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帕羅塔以教宗四旬期文告為靈感創作:擺脫仇恨和恐懼及受壓迫者的哀號聲

圖片:Vatican Media

擺脫仇恨和恐懼

教宗爬上裝有鐵絲網的圍牆,伸手援救一男一女脫離「仇恨」和「恐懼」的牢籠。這是街頭藝術家帕羅塔(Mauro Pallotta)新的象徵性畫作,宗座促進人類整體發展部加以廣傳。這名藝術家在梵蒂岡附近的牆上創作了多個獻給教宗的畫作,因而遠近馳名。他這次的作品伴隨著教宗方濟各2024年的四旬期文告

教宗今年四旬期文告的主題是《穿越沙漠,天主引領我們走向自由》,受到《出谷紀》這段經文的啟發:「我是上主你的天主,是我領你出了埃及地、奴隸之所。」(參閱:谷廿1-17)

自由正是帕羅塔這個作品的核心主題。聖座該部會在一份簡短的公告中解釋道:「四旬期的『出谷』有助於我們擺脫奴役狀態。天主支持我們的希望,通過一段教會的旅途、共同和個人的皈依之路,引領我們走向祂要賜給我們的土地。」

圖片:Vatican Media

受壓迫者的哀號聲

以「友愛」為主題的象徵性畫作是街頭藝術家帕羅塔(Mauro Pallotta)的最新作品,宗座促進人類整體發展部加以廣傳。

最新畫作於2月26日公布,所引用的教宗話語是:「今天,許多受壓迫的弟兄姊妹的哀號聲也上達天廷。讓我們問自己:那哀號聲也傳到我們這裡來嗎?它是否打動我們的心?它是否觸動我們?」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2024年3月祈禱意向:為我們時代的殉道者、基督的見證人祈禱

教宗全球祈禱網絡」(舊稱祈禱福傳會(Apostleship of Prayer,或譯作「祈禱宗會」)是一個全球性的祈禱網絡,引領每一個人與復活的基督建立深刻信賴的個人關係,幫助人在其生命中找到希望與意義。祈禱福傳會成立於1844年,讓年輕人即使在求學時期也要以種種方式作福傳的工作。這些方式包括祈禱以及透過聖體聖事與耶穌基督結合,把每天的生活奉獻給天主。

每月教宗都囑禱一個總意向和一個福傳意向。讓我們每天早上念「每天奉獻禱詞」,為教宗和其他信眾的意向祈禱。

2024年3月意向

意向:請為我們時代的殉道者、基督的見證人祈禱

祈願那些在世界各地因福音緣故而冒著生命危險的人們,能以他們的勇氣和傳教熱忱來激勵教會。 並且讓我們向殉道恩寵敞開心門。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每天奉獻禱詞(Daily Offering Prayer)

新版

仁慈的天父,感謝祢恩賜這新的一天,我把今天的一切祈禱、工作、喜樂和痛苦全獻給祢。願這奉獻,聯合你的聖子耶穌聖心,為救贖世界,時時刻刻在感恩聖事中奉獻自己。願在聖神內,偕同教會之母-聖母瑪利亞,為祢的聖愛作證,並為本月內教宗託付給我們的意向祈禱。阿們。

God, our Father, I offer you my da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thoughts, words, actions, joys, and sufferings in union with the Heart of Jesus, who continues to offer himself in the Eucharist for the salvation of the world. May the Holy Spirit, who guided Jesus, be my guide and my strength today so that I may witness to your love. With Mary, the Mother of our Lord and the Church, I pray for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for the prayer intentions proposed by the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舊版

耶穌,我依靠瑪利亞無玷聖心,將我今日祈禱、事工、喜樂、憂苦,連同世上的彌撒祭獻,全獻給祢,為所有祢聖心的意向:靈魂的救贖、罪過的補贖、基督徒的合一,以及我們主教和所有祈禱福傳會員的意向,和本月教宗所囑禱的意向。阿們。

O Jesus, through the Immaculate Heart of Mar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works, joys, and sufferings of this day in union with the Holy Sacrifice of the Mass throughout the world. I offer them for all the intentions of Your Sacred Heart: the salvation of souls, reparation for sin, and the reunion of all Christians. I offer them for the intentions of our bishops and of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in particular for those recommended by our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更多影片: thepopevideo.org

 

 

教宗啟動研究小組,深化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出現的議題

圖片:Vatican Media

教會會議秘書處2月17日發表公告表示,教宗方濟各確定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第十六屆常規會議第二期會議的日期。這期會議將於2024年10月2日至27日舉行,繼續討論“為一個同道偕行的教會:共融、參與和使命”的主題。如同第一期會議那樣,第二期會議開啟前,即9月30日至10月1日將舉行為期兩天的退省神工。

在這份公告發表的同時,也公布了教宗方濟各的一封親筆函。教宗在信函中決定,為深化上期會議中出現的一些議題將成立研究小組,由聖座相關部會和負責協調工作的教會會議秘書處組成。教宗在此論述了聖座部會與教會會議秘書處合作的重要性。

