式承認他們為教會主教的呼聲。

聖座對神父採取的立場則不同,原則上主張天主子民有權利領受聖事,而對神父們不談「非法性」問題,儘管一直囑咐他們該由合法或被合法的主教手中領受聖職。我意識到,有人可能會認為,在這個階段,好像宗座只要求單方面的犧牲,即非官方團體成員的犧牲,可以這麽說,即他們該「官方化」,而對那些「官方」團體成員則毫無所求。其實不該用上述的言辭闡述這個問題;雖然表象上似乎是「非官方的」向「官方的」或向民政當局投降,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也不是在非官方團體面前取得了一次勝利。在更具有教會性的視野中,不宜談競爭或理由,因為我們大家都是在信仰內的兄弟姐妹,所有人都在同一的教會大家庭裡;在三十年裡聖座努力為此而奮鬥,以推動兩個團體互相和好,並恢復及振作基督徒和公教徒自己的身分,通過一個共同的途徑更充分地實現所意味的—是基督的教會在今日的中國。

在聖座不斷的考量中,一直說明在中國不存在兩個教會,一個「愛國教」和 一個「忠貞教會」(俚語常用的);在中國,教會是唯一的,它所受的創傷源於自身內部及其外部。天主子民信仰意識挽救了在中國的教會免於裂教。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們可以說從痛苦中獲得治癒的能量是有的;目標很高,需要所有人的貢獻才能完全實現它。最近魏景義主教表達的一些話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位直至現在還未被民政當局承認的主教),在一次採訪中他說:「我們必須用實際行動來治癒所有這些年來我們對基督奧體—教會所造成的創傷。在教會的旅途中沒有失敗者或被棄者。我們與瑪利亞攜手行走, …… 我們也會看到歷程中的許多痛苦並非一無是處。」

此歷程的代價就是要我們每人有所捨棄與犧牲,但也要求我們承擔新的具體任務,就如教宗方濟各不分彼此地對所有基督徒所要求的:現在必須在真理內並在對聖神的信心中做出和解與共融的行為,祂會陪伴教會並不會拋棄它。

問:我們可以回到最初的問題嗎?

答:可以!因為提供答案至關重要。也就是說,所謂的「地下」團體的命運會是什麽?這是聖座特別珍視的問題。我想明確一點:首先,只有兩個教區到目前為止已經看到他們領導的輪換(閩東和汕頭);應該這麽做,我希望在不强迫的情况下,不僅是形式的合一,而且是真正的合一。地下狀態消失了,但參與其中的人並不消失。他們的信仰、他們的傳統和他們的靈修依然存留,這對整個教區團體都有益。以此「心靈」主教們自己會明智地照顧它並作為保證者;他們要作為整個天主子民的教區主教,而不偏愛從這個或那個團體來的。

據我所知,在閩東教區正致力於合一。我希望地方民政當局也懂得在不强迫的情况下逐步採取行動的必要性。如同我提到的魏景義主教,他明智地說,所有人(無論是民政當局、教會人員、中國內外的人)「我們必須在心理上做好準備……,並一步一步來,努力尋求增加合一,因為它要求我們的信德。」需要有一種歡迎、樸實、教會包容及寬恕的精神,以免失去教會生活中真實的超性面。正如教宗方濟各特別針對教會牧者們所說的,因為 「我們急需以天主的寬闊心胸擁抱生活的牧者,他們不陷於世界上的滿足,不樂於周而復始,卻不斷地朝向高處;承載至高者的牧人,務必不陷於保持「低空」的誘惑,擺脫不冷不熱和習慣性生活的狹隘限度;貧窮的牧人,不貪戀金錢與豪華;言行一致的復活希望的宣講者……」(《羅馬觀察報》, 2018年2月12日)。

我重複一遍,不應從輸家或贏家的角度來看待這個階段。這會是錯誤的和誤導的。所以,如果我儘量從前景中看待事物,雖然我不幻想事情會自動或輕易發生,也不忽略一直存在的困難,但是我能見到或者我似乎見到了一個更加團結、更有意識、更有準備和更加關注世界的教會,它被召以福音見證去服務;此外,在一個日益明智地更新自己的國家裡,教會應是與生活的時代更加協調的,我還想說更加自由的。

