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良心的懊悔是救贖的症狀

常年期第二十五周  星期四  彌撒

讀經一  恭讀哈蓋先知書1:1-8

達理阿王二年六月初一,有上主的話借哈蓋先知傳給沙耳提耳的兒子猶大省長則魯巴貝耳,和約匝達克的兒子大司祭耶叔亞說:萬軍的上主這樣說:這百姓說:「建築上主殿宇的時候還沒有到!」於是有上主的話借哈蓋先知說:「當這座殿宇還是一堆廢墟時,難道為你們就到了住在有天花板的房屋的時候如今萬軍的上主這樣說:?!你們應細心考慮一下你們的行徑你們播種的多,卻收割的少;你們吃,卻總吃不飽;你們喝,卻總喝不夠;你們穿衣,卻總不覺溫暖;賺了工資,無異是將工資投進了破囊萬軍的上主這樣說:!你們應細心考慮一下你們的行徑你們應上山去,搬運木材,建造殿宇!我必因而喜悅,並顯示光榮──上主說。

福音  恭讀聖路加福音9:7-9

那時,分封侯黑落德聽到耶穌所做的一切事,猶疑不定,因為有些人說:「若翰從死者中復活了。」但另有些人說:「是厄里亞出現了」還有些人說:「是一位古先知復活了。」黑落德且說:「若翰我已經斬首了;而這人到底是誰關於他,我竟聽到了這樣的事」於是他設法要見見他。

2017年9月28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勉勵信徒說實話,意識到自己的罪過,向上主懺悔,求得寬恕。

當天福音記述黑落德聽到有關耶穌的事後,心感不安(路9:7-9)。

教宗說:「有些人把耶穌與洗者若翰和厄里亞聯繫起來,也有人說祂是一位先知。黑落德不知道該想什麼,但是他內心有所感觸,不是好奇,而是一種良心的懊悔。他想要見見耶穌,好讓自己心安。他想要看耶穌顯奇跡,但是耶穌不在他面前表演,他於是把耶穌交給了比拉多。耶穌付出的代價是死亡。良心的懊悔不只是單純的記得某些事情,而是一個傷疤。」

教宗說:「我們在生命中做了壞事,傷害了人,這就是一個傷疤,一個隱藏的傷疤,別人看不到,甚至連我自己也看不到,因為我對它已習以為常,時間久了就麻木了。但它在,在裡面,有人去碰觸它。當傷疤有痛感時,我們就感到良心不安。不僅意識到自己做了壞事,也感覺到傷痛。我的心,我的身體和我的靈魂都感覺得到。為了不再感到這些傷痛,就會出現一種掩蓋傷痛的誘惑。」

「感覺到良心在指責我們,並對我們說些什麽,是一份恩寵。然而,我們都不是聖人,但我們卻都在注視他人的而不是我們自己的罪過。」

教宗說:「我們應該給傷疤『施洗』,請允許我用這個詞彙,就是說給它起個名字。你的傷疤在哪裡?『神父,我如何做才能把它拔出來呢?』『首先要祈禱:上主,可憐我這個罪人吧!』上主會聆聽你的祈禱。之後,你要審查你的生命。『如果我沒有發覺疼痛或不知道疼痛在哪裡,症狀從哪裡來,我該如何做呢?』『你要請人幫助你走出來;讓傷疤出來,然後給它取個名字。』我在良心上懊悔,因為我做了這件真實的事。這是在天主前真正的謙卑,天主會為具體的事感動。」

教宗解釋道:「這種具體性在孩子們的告解中清楚體現出來。說出做過的具體的事能引出真理。這樣就能獲得痊癒。我們要學會指責自己。我指責自己,感覺到傷疤的疼痛,盡力去發掘這疼痛的症狀來自哪裡,然後指責自己。你不要害怕良心上的懊悔:這是救贖的症狀。我們要害怕的是遮蓋、掩藏和隱瞞良心的懊悔。這樣上主就會治癒我們。」

最後,教宗祈求上主賜予我們恩寵,使我們有勇氣指責自己,好能走在寬恕的道路上。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任命韓大輝總主教為駐希臘宗座大使

