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親自降福羅馬城和全世界:復活節是生命的慶節

圖片:Vatican Media

鳴謝:《天主教真理電台》提供轉播

「親愛的弟兄姊妹,復活節快樂!」教宗方濟各於4月20日復活主日坐著輪椅來到聖伯多祿大殿中央陽台,以這句話問候聚集在廣場上的人們。他這次呼吸道疾病發作以來靜心養病,極少出現在公眾視線,而且將逾越節的各項慶典委託給幾位樞機來主持,並未事先通知是否出席。因此,他的這次出現讓人們格外欣喜。

復活主日彌撒結束後,受託主祭的科馬斯特里(Angelo Comastri)樞機、共祭神長們和參禮信友並未離開,而是抬頭仰望聖伯多祿大殿的中央陽台,甚至是舉起手機鏡頭,期待教宗能夠出現。不負眾望,教宗親自出席並降福了羅馬城和全世界。頒賜降福後,人潮並未散去,此時教宗乘坐白色敞篷車來到廣場,現場信眾又驚又喜,興奮地高聲歡呼。途經之處,家長們紛紛將孩子舉起,遞給教宗降福。教宗的座車並未止步於聖伯多祿廣場,而是開上廣場前的和解大道,兜了一大圈才返回梵蒂岡聖瑪爾大之家。

希望不再虛無縹緲

在降福羅馬城和全世界前,教宗發表了他今年的復活節文告,並將稿件託付教宗禮儀長拉韋利(Diego Giovanni Ravelli)總主教來宣讀。教宗在文告中表示,「在耶穌的受難和聖死中,天主親自承擔了世界的一切罪過,以祂的無限慈愛擊潰罪過。」「天主的羔羊得勝了!為此,我們今天歡呼:『基督、我的希望,已經復活!』(復活節繼紓詠)」從此以後,「希望不再虛無縹緲,望德不叫人蒙羞」(參閱:羅五5),而且這份希望「使人負起責任」。

「多少人對天主寄予希望,將自己脆弱的手放在祂強而有力的大能手中,讓祂把自己攙扶起來,邁上旅途:與復活主耶穌一起,成為希望的朝聖者。」

生命的慶節

「復活節是生命的慶節!」教宗如此強調,並重申在天主眼中「每個生命都是寶貴的」。教宗由此念及母胎中的胎兒、老人、病患的生命,「他們在越來越多國家被視為要被丟棄的人」。同時,教宗也關心那些遭受家庭暴力的婦女和兒童,以及受到輕視的最弱小者、邊緣人士和移民。

在這日子,教宗期盼大家恢復希望,並且對他人有信心,包括疏遠的人、從遠方來的人、習俗和見解與我們大不相同的人,「因為我們都是天主的兒女」。

教宗說:「我渴望我們大家能再次期待,和平是可能實現的!」

心繫耶穌復活之地

放眼世界,教宗的目光首先落在聖地的聖墓。他寫道:「今年天主教徒和東正教徒在同一天慶祝復活節,但願和平之光照耀在整個聖地和全世界。」

「我關心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基督徒的苦難,以及全體以色列人民和全體巴勒斯坦人民。蔓延在世界各地的反猶太主義氣氛日漸高漲,令人擔憂。與此同時,我的思緒轉向加沙地帶的民眾,尤其是基督徒團體,那裡的恐怖衝突不斷製造死亡和毀滅,造成悲慘且惡劣的人道主義處境。」

為此,教宗呼籲交戰方停火、釋放人質、援助百姓。人們「忍飢瘦餓,渴望有個和平的未來」。

惦記其它地方的受苦者

接著,教宗籲請眾人為黎巴嫩和敘利亞的基督徒團體祈禱,後者正在經歷「微妙的過渡期」。教宗敦促「整個教會以關懷和祈禱陪伴親愛的中東的基督徒」。

教宗也特別提及也門人民,他們的人道主義危機每況愈下。「我邀請所有的人通過有建設性的對話找出解決之道。」談到「飽受磨難的烏克蘭」,教宗祈求復活主基督為該國沛降「逾越奧跡的和平之恩」,並鼓勵有關各方繼續努力「達致公正且持久的和平」。

「在這喜慶的日子,讓我們也念及南高加索地區,並祈願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之間儘快簽署並落實最終的和平協議」,以達成該區域熱切盼望的修和。「願復活之光啟發西巴爾幹地區和諧共處的意願,並支持從政人士採取行動,以免加劇張力和危機」。

