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公開接見: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祈禱

圖片:Vatican Media

2021年6月16日,教宗方濟各在聖達瑪索庭院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例行的要理講授中,深入講解了耶穌在接受十字架苦難前的祈禱,結束了他一年來有關「祈禱」的系列要理講授。

教宗首先表示,在一系列的要理講授中,他反復講到祈禱是耶穌生命最突出的特徵之一。在耶穌的救贖使命過程中,祂與天父的對話是祂全部存在的熾熱核心。

教宗表示:「福音見證了耶穌在祂受難和死亡的時刻,祂的祈禱變得更加強烈和堅定,因而,這些耶穌生命中的重要事件構成了基督徒宣講的核心,即是教會的『初傳』(kerygma)。」教宗說:「耶穌不僅是一位照料人類苦難和疾病的博愛者,祂更勝於此;在祂内,不僅有良善而已,更有救贖,這救贖不是偶然地把我們從一個疾病或某個絕望的時刻拯救出來,而是完全的救贖、救世主的救贖、生命戰勝死亡的希望的救贖。」

教宗說:「在耶穌度過的最後一個逾越節的日子裡,我們發現耶穌全神貫注地祈禱。祂在革責瑪尼莊園激動人心的祈禱,對死亡的焦爐在侵襲祂。然而,也正是在此刻,祂轉向天父,呼喊『阿爸,父啊!』(參閲谷十四36)。『阿爸』這個詞表達了對天父的親密與信任。耶穌正是在處於深沉黑暗時刻,以這個詞度過黑暗深淵。」

「耶穌也在十字架上祈禱,祂再次呼喊了『阿爸』,祂是絕對的代禱者:為他人,為所有人,甚至為那些判祂罪的人祈禱。在十字架上,天父的恩賜得到了實現,祂獻出了祂聖子毫無保留的愛作為我們救恩的贖價。耶穌在苦難和死亡時刻的祈禱,天父以復活回應了祂的祈禱;耶穌也以非常人性化的祈禱傾吐祂内心的痛苦。祂祈禱時絲毫沒有放棄對在天大父的信賴。」

接著,教宗特別講解了若望福音第17章「大司祭的祈禱」(preghiera sacerdotale),「這個祈禱包括創造和救贖的整個計劃,就如祂的死亡和復活」(《天主教教理》第2746號)。教宗說:「《天主教教理》解釋,所有的一切都在這個祈禱中作了總結:天主與世界;聖言與血肉;永生與時間;捨己之愛與對愛不忠之罪;當時身邊的門徒與日後因他們的宣講而信仰祂的人;被貶抑與受光榮。(參閲《天主教教理》第2748號)」

教宗解釋說:「最後晚餐廰的牆壁加寬擁抱整個世界;耶穌的目光不僅落在祂的門徒和與祂同席的人身上,而且也看到我們所有人,祂仿佛對我們說:在最後的晚餐廰和十字架上,我為你們祈禱。即使在我們最痛苦的時刻,我們也從不孤單。」

最後,教宗總結這個祈禱系列的教理講授說:「我們在耶穌與天父的對話、在聖神的共融中被接納,因此,以祈禱和生命這樣說:願光榮歸於父、及子、及聖神,起初如何,今日亦然,直到永遠。亞孟。」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恆心祈禱是天父的邀請和聖經的命令

圖片:Vatican Media

2021年6月9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繼續講解「祈禱」的主題。教宗特別指出,「恆心祈禱」是天父對我們的邀請,是聖經的命令;工作和祈禱是相輔相成的;在信德、生活和祈禱的這種周而復始中,天主期望我們每一位都燃燒著基督徒愛的火焰。

教宗開宗明義地講要「恆心祈禱」。教宗表示:「恆心祈禱是一個邀請,是來自聖經的命令(囑托)。基督宗教靈修經典之作《俄羅斯朝聖者精神之旅》在開篇時就引用聖保祿致《得撒洛尼前書》的一句話:『不斷祈禱,事事感謝。(參閲五17-18)』事實上,人的呼吸從來不會停止,當我們睡眠的時候也是如此;祈禱是生命的呼吸。」

