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透視:各宗教領袖聯合簽署《和平呼籲》

perspectives-09231

最新內容:
-各宗教領袖聯合簽署《和平呼籲》
-促進跨宗教對話是印尼和聖座的優先課題
-羅馬首席驅魔師安息主懷,享年91歲
-教宗方濟各慈悲週五訪問醫院新生兒科和臨終關懷醫院
-聖座國務卿出席「應對難民和遷徙者大規模流動問題高級別峰會」
-山西長治市紫坊堂區舉行集體傅油聖事
-陳日君樞機感謝大家支持愛心捐月餅2016
-天主教北京教區亦莊聖若望天主堂中秋看望病人

教宗:虛榮是心靈的骨質疏鬆症

mass221

常年期第二十五周 星期四

恭讀聖路加福音 9:7-9

那時,分封侯黑落德聽到耶穌所做的一切事,猶疑不定,因為有些人說:「若翰從死者中復活了。」但另有些人說:「是厄里亞出現了。」還有些人說:「是一位古先知復活了。」黑落德且說:「若翰我已經斬首了;而這人到底是誰?關於他,我竟聽到了這樣的事!」於是他設法要見見他。

9月22日,教宗方濟各在講道中的思想:人的不安有的來自聖神,有的則來自心虛;人在虛榮心的作祟下設法美化自己的生命,心靈卻患了骨質疏鬆症。

當天的福音記述分封侯黑落德焦急不安,因為他殺死洗者若翰後,現在又感到耶穌的威脅。大黑落德在賢士朝拜嬰孩耶穌後就這般地憂慮,如今他的兒子小黑落德也同他一樣憂慮。

教宗表示:「在我們心靈中會有兩種不安:一種是在聖神推動下良善的不安,它使我們為做善事而急切不安;另一種則是惡意的不安,由心虛而生。兩個黑落德為平定心中的不安而殺害無辜,越過人們的屍體繼續前行。」

談了黑落德的不安後,教宗又談到今天因作惡而焦慮不安的人。他說:「焦慮不安的人做了很多壞事,他們做了壞事而感到心虛,無法安寧度日。他們整天坐立不安,像患了蕁麻疹那樣不得安寧。這種人作惡,而惡總是具有相同的根源。任何惡都來自貪婪、虛榮和自大。這三種惡不會讓你良心平安;它們阻擋來自聖神健康的不安進入你的心靈,卻使你膽戰心驚地過活。可見,貪婪、虛榮和自大是眾惡的根源。」

當天彌撒的第一篇讀經取自《訓道篇》,論述萬事皆虛的道理。教宗對這個主題進行了發揮,他說:「虛榮促使我們誇大自己。虛榮就像一個肥皂泡沫那樣,不會長久。虛榮不會使我們得到真正益處。那麽,愛虛榮的人不辭辛苦地奔波忙碌為賺得什麽呢?他們忙著引人注意,忙著偽裝,忙著製造假象。這正是虛榮在作怪。」

教宗接著解釋道:「簡而言之,虛榮就是給自己的生命塗脂抹粉。他們這樣做是患了心病,因為一個人若裝扮自己的生命,就是希望吸引別人,為自己製造形象。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作假,為滿足虛榮心,可到頭來他賺得了什麽?虛榮如同一種心靈上的骨質疏鬆症,從外表看上去,骨頭似乎完好,裡面卻完全毀壞。虛榮驅使我們欺詐別人。」

「騙子為了在牌局中得勝,便在紙牌上作了記號。然而,這種勝利是假的,不是真的。作假、製造假象和引人注意,這些都是虛榮心在作祟,使人心靈不安。聖伯爾納德對愛虛榮的人說了一句強而有力的話:『你得思量你將來會是什麽樣子!你將是蛀蟲的食物。你為自己生命的塗脂抹粉都是一場謊言,因為蛀蟲將吞噬你,你將一錢不值。』」

