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機上記者會談及前往烏克蘭基輔的可能性

圖片:vatican.va

教宗方濟各結束了訪問馬耳他共和國的行程,於羅馬時間4月3日晚上8時30分回到羅馬。依照慣例,教宗在回程中回答了隨機記者們的提問,對受到馬耳他人民的盛情款待表達感激後,再次談到在烏克蘭的戰爭。教宗說:「我們沒有吸取教訓!願天主垂憐我們衆人,我們衆人都有責任!」

馬耳他的訪問

教宗首先談到在馬耳他的訪問,說他很高興看到了當地的現實,看到在戈佐、瓦萊塔和其它地方的人民的熱情。接著,他提到該國面對的移民問題,因為希臘、塞浦路斯、馬耳他、意大利和西班牙都是比較接近非洲和中東的國家,移民來到這裡總是被收容。但歐洲國家應達成共識,各國政府應説明能接受多少難民,這樣至少不讓全部負擔都壓在這些慷慨的鄰近國家身上,馬耳他就是其中之一。

會否訪問烏克蘭基輔

教宗訪問基輔的提議已經「放在桌面上」,記者提到當天來自臨近基輔一個小鎮的消息,俄軍從那裡撤走,在街道上留下數十具屍體,有些被捆綁著雙手,好似被就地處決那樣。在這種情況下,教宗的臨在似乎更有必要。

教宗答道,他剛聽到這個消息。教宗說:「我願做一切該做的事,聖座,尤其是外交方面,帕羅林樞機和加拉格爾總主教正在竭盡全力做一切。出於小心和謹慎,我們不能公布他們所做的一切,但我們的工作已經達到極限。在可能性中包括前去探訪。」

教宗提到兩個行程,首先是應波蘭總統邀請,派遣克拉耶夫斯基(Krajewski)樞機探訪在波蘭收容的烏克蘭人。樞機已經去了兩次,送去兩輛救護車,與他們在一起留在那裡,他還要再去一次,他也樂於再去。此外,不只一人要求教宗前往。教宗說:「我誠懇地告訴他們,我已經想到去那裡,我總是有這個意願,我隨時願意去。」

「關於這次行程,是這樣提出的:『我們聽說你考慮前去烏克蘭』,我說這事已『放在桌面上』,是收到的一項提議,但我不知道是否能做到,是否適合去,是否去了會最好,或者如果值得去,我就必須去,這一切都懸在空中。其實,一段時間以來我都在考慮與基利爾宗主教會面,且正在為這事努力,考慮在中東會面,這些是目前的情況。」

教宗想對普京總統說什麽?

記者想知道,戰爭爆發以來教宗是否與普京總統通話過,如果還沒有,今天想對他說什麽。

教宗答道,他對每個當權者說的話都公布出來了,他說的話無需保密。「我和宗主教通了話,他將我們所談的作了一項美好的聲明。俄羅斯總統去年年底給我打電話,向我表達祝賀。烏克蘭總統和我有過兩次通話。開戰的第一天,我認為我該去俄羅斯大使館與代表該國人民的大使談話,詢問並表達我對情況的感受。這些是我的官方接觸。」

教宗也提到與基輔大總主教舍夫丘克(Schevchuck)的通話,以及每隔兩三天與先是在利沃夫、目前在敖德薩的女記者皮凱(Elisabetta Piqué)通話,聽她講述當地的情況。此外,教宗也與那裡的修道院院長通過話。教宗為喪生的記者們表示哀悼,稱讚他們的勇敢,在報道消息時殉職。

教宗說,他不使用雙重言辭,說的總是同樣的話。「每個戰爭都出於不義,因為有戰爭的模式在作怪。這不是和平的模式。例如,投資是為了購買武器。他們說:我們需要自衛。這是戰爭的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每個人都呼吸著『絕不要戰爭』而要和平的氣息。」