「那麽怎麽可能一直保持祈禱的狀態呢?《天主教教理》給了我們最美好的引述,隱修士彭迪古(Evagrio Pontico)肯定地說:我們沒有受命不斷工作、驚醒和守齋,但根據規定,我們要不斷祈禱。(參閲《天主教教理》第2742號)因此,在基督徒的生命中有一個火焰,絕不會熄滅。這有點像古時聖殿中保存的聖火,不停地燃燒,司祭的職責是加添燃料。」教宗說:「請看,在我們的内心也該有這聖火,它持續燃燒著,沒有什麽東西能讓它熄滅。」

接著,教宗繼續引用《天主教教理》的内容,金口聖若望講道,即使「走在街市或獨自散步時,在商店中,在買、賣時,甚至在廚房作飯時,都可以經常而熱心地祈禱」(參閲《天主教教理》第2743號)。教宗說:「因此,祈禱是一種音樂的五綫譜,我們在這五綫譜上安排我們的生活旋律。它與日常的繁忙並不衝突,不與許多該做的小事和約會相矛盾,如果有的話,那就是讓每一個行動在祈禱中找到其意義、原因及平靜。」

教宗解釋道:「當然,將這些原則付諸行動並不容易。所以,讓我們好好思慕天主、我們的在天大父,祂照顧整個世界,記著我們每一個人。因此,我們要永遠記住祂。」

隨後,教宗表示:「在基督徒隱修生活中,工作一直受到極大的推崇,它不僅是為了自己和他人養家糊口的道德責任,也是為了一種内在的平衡。工作幫助我們與現實聯繫。」

「在人類的生活中,一切都是‘二元’的:我們的身體是勻稱的,我們有兩隻手臂、兩個眼睛、兩隻手等,所以工作和祈禱是相輔相成的。祈禱處於工作活潑的基礎中,只專注於工作而沒有時間祈禱是缺乏人性的。」

教宗繼續解釋道:「與此同時,與生活格格不入的祈禱也是不健康的。我們記得,耶穌在大博爾山上給門徒們顯聖容之後,不願延長那欣喜若狂的時刻,而是和他們一起下山,繼續日常的生活,那些經驗應作為他們信德的光和力量存留在心中。」

最後,教宗說:「因此,把時間獻於天主使信德活潑,並幫助我們實際的生活,而信德反過來又不間斷地滋養祈禱。在信德、生活和祈禱的這種周而復始中,天主期望我們每一位都燃燒著基督徒愛的火焰。」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眾位弟兄》通諭【中文版】

(由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恭譯)

按此下載《眾位弟兄》通諭【繁體中文】

按此下载《众位弟兄》通谕【简体中文】

來源: vatican.va

教宗方濟各為他最新一道通諭訂定的標題是「眾位弟兄」”Fratelli tutti,並在子標題談及「兄弟關係和社會友情」。然而,近日這標題的意義卻引發熱烈討論。為此,聖座傳播部編輯主任托爾涅利於2020年9月16日撰寫評論文章,闡述通諭標題的意涵。

伯多祿現任繼承人選擇了以亞西西偉大聖人的名字為其名號,並將於今年10月3日在這位聖人的墓前簽署一道面向全人類的新通諭。眾所周知,通諭的名稱乃是擷取正文的開頭幾個字,而這道新通諭開門見山引用了聖方濟各的話語(參閱:《勸誡》6,1:方濟各會原始文獻匯集155),教宗顯然一字未改。因此,托爾涅利表明:「誤以為標題的用字遣詞蘊藏著排斥大半的人類,也就是排斥女性讀者的意圖,是一件荒謬的事。」

聖座傳播部編輯主任指出:「相反地,教宗方濟各選擇了亞西西聖人的話語,用以反省他很關心的兄弟關係和社會友情。教宗渴望面向所有的姊妹弟兄、居住在大地上的所有善心男女,以包容眾人的方式面向所有的人,無一例外。我們所處的時代存在著戰爭、貧窮、人員遷徙、氣候變化、經濟危機和疫病大流行:我們要承認彼此互為弟兄姊妹;對基督徒來說,我們要在每個受苦者身上辦認出耶穌的面容,以重新肯定每個人都按照天主肖像受造,因而具備不可削減的尊嚴。這也是為了提醒我們,如果我們獨善其身、互相對立、南北半球對抗、貧富決裂,就絕對無法渡過當前的重重難關。」

