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出席慶祝聖依納爵封聖四百週年紀念彌撒

2022年3月12日下午,教宗方濟各親赴羅馬市中心耶穌聖名堂,與他的耶穌會同會弟兄一起歡慶會祖聖依納爵榮列聖品四百週年紀念。當年與聖依納爵一同列品的另外四位聖人聖女是:同為耶穌會士的方濟各·沙勿略、赤足加爾默羅會修女大徳肋撒、經堂會創始人斐理伯·內利,以及務農的平信徒依西多祿。在耶穌聖名堂主持禮儀的是耶穌會總會長蘇薩神父,教宗方濟各從禮儀中耶穌顯聖容的福音展開講道(參閱:路九28-36)。

圖片:vatican.va

教宗首先指出:「耶穌在顯聖容的事跡中行了四個舉動:帶著、上山、祈禱和獨自。從中可得出的指示是:我們要每天親手帶著我們的個人召叫和團體經歷;我們要走出自我、走上山、走向天主所指的地極;我們要為我們沉浸其中的世界祈求轉變;獨自的意思是要小心謹慎守護生命的本質。」

接著,教宗解釋道:「成為門徒的行動一向始於耶穌,祂去愛、揀選並召叫。在聖召奧妙的根源裡,有著先於我們任何決定的聖寵與揀選。「正是祂召叫了我們,我們沒有任何功勞。在做個獻身的人以前,我們先是領受了白白得來的恩典。天主牽著我們的手,引領我們通往基督信仰旅途的終向,即:『祂的聖山』。此刻祂就已在那裡看到我們始終與祂同在,因祂的聖愛而容光煥發。」

「帶著」

耶穌帶著門徒們一起上山,這一事實體現出我們的聖召根植於團體的幅度。為此,教宗期勉他的耶穌會士弟兄們說:「讓我們孜孜不倦地懇求那締造並守護共融的力量,為教會和世界成為『友愛的酵母』。我們不是尋求聆聽的獨唱家,而是準備好大合唱的弟兄。『我們與教會同心同德』,抵拒那尋求個人成就的誘惑。」教宗將教會當天紀念的諸位聖人稱為「共融的柱石」:「他們提醒我們,縱使我們的特質與觀點各不相同,但是在天國我們蒙召同在一起。我們從此刻起,恰恰可以開始品嚐這份許諾永生的聯繫。」

「上山」

關於第二個動詞「上山」,教宗運用了這個圖像,闡明:「耶穌的路不是下坡路,而是上坡路。耶穌顯聖容的光芒不照在平原上,卻是在一段辛苦爬坡後。為了跟隨耶穌,必須離開那片庸俗的平原和舒適的下坡路;必須放棄自己日常安逸的習慣,以實踐『帶有出谷意義的運動』。唯有十字架的上坡路能通往光榮的目的地。然而,世俗的誘惑尋求的卻是不經過十字架的榮耀。」

關於這點,教宗把目光轉到上主如何要求亞巴郎離開故鄉,並解釋道:「我們會想要已知、筆直又平坦的道路。但若是要找到耶穌的光,必須不斷走出自我,跟著祂的步伐上坡。」教宗闡明:「在《聖經》中,山峰代表極限,天與地的交界。我們蒙召走出去,正是要走向那裡,走向『天與地』的交界。人在那裡疲憊地面對天主。人性的仇敵試圖說服我們不停走回頭路,那些沒有成果、安逸舒適、早已見過的重複道路,而聖神敦促我們敞開自我,祂賜給我們平安卻從不讓我們安於現況,祂派遣門徒到地極。讓我們想想方濟各·沙勿略」。

在耶穌顯聖容的事跡裡,門徒們昏昏欲睡,如同耶穌在革責瑪尼莊園祈禱時所發生的那樣(參閱:瑪廿六36-46)。為此,教宗表示:「弟兄們,對於跟隨耶穌的人來說,現在不是睡覺的時候,不是放任心靈痲痹、聽由今日消費主義和個人主義的氣氛來麻醉我們的時候。依照今天的消費主義和個人主義,獨善其身就是生活順遂;人們誇誇其談、滿口大道理,卻無視於弟兄姐妹的血肉之軀、那體現福音的血肉之軀。我們時代的一大悲劇是對現實視而不見、轉面不顧。」

然後,教宗呼求阿維拉的聖女德肋撒,求她「幫助我們走出自我,與耶穌一起走上聖山,並意識到祂也通過弟兄姊妹的傷痕、人類的辛勞和時代的記號來啟示自己。」

「祈禱」

談到祈禱,教宗不能不提到當前戰爭的悲劇,並且指出有時連祈禱也會變成一種習慣。為此,教宗請同會弟兄們反省,在多年的牧職後,祈禱對自己的意義是什麼。「祈禱是在改變現況。它是積極的使命、不斷的轉求。它絕非與世隔絕,而是改變世界。祈禱是把事件的悸動帶到天主面前,讓祂的注視來全面打開歷史。我們應當自問:祈禱是否讓我們沉浸在這轉變中;新的光芒是否照射在人們身上、使處境映射出天主的光輝。祈禱要是熱切,就能『由內而外解決問題』,提振使命熱火,重新點燃喜樂,再三激發我們為世上受苦者的吶喊而深感不安。」由此,教宗提到聖斐理伯·內利的祈禱拓寬心靈,敦促他向街頭少年打開心扉、提供援助。聖依西多祿則是在田地裡祈禱,一邊務農一邊祈禱。

「獨自」

至於耶穌在顯聖容的事跡裡最後獨自一人的場景,教宗表明:「福音引領我們回歸本質。在教會和社會裡,在靈修與社會上,我們往往受到誘惑,以許多次要需求為先。換句話說,我們恐怕會執著於習俗、慣例和傳統,把心思放在稍縱即逝的事物,忘記那永遠長存的本質。修煉內心是多麽重要,好能懂得區分那在天主眼裡永遠長存的,以及在世界眼中稍縱即逝的!」

教宗最後祈求聖依納爵幫助我們守護他「珍貴的遺產」,即:依納爵的分辨。那是讓我們能「在基督內以新目光看待一切」的鏡片。

圖片:vatican.va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2月11日-露德聖母紀念日

集禱經

仁慈的天主,祢是脆弱者的仰望;在這紀念聖母純潔無玷的慶辰,靠她的代禱,求祢賞賜我們脫離罪惡的束縛,善度新生活。

當地現場直播

露德聖母
Our Lady of Lourdes

一八五八年二月十一日,法國露德城有三個女孩(十四歲的蘇比魯伯爾納德(Bernadette)、她十一歲的妹妹瑪利亞,及她們十二歲的朋友約娜),一同出外到迦凡河邊收集柴木。他們經過一個叫瑪薩波的山洞,山洞前有一道小溪。瑪利亞和約娜兩人先赤足涉水過去。伯爾納德害怕水寒,落在後面,她正在脫襪時,突然聽見好像暴風的聲音,她抬頭觀看,見對岸的樹梢一絲未動,但山洞那邊的樹枝卻微微搖動。

Saint Bernadette of Lourdes

伯爾納德不以為意,脫了襪子,剛把一隻腳踏到水溪裡,風聲又起。她定睛看時,只見洞穴下面有一堆樹枝顫動著,她看見山洞上,有一位女士,身材同她差不多一樣高,微微點頭,向她招呼。這位女子,異常美麗,身穿白袍,腰間束一根藍帶,臂上掛著一串念珠。她似乎要叫伯爾納德念經,伯爾納德就跪下,拿出念珠,開始念玫瑰經。

