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光今日焦點 2019年5月28日

是日教會焦點:

-教宗接見了討論氣候變化問題國際會議人士

宗座科學院在梵蒂岡舉行關於氣候變化問題的國際會議,主題為「氣候變化與科學、規劃和政策提供的新證據」,聯合國大會主席也出席了會議。教宗方濟各在5月27日下午接見與會人士,鼓勵他們反思如何補救和阻止重視利益、輕視道德所導致的全球危機。詳盡內容

-梵蒂岡博物館藏中國文物在北京故宮展出

梵蒂岡博物館收藏的76件中國文物於5月28日至7月14日在北京故宮展出。展覽的主題為「傳心之美-梵蒂岡博物館藏中國文物展」,這是該館首次將其收藏的中國文物在中國最重要的文化機構展出,具有高度的象徵意義。詳盡內容

-西非布基納法索再有天主教堂遭襲擊

5月26日主日,西非布基納法索北部省份羅魯姆省首府蒂陶二十多公里外的托爾菲村一所天主教堂遭八名武裝分子亂槍掃射襲擊,當時正在參與主日彌撒聖祭的四名教友不幸遇難,數名教友受傷。詳盡內容

第105屆《世界移民和難民日文告》

CNS photo/Alexandros Avramidis, Reuters

教宗方濟各在5月27日發表第105屆《世界移民和難民日文告》。本屆世界移民和難民日將於今年9月29日舉行,梵蒂岡今年3月公布了主題:「這不只關乎移民」。教宗在文告中闡述本屆主題的意義,表明我們若是在移民和難民事務上落實「接納、保護、促進和融合」這四大要點,便能建設「天主之城」。

教宗指出,「這不只關乎移民,也關乎我們眾人,攸關人類大家庭的現在及未來。我們對他們表以關懷,等於是對自己、對每個人投以關懷;當我們照料他們時,我們人人都會成長;我們在聆聽他們時,也容許自己隱藏的部分發聲。我們之所以將那些部分隱藏起來,是因為它們今天不受重視」。

此外,「這也關乎我們的恐懼」。教宗闡明,恐懼有時合情合理,但是恐懼會阻礙和「限制我們的思言行為,導致我們毫不寬容、心靈封閉,甚至會不知不覺成了種族主義者」。恐懼使我們無法在他人身上遇見上主。

教宗方濟各寫道,移民和難民的課題也涉及愛德和人性。「透過愛德善工,我們展現自己的信仰。愛德的最高形式表現在關愛那些無力回報,甚至無法道謝的人」。憐憫心觸動我們人性中最細膩的心弦,迫切催促我們關懷困頓的近人,敦促我們認出別人身上的痛苦,採取行動來治癒並拯救他們。「憐憫心意味著給溫柔騰出空間;而今日社會往往要求我們壓抑這份溫柔」。

接著,教宗繼續寫道:「這不只關乎移民,也關係到不可排斥任何人。」今日世界「愈加推崇菁英,對受排斥者更加殘忍」。「戰爭雖然只衝擊到世界某些地區,但作戰的武器卻是在其它地區製造和販賣的;後者不願意接納這些衝突所造成的難民」。付出代價的向來是最貧困弱小者。

這也關乎以弱小者為先,此乃基督徒真正的格言。教宗指出,「在福音的邏輯中,最後的成為最先的。我們必須為他們服務」。再者,這也關乎整個人和全人類。「在每項政治活動、各項計劃和所有牧靈行動中,我們必須始終以人為中心,看重人的許多幅度,包括靈性幅度」。

這也關乎建設天主與人的城市,它不同於科技和消費至上的天堂。移民現象揭露了「惠及少數、殃及多數的進步神話」。教宗最後總結道,移民和難民是我們的弟兄姊妹,他們的臨在是天主為我們安排的良機,有助於「建設更正義的社會、更完美的民主、更團結的國家、更友愛的世界,以及更敞開心胸又活出福音精神的基督徒團體」。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主持「國際明愛會第21屆全體大會」開幕彌撒