「此外,這道勸諭子標題中的『兄弟關係和社會友情』,指的是凝聚沒有血緣關係的男女所需的情感,它透過仁愛寬厚的舉動表達出來,諸如:各種形式的援助,以及急需時刻的慷慨行動。」

托爾涅利最後表示:「這是個不分各種差異和歸屬,無私善待他人的情感。因此,切莫誤會或是偏頗地解讀『眾位弟兄』一詞所蘊含的普世訊息。」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對加拿大發現的孩童遺骸深感震驚,為和解與治癒祈禱

教宗方濟各在6月6日主日三鐘經祈禱之後的講話中,對加拿大原住民錦碌印第安寄宿學校舊址 (former Kamloops Indian Residential School) 發現215具兒童的遺骸表示悲痛。教宗表示,他與加拿大主教和加拿大整個教會一起表達對加拿大人民的關懷。加拿大人民因令人震驚的消息而受到傷害。

教宗說:「這一悲慘的發現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對過去的痛苦和苦難的了解。」教宗呼籲加拿大政治與宗教當局「繼續攜手合作,決心揭開這一悲慘事件的真相,並謙卑地致力於和解與治癒的道路」。

接著,教宗補充道:「這困難的時期強烈呼籲我們所有人擺脫殖民模式和意識型態的殖民,敦促我們以對話、相互尊重並肩同行,承認所有加拿大兒女們的權利和文化價值。」隨後,教宗籲請眾人同心祈禱,說道:「我們將所有死在加拿大寄宿學校的孩童的靈魂託付於上主,並且為加拿大原住民傷心欲絕的家庭和團體祈禱。」

加拿大的寄宿學校系統粗暴地把15萬名孩童帶離他們的家庭。這些由政府和不同基督教會所經營的寄宿學校,宗旨是要同化原住民孩童。上個月在錦碌印地安寄宿學校舊址的地底下發現了多達215具原住民孩童的遺骸。有關當局催促要針對他們的死亡展開全面調查,包括對尋獲的遺骸進行科學鑑定,著手辨認並登記失蹤兒童。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主持基督聖體聖血節禮儀

圖片:vatican.va

2021年6月6日主日下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基督聖體聖血節大禮彌撒,因現時採行的防疫措施,參加的信友有限而且未能像往年那樣舉行聖體遊行。當天的彌撒福音記述耶穌打發門徒去預備吃逾越節晚餐的地方,教宗詳細論述了這段福音中的3個圖像:寬大樓廳、拿著水罐的人和耶穌掰餅(谷十四12-16;22-26)。

教宗首先表示:「教會必須是個寬大樓廳。天主的臨在如此謙卑、隱秘,需要有一顆預備好、警醒及好客的心,才能認出祂的臨在。若我們的心好似一個櫥櫃,以遺憾的心情存放著陳年往事,或好似一層閣樓,把我們許久前的熱忱和夢想收藏起來,或更好似一個狹窄和陰暗的房間,只有我們自己、我們的問題和我們的辛酸活在其内,這樣則將無法認出天主無聲和謙卑的臨在。」

教宗問道:「當有人帶著創傷、錯誤和生命的不同路程走近時,教會能否是一個接納他的寬大樓廳,並將他引向與基督相遇的喜樂?」教宗接著說:「聖體聖事就是要滋養在行程中感到疲累和飢餓的人,我們切莫忘記這點!完美和純淨人的教會是一個容不下任何一個人的房間;敞開門戶、圍繞著基督歡慶的教會則是人人都能進入的寬大樓廳。」