這位「夫人」(按伯爾納德最初不知這位顯現者是聖母,就用「夫人」一詞稱呼她)也拿起念珠,一粒一粒數著,但她的口唇卻不動。念完了五端玫瑰經,夫人微笑著隱沒不見。那時瑪利亞和約娜拾了好些柴回來,見伯爾納德跪在地上,大家都笑她除祈禱外,不會做別的事。回到家裡,瑪利亞見她面色有異,追問原因,伯爾納德便將經過情形告訴妹妹,但叮囑她保守秘密。

當天晚上,瑪利亞把這事告訴了母親。蘇比魯夫人對伯爾納德說:「你眼花了,你看見的是一塊白石。」伯爾納德堅決回答道:「不,我沒有看錯。她確是一個美貌的女子。」蘇比魯夫人就叮囑她的女兒以後不要再去山洞。

第二天,伯爾納德沒有到山洞去,可是這消息傳到別的女孩耳中。他們都慫恿伯爾納德再到山洞去。他們得到了爸爸蘇比魯先生的許可後,帶了一瓶聖水,一起往山洞去,到了洞口,大家跪下念玫瑰經,念到第三端時,穿白衣的那位夫人又在同一地點出現了。伯爾納德叫道:「她在這裡。」說著,她把手放在旁邊一個女孩的肩上,用另一隻手指給她那位夫人,可是她們都看不見。

一個女孩忙將聖水瓶遞給伯爾納德,她接過聖水,灑了一陣。夫人向她微笑,劃了一個十字。伯爾納德說道:「假如你是天主派來的,請你走過來。」夫人就走了過來,那時,約娜和幾個女孩已經爬到了山洞上端,碰下了一塊石頭,夫人就隱沒了。伯爾納德仍跪在那裡,雙目向上。大家想把她拉起來,可是她就如生了根一樣,一動也不動。磨坊主人和她母親趕來,用盡力氣,才把她拉起來,扶往磨坊休息。她母親叱責了她一頓,旁人都不信伯爾納德的話,有些人則以為她看見了一位亡靈顯現。

當地聖母兒女會的女會長新近亡故,米蘭夫人和比萊小姐,猜想這位顯現者可能是這位會長的靈魂來求人通功。二月十八日清晨他們同伯爾納德一起前往山洞,跪在地上,伯爾納德高呼:「她在這裡!」比萊小姐就把紙和筆遞給伯爾納德:「你問這位夫人要些什麼?請她把所要的事情寫在紙上。」伯爾納德對聖母轉達了此意。聖母第一次開口說話,說的是露德的方言:「我要說的話,不必用紙寫。你肯不肯連續十五天,天天到這裡來呢?」伯爾納德答道:「我一定來。」聖母接著說道:「我要給你幸福,但不在今世,而在來世。」說完這話她隱沒不見了。

以後兩天,伯爾納德照常到山洞去,聖母每次都顯現給她。

二月二十一日是主日,一大群人隨同伯爾納德前往山洞,杜助醫生也在內。這位醫生根本不信伯爾納德看見過什麼顯現。當聖母來臨,伯爾納德出神時,杜醫生就按她的脈搏,診查她的呼吸;結果發現她呼吸正常,毫無神經過度與興奮的現象。聖母對伯爾納德說:「你應當為罪人祈禱。」這天彌撒後,檢察官傳伯爾納德去,詳問一切經過,檢察官的結論是:伯爾納德說的話,句句真實,不像是編的。下午念過申時經,警察局長嚴詞質問伯爾納德,可是在她的回答中找不出絲毫破綻。他命伯爾納德不要再到山洞去,但這命令,伯爾納德沒有理睬。

二月二十二日,伯爾納德不顧禁令,繼續到山洞去,但這一天聖母沒有顯現給她。

二月二十三日伯爾納德清晨六時就趕往山洞,在那裡已有三百多人等候著。聖母又顯現給伯爾納德,伯爾納德這次神魂超拔的狀態,約有一小時。

二月二十四日,約有四、五百人聚在山洞前,聖母照常顯現。伯爾納德神魂出舍,也有一個小時。但事後她拒絕透露聖母對她說的話。

二月二十五日,星期四,伯爾納德在山洞念了一端玫瑰經,跪著走上斜坡,又轉身用雙膝爬下來。她朝著聖母顯現的洞口望了一望,跪著走到山洞的左邊(按這山洞有兩個洞口,一高一低;高的洞口,現在供列一尊聖母像。聖母顯現的地點不一,在兩次最重要的顯現:二月廿五日和三月廿五日,顯現的地點是在下面的洞口)。聖母對她說:你去喝地上的水,用水洗臉。她以為聖母要她喝河裡的水,就轉身往河邊去。但是聖母說,不是那裡,用手指著,叫她往洞的左邊去。她到了那裡,只看見一灘泥水,她用手掏水,水太少,不夠喝。她就用手挖掘,水湧上來了,但還是泥水,她掏了三次,都潑掉了,第四次,她才喝了。

那時旁觀者看見伯爾納德俯身,接著抬起頭來,臉上滿是污泥,她又俯身,吃了一些青草。過了一會兒,她回家去了。

最初大家都笑伯爾納德的舉動奇特,但後來他們看見這個新的水泉(過去這山洞是沒有水泉的)水汩汩湧出,不禁目瞪口呆,水越湧越大,一星期內,湧出了兩萬七千加侖泉水。一百年來,這泉水不斷的湧流,治癒了無數病人。這就是露德靈泉。後來,為了讓朝聖者方便洗用,安裝了水管和龍頭,任人喝、洗、裝瓶、裝桶。

二月二十六日星期五,八百人聚集山洞。伯爾納德爬到洞口,以口親地,並作手勢叫旁人也這樣親吻土地。聖母叮囑人作補贖。這一天,大家正式認定伯爾納德昨天挖掘的水坑是一個真正的水泉。這天正是封齋後第二個瞻禮六(星期五),彌撒中念的福音是若望福音五章一至十五節,敘述聖殿羊門治癒靈泉的一段事跡。

二月二十七、二十八日,聖母如常顯現。人越來越多。伯爾納德一再口吻土地,群眾都隨著她這樣做。二十八日下午,官庭再度警告伯爾納德,不許她到山洞去。

三月一日,一千人群集山洞前,聖母照常顯現給伯爾納德。

三月二日,聖母第十三次顯現給伯爾納德。叮囑伯爾納德轉告本堂神父,在山洞建造一座聖堂,並舉行恭迎聖體遊行到山洞。伯爾納德將聖母的願望轉告了本堂神父,但本堂神父為審慎起見,沒有應承照辦。

三月三日上午,聖母沒有顯現;但當天下午,伯爾納德又看見了聖母。

三月四日,聖母又照常顯現,到場的信友較往日更多,山洞四周擠得水洩不通。

三月二十五日,伯爾納德清早就到了山洞。聖母叫她走近,伯爾納德問道:「夫人,請把你的芳名告訴我。」聖母微笑不答。伯爾納德又問了兩次,於是聖母雙手合攏,舉目向天,回答道:「我是始胎無原罪者。」

接著,聖母又說:「我要你們在這裡蓋一座聖堂。」伯爾納德說:「我已經對他們說過了。」

第十七次顯現是在四月七日。伯爾納德在山洞神魂出舍約三刻鐘,杜助醫生在旁,目睹蠟燭的火焰燒到伯爾納德手指上,可是她一點不感覺疼痛。更奇怪的是:手指一點沒有灼傷的痕跡。過了一會,杜醫生又用蠟燭燒伯爾納德的手,看她痛不痛。伯爾納德連忙縮手,高呼道:「你燒痛我了。」