教宗問道:「虛榮的力量在何處?他然後答道,虛榮是在驕傲的驅使下行惡,不讓人看到自己的任何過錯,掩飾一切,一切都被遮蓋住。在我們認識的人中,許多人看起來很像樣。『多好的人啊!每個主日都去參與彌撒。他給教會捐獻了巨款。』這都是看得到的一面,但骨質疏鬆症卻使他的心靈腐爛。」

教宗總結道:「有做出這樣事的人,卻也有聖善的人!虛榮正是:它使你以聖人的面目出現,而事實卻是另一回事。我們的力量和安全,我們的靠山在哪裡?今天的答唱詠告訴我們:『吾主,從永遠到永遠,祢作了我們的靠山』(詠90)。」

教宗最後指出:「在宣讀《福音》前我們聽到這句話:『我是道路、真理和生命』。這就是真理,虛榮的化妝則不是!祈願上主使我們避免這三個萬惡的根源:貪婪、虛榮和自大。我們尤其應避免虛榮,它對我們傷害極大。」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各宗教信徒要做促進和平的匠人

peace

亞西西跨宗教和平會晤於2016年9月20日下午落下帷幕,參加祈禱聚會的各宗教代表、政治、經濟領導人,以及文化和學術界人士在聖方濟各大殿前的廣場上出席了閉幕禮。教宗在這個機會上發表講話,呼籲各宗教信徒做促進和平的匠人。

教宗開門見山,指出冷漠是今日世界的一大弊端。冷漠使人類社會陷於癱瘓、毫無生氣並且感覺遲鈍;冷漠也會侵蝕宗教情愫,產生新的異教:冷漠的異教。

世界許多地區因戰爭而受苦,這些經常被遺忘的戰爭造成了痛苦和貧窮。教宗提到他與大公宗主教巴爾多祿茂一世今年4月訪問希臘莱斯沃斯(Lesbo)島,他們從難民的眼中看到了戰爭的悲苦和人民對和平的渴望。教宗說,在這些痛苦面前我們不可無動於衷,卻有義務讓世人聽到那些受苦者和得不到聆聽者的聲音。這需要依靠祈禱的力量。

教宗指出,祈禱是一種溫良和謙卑的力量。我們在亞西西呼求的和平不單是對戰爭的抗議,也不是談判結果,不是政治或經濟交易的妥協;和平是祈禱的果實(參閲:若望保祿二世1986年10月27日在亞西西的講話)。

各宗教持有不同的信仰傳統,但差異不是導致衝突、爭端或彼此疏遠及冷淡的理由。我們既不要調和主義,也不要相對主義,卻只是並肩祈禱,彼此代禱。聖若望保祿二世曾在這個地方說:「對眾人而言,真正的宗教舉止與和平的重大福祉間的内在聯繫,在人類歷史上也許從未像現在這麽明顯」(同上)。

教宗重申,我們繼續30年前在亞西西開啟的和平旅程,再次同聲表明,「誰若利用宗教來煽動暴力,他就與宗教最真實最深奧的啟示背道而馳」(若望保祿二世2002年1月24日在亞西西的講話)。我們不厭其煩地再三重申,決不可以天主之名為暴力辯解。只有和平是神聖的,而戰爭則不是!

談到祈禱與和平的關係,教宗解釋說,祈禱與具體合作能有助於走出衝突邏輯的禁錮,抵拒只知反抗和憤怒者的行為。祈禱與合作意願著眼於一種真正的和平,而非幻想。和平意味著寬恕,源自祈禱和皈依,由内而生並因天主之名去治癒過去的創傷。

和平又意味著接納和樂於對話,走出封閉。和平也意味著合作,把與別人熱情和具體的交流視為一份恩典而不是一個問題,藉著合作與弟兄共同嘗試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和平也與教育相關:我們受邀每天都要學習不易做到的共融藝術,汲取相遇文化,淨化我們的良知,不陷入於暴力和一意孤行的誘惑,因為它們違背天主之名和人性尊嚴。

教宗呼籲各宗教信徒成為和平的匠人,常呼求天主並為人行善。「作為宗教領袖,我們應成為對話的堅固橋樑,有創意的和平中介。我們也邀請為各民族服務的最高負責人和聯合國領導人孜孜不倦地尋求並推動和平道路,在考慮問題時要超越單方面和一時的利益。」