【鹽與光電視】2017年9月28日,聖座新聞室公佈教宗方濟各任命現任萬民福音部秘書長韓大輝總主教為駐希臘宗座大使。

教宗同時任命波蘭裔的獻主會會士Ryszard Szmydki神父為萬民福音部副秘書長,Ryszard Szmydki是現任的為宗座傳教會(Pontifical Mission Societies)會長。至於萬民福音部秘書長一職,暫時懸空。

宗座大使是聖座對一個國家或國際組織常駐的外交代表或外交使團團長,即是外交使節,通常該大使也會有主教職。此外,宗座大使也兼任聖座和所駐國的全國或地區的羅馬天主教主教團之間的聯絡者。

來自香港的韓總主教在2010年獲教宗本篤十六世任命出任教廷萬民福音部秘書長至今,他是目前教廷內最高職位的華人主教。

來源:press.vatican.va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公開接見:我們要守護自己的心靈,抵拒不快樂的誘惑

恭讀弟茂德前書

要在虔敬上操練自己,因為身體的操練益處不多,惟獨虔敬在各方面都有益處,因為有今生與來生的應許。這話是確實的,值得完全接納。我們勞苦奮鬥,正是如此,因為我們已寄望於永生的天主,衪是全人類,尤其是信徒們的救主。

2017年9月27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時勉勵信友們:「我們不要害怕分享希望!」

教宗在要理講授中繼續反省基督徒的希望,尤其論及希望的仇敵。許多人不顧艱難困苦,頑強奮鬥,尋求更美好的未來,相信自己的子女必能過上一種更公正和更安詳的生活。

教宗說:「希望推動人離開自己的家園、土地,甚至親屬,去尋求一種美好、使自己和親人更有尊嚴的生活。希望也推動人持有一顆接納的心:他們渴望彼此相遇,互相了解,展開對話。希望更推動人去『分享旅程』,因為旅程應是雙向的:有人來到我們的地區,我們也要走向他們的内心,去了解他們、他們的文化和語言。這是一段雙向旅程,但如果沒有希望,這旅程便無法實現。」

希望對人類如此重要,它使生命屹立,同時也保護和守護生命,使之成長。

教宗解釋道:「希望不是溫飽有餘之人的美德,因為窮人常是首先攜帶希望的人。在這層意義上,我們可以說窮人,甚至乞丐乃是歷史的主角。為了來到世界上,天主需要的正是他們:祂需要若瑟和瑪利亞,也需要白冷的牧人。這些卑微的人不聲不響地準備著仁慈的革命,他們一窮二白,卻擁有世界上最寶貴的善,它就是改變的意願。」

教宗接著反省道:「有時,生活中擁有了一切卻是一種不幸。因為不再渴望任何事物是一種最嚴厲的判決,對青年尤其如此;因為他們關閉了渴望和夢想的門。他們看似是青年,心中卻落下了一層秋意,成了秋天的青年。心靈空虛是希望的最險惡的阻礙,沒有人能排除這危險。失去希望的誘惑在基督信仰生活的旅程中也會發生。古代隱修士稱怠惰是一個最險惡的敵人,它從人的内心侵蝕生命,直到讓生命有如行屍走肉一般。」

「基督徒必須對抗怠惰的情況,對它絕不聽之任之。守護我們的心靈,抵拒不快樂的誘惑極其重要,因為這些誘惑一定不是來自天主。當我們感到乏力,對抗焦慮的戰鬥顯得格外艱難的時候,我們就要呼求耶穌的名,祈求永生天主之子,可憐我們罪人!只有耶穌能打開大門,解決難題,使我們注視希望的願景。」

最後,教宗鼓勵道:「我們對抗失望並不是孤軍作戰。如果耶穌戰勝了世界,祂也能在我們内戰勝所有反對善的事物。如果天主與我們同在,任何人都無法竊取那個對我們生存絕對有需要的德行。任何人都不能竊取我們的希望。」 [Read more…]