教宗方濟各在他 «致中國天主教信友及普世教會文告» 中還談到,中國天主教信友必須能夠提供先知性和建設性的貢獻,它是從天主對人類生活的計劃中取出的:「這可能也要求他們困難地說出批評的話語,不是無益的反對,而是為建設一個更加公正、更加人性化及更尊重個人尊嚴的社會。」(第六節)

問:樞機閣下,在中國有許多天主教信友為了保持對教宗的忠貞遭受了很多痛苦,他們現在感到迷茫,尤其體驗到被聖座幾乎背叛與拋棄的苦澀感覺。您認為應該對他們說點什麽?

答:對於那些見證了信仰的天主教信友,首先我想牢記耶穌安慰的話說:「好!善良忠信的僕人!…..  進入你主人的福樂吧!」(瑪25:23) ; 這種安慰是難以估價的,也是無價的!這是一個人可以從導師那裡聽到的最美好的安慰。無論如何,對他們在考驗中的堅定與忠貞,即使在逆境與困難中他們也保持對天主上智安排的信任,聖座和我本人想對他們表達深深的感激及欽佩之情。多年來他們中的許多人曾是真正的殉道者或信仰的宣認者!只有心靈膚淺或惡意的人才會想像到教宗方濟各和聖座會拋棄世界上在任何地方和在任何條件下的基督羊群。因此,我們必須對信友的感知更加努力地工作,這種感知常常被不太正確或有失公允的媒體消息所左右,或難以理解圍繞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對話的謹慎態度。這些兄弟姊妹們需要更多的尊重;任何人都不要濫用他們的情感。

不管怎樣,我理解這些疑慮;理解他們的困惑;有時我也有同感。但我不贊同誰在維持其合法保留意見的同時,不僅沒有試圖理解他人的觀點,而且最重要的是冒著在伯多祿之船裡不一致划槳的危險態度。教宗協同他的合作者過去做了,現在在做,並將會盡其所能使自己與在中國的教會靠近;在方式上我們不是無誤的,可是我們真愛在中國的教會與中國人民。聖座已工作很多年並研究所有情况;做了大量祈禱,以靈性的溫情來安慰,以天主的話來光照,以平靜的領導來鼓勵,甚至在外交層面尋求解決辦法!在此,我邀請任何有能力合作的人將這些感受和話語帶給那些需要並感到被遺棄的人。除此之外,聖詠中所吟唱的將永遠是真實的:「那含淚播種的人,必含笑獲享收成。」(詠126:5)

問:樞機閣下,對在中國的天主教會有什麽計劃?您怎麽看待在該國教會的未來?

答:我會區分為兩個方面。

第一方面,即在中國的天主教會的計劃,我認為它應該力求更成為教會,也就是朝著信仰、希望與愛德方向進行發展,為年輕人,為新聖召,為大公運動和宗教間的對話,為神職界的培育,為援助那些仍處於成長邊緣人的需要而工作。另外,首先是中國信友的任務,他們應以適當的方式和路徑發現並實現“如何”做到所談到的這些。雖然教會在中國仍是一個小小的羊群,這是一條對在田裡撒下好種子的播種者所懷有信任的路徑:「你們小小的羊群,不要害怕!因為你們的父喜歡把天國賜給你們」(路12:32) 。總之,此計劃因此也是耶穌託付給宗徒們的:「照樣,你們的光也當在人前照耀,好使他們看到你們的善行,光榮你們在天之父」 (瑪5:16)。在這一切中,當然梵二文獻和至今被運用並被豐富的教宗們的訓導,會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瞭解它。

關於第二方面,在中國教會的未來,即使有人可能持悲觀的態度,我想說的是在中國教會的歷史已說明了自身。在此我很樂意提到徐光啟(官員,在利瑪竇的時代被朝廷任命為禮部尚書),皇帝問他為何成為基督徒,他解釋了福音豐富的價值觀和神性根源,正因如此信仰才能宣認寬恕仇敵;因此,我確實對宣講福音充滿信心。我認為只有缺乏真正的自由及享樂的誘惑才能扼殺許多世紀以前撒下的很大一部分信仰的種子。無論如何,目前擔負的責任是既要宣傳福音,又要克服我們這個不易時期的誘惑。

問:樞機閣下,在此背景下,您是否有一個特殊的祝願想說給生活在中國的信友,以及由於工作的各種原因和生活的選擇遍布到世界各地的中國信友們?