此外,教宗也為非洲人民懇求「復活主基督、我們的希望賜予和平與安慰」。他們深受暴力和衝突所害,尤其是在剛果民主共和國、蘇丹和南蘇丹,以及薩赫勒地區、非洲之角和非洲大湖地區。

沒有宗教自由就沒有和平

教宗掛念「在很多地方無法自由宣認信仰的基督徒」。他強調,「在沒有宗教自由的地方,或者在沒有思想和言論自由,不尊重他人意見的地方,就不可能實現和平。」

在這時期,教宗邀請眾人「不忘援助緬甸百姓」。他們「早已經受多年武裝衝突的折磨,現在秉持勇氣和耐心應對毀滅性地震的後果」。「讓我們為罹難者和他們的摯愛祈禱,由衷感謝所有慷慨投入救援工作的志願者。該國多方宣布停火的消息,為全緬甸來說是個希望的記號。」

「我呼籲世界上所有負有政治責任的人,不可屈服於那令人封閉的恐懼邏輯,卻要運用手邊的資源來幫助有需要的人,根除飢餓,推廣那些促進發展的活動。這些是和平的利器,建設未來,而不撒播死亡的種子!」

教宗最後期許道:「在這禧年,願復活節也是個釋放戰俘和政治犯的大好時機!」「祝大家復活節快樂!」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禮儀處公布聖週和復活節八日慶期的禮儀活動安排

圖片:Vatican Media

2025年3月27日,教宗禮儀處公布了從4月13日聖枝主日至27日復活期第二主日的禮儀活動安排。

【羅馬時間】

4月13日聖枝主日

上午10時,彌撒將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紀念耶穌榮進耶路撒冷和祂的受難時刻。

4月17日聖週四

上午9時30分,祝聖聖油彌撒將在聖伯多祿大殿舉行。

4月18日聖週五

下午5時,紀念主受難日的禮儀將在同一座大殿進行。

當天晚上9時15分,在羅馬市中心的鬥獸場要舉行公拜苦路活動。

4月19日聖週六

晚上7時30分,復活前夕守夜禮將在聖伯多祿大殿舉行。

4月20日復活主日

彌撒將於上午10時30分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隨後是降福羅馬城和全世界的儀式。

4月27日復活期第二主日(天主慈悲主日)

上午10時30分,真福阿庫蒂斯(Carlo Acutis)的封聖大典將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這是禧年期間青少年慶典的其中一項活動。

聖座新聞室稱,需要觀察教宗方濟各未來幾週身體健康的好轉狀況,才能評估他是否會出席,以及在什麼情況下參與聖週的禮儀。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進教之佑驛站:復活節八日慶期星期四 福音反省

路 24:35-48

二人就把在路上的事,及在分餅時,他們怎樣認出了耶穌,述說了一遍。他們正談論這些事的時候,耶穌立在他們中間,向他們說:「願你們平安!」眾人害怕起來,想是見了鬼神。耶穌向他們說:「你們為什麼恐懼﹖為什麼心裏起了疑惑﹖你們看看我的手,我的腳,分明是我自己。你們摸摸我,應該知道:鬼神是沒有肉軀和骨頭的,如同你們看我,卻是有的。」說了這話,就把手和腳伸給他們看。他們由於歡喜,還是不敢信,只是驚訝;耶穌向他們說:「你們這裏有什麼吃的沒有﹖」他們便給了衪一片烤魚。衪便接過來,當他們面前吃了。耶穌對他們說:「我以前還同你們在一起的時候,就對你們說過這話:諸凡梅瑟法律、先知並聖詠上指著我所記載的話,都必須應驗。」耶穌遂開啟他們的明悟,叫他們理解經書;又向他們說:「經上曾這樣記載:默西亞必須受苦,第三天要從死者中復活;並且必須從耶路撒冷開始,因衪的名向萬邦宣講悔改,以得罪之赦。你們就是這些事的見證人。