教宗首先引述梵二大公會議文獻《教會憲章》的教導,提醒教會的性質是“在基督內,好像一件聖事,就是說教會是與天主親密結合,以及全人類彼此團結的記號和工具”(1號),而且向不同文化的世界更清楚及更具說服力地顯示共融使命的奧蹟(參閱:同上,7號),參與聖神更新及引領她向萬民宣講福音的工作(參閱:同上,17號)。

有鑒於此,《你們去宣講福音》宗座憲章指出,“共融的生活賦予教會同道偕行的面容”(4號)。教宗寫道,“尤其是,在為天主子民的服務使命中彼此聆聽和互動,這樣一來羅馬聖座為羅馬主教、每個主教和主教團提供稱職的輔佐工作”。

教宗的親筆函最後表示,“羅馬聖座各部會應根據各自的特定權限,與教會會議秘書處的工作進行合作,成立研究小組,以同道偕行的方法開始深入研究本屆世界主教會議第一期會議中出現的一些議題”。“這些研究小組要在聖座相關部會與負責協調工作的教會會議秘書處共同商定後成立”。

教會會議秘書處於2023年12月11日公布了《邁向2024年10月》文件,強調下期會議將會重點討論與行使權力有關的參與議題,將其視作為傳教服務的共融的表達。換句話說,將深入討論如何在教會各級活出共議精神。

如今教宗的決定闡明,從教會的聆聽中出現一些重要議題,這需要一段充足的時間,按照有各大洲專家和聖座部會以各自職能參與的同道偕行的方法,進行神學、法典和牧靈上的深入研究。目前正在確定將成立哪些研究小組和研究哪些議題。去年十月會議結束時表決通過的《綜合報告》指出了其中的幾個,如修訂教會法典的一些條文、聖秩職務培育、主教與修會之間的關係,以及針對執事職的神學和牧靈研究。

研究小組的貢獻將為整個教會的省思是有用的工具,但並不直接成為下期會議討論及分辨的內容。如前所述,本屆世界主教會議第二期會議將重點討論同道偕行這個概念,這是在教會生活中共融的體現。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格雷奇(Mario Grech)樞機領導的教會會議秘書處負責協調與聖座部會的工作,意義非凡。教會會議秘書處不屬於聖座,但直接服從教宗。在公告發表的同一天,即2月17日,教宗任命了教會會議秘書處的6名新顧問,參與秘書處的工作。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主持聖灰禮儀:耶穌召叫我們在這四旬期回到內心

圖片:Vatican Media

在四旬期開始之際,耶穌邀請我們每一個人「進入內室」。教宗方濟各2月14日週三聖灰瞻禮在羅馬聖薩比娜大殿主持彌撒,在講道中強調了這一點。

教宗解釋道:「進入你的內室,意味著回到內心。這是一段由外而內的旅途,好使我們的整個生命,包括我們與天主的關係,反映出我們內在的真實狀態。四旬期為我們提供了回歸真實自我的契機,擺脫我們的所有面具和假象。」

教宗指出:「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秉持祈禱和謙遜的精神領受那施放在我們頭上的聖灰。聖灰提醒我們,人人都是塵土,同時又得到天主的關愛和護佑。施放在我們頭上的聖灰,邀請我們重新發現生命的奧秘,讓我們感受到被天主永恆的聖愛所愛。」

蒙召去愛我們的弟兄姊妹

接著,教宗闡明:「我們一旦認識到自己被天主所愛,這份意識就會幫助我們明白自己蒙召去愛他人。四旬期傳統的祈禱、守齋和行哀矜,不只是外在的行為,更是通往內心、通往我們基督徒生活核心的道路。」

聽從上主的聲音

教宗方濟各邀請每個人聽從上主的聲音,也就是「進入你的內室」、「回到你的內心」。

「我們時常發現自己不再擁有內室,特別是在一切都放上社交平台的世界裡。然而,恰恰是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室,上主從天降下,前來治癒你、潔淨你。」

教宗敦促說:「讓我們進入我們的內室:那裡住著上主,在那裡我們的脆弱得到接納,我們無條件地被愛。」

全心回到天主身邊

教宗籲請眾人「全心回到天主身邊」。他鼓勵信眾在四旬期騰出時間來靜默朝拜,聽從上主在我們生活中發出的聲音,不要害怕「脫去世俗的外衣,回到內心、回歸本質」。

在講道的結尾,教宗說:「我們要承認我們的所是,即:天主鍾愛的塵土。因著天主,我們將從罪惡的塵土中重生,獲得在耶穌基督和天主聖神內的新生命。」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若一切感到厭煩且無意義,需要在信德中忍耐