2019年5月23日下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彌撒,為國際明愛會第21屆大會揭開了序幕。這次大會於5月23日至28日在羅馬舉行,討論的主題為「一個人類大家庭,一個共同家園」,從教宗方濟各《願祢受讚頌》通諭汲取靈感。教宗依照彌撒讀經論述了教會的3個基本要素:聆聽的謙卑、共事的特恩和捨棄的勇氣。

當天選讀的《宗徒大事錄》記述了教會歷史上的首次宗徒會議,其間對接受基督信仰的外邦人該不該也遵守梅瑟的所有法律進行了辯論。有人會問為什麽耶穌沒有留下指示,好使這場「大辯論」得以終止呢?

教宗表示:「這是一種效率主義的誘惑,認為若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沒有顛簸,以及議事日程都按部就班地進行,教會就運行良好。主耶穌可不是如此行事,祂沒有從天上給門徒們送來一個答案,而是派遣了聖神。耶穌不希望教會是一個完美的模型,有能力維護自己良好的名譽。祂在世的生活並非如此,而總是在行走,不懼怕生活的顛簸。耶穌教導我們,問題不是用已經備好的處方來面對,信仰不是一張進度表,而是有待一起行進的道路。」

捨棄的勇氣

教宗於是闡述了教會的3個基本要素:聆聽的謙卑、共事的特恩和捨棄的勇氣。他首先解釋了「捨棄的勇氣」,説明在那次宗徒會議上大辯論的結果不是提出某些新事物,而是放棄了某些舊東西,這使宗徒們的宗教認同受到了衝擊。然而,他們的選擇是讓宣講上主為先且高於一切。

「我們也需要一起重新發現捨棄的美好,首先是捨棄我們自己。聖伯多祿說,上主『以信德淨化了人心』(參:宗15:9)。天主淨化、簡化,常以除去而不是添加的方式使我們成長。真正的信德是去淨化所依戀的事物。為跟隨上主需要步履輕鬆,為步履輕鬆就要減輕負擔,即使要付出代價。」

聆聽的謙卑

談到「聆聽的謙卑」,教宗表明:「在宗徒會議上每個人都聽別人發言,願意改變自己的信念。他們在聆聽時成了謙遜的人,克制住自己的意願,不再執意推行自己的主張和使用各種手段尋求贊同。當我們聆聽而不是説話,停止處於中心位置時,我們就會變得謙卑。對於走愛德道路的人而言,謙卑和聆聽就是洗耳恭聽弱小者。」

教宗談到:「在宗徒會議上衆人都靜聽保祿和巴爾納伯述説天主藉著他們所行的一切(參:宗15:12)。這兩位宗徒的資格最淺,但聆聽所有人,尤其是弱小和卑微者的聲音永遠是重要的。在誰擁有最多就有話語權的世界中,我們卻不可如此,因為天主喜歡將自己顯示給弱小和卑微的人。」

再者就是「對生命的聆聽」。教宗說:「保祿和巴爾納伯講述的是他們的經歷,而非主張。教會也該如此進行分辨,不是坐在電腦面前,而是面對人的現實生活。我們應以謙卑的目光在他人身上尋找天主的臨在,因為天主不臨在於我們成就的偉大,而是在貧窮者的卑微之中。若我們不直接注視他們,我們就會總是看到自己,把他們當作我們肯定自己的工具。」

共事的特恩

教宗最後解釋了「共事的特恩」。他說:「在宗徒會議的討論中,合一總是勝過差異。對每個人而言,佔首要地位的不是自己的喜好和策略,而是感到自己屬於耶穌的教會、聚集在伯多祿周圍,在愛德中不尋求相同,而是共融。沒有人通曉全部,沒有人掌握全部的特恩,而是每個人持有其中的一部分。」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在祈禱中我們必須成為小孩子,由聖神來引領