第十八次顯現,也就是最後一次顯現,為七月十六日,是聖母聖衣瞻禮。那時山洞已由官庭用柵欄圍住,不准市民走近。伯爾納德站在迦凡河對岸,遙遙瞻拜山洞。可是聖母照常顯現給她,而且顯現的聖容,仍如先前一樣清楚,雖然遠但沒有任何區別。

「我是始胎無原罪者」伯爾納德並不懂這是什麼意思,但是當她把這話原原本本告訴本堂神父後,本堂神父大吃一驚,他立刻相信顯現是真的,真的是聖母。人們開始相信伯爾納德,尊敬她,羨慕她,訪問她,誇獎她,但是她不要這些,正如她給人們說過的:「我沒有責任使你們相信這些奇蹟,」她不要榮譽,她隱退了,進入千里之外納卡爾的修道院,直到離世升天,二十一年沒有回露德。

按此參觀虛擬朝聖之旅

露德位於法國南部比利牛斯山腳下,從此,這裡成了普世教友朝聖的著名勝地。出現了難以數計的心靈與肉體的治癒奇跡。按照當時伯爾納德的要求,在聖母顯現的格勞得山顛之上建起了巍峨的「玫瑰大殿」。一九零七年,教宗比約十世加以發展,興建了普世大教堂,組織編寫了專門的日程和彌撒,教宗良十三世予以祝聖。虔誠的信眾擁擠到這裡來,一八七二年初期的朝聖者,只是法國就有兩萬人,現在估計每年有百萬以上的朝聖者,絡繹不絕,向這裡湧來。然而他們當中,只有百分之一、二人帶有身上的病痛,聖母從她顯現後不多日子,就開始了這種治療,並一直延續到今天。但是對教友們來說,並不以此為限,只有一天是與朝聖分不開的就是祈禱,大多數教友是為祈禱而來的。

在這許多的治癒案例當中,有五十是依法審查由主教正式宣佈為奇蹟。此外有四千多人被治癒,醫學依照自然法則是難以解釋的,如嚴重的肺結核、癌症、聾、瞎以及神經錯亂等等,此類痊癒都不輕易成為聖蹟。

當坐著輪椅、躺在擔架裡的患者乘坐專列火車或大巴來到的時候,許多自願服務的男男女女走上前來,親切的推著他們的輪椅、抬著他們的擔架,不停的高聲誦念玫瑰經,然而最動人心弦的景觀是每天的聖體遊行中所發生的極其神妙的治癒,當主教捧著聖體在玫瑰經聖殿前的廣場上,一個一個降福這些經受著嚴重疾病的困擾,坐在這一行一行的輪椅、擔架中的患者的時候,護士們代替著患者一個接一個熱切的呼求著,在場的千萬個朝聖者,一起回應:「耶穌,達味之子,可憐我吧!主,讓我看見吧!主讓我聽見吧!主,增加我的信德吧!」真正的振聾發聵的震撼心靈的時刻!

最後,在玫瑰經聖殿的台階上對全場朝聖者給以聖體的降福,極其動人的景觀天天如此進行,天天如此結束。

露德聖母的奇蹟對當前這崇尚物質的時弊是一劑切中要害的良劑。

反思聖母對伯爾納德說的話:「補贖!補贖!補贖!」

來源:我靈讚頌主

露德聖母祈禱詞

無玷童貞聖母,仁慈之母,
病人之痊,罪人之托,憂苦之慰,
妳知道我的痛苦和需求,
求妳慈愛的憐視我。妳顯現在露德山洞,
使它成為聖地、治病的庇護所。

在此,妳贈送恩惠,讓許多人的身心得到治愈。
因此,我懷著滿心的信賴,求妳為我轉求。

噢,瑪利亞,請惠顧我的祈求。
為感謝妳的恩惠,
我願努力效仿妳的美德,
希望將來能夠同享妳的榮耀。
亞孟。

露德聖母九日敬禮 (2月2-10日)

 

相關資訊:

教宗第30屆世界病人日文告:愛德路上與受苦者並肩同行

露德聖母九日敬禮(2月2至10日)

教宗公開接見:我們彼此以及與天上諸聖有不可摧毀的聯繫

圖片:vatican.va

2022年2月2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談到教會世世代代以來對大聖若瑟的呼求和敬禮,以這種同感為起點論述了「諸聖的相通」。教宗指出:「這是信仰上的一個重要環節,能豐富我們的基督信仰生活,也能以最佳方式與衆位聖人和我們已故的至親建立關係。」

教宗首先説道:「我們在《信經》中多次表明『我信諸聖相通功』。但如果要問何為諸聖的相通,我記得我在兒時立即答道:『哎,是諸聖促成相通啊。』我們並不懂得自己說的是什麽。諸聖的相通是什麽?這並不是聖人們在促成相通,不是這樣,卻是另一回事。」

在説明這個概念之前,教宗先解釋在敬禮的觀念上基督信仰和非基督信仰的不同。他說:「基督徒在敬禮時信賴的不是一個人或一個物件,儘管它是神聖的。即使我們完全依靠聖人的代禱,或更多的是依靠童貞母瑪利亞的代禱,我們的信賴唯獨在與基督有聯繫時才有價值。」

「這好像是朝向這位聖人或聖女的道路並不止於此處。前往那裡,卻是與基督相連。這是將我們與祂聯繫在一起的密切關係,並使我們彼此相連。它有一個特定的名稱:‘諸聖的相通’。這不是聖人們在行奇跡,而僅僅是天主透過他們施展作為,賜予的恩寵。」

教宗進一步説明這個思想,指出奇跡來自天主和祂的恩寵。「天主藉著一個聖人,一個義人行事。這點必須要明確。有人說:『我不信天主,只信這位聖人。』這是錯誤的想法,因為聖人是轉禱者,是為我們祈禱的人,我們向他懇求,他為我們祈求,上主就賜予我們恩寵。這是上主透過這個聖人賜予我們的恩寵。」

「根據《天主教教理》,『諸聖的相通正是教會』(946號)。這麽說,教會只是為完人建立的?」教宗立即澄清這個疑問,説明並非如此。

他說:「《教理》上的這句話意味著,教會是得救的罪人的團體。教會是得救的罪人的團體,這個定義真美。任何人都不能被阻擋在教會的門外,我們衆人都是得救的罪人。我們的成聖是天主在基督身上彰顯的愛的果實,基督聖化我們,愛處於貧乏中的我們,將我們從貧乏中拯救出來。仍是藉著祂,我們形成一個身體,就如聖保祿所言,耶穌是這個身體的頭,我們是肢體(參:格前十二26-27)。」

教宗繼續表示:「這個圖像清楚説明在我們衆人之間存在的聯繫:如果這身體的一個肢體受苦,所有肢體都一起受苦;如果一個人喜樂,衆人都喜樂。一個人的罪也關係到所有人,每個人的愛也如此。在這諸聖的相通中存在的聯繫是如此地强勁,死亡也無法使它折斷。」