反省

《我們是復活的見證人》

耶穌讓門徒摸祂釘傷的手腳,要讓他們感受到祂對他們的愛是多麼大,願意為了他們承受多少傷痛、甚至死亡。但是,這份愛不在祂的死亡終結,而是繼續延續下去。摸了耶穌手腳,門徒們歡喜萬分,因為他們意識到,耶穌真的回來了!那個三天前被釘死的耶穌,如今復活了!但是在歡喜之際,他們也保留著驚訝和不敢相信。其實,在生活中,當我們看見自己或是他人被天主轉變時,我們也會不可置信,心中暗問:「這是真的嗎?」然而,復活的耶穌,就是要告訴我們,靠著天主的大能和恩寵,這一切都是可能的。今天耶穌宣告門徒們,為復活的見證人。當我們體驗耶穌在我們生命中改變我們,讓我們化悲觀為希望、化糾紛為寬恕、化恐懼為信心時,我們也能成為耶穌復活的見證。

耶穌,祢的復活讓我們有不死的希望。請教我們在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中,積極見證復活的奇蹟。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張心銳神父福音分享-聖週六 至聖之夜逾越節守夜禮

聖週六福音分享
撰文:張心銳神父
影片提供:慈幼會中華會省社會傳播辦公室

各位主內的兄弟姊妹,大家好!

今天是聖週六,我們慶祝耶穌基督的復活,我祝大家復活節快樂!

我想分享一個故事,因為猶太人和一位牧師在馬路上相遇,當時下着滂沱大雨,在馬路旁有一條泥路,而馬路只容許一個人經過。猶太人就說:「我絕對不會那麼愚蠢走上泥路!」牧師看到這個情況,深有不忿,但是他走在泥路上,越過這位猶太人,走過馬路。當牧師經過的時候就跟猶太人說:「我都不想走在泥路,但是耶穌會這樣做,所以我就這樣做了。」我們有時害怕眼前的失敗,為主的愛堅持。不過,復活的基督給了我們最大的保證,他會給我們帶來最終的勝利。祂復活了!

我們今天慶祝耶穌的復活,我們在生活中有時候會看到殘酷和不公平。在耶穌的苦難中,我們可以看到門徒越來越害怕,他們會躲藏起來。時至今天,基督徒面對困難時,我們都會害怕並會躲起來,但是復活的耶穌給我們很好的見證和榜樣,就是祂不在這裏,祂復活了!

我們閱讀今天的讀經,由讀經日開始的創世記,描述天主創造這個世界和生命。在出谷紀,天主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在讀經二的羅馬書,聖保祿邀請我們思考,不只着重於耶穌肉性的死亡,而要着重於靈性的生命。

祂不在這裏,祂已經復活了。如果我們深信自己對耶穌基督有一份堅持,在面對多少困難時我們都不用害怕,因為我們知道光明永遠都會勝利,黑暗到最後會死亡和失敗。

今天,我們慶祝耶穌基督的復活,我們要對耶穌基督說:「耶穌基督,我相信你已經復活,我們面對多少困難,我們知道我們會跟隨你就會有生命和力量。」

雖然我們不能一同參加夜間的復活慶典,讓我們對復活的耶穌有一份堅持,相信他的復活會為我們帶來生命和勝利,在面對困難時需要的恩寵和力量!

天主保佑!

張心銳神父(慈幼會), 在1983年4月24日生於澳門,自小在香港接受教育。他就讀九龍鄧鏡波學校,在中學三年級時,與友人劉偉傑(現已是澳門教區神父),一起萌生當神父的念頭,最後一起在1997年加入慈幼會在香港的維豪備修院,回應聖召。他深受慈幼會士的影響,決心踏上成為聖若望鮑思高的神子,獻身服務於教會,特別是服務青年。張心銳神父於2014年6月21日,青年主保聖類斯公撒格的紀念日,領受執事聖職,並於2015年6月20日在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晉鐸,由當時的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襄禮。其後,被委派往香港仔工業學校照顧寄宿生及備修生陪育工作。2021年在羅馬慈幼宗座大學畢業,攻讀教義神學,專研教會學。現在香港慈幼會會省辦事處,擔任中華會省秘書、傳教策勵委員、聖召策勵、會士持續培育專員及聖安多尼會院財務主任。

教宗方濟各2021年復活節文告

圖片:Vatican Media

2021年4月4日復活主日中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的宗座祭台前發表了復活節文告,然後降福了羅馬城和全世界,頒賜全大赦。教宗在文告中指出,復活的宣告今天在全世界回響著,「所彰顯的並非海市蜃樓,所啓示的並非神奇的配方,所指出的並非一條逃生之路」,而是「涵蓋了一個事件,使人獲得永不落空的希望」,即使面對當前的複雜現實狀況。

以下是教宗方濟各2021年復活節文告全文: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復活節快樂!神聖而祥和的復活節快樂!