CNS photo/Paul Haring

「若沒有聖神的力量我們就無法祈禱。聖神在我們内祈禱並推動我們認真祈禱。」

2019年5月22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結束關於《天主經》的要理講授。教宗強調,我們在祈禱中必須謙卑,讓聖神來引領。

教宗指出:「基督徒的祈禱“來自稱天主為『父親』的膽量,但這需要勇氣。耶穌將天父啓示給我們,賜予我們親近天父的恩典。耶穌所傳授給我們的不是一篇機械式、重複誦念的禱詞。其實一切口禱,都是聖神以天主聖言教導天主子女向他們的天父祈禱(參:《天主教教理》2766號)。

我們從《福音》中能夠看到耶穌向天父祈禱的不同表達,這些祈禱與《天主經》相呼應。

首先,耶穌在革責瑪尼莊園面對即將來臨的苦難,向天父說:「阿爸!父啊!一切為祢都可能:請給我免去這杯罷!但是,不要照我所願意的,而要照祢所願意的。」(谷14:36)。

教宗解釋道:「我們“在這簡短的祈禱中,怎能識別不出《天主經》的蹤跡呢?耶穌在這黑暗時刻懷著對父親的信賴之情,呼喚天主為『阿爸』。祂雖然感到驚惶恐懼,卻祈求讓天父的旨意得以承行。」

在《福音》的其它章節中,耶穌堅持要求祂的門徒們培養一種祈禱的精神。

教宗說:「祈禱必須堅持不懈,尤其不忘兄弟姐妹,在我們與他們的關係發生困難時更應如此。耶穌說:『當你們立著祈禱時,若你們有什麼怨人的事,就寬恕罷!好叫你們在天之父,也寬恕你們的過犯』(谷11:25)。在耶穌的這段話語中我們認出與《天主經》的相似之處。但每個基督徒祈禱的首要主角是聖神。我們能夠懇請聖神教我們如何祈禱,因為聖神是主角,即在我們内真正祈禱的主角。祂在我們每個基督徒的心中噓氣,使我們能以天主子女的身份祈禱,我們因著聖洗的確成了天主的子女。」

另一方面,耶穌在其它場合對天父的稱呼無疑離《天主經》的經文很遙遠。祂在十字架上重覆《聖詠》第廿二章的詩句:「我的天主,我的天主!祢為什麼捨棄了我?」(瑪27:46)。

教宗評論道:「在天之父能夠捨棄祂的聖子嗎?當然不能。然而,祂對我們罪人的愛竟使耶穌到了這種境地:祂甚至經歷到天主的捨棄和遠離,因為祂承受了我們衆人的罪。」

教宗表明:「耶穌即使在極度痛苦中也仍然呼喚『我的天主,我的天主!』在『我的』二字中存有與天父關係的核心,存有信德和祈禱的核心。基督徒若以這個核心為起點,就能在各種境況中祈禱。我們要不斷地為我們的兄弟姐妹向天父祈求,因為任何人,尤其是窮人,都應受到慰藉和一份愛。」

教宗最後邀請在場的信友們與他一起重覆耶穌的祈禱:「父啊!天地的主宰,我稱謝祢,因為祢將這些事瞞住了智慧和明達的人,而啟示了給小孩子。」

教宗說:「為能祈禱,我們必須成為小孩子,讓聖神來到我們當中,讓祂在祈禱中引領我們。」

此外,教宗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問候講法語的朝聖者時,特別提到日前在中非貝爾貝瑞提教區諾拉村遇害的西班牙傳教士桑喬(Ines Nieves Sancho)修女。

教宗說:「今天,我與你們一起紀念77歲的桑喬修女。數十年以來,她一直是貧困家庭女子的教育者。日前她在教導女孩子們學習縫紉的地方慘遭殺害。她是在服務貧困者中為主耶穌獻出性命的又一女性。」