「70年後,我們已經忘記了這一切。戰爭的模式就這樣盛行開來。當時對聯合國的工作抱著這麽大的希望。但戰爭的模式再次稱霸。我們無法思考另一種模式,我們已經不習慣思考和平的模式。有一些偉人,如甘地和我在《眾位弟兄》通諭結尾提到的其他人,他們都投注在和平的模式上。但我們人類是固執的。我們喜愛上了戰爭,喜愛加音的精神。《聖經》的開頭就出現這樣的問題:殘殺的‘加音派’精神,而不是和平的精神,這絕非偶然。」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閱覽詳情

教宗方濟各在馬耳他若望廿三和平工作坊會見移民

圖片:vatican.va

2022年4月3日下午,教宗方濟各在馬耳他哈爾法爾移民中心與大約兩百名移民一起佇立在聖母像前,為許多離鄉背井、尋求希望的人獻上祈禱。接著,教宗點燃白色蠟燭。這蠟燭不僅象徵信德與望德,更要重燃歐洲的心火,使之擺脫手足相殘的陰霾。那是人性光輝的火焰。

這個聚會是教宗方濟各此行在馬耳他的最後一項活動。教宗在講話中指出:「人性中蘊含了人類在全球化世界的未來。具體而言,人性意味著不把人看作數字,卻要尊重他們是有面容、有經歷的男女,是弟兄姊妹。」教宗坦言,當他在電視或照片裡看到移民乘船而來或掉入海中時,常會想:如果那個人是我、是我的兒子或女兒⋯⋯。

就在這次聚會開始前幾個小時,利比亞外海又發生了一起海難事件:全船約有90人,卻只有4人獲救。為此,教宗邀請在場眾人一起「為我們這些命喪地中海的弟兄姊妹祈禱」,也祈願我們能免於「另一起同樣悲慘和危險的海難」,即:「文明的海難」。教宗解釋道:「文明的海難不單單威脅難民,也危及我們每一個人。我們能如何救自己免於這恐怕會使我們文明的船滅頂的海難呢?我們的舉止必須帶有人情味。」

移民的現實處境是「文明岌岌可危的時代記號」;為基督徒來說,「對福音的忠信也瀕臨危險」。教宗重申了他去年12月份在萊斯沃斯島發出的譴責,並談到現今在烏克蘭發生的「褻聖戰爭」,說:「你們的經歷令人想起這幾天由於不義且野蠻的戰爭而逃離烏克蘭的眾多百姓。」念及全世界所有遠走它鄉的移民,教宗表示:「我與你們同在。我在這裡,是為了看看你們的面容、注視你們的眼睛。打從我去蘭佩杜薩那天起,我就不曾忘記過你們。我一直心繫著你們,你們總是在我的祈禱裡。」

教宗方濟各這番溫柔的話語迴盪在以若望廿三世為名的機構裡。這個機構於1971年由方濟各會會士雕尼削(Dionysus Mintoff)所建。當天活動正是由這位垂垂老矣的雕尼削神父發表開場致詞。教宗短暫視察了移民們的住宿環境,並探訪若干居民。

提到教宗本次牧靈訪問的格言「他們待我們非常友善」(參閱:宗廿八2),教宗從聖保祿及其同伴遭遇船難後受到的款待談起,祝願「馬耳他始終如此善待所有登陸的人,真正成為他們的『安全港』」。

在會面活動中,教宗談論了移民離鄉背井時心懷的夢想。教宗觀察到,夢想「與嚴峻現實相衝突」。現實「往往危險四伏,有時恐怖又缺乏人性」。教宗讚許做見證的移民青年「為上百萬基本權利遭侵犯的移民發聲」。不幸地,在侵犯基本權利的問題上,有關當局時常難辭其咎。為此,教宗再次強調:移民「不是數字,而是有骨有肉的人,其夢想有時被壓碎」。

一切應該從「人和人的尊嚴」重新出發。教宗表明,我們不該輕信那些「我們什麼也做不了」、「問題超過我們的能力範圍」、「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之類的話語。教宗說:「我們不可掉入這個陷阱。我們要帶著人情味來回應移民和難民的挑戰,點燃友愛之火。」