答:是的。是上主領導歷史。因此,我首先祝願他們,始終知道以信任看待對方,以應對可能發生的不同形式的危機,即使目前事件的某些方面被認為是不公正和困難的。我再說一遍,任何人都不應把已和好的兄弟視同仇敵,而是一個為之歡喜的兄弟。主用祂的寬恕戰勝了我們。

對中國人來說,人們知道他們喜歡用比喻。我還想用另一個比喻來補充我的想法:

如果人想讓三腳架穩定的話,就需要有三條腿支撑;事實上,它並不能靠雙腿站立,簡言之,那就是聖座與中國政府之間的協議;它需要第三條腿,即在中國的信友,同樣需要有那些天主教華僑團體的參與和貢獻。天主教團體在經過六十多年的痛苦、分裂和誤解之後,只有賴所有人的貢獻才能建設明天的教會,民政當局方面也需尊重自由。因此,為建立公民、社會及宗教的和諧並為福音的傳播,教會需要自由及所有人富有成果的參與。天主需要在中國的天主教團體!在此我想用教宗方濟各在《福音的喜樂》裡恰當表達的一句話:「不要讓我們被奪去這個機遇」

更多相關資訊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主愛滿全平安至

主愛滿全平安至

鹽與光天主教傳媒機構,在新的一年裡,將繼續透過電視製作,及緊貼教會的資訊報導,為全球華人信友服務,將天主滿全的愛,送到每一家,常年平安喜樂。

《鹽與光》2019年新春祝賀片幕後製作花絮

教宗方濟各向阿聯酋人民發表視頻訊息

教宗方濟各在2月3日至5日訪問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之前,在視頻訊息中說:「對天主的信仰使人團結,而非分裂;這信仰也拉近人與人的距離,叫人遠離敵意和憎惡。」他強調,這次訪問將為「跨宗教關係的歷史書寫新的篇章」。

教宗首先向該國人民致以問候說:「願你們平安!(Al Salamu Alaikum)」接著,他表明:「我很高興能訪問阿聯酋,那片土地試圖成為和睦共處、人類友愛,以及不同文明和文化相遇的榜樣;許多人在那裡找到安全的工作環境,自由地生活,尊重差異。」

阿聯酋人民「活在當下、展望未來」。為此,教宗引述他們開國之父扎耶德的名言:「真正的財富不僅在於物質資源,更在於那些建設國家未來的人。」

隨後,教宗感謝阿聯酋王儲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Zayed bin Sultan Al Nahyan)邀請他參加宗教交談會議,主題為「人類手足情誼」。這場會議將於2月4日下午在阿布扎比國父紀念館舉行。

教宗此行的主題擷取自亞西西聖方濟各的祈禱文:「請讓我成為祢和平的工具」。在視頻訊息中,教宗也向阿聯酋的其他政府高層表達感激之情,因為他們大方地提供了卓越合作、慷慨款待、友愛接納,以實現這次訪問。

然後,教宗也感謝了親愛的朋友兼弟兄、阿茲哈爾大伊瑪目塔伊布(Ahmed Al-Tayeb),以及所有同心協力籌辦會議的人。他們勇敢且樂意表明,對天主的信仰使人團結,而非分裂。

最後,教宗喜樂地準備在扎耶德的家園與扎耶德的子孫相會並致以問候;那是一片昌盛太平、陽光普照、和諧共處的相遇之地。

教宗訪問阿聯酋官方網頁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阿聯酋將有13萬5千名信徒參加教宗舉行的彌撒

教宗方濟各接受阿聯酋王儲穆罕默德的邀請,將於2月3日至5日訪問阿布扎比。教宗此行的其中一項活動是於2月5日上午在扎耶德體育城舉行彌撒聖祭。

阿聯酋人力資源和本土化部1月30日宣布,2月5日這一天,對那些持有參加教宗彌撒門票的私營部門員工來説將是個假日。該部門强調,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不斷致力於促進跨宗教對話,爲此,也把今年2019年宣布爲寬容年。