「瘦小、溫和且非常平易近人」,認識桑喬修女的人都如此形容她。5月20日早上,這位修女被發現死在她教授縫紉課的作坊。修女教女孩子們縫紉技術,為的是讓她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桑喬修女屬於當地的耶穌孝女會的一個小團體,在中非服務了很多年。5月19日至20日夜晚,一些來歷不明的人進入她的房間,把她帶到她教授縫紉課的地方,並加以斬首。到目前為止,修女被殺害的原因尚不清楚,也沒有人聲稱對此事負責。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為在中國的信友祈禱

CNS photo/Paul Haring

2019年5月22日,教宗方濟各在公開接見活動結束時,特別提及5月24日是上海佘山聖母進教之佑瞻禮。

教宗說:「本週五5月24日是進教之佑聖母瞻禮,這是在上海佘山聖母朝聖地特別敬禮聖母的節日。在這美好的機會上,我特別向在中國的所有天主教徒表達我的關懷與愛護。他們在日常的辛勞和考驗中,仍持續不斷的相信、盼望和愛。在中國的親愛的信友們,願我們天上的母親幫助你們所有人成為愛德和友愛的見證者,始終護佑著你們與普世教會共融合一。我為你們祈禱,並降福你們。讓我們一同向聖母祈禱。」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請為中國教會祈禱:《向佘山聖母誦》

教宗:天主的平安賜予我們前行的勇氣

CNS photo/Vatican Media

復活期第五周 星期二 彌撒

讀經一(保祿和巴爾納伯報告教會,天主偕同他們所行的一切。)
恭讀宗徒大事錄 14:19-28

有些猶太人從安提約基雅和依科尼雍來,挑唆群眾;群眾用石頭砸了保祿,以為他死了,就把他拉到城外。但門徒們一圍到他跟前,他就起來進了城,第二天同巴爾納伯起程往德爾貝去了。
他們向那城傳揚福音,使許多人成為門徒,以後回到呂斯特辣、依科尼雍和安提約基雅,到處堅固門徒的心,鼓勵他們堅持信仰,說我們必須經過許多困難,才能進入天主的國。二人在各教會給他們選立了長老,在祈禱禁食以後,把他們托付於他們所信仰的主。以後,他們又經過丕息狄雅來到旁非里雅,在培爾革宣講道理以後,下到阿塔肋雅,又從那裏乘船赴安提約基雅。他們原來是從那裏被托於天主的恩寵,作現在已完成的工作。他們一到,就聚集會眾,報告天主偕同他們所行的一切大事,和怎樣給外邦人打開了信德的門。二人就在那裏同門徒們住了不少時日。

福音(我將我的平安賞給你們。)
恭讀聖若望福音 14:27-31

那時,耶穌對門徒說:「我把平安留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給你們的,不像世界上所賜的一樣。你們心裏不要煩亂,也不要膽怯。你們聽見了我給你們說過;我去;但我還要回到你們這裏來。如果你們愛我,就該喜歡我往父那裏去,因為父比我大。如今在事發生前,我就告訴了你們,為叫你們當事發生時能相信。我不再同你們多談了,因為世界的首領就要來到;他在我身上一無所能,但為叫世界知道我愛父,並且父怎樣命令我,我就照樣去行。」

2019年5月21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時强調,如果我們內心深處有上主的平安,生活中的艱難、考驗和困難都不能令我們感到不安。

當天的福音記述耶穌向門徒們告別時向他們作的許諾,祂說,「我把平安留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若14:27)。平安是天主賞賜的恩典,與世界所提供給人的不同。教宗在彌撒講道中反省道:「耶穌的平安是個恩賜,我們無法藉由人的方式,例如看醫生或服用鎮靜劑得到它。耶穌的平安與這些不同,這平安來自在我們內的聖神,它帶來堅強 。」