然後,教宗把目光放在現況上:「或許就在我們聚會的此刻,也有些船正在從南往北橫渡海洋。」因此,教宗邀請為所有「在海上冒著生命危險尋求希望的」弟兄姊妹祈禱。很多人、太多人「在尋找安全之地」,他們不得不「離開在亞洲、非洲和美洲的家園故土」。教宗由此念及羅興亞人。

教宗轉向在場的移民,說:「你們每個人都經歷了這斬斷自身根基、離開的經驗。這是一種撕裂,會留下痕跡的撕裂。它不只是一時情感上的疼痛,卻在青年男女成長的旅途中留下深深的傷痕。醫治這傷口需要時間;它需要時間,特別需要豐富的人性經驗:要與好客的人相遇,他們懂得聆聽、理解、陪伴;再者是要與旅途的其他同伴團聚,一起分享、背負重擔。這有助於傷口癒合。」

在此機會上,教宗也分享了他的夢想:移民在經歷了「富有人情味和友愛精神」的接納後,能成為「接納和友愛」的推動者。「撕裂、拔根的傷口一旦癒合,你們就能發揮你們內在的這份財富、寶貴至極的人性遺產,與接納你們的團體、與你們感到融入其中的環境一起分享。這是一條手足情誼、社會友愛的道路」。

為此,教宗呼籲所有接待中心成為「富有人情味的場所」。儘管形勢緊張又嚴峻,也要加強「社會友愛和相遇文化」。這要從移民中心這些地方做起,它們雖然不完美,卻是和平的工作坊。

教宗方濟各最後引用了若望廿三世教宗《和平於世》通諭,祈求上主護佑人心遠離那會使和平陷入危險的一切(參閱:《和平於世》通諭,第91號)。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vatican.va

圖片:vatican.va

圖片:vatican.va

按此閱覽詳情

教宗在馬耳他拉巴特聖保祿岩洞朝聖

圖片:vatican.va

2022年4月3日早晨,教宗私下會晤馬耳他的耶穌會會士們後,隨即乘車前往拉巴特(Rabat)聖保祿岩洞朝聖祈禱。教宗在拉巴特的聖保祿大殿廣場停留了幾分鐘,在衆人的熱情陪同下進入聖保祿岩洞。

教宗先是在小岩洞内祈禱片刻,然後緩慢走到聖保祿態像前點燃一支祈願蠟燭,這支蠟燭的燭臺是教宗此次朝聖獻給聖保祿岩洞的禮物,燭臺上刻有教宗的牧徽,在底部基座刻有拉丁文“PAX”,意即「和平」。教宗再次靜默片刻之後,向天主獻上一個祈禱文

在祈禱結束之後,教宗在留言簿上寫道:「在這個紀念外邦人的使徒和這個民族的信仰之父聖保祿的神聖之地,我感謝上主,並祈禱祂永遠賜予馬耳他人民慰藉人心的聖神和宣講的熱忱。」留言之後,教宗獲贈了一幅由陶土創造的聖保祿浮雕像聖像,並戴上一個白色無邊圓帽,在帽上簽名,以紀念他的朝聖祈禱訪問。

接著,教宗步入聖保祿大殿内,與這裡迎候他的14位宗教領袖會面。隨後,教宗在大殿祭台前,親自邀請在場衆人與他一起誦念祈禱文:「啊,天主!祢慈悲無限,祢良善的寶藏無盡:願祢寬仁地加增奉獻於祢的子民的信德,好使所有人能以智慧領悟創造他們的愛、救贖他們的寳血和使他們重生的聖神。」

教宗在離開大殿前,接見了堂區的一些病患、無家可歸者以及大約30名吸毒成癮者,並與他們交談。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vatican.va

圖片:vatican.va

圖片:vatican.va

圖片:vatican.va

 