今天,教會的宣告在世界各地回響著:「那被釘死的耶穌,正如祂所說的,已經復活了。阿肋路亞!」

復活的宣告所彰顯的並非海市蜃樓,所啓示的並非神奇的配方,所指出的並非一條逃生之路,躲避我們正在驗歷的困境。新冠疫情仍在猖獗;社會與經濟危機十分嚴重,最貧窮者的情況尤其如此;儘管這樣,武裝衝突並沒有停止,而且軍備變本加厲,這是令人無法接受的。這是今日的惡表。

面對,或更好說,身處在這複雜的現實中,復活的宣告以幾個字就涵蓋了一個事件,使人獲得永不落空的希望:「耶穌──被釘死的那一位,已經復活了。」在此談及的不是天使或鬼魂,而是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祂有面容和名字:耶穌。福音證實,這位耶穌因自稱默西亞──天主子,在般雀比拉多執政時被釘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復活了,正如聖經所載,並如同祂向祂的門徒們預先説過的那樣。

復活者是那被釘死的耶穌,而不是別人。天主父使祂的聖子耶穌復活了,因為祂徹底地完成了天父救贖的旨意:祂背負了我們的軟弱、我們的病痛、我們自身的死亡;祂分擔了我們的痛苦,肩負了我們罪惡的重擔。為此,天主父舉揚了祂,現在耶穌基督永遠活著,祂是主。

證人們提到一個重要的細節:復活的耶穌仍帶著雙手、雙腳和肋旁的創傷。這些創傷是祂愛我們的永恆標記。誰若受重大的考驗,在身體和心靈上,都能在這些創傷中找到庇蔭,透過它們獲得希望永不落空的恩寵。

對於那些因疫情而仍然受苦的人、病患,以及失去摯愛的人,復活的基督是他們的希望。願上主賜予他們安慰,扶助醫護人員承受勞苦。眾人,尤其是最脆弱的人都需要協助,他們有權利得到所需的照顧。在這我們眾人都蒙召抗疫的日子裡,這更為顯明,而疫苗則是抗疫的主要工具。本著「疫苗國際化」的精神,我呼籲整個國際社會共同努力,以克服在疫苗分配上的延誤,促進疫苗的分享,尤其與最貧窮的國家分享。

為那些失去工作,或遭遇嚴重經濟困難且失去相應社會保障的人,死而復活的基督是安慰。願上主啓發政府當局的行動,好使所有的人,尤其是最需要幫助的家庭,能得到所需的援助,足以維生。疫情不幸地使窮人的數目和無數人的絕望劇增。

聖若望保祿二世在訪問海地時曾説,「需要讓所有類型的窮人重新懷有希望」。今天,我正是要對親愛的海地人民説句思念和鼓勵的話,望他們不被困難所壓倒,而是懷著信賴和希望而展望未來。我特別念及海地親愛的弟兄姐妹們:我接近你們,關心你們,希望你們的問題最終得到解決。親愛的海地弟兄姐妹們,我為此祈禱。

許多青年人被迫長期無法前去學校或大學上課,以及與朋友們相聚,復活的耶穌是他們的希望。我們衆人都需要真實的、不只是虛擬的人際關係,特別是在建立個性與人格的年齡期中。我們在聖週五的拜苦路中聽到了孩子們的這個心聲。我接近全世界的青年,此時更接近緬甸的青年,他們努力促進民主,以和平的方式讓人聽到自己的聲音,曉得仇恨只能用愛來驅散。

願復活的基督之光成為移民重生的泉源,他們因戰爭和貧困而遠走他鄉。我們在他們的臉上認出上主前往加爾瓦略山時被毀和受苦的面容。願他們不缺少團結互助和人類兄弟情誼的具體標記,那是我們在今天慶祝的生命戰勝死亡的保障。我感謝那些慷慨接納逃難和受苦者的國家,尤其是黎巴嫩和約旦,它們收容了如此眾多的逃脫敘利亞戰亂的難民。

願正處在困境和不確定時期的黎巴嫩人民,體驗到復活主的慰藉,並在他們的使命中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成為相遇、共處和多元化的土地。

願基督 – 我們的和平,使武器的喧囂在飽受蹂躪的敘利亞最終停止,上百萬的人在那裡生活在不人道的環境裡,也門的情況也同樣,那裡的事件無人問津,這令人無法接受,而在利比亞,那裡終於隱隱約約地看到走出十幾年爭執和殘暴衝突的道路。願各方為終止衝突作出實際有效的努力,使因戰爭而精疲力竭的人民和平度日,並推動那些相關國家的重建。