教宗表示:「耶穌的平安教導我們在生活中前行。它教導我們忍耐。忍耐意味著肩負起生活、苦難、工作,以及其它一切,卻不失去平安,並有勇氣向前走。只有在我們內的聖神賜予我們耶穌的平安時,我們才能明白這一點。若我們心中擁有『耶穌許諾的平安』,而不是來自世界或『銀行裡的錢』的平安,我們就能面對更糟糕的困難,繼續前行,而且這是通過内心微笑的能力而完成的。在這種平安中生活的人永遠不會失去幽默感,懂得嘲笑自己和他人,甚至嘲笑自己的影子,懂得嘲笑一切。這種幽默感非常接近天主的恩寵。在日常生活中有耶穌的平安,在困難中有耶穌的平安,擁有一點點的幽默感,能使我們生活的很好。願上主賜予我們這個源自聖神的平安,這是上主的平安,這平安幫助我們忍耐,肩負起生活中諸多困難。」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邪惡如同咆哮的獅子,但耶穌救我們免遭其害

2019年5月15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兩萬人不顧陰雨聆聽教宗講話。在要理講授中,教宗反省了《天主經》的最後一句呼求“但救我們免於兇惡”,闡明在世界和我們自己的心中彌漫著兇惡,但這不是天主的作為,而是邪惡悄悄地進入人類歷史中的坎坷經歷。

在接見活動開始時,教宗乘著白色座車來到廣場,他旁邊還坐著8位男女兒童,他們頭戴白色小帽,身穿藍色或白色衣服,上面寫著教宗針對移民的四點指示:「接納、保護、促進和融入」。這些兒童隨著他們的親人於幾個月前從利比亞乘船前往意大利海岸,4月29日獲得人道救援,目前住在羅馬近郊的天主教運動中心。

教宗在要理講授中,首先解釋「但救我們免於兇惡」這句祈禱文的含義說,誦念《天主經》的人不僅祈求天主不讓自己陷於誘惑,也呼求祂讓自己免於兇惡,因為惡的存在使我們受到了威脅。

「事實上,基督徒的祈禱並不是閉上眼睛無視現實生活。《天主經》是子女而非幼稚的祈禱,不是如此地沉醉於天主的父愛,以致忘記人的旅程充滿艱難。《天主經》若沒有最後這幾句,罪人、受迫害者、絕望和垂死的人又怎能祈禱呢?這最後的祈求正是我們感到有限度時的祈禱,而且總是如此。」

教宗表示:「我們生命中存在著邪惡是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只要我們翻開歷史的篇章,就會看到“多麽令人痛苦的目錄,我們在這世界上的生存經常是一種失敗的冒險。邪惡的存在有時似乎比天主的慈悲更為明顯。這種在大自然、歷史甚至我們心中佔據空間的邪惡似乎與天主的奧秘相對立。《天主經》的最後呐喊是起來反對這邪惡,在這邪惡寬大的長袍下隱藏著各種不同的經歷:人的哀傷、無辜者的痛苦、奴役、被別人利用,以及天真孩子的哭泣。這一切都在人的心中提出抗議,與《天主經》的最後祈求產生了共鳴。」

教宗指出:「耶穌在受難時刻完全經歷了惡的刺傷,祂也這樣祈求說『阿爸!父啊!一切為祢都可能:請給我免去這杯罷!但是,不要照我所願意的,而要照祢所願意的。』(谷14:36)。耶穌受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祂親身經歷了孤獨、鄙視、屈辱和殘忍的對待。人就是如此:我們致力於生命,嚮往愛和善,卻也不斷將自己和他人置於邪惡中,以致能陷於對人喪失信心的誘惑。」

教宗最後表示:「基督徒曉得邪惡的威力,但也體驗到耶穌站在我們這一邊,並前來幫助我們。天主聖子救我們免於兇惡,祂在最後的搏鬥中,命令伯多祿把劍收入鞘内,向懺悔的強盜確保他能進入天國。耶穌最後呼求道:「父啊!寬赦他們罷!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做的是什麽(路23:34)。」