圖片:Vatican Media

「耶穌來到門徒那裡,見他們睡著了,便對伯多祿說:『你們竟不能同我醒寤一個時辰嗎?醒寤祈禱罷!免陷於誘惑;心神固然切願,但肉體卻軟弱。』」(瑪廿六40-41)這是教宗方濟各在2024年2月14日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開始時誦讀的《瑪竇福音》的段落。當天是四旬期首日,教宗省思的題目是「懶惰」,屬於「惡習與德行」的系列要理講授。

懶惰,一種非常危險的誘惑

教宗首先解釋:「懶惰一詞來自希臘文,意思是缺乏關心。一個人如果懶散、怠惰、淡漠,我們就說他懶惰。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誘惑。誰若成為它的犧牲品,就好像被一種死亡的願望壓垮那樣:對一切感到厭煩;與天主的關係變得乏味;甚至那些最神聖的行為,那些曾經使他內心炙熱的行為,現今在他看來似乎毫無益處。」

生活失去意義

為了進一步說明懶惰的含意,教宗提到隱修士埃瓦格里烏斯(Evagrio)所描述的懶惰人的行為:「……閱讀時,懶惰的人常打哈欠,很容易被睡意所征服,他揉揉眼睛,搓搓手,把眼睛從書本上挪開,盯住牆壁;然後又把眼睛回到書本上,繼續讀一會兒……;最後,他低下頭,把書本放在頭下,進入輕輕的睡眠。」

教宗表示:「在這個描述中讓人隱約地看到一些接近抑鬱症的情況。的確,對於那些處於懶惰狀態的人來說,生活失去了意義,祈禱變得枯燥無味,各種奮鬥似乎毫無意義。即使年輕時我們也曾充滿激情,現在看來是不合邏輯的,是無法使我們幸福的夢想。如此一來,我們隨它而去,分心、不思考似乎是唯一的出路。」

治療方法是「在信德中忍耐」

那麼,哪些是治療懶惰的切實方法?教宗從靈修導師那裡汲取經驗,指出最有效的方法是「在信德中忍耐」。教宗說:「雖然在懶惰的驅使下,人的願望是『到別處去』,逃避現實,但必須有勇氣留下來,在我的『此時此地』,在我的現狀中,迎接天主的臨在。」

依靠耶穌,在信德中抵禦和堅持

教宗表示:「懶惰想摧毀我們生活在當下的簡樸的喜樂,要我們相信一切都沒有意義,不值得關心任何事或任何人。如此一來,許多人因為懶惰而放棄了已經走上的向善之路。可見,這是一種嚴重的誘惑,就連聖人也曾經歷過,必須予以戰勝。這些聖人聖女教導我們,在忍耐中穿過黑夜,接納信德上的貧乏。他們建議,在懶惰的壓制下,要保持較小程度的承諾,設定較為能夠實現的目標,但同時要抵抗得住、要堅持,依靠耶穌,祂在我們受誘惑時絕不捨棄我們。」

四旬期,內在更新的時機

公開接見活動結束前,教宗方濟各在問候操意大利語的信友們時,談到當天開始的四旬期,將重點放在和平上。教宗說:「讓我們善用這段時間,作為皈依和內在更新的時機,聆聽天主聖言、關愛需要幫助的兄弟姐妹、熱切祈禱,尤其為在世界上獲得和平的恩典而祈禱。」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為他人奉獻自己,治癒自私、偏見和不寬容的「癩病」

圖片:Vatican Media

心靈的「癩病」使我們對愛和憐憫無動於衷,藉由自私、偏見、冷漠和不寬容的「壞疽」來摧毀我們。解藥是什麼?是愛天主和為近人奉獻自己,不帶恐懼和偏見,沒有算計和利益的考量。教宗方濟各2月11日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為瑪利亞・安東尼婭(María Antonia de San José de Paz y Figueroa)主持封聖大典,在彌撒講道中以癩病人的比喻闡述了這個觀點。

聖女瑪利亞・安東尼婭的芳表

新聖女瑪利亞・安東尼婭生活於18世紀。在耶穌會被驅逐離開阿根廷的那段時期,她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和其它地區推廣依納爵神操,開設靈修中心,幫助人們認識天主。在該國,不僅老百姓,連開國元老都親切地叫她「母親」(mamma)。

大約5500名信眾參加了封聖大典,其中有數千名遠從阿根廷來的信友,包括主教、司鐸和朝聖者。該國總統米萊(Javier Milei)也親臨大殿,彌撒前在祭衣室與教宗簡短相會,並在禮儀後再次彼此問候,交談幾句,握手致意。米萊總統熱情擁抱了教宗方濟各。

治療「心靈癩病」的見證

彌撒開始之際,聖座封聖部部長塞梅拉羅(Marcello Semeraro)樞機介紹了瑪利亞・安東尼婭的生平,請求將她列入聖品。教宗予以俯允後,現場響起如雷的掌聲。教宗緬懷新聖女「在物質和道德的悲慘處境中」作的見證,以及她對近人的服務和奉獻。教宗在講道中指出,這正是治療「心靈癩病」的解藥。這種癩病不像那使身體逐漸損毀的疾病那樣,卻讓心靈生出壞疽。