教宗:保持與耶穌的親屬關係,做耶穌的家人

常年期第二十五周 星期二 彌撒

恭讀厄斯德拉卷上 6:7-8,12,14-20

達理阿王向河西州州長及他的同僚下召令書,說:「不可干涉天主殿宇的工程,任憑猶太人的總督和猶太人的長老,在原處重建天主的殿宇。此外,我且頒下此旨,命令你們為協助猶太人的長老,修建天主的殿宇應行的事:由河西王庫的賦稅中,給那些人撥出充分的經費,不得有誤!我達理阿頒布此令,應依照遵行!」猶太人的長老遂繼續修建,因著先知哈蓋,和依多的兒子匝加利亞的鼓勵,進行得很順利;如此他們遵照以色列天主的旨意,並按照波斯王居魯士和達理阿的諭令,完成了建殿的工程。聖殿完工的日期,是在達理阿王在位第六年,「阿達爾」月初三日。以色列子民、司祭、肋未人,和其餘由充軍歸來的人,興高采烈,為天主的聖殿舉行了奉獻禮。他們為天主聖殿的奉獻禮,奉獻了牛犢一百頭,公綿羊二百隻,羔羊四百隻;又照以色列支派的數目,奉獻了十二隻公山羊,為贖全以色列的罪。他們又派定了司祭,按照他們的編制,肋未人按照他們的班次,在耶路撒冷值班事奉天主,全照梅瑟書上所記載的。由充軍歸來的子民,於正月十四日,舉行了逾越節。肋未人全都聖潔了自己;他們既已聖潔了,就為所有充軍歸來的人,並為他們的司祭兄弟和自己,宰殺了逾越節羔羊。

恭讀聖路加福音 8:19-21

耶穌的母親和兄弟到他這裏來了,因為人多,不能與他相會。有人告訴耶穌說:「你的母親和你的兄弟站在外邊,願意見你。」他卻回答他們說:「聽了天主的話而實行的,才是我的母親和我的兄弟。」

2017年9月26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解釋了耶穌的家庭觀:凡聽了天主的話而付諸實行的就是祂的家人。

當天福音講述誰是耶穌的真親屬(路8:19-21)。主耶穌稱那些圍繞著祂和聆聽祂宣講的人為母親、弟兄和家人。這讓我們想到與天主和耶穌的親屬關係。這關係在乎的是門徒、朋友,而不是某種正式的態度,也不是禮貌或外交態度。那麼,教會內的靈修指導神師如何向我們解釋這個與上主的親屬關係呢?

教宗表示:「它首先意味著進入耶穌的家,進入那個環境,在耶穌的家中生活。在那裡生活、默想,成為自由的。因為子女是自由的,住在上主家裡的人是自由的,與祂保有親屬關係的人是自由的。」

至於其他的人,教宗引用聖經的話說:「他們是婢女的子女。我們可以這樣說,他們是基督徒,但他們不敢親近上主,不敢與上主保持親屬關係,他們與上主總是有距離。偉大的聖人們教導我們,保持與耶穌的親屬關係意味著與耶穌同在,注視祂,聆聽祂的聖言並努力付諸實行,與祂交談。」

教宗說:「與上主交談就是祈禱,這種祈禱也可在走路時進行:『上主,祢是怎麼看的?』這就是親屬關係,不是嗎?聖女德肋撒說,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天主,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與上主親近,即使在廚房的中也是如此。」

「親屬關係就是留在耶穌臨在內,就如祂在最後晚餐中親自叮囑我們的那樣。《若望福音》一開始就指示我們:『看,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安德肋和若望一聽到就跟隨了耶穌,那一天他們就在耶穌那裡住下了。」

教宗再次強調:「這就是與上主保持親屬關係的態度,不是基督徒那種友善卻與耶穌保持一定距離的態度:『祢在那裡,我在這裡』。」

最後,教宗問道:「我們想要與上主保持親屬關係嗎?那位有很多問題的基督徒,在搭公車和乘地鐵時內心與上主交談,或者至少知道上主在注視他,接近他:這就是親屬關係,就是親近,感覺自己歸屬耶穌的家庭。讓我們都懇求這恩寵,明白什麽是與上主的親屬關係。願上主賜予我們這份恩寵。」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寧波教區胡賢德主教安息主懷

中國浙江省天主教寧波教區發布訃文,胡賢德主教治喪委員會在訃文中表示,當地時間2017年9月25日,凌晨2時35分,敬愛的瑪竇‧胡賢德主教在寧波主教府安詳地蒙主恩召,安息主懷,享年84歲。胡主教得到教廷任命,也是獲得中國政府承認的主教。
[Read more…]