「福音的另一個圖像是拿著水罐的人。耶穌囑咐被派往城裡的門徒們跟著他去,因為那個人會帶他們到預備慶祝逾越節晚餐的地方。」

教宗說:「這個無名者成了門徒們的向導,而他的水罐則是識別的標記,這讓人想到飢渴的人類,他們總是尋找能解渴和獲得新生的水泉。」

「我們每個人都手持一個水罐走在生命的道路上:我們衆人、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愛、喜樂,以及在更有人性的世界上度一種有所成就的生活。對這個渴望,俗世事物的水派不上用場,因為這是一種更為深切的渴望,唯有天主才能予以滿足。」

「因此,為慶祝感恩聖事就需要認出這種對天主的飢渴。即是説,必須感受到需要天主,意識到我們單靠自己無法做到,我們需要永恆生命的‘『食糧』和『飲料』來支持我們的行程。然而,渴望經常被撲滅,這是今天的悲劇,天主不再有吸引力,因為我們不再感受到我們深切的渴望。」

教宗强調:「對天主的飢渴“將我們帶到祭台前,若沒有這種飢渴,我們的慶典就成了乾枯的。即使是教會,不能只依靠通常聚集在一起的小團體來慶祝感恩聖事;我們必須往城裡去,接觸人群,學習識別和喚醒人們對天主的渴望和對福音的需求。」

「彌撒福音的第三個圖像是耶穌掰餅。」教宗表示:「這是個卓越的感恩聖事的舉動,和識別我們信仰的舉動,同時也是激動人心的舉動,因為直到那時都是將羔羊宰殺作為獻給天主的祭品,現在耶穌自己成了羔羊,為賜予我們生命而奉獻自己。上主不折損任何人,而是施與自己;上主不要求犧牲,卻犧牲自己;上主什麽也不索求,卻賜予一切。」

「我們也應邀為慶祝感恩聖事而活出這個『愛』,因為如果我們的心向弟兄關閉,我們就不能掰開主日的餅。如果我們不給予飢餓者食糧,我們就不能食用這餅。如果我們不分擔需要幫助者的痛苦,我們就不能分享這餅。在一切終結時,即使在我們隆重的感恩禮儀結束後,只有愛將存留下來。從現在起,我們只有接受轉變,為他人成為掰開的餅,我們的感恩聖事才能轉變世界。」

基督聖體聖血節禮儀結束時,教宗勉勵眾基督徒「成為一個拿著水罐、喚起渴望和送去水的教會。」他說:「我們要在愛中敞開心門,成為寬敞和好客的樓廳,讓衆人都能進入與上主相遇。我們要在憐憫和關懷中分施我們的生命,讓世界透過我們看到天主聖愛的偉大。」

教宗公開接見:耶穌的祈禱幫助我們羞澀卑微的祈禱升到天庭

圖片:Vatican Media

2021年6月2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歷數了《路加福音》中耶穌為門徒們祈禱的内容,繼續深入講解「祈禱」的主題。教宗特別指出,福音書向我們展示了祈禱在耶穌與祂的門徒關係中的重要性。

教宗首先講到耶穌在揀選宗徒的行動前的一段祈禱:「在這幾天,耶穌出去,上山祈禱;祂徹夜向天主祈禱。天一亮,祂把門徒叫來,由他們中揀選了十二人,並稱他們為宗徒。」(路六12-13)教宗說:「在這個選擇中,似乎除了祈禱、與天主對話外,並沒有別的標準。為朋友祈禱不斷地出現在耶穌的生活中,祂把他們放在心中,甚至他們犯了錯誤、跌倒了。所有這一切,我們發現耶穌是導師是朋友,祂總是耐心等待門徒的悔改。」

接著,教宗講到在最後的晚餐中,耶穌對西滿說:「西滿,西滿,看,撒旦求得了許可,要篩你們向篩麥子一樣。但是我已為你祈求了,為叫你的信德不至喪失,待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路廿二31-32)教宗解釋:「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軟弱的那一刻耶穌的愛並沒有停止,而是變得更加強烈,我們是祂祈禱的中心。」