疾病與排斥

《馬爾谷福音》記載,與耶穌相遇的那名癩病人被同胞遺棄,因為後者害怕被傳染,以為接觸了生瘡的軀體就會變得不潔。由於遠離和拒絕,這名病人受到進一步的傷害,所以基督以「觸碰」來治癒他,幫助眾人擺脫一種扭曲的宗教觀。

「恐懼、偏見和虛假的宗教情愫:這是嚴重不公義的三大禍根、三種『心靈的癩病』,使弱小者受苦,把他當成垃圾丟棄。」

那名癩病人體驗到的排斥,今天也一再發生。「我們不要認為那些只是過去的事。我們在城市街道上遇見多少受苦的人!有多少的恐懼、偏見、表裡不一,連信徒和宣認基督信仰的人也不例外,而且這些恐懼持續不斷地傷害受苦者!」

耶穌的觸碰和治癒

那麼,要怎麼做呢?教宗指出,耶穌對那人動了憐憫的心,作出兩個舉動。首先是「觸碰」:天主子其實能「遠遠地」治癒那個人,但祂卻觸碰了癩病人的傷口。這是「天主的親近」,是「接近受苦者的愛的道路」。跟隨基督的人蒙召也去這麼做,並要「在心裡浮現有悖於親近關懷、奉獻自己的念頭時」提高警覺。

「治癒」是耶穌的第二個舉動。耶穌的「觸碰」不只是親近,更是治癒的開端。「親近是天主的風格。天主始終親近、憐憫又溫柔。我們要對此敞開」。接受耶穌的觸碰,「我們由內部、打從心底得到治癒」。「如果我們在祈禱、在朝拜中接受耶穌的觸碰,如果我們讓祂通過聖言和聖事在我們內行動,祂的觸碰就會使我們發生真正的改變,讓我們從罪惡中獲得醫治,救我們脫離封閉狀態,令我們產生超乎人力所及的轉變」。

耶穌的觸碰使我們重獲新生,變得更美好:「心臟組織重新生長;創意搏動的血液再次流動,充滿了愛;過往錯誤的傷口得以癒合,各種關係的肌膚恢復健康又自然的狀態」。如此一來,我們回到「原本所有和所是的美好」。

「在耶穌的關愛下,我們重新發現為他人奉獻自我的喜樂,既沒有恐懼和偏見,也沒有那些使人麻木不仁、缺乏兄弟骨肉之情的宗教形式;我們內在重新得到去愛的力量,超越一切算計和利益考量。」

新聖女的傳教熱火

關於這一切,新聖女瑪利亞・安東尼婭樹立了榜樣:「她赤腳跋涉千里,穿越曠野和險途,為將天主帶到那裡。今天,她為我們是熱忱且大膽的使徒典範」。

在講道的結尾,教宗提到,耶穌會士被驅逐時,聖神在瑪利亞・安東尼婭內「點燃了傳教的熱火」,使她「信賴天主上智的安排,堅忍不拔」。

這位新聖女懇求大聖若瑟的代禱,而且「為了不讓大聖若瑟太過操勞」,她也請聖加耶當(Gaetano Thiene)轉求。因此,對聖加耶當的敬禮傳入阿根廷,他的聖像於18世紀抵達布宜諾斯艾利斯。教宗最後籲請眾人呼求新聖女的幫助。「求主降福每一個人!」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第32屆世界病患日文告:治癒病患藉以療癒關係

教宗方濟各
第32屆世界病患日文告

2024年2月11日
「人單獨不好。」(創二 18)
治癒病患藉以療癒關係

按此下載

經上記載:「人單獨不好」(創二 18)。天主是愛,從起初,天主就為了共融 而創造人類,賦予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去和他人建立關係。因此,我們按 照天主聖三的肖像所受造的生命,蒙召在關係的動力中、在友誼及彼此的愛 中,實現自我。我們生來就是要共同生活,而非單獨一人。正因為天主這共 融的計畫深植人心,以致離棄和孤單的遭遇,被視為是可怕的、痛苦的,甚 至是不人道的,尤其是當人覺得脆弱、不確定和缺乏安全感的時候,而這些 往往是由重病發作所導致。

在此,我想到所有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感到極度孤獨的人:無法接受探視的 病患,還有許多因工作負荷過重,被困在隔離病房的護士、醫生和支援人 員。當然,我們不能不追憶那些僅靠醫護人員照料、至親好友無法陪伴在 側,必須獨自面對死亡時刻的病患。

那些飽受戰爭和其悲慘後果所蹂躪的人──他們感受到的痛苦、磨難和孤 立,又遲遲未得到任何支援,我對他們感同身受。戰爭是最可怕的社會疾 病,總讓社會上最脆弱的一群人受到最大的打擊。

