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接見馬達加斯加主教們

2019年9月7日下午,教宗方濟各在馬達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的主教座堂接見了該國主教團的成員。教宗指出:「牧人好似足球隊的守門員,必須知道如何行動,無論生命處在何種情況中,都能從容應對;雖然處在對立的情況中,也要懂得帶來和平與希望;他們必須懂得耐心等待自己的工作結出果實;必須懂得分辨聖召,不讓豺狼接近羊群,也不要陷入尋求聖召人數的誘惑。」

許多人都渴望自己的國家日益團結和繁榮昌盛,具有穩固的體制。面對這些渴望,一個稱職的牧人不能不關心那些託付給他們的羊群的生命。

教宗說:「與教會使命相關的先知性幅度要求我們無論在哪裡都總是要進行分辨,一般來説,這並不容易。在這層意義上,教會與國家之間進行成熟和獨立的合作仍是一項繼續不斷的挑戰,因為彼此勾結的危險從未遠離我們,如果我們喪失『福音的活力』,這個危險就會更大。如果我們“常聆聽聖神不斷對教會說的話,我們就能避免這個危險,讓福音的酵母發揮作用,在尋求公益上與公民社會進行富有成效的合作。」

「馬達加斯加是一塊富饒的土地,人民的生活卻非常貧困。在這種對立的情況中,主教們必須履行自己的使命,保護人的生命和尊嚴,對抗不平等和貪腐現象。他們必須是和平與希望的播種者,在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個人承諾的同時,也應知道有許多因素必須匯集起來,好使種子發芽、成長,生出麥穗,最後獲得豐富的食糧。」

教宗說:「疲憊而憂慮的播種者並不氣餒,也不放棄,在出現問題時,更不會燒掉自己的田地…。他懂得等待,而且有信心;他承擔自己播種失敗的責任,但從不停止愛護自己所照料的田地。即使受到誘惑,也不會退讓,不會將田地交給別人。」

教宗表示:「我們主教蒙召在這塊土地上撒下信德和望德的種子,教會的牧者,考慮到不同範疇的科學的貢獻,有權對影響人們生活的所有事物提出看法,因為福傳任務指向並要求每一個人的全面成長。我們不可能再聲稱宗教應只屬個人的私生活,或只為準備靈魂升天而存在。(《福音的喜樂》勸諭,182-183號)」

教宗提醒馬達加斯加的主教們:「按照天主的心意成為牧人,就該首先選擇向窮人宣講福音。窮人如今而且永遠都是福音優先選擇的對象,向他們不求回報地宣講福音是耶穌帶來的天國的標記。我們有一項特殊的義務,就是關愛和保護窮人、邊緣者和弱小者、兒童和較脆弱的人,剝削和侵犯、以及今日丟棄文化的受害者。」

教宗最後要求在場的主教們關心司鐸:「在聖召培育上善盡“陪伴和分辨”的義務,把成聖作為基本重要的聖召,因為成聖是教會最美麗的面容。此外,平信徒也蒙召將福音的酵母帶到世界上。」

教宗表示:「主教的責任該當激勵我們擁有開放的心智,消除那使人封閉的顧慮,並克勝使我們陷入孤立的誘惑。」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在馬達加斯加向修女說:少許愛的行動即可保護世界

CNS photo/Paul Haring

2019年9月7日上午,教宗方濟各探訪塔那那利佛赤足加爾默羅隱修會聖若瑟隱修院的修女,與她們一起作午間祈禱。修女們來自馬達加斯加各地共計一百位,祈禱之後,教宗放下已準備好的講稿,語重心長地講了一番話。

教宗以講述里修的聖女小德蘭的故事為開場白。教宗說:「小德蘭照顧一位年邁的修女,無微不至地照料她的飲食起居,但那個老修女還是不斷地抱怨她。」教宗重復了好幾次儘管小德蘭被老修女這樣對待,但她總是以微笑相對。

教宗解釋說這個故事反映了團體生活中的一小部分。教宗說:「聖女小德蘭是修會生活的楷模,因為她憑著謙卑服從的力量,以細膩的愛活出了她的使命,她因而能向耶穌說:『在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能帶給她比服侍老修女更快樂的事了。』」

教宗接著和修女談到那些真正感覺到幫助弟兄姐妹的召叫的隱修生活人士常遇到的誘惑,就是他們幾乎從來就不知道他們的祈禱和犧牲生活,是如何實際地幫助了弟兄姐妹。教宗解釋說:「正是通過這類『小小愛的行動』和『相信的勇氣』相信小小愛的行動而拯救世界。改變世界的夢想和更新修道生活始於『小小愛的行動』,更重要的是這『小小愛的行動』會使天主臨在我們中間。」