基督的復活自然也把我們帶到耶路撒冷。讓我們為耶路撒冷向上主祈求和平與安寧(參閱:詠122),好能回應它的召叫,成為相遇的場所,眾人都感到彼此都是弟兄,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重新找到對話的力量,好能達致穩妥的解決之道,看到兩個國家肩並肩地在和平與繁榮中度日。

在這慶日裡,我的心思又返回上個月我懷著喜悅探訪過的伊拉克,祈願這個國家繼續走已經啓動的和平之路,好使天主的夢想──一個好客和接納祂所有子女的人類大家庭──得以實現。

願復活主的力量支持非洲的人民,他們看到自己的未來受到內部暴力和國際恐怖主義的危害,尤其在薩赫勒地區和尼日利亞,一如在提格雷和德爾加杜角地區。願人們繼續努力尋找解決衝突的和平途徑,尊重人權和生命的神聖性,本著和好及實際奏效的團結互助精神,進行兄弟情誼和建設性的對話。

世界上仍有太多的戰爭和暴力!上主是我們的和平,願祂幫助我們克勝戰爭的思維。願祂使那些交戰地區,尤其是烏克蘭東部和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的俘虜平安無恙地回到自己的家,並啓發全世界的執政者去遏止新的軍備競賽。今天4月4日,是世界禁止殺傷人員地雷日。那是既陰險又恐怖的爆炸裝置,每年都殺死或傷害許多無辜者,並阻止人類「在生命的道路上一起前進,無須害怕毀滅和死亡的陷阱」。若沒有這些死亡的工具,世界會更美好!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在不同的地方,許多基督徒在慶祝復活節時受到嚴苛的限制,今年也同樣,有時甚至不能參與禮儀慶典。讓我們祈禱,願這些限制,以及宗教敬禮和信仰自由在世界上受到的各種限制都能被解除,每一個人都能自由地祈求和讚美天主。

在我們所經歷的重重困難中,我們絕不可忘記,我們是因基督的創傷而獲得了痊癒(參閱:伯前二24)。在復活主的光照下,我們的痛苦得以轉變。在有過死亡的地方,如今有了生命;在有過哀傷的地方,現在有了慰藉。擁抱十字架,耶穌便使我們的痛苦具有意義,現在我們要祈禱,讓這痊癒的療效散布到全世界。神聖而祥和的復活節快樂!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張心銳神父講道分享-耶穌復活主日

講道分享-耶穌復活主日

「一看見就相信了!」

撰文:張心銳神父
影片提供:慈幼會中華會省社會傳播辦公室

各位主內的兄弟姊妹大家好!

今天我們慶祝復活主日,耶穌從死者中復活起來,在此祝大家復活節快樂!

幾年前,我有機會參觀意大利都靈進教之佑大殿旁邊的畢納地小堂。畢納地是一位業主,在聖若望鮑思高神父流離失所時,他與一班青年一起找不到一個落腳點的時候,畢納地先生願意幫助鮑思高神父,他用一個非常低廉的租金,租出房屋給鮑思高神父作聖堂及青年中心。所以,在1846年3月就開始進行維修,復活主日正式祝聖及開始包是高鮑思高神父的工作。

其實,初時畢納地先生以為鮑思高神父是想開一個工場(laboratorio),但是鮑思高神父是想開一個青年中心(oratorio),即慶禮院。無論如何,這個地方到最後正式開始了鮑思高神父服務青年的地方。

其實復活主日同慈幼會也有很大的關係,因為鮑思高神父都是破例地在復活主日被冊封為聖人。復活的耶穌與我們服務青年有一個很大的連繫,因為復活的耶穌象徵着復活、生命、希望、光明、活力、力量。

我們今天在若望福音看到重要的說話,「一看見就相信了」。若望親歷其景而作這個見證,他看見,進入了耶穌的墳墓,相信耶穌已復活了。

有時候在我們的社會,我們受都疫情的影響,因而會覺得有困難和挑戰,甚至乎都有所懷疑,「天主!我們已做那麼多了,為甚麼還是無結果呢?」

不過,耶穌的復活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安慰。「看見」,就是一種經驗張開雙眼,不會盲目;也不要自我封閉,因為信仰能夠改變我們和環境。

第二,「相信」。「相信」就是說明我們接受天主的聖言。門徒到耶穌的墳墓本來帶着沉重的心情,因為師傅死了,離開了他們。不過,當他們到墳墓看見之後,自己的心也一同復活,天主的光進到他們的心。

甚麼條件令他們接受這份光? 就是他們愛耶穌,他們與耶穌有一種親密和息息相關的關係,沒有什麼能夠阻礙他們。然後,他們的內心也復活起來!