「和平源自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寬恕,真正的和平是從那裡來的:和平是那位復活者的恩賜,是耶穌賜給我們的恩典。耶穌在復活後的第一句問候正是‘願你們平安’,願你們的靈魂、内心及生活平安。上主賜予我們平安,賜予我們寬恕,但我們必須祈求‘救我們免於兇惡’,好能不陷於罪惡。這正是耶穌賜予我們的希望和力量,復活的耶穌就在這裡,在我們當中。」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鹽+光今日焦點 2019年5月13日

是日教會焦點:

-教宗對布基納法索遇害信友和司鐸表示悲痛

2019年5月12日主日,西非國家布基納法索北部達布洛鎮的一座天主教教堂遭槍手襲擊,造成6人死亡,包括5名信友和1位司鐸。教宗對此襲擊事件表示悲痛。他為亡者、他們的家人和該國所有基督徒團體祈禱。詳盡內容

-教宗方濟各准許默主歌耶的朝聖活動

2019年5月12日,駐波斯尼亞及黑塞哥維那宗座大使佩祖托總主教和宗座駐默主歌耶特別視察員霍澤總主教宣布教宗方濟各決定准許默主歌耶的朝聖活動。教區和堂區可以正式組織相關的朝聖活動,不同於以往只能以私人形式進行。詳盡內容

-宗座賑濟所所長親自為羅馬無家者大樓恢復供電

5月11日宗座賑濟所所長克拉耶夫斯基樞機,親自採取行動為羅馬一幢住了400多名無家者,斷電多日的大廈,重新開啟了電表使大樓恢復供電,援助處於艱難和貧困的家庭。樞機重申,他承擔一切責任,如果罰單寄來的話,他將會支付。詳盡內容

教宗:效法保祿宗徒,聆聽和順從天主的聲音

復活期第三周 星期五 彌撒

讀經一(這人是我所揀選的工具,為把我的名字帶到外邦人前。)
恭讀宗徒大事錄 9:1-20

那時,掃祿還是向主的門徒口吐恐嚇和凶殺之氣,遂去見大司祭,求他發文書給大馬士革各會堂,凡他搜查出信這道的人,不拘男女,都綁起來,解送到耶路撒冷。當他前行,快要臨近大馬士革的時候,忽然從天上有一道光,環射到他身上。他便跌倒在地,聽見有聲音向他說:「掃祿,掃祿,你為什麼迫害我?」他答說:「主!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迫害的耶穌。但是,你起來進城去,必有人告訴你當作什麼。」陪他同行的人站在那裏,說不出話來;只聽見聲音,卻看不見什麼人。掃祿從地上起來,睜開他的眼,什麼也看不見了。人們牽著他的手,領他進了大馬士革。三天看不見,也不吃,也不喝。在大馬士革有個門徒,名叫阿納尼雅,主在異象中向他說:「阿納尼雅!」他答說:「主,我在這裏。」主向他說:「起來,往那條名叫「直街」的地方去,要在猶大家裏找一個名叫掃祿的塔爾索人;看,他正在祈禱。」 ── 掃祿此時在異象中看見一個名叫阿納尼雅的人進來給自己覆手,使他復明 ── 阿納尼雅卻答說:「關於這個人,我聽許多人說:他在耶路撒冷對你的聖徒作了許多壞事!他在這裏也有從大司祭取得的權柄,要捆綁一切呼號你名字的人。」主卻向他說:「你去吧!因為這人是我所揀選的器皿,為把我的名字帶到外邦人、國王和以色列子民前,我要指示他,為我的名字該受多麼大的苦。」阿納尼雅就去了,進了那一家給他覆手說:「掃祿兄弟!在你來的路上,發顯給你的主耶穌打發我來,叫你看見,叫你充滿聖神。」立刻有像鱗甲一樣的東西,從他的眼中掉了下來,他便看見了,遂起來領了洗。進食以後,就有了力量。他同大馬土革的門徒住了幾天之後,即刻在各會堂中宣講耶穌,說他是天主子。