教宗最後表示:「30年前若望保祿二世曾在這裡說過:『和平是一個向眾人敞開的工地,不只是專家、博學者和謀士的專利。和平是一項普世性的責任』(1986年10月27日在亞西西的講話)。我們承擔這項責任,今天再次表明我們的意願在於共同做和平的締造者。這是天主所期許及人類所渴望的和平。」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梵蒂岡連線 – 世界和平祈禱日2016

blog_1474489970

新一輯的的《梵蒂岡連線》會跟您一起緊貼教會的最新動態,還有仁愛傳教女修會總會長瑪利亞‧普雷馬‧皮里茨修女及德蘭修女封聖畫像的畫家訪問。

教宗公開接見:我們沒有權力譴責他人

blog_1474488642

恭讀路加福音

耶穌說:你們應當慈悲,就像你們的父那樣慈悲。你們不要判斷,你們也就不受判斷;不要定罪,也就不被定罪;你們要赦免,也就蒙赦免。你們給,也就給你們;並且還要用好的,連按帶搖,以致外溢的升斗,倒在你們的懷裏,因為你們用什麼升斗量,也用什麼升斗量給你們。

2016年9月21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時表示:基督徒需要常常寬恕;「慈悲之愛」是唯一的出路。教宗也告誡道,判斷他人是不對的,因為判斷是蔑視天主慈悲的行為。教宗來到廣場前,首先在保祿六世大廳問候了那裡的病人朝聖者。

「你們要慈悲如同天父。」教宗方濟各從慈悲禧年的格言談起,指出耶穌在要求我們慈悲如同天父時並未考慮數量,只是要求祂的門徒成為慈悲的標記、管道和見證人。教會必須在現世、在各個世代將天主的慈悲施予全人類。

「慈悲」對基督徒而言意味著什麼?

教宗解釋說:「慈悲首先體現在寬恕上。基督徒應該寬恕!為什麼?因為他得到過寬恕。我們在這廣場上的每個人都得到過寬恕。我們中沒有一個人在他的生活中不需要天主的寬恕。既然我們獲得了寬恕,我們也該寬恕他人。因此,我們要寬恕他人的冒犯,寬恕很多事,因為我們的很多罪過都得到了赦免。如果天主寬恕了我,我難道不應該寬恕他人嗎?我難道比天主還大嗎?」

教宗接著說:「判斷和譴責有罪的弟兄是不對的。這並不是因為我們不願意承認罪,而是因為譴責罪人會破壞我們與他的兄弟關係,蔑視天主的慈悲;而天主不願放棄祂的任何一個子女。我們沒有權力譴責我們有過錯的弟兄,我們並不比他高一等;更確切地說,我們有責任幫助他恢復身為天主子女的尊嚴,陪伴他走悔改的道路。」

「為了能夠慈悲如同天父,我們不僅要寬恕他人,還要為他人奉獻。」

教宗說:「天主對我們的恩賜遠遠超過我們的功勞,而對那些在世上慷慨付出的人,祂更加倍賞報。因此,慈悲之愛是我們的唯一出路。我們大家多麼需要多些慈悲,不說他人的壞話,不判斷,不以批評、嫉妒和眼紅『敲詐』別人。不!我們要寬恕,慈悲,在愛與奉獻中善度生活。這種慈愛能讓耶穌的門徒不失去他們領受的子女身份,把彼此視為同一天父的子女。」

教宗最後勉勵朝聖者不要忘記有利於培養慈悲之心的「寬恕和奉獻」。

教宗說:「如此,心胸才能寬闊,愛才能增長。反之,自私和發怒使心胸變得越來越窄,硬得像塊石頭。你們更喜歡哪種?石頭般的心嗎?

我問你們,你們回答:[群眾答道:不!]

我聽不清楚。[群眾喊道:不!]

充滿愛的心嗎?[群眾高喊:是!]