與此同時,我們必須說,即使在享有和平且資源豐沛的國家,人也常孤獨 地、有時甚至是在被遺棄的狀況下,度過老年和病程。這嚴峻的現實主要來 自個人主義衍生的後果:不惜一切代價高舉人的生產力,使人相信工作效率的神話;對於體力不足、跟不上腳步的人,表現得冷漠,甚至無情。然後, 形成一種丟棄文化,在這種文化中,「人不再被視為應受尊重和保護的基本 價值;窮人或殘障者,或是『尚未被需要』(如未出生的人),或『不再被需 要』(如老年人)的人,尤其如此。」(《眾位弟兄》通諭,18)。可悲的是, 這種思維模式也引導了某些政治決策,罔顧人民的尊嚴及需求,也未積極推 動所需的策略與資源,以確保人人享有基本的健康權利並獲取醫療保健的機 會。人們遺棄、孤立脆弱者,把醫療保健簡化為只是提供服務,而非使醫療 服務受到醫生、病患與家屬之間「治療盟約」的保障。

再次聆聽聖經的話語,使我們受益良多:「人單獨不好!」天主在創造之初 說了這話,向我們啟示祂對人類計畫的深奧意義,但同時也啟示了罪的致命 傷,隨著引發懷疑、破碎、分裂,最後導致孤立。罪攻擊人和他們的所有關 係:與天主的關係、與自己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受造界的關係。這孤 立,讓我們錯失生命的意義,奪走愛的喜樂,讓我們在人生的所有關鍵時刻 經歷孤獨的抑鬱。

弟兄姊妹們,任何疾病最需要的照護,首先是滿懷慈悲和愛的親近。因此, 照顧病患,尤其意味著關懷他們所有的關係:與天主的關係、與他人(家 人、朋友、醫護人員)的關係、與受造界的關係,以及與自己的關係。這有 可能做得到嗎?當然有可能做得到,而且我們所有的人都蒙召確保這能成為 事實。讓我們看看「慈善的撒瑪黎雅人」的圖像(參閱:路十 25~37),觀 察他放慢腳步、親近他人的能力,以及他以溫柔的愛照顧受苦弟兄的創傷。

讓我們牢記生命的真諦: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有人接納我們;我們為 愛而生,並且蒙召去和他人共融,建立兄弟情誼。兄弟情誼這生命的層面, 特別在患病和脆弱的時候支撐著我們,是為了要治癒我們的社會疾病必須採 用的第一種療法。

對於你們患病的人,無論是急性的,還是慢性的,我想說:「不要為你們對 親密和溫柔的渴望而感到羞愧!不需要隱瞞,也絕對不要認為自己是別人的 負擔。病患的狀況敦促我們所有的人停下來,遠離忙碌的生活節奏,重新發 現自己。」

在這個劃時代的變革時刻,我們基督徒特別蒙召以耶穌充滿愛憐的目光,關 心遭受痛苦和感到孤單的人,也許是被邊緣化和被拋棄的人。以主基督在祈禱中,特別是在聖體聖事中賜給我們彼此的愛,來療癒孤寂和孤立的創傷。 這樣,我們便共同合作,對抗個人主義、冷漠及丟棄文化,使溫柔和慈悲的 文化得以茁壯成長。

病患、脆弱者和窮人,是教會的核心,也必須是我們人道關懷和牧靈照顧的焦點。願我們銘記於心!讓我們將自己託付給聖母瑪利亞──病人之痊,願 她為我們代禱,幫助我們成為建立親密關係和兄弟情誼的匠人。

教宗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4年1月10日

(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教宗受訪:《懇求的信賴》核心是接納,不拒絕祝福任何人

在聖保祿大家庭《相信》(Credere)週刊創刊10週年的機會上,教宗方濟各接受該週刊主編維塔萊(Vincenzo Vitale)神父採訪,重申他在里斯本世青節和其他許多場合所說的「所有人、每一個人、人人」,強調教會牧靈使命的基礎在於接納,並將對「非正常」伴侶的祝福也放在這個框架下。教宗的這篇訪談刊登在2月8日發行的《相信》週刊上。

《懇求的信賴》文件在於接納所有人

繼教義部《懇求的信賴》(Fiducia Supplicans)文件提出了對「非正常」伴侶的祝褔後,這個議題引發了諸多反響和爭論。本次受訪時,教宗再次解釋道:「我祝福的不是所謂的『同性婚姻』,而是相愛的兩個人,並且我也請他們為我祈禱。」「常在聽告解時,每當同性戀者、離婚再婚者等這些處境的人前來,我總是祈禱並祝福。任何人不應被拒絕受到祝福,包括所有人、每一個人、人人。請注意,我說的是人:能領受洗禮的人。」

