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屆社會傳播日文告:「我們彼此都是一身的肢體;從網絡社群到人的團體」

「自從有了互聯網,教會就一直推動讓網絡服務於人與人之間的相遇和團結互助”。但教宗方濟各所強調的,是網絡應該使人自由,而不是設陷阱,尤其要保護青年。」

在2019年1月24日公布的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中,教宗再次邀請眾人反思我們彼此相處的基礎和重要性,重新發現在當前傳播環境的巨大挑戰下,人不想陷入孤獨的渴望。

今年的主題為:「我們彼此都是一身的肢體(弗4:25);從網絡社群到人的團體。」教宗方濟各在上個主日的三鐘經活動中,發布了他在「可立刻祈禱」(Click To Pray)平臺上的個人主頁,並闡釋了網絡的意義。他說:「互聯網和社交媒體是我們時代的資源,是與他人保持聯繫的場合,從而分享價值觀和計劃,表達建立團體的願望。網絡也可以幫助我們一起祈禱。」

教宗在世界傳播日文告中指出網絡中存在的問題表明:「網絡是我們之前從未想像到的知識和關係的泉源,代表著一種獲取知識的非凡可能性。但結果也證明,網絡是散播假消息、有意扭曲事實及人際關係最頻繁的地方之一。」

關於對弱勢群體的尊重和保護,教宗首先想到兒童,他說:「統計資料顯示,有四分之一的兒童遭遇過網絡霸淩事件。為了遏制這種現象,將成立一個國際網絡霸淩觀察組織,總部設於梵蒂岡。在當前的情況下,網絡社群不會自動成為團體的同義詞。在最好的情況下,虛擬社群可以展現凝聚力和團結,但其成員通常只是因共同的利益或主題而相互認同並組成社群的,彼此之間的關係微乎其微。此外,在社交網絡中,身份認同往往建立在對其他人或陌生群體的反對上,我們的自我定義首先從那使我們分裂的因素開始,而不是使我們團結的因素,從而為懷疑和偏見(種族、性別、宗教等)提供空間。」

教宗還指出:「網絡是促進與他人相遇的機會,但也會增強我們的自我孤立,就像一個會設陷阱的蜘蛛網。」教宗特別關注年輕一代指出:「孩子們更容易受到幻覺的影響,因為社交網絡可以在關係層面上完全滿足他們的幻想,甚至導致青年成為社會隱士,使他們面臨與社會完全脫節的危險。」

聖保祿宗徒致厄弗所書中的一句話總結了文告的中心思想:「為此,你們應該戒絕謊言,彼此應該說實話,因為我們彼此都是一身的肢體」(4:25)。教宗解釋道:「正是出於這一深刻的原因,我們“有義務保護真理。事實上,真理體現在共融中,而“說謊是因為人自私地拒絕承認自己屬於肢體,拒絕將自己交給別人,致使他失去找到自我的唯一途徑。」

第53屆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最後呼籲,要負責任地正確使用網絡。

教宗說:「網絡建造的目的不是為了設陷阱,而是為了使人自由,保護自由人之間的共融。教會本身就是一個由聖體聖事的共融而編制的網絡,在教會內人與人連接的基礎不是‘點贊’,而是真理、是‘阿們’,每個人都藉此歸屬於基督的奧體,並且相互接納對方。」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世青教宗歡迎禮五大洲青年代表之一香港人劉穎芝: 「希望教宗祝福香港!」

(鹽與光電視訊) 第34屆普世青年節教宗歡迎禮於當地時間2019年1月24日下午5時舉行,10萬名參加者期待已久,朝聖者們紛紛盼望教宗方濟各能在自己面前經過,在最近的距離向教宗問好。來自香港教區團,現年19歲的劉穎芝(Constance)也是其中之一位渴望見到教宗的青年朝聖者。她夢想成真!巴拿馬世青大會通知普世青年節香港教區團團長麥冠達神父,邀請劉穎芝在「教宗歡迎禮」中成為5大洲青年代表之一,在台上親迎教宗。這也是歷史性首次有香港人獲邀在世青「教宗歡迎禮」活動中,成為5大洲之一-亞洲的青年代表。

教宗歡迎禮直播視頻
1月24日(星期四)
下午4時30分(加東)/下午1時30分(加西)

身兼香港教區團團長,同時也是香港教區青年網上媒體《沸點》節目「麥神問號」的主持麥冠達神父隨即訪問了劉穎芝。她在訪問中表示希望教宗祝福香港。

來源: 普世青年節香港教區團

圖片: 沸點

「生命倫理解答」Keys to bioethics 應用程式在巴拿馬世青面世

對不孕症患者來說,人工輔助生殖技術是否是唯一的選項?