隨後,教宗繼續講解聖史路加的記述:「有一天,耶穌獨自祈禱,門徒同祂在一起,祂問他們說:衆人說我是誰?他們回答說:『有人說是洗者若翰;有人卻説是厄里亞;還有人說是古時的一位先知復活了。祂問他們說:但你們說我是誰呢?伯多祿回答說:天主的受傅者。祂嚴厲囑咐他們不要把這事告訴人。』(路九18-21)耶穌在實行巨大使命前總是以強烈而持久的祈禱為前導。祈禱是光明和力量的唯一來源。每次艱難地向上攀登時,都需要更強烈的祈禱。」

教宗表示:「祈禱的結果是耶穌在門徒面前發顯天主的光榮。」教宗繼續引述《路加福音》的内容:「耶穌帶著伯多祿、若望和雅各伯上山去祈禱。正當祂祈禱時,祂的面容改變,祂的衣服潔白發光。看,有兩個人,即梅瑟和厄里亞同祂談話。他們出顯在光耀中,談論耶穌的去世。即祂在耶路撒冷必要完成的事。」(路九28-31)

教宗於是總結道:「在這快速的福音之旅中,我們了解到耶穌不僅希望我們像祂一樣祈禱,而且也向我們保證,即使我們努力嘗試祈禱卻徒勞無功,我們也可始終依靠祂的祈禱。」教宗引用《天主教教理》解釋道:「耶穌的祈禱使基督信友的祈禱成為有實效的祈求。祂是祈禱的典範。祂在我們内並協同我們祈禱。」(參閲《天主教教理》2740號)「我們所有的祈求都一次而永遠地被收納在十字架上的呐喊内,並在祂的復活中,已蒙天父垂允,為此,祂從未終止為我們向天父祈求。」(參與《天主教教理》2071號)

教宗最後鼓勵道:「即使我們的祈禱只是結結巴巴,也因信德不堅定而遭到損害,我們也絕不能停止對祂的信賴。在耶穌祈禱的支持下,我們膽怯的祈禱也會依靠鷹的翅膀升到天庭。」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2021年6月祈禱意向:為婚姻之美祈禱

教宗全球祈禱網絡」(舊稱祈禱福傳會(Apostleship of Prayer,或譯作「祈禱宗會」)是一個全球性的祈禱網絡,引領每一個人與復活的基督建立深刻信賴的個人關係,幫助人在其生命中找到希望與意義。祈禱福傳會成立於1844年,讓年輕人即使在求學時期也要以種種方式作福傳的工作。這些方式包括祈禱以及透過聖體聖事與耶穌基督結合,把每天的生活奉獻給天主。

每月教宗都囑禱一個總意向和一個福傳意向。讓我們每天早上念「每天奉獻禱詞」,為教宗和其他信眾的意向祈禱。

2021年6月意向

福傳意向:為婚姻之美

願準備結婚的年輕人能得到基督徒團體的支持;願他們以慷慨、忠實和忍耐的精神,在愛中成長。

繁體

简体

每天奉獻禱詞(Daily Offering Prayer)

新版

仁慈的天父,感謝祢恩賜這新的一天,我把今天的一切祈禱、工作、喜樂和痛苦全獻給祢。願這奉獻,聯合你的聖子耶穌聖心,為救贖世界,時時刻刻在感恩聖事中奉獻自己。願在聖神內,偕同教會之母-聖母瑪利亞,為祢的聖愛作證,並為本月內教宗託付給我們的意向祈禱。阿們。

God, our Father, I offer you my da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thoughts, words, actions, joys, and sufferings in union with the Heart of Jesus, who continues to offer himself in the Eucharist for the salvation of the world. May the Holy Spirit, who guided Jesus, be my guide and my strength today so that I may witness to your love. With Mary, the Mother of our Lord and the Church, I pray for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for the prayer intentions proposed by the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舊版

耶穌,我依靠瑪利亞無玷聖心,將我今日祈禱、事工、喜樂、憂苦,連同世上的彌撒祭獻,全獻給祢,為所有祢聖心的意向:靈魂的救贖、罪過的補贖、基督徒的合一,以及我們主教和所有祈禱福傳會員的意向,和本月教宗所囑禱的意向。阿們。