福音(我的肉是真的食物,我的血是真的飲料。)
恭讀聖若望福音 6:52-59

那時,猶太人彼此爭論說:「這人怎麼能把他的肉,賜給我們吃呢?」耶穌向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他的血,在你們內,便沒有生命。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必得永生,在末日,我且要叫他復活,因為我的肉,是真實的食品;我的血,是真實的飲料。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就如那生活的父派遣了我,我因父而生活;照樣,那吃我的人,也要因我而生活。這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食糧,不像祖先吃了『瑪納』仍然死了;誰吃這食糧,必要生活直到永遠。」這些話是耶穌在葛法翁會堂教訓人時說的。

2019年5月10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科托倫戈(Cottolengo)修會的修女們在慶祝入會50週年金慶的機會上特別前來梵蒂岡參加了這台彌撒,幾位在意大利服務的厄立特里亞神父也在場。教宗在彌撒講道中勉勵他們效法蒙召皈依的保祿,聆聽和順從天主的聲音。

在當天選讀的讀經一《宗徒大事錄》中敘述了塔爾索人掃祿的皈依經歷,他曾是個迫害基督徒的人,在前往大馬士革的路上聽到上主的召叫,改變了自己的生命。教宗稱:「掃祿的皈依在救恩史上翻開了新的一頁,表明這救恩也面向那些不是以色列人的異教徒、外邦人,簡言之,就是向教會的普世性敞開了大門。」

教宗說:「保祿雙目失明,留在大馬士革3天不吃不喝,直到上主打發阿納尼雅前來,使他恢復了視力,得以開啓皈依的旅程,在充滿了聖神後立即去宣講復活的耶穌。保祿是個堅強的人,愛天主,也熱愛法律的純正性,但他正直,即便他脾氣不好,卻言行一致。保祿首先是個言行一致的人,因為他向天主敞開心門。若說他迫害基督徒,因為他當時堅信那是天主的旨意。他對天主之家的純正性和天主的光榮充滿熱誠,向上主的聲音敞開心扉。他敢於冒風險,奮勇向前。此外,保祿也是個溫順的人,懂得順從而不固執。」

教宗表明:「保祿的性格或許執拗,但心靈卻不如此。他接納天主的提示,雖然憑著赤膽忠心搜捕和屠殺基督徒,但一聽到上主的聲音,就如同孩童那樣,由別人來引領。保祿不再提及他過去的那些信念,只等待上主的聲音:主,我該做什麽?他前往大馬士革去會晤另一個溫順的人,像孩童那樣聽他講道並接受了洗禮。」

教宗於是對在場的修女和司鐸們說:「今天,我願意透過你們感謝許多勇敢的男人和女人,他們冒著生命的風險奮勇向前,在教會的生活中尋找新道路。他們在尋找新道路!『可是,神父,這不是罪過嗎?』不,這不是罪過!我們要尋找新道路,這對衆人將會有益處!只要是上主的道路就要去尋找,而且要奮勇向前:在祈禱的深度、順從和聆聽天主聲音的深度上奮勇向前。透過這些在大事和小事上懂得奮鬥的人,教會内的真正改變正是如此進行。」

最後,教宗祈願:「基督徒應具有做大事和小事的特恩,懇請聖保祿宗徒幫助我們獲享順從上主聲音和向上主開放的恩寵;不怕成就大事,只要細心做好小事,就要奮勇向前。」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願聖母瑪利亞護佑保加利亞和北馬其頓

CNS photo/Remo Casilli, Reuters

2019年5月8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向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講述了這次訪問保加利亞和北馬其頓的感想,並感謝這兩個國家的人民對他的熱情款待。教宗強調,作為基督徒,我們的聖召和使命就是成為合一的標誌與工具。