按此閱覽詳情

教宗在馬耳他主持主日彌撒:跟隨耶穌,開始嶄新的生活

圖片:vatican.va

「跟隨耶穌,新的和不同的生活總是可能的。」

這是教宗方濟各在4月3日主日在馬耳他進行國際牧靈訪問的第二天,在弗洛里亞納(Floriana)主持彌撒聖祭的講道中所強調的。大約有2萬名信友和各基督信仰教會團體,以及其它宗教的代表參與了教宗主持的彌撒聖祭。教宗在講道中講解了當天主日福音關於罪婦人的内容(參閲:若八1-11)。

教宗說:「控告那婦女的人無視他們自己的過錯,反而非常操心他人的過錯。他們表現的正義和虔誠,他們想要在他們好名聲和虔誠的虛偽的面具内譴責和試探耶穌。」

於是,教宗提醒信友們:「時時要注意如何對待他人,或者是像耶穌今天所展示的那樣,以慈悲憐憫注視著我們;或是如同那控告者一樣,帶著審判甚至蔑視的眼光。為了了解我們是否是導師耶穌的真正門徒,我們需要思考我們是如何審視自己的。控告那婦女的人,他們自認為沒有什麽可學的。他們的外表無可挑剔,但他們缺乏内心的誠實。」

接著,教宗解釋:「對耶穌來説,真正重要的是對祂的開放和順從,認識到自己需要救贖。」教宗鼓勵道:「我們無論是在祈禱時,還是在參與美好的宗教禮儀時,要捫心自問是否真的與上主和諧相處。我們可以直接地問祂。耶穌,我現在和祢在一起,祢想要我為祢做什麽?祢想讓我在我的心裡、在我的生活中改變什麽?祢要我如何待人?」

教宗表示:「這樣的祈禱為我們有好處,因為導師(耶穌)不要人的外表;祂尋求人内心的真誠。一旦我們真誠地向祂敞開心扉,祂就能神奇地在我們身上工作。在人看來那個罪婦好像處於沒有希望的境況中,但耶穌在她面前開闢了一個新的、一個意想不到的視野。耶穌沒有譴責她,而是使她重獲希望。天主總是給人留下再次選擇的空間,祂總能找到通往解放和救贖的途徑。」

教宗強調說:「天主總是寬恕,但我們卻是倦於請求寬恕的人。」教宗補充道:「寬恕改變了那個婦女的生活。上主也希望我們這些被祂寬恕的人,成為不知疲倦的、修和的見證人。今天,那個在悲慘的境遇中得到憐憫並因耶穌的寬恕而被治癒的婦女邀請我們,作為教會,回歸到福音的課堂,向希望的天主學習,祂不停地帶給我們驚喜。」

最後,教宗總結道:「如果我們效法基督,我們就不會只聚焦於譴責罪過,而是帶著愛出發去尋找罪人;我們就不會再繼續指責,而是開始傾聽;我們就不會抛棄被輕視的人,而是把那被認為是最卑微的人視為首位。弟兄姐妹們,这就是耶穌今天以身作則給予我們的教導。願祂帶給我們驚喜,願我們喜樂地接納祂帶來的福音。」

圖片:Vatican Media

其後,教宗方濟各在主持三鐘經祈禱活動的講話中,教宗感謝馬耳他人民和教會給予的熱情歡迎及盛情款待。在結束講話時,也不忘繼續為飽受戰爭淩辱的烏克蘭祈禱,再次稱這場戰爭為褻聖的戰爭。

教宗在結束講話前的祈禱中把烏克蘭人民託付於聖母手中,並籲請衆人為和平祈禱。教宗祈禱說:「現在,我們為和平祈禱,想到飽受折磨的烏克蘭人道主義悲劇,他們仍在這場褻聖戰爭的狂轟濫炸中,讓我們不要倦於祈禱和幫助那些受苦的人。」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閱覽詳情

聖保祿在馬耳他經過的痕跡仍然活躍眼前

圖片:vatican.va

「我們得救以後,那時才知道這島名叫默里達」:聖史路加在《宗徒大事錄》第廿八章如此描述。保祿在搭船前往羅馬途中遭遇船難。外邦人的宗徒於公元60年在今天稱為聖保祿海灣的地方登陸。在塞爾穆內特島,亦即「沉船之島」,豎立了一座聖保祿雕像,並建立了一個可以舉行彌撒的祭台。