據阿拉伯南部宗座代牧區的估計,阿聯酋有1百萬名天主教徒,但是基於體育場的容納量,2月5日的彌撒只分發了13萬5千萬張門票。爲此,很多人無法參與教宗的禮儀。爲了確保公平分配門票,主辦當局在申請門票者中進行了抽籤。在某些情况下,每個家庭只有一位成員能參與教宗主持的彌撒聖祭。

爲取得參與彌撒的門票極其需要耐心和决心。迪拜聖母瑪利亞堂的義工帕斯夸(Lucy Pascua)說:「我們堂區到2月1日星期五,將分發大約3萬6千張票,發票時間是下午6時,可是在下午4時30分的時候就已經排了很長的隊。」

來自菲律賓28歲的梅迪納(Lovely Medina)向《阿拉伯新聞》說:「我昨天排了4個小時的隊才拿到票。現在我跟我丈夫一起來,希望他也能拿到票。我在阿聯酋生活了5年,但是從未去過阿布扎比。現在我去那裡看教宗。」

教宗訪問阿聯酋官方網頁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2月3日出訪阿聯酋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方濟各接受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布扎比(Abu Dhabi)王儲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Mohammed bin Zayed Al Nahyan)的邀請,將於2019年2月3日至5日拜訪阿布扎比,並出席關於「人類手足之情」跨宗教國際會議。

教宗此行的主題為:「請讓我成為祢和平的工具」。聖座新聞室公告解釋道,教宗方濟各選擇了亞西西聖方濟各的名字作為自己牧職的名號,這位聖人履行了耶穌基督的教導「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瑪5:9),因此聖方濟各是我們的光輝典範。

天主的和平醫治人的各種仇恨,伴隨耶穌宣講的喜訊,即天主讓世界與自己修和。教宗這次訪問阿聯酋的主題取自《聖方濟各和平禱詞》,祈願教宗此行能以特別的方式在所有善心人士心中傳布天主的和平。

教宗此行的徽標是一隻口啣橄欖枝的鴿子。鴿子黃白二色取自梵蒂岡國旗的顔色。阿聯酋國旗的顔色則插入鴿子的身體,象徵教宗作為和平的使者訪問這個阿拉伯國家。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是由阿布達比、夏爾迦、杜拜、阿吉曼、富吉拉、歐姆古溫、哈伊馬角七個酋長國組成的聯邦制君主國。位於西南亞的阿拉伯半島東南部,與阿曼和沙烏地阿拉伯接壤。首都阿布達比是境內最大部族的酋長國領地。阿聯酋人口約有九百萬,當中外國人約有七百六十萬人,其中50%人口是南亞人,並非阿拉伯人。宗教信仰為本地阿拉伯人大部分是伊斯蘭教;外籍人士除了信奉伊斯蘭教外,也有少數信仰基督宗教、印度教、錫克教、猶太教和無神論。阿聯酋的天主教徒約有1百萬。當地除了官方語言阿拉伯語外,英語是該國的重要語言。

教宗方濟各於2019年2月3日至5日訪問阿聯酋行程安排如下:

2月3日(主日)

中午時份,教宗從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出發,預計於當地時間晚上10時抵達阿布扎比總統機場。

2月4日(星期一)

中午時份,教宗在阿布扎比的首項活動是在總統府接受歡迎儀式,禮貌拜會阿布扎比王儲。

下午5時,教宗在阿布扎比扎耶德大清真寺私下會見穆斯林長老委員會成員。

下午6時10分,教宗出席跨宗教國際會議,並發表講話。

2月5日(星期二)

上午9時30分,教宗探訪阿布扎比聖若瑟主教座堂

上午10時30分,在扎耶德體育城舉行彌撒聖祭。

下午12時40分,在阿布扎比總統機場將為教宗舉行歡送儀式。

下午1時,教宗離開阿布扎比,預計下午5時抵達羅馬錢皮諾機場。

教宗訪問阿聯酋官方網頁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