「的確,諸聖的相通不僅關係到在此歷史時刻我身旁,或在此歷史時刻生活的弟兄姐妹,也關係到那些已經結束旅程、走完塵世路途的人,他們跨越了死亡的門檻,卻也與我們處在共融中。在基督内,任何人都不能真的使我們與所愛的人分離;因為這個關係是一種存在上的聯繫,是在我們本性中的一種强烈關係;所改變的,只是與他們每一個人同在的方式,但任何事、任何人都無法折斷這個關係。諸聖的相通將塵世和天鄉的信徒團體連接在一起。」

教宗强調上述思想,指出:「我能與身邊的一個弟兄或姐妹建立友愛關係,我也能與天上的一個弟兄或姐妹建立這種關係。我能與聖人建立關係,在最困難的時刻請求他們幫助。我們衆人都需要朋友,希望他們幫助我們向前邁進,耶穌也如此。」

「在教會的歷史中存有一些永恆不變的因素,它們陪伴著信徒團體:首先是教會始終感到對天主之母和我們的母親瑪利亞的熱愛和極强烈的聯繫。但教會也特別敬愛大聖若瑟。説到底,天主將自己最珍貴的託付給他:祂的聖子耶穌和童貞瑪利亞。同樣,諸聖的相通也讓我們感到接近聖人和聖女,他們是我們的主保,因為我們、我們所屬的聖堂,以及我們居住的地區取了這些聖人的名字。」

最後,教宗獻上一篇「與他關係特別密切」的懇求大聖若瑟的祈禱文。他說40多年來,他每天都誦念這禱文:

聖祖的輝耀、大聖若瑟,
你使不可能的事成為可能,
在這極度困苦的時刻求你來幫助我。
請將我交託給你如此嚴重且艱難的境況
置於你的保護之下,
使其獲得完滿的結果。
我敬愛之父,我全心信靠你,
願沒人會說我白白地呼求你,
因為你能為耶穌和瑪利亞獻上一切,
請向我展示你的仁慈和你的能力是同樣地大。
阿們。

圖片:澳門教區教理培育委員會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點擊收看
聖地特輯:救主的守護 – 聖若瑟
【國語、繁體字幕】

按此閱覽更多「聖若瑟」資訊

里昂的聖依勒内主教-合一的聖師

Stained glass window representing St. Irenaeus of Lyons in the Church of St. Irenaeus in Lyons, France. Photo by Gérald Gambier on Wikimedia Commons.

「願這位偉大導師的訓導能越來越激勵所有上主的門徒走向完全共融的旅程。」

這是教宗方濟各在1月21日簽署的法令中所表示的。該法令宣布里昂的聖依勒内(Sant’Ireneo di Lione)主教為教會聖師,並授予他「合一的聖師」的榮銜。

教宗在法令中強調了聖依勒内生活和工作的兩個方面,他「來自東方,卻在西方履行了自己的主教牧職」。法令表示:「他是東西方基督徒之間一座靈修和神學的橋樑,他的名字依勒内帶有和平的印記。」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聖依勒內生平

聖依勒內生於主曆一二五年,原籍小亞細亞的士麥拿城。青年時,受了高深的教育,除精通聖經外,對希臘文、哲學,也有深刻的研究。而且他有機會與宗徒的若干嫡傳門徒交往。其中最著名者為聖若望的門徒:聖波利卡普。聖波利卡普將他自己與聖若望宗徒和其他宗徒的談話、宗徒所傳的道理,講給聖依勒內聽。

那時候,小亞細亞和高盧(今法國)的馬賽間,商業交易頻繁。東方的商人沿高盧的洛納河上溯至里昂。漸漸地里昂成為西歐的主要商業中心,傳教士紛紛到高盧宣揚福音,創立教會。

里昂的首任主教是聖巴田諾,聖依勒內就是聖巴田諾的得力助手,里昂教會的司鐸。

主曆一七七年,教難爆發,里昂大部分神職人員均遭逮捕下獄,為主致命。依勒內恰巧奉教會當局委派,赴羅馬謁見教宗聖愛琉德里,所以他未獲致命的榮冠。

依勒內從羅馬回到里昂,就被任為里昂的主教,負責治理教務。他在主教任內,全力傳揚聖教,派聖斐理斯、聖福多那督、聖亞基萊烏斯到華倫斯傳教;派聖法魯休、聖藩萊祿到白桑仲傳教。他學習當地的方言,用當地的方言講道,所以傳教的成績,非常美滿。諾斯底邪說在高盧肆虐,淆惑人心。依勒內為了駁斥諾斯底邪說,先下一番苦功,研究是項邪說的內容。然後編撰了一部五大卷的書,引證宗徒的教訓和聖經的文字,針對邪說的內容,逐端予以駁斥。

諾斯底派異端所以能迷惑人心,迅速傳播,其主要原由是它故意帶上神秘的色彩。人們看了,如入五里霧中。依勒內將諾斯底異端的真相盡量揭露,讓它無所遁形,讓眾人認識它與聖教的正統教義完全不符。依勒內那部駁斥諾斯底異端的書,是用希臘文寫成的,其後譯成拉丁文。這本書,暢銷各地,予諾斯底異端以無情的打擊。自該時起,諾斯底異端的勢力,逐漸消沉。

小亞細亞一部份主教,對於復活節的日期,發生異議,不肯服從羅馬教廷的指示。依勒內努力調停,以期解決爭端。(按主曆三二五年,召開尼塞會議,小亞細亞主教不再堅持,完全服從羅馬教廷的指示。)「依勒內」的名字,希臘文原含有「和平」的意義。聖人努力從事和解的工作,使人言歸於好,的確是名實相符。

聖依勒內逝世日期未詳,約在於主曆二零二年左右。根據聖熱羅尼莫的記述,他傾流鮮血,為主致命,獲取致命的榮冠。

聖依勒內的著作,在聖教的神學系統,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生平故事來源:《聖人傳記》  思高聖經學會出版

教宗本篤十六世
論第二世紀偉大教父
里昂的主教聖依勒內

2007年3月28日(星期三)上午,教宗本篤十六世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接見來自各國的兩萬多名朝聖人士,天氣雖然陰冷,人們還是興高采烈的與教宗會晤。在這次公開接見活動中,教宗繼續上星期講解要理的脈路,向信友們介紹了初世紀教會另一位巨人,偉大的教父,法國里昂的主教聖依勒內。

教宗根據第三世紀教會歷史家歐塞比(Eusebio)所寫的《教會史》第五冊的記載,指出聖依勒內很可能在公元135年至140年之間出生於今日土耳其的伊茲密兒(Izmir)。少年時受教於那裡的主教波利卡波(Policarpo),這位主教是聖若望宗徒的弟子。我們不知道依勒內在什麼時候從小亞細亞前往昔日稱為高盧的法國,但很可能是教會在高盧里昂地區開始發展的時候。公元177年,依勒內的名字出現在里昂神職班名冊上。那一年里昂的教會團體派遣他攜帶一封信到羅馬,給當時的教宗埃萊烏泰里奧(Eleuterio)。由於他前來羅馬,恰好避開了羅馬皇帝馬爾可‧奧雷利奧對高盧教會的迫害,當時里昂的主教,九十歲的波迪諾(Potino)與其他至少四十七位教友一同殉道。依勒內回到里昂後,立刻被選為那裡的主教。就任主教後,依勒內全心執行主教的職務,約在公元202年至203年之間大概死於殉道。