如果你們更喜歡充滿愛的心,你們就要慈悲待人!」

教宗在問候朝聖者時,特別問候了廣場上的土耳其信友,尤其是伊茲密爾(Smirne)總教區的朝聖團,他們在該教區總主教老愣佐‧皮雷托(Lorenzo Piretto)的帶領下前來梵蒂岡朝聖。教宗對他們說:「親愛的弟兄姐妹,願這恩寵的經驗幫助你們常保持信德堅固,在你們每日的生活中見證慈悲的福音。」

9月21日是世界阿兹海默症病日。阿兹海默症或腦退化症俗稱老人癡呆症。當天教宗方濟各在公開接見活動中也提到這個紀念日,他說:「今天是第23屆世界阿兹海默症日,主題為《請記住我》。我邀請在場的所有人都以聖母瑪利亞的殷勤和慈悲耶穌的溫柔,『記住』患有這種病症的人和他們的親人,讓他們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關懷。讓我們也為那些照顧病患的人祈禱,願他們懂得病人的需要,包括某些難以察覺的需要,好能以充滿愛的目光注視病人。」

阿兹海默症大多數是在60歲之後出現。目前意大利的患病率有所增長,與2006年相比,患者從52萬人增長到了60萬。該病程較長,從發病到死亡平均病程是8至10年。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與各基督信仰教會代表為世界和平祈禱

0920

9月20日下午,教宗方濟各在亞西西聖方濟各大殿的下層大殿,與各基督信仰教會的代表一起為世界和平祈禱。教宗在這個機會上發表了一篇講話,強調基督徒不可對受苦的人抱持與己無關的緘默態度,卻應心生憐憫,慈悲對待他們。

教宗的默想以耶穌的「我渴」為中心思想。

教宗説:「在被釘十字架的耶穌面前,我們耳邊再次回響祂說的這句『我渴』。主耶穌渴望什麽?祂渴望賜予我們愛的活水,卻也渴望得到我們的愛。天主因我們的愛而欣喜:『我憶起你年輕時的熱情,你訂婚時的戀愛』(耶2:2);天主也因人離棄祂而痛苦:『他們離棄了我這活水的泉源,卻給自己掘了蓄水池,不能蓄水的漏水池』(耶2:13)。」

教宗指出:「天主愛人,卻得不到人的愛。這個悲劇在《福音》中再次上演,耶穌在十字架上說『我渴』,人們卻把醋送到祂口邊。身為愛的天主卻得不到愛,這一現實曾令亞西西聖方濟各心緒不寧。聖人因為愛受苦的上主而失聲痛哭並大聲呼喊,他並不因此感到難為情。加爾各答德蘭修女把『我渴』這句話作為座右銘,寫在修會每個團體聖堂内的十字苦像一旁。她藉著服事窮人中的窮人來消除耶穌對愛的口渴。」

教宗說:「上主會因我們慈悲的愛而滿足,因我們以祂的名俯身關懷他人的不幸而感到安慰。在公審判時,上主將稱那些給了口渴者喝的,具體地愛了需要幫助者的人是受祝福的:『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弟兄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25:40)。」

耶穌說「我渴」,祂也要求我們牢記這句話,以實際生活作出回應。

教宗表示:「在『我渴』這句話中,我們聽到了痛苦人的哀號,他們是:被剝奪出生權利的無辜胎兒、窮人、戰爭受害者、在砲火威脅下度日或被迫離開家園、遠走他鄉、身無分文的弟兄姐妹。」

教宗說:「這些人都是被釘十字架基督的兄弟姐妹,祂骨肉上的受傷肢體。他們口渴!然而,他們也像耶穌一樣,得到的常是人們拒絕的苦醋。他們經常遇到出於漠不關心的緘默不語、怕打擾的人的自私,以及不願聽到求救呼聲的冷淡,這些人為了讓他們閉嘴而毫不費力地轉換了電視頻道。」

