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Vatican Media
全然信靠天主、深知自己是個軟弱的罪人、再次召叫眾司鐸為所有人服務,以及敬佩當代的殉道者,這些都是教宗方濟各在2021年與西班牙語天主教電視網(El sembrador, Nueva Evangelización)創辦人迪亞斯(Noel Díaz)在聖瑪爾大之家交談的主題,當時沒有播出的內容。《梵蒂岡新聞網》在教宗方濟各辭世後的九日紀念期予以發表。
問:您今天是這個名叫西滿的人的繼承人。聖父教宗,這段經文提醒您哪些事?
答:很多事!耶穌在人群中間召叫西滿,而不叫他與人們分開。在耶穌宣講之處,人潮洶湧。人們前去聆聽耶穌,因為他們渴求天主聖言。耶穌說話時,像個有權威的人。
首先,耶穌始終從子民那裡、在子民中間召叫祂的司鐸。假如伯多祿忘記他的根源,他就背離了耶穌的計劃,組成一個菁英團體。不可如此。牧人必須與羊群同在。這樣他才是個牧人。
其次,耶穌給的徵兆,不光是祂聖言的權威。為了使人們對他有信心,祂行了那個出乎眾人意料的奇跡。凡是有耶穌在的地方,就能感受到祂的力量;而伯多祿日後產生懷疑、缺乏力量時,他會想起這奇跡,也就是上主能改變事物。看到耶穌行奇跡時,伯多祿做了什麼?他跪在耶穌面前,感到自己一無所是、謙卑低下,承認自己的限度、自己是罪人。「主,請祢離開我!因為我是個罪人。」(路五8)因著這句話,耶穌到了祂要去的地方。伯多祿的旅途是與人們同在,好能聆聽上主。他遵照主的命令出去捕魚,實現了這個奇跡。
第三、他承認自己渺小、一無所是,並告訴上主:「請祢離開我,因為我是個罪人。」「因為你是個罪人、因為你跟隨了我,我現在要使你成為捕人的漁夫。」(路五10)
這是第四步。當耶穌給主教、司鐸傅油時,耶穌之所以給他們傅油,是為了要讓他們做牧者。耶穌的傅油不是要給一個人升官,讓他做辦公室的頭。耶穌給人傅油,不是為了治國理政。不,祂傅油,是為了使之成為牧者。因而伯多祿放棄了一切。
問:作為伯多祿的繼承人,您有何感受?
答:我感受到上主的陪伴,因為是祂作了揀選,是祂開啟了這段歷史。祂與我一同展開這歷史,祂派遣了我,並且陪伴我。儘管有些地方我不夠盡忠職守,因為我跟伯多祿一樣都是罪人,祂並沒有遺棄我。因此,我感受到祂對我的眷顧。
問:福音記載,耶穌問門徒說:「人們說人子是誰?」他們說:「有人說是洗者若翰;有人說是厄里亞;也有人說是耶肋米亞,或先知中的一位。」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西滿伯多祿回答說:「祢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
答:在這段福音事跡中,耶穌一開始先是詢問眾人,祂想要聆聽。祂說:「人們說我是誰?」「他們說,祢是先知,祢是復活了的洗者若翰。」耶穌問了普羅大眾的說法後,又問門徒:「那麼,你們怎麼說?」換句話說,耶穌在質問他們。耶穌也轉向我們,對我們提出問題說:「對於你自己,你怎麼說;對於我,你又怎麼說?」這是與耶穌的對話。祂叫了我們的名字。伯多祿早已展現出領袖的樣子,因為耶穌第一天認識他,就改了他的名字:「你是西滿,但你要叫伯多祿。」(參閱:若一42)他的地位有如團體裡的柱石。
伯多祿冒著極大的風險,向耶穌做出信仰宣認。讓我們想像對某人說出這話的場景:「你不是弟鐸,也不是加約,祢是天主、是天主子。」您要是今天對任何人說這句話,都會被帶到精神病院,別人會說您腦子不正常。」伯多祿冒了極大的危險,而耶穌闡明,正因為他有勇氣冒險:「因為你所說的,不是任何學問啟發你的,而是天父透過祂的聖神所啟示的。」(參閱:瑪十六17)因此,耶穌看到伯多祿如此冒險時,以他的名字來肯定他:「約納的兒子西滿,你是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同上,17-18節)由於依靠耶穌的話語,伯多祿堅若磐石,教會遂在脆弱的伯多祿之上建立起來。當一個人遠離耶穌的話時,他就像其他任何人一樣,不會堅若磐石。因此,耶穌選擇了伯多祿,因為他堅若磐石。伯多祿對耶穌說的話感到又驚又喜,即:「這是我的在天之父向你啟示的。」