教宗:上主藉著神慰讓我們隨時感受到祂的臨在

常年期第二十五周 星期一 彌撒

恭讀厄斯德拉卷上 1:1-6

波斯王居魯士元年,為應驗上主藉耶肋米亞的口所說的話,上主感動了波斯王居魯士的心,叫他出一道號令,並向全國頒發上諭說:「波斯王居魯士這樣說:上天的神『雅威』將地上萬國交給了我,囑咐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他建築一座殿宇。你們中間凡作他子民的,願他的神與他同在,上猶大的耶路撒冷,建築以色列的神『雅威』的殿宇;他是在耶路撒冷的神。所有的遺民,無論僑居在什麼地方,那地方的人都應捐助金銀、財物、牲畜,以及自願的獻儀,為那在耶路撒冷的神修建殿宇。」於是,猶大和本雅明的族長、司祭、肋未人,以及那些受天主感動了心的人,就起程上去,要建築耶路撒冷的上主的殿宇;所有的鄰居都拿出所有的金銀、財物、牲畜和珠寶來協助他們;此外,還有各種自願的獻儀。

恭讀聖路加福音 8:16-18

那時候,耶穌對群眾說:「沒有人點上燈,用器皿遮蓋住,或放在床底下的,而是放在燈台上,為叫進來的人看見光明;因為沒有隱藏的事,不被顯露的;沒有秘密的事,不被知道而公開出來的。所以,你們應當留心要怎樣聽:因為凡有的,還要給他:凡沒有的,連他自以為有的,也要從他奪去。」

2017年9月25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呼求上主教導我們「邁向救贖的張力」。當天的第一篇讀經選自《厄斯德拉》,講述以色列子民獲得解放的事跡。教宗解釋道:「上主眷顧了祂的子民,把他們帶到耶路撒冷。『眷顧』一詞在救恩史中很重要,因為天主救贖的每次解放、每個行動都是眷顧。

「上主在眷顧我們時,賜予我們喜樂;也就是說,祂引領我們進入受安慰的狀態。在含笑獲享收成前,得先含淚播種,但上主此刻安慰我們,賜予我們這份神慰。神慰不僅那時存在,更是每個基督徒的靈性生活狀態。整部《聖經》都在教導我們這點。」

教宗接著呼籲眾人:「等待上主對我們每個人的眷顧。生活中有順境也有逆境,但上主將藉著神慰讓我們隨時感受到祂的臨在,使我們充滿喜樂。在等待上主的眷顧時,我們要懷著所有美德中最謙卑的一個,即望德。」

教宗表明:「望德總是渺小,但當望德如同藏在灰燼下的火炭時,往往強而有力。如此一來,基督徒便能在張力中走向與天主的相遇,走向與主相遇所帶來的神慰。一名基督徒若不在張力中走向與上主的相遇,他就是一名自我封閉的基督徒,存放在生命的倉庫裡,不知道該做什麼。」

教宗鼓勵信友們:「認出天主的安慰,因為有許多假先知看似在安慰我們,實則在欺騙我們。天主的安慰不是買得到的快樂。上主的安慰觸動人心,令你感動,增進你的信望愛三德,並使你為自己的罪過哭泣。當我們仰望耶穌和祂的苦難時,我們將與耶穌一同哭泣。」

「再者,神慰將把你的靈魂提升至天上的事、天主的事,在上主的平安內得享安寧。這是真正的神慰,而非一種娛樂。健康的娛樂不是件壞事,我們凡是人都需要健康的娛樂。然而,神慰攫住你,你感受到天主的臨在,並承認這就是上主。」

教宗感謝上主眷顧我們,助佑我們「向前邁進,常懷望德,肩負十字架」。

最後,教宗期勉眾人保存那已領受的神慰說:「的確,神慰強而有力,處於保存狀態的神慰沒這麼強勁,但它會留下痕跡。我們要藉著記憶維持這些痕跡。那麼,這強勁的時刻過後,什麼會存留下來呢?平安。而平安是神慰的最高境界。」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會透視:中國遼寧教區費濟生神父被判有期徒刑

最新內容:
-教宗方濟各向墨西哥人民表達關懷
-方濟會小兄弟黃川田神父安息主懷,享年64歲
-中國遼寧教區費濟生神父被判有期徒刑
-台灣教會為賈彥文總主教舉行殯葬彌撒暨告別禮