教宗指出聖依勒內是一位有信仰的人,也是一位善牧。他認為基督信仰不是少數知識份子的專利和特權,而是人人透過聆聽宗徒的繼承人主教的訓誨講道皆可獲得的恩典。這位偉大的教父生活於諾斯替教派盛行的時代,他致力維護教會由宗徒傳承而來的正統,並指出由這個傳承而來的基督信仰的三大特徵,即公開、至一、由聖神啟發而來的。教宗稱這位聖人為打擊異端的勇士,有能力維護宗徒傳承的純正性。

關於宗徒傳承的公開性,教宗說:「宗徒的傳承是公開的,而不是私下秘密的。聖依勒內毫不懷疑教會所傳遞的信仰是來自宗徒和天主子耶穌基督。除此以外,沒有別的訓導。為此,誰若願意認識真正的教義,只要認識來自宗徒的傳承和他們向人宣講的信仰便足夠。這個傳承和信仰,就如聖依勒內說的,是藉著主教的繼承而傳遞到我們身上的。」

教宗繼續說:「關於宗徒的傳承,必須特別重視傑出並極其古老的羅馬教會的訓導。這個教會尤其具有更深的宗徒性質,因為它來自宗徒團體的兩位巨人伯多祿和保祿。從這兩位宗徒直到我們今日的主教們,宗徒的傳承更顯出它的至一性。」

關於這個至一性,教宗援引聖依勒內的話說:「教會即使散佈全球各地,仍然細心固守宗徒們的信仰,一如只住在一個家裡面。同樣地,教會信仰這個真理,一如它只有一個靈魂,有同一顆心。教會同心協意宣報、教導並傳遞這個真理,一如它只有一張口而已。」

教宗談到宗徒傳承的第三個特徵說:「事實上,宗徒傳承並不是委託給有學問的人,而是由天主聖神親自來保證信仰傳承的忠實可靠。這是教會的生命,這個生命使教會永遠保持新鮮、年青、有活力,充滿許多特殊神恩。」

來源:梵蒂岡電臺

英語介紹

按此下載
2022年基督徒合一祈禱週祈禱手冊及閱覽更多資訊

教會將於1月22日迎來四位新真福,《鹽與光》將進行電視及網上直播

由左至右: Nelson Rutilio Lemus (萊姆斯); Rutilio Grande (格蘭德神父), SJ; Manuel Solórzano (索洛扎諾); Cosme Spessotto, OFM (佩索托神父)

薩爾瓦多四位殉道者將於1月22日榮列真福品。他們中的三位是1977年3月12日在往埃爾派斯納爾(El Paisnal)送彌撒的路上,被仇教者殺害的耶穌會士魯蒂略·格蘭德(Rutilio Grande)神父及與他一同遇難的72歲的傳教員索洛扎諾(Manuel Solórzano)和年僅15歲的萊姆斯(Nelson Lemus)。另一位新真福是方濟各會士斯佩索托(Cosme Spessotto)神父,1980年6月14日,在他服務27年的堂區被一些陌生人開槍殺害,當時他正在祭台前做彌撒前的祈禱。

耶穌會士卡德納爾(Rodolfo Cardenal)神父是2016年出版的《耶穌會士魯蒂略·格蘭德的生命、熱情和死亡》一書的作者,他回憶說,在那些年裡,格蘭德神父對尊重農民的生命和權利作了很大努力。格蘭德神父遵循為教會和世界的友愛理念,他於1977年2月13日在阿波帕的講道中如此生動地描述這友愛,「長長的桌布,一張為所有人共同享用的餐桌,為所有人的凳子,基督就在中間!祂沒有拿取任何人的生命,而是為了最崇高的目標奉獻了自己的生命……天國的建設:是共融餐桌的友愛,即聖體聖事」。

另外,格蘭德神父被分配到阿吉拉斯堂區時,為修生、男女平信徒的培育採取了一種創新的方法。他說,「現在,我們將不等待外來傳教士,我們自己該當成為傳教士」。在這努力中,格蘭德神父及其耶穌會同伴開始牧靈探訪農村社團的人和城市居民。關懷農民和他們的痛苦是牧靈工作中的一個要點。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以各自的方法吸引人們參與聖事、聖體聖事和研讀聖經,從而形成一個活躍的積極參與堂區生活的基督徒團體。

歷史學家卡德納爾神父說,這些殉道者的最大貢獻是在衝突和艱難時刻與貧困者在一起。「這就是教宗方濟各現今說的『走出去的教會』,走向邊緣地區」的先行實踐者。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鹽與光》將進行英語電視及網上直播,
以下是直播詳情:

日期:2022年1月22日(星期六)

北美東岸時間:下午6時 (晚上11時重播)

北美西岸時間:下午3時 (晚上8時重播)

按此閱覽《鹽與光》電視頻道供應商

按此收看網上直播

按此收看Facebook直播

英文資訊

法國真福里維耶修女將榮列聖品

圖片:causesanti.va

2021年12月13日,教宗方濟各接見了教廷冊封聖人部部長塞梅拉羅樞機。在這次接見中,教宗授權這個聖座部門頒布相關法令:法國真福里維耶(Anne-Marie Rivier)修女將成為聖人、意大利切金(Maria Carola Cecchin)修女將成為真福。法令中也承認三位司鐸和一位波蘭修女的聖德芳表。

圖片:causesanti.va

新聖人里维耶修女於1768年12月19日在法國出生。她16個月大的時候從床上摔下來,致使她臀部受傷,在成長中也遇到嚴重問題。多年來,里维耶沒有辦法站起來,到了1774年,她可以拄著拐杖站起來,3年後才完全康復。這疾病給了她一種直覺,就是渴望將自己的餘生奉獻給天主。她把自己奉獻給上主的渴望逐漸成熟,並要求加入普拉德爾聖母女修會,可是因其健康狀況而被拒絕。

里维耶在1786年的時候決定開辦學校,並致力於照顧病患和貧困者。法國大革命爆發後,她搬到蒂埃,在那裡聚集了幾位女青年:儘管革命者關閉修會,而里维耶卻在1796年創立了一個小團體。5年後,即1801年,在維埃納的主教的批准下,成立了獻聖母於聖殿女修會。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内,該修會開設了46所會院。里维耶修女於1838年2月3日在法國布爾聖昂代奧回歸天鄉。1982年,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冊封她為真福。因她的代禱於2015年在菲律賓顯的奇跡已被教會承認。

圖片:causesanti.va

除了這位新聖人外,教會也將有一位新真福,她就是切金修女 (Maria Carola Cecchin)。新真福於1877年4月3日在意大利奇塔代拉出生,是科托倫戈修女會的修女。1905年,她和另外四位同會修女,以及兩位憂苦之慰傳教會的傳教士被派往肯尼亞服務。她在很多村莊不知疲倦地教授要理,時刻準備好為新的傳教使命跋山涉水。切金修女看到了各種困難和痛苦,也經歷了極大的艱難困苦,但她以無限的愛忍受一切,並被傳教熱忱所鼓舞。同時,切金修女獲任命為修會長上,必須探望不同的團體。蒂加尼亞團體是她最後探訪的一個團體,因為她在那裡病了,並且非常嚴重。她決定返回意大利,但是在乘船的途中不幸去世,當時是1925年11月13日。2013年在肯尼亞因其代禱而顯的奇跡也獲得承認。

教廷冊封聖人部頒布的法令中也確認了四位可敬者的英勇聖德。他們是:

 

圖片:causesanti.va

天主的忠僕薩爾托里(Bernardo Sartori)神父,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會士;1897年5月20日在意大利特雷維索出生,1983年4月3日,復活節當天,在烏干達安息主懷。