各位兄弟姊妹,我們慶祝耶穌的復活時,值得問問自己「我們愛衪嗎?」。如果我們愛衪,自然耶穌復活的光都會轉化我們,讓我們看得見這份光明。這份光明就像若望福音很清楚地說,是「憐憫和寬恕」。不是因為我們有甚麼能力,我們做到成績,而是因為我們的信仰,因為我們的信仰就是使我們改變。

我們的主,是死而復活的主,而我們相信在困難和失望中,到最後會看到希望和成功。

天主保佑!

張心銳神父(慈幼會), 在1983年4月24日生於澳門,自小在香港接受教育。他就讀九龍鄧鏡波學校,在中學三年級時,與友人劉偉傑(現已是澳門教區神父),一起萌生當神父的念頭,最後一起在1997年加入慈幼會在香港的維豪備修院,回應聖召。他深受慈幼會士的影響,決心踏上成為聖若望鮑思高的神子,獻身服務於教會,特別是服務青年。張心銳神父於2014年6月21日,青年主保聖類斯公撒格的紀念日,領受執事聖職,並於2015年6月20日在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晉鐸,由當時的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襄禮。

教宗天皇后喜樂經:基督復活了,讓我們懷著信德看待所發生的一切

CNS photo/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4月13日於復活節八日慶的星期一在宗座大樓圖書館主持天皇后喜樂經祈禱活動時說:「今天是喜樂的一天,因為在這一天迴響著基督復活的喜訊。」

當天的福音記述婦女們看到埋葬基督的墳墓已空而感到非常害怕,耶穌顯現給她們說:「不要害怕!你們去,報告我的兄弟,叫他們往加里肋亞去,他們要在那裡看見我(瑪廿八10)。」

教宗說:「透過這些話語,復活主把傳教使命委托給婦女們。事實上,她們在基督公開生活中和祂受難時,樹立了忠誠、獻己和愛慕基督的美好榜樣。現在,耶穌以關注和偏愛的特殊舉止嘉獎她們。」

教宗接著表示:「如同瑪利亞那樣,婦女們總是先開始行動,之後才是門徒們和伯多祿為耶穌的復活做見證。在那以前,他們還沒有明白耶穌將要復活。他們的信德需要作出有質量的一大跳躍,只有聖神才能激勵他們這麼做。但是後來,他們成了見證人,為基督作證,且獻出自己的生命。從那一刻起,基督已復活的宣報傳遍各地,直到地極,成為眾人希望的喜訊。耶穌的復活告訴我們,死亡不是生命的最後終結,而是生命。」

「如此一來,天主為各時代的人展示了祂的慈愛。」

教宗說:「基督復活了,我們可以懷著信心看待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個事件,即使是那些最困難、充滿痛苦和不確定的事件。這就是我們蒙召以言語、尤其是以生活見證宣報復活的訊息。願這訊息在我們的家中和我們的心中迴響著:『基督,我的希望,已經復活!』這份確信能鞏固每位受洗者的信德,特別鼓勵那些正在面對極大痛苦和困難的人。」

最後,教宗懇求聖母瑪利亞,耶穌死而復活的見證者,幫助我們堅信這救恩奧跡,因為它能改變生命。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中國各地方教會在2019年復活節喜添新教友

河北滄州教區郝村堂區復活節喜添96名新教友

2019年復活節,河北滄州(獻縣)教區郝村堂區再次傳來捷報,在本堂李勝群神父提出的「打造福傳型堂區」的號召下,在堂區福傳團辛勤耕耘下,堂區喜添96名新教友,完成預訂目標。連續四年來,郝村堂區一直以福傳型堂區為初衷,依靠天主聖神帶領,以學習聖經為基礎,以外出福傳為契機,以每月學習為方向,以百人歸主為目標。