教廷教育部介紹新文件

(羅馬時間)2017年9月22日上午,教廷教育部在聖座新聞室召開記者會,介紹《培養團結互助的人文主義:建設愛的文明,以此紀念民族發展通諭頒布50週年》文件。該部門部長威爾薩蒂樞機(Giuseppe Versaldi)、秘書長扎尼總主教(Vincenzo Zani),以及《天主教教育宣言》基金會總秘書西維爾奇蒙席(Guy-Réal Thivierge)出席了記者會。

這份新文件在時間上與兩道慶祝頒布50週年的重大教會訓導緊密相連:一道是2015年慶祝梵二關於基督信仰教育的《天主教教育宣言》;另一道是今年慶祝保祿六世論述各民族整體發展的《民族發展》通諭。

教會的這兩道訓導在教宗方濟各倡導的「人性化教育」下重現活力,再次面對那些令人不安的教育問題。根據國際兒童基金會2016年的報告,在今後15年内將有6千萬學齡兒童無法接受初等教育。《天主教教育宣言》基金會因此強調,教會應實現這份新文件提出的目標,培養團結互助的人文主義,建設愛的文明。

教廷教育部的新文件在導讀中指出:「今天一如各個時代,天主教會仍肩負責任,以自身的真理和價值財富為建設團結互助的人文主義作出貢獻,幫助世界實現保祿六世《通諭》中的先知之言。」

扎尼總主教在記者會上解釋說:「教會始終肩負著教育責任,尤其在那些基督徒佔極少數的國家。我想到泰國,那裡的天主教徒只佔0.6%。該國絕大多數的國民都是佛教徒,但他們喜愛公教學校。印尼的情況也是如此,這個國家的伊斯蘭教徒占絕大多數。他們前來請求我們增設公教學校和大學。」

「他們為什麽願意到公教學校就讀呢?因為他們感覺到一種氣氛,一種環境,一份對人性尊嚴的尊重,這些在其它學校都感覺不到,即使公教學校也有許多欠缺。有時,這些學校缺少經濟支持,資金匱乏,國家並不提供幫助。然而,公教教育的内涵正是一種人類學的觀點,因其教育基礎和願景,公教教育也得到非基督徒,以及非天主教徒的讚賞。」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認識真正的自己,承認自己是罪人,與耶穌相遇

聖保祿宗徒致厄弗所人書4:1-7,11-13

弟兄們:我這在主內為囚犯的懇求你們,行動務要與你們所受的寵召相稱,凡事要謙遜,溫和,忍耐,在愛德中彼此擔待,盡力以和平的聯繫,保持心神的合一,因為只有一個身體和一個聖神,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希望一樣只有一個主,一個信德,一個洗禮;只有一個天主和眾人之父,他超越眾人,貫通眾人,且在眾人之內。但我們各人所領受的恩寵,卻是按照基督賜恩的尺度。就是他賜與這些人作宗徒,那些人作先知,有的作傳福音者,有的作司牧和教師,為服務聖徒,使之各盡其職;為建樹基督的身體,直到我們眾人都達到對於天主子,有一致的信仰和認識,成為成年人,達到基督圓滿年齡的程度

聖瑪竇福音9:9-13

那時候,耶穌從葛法翁前行,看見一個人在稅關那裡坐著,名叫瑪竇,對他說:「!跟隨我」他就起來跟隨了耶穌當耶穌在屋裡坐席時,有許多稅吏和罪人也來同耶穌和他的門徒一起坐席法利塞人看見,就對他的門徒說:「?你們的老師為什麼同稅吏和罪人一起進食呢」耶穌聽見了,就說:「不是健康的人需要醫生,而是有病的人你們去研究一下:「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是什麼意思;我不是來召義人,而是來召罪人」。

2017年9月21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時強調:「承認自己是罪人就是與耶穌相遇的門。」這一天教會紀念聖史瑪竇的皈依。瑪竇向猶太人收稅,然後把稅收交給羅馬人。他因此被人輕視,視之為叛國賊。

教宗的講道以聖史瑪竇的皈依為主軸,點出皈依的三個階段:相遇、歡慶和反感。當天福音記述耶穌召叫稅吏瑪竇跟隨祂。

「耶穌看見他在稅關那裡坐著,就注視他,對他說:『跟隨我』他就起來跟隨了耶穌。畫家卡拉瓦喬在畫中描繪的瑪竇帶著一種不信任的目光:他緊握金錢斜視,一隻眼睛看向天主,另一隻眼睛看向錢幣,愁眉不展;另一側卻是耶穌慈悲的目光,極其慈愛。瑪竇這個想要金錢的人,被征服了:他起來,跟隨了耶穌。這是慈悲與罪惡的搏鬥。」