圖片:causesanti.va

天主的婢女革責瑪尼山園悲痛耶穌聖心的瑪利亞瑪加利大(Maria Margherita del Cuore di Gesù agonizzante nell’orto del Getsemani),納匝肋聖家修女會的修女;1896年4月10日在波蘭出生,1966年4月26日在現今白俄羅斯諾沃格魯多克辭世。

圖片:causesanti.va

 

天主的忠僕阿比亞泰格拉索的嘉祿(Carlo da Abbiategrasso)神父,方濟各加布遣會會士;1825年8月30日在意大利阿比亞泰格拉索出生,1859年2月21日在意大利卡薩爾普斯特倫戈去世。

圖片:causesanti.va

天主的忠僕加里多(Andrea Garrido Perales)神父,聖母贖虜會會士;1663年11月29日在西班牙巴利亞達出生,1728年2月23日在西班牙哈蒂瓦去世。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在撒哈拉沙漠傳教的富高神父將榮列聖品

圖片:Vatican Media

2021年11月9日,教廷冊封聖人部在一份公告中稱,法國人富高(Charles de Foucauld)神父和另外六位真福將於2022年5月15日被冊封為聖人。教宗方濟各今年5月3日在梵蒂岡主持公開常務御前會議時,批准冊封他們為聖人,當時因新冠疫情的緣故沒有確定冊封日期。

教會的這些新聖人中除富高神父外,還有兩位修女,三位司鐸和一位平信徒。富高神父是法國教區的一位司鐸,他在撒哈拉沙漠中心地帶傳播天主聖言的種子,直到1916年他遭殺害那天。

早在2016年12月1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結束時,提到當天是真福富高(Charles de Foucauld)神父遇害一百週年。富高神父於1916年12月1日在阿爾及利亞被殺害。教宗說道:「富高神父是一位克服很多阻力,對教會做了許多有益見證的人。我們懇求他在天上降福我們,幫助我們跟隨他的足跡,度貧窮和默觀的生活,並為窮人服務。」

富高神父生平簡介:

富高神父1858年9月15日出生於法國斯特拉斯堡一個貴族家庭,6歲時失去雙親。後來加入法國軍隊,但是因紀律問題而退役。隨後開始在北非進行探索,什麽都不相信的他卻被一些穆斯林的信仰所觸動,也讓他更加接近基督信仰。他在告解亭中重拾信仰,因為他在那裡發現了他一直尋找的富於慈悲和溫柔的天主。可以這麽說,在完全失敗中,在沙漠中,在阿拉伯人當中,天主找到了他。

富高後來成為一位司鐸,向圖瓦雷克人宣講福音,服務和協助撒哈拉的窮人。他比他所照料的人還貧困,但是他教導他們,保護他們免遭強盜和擄掠者的侵害。富高神父在一次擄掠者的襲擊中遇害。他們尋找他時常提起的寶藏,但是他們沒有明白,富高神父所說的寶藏是聖體龕中的耶穌。他把聖體視為自己生命的核心。

教會於2005年11月13日冊封他為真福。他每天向天主這樣祈禱說:

「我父,我把自己完全交給祢,求祢在我身上實現祢的聖意。不論祢要我怎麽樣,我都感謝祢。我對一切都準備好了,我接受一切,為使祢的旨意承行在我和祢的一切受造物身上。我的天主,我絲毫沒有其它的願望。我的天主,我將我的靈魂交託在祢手中,我把我全心的愛都獻給祢,因為我愛祢。我將自己全獻給祢,這是我愛情的需要。我以完全的信賴,毫無保留的把自己交於祢手中,因為祢是我的父親。」

另外,六位新聖人分別是:

聖家小姐妹會的共同創始人、修會第一任總會長曼托瓦尼(Maria Domenica Mantovani)修女,她一生致力於為貧困者、孤兒和病患服務。

耶穌的瑪利亞方濟加(Madre Francesca di Gesù)修女,是魯巴托嘉布遣修女會,也稱方濟各加布遣第三修女會的創始人。從意大利到拉丁美洲,她不知疲倦地關懷最弱小者。

聖召會和聖召修女會的創始人魯索利洛(Giustino Maria Russolillo)神父,他一生致力於聖召和家庭牧靈工作。

貧窮姐妹會和聖家兄弟會的創始人帕拉佐洛(Luigi Maria Palazzolo)神父,他積極致力於青年的教育和宗教培育。

天主教教理司鐸會創始人德比斯(César de Bus)神父,他是所有要理教員的榜樣。

印度平信徒拉匝祿,又叫德瓦薩哈亞姆(Devasahayam Pillai),他成年後皈依基督宗教,並為此遭到迫害直到殉道。七位新聖人為把福音之光帶給世界,或以殉道的英勇見證或者在愛德工作中作出貢獻。

相關資訊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生前服務殘疾人士的意大利人薩巴蒂尼獲冊封為真福

圖片:梵蒂岡新聞網

2021年10月24日,教廷冊封聖人部部長塞梅拉羅樞機在意大利里米尼主教座堂冊封生前服務殘疾人士的薩巴蒂尼(Sandra Sabattini)為真福。樞機在冊封禮彌撒講道中引用了新真福說過的話,「我們累的骨頭都斷了,但我永遠不會遺棄那些人」。她向母親講述自己在若望二十三世教宗團體服務殘疾人士的經驗時說了這句話,當時她只有13歲。

新真福在1984年被一輛行駛的汽車撞後不幸身亡,當時她只有22歲。塞梅拉羅樞機說:「愛是承擔他人的痛苦。」樞機也特別提到新真福「為貧困者服務的渴望」並非源自單純的做善事,而是天主無限慈愛的果實。

冊封聖人部部長表示:「薩巴蒂尼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因為她充分瞭解愛的語言,它的色彩和音樂,她把自己那熱情、純樸和極大信德的年輕塵世生命完全奉獻於為天主服務。新真福薩巴蒂尼會不加評判地接納有需要的人,因為她渴望向他人通傳上主的愛。」塞梅拉羅樞機解釋道:「在這個意義上來說,薩巴蒂尼的愛德是具創造性和具體的,因為愛一個人,是要感受到那人的需要,並承擔他的痛苦。」

塞梅拉羅樞機以薩巴蒂尼在1982年9月7日寫的祈禱文結束他的講道:「上主,請讓我的一舉一動都是為了愛青少年,願每一分鐘都是不可錯過的愛的機會。」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若望保祿一世將列真福品

圖片:Vatican Media

2021年10月13日上午,教宗方濟各接見教廷冊封聖人部部長塞梅拉羅樞機,授權該部會頒布法令,承認因若望保祿一世轉禱而發生的奇蹟。

這是2011年7月23日發生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痊癒事件。聖座該部門的網站介紹,一名年僅11歲的女孩得到嚴重急性發炎的腦病變,並有惡性癲癇和敗血性休克,已經到了生命的末期。她的病情十分嚴重,癲癇每天多次發病,而且因支氣管性肺炎引發敗血症。當時,醫院所屬的堂區的本堂司鐸鼓勵這個病童及其家屬懇求盧恰尼教宗的轉禱。如今,這位已故教宗將要榮列真福品,只待教宗方濟各確定冊封大典的日期。

盧恰尼(Albino Luciani)於1912年10月17日出生在意大利北部貝盧諾省,1978年9月28日在梵蒂岡與世長辭,就任教宗僅有33天,是歷史上任期數一數二短暫的教宗。盧恰尼的父親是個具有社會主義精神的工人,長年在異鄉瑞士工作。在一封同意盧恰尼進修院的家書中,他的父親寫道:「我希望你當了司鐸後,能跟窮人站在一起,因為基督一直站在他們身邊。」盧恰尼終其一生努力實踐他父親的這個叮囑。