山東周村教區張店主教座堂復活節增添新成員

4月20日聖週六晚,楊永強主教主持了復活節前夕守夜彌撒。全體教友懷著喜悅的心情,慶祝基督從死中復活。主教帶領教友在教堂院子祝聖新火,點燃了復活蠟燭,教友們跟隨這復活之光遊行進入聖殿。在聖道禮儀中楊主教特別強調:今晚的聖道禮儀教會安排了七篇舊約,兩篇新約(包括福音)。這些讀經出自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方,幾篇福音結合起來就是一個人的救恩史。天主創造了我們人類,他召叫了我們人類,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天主也考驗我們,藉著洗禮重新把我們拯救出來,給我們一個新的生命去傳揚他的複活。願我們藉著紀念和慶祝逾越節的偉大奧跡,使自己和每一位參禮的兄弟姊妹,獲得生命的更新及天主的無限祝福。當天晚上有4位成人慕道者和3名兒童接受了洗禮,加入教會大家庭。

內蒙古巴盟教區烏拉特後旗天主堂隆重慶祝復活節

 4月20日聖週六,巴盟教區烏拉特後旗天主堂隆重舉行守夜慶典,在彌撒中,教友們共同祈禱世界充滿天主的愛,祈禱世界再無戰亂,祈禱人民安居樂業。彌撒中有1位慕道者領受洗禮加入教會。 4月21日清晨8點30分,巴盟教區烏拉特後旗天主堂舉行了復活彌撒。彌撒後賈志福神父為老人們施行了終傳聖事,把耶穌復活的喜樂帶給每一位信友。

來源:天主教信德網

教宗方濟各慰問斯里蘭卡基督徒團體

CNS photo/Reuters

2019年4月21日,斯里蘭卡多間聖堂和酒店遭到恐怖襲擊,傷亡人數高達上百人;面對如此恐怖的事件,教宗深感悲痛並為此祈禱。案發當天適逢復活主日,教宗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中央陽台發表《復活節文告》後,提起這個悲劇。

教宗說:「我悲傷又沉痛地接獲這個消息,得知就在今天、復活主日這一天,嚴重的襲擊事件導致斯里蘭卡的幾座聖堂和其它聚會場所舉喪且悲痛。我渴望向在聚會祈禱時遇襲的基督徒團體,並向如此殘忍暴行的所有傷亡者表達我的熱切關懷。我將所有慘烈喪生的人託付於上主,並為傷者和所有因這悲慘事件而受苦的人祈禱。」

復活主日上午,不知名的襲擊者在3座聖堂和4家酒店引爆至少7個爆裂物。其中兩座聖堂是天主堂,一座是福音派的教堂。最先爆炸的是首都科倫坡北郊的聖安多尼堂,死傷慘重;接著有幾十個人在尼甘布的巴斯弟盎堂罹難。遭襲擊的福音派教堂位於東部拜蒂克洛,超過20個人在那裡遇害。這些爆裂物都是在復活節禮儀剛開始的時候引爆的。與此同時,科倫坡的4家酒店也遭到炸彈襲擊,包括香格里拉酒店,造成至少9名外國人罹難。

科倫坡總主教蘭吉特(Malcolm Ranjith)樞機表示:「這為我們大家是傷痛至極的一天。因此,我渴望向所有無辜的亡者家屬、傷者,以及失去一切的人表達我的沉痛悲傷和由衷慰問。我竭力譴責這種導致百姓死亡和痛苦的行為。」蘭吉特樞機也呼籲斯里蘭卡政府「公正無私地全力調查,抓出幕後負責人」。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發表2019年復活節文告

CNS photo/Paul Haring

2019年4月21日復活節當天正午時分,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中央陽台發表復活節文告並降福羅馬城和全世界。之後,他問候及降福了在場的信友和透過電視、收音機以及其它傳播媒體參加這項活動的人士,祝賀他們復活節快樂。教宗在問候信友時,提及70年前首次通過電視發表講話的教宗,他就是庇護十二世。

教宗說:「可敬的庇護十二世向法國電視台的觀衆發表講話,強調伯多祿繼承人與信眾也能夠透過新傳播工具而彼此相遇。我藉這個節日的機會,鼓勵基督徒團體使用這技術所提供的一切途徑來宣講復活基督的喜訊。」

以下是教宗方濟各2019年復活節文告全文: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復活節快樂!