聖史路加寫道:「他們待我們非常友善,因為當時正在下雨,天又寒冷,他們就生起一堆火來款待我們眾人」(參閱:宗廿八2)。路加還講述了馬耳他人很快就對保祿萌生極大的敬意,因為他們看到保祿在拾柴來添火時被一條毒蛇咬了卻安然無恙,因而非常驚訝,認為他是一位非常特別的人。

在姆迪納,那裡的聖保祿主教座堂讓人想起這位宗徒受到頗里約首領和馬耳他人熱情接待的地方。在聖保祿米爾奇考古遺址中的小聖堂,應該是建在頗里約首領的別墅所在地,那裡是這位船難倖存者最初接受款待的地方。從路加的記載可以推測,聖保祿後來遷到了今天的拉巴特城。

一個人們非常虔誠敬禮的地方,就是聖保祿岩洞。外邦人的宗徒與同伴路加、阿黎斯塔奇和特洛斐摩,以及其他人一起,在島上停留期間在此生活了3個月。這岩洞後來改成一個小聖堂。以聖保祿宗徒命名的還有在附近修建、今天是乙級宗座聖殿的聖堂,以及一個地下墓穴,那裡保存著一些基督信仰記憶。保祿在馬耳他停留期間宣講基督的福音。

數個世紀以來,聖保祿岩洞成了朝聖的目的地、舉行禮儀和祈禱的場所。18世紀,為了紀念聖保祿在島上停留,人們在岩洞內安置了一尊保祿的白大理石雕像。今天,可以從聖保祿聖堂進入岩洞,那裡仍保留著岩石牆壁。若望保祿二世教宗於1990年5月27日、本篤十六世教宗在2010年4月17日紀念聖保祿遭遇船難1950週年的機會上也曾到過聖保祿岩洞。教宗方濟各4月3日主日早上來此祈禱,並點燃一盞祈願燈。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閱覽詳情

教宗方濟各抵達馬耳他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開始訪問地中海島國馬耳他,這是他的第36次國際牧靈之旅。教宗於4月2日早晨8點40分從羅馬達芬奇機場出發,9點50分抵達馬耳他國際機場。馬耳他共和國總統喬治·維拉及夫人到機場迎接教宗,歡迎人群揮動著紅白色的馬耳他國旗和黃白色的梵蒂岡國旗,兩國國歌隨即奏起。兩位兒童向教宗獻了鮮花。

教宗問候了總統伉儷和前來機場迎接的每個代表團,並停下來與馬耳他總主教希克盧納(Charles Scicluna)交談。維拉總統則擁抱了馬耳他樞機格雷奇(Mario Grech),他是戈佐教區的榮休主教,現在羅馬擔任世界主教會議秘書長。

教宗這次在馬耳他的訪問雖然不足48個小時,卻非常美好,就如他在前來馬耳他的途中向隨機記者們表達的那樣。教宗也在這個機會上告訴記者們,他前往基輔的可能性已被列入考慮範圍。

啓程前的4月1日下午,教宗依照慣例前往羅馬市區的聖母大殿,在羅馬人民救援之母像前祈禱,求她護佑這次在意大利境外進行的牧靈訪問。

在馬耳他的兩天訪問行程中,教宗將發表5篇講話,第一篇於4月2日星期六上午在瓦萊塔的騎士團首領宮,即總統府會見馬耳他當局和外交使團時發表。當天下午,他要前往這個群島的第二大島嶼戈佐島,在塔皮努(Ta’Pinu)全國聖母朝聖地主持祈禱聚會。

4月3日主日早晨,教宗將私下會晤馬耳他的耶穌會會士們。隨後,他將前往拉巴特的聖保祿岩洞祈禱。當天上午,教宗將在弗洛里亞納主持彌撒聖祭,隨後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下午,教宗將前往哈爾法爾的“若望廿三世和平工作坊”難民中心,會見那裡的大約200名難民,其中主要來自非洲。