接著,教宗指出:「更嚴重的罪行是那些外表好似『天使』一樣的罪。假如我祝福一名或許剝削了人的企業家,沒有人會覺得反感:剝削可是非常嚴重的罪。同樣,如果我祝福一名同性戀者,人們就很反感了⋯⋯。這多麼虛偽!我們必須尊重所有人、每一個人!此文件的核心在於接納。」

運動團體唯有融入教會才是好的

此外,教宗也探討了有些教會運動團體略顯「精緻」的問題。他表示,這些運動「傾向於在教會內形成小團體,成員們覺得自己高人一等。這不是天主聖潔忠信的子民。天主子民由信徒構成,知道自己是罪人並向前邁進」。「運動團體唯有融入真實的教會才是好的運動團體。但它們如果挑選成員、讓你與教會脫節、使你認為自己是特別的基督徒,這就不是基督信仰了」。

重要的是婦女的臨在,而非職務

有鑒於持續傳出要恢復教會「女性面容」,或者去除教會內的「大男子主義」的呼聲,教宗對於婦女角色的回答也十分清晰明確。教宗重申了伯多祿原則與瑪利亞原則的區別:教會是新娘,具有女性特質;伯多祿不是女人,不是新娘。「教會-新娘比伯多祿-職務更加重要!」

隨後,教宗表明,「羅馬聖座的工作向婦女開放是件重要大事」,婦女「對職務有益」。只要看看有些小地方沒有司鐸,靠修女們推進堂區事務、施予洗禮、送聖體和主持葬禮。「婦女的職務絕非頭等重要的事。婦女的臨在才是最重要的。」

羅馬聖座未來的新任命

羅馬聖座這些年先後有幾名婦女獲得任命,教宗對此表示:「現在已經有多名婦女,以後還會有更多,因為她們在某些崗位上做得比我們男人更好。」例如:梵蒂岡城國政府秘書長彼得里尼(Raffaella Petrini)修女、「在遴選主教的聖座部會裡的幾名婦女」,以及聖座促進人類整體發展部秘書長斯梅里利(Alessandra Smerilli)修女等等。教宗對此表示:「這些崗位都需要婦女。」

最後,被問及是否意識到自己在這方面啟動了「劃時代的改變」,教宗回答說:「我實在沒意識到這點!他們這樣告訴我⋯⋯。我會盡力向前邁進。」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更多相關資訊

教宗方濟各2024年四旬期文告:天主帶領我們穿過荒漠,走向自由

教宗方濟各
2024年四旬期文告
天主帶領我們穿過荒漠,走向自由

按此下載文告中文版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當我們的天主顯示祂自己時,祂給我們的信息,始終是傳達自由:「我是上主 你的天主,是我領你出了埃及地、奴隸之所」(出廿 2)。這是天主在西奈山 上頒給梅瑟的十誡中第一句話。聽到這話的人,都很熟悉天主所說有關出埃及 的話:他們體驗到那仍然重重地壓在身上的重擔。在曠野裡,他們領受了「十 句話」作為通向自由的大道。我們稱其為「十誡」,並強調天主藉著愛的力量 來教育祂的子民去追求自由。那是一個艱困的召叫,它並不立即應驗;必須是 旅途的一部分,因為要在旅途中逐漸成熟。正如曠野中的以色列人仍然依戀著 埃及──常常渴望過去,埋怨天主和梅瑟──今天,天主的子民仍然依附著一 種壓迫性的奴役,而那本是他們應該拋下的。當我們感到絕望、生命在漫無目 的地漂泊,像在荒漠中一樣,沒有應許之地時,我們會明白這是多麼真實。四 旬期正是恩寵的時期,在這時期中──用先知歐瑟亞的話──荒漠能再次成為 我們初戀的地方(參閱:歐二 16~17)。天主教育祂的子民,使我們能脫離 奴役,經歷從死亡到生命的逾越。天主好像一個新郎,再一次將我們吸引,俯 首帖耳向我們的心靈訴說祂愛的話語。

脫離奴役走向自由,並不是抽象的旅程。如果我們要讓四旬期的慶典變得具 體,第一步就是渴望能張開雙眼,看清現實。當上主從燃燒的荊棘叢中叫喚 梅瑟時,就立即顯示出祂是一個能看見、更能聽見的天主:「我看見我的百姓 在埃及所受的痛苦,聽見他們因工頭的壓迫而發出的哀號;所以我要下去挽救 百姓脫離埃及人的手,領他們離開那地方,到一個美麗寬闊的地方,流奶流蜜的地方」(出三 7~8)。今天,許多受壓迫的弟兄姊妹的哀號聲也上達天廷。 讓我們問自己:那哀號聲也傳到我們這裡來嗎?它是否打動我們的心?它是否 觸動我們?太多事情讓我們彼此疏遠,剝奪了那從起初就把我們聯繫在一起的 兄弟情誼。