盧恰尼於1935年晉鐸,在龍卡利樞機擔任威尼斯宗主教期間與他相識。1958年,龍卡利當選教宗後不久,便任命了盧恰尼為維托里奧威尼托主教。盧恰尼的故鄉是一片窮鄉僻壤,人口大量外移,但從社會性的角度來看十分活躍,當地教會出了很多偉大的司鐸。受到這片土地薰陶的盧恰尼,全程參與了梵二大公會議,並熱忱地落實會議的指導方針。盧恰尼在告解亭投入許多時間,是個親近子民的牧者。在人們爭論避孕藥合法性的歲月裡,盧恰尼聆聽了很多年輕夫婦,多次表示支持教會在其使用上持開放態度。1968年,《人類的生命》通諭問世,保祿六世教宗藉以宣布避孕藥在道德上的非法性。隨後,維托里奧威尼托主教遂大力推廣這份文件,跟隨教宗的訓導。保祿六世對盧恰尼表示讚賞,1969年底任命他為威尼斯宗主教,並於1973年3月擢升他為樞機。

盧恰尼選擇在他的主教牧徽上使用「謙遜」(humilitas)一詞,而他本人的確是個生活簡樸的牧者,堅持於信仰的本質,關懷社會性的幅度,親近窮人和工人。一旦遇到花錢肆無忌憚、會對百姓造成傷害的情況,盧恰尼就會毫不妥協,一如他在維托里奧威尼托應對一起經濟醜聞並發現他的一名司鐸涉入其中時,他所表現出來的堅定不移。盧恰尼在訓導中特別強調慈悲的主題。他在威尼斯擔任宗主教時,由於梵二後的爭辯,他受了很多的苦。在威尼斯馬格拉工業區的工廠被占領期間,盧恰尼宗主教於1976年聖誕節發表了一段至今仍深具現實意義的講話:「炫耀奢華、浪費錢財,拒絕把錢花在投資上,暗地裡把錢轉移到國外,這一切只會構成麻木不仁和自私自利:它會變成挑釁,重壓在我們頭上。保祿六世稱之為『窮人的憤怒和無法預期的後果』。」在保祿六世於1978年8月26日蒙主恩召後,選舉教宗會議只進行了一天就選出了盧恰尼為伯多祿繼承人。

這位新當選的教宗決定將若望和保祿這兩個名字聯合在一起,作為他的教宗名號。此舉不僅是向兩位揀選他為主教和樞機的前任教宗致敬和致謝,更標誌出一條延續和落實梵二大公會議的路線,並且終止那些依戀過往及橫衝直撞的路線。若望保祿一世摒棄了「朕」這個君王自稱詞彙,並在就任之初拒絕乘坐轎輦,直到他發現如果自己徒步行走,只有站在前排的人才能清楚看見自己,若望保祿一世才俯允他合作者們的請求,坐上轎輦。在極為短暫的教宗牧職期間,若望保祿一世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講授要理,而且不備書面講稿,脫口引用詩句;他還邀請了一名少年和一名輔祭上前,與他們交談。在即席講話中,他提到自幼忍飢挨餓的處境,重申他前任的大膽話語:「飢餓的百姓」質問「富裕的百姓」。若望保祿一世只離開了梵蒂岡一次:1978年夏末,他頂著酷熱前往聖若望拉特朗大殿,接收他的主教座堂,並接受羅馬市長的致敬。時任市長阿爾甘(Giulio Carlo Argan)是一名共產黨人,他向新任教宗引用了聖庇護十世的要理講授,指出「眾多罪過在天主面前呼求報復」,其中包括「壓迫窮人」和「騙取工人的合理工資」的罪過。

若望保祿一世於1978年9月28日夜裡突然辭世。發現他失去生命徵兆的是每天早上送咖啡到教宗房間的修女。短短幾週的教宗牧職深入無數百姓的心中,因為若望保祿一世簡樸又謙遜,他為捍衛最弱小者發聲,同時又面帶充滿福音精神的微笑。不少人圍繞著他的溘然離世作文章,提出各式各樣的陰謀論,用以販賣書籍和拍攝電影。而針對這起死亡事件的研究已告結束,並由列真福品案副申請人法拉斯卡(Stefania Falasca)女士署名出書。

盧恰尼教宗的聖德很快就聲名遠播,許多人請求他代為轉禱。很多普通百姓,以及巴西主教團全體成員懇請為若望保祿一世開啟列品案程序。經過長期的推動後,這個列品案如今到了尾聲。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中華諸聖

普世教會每年七月九日慶祝中華殉道聖人「自由紀念日」。香港及澳門以「慶日」規格慶祝,而台灣更以「節日」規格並移至最近的主日慶祝,使其成為當守瞻禮日。

多數人只知道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大禧年列入聖品的120位中華聖人,但其實已被冊封的中華聖人可說包括125位聖人及7位真福。台灣及香港教區也得到聖禮部准許,為個別聖人慶祝節慶。當然,廣義上「聖人」包括在天上已獲享救恩的義人靈魂,所以中華聖人的數目可達億萬,我們也可祈求所有中華聖人為我們轉禱。

以下是已冊封的中華聖人及真福的資料。

125位中華聖人

1位於1622年宣聖

  • 方濟・沙勿略(台譯:方濟・薩威)來自西班牙,乃耶穌會創始人之一。他受命成為耶穌會的首批傳教士,首先將天主教信仰傳播到馬六甲和日本。他發現中國文化對日本的深遠影響,決志前往中國傳教。1552年抵達廣東省上川島,但可惜未有機會踏足中國大陸,便在島上病逝。1619年宣福,1622年與聖依納爵和聖大德蘭一起宣聖,被稱為繼聖保祿後「最偉大的傳教士」。【普世教會:12月3日紀念日;台、港、澳:慶日】