然後,耶穌說:「你們知道,我現在要去耶路撒冷,那裡有很糟糕的事在等著我。他們要審判我、殺害我、把我釘在十字架上,可是我將會復活。」這時候,早已有些覺得自己是團體老大的伯多祿,把耶穌叫到一旁。福音記載,伯多祿說:「主,千萬不可!」(同上,22節)耶穌先前剛讚許了伯多祿,對他說:「你是我在天大父啟示的器皿。」現在,耶穌譴責他,說:「撒殫,退到我後面去!」(同上,23節)這是最嚴厲的責備。為什麼呢?因為他想要耶穌遠離十字架的道路。這是對首任教宗伯多祿的一大糾正。耶穌對我們歷任教宗也是如此,如果我們有時候遠離祂的救恩計劃,祂就會說:「這不是我的道路,是撒殫的道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都是罪人,我們都會遠離正途。歷史讓我們看到,有幾位教宗傾向於不同的道路,儘管他們從來也沒有在信仰上犯過錯。的確,即使他們過著世俗化的生活,在信仰上也從未犯錯。而當伯多祿在信仰上犯錯時,上主說:「不,這是撒殫的路。我的道路是十字架。」換言之,我信賴耶穌的話語,祂選擇我時,使我信心堅定,我犯錯時,祂搧我一記耳光。
問:塵俗世界的挑戰和攻擊有時很難應付,但我確信,應對從教會而來的攻擊是一件更痛苦的事。這便是「你是伯多祿」這句話的內涵。您現在身為伯多祿的繼承人,雖然這一切攻擊都會出現,但天主的聖言說,邪惡勢力不會獲勝。
答:邪惡勢力、地獄勢力啊!也就是說,當人們不再寄望於天主的啟示、耶穌的選擇,而是其它方法,例如金錢時。「我們狀況很好,因為我們有錢。」讓我們想像一位司鐸、一位主教說:「我們堂口一切順利,因為我們的教友給我們錢,事情進展得很好。」不可把希望寄託在那裡,否則你會崩潰的。這些是地獄勢力,不是天父啟示的德能。邪惡勢力羞辱了耶穌,把祂釘在十字架上,它們既然對耶穌這麼做,我是誰,它們憑什麼不對我這麼做?如果它們如此對待耶穌善師,那麼門徒中的任何一個人、你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都不必是教宗了,一律別無所求。教會的眾多殉道者教導了我們這一點。
問:《若望福音》第21章記載,耶穌問伯多祿:「你愛不愛我。」然後堅定他的使命,並告訴他,這將不是一條容易的道路。
答:這既是堅定也是許諾。伯多祿宣認耶穌是默西亞時,耶穌向他承諾,陰間之門絕不會得勝,他必將堅若磐石(參閱:瑪十六18)。在《若望福音》中,耶穌三度堅定了他。伯多祿心神憂傷,因為我們記得,他三次否認了耶穌,所以他很傷心,最後上主三次堅定了他。耶穌難道對他說:「從今以後,你不會再遭遇不幸,你將變得無所不能,擁有一切財富,現在人們都要跟隨你。」祂難道這麼說了嗎?不是的,耶穌對伯多祿說:「你要向前行,因為你到了老年,你將前往你不願意去的地方去,人們要帶你往你不願意去的地方去,脫去你的衣服。你最終會跟我一樣,被釘在十字架上。」(參閱:若廿一18)
上主向伯多祿承諾了十字架的道路,那是全然奉獻的道路、唯獨信賴祂的道路。有意思的是,伯多祿先是出於聖神的德能,宣認耶穌是天主子,隨後他又失去了方向。耶穌談論十字架時,伯多祿試圖勸退祂。伯多祿當時陷入世俗思想,這裡又發生同樣的事。
耶穌對伯多祿說了這話,他接受了,然後轉向若望,問說:「主,既然他在這裡,他將來會怎樣?」伯多祿是個愛說閒話的人,他忘記上主曾經叫他不要說別人的閒話。我們就是這樣,但是上主以祂的德能眷顧我們,即使是需要面對殉道磨難的時候,祂依然以祂的大手來陪伴我們。
談到殉道的磨難,我最後想要談談今天的殉道者。今天的殉道者比教會初期來得多。殉道的基督徒,他們只因為身為基督徒、宣認耶穌,就被斬首。有些殉道者因為宣認了耶穌,所以現在被關在監獄裡。他們是我們的弟兄姊妹!這是殉道者的教會。這是個得勝的教會,但不是在銀行裡有很多錢的教會。這是得勝的教會、殉道者的教會、作見證的教會,因為殉道的意義是作見證。我提到過那些付出生命的人,但也有些男女每天致力於教導兒女善度基督徒生活,為他們樹立榜樣,他們也是殉道。有人會說:「不,神父,如果沒遇害身亡,怎麼會是殉道者呢?」不是的,殉道者的意思是見證人。殉道就是作見證,這是從希臘文翻譯過來的詞彙。耶穌的任何一個見證人都是殉道者,也就是他作了見證。他也推動教會前行。願天主降福你們所有人,也請你們為我祈禱。
問:請您降福大家。
答:對於你們所有正在收看和收聽這段談話的人,我祈願上主開啟你們的心智,讓祂的話語進入其中。為此,我由衷祝福你們。我祝福你們,我以父親、長兄和你們眾人之僕的身份祝福你們。願全能的天主、聖父聖子及聖神降福你們。拜託,請你們為我祈禱。謝謝。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