什麼叫做自然週期法?

有尊嚴的死亡是什麼意思?

「生命倫理解答」(Keys to bioethics)應用程式對這類型的疑惑提出科學解釋、倫理反思、教會訓導,以及相關見證。這本獻給青年的虛擬手冊是在勒熱納基金會的合作下由宗座平信徒、家庭、生命部製作完成。

「生命倫理解答」應用程式涉及有關生命的基本問題,諸如:

  • 人類從受孕開始的發展
  • 生理性別特徵和性別意識型態
  • 疾病與死亡
  • 墮胎和幹細胞研究
  • 安樂死及器官移植

製作應用程式的想法源自於一本關於生命倫理課題的印刷版手冊;勒熱納基金會先前以不同語言編纂了這本手冊,並在2013年里約世青節期間放在朝聖背包中分發給青年。

而今,這個應用程式將在巴拿馬世青節期間面世。透過安卓作業系統將能免費下載意大利文、英文和西班牙文版,而iOS系統將於短期間內提供這項服務。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世青中心》:世青主題曲的由來

製作普世青年節主題曲的傳統是如何開始的? 怎樣才算一首好歌? 為巴拿馬世青製作國際主題曲視頻有什麼感覺?有份參與製作的Pedro執事一一為你解答。

更多世青資訊

教宗在前往巴拿馬機上記者會表示11月出訪日本

2019年1月23日,教宗方濟各在飛往巴拿馬的途中回答一名日本記者的提問,他說:「我將於今年11月前往日本,請你做好準備!」此前,在教宗專機上,聖座新聞室臨時主任吉索蒂(Alessandro Gisotti)已向記者們聲明:「教宗訪問日本的行程目前處於研究階段。誠如聖父在其它場合所言,他極其渴望前往該國。」教宗也曾表達訪問伊拉克的心願,但當地主教表示,此刻局勢仍不穩定。

接著,隨行的意大利電視台TG1特派記者問到美國和墨西哥邊界築起高牆來阻止移民向北遷徙。教宗表明恐懼令我們瘋狂,並邀請眾人閱讀《羅馬觀察報》的一篇社論,題名為《恐懼之牆》。

由於隨行記者接下來幾天在巴拿馬的工作相當繁重,教宗事先向他們致以感謝,同時語帶哽咽地提及去年12月28日過世的俄羅斯塔斯社駐羅馬記者布卡洛夫(Alexei Bukalov),說道:「今天是首次沒有塔斯社布卡洛夫同行的飛行,我很喜愛你們這位同事。他是個人文底蘊深厚的人,這種人文精神既不害怕接觸最底層的百姓,也不畏懼至高的天主。他是個能以多斯托耶夫斯基的筆觸撰寫摘要的人。」

為此,教宗懇請在場眾人靜默片刻,緬懷這位俄羅斯記者,並為他誦念一遍《天主經》;隨行記者們對教宗此舉投以熱烈的掌聲。此外,當天也是聖座新聞室臨時主任吉索蒂首次以這個新身分陪同教宗出訪,籌備教宗旅行的魯埃達(Mauricio Rueda Belz)蒙席在去程飛機上特地加以介紹。

巴拿馬總主教:不要害怕分享自己的希望與夢想

2019年1月22日下午,巴拿馬總主教烏略亞在大洋和辛塔科斯特拉(Cinta Costera)的摩天大樓之間主持了第34屆普世青年節開幕彌撒。總主教向成千上萬的青年表示:「感謝你們的來到,這個國家是全世界青年的首都!」

青年們揮舞著各國國旗,一同大聲的喊道:「這是教宗的青年!」,也有青年念著玫瑰經從一座教堂遊行至另一座教堂。

玫瑰念珠是本屆世青節中最顯著的記號之一。教宗願意本屆世青節具有聖母的幅度,並將之歸納為一句關鍵的話:「看,上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吧!」(路1:38)。青年們手持玫瑰經,就像拿著他們心愛的智能手機,似乎讓人不解。他們或者將它纏在手上,或者戴在脖子上。

烏略亞總主教也在手腕上纏繞著一串玫瑰念珠,並稱之為「朝聖者的念珠」。他在祭臺上引用教宗的話勉勵青年說:「不要害怕分享自己的希望與夢想,因為藉著聖神的力量,我們可以實現愛的革命。這並不容易,但在聖母瑪利亞的幫助下將是有可能的。」