在訪問蘭佩杜薩島(Lampedusa)期間,為了反制全球性的冷漠,我問了兩個 令人越來越感到迫切的問題:「你在哪裡?」(創三 9)以及「你的兄弟在哪 裡?」(參與:創四 9)。如果我們再次聆聽那兩個問題就會明白,即使是今 天,我們仍在法老王的掌控之下,那麼,我們的四旬期之旅就會十分具體。法 老王的掌控使我們感到疲憊和冷漠,是這種生活發展的模式使我們分裂,也奪 取了我們的未來。大地、空氣和水都受到汙染,我們的心靈也是如此。的確, 洗禮開啟了我們的解放過程,然而,在我們內仍存留著一股無法解釋的對奴役 的渴望。那是對熟悉事物的安全感所產生的吸引力,卻以我們的自由為代價。

我想與你們分享在出谷紀的記載中一個很重要的細節:那就是天主看見、被觸 動,並帶給我們自由;以色列人並未作此要求。法老王壓制了夢想,封鎖了天 堂的景象,使人以為這個世界──人類尊嚴受踐踏,真正的情誼被拒絕──永 遠不會改變。他把一切都與他本身捆綁在一起。讓我們問自己:我想要一個新 的世界嗎?我是否願意不再妥協,擺脫舊的世界?我的許多主教兄弟和眾多為 和平與正義而努力的人的見證,越來越使我深信,我們必須揭露世界上缺少希 望,指的是夢想受抑制,而哀號聲被噤聲,再無法直達天廷並打動天主。「缺 少希望」就像在荒漠中的以色列對以前那種奴役的懷念,阻擋以色列前進。 「出離埃及」是可以被中斷的:試想,人類已來到普世兄弟情誼的門檻,而科 技、文化和法律的發展已能保障所有人的尊嚴,但又該如何解釋人們至今仍然 還在不平等和衝突的黑暗中摸索呢?

天主並沒有對我們厭倦,祂要我們以迎接大節慶的心情來迎接四旬期,並提醒 我們:「我是上主你的天主,是我領你出了埃及地、奴隸之所」(出廿 2)。 四旬期是一個悔改的時期,是自由的時刻。在每年四旬期第一主日,我 們會回想起耶穌自己被聖神驅使朝曠野裡去,要讓祂在自由意志下接受試探。 一連四十天,祂──道成肉身之子,會站立在我們面前,並與我們同在。天主 與法老王不同,天主不要臣服的子民,祂要的是兒女。曠野是可以讓我們的自 由成熟的地方,使個人決定不再陷到奴役中。在四旬期裡,我們找到正義的新 準則,也找到一個團體,可以一起走向一個尚未有人走過的道路。

然而,出谷紀和耶穌在曠野受試探,都讓我們看得很清楚,這表示會有一場 奮鬥。天主的聲音說道:「祢是我的愛子」(谷一 11),以及「除我之外, 你不可有別的神」(出廿 3),都遭到敵人及其謊言的反對。比法老王更令人 恐懼的是,我們為自己設立的偶像:把那些偶像的聲音,誤認為是神在我們內 心說話,要成為全能的,被所有人仰望,能掌控他人;每個人都能察覺到這樣 的謊言是多麼誘人。這是一條許多人走過的道路。我們會依戀金錢,依戀某些 計畫、想法或目標,依戀我們的地位、某個傳統,甚至依戀某些人。但他們不 但不會讓我們進步,反而會令我們癱瘓。他們不會令我們相會,反而會製造衝 突。然而,也有一種新的人類,渺小而謙卑的人,他們不會屈服於謊言的誘 惑。崇拜偶像的人會變得像他們一樣,既瞎且聾啞又不能動(參閱:詠一一五 5),神貧的人則坦誠且靈敏,這是一股善的力量,默不作聲,卻能治癒和支 撐著這世界的存在。

這是行動的時候,而在四旬期內,「暫停」也是一種行動。停下來祈 禱,好領受天主聖言;像撒瑪黎雅人一樣,在受傷的弟兄或姊妹前停下。 愛天主與愛近人是同一種愛。「不可有別的神」(出廿 3),就是指在天主的 臨在中,在近人的血肉之軀旁停下。因此,祈禱、行愛德和齋戒並非三個沒有 關連的行動,而是一貫的行動,是開放和空虛自我的行動,這樣我們就能抛棄 那壓倒我們的偶像、禁錮我們的依戀。然後,我們萎縮和孤獨的心靈會恢復生 機。所以,請放慢步伐,暫停一下!四旬期幫助我們重新發現生命中默觀的層 面、新釋放的能量。在天主的臨在中,我們成為弟兄姊妹,彼此能更加體諒: 我們找到的不再是威脅和敵人,而是旅途的夥伴和同行的人。這是天主的夢 想,是我們脫離奴役後,所來到的應許之地。