最後,教宗邀請眾基督徒:「在被釘十字架的基督,『天主的德能』面前(格前1:24),瞻仰那愛我們卻未得到愛的天主的奧跡,以慈悲之心對待世界。在十字架,生命樹上,惡已轉化為善;我們作為十字架上基督的門徒,也蒙召成為『生命樹』,清除冷漠的污染,使世界重新獲得愛的氧氣。被釘十字架基督的肋旁湧出了活水,賜予了我們生命之神(若19:34),我們作為祂的門徒,也應心生憐憫,慈悲對待今日所有口渴的人。」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今天我們要為和平哭泣祈禱

mass201

九月二十日 紀念聖金大建及同伴

恭讀聖路加福音 8:19-21

耶穌的母親和兄弟到他這裏來了,因為人多,不能與他相會。有人告訴耶穌說:「你的母親和你的兄弟站在外邊,願意見你。」他卻回答他們說:「聽了天主的話而實行的,才是我的母親和我的兄弟。」

9月20日,教宗方濟各前往亞西西參加跨宗教和平會晤活動。當天出發前,他在彌撒中特別為這和平會晤祈禱,祈願眾人超越宗教分裂,為戰爭的禍害感到羞愧。

教宗表示:「戰爭之神不存在。戰爭、殘酷無情的炸彈造成很多人傷亡,切斷了運送救援物資的道路,致使援助物資無法抵達孩童、老人和病患手中。戰爭是魔鬼的行徑,牠只想殺害所有人。為此,我們需要祈禱,也需要為和平哭泣,願所有不同信仰的人都相信天主是和平的天主。」

聖若望保祿二世於1986年在亞西西發起首次跨宗教和平會晤。30年後,教宗方濟各說:「今天,各宗教的信徒都聚集在亞西西。他們不是為了參觀一場表演,而是為了祈禱,為和平祈禱。無論在哪裡,主教們要在今天組織祈禱聚會,邀請天主教徒、基督徒、有信仰者和所有善心人士一同為和平祈禱。」

教宗感歎道:「世界正處於戰爭中!世界正在受苦!今天第一篇讀經的最後一句話如此寫道:『誰對窮人的哀求充耳不聞,他呼求時,也不會得到應允』。今天,我們若對那些飽受炸彈煎熬,那些在武器販賣商剝削下的痛苦哀號充耳不聞,那麽在輪到我們時,我們也不會得到應允。我們不能對因戰爭而受苦的弟兄姐妹的痛苦哀號充耳不聞。」

教宗表示:「我們不去看戰爭,卻對一些恐怖主義行為感到害怕。可是,這與那些白天黑夜都有炸彈落下,殺害孩童、老人、男人和女人的國家毫無關係。」

教宗問道:「戰爭遠嗎?不遠!非常近,因為戰爭關乎每一個人,戰爭始於我們的內心。願上主賜予我們內心的和平,取走我們所有的貪婪、貪心和爭鬥。願我們的心是一顆渴望和平的人心。我們都要超越宗教的分裂!因為我們都是天主的子女,而天主是和平的天主。戰爭之神不存在。製造戰爭的是邪惡,是魔鬼,牠只想殺害所有人。」

教宗重申:「面對這一切,我們不能因為信仰而各自為謀。單單感謝天主因為戰爭沒影響到我們是不夠的。是的,我們要為此感謝天主,但我們也要想到其他的人。今天,我們想到的不僅是炸彈、死者和傷者,更要想到孩童和老人,那些因為得不到救援物資而吃不上飯、沒有藥物治療的人。他們忍受饑餓,疾病纏身!因為炸彈妨礙了救援物資抵達他們那裡。今天我們祈禱時,每個人都應感到羞愧,為人們,為我們的弟兄姐妹有能力幹出這種事感到羞愧。今天是祈禱日,是悔改、為和平哭泣的日子。今天也是傾聽窮人哀號的日子。這哀號使我們的心朝向慈悲和愛開放,並把我們從自私自利中拯救出來。」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我們要做光明之子

mass191

恭讀聖路加福音 8:16-18

那時候,耶穌對群眾說:「沒有人點上燈,用器皿遮蓋住,或放在床底下的,而是放在燈台上,為叫進來的人看見光明;因為沒有隱藏的事,不被顯露的;沒有秘密的事,不被知道而公開出來的。所以,你們應當留心要怎樣聽:因為凡有的,還要給他:凡沒有的,連他自以為有的,也要從他奪去。」