當然,並非一切事情都是這樣,也不能總是一帆風順,就像任何將十多萬人聚集在一起的活動那樣。穿梭在城市中,我們看到另一個巴拿馬,它似乎對世青節的感染力無動於衷,正在靜待這場在西方大都市經常出現的熱鬧聚會將帶來哪些結果。此外,還有一個被我們忽視的巴拿馬,例如帕科拉(Pacora)區的家庭。教宗方濟各將於本週五前往那裡與少年服刑人一同祈禱。這裡有許許多多的男女老少生活在鐵皮棚和污垢中,對於生活在這樣境況中的他們而言,郊區似乎也是一個非常遙遠的市中心。

教宗將向所有人說話,而不僅是青年,這是肯定的。在他之前,從未有一場世青節會安排在監獄舉行懺悔禮儀,或者在閉幕彌撒後探訪一個像慈善撒瑪黎雅人之家(Casa Hogar Del Buen Samaritano)的地方。教宗方濟各將前往那裡,帶給愛滋病患一個擁抱。

對所有人而言,我們要像聖母瑪利亞,巴拿馬世青節青年之母那樣,說「是」,而且要不斷地重複。這個「是」有一天把納匝肋變成了世界的中心。而小小的巴拿馬也毫不遜色。

更多世青資訊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panama2019.pa

在巴拿馬世青中的花地瑪聖母像前祈禱補贖可獲全大赦

(鹽與光電視訊) 巴拿馬總教區於2019年1月8日獲得宗座聖赦法院的批准,在2019年1月22日至1月27日世青舉行期間,只要信友滿足以下三個條件:妥當告解、參與彌撒及善領聖體、為教宗的意向祈禱,然後在大會的花地瑪玫瑰聖母朝聖像前祈禱補贖即可獲全大赦。

據了解,這首個花地瑪玫瑰聖母朝聖像自2000年以來一直沒有離開過葡萄牙。當巴拿馬被選為2019年世青的東道國,大會就向花地瑪玫瑰聖母朝聖地提出正式請求,授權此聖母像能展現在2019年世青的主要活動中及在周邊的不同朝聖活動中。此請求隨後被接納。

花地瑪玫瑰聖母朝聖像在巴拿馬日程(西班牙語)

更多世青資訊

來源:WYD-Communication Department

圖片:panama2019.pa

何謂全大赦?

大赦分為全大赦與有限大赦, 全大赦免除罪過應得的全部暫罰; 有限大赦免除罪過應受的部分暫。

獲得大赦的條件:

為獲得任何大赦, 領受者必須已領洗, 有獲得大赦的意向, 沒有受到絕罰,至少在完成規定的善工的時刻處於恩寵狀況,以及履行規定的善工。為獲得全大赦, 信友亦必須棄絕對罪惡—包括小罪—的任何依戀,並必須符合以下三個條件:

(一)妥當告解:信友必須個別地辦告解,並完整地告明罪過(參照天主教法典960條)。

(二)善領聖體:在聖祭禮儀中領聖體較佳,但為獲得大赦,單單善領聖體已足夠。

(三)為教宗的意向祈禱:信友可以按教宗的意向誦念天主經及聖母經各一遍,亦可自行選擇誦念任何其他經文(為不便「誦念」的殘障人士,「默禱」已足夠)。

如信友對罪惡仍有所依戀,或未完全符合以上三個條件,或未完全履行規定的善工,則僅能獲得有限大赦。

巴拿馬世青參與人數官方統計

(鹽與光電視訊) 截至2019年1月25日,巴拿馬世青大會公布官方統計參與人數。今屆世青有來自156個國家,112,091人登記參加,其中87,391名是朝聖者。

參與者包括450位主教(其中一些有秘書同行),其中380位主教分別用上25種語言,在137個要理中心,主講要理講授。有2,250名神父,19,500名義工來自巴拿馬,2,445名義工來自世界各地。國際義工中,人數最多的國家是哥倫比亞,巴西,哥斯達黎加,墨西哥和波蘭。此外,2,500名獲大會認可的記者。

更多世青資訊

來源:WYD-Communication Department

圖片:panama2019.pa

巴拿馬世青開幕彌撒

《世青中心》:認識巴拿馬

本台《鹽與光》製作人Pedro執事與你實地認識巴拿馬及簡介當地教會現況。

更多世青資訊

請為青年祈禱!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