教宗這次使徒之旅以「他們待我們非常友善」為座右銘,這句話出自聖保祿宗徒,他於公元60年在前往羅馬途中遇船難,受到馬耳他當地人的款待(參閱:宗廿八2)。教宗方濟各是訪問馬耳他的第三位伯多祿繼承人,此前聖若望保祿二世曾於1990年和2001年兩次到訪,本篤十六世則於2010年抵達。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閱覽詳情

教宗邀請信眾以祈禱陪伴他在馬耳他的使徒之旅

圖片:vatican.va

教宗方濟各將於4月2日至3日前往馬耳他進行牧靈訪問。這次朝聖之旅中將有會見活動、祈禱和看望難民。他在3月30日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結束時提到這次訪問。

教宗說:「親愛的弟兄姐妹們,這個週六和週日,我將前往馬耳他。在那裡,我將步武聖保祿宗徒的芳蹤做個朝聖者,他在前往羅馬途中遭遇船難後在馬耳他受到款待。」

接著,教宗表示:「這次牧靈訪問將是一個時機,去福音宣講的泉源,去親自認識一個具有千年歷史且活躍的基督信仰團體,會見位於地中海中部和歐洲大陸南部的這個國家的居民。今天,這個國家更致力於接納許多尋找庇護的我們的弟兄姐妹。此刻,我衷心問候你們所有馬耳他人:祝度過愉快的一天。我感謝那些為這次訪問作準備的人,並籲請每個人以祈禱陪伴我。」

教宗方濟各訪問馬耳他官方網站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訪問馬耳他在即:以關懷文化與好客精神為核心

教宗方濟各訪問馬耳他官方網站

教宗方濟各即將出訪地中海島國馬耳他。這次行程原定於2020年3月份進行,卻因新冠疫情而推遲,改為2022年4月2日至3日成行。聖座新聞室主任布魯尼(Matteo Bruni)於3月29日在記者會上介紹了本次訪問的重點。這將是教宗方濟各第36次國際牧靈訪問,馬耳他雖然國土不大,但根據2018年的調查,該國九成人口宣認天主教信仰。

本次牧靈訪問的主題是「他們待我們非常友善」(參閱:宗廿八2),旨在凸顯移民橫渡地中海前往歐洲的困境,並要激勵該國的福傳。這次訪問的徽標呈現出一雙手從船上伸向十字架。本次主題也令人想起聖保祿於主曆60年受到的溫暖款待,當時他遭遇船難,在馬耳他的海岸登陸。聖座新聞室主任指出,教宗方濟各2020年元月份週三公開接見的要理講授,正是圍繞著聖保祿在馬耳他受到的款待。

在這次訪問馬耳他時,教宗將到訪瓦萊塔、拉巴特、弗洛里亞納和戈佐島。教宗將以意大利語發表五篇講話。除了私下會晤以外,其餘活動均會通過梵蒂岡新聞網的網站及其社交渠道進行直播。教宗方濟各預計會依循他在國際牧靈訪問期間的慣例,私下會見耶穌會同會弟兄。

教宗此行的一大重點時刻將是在拉巴特大殿親自走下聖保祿岩洞,在那裡祈禱片刻,紀念將近兩千年前「外邦人的宗徒」(羅十一13)遭遇船難的事件。另一個重點時刻將是在哈爾法移民中心會見難民團體。

出訪首日,教宗將先拜會民政當局,然後從首都瓦萊塔乘坐雙體船前往戈佐島,在那裡的全國朝聖地主持祈禱聚會並發表一篇講道。之後,教宗將乘船返回馬耳他島,接著乘車前往他在馬耳他訪問期間下榻的聖座使館。

此前,教宗本篤十六世曾於2010年,聖若望保祿二世曾於1990年和2001年訪問過馬耳他。該國的首位聖人、喬治·普雷卡(George Preca)的列聖品大典由本篤十六世於2007年6月3日主持。聖座新聞室主任布魯尼表示,世界主教會議秘書長、戈佐教區2005年至2019的主教、馬耳他籍樞機格雷奇(Mario Grech)也將是教宗方濟各的本次隨行人員。