9月19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作出勉勵:我們要守護信德之光,讓它在人前照耀,而不是把它掩蓋起來。教宗例舉有可能使信德之光熄滅的態度,諸如:嫉妒、爭吵、暗算近人和延緩善行。這些是「黑幫的做法」,使我們變得黑暗。

我們的信德之光當在人前照耀,而不該被不良態度所掩蓋。教宗方濟各從當天的福音談起,解釋了什麼是信德之光,以及這光面臨著哪些被熄滅的危險。

教宗說:「守護信德之光,就如同守護我們所得到的某個恩典;我們之所以是光明的,因為我們在受洗那天領受了光明的恩典。在初期教會,甚至在今天的某些東方禮教會中,聖洗聖事被稱為『光明聖事』。」

教宗告誡道:「信德之光不可被掩蓋,你若掩蓋這光,你就會成為不冷不熱或只是名義上的基督徒。信德之光乃是真光,耶穌在聖洗聖事中賜予我們的光;它不是人造光,不是喬裝打扮的光。信德之光持久溫良、寧靜,永不熄滅。」

教宗然後舉出一系列可能會掩蓋這光的態度,其中首要的是「讓需要幫助的人久等」。

教宗說:「行善決不要延緩,行善就在今日,不可『存放冰箱』;如果你今天不做,明天就沒有機會做了。不可把善行冷藏到明天。去!明天再來,我明天才給你。這種態度必定把信德之光遮得嚴嚴實實,而且這也是不義之舉。」

其次是「暗算那些滿懷信任來投靠你的近人」。

教宗感歎道:「我們經常看到有人滿懷信任去投靠親戚或朋友,卻遭到對方的暗算、抹黑、落井下石。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種類似黑幫的小伎倆;利用近人的信任而暗算他的人,不就是黑手黨嘛!利用別人的信任就是黑幫的做法,它使你變得黑暗。每個黑手黨都是黑暗的!」

教宗然後談到總是與某人爭吵的誘惑,有事無事就喜歡爭吵。

教宗指出:「我們總是找事端與人吵架,但到頭來弄得人身心疲憊,日子都過不下去。我們不如讓這件事過去,選擇寬恕,假裝沒看見而停止爭吵。」

另一項建議是撒羅滿王對後代子孫的教導:「不要羡慕強暴的人,更不要選擇他的任何行徑,因為上主厭惡乖戾的人,摯愛正直的人。」(箴3:31-32)

教宗說:「我們中的某些人常懷嫉妒之心,羡慕他人的財富、成就或殘暴。讓我們回顧一下殘暴和權勢之人的歷史。其實很簡單,那些日後啃食我們的蛆蟲也在啃食他們!到最後,我們都一樣!嫉妒、強勢、眼紅他人都是掩蓋信德之光的態度。」

耶穌曾教訓我們:「你們要做光明之子,而非黑暗之子;要守護好你們在受洗那天所領受的光明恩典。」祂還說:「不要把光藏在床底下,卻要精心守護它。」教宗強調,為了守護信德之光,我們每天都要實踐上述教訓。

教宗最後祈求說:「願我們在聖洗聖事中領受的聖神,幫助我們不陷入這些掩蓋光的惡習,幫助我們始終攜帶著這白白領受的光、對我們大有助益的天主之光。這是友誼之光、溫良之光、信德之光、希望之光、忍耐之光、良善之光。」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慈悲週五:教宗方濟各探望新生兒和臨終病人