「耶穌的愛能夠進入那人心中,因為他知道自己是一個罪人,知道自己不被任何人所愛,甚至被輕視。正是這個罪人的意識開啟了與耶穌慈悲相遇的門。為此,他捨棄一切,跟隨了耶穌。這是罪人與耶穌的相遇。」

教宗表明:「得救的首個條件是承認自己處於危險之中,得到治癒的首個條件是承認自己患病;而承認自己是罪人則是得到慈悲目光的第一個條件。讓我們看看耶穌的目光,它是如此的美好,如此的仁慈。當我們祈禱時,我們也能感受到這個注視我們的目光。它是愛的目光,慈悲的目光。這是拯救我們的目光,我們不要害怕。」

一如匝凱那樣,瑪竇也非常高興,他遂邀請耶穌到自己家中吃飯。這是第二個階段:歡慶。瑪竇邀請他的朋友,同一類的人,即罪人和稅吏到家中坐席。當然,他們在吃飯時也會向耶穌提出問題,而耶穌都一一回答。

教宗說:「這讓人想起耶穌在《路加福音》第15章所說的:對於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所有的歡樂,甚於對那九十九個無須悔改的義人。這是與天父相遇的歡慶,慈悲的歡慶。教宗說,耶穌向眾人揮霍了慈悲。」

第三個階段是反感。法利賽人看到稅吏和罪人與耶穌一起坐席,就對祂的門徒說:「你們的老師為什麼同稅吏和罪人一起進食呢?」

教宗指出:「反感總是以這句『為什麼』開始,總是帶有臭味。法利塞人甚至認為,我們給天主獻祭,做一切應該做的,這樣我們就能得救。他們相信救贖來自他們自己,覺得很有把握。」

教宗說:「其實不是這樣的!拯救我們的是天主,是耶穌基督在拯救我們。」

教宗於是勉勵道:「我們要承認自己是罪人;我們有罪,我們的罪不是抽象而是具體的。我們每個人都有罪。我們要讓耶穌以充滿愛和慈悲的目光注視我們。」

最後,教宗又再次提到反感說:「即使在今天的教會中也有很多人反感。他們說:『不,這個不能做,一切全都清清楚楚,不能做!那些人是罪人,我們要遠離他們』。很多聖人也遭到迫害和懷疑,例如聖女貞德、聖女德肋撒和真福羅斯米尼(Rosmini)。『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認識真正的自己,承認自己是罪人就是與耶穌相遇的門。耶穌來,我們要與祂相遇,與耶穌相遇是多麽美好的事啊!」

來源: 梵蒂岡電台

聖座傳播秘書處與耶穌會簽署新協定

2017年9月21日上午,聖座傳播秘書處與耶穌會簽署了新協定。根據這項協定,耶穌會將履行在傳播界的使徒使命,願意繼續在聖座新的傳播框架中服務。這項新協定的簽署也是教廷改革的一個階段,賦予耶穌會士在聖座傳播秘書處内的新角色。

傳播秘書處處長維加諾蒙席(Dario Edoardo Viganò)向梵蒂岡電台解釋道:「耶穌會士的角色就是至今他們所擔任的角色:他們是一個專業人員的團體,多數會士都擔任編輯,以天主的方式盡職盡業。換句話說,耶穌會士在一個團體内活出個人的成聖旅程及貢獻自己的專業,這個團體就是傳播秘書處的編輯人員團體,專業人員團體和技術人員團體。」

維加諾蒙席接著表示:「耶穌會士的角色實在很重要。有些耶穌會士已經擔任某些核心角色,正在規劃新的媒體傳播系統。因此,耶穌會在這方面的專業能力和透過信德經驗塑造出的人性一面將繼續受到重視。這些貢獻在一個工作團體中十分重要。」

出席簽署協定儀式的耶穌會總會長代表格雷羅神父(Juan Antonio Guerrero Alves)表示:「時代在改變。服事教會,回應教會的召叫是耶穌會聖召的一部分。我們在傳播領域的貢獻令我們感到快樂,因為我們也能夠對教宗企望的改革作出貢獻。」

來源: 梵蒂岡電台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