O Jesus, through the Immaculate Heart of Mar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works, joys, and sufferings of this day in union with the Holy Sacrifice of the Mass throughout the world. I offer them for all the intentions of Your Sacred Heart: the salvation of souls, reparation for sin, and the reunion of all Christians. I offer them for the intentions of our bishops and of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in particular for those recommended by our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更多影片: thepopevideo.org

相關資料

教宗祈願所有人盡快有機會接種疫苗

圖片:Vatican Meida

「我們持續懇請上主保護全世界免受疫情的侵害,願所有的人能儘快有機會通過疫苗得到庇佑,沒有任何類型的排斥。」

教宗方濟各5月31日傍晚在梵蒂岡花園的解結聖母像前懷著沉痛而盼望的心,如此懇求天主和童貞聖母瑪利亞,願當前的新冠疫情得以終止。

教宗仰望著這幅聖母像,說道:「今晚,我們齊聚在妳、我們的童貞聖母面前、在廣受敬愛的解結聖母像前。事實上,很多的結綑綁著我們的生活、束縛著我們的活動。它們是自私和冷漠的結、經濟和社會的結、暴力和戰爭的結。」

當天在梵蒂岡花園的祈禱聚會乃是今年五月份靈性「馬拉松」的終點:這是為期31天的祈禱活動,由教宗方濟各親自於5月1日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開啟。世界各地的天主教徒,或是前往各大朝聖地、或是經由網絡、電視等渠道連線,同心合意誦唸《玫瑰經》。參加這次「馬拉松」祈禱的各大朝聖地位於尼日利亞、阿根廷、菲律賓、比利時、澳大利亞和波黑等地,為許多人祈禱,其中包括醫護人員、失業者、痛失摯愛的人、戰亂國家、奉獻生活者、司鐸、年輕世代的未來、病患和染疫者。

在禮儀開始之際,教宗說:「瑪利亞、我們聖善的母親,在這五月份期間,眾多信友在世界各地獻給妳的多個朝聖地同心祈禱。」「我們每天手握神聖的玫瑰唸珠,轉目向妳、仁慈的母親,懇求全球疫情得以結束,世人能恢復安全無虞的日常生活。」

當晚的禮儀在莊嚴隆重的遊行中展開。德國奧格斯堡教區邁耶(Bertram Johannes Meier)主教帶領著遊行隊伍,聖伯多祿和聖保祿善會的青年抬著解結聖母畫像,教宗瑞士衛隊和梵蒂岡警衛隊恭敬地隨行。在羅馬教區聖詠團的歌聲中,信眾緩慢地穿梭於梵蒂岡花園的水池和樹叢之間,將解結聖母像恭迎到安放聖像的座檯上。這幅聖母像以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為背景,坐落於拱型花圈之下。

解結聖母像是由德意志畫家施米特納(Johann Georg Melchior Schmidtner)於1700年左右完成的油畫作品。貝爾格里奧教宗長年以來十分敬愛這幅聖像,並在聖瑪爾大之家也供奉了一幅複製品。當天傍晚,教宗注視著解結聖母像,懇請世人的母親為每個受到疫情衝擊的男女老少和家庭轉求救恩。教宗說:「聖善的母親,我們求妳解開那些在物質和精神上壓迫我們的結,好讓我們能喜樂地為妳的親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做見證。」

身穿白衣的孩童們虔誠地敬禮聖母,其中一群是意大利維泰博一座聖母堂初領聖體的孩子。這座聖堂在疫情期間率先提供場地,供意大利衛生單位設立疫苗接種站。另外一群身穿白衣的孩子是聖道明堂剛領堅振的少年。此外,在場參禮的還有羅馬的童軍團體、若干家庭和修女。

領念《玫瑰經》的是不同團體的信友:首先是公教進行會的青年,隨後是新婚夫婦、孕婦的家庭,以及聾啞人士的家庭。這個聾啞人士的家庭成員之一回應了修道的聖召。這些信友祈願「社會和經濟生活得以復甦」,並為那些「自身難保、卻努力保護職員的企業」祈禱。他們為家暴的受害者祈禱,為社會的種種緊張局勢,以及「不公義、不團結」的情況祈禱。他們祈願眾人放下自私自利的態度,不要只想著經濟利益,同時期盼科學成果能特別惠及貧困弱小者。另外,他們也祈願「教會能鼓起勇氣始終走出去,抵拒不斷擴散的冷漠」。