hospital1

2016年9月16日下午,教宗方濟各的「慈悲週五」之行強調:生命從受孕第一刻到自然死亡的整段歷程都很重要。

當天他先後訪問了羅馬聖若望醫院新生兒科和「希望別墅」臨終關懷醫院。希望別墅內住著30幾個生命已近尾聲的病人,該機構屬於天主教聖心大學傑梅利綜合醫院基金會的項目。在新生兒科內有8名嬰兒處在重症監護下,另外16名嬰兒病情較輕,卻需要住院治療。新生兒科的上一層是健康新生兒的育嬰室。教宗的訪問出乎意料,沒有事先預告,但醫療工作人員、病患及其家屬對教宗的問候充滿感激和激動。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方濟各《調諧教會法典》新手諭

canon law1

2016年9月15日宗座法典條文解釋委員會(Pontifical Council for Legislative Texts)公布了教宗方濟各的《調諧教會法典》(Concordia Codici)新手諭,對天主教拉丁禮《教會法典》的幾條内容作了修改。這道手諭於5月31日簽署,内容尤其涉及天主教拉丁禮和東方禮信徒法律上的關係,並對聖洗和婚姻事宜作出新規定。此處也針對領受聖秩聖事的不妥當情況作出正式答覆。

教宗指出,頒布這道手諭是基於牧靈工作的需要。近些年來人口大幅流動,數目眾多的東方禮信徒來到拉丁禮地區。這種新情況引發了許多牧靈和法律上的問題,唯有藉助適當的法律途徑才能予以解決。需要一提的是,東方禮的信徒無論到何處都必須遵行自己教會的禮儀(參閲:《東方教會法典》40條;《東方公教會法令》6號)。因此,教會有關當局有責任為他們提供相應的途徑,使他們能履行上述義務(參閲:《東方教會法典》193條1項;《教會法典》383條1-2項)。

教宗強調,在拉丁禮信徒居多的西方地區需要找到一種恰當的平衡,既要「保護東方禮少數信徒的法典,也要尊重多數拉丁禮信徒的傳統法典」。只有這樣,才能避免不恰當的干預和衝突,從而推動所有天主教會團體之間的有效合作。可見,在拉丁禮教會法典和東方教會法典之間取得新的「和諧」已勢在必行,這不但能促進東方禮儀的發展,同時也幫助東方教會更有效地從事牧靈工作。

宗座法典條文解釋委員會經過細心、深入的研究工作後,歸納出需要調諧的一些法律問題,對《教會法典》的幾條相關内容作了修改。

關於洗禮

新條款重申《教會法典》第111條的内容,即屬於拉丁禮教會的父母,其子女應接受洗禮成為拉丁禮教會成員;若父母一方為非拉丁禮信徒,在經過雙方同意後,子女應在拉丁禮教會受洗;若雙方未有共識,且父親為東方禮教徒,則子女應歸父親所屬的東方禮儀教會(第1條)。另一方面,新條款也增添了新内容,即在堂區的領洗登記冊上必須註明受洗者曾屬於哪一個東方禮教會(第3條)。

此外,依照新條款,若信徒在領洗後決定轉入另一個東方禮教會,除了有特別的寬免外,當事人必須向教會有關當局正式表明他的決定(第2條)。上述改變也應在領洗登記冊上予以註明(第3條)。

關於婚姻

新條款特別說明,無論雙方為東方禮天主教徒,還是一方為拉丁禮天主教徒,另一方為東方禮天主教徒,或者一方為拉丁禮天主教徒,另一方為非天主教徒,在此情況下“唯有司鐸”才能有效主持他們的婚姻(第6條)。

新條款在《教會法典》第1116條增加了一個新内容,即正權主教可以授予任何一位天主教司鐸職權,主持尚未與天主教會達致圓滿共融的東方教會基督徒的婚禮;如果新婚者自動提出請求,而且婚姻的合法性不存在阻礙,這位天主教司鐸也可降福他們的婚姻(第10條)。

關於聖秩聖事

最後,宗座法典條文解釋委員會也對《教會法典》第1041條關於領受聖秩聖事的不妥當情況作出新規定,闡明當事人即使在領洗成為天主教徒之前曾有過當受譴責的行為,也不能領受執事、司鐸或主教聖秩。這些行為包括:殺人、施行墮胎、嚴重自殘或傷害別人,以及試圖自殺。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