至於在烏克蘭戰火延燒之際,聖父教宗會不會談到戰爭,聖座新聞室主任表示,「此刻很難不把戰爭列入考量」。布魯尼強調,教宗此行著重於款待和好客精神,這一點意義非凡,因為目前有無數難民正在逃離烏克蘭戰爭。再者,儘管這次回程的飛行時間短暫,聖父教宗預計還是會舉行機上記者會。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訪問馬耳他:祈禱、會晤和擁抱移民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將於4月2日至3日對馬耳他進行國際牧靈訪問。在緊湊的行程安排中,預計教宗也將參訪拉巴特聖保祿大殿下的聖保祿岩洞。本次訪問是貝爾格里奧教宗第36次國際牧靈訪問,訪問活動中除了祈禱和會見難民外,他也將禮貌拜會馬耳他總統。

教宗方濟各訪問馬耳他官方網站

4月2日

早上8時30分,教宗將在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搭乘飛機前往馬耳他,預計10點抵達該國國際機場,在那裡接受歡迎。

之後,教宗將前往位於首都瓦萊塔的總統府,10時50分,禮貌拜會馬耳他共和國總統維拉(George William Vella)。

教宗將在11時35分會見該國總理阿貝拉(Robert Abela),然後與民政當局和外交使團會晤。他將在這個機會上發表他的第一篇講話。

當天下午3時50分,教宗將乘坐雙體船從瓦萊塔的大港出發前往馬耳他群島第二大島嶼戈佐島,預計他將在5時的時候抵達姆賈爾港。半個小時後,在全國聖母朝聖地舉行祈禱聚會,教宗將發表他的首篇講道。

預計6時45分,教宗將乘船從姆賈爾港返回馬耳他島,7時30分抵達切爾科瓦港,從那裡前去他在馬耳他訪問期間下榻的地方聖座使館,結束他在馬耳他的第一天訪問活動。

4月3日(主日)

早上7時45分,教宗將在拉巴特聖座使館私下接見耶穌會成員。

8時30分,他將前去參訪聖保祿大殿下的聖保祿岩洞。這個具象徵性的地方,使人想起聖保祿宗徒於公元60年在搭船前往羅馬的途中遭遇船難的事跡。教宗將在那裡進行片刻的祈禱。

10時15分,教宗將在弗洛里亞納主持彌撒聖祭,彌撒結束時並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

當天下午的活動主要是為移民舉行。教宗將於4時45分在哈爾法爾移民中心會見難民團體,並發表講話,這將是他本次訪問的最後一項活動。之後,他將前往馬耳他國際機場,在那裡接受歡送儀式。

預計6時15分,教宗將離開馬耳他返回羅馬,7時40分抵達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接見馬耳他總理阿貝拉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10月8日在梵蒂岡接見了前來拜訪的馬耳他總理阿貝拉(Robert Abela)。隨後,馬耳他總理還會見了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和聖座國務院與各國關係部門秘書長加拉格爾總主教。

聖座新聞室的公告指出,雙方在交談中,強調了教會與馬耳他良好的關係和富有成效的合作,並討論了一些共同關心的議題,諸如教會與該國政府竭力(解決)移民問題及一些有關道德的課題。此外,雙方也談及歐洲和國際局勢,特別關注了地中海地區的情況,重申大公和跨宗教對話在各民族中建設和平與友愛的重要性。

公告稱,雙方還提到基督宗教為馬耳他人民的歷史、文化和生活做出的貢獻,以及教會在促進人類和馬耳他社會的發展,尤其在教育和救濟領域作出的承諾。馬耳他總理贈送給教宗一幅馬耳他的主保聖保祿和聖頗里約的畫像,並捐贈給教宗賑濟所的診所7千份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總理的女兒贈送了100件兒童玩具和40條小毯子。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