念《玫瑰經》時,教宗坐在草坪的座椅上,玫瑰唸珠不離手,聚精會神地投入這閉幕活動的祈禱中。誦唸完《玫瑰經》後,教宗起身走近解結聖母像,為聖母戴上皇冠。在聚會結束之際,教宗感謝聖座促進新福傳委員會籌辦了這次祈禱活動,也感謝在這個月裡輪流帶領玫瑰經祈禱活動的30個朝聖地。教宗說:「我看見這麽多的天主子民熱烈參與,數以百萬計的人透過傳播媒介以及世界許多朝聖地同聲向天主神聖的母親祈禱。」

教宗最後熱切呼籲道:「我們持續懇請上主保護全世界免受疫情的侵害,願所有的人能儘快有機會通過疫苗得到庇佑,沒有任何類型的排斥。」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5月(聖母月)各朝聖地馬拉松式玫瑰經祈禱活動,《鹽與光》天天播放!

教宗方濟各邀請世界各地信友在今年5月聖母月參加馬拉松式玫瑰經祈禱活動,每天與一個指定的朝聖地一起誦念《玫瑰經》。因此在整個5月份,本台每天會在電視、網上Facebook 播放由梵蒂岡提供的《世界各地朝聖地為疫情結束誦念玫瑰經祈禱活動》。播放詳情如下:

播放日期:整個5月

加東時間:每天下午4時

加西時間:每天下午1時

語言:各朝聖地的地方語言

這次馬拉松式祈禱由宗座促進新福傳委員會籌辦,全球五大洲30個朝聖地帶領誦念玫瑰經的次序如下:

5月1日週六
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永援聖母像」前
祈禱意向:為受疫情所傷害的整個世界

5月1日週六
英國沃爾辛厄姆聖母朝聖地
祈禱意向:為所有亡者

5月2日週日
尼日利亞救主耶穌與聖母瑪利亞朝聖地
祈禱意向:為所有未能與已故親人道別的人

5月3日週一
波蘭琴斯托霍瓦聖母朝聖地
祈禱意向:為所有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和所有患病的人