1位於1995年宣聖

  • 董文學司鐸,生於法國,遣使會會士,1840年於湖北武漢殉道。【台、港:9月11日自由紀念日】

120位於2000年宣聖

  • 5位於1893年宣福:西班牙道明會會士
    • 1名主教:桑實,福建宗座代牧,1747年於福州殉道【台、港:5月27日自由紀念日】
    • 4名司鐸:施方濟德方濟華雅敬費若望,1748年於福州殉道【台、港:10月27日自由紀念日】
  • 13位於1900年宣福
    • 1名主教:徐德新,出生於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會士,四川宗座代牧,1815年於四川殉道【台、港:11月24日自由紀念日】
    • 4名華人司鐸:趙榮【台、港:1月27日自由紀念日】、袁在德【台、港:6月23日自由紀念日】、劉翰佐【台、港:2月21日自由紀念日】、劉瑞廷【台、港:11月29日自由紀念日】,四川宗座代牧區司鐸,1815年至1823年於四川殉道
    • 3名傳教士司鐸:藍月旺(方濟會,1816年卒於湖南)【台、港:2月13日自由紀念日】、劉格來(遣使會,1820年卒於湖北武漢)【台、港:2月18日自由紀念日】、馬賴(巴黎外方傳教會,1856年卒於廣西)
    • 5名平信徒:吳國盛(1814年卒於貴州)【台、港:11月7日自由紀念日】(見文)、劉文元(1834年卒於貴州)【台、港:5月17日自由紀念日】、郝開枝(1839年卒於貴州)【台、港:5月29日自由紀念日】、白小滿(1856年卒於廣西)【台、港:1月23日自由紀念日】、曹桂英(1856年卒於廣西)(見文)【台、港:3月1日自由紀念日】
  • 14位於1909年宣福
    • 1名司鐸:劉方濟,生於西班牙,道明會會士,1648年於福建殉道(中華首位殉道)【台、港:1月15日自由紀念日】
    • 1名平信徒:張大鵬,1815年於貴州殉道【台、港:3月12日自由紀念日】
    • 3名平信徒:王炳林昭盧廷美,1858年於貴州殉道【台、港:1月29日自由紀念日】
    • 4名平信徒:陳昌品(修生)、張文瀾(修生)、羅廷蔭王羅氏,1861年於貴州殉道【台、港:7月28日自由紀念日】
    • 4名:文乃耳(巴黎外方傳教會司鐸)、張天申陳顯恒吳學聖,1862年於貴州殉道【台、港:2月18日自由紀念日】
    • 1名平信徒:易貞美,1862年於貴州殉道【台、港:2月19日自由紀念日】
  • 29位於1946年宣福,1900年於湖南、山西殉道
    • 3名來自意大利的方濟會主教:范懷德富格辣艾士傑【台:6月20日自由紀念日;港:7月9日自由紀念日(受阻)】
    • 4名來自意大利及法國的方濟會司鐸:董哲西雷體仁安守仁德奧理
    • 1名來自法國的方濟會會士:安振德
    • 7名來自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及法國的方濟瑪利亞傳教會修女:嘉納巴溪雅都斐雅芒定菊斯德那達理埃明納,於山西太原殉道【台:7月8日自由紀念日】
    • 14名修生:張榮閻國棟趙全信王銳張煥張景光馮德董博弟王二滿武安邦張板紐張志和陳西滿申計和,於山西太原殉道
  • 1位於1951年宣福
    • 郭西德司鐸,米蘭外方傳教會會士,1900年於陝西省殉道【台、港:7月21日自由紀念日】
  • 56位於1955年宣福:1900年於河北省殉道【台、港:7月20日自由紀念日】
    • 4名來自法國的耶穌會司鐸:任德芬路懋德湯愛玲趙席珍
    • 25名男平信徒:王天慶王奎新武文印吳滿堂趙明喜朱五瑞馬太順王奎聚王汝梅袁庚寅冀天祥葛廷柱郎福劉進德吳安居吳萬書李全惠劉子玉王佐隆趙明振朱日新李全真秦春福郗柱子(慕道者)、張懷祿(慕道者)
    • 27名女平信徒:安焦氏安辛氏王安納崔連氏秦邊氏王成王王氏杜鳳菊安郭氏安靈花齊玉杜田氏杜趙氏范坤傅桂林郭李氏王李氏趙瑪利趙郭氏鄭緒朱吳氏陳愛婕范惠趙洛莎陳金婕張何氏郎楊氏(慕道者)
  • 2位於1983年宣福:意大利慈幼會會士,1930年於廣東省連州殉道【台、港:2月25日自由紀念日;澳:紀念日】
    • 雷鳴道主教,韶關宗座代牧(見文
    • 高惠黎司鐸

1位於2003年宣聖

  • 福若瑟司鐸,意大利聖言會會士,在山東省兗州教區傳教27年,1908年於濟寧逝世(非殉道),1975年宣福。【港:1月29日紀念日;台:自由紀念日】(見文

2位未踏足過中華土地的華裔聖人

  • 鄭安道:平信徒,日本出生,父親是福建人,母親是日本人,1597年十三歲於長崎殉道。1627年連同23位殉道者宣福,1862年宣聖。【普世教會:2月6日紀念日】
  • 李樂倫:平信徒,菲律濱馬尼拉出生,父親是中國人,母親是菲律濱人。1636年靠道明會神父逃亡往日本沖縄,1637年在教難中於長崎殉道。1981年連同15位殉道者宣福,1987年宣聖,成為菲律濱首位殉道及聖人。【普世教會:9月28日自由紀念日】

7位中華真福

2位十四世紀的真福

  • 若望・孟高維諾,意大利方濟會會士,也是中國天主教歷史上第一位傳教士及主教。1289年受教宗派遣前往元朝中國,1294年抵達京城大都(今北京),受到元成宗鐵穆爾的歡迎。1307年教宗任命他為「汗八里總主教」暨「遠東宗主教」,並派遣幾位方濟會會士為其主禮晉牧並協助他。1328年在大都病逝(非殉道)。方濟會一直視孟高維諾為真福,但未被教廷正式冊封,因1634年前聖人及真福無需由教廷冊封。
  • 和德理,意大利方濟會會士,1318年前往遠東傳教,經中東及印度,抵達廣州,最後到達了汗八里(即今天的北京),協助孟高維諾傳教三年,皈依者甚多。孟高維諾總主教派遣和德理回國晉見教宗。他取道西藏回意大利後,敘述了他的異國見聞錄成書,《鄂多立克東遊錄》成為一本鉅作。1331年病逝(非殉道),1755年宣福。【台、港:1月14日自由紀念日】(見文

2位於1954年宣福

  • 亞松大(台譯:雅頌)修女,生於意大利,瑪利亞方濟各傳教會修女,於山西福傳見證,1905年於太原病逝(非殉道)。【台、港:4月8日自由紀念日】
  • 梅慕雅(台譯:慕雅)司鐸,生於法國,麥慈教區神父,1771年來華,在四川省傳教,成績卓著。後來回國,從事照顧病人的工作。1793年於德國病逝(非殉道)。【台、港:5月4日自由紀念日】

1位於1993年宣福

  • 杜仲賢司鐸,瑞士大聖伯納修會會士,於西藏傳教,1949年殉道。【台、港:8月12日自由紀念日】

1位於2012年宣福

  • 雷永明司鐸,生於意大利,方濟會會士,獲悉中國的天主教會沒有自己的聖經譯本,決心赴中國翻譯聖經。1931年抵達上海,1945年成立思高聖經學會,1948年遷至香港,更於1968年完成《聖經》的思高譯本。1976年在香港病逝(非殉道)。【台、港、澳:1月30日紀念日】

1位於2014年宣福

  • 周文謨司鐸,出生於江蘇崑山,晉鐸為北京教區神父,1794年被派往朝鮮傳教,1801年於韓國首爾被處以絞刑殉道。2014年他及123位韓國殉道一起宣福。【韓:6月1日紀念日】

中華殉道聖人禱詞

全能永生的天主,祢揀選了中華殉道諸聖,勇敢犧牲,為祢的慈愛作見證。今日他們被尊為聖人,以彰顯祢的光榮,並做我們信仰生活的典範。求祢藉著他們的代禱,幫助我們效法他們的芳表,不畏艱苦,以堅定的信、望、愛三德,宏揚福音聖道。因主耶穌基督之名,求祢俯聽我們的祈禱。亞孟。

中華殉道先烈,你們既以熱血灌溉了中華教會,請為我們祈禱,使我們也能步武芳蹤,不畏艱難,為主的慈愛作見證。中華殉道先烈,請為我們祈禱。亞孟。

(香港教區主教胡振中樞機准印 二零零零年九月八日 )

中華聖人禱文

請參看 GCatholic 網站

撰文:Gabriel Chow

參看:中華聖人列表 (GCatholic)

按此閱覽更多中華殉道聖人資訊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