今天,教會再次重覆首批門徒們的宣告:「耶穌復活了!」「阿肋路亞!…阿肋路亞!」的歡呼聲,口口相傳,心心相遞地回響著。復活節是教會及全人類永恆的青春活力,在這復活日清晨,我願把特別獻給青年的最新勸諭的第一段話傳送給你們每一位:

「基督活著,祂是我們的希望,在這個世界展現最美好的青春活力。凡祂所觸摸的都變得年輕,煥然一新,充滿生命。為此,我首先要向每一個青年和每一個基督徒說:祂活著,而且祂要你充滿活力!祂在你內,祂與你同在,而且從不離去。無論你走得多遠,復活主都在你身邊,祂召叫你並等待你重新開始。若你因悲傷、怨恨、恐懼、疑惑或失敗而覺得自己老了,祂都會在那裡,為重新給你力量和希望。」(《生活的基督》1~2)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這訊息同時也是傳送給全世界和每一個人的。對每一個男女而言,基督的復活是嶄新生命的開始,因為真正的更新總是從内心和良知開始。但基督的復活也是一個新世界的開端,因為它從罪惡的奴役和死亡中被解救出來:世界終於向天主的國度,愛的國度、和平與手足情誼的國度開放。

基督活著,祂與我們同在。祂向我們顯示祂復活面容的光芒,不遺棄那些在考驗、痛苦和哀傷中的人。願祂,生活的主成為可愛的敘利亞人民的希望,他們是長年戰爭的受害者,而我們會因此日漸心灰意冷,甚至無動於衷。相反地,這正是再次尋求政治解決方案的時候,好能回應人們對自由、和平與正義的正當渴望,必須應對人道危機,協助流離失所者,以及那些逃往鄰近國家的人們,尤其是在黎巴嫩和約旦的難民,使之安全地重返故土。

基督的復活將我們的目光轉向被持續分裂和緊張關係所蹂躪的中東。願那個地區的基督徒以堅忍不拔的毅力為復活主作見證,以示生命勝過死亡。我特別想到也門人民,尤其是受到飢餓和戰爭煎熬的孩童們。願復活之光照耀所有的執政者和中東人民,首先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民,並激勵他們減緩如此多的痛苦,尋求一個和平與安穩的未來。

願武器停止傷害利比亞,那裡在最近幾週又有手無寸鐵的人喪亡,許多家庭被迫離鄉背井。我呼籲有關方面選擇對話,而不是欺壓,同時避免再次揭開十多年的衝突和政治不穩定所造成的創傷。

願生活的基督將平安賜給整個可愛的非洲大陸,那裡仍然充斥著社會張力、紛爭,有時因極端暴力而導致不安全、摧毀和死亡,尤其是在布基納法索、馬里、尼日爾、尼日利亞和喀麥隆。我的心思也轉向蘇丹,這個國家正在經歷一個政治不穩定時刻,我期望所有的呼聲都獲得聆聽,每一個人都能努力促使國家獲享自由、發展和渴望已久的福祉。

願復活的主陪伴南蘇丹政治當局和宗教團體,讓幾天前在梵蒂岡退省的成果繼續陪伴他們。願這個國家開啓歷史新篇章,所有的政治、社會和宗教成員都能積極致力於公益和國家修和。

烏克蘭東部地區的人民仍因衝突而繼續受苦,願他們在這次復活節獲得安慰。願上主鼓勵在那裡的人道救援工作,以及尋找持久和平的舉動。

美洲大陸的人民忍受政治和經濟困境的後果,願復活的喜樂充滿他們的心。我特別想到委內瑞拉人民:由於危機持續和加深,許多人缺乏最基本的生活條件,無法過上有尊嚴和安穩的生活。願上主使那些肩負政治責任的人致力終止社會的不正義、濫權和暴力行為,以具體行動修補分裂,向人民提供所需的救援。

願復活的上主光照正在尼加拉瓜付出的努力,好能儘快找到經由談判而得到的和平解決議案,造福全體尼加拉瓜人民。

面對我們時代如此多的苦楚,願生命的主不會看到我們的冷酷和冷漠。願祂使我們成為橋樑,而不是圍牆的建造者。願賜予平安的上主讓武器無論在戰爭環境,還是我們的城市不再囂張;願祂啓發各國領導人致力於停止軍備競賽和令人不安的武器泛濫,尤其在經濟較發達的國家。願破開墓穴的復活主讓我們敞開心門,幫助有需要的人、無自衛能力的人、窮人、失業者、邊緣人,以及那些向我們敲門為尋找食糧、庇蔭和要求自己的尊嚴受到承認的人。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基督活著!祂是我們每一個人和全世界的希望和青春活力。讓我們由祂來更新!復活節快樂!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