這些年來,我們重新發現並持續培養教會的共議精神,這表示四旬期也是一個 共同作決定的時刻──作一些反社會潮流的大大小小的決定,必能改變個人 及整個社區的日常生活,例如:我們購買物品的方式、對受造界的關懷,以及 盡力融入那些被忽視或輕視的人群。我請求每個基督徒團體這樣做:提供團體 成員機會去重新思考他們的生活方式,撥空去省察他們在社會上的臨在方式, 以及為改善社會作了哪些貢獻?如果我們基督徒的補贖與令耶穌難過的那種補 贖類似,我們就有禍了!耶穌的話也是對我們說的:「幾時你們禁食,不要如 同假善人一樣,面帶愁容;因為他們苦喪著臉,是為叫人看出他們禁食來」 (瑪六 16)。相反地,我們要從最小及最接近我們的人開始做起,要讓別人看 到喜樂的面容,嗅到自由的氣味,並體驗到使萬物煥然一新的愛。這是每一個 基督徒團體都能做到的。

只要這個四旬期成為一個悔改的時期,那麼,焦慮的人類會被喚醒,並留意到 一股創意突然冒出、嶄新希望的光在閃爍。我願意重複去年夏天我在里斯本 會見一群青年時所說的話:「你們要尋找和冒險,你們要尋找和冒險。在歷史 上的這一時刻,我們面臨巨大的挑戰,聽見如此多人民痛苦的哀號聲。的確, 我們正目睹著一場零星爆發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然而,讓我們鼓起勇氣來看我 們的世界,不是在作瀕臨死亡的掙扎,而是正在分娩的痛苦中,不是終結,而 是歷史上一個新的偉大篇章的開始。我們需要有作此想法的勇氣」(在葡萄牙 天主教大學向學生致詞,2023 年 8 月 3 日)。這就是悔改的勇氣──脫離奴役 的勇氣。因為「信德」與「愛德」需要手牽著「望德」這個小女孩。她倆教她 學會走路,而她同時也引領她倆前行。1

我在此給予各位我的降福,也祝福你們的四旬期之旅。

教宗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3年12月3日,將臨期第一主日

(台灣明愛會 恭譯)

1 參閱:夏爾.沛吉,《望德的神祕大門》(CHARLES PÉGUY, The Portal of the Mystery of Hope),17~19 頁。

按此閱讀英語全文

來源: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

教宗公開接見:當心那種侵蝕心靈、看不到希望的悲傷

圖片:Vatican Media

「悲傷是一種情緒低落,一種持續苦惱的狀態,使人無法快樂」,這是教宗方濟各在2024年2月7日的要理講授內容。教宗當天上午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了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繼續講解關於「惡習與德行」的主題。

在教宗開始講解之前,全場信友聆聽了《聖詠》中的一段詩文:「我的心情終日愁悵,要到何時?我今信賴祢的愛憐;我心歡愉祢的救援;我要向我恩主歌讚。」(詠十三2-3,6)

友好的悲傷與不良的悲傷

教宗首先指出:「需要立即區分兩種不同的悲傷:一種屬於基督徒皈依行程的一部分,天主的恩寵使憂苦化為喜樂;另一種則是進入心靈,使人陷入灰心喪志的狀況。」

教宗表示:「這種悲傷必須要戰勝。因此,有一種友好的悲傷,它將我們引向救恩。讓我們想想比喻中的蕩子:當他觸及自己墮落的最深處時,感到無比辛酸,這促使他幡然醒悟,決定回到自己父親的家中。為自己的罪過而嗚咽是一份恩寵,記住自己的恩寵和墮落的狀態,哀傷是因為我們失去了天主期待我們的純潔。」

悲傷在我們的心中發酵

第二種悲傷卻是「心靈上的病態」。教宗解釋:「它與一種失落的經驗有關,一種渴望、一個夢想,以及一種期待的消失,便在心中產生了這種悲傷。教宗引述厄瑪烏門徒的經歷,他們失望地向耶路撒冷走去。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人的心就像跌入了懸崖,他所感到的是灰心喪氣、精神脆弱、抑鬱及焦慮。我們都經歷過讓我們感到悲傷的考驗,因為生活讓我們懷有夢想,但這些夢想隨即破滅。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在經歷了一段心煩意亂的時間後,會寄予希望;但有些人卻沉湎於憂傷中,任其在心中發酵。」

當心那能陷入自私自利的悲傷

教宗稱這第二種悲傷為:「享受不快樂」。他舉了幾個例子:「如沒完沒了的哀傷、怨恨的苦味讓人持續不斷地活在復仇或受害者的情緒中。這些不是健康的生活,更不是基督徒的生活。悲傷原本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卻變成一種懷有惡意的事。這種悲傷是陰險的惡魔。」

教宗最後表示:「我們必須當心這種悲傷,常想耶穌給我們帶來的復活的喜樂。可是當我悲傷時,我該怎麼辦呢?你要停下來看看:這是一種良性的悲傷嗎?還是一種非良性的悲傷?然後根據悲傷的性質做出反應。請不要忘記,悲傷有可能是一件非常可憎的事,能使我們陷入悲觀主義,以及難以治癒的自私自利。」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