5月4日週二
納匝肋天使報喜大殿
祈禱意向:為所有孕婦和未出生的嬰孩

5月5日週三
韓國玫瑰經聖母朝聖地
祈禱意向:為所有兒童和青少年

5月6日週四
巴西阿帕雷西達聖母朝聖地
祈禱意向:為所有青年人

5月7日週五
菲律賓和平之后聖母朝聖地
祈禱意向:為所有家庭

5月8日週六
阿根廷盧漢聖母朝聖地
祈禱意向:為所有傳播工作人員

5月9日週日
意大利洛雷托聖家朝聖地
祈禱意向:為所有老年人

5月10日週一
愛爾蘭諾克聖母朝聖地
祈禱意向:為所有殘疾人士

5月11日週二
比利時巴訥窮人聖母朝聖地
祈禱意向:為窮人,無家可歸者和經濟困難人士

5月12日週三
阿爾及利亞非洲聖母朝聖地
祈禱意向:為所有獨居生活和失去希望的人

5月13日週四
葡萄牙花地瑪玫瑰經聖母朝聖地
祈禱意向:為所有囚犯

5月14日週五
印度病人之痊聖母朝聖地
祈禱意向:為所有科學家和醫學研究機構

5月15日週六
波黑默主哥耶和平之后朝聖地
祈禱意向:為所有移民

5月16日週日
澳洲悉尼聖母主教座堂
祈禱意向:為所有暴力和人口販運受害者

5月17日週一
美國聖母始胎無染原罪朝聖地
祈禱意向:為各國領袖和國際組織的所有負責人

5月18日週二
法國露德聖母朝聖地
祈禱意向:為所有醫生和護士

5月19日週三
土耳其厄弗所童貞聖母之家朝聖地
祈禱意向:為在戰爭中的人和世界和平

5月20日週四
古巴科夫雷愛德之母朝聖地
祈禱意向:為所有藥劑師和醫療保健人員

5月21日週五
日本長崎聖母朝聖地
祈禱意向:為所有社會工作者

5月22日週六
西班牙鋸齒山聖母朝聖地
祈禱意向:為所有義工

5月23日週日
加拿大海角聖母朝聖地
祈禱意向:為所有執法和軍事人員,以及所有消防員

5月24日週一
緬甸良禮彬露德聖母朝聖地
祈禱意向:為所有提供必須服務的人

5月25日週二
馬耳他全國聖母朝聖地
祈禱意向:為所有老師,學生和教育者

5月26日週三
墨西哥瓜達盧佩聖母朝聖地
祈禱意向:為所有工人和企業家

5月27日週四
烏克蘭天主之母朝聖地
祈禱意向:為所有失業者

5月28日週五
德國阿爾特廷聖母朝聖地
祈禱意向:為教宗,主教,神父和執事

5月29日週六
黎巴嫩聖母朝聖地
祈禱意向:為所有獻身生活的男女

5月30日週日
意大利龐貝玫瑰經聖母朝聖地
祈禱意向:為教會

5月31日週一
梵蒂岡花園
祈禱意向:為疫情的結束和我們的社會及經濟復甦

教宗將主持結束聖母月禮儀,懇求瑪利亞解開困擾人類的紐結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將於5月31日下午在梵蒂岡花園的解結聖母像(Mary, Untier of Knots)前帶領信友們誦念《玫瑰經》,結束在聖伯多祿大殿開啓、每日在五大洲的一個朝聖堂舉行為期一個月的馬拉松祈禱活動。在這次祈禱中特別為結束新冠疫情和恢復正常生活而呼求天主的憐憫。

誦念《玫瑰經》活動開始時,奧格斯堡教區主教率領一支盛大的遊行隊伍,將聖母像送往已經成了露天朝聖地的梵蒂岡花園一個有舞台布景的場所。伴隨遊行隊伍的,有初領聖體的兒童、領了堅振的少年、羅馬的童軍團體,以及幾個家庭和一些修女,他們代表全體天主子民。

負責運送聖母像的是聖伯多祿和聖保祿協會的青年,羅馬教區的歌詠團以詠唱聖歌相伴,公教進行會的青年、一些新婚或待產家庭和一個出了修會聖召的聾啞人之家則輪流祈禱。

 

解結聖母像是德國畫家施米特納(Johann Georg Melchior Schmidtner)於1700年繪製的一幅油畫,目前恭放在德國奧格斯堡的佩拉赫聖伯多祿堂(St. Peter am Perlach)。畫面上的聖母欲解開由兩個天使拖住的一條白帶的紐結,周邊環繞著《聖經》上象徵希望、憐憫和戰勝惡的場景。

2015年,奧格斯堡教區在一次朝聖的機會上,把在整個巴伐利亞受到承認的畫像原作的唯一複製品帶到羅馬,贈送給教宗。籌辦這次馬拉松祈禱活動的宗座促進新福傳委員會表示,選擇這幅聖母像是願意特別懇求聖母的轉禱,在當前衛生、經濟、心理及社會關係的危機中,「解開」困擾世界的痛苦紐結。

在5個需要解開的紐結中,首先是「受傷的人際關係、孤獨和冷漠」;其次是「失業,尤其關注青年、女性、一家之主和設法維護自己的雇員的雇主」;第3個是「暴力,尤其是家庭中對女性的暴力,或是由危機的不確定性而引發的社會緊張情況」;第4個是「人類進步,科學研究的發現該當讓人人都能享用」;最後一個是牧靈上的,「地方教會、堂區、祈禱所和福傳中心應恢復熱情,重振整個牧靈生活,青年能結婚、組成家庭和建設未來」。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收看
聖母月各朝聖地馬拉松式玫瑰經祈禱活動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