教宗強調,他與保加利亞人民的會晤是在聖若望廿三世的引領下進行的,這位聖教宗曾在該國擔任宗座代表長達10年之久。

「藉著『和平於世』這句格言,我邀請衆人走上兄弟情誼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我會晤了保加利亞東正教會的宗主教内奧菲特(Neofit)和神聖主教會議的成員,並為所邁出的一步感到格外喜悅。事實上,作為基督徒,我們的聖召和使命就是成為合一的標誌及工具,在聖神的幫助下我們能夠做到這點,注重那使我們團結而非分裂的因素。」

聖齊利祿和聖美多弟將福音帶到保加利亞,他們與聖本篤一起被聖若望保祿二世宣布為歐洲的共同主保。教宗方濟各在訪問保加利亞時曾前往索非亞的主教座堂,在這兩位兄弟的聖像前祈禱。

教宗說:「他們原是希臘人,懂得憑著創造力用自己的文化向斯拉夫民族傳播基督信仰訊息,發明新的字母使之將《聖經》和禮儀書籍翻譯成斯拉夫語言。今天,我們也需要充滿熱情和具有創意的福傳者,好將福音傳給那些尚未認識它的人,重新灌溉基督信仰根基變得乾枯的土地。」

加爾各答的聖德蘭修女則從靈性上陪伴了教宗方濟各在北馬其頓的牧靈之旅:「這位聖女在斯科普里出生,她是在那個國家和世界其它邊緣地區教會臨在的圖像,那就是藉著基督的恩寵,一個小小的團體成了款待之家,許多人在那裡找到了他們生活上的慰藉。北馬其頓是一個年輕的國家,需要向寬廣的視野開放自己,同時不失去自己的根基。」

教宗提到他在這個國家的幾項會晤活動說:「令我感動的是,我去探訪德肋撒修會的修女們時,她們正與窮人在一起。這些女性合乎福音精神的溫柔令我感動。這溫柔源自祈禱和朝拜聖體。她們接納每個人,感到自己是衆人的姐妹和母親,但以溫柔對待他們。」

提到在斯科普里舉行的彌撒,教宗說:「天主的奇跡今天在歐洲的一個邊緣地區再次呈現,上主將極少的餅和魚掰開並分給群衆,使衆人都吃飽了。」

教宗最後將保加利亞和北馬其頓兩國人民的今日和未來託付於天主上智的安排,並與聖伯多祿廣場的信友們一起為他們誦念《聖母經》。

此外,教宗問候法國信友和朝聖者時,特別提到了方舟團體的創始人溫立光(Jean Vanier),稱讚他是「教會的一個偉人」。溫立光於5月7日在法國巴黎離開人世,享年90歲。他終其一生為弱小者服務,倡導慈悲文化,為心智障礙者帶來希望。

教宗說:「他為最貧窮和被抛棄的人,甚至為那些仍在母胎中將要被墮掉的胎兒工作,他努力説服那些決定要墮胎的父母把孩子生出來,交由他人撫養。他接納了他們使他們獲得生命。瓦尼埃永遠是我們效法的榜樣。」

公開接見的前一天,教宗在結束保加利亞和北馬其頓牧靈訪問之後,在返回羅馬的飛行途中對記者說:「一週前我已從瓦尼埃妹妹處得知他病重的消息,之後,我給他打了電話,他只聼我説話,因為他幾乎已經不能説話了。我願表達我對他美好見證的一生表示感謝,他是一個能從死亡、十字架和疾病的奧秘中辨認出基督信仰力量的人,他不僅為最弱小者服務,也特別為那些未出生的人工作,他為此奉獻了一生。」

教宗在結束這個話題時說:「謝謝溫立光,感謝天主賜給我們這位偉大的見證者。」

資料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