教宗還講到度默觀生活的另外一個方面,那就是每天和誘惑抗爭。教宗的建議是:「把自己的問題向同會的姐妹或團體的長上傾訴,讓她們知道自己内心所發生的事。這是幫助,會得到團體的保護:彼此幫助從而成為一個合一的團體。」

教宗表示:「會院的圍牆和柵欄並不能阻擋世俗精神的進入,『愛和祈禱』足以阻擋世俗精神的侵入。」

教宗提醒在場的修女們說:「聖女小德蘭在臨終的時候也受到了誘惑,她甚至思忖她自己喪失了信德。聖女靈性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每天都要為愛、與誘惑作戰和努力成聖而不斷奮鬥。」

在即將結束時,教宗說:「聖女小德蘭陪伴著一位長者,這位長者就是教宗自己,她教會我許多東西。」

教宗最後說:「有時候我會聽她,有時候聽得不夠。但是她是忠實的朋友,因此,我願意和大家分享我對聖女的經驗,並告訴你們一個聖人能為我們作什麽以及成聖的道路。」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呼籲馬達加斯加當局要促進人類整體發展

CNS photo/Paul Haring

2019年9月7日,教宗方濟各秉持友愛、共享、互助和團結的精神,為馬達加斯加所有的人呼籲人的整體發展,切莫排斥任何一個人。這項呼籲是在馬達加斯加總統府發出的,當時教宗正在向國家當局、公民社會代表和外交使團發表他在那片土地上的首篇講話。教宗用意大利語致詞,保證該國天主教會必定與其它基督教會、不同宗教和各領域的公民團體一起推動這項使命。

教宗首先讚賞馬達加斯加《憲法》序言中的「團結互助」原則。在當地語言中,這個「團結互助」原則不僅「意指共享、互助和團結的精神」,也「重視家庭關係、友誼,以及人們彼此之間和對大自然的善意」;它透露出馬達加斯加人的「靈魂」。教宗敦促人們認同、敬佩並欣賞這個原則。

提到政治,教宗指出,政治人物的一大挑戰在於善盡職責,服務同胞,保衛國民,尤其要為最弱小者做到這一切。在這方面,聖教宗保祿六世提出了忠告,他說,國家的發展「不能縮減為單純的經濟進步。真正的發展該是全面的;它必須促進每個人和全人的發展」(《民族發展》通諭,14號)。

為此,教宗方濟各鼓勵眾人「堅決全力對抗當地特有的各種腐敗和投機形式,因為這些弊病會助長社會的不平等」;眾人也要「應對極度不穩定和排斥的情況,因為這種情況往往會製造殘酷的貧困狀況」。教宗籲請馬達加斯加民政當局確保收益公平分配,人人都能獲得全面發展,尤其是最貧窮的人。

在促進人類整體發展時,務必考慮到我們共同的家園並予以照料。教宗方濟各引用《願祢受讚頌》通諭,說:「我們並非面對兩個分別屬於環境和社會的危機,而是一個同時包括兩者的複合式危機。因此尋求解決方案的策略應該面面俱到,能對抗貧窮問題,恢復遭遺棄者的尊嚴,同時能保護大自然。」(139號)

教宗沉痛地指出,馬達加斯加動植物的物種富饒,卻遭到濫砍濫伐的威脅,只有少數人從中獲利。教宗警告,生物多樣性一旦減少,國家和大地的未來就會受到危害。接著,教宗悲痛地談及森林火災、盜獵動物、砍伐有價值的樹林、走私和非法活動,這一切使得動植物的物種多樣性瀕臨危險;與此同時,教宗也強調,在創造就業崗位和提高工作收入的同時,必須兼顧環境保護並且扶助窮人脫貧。

教宗說:「簡而言之,如果不實現社會正義,如果不能尊重當今世代和後代子孫都能共享大地資源的權利,那麼就不可能存在真正符合生態的方法,或者保護環境的有效努力。」

此外,教宗在讚許國際社會對馬達加斯加的援助時,也表明這些援助必須尊重當地的價值觀、生活型態和國民的期待。這樣才能確保這些援助不僅保障國家的發展,而且人民本身也會逐漸承擔起責任,打造自己的未來。

關於這項使命,教宗以真福維多利亞‧拉素曼(Victoire Rasoamanarivo)為典範,說:「她對這片土地及其傳統作了愛的見證,她服務窮人的工作彰顯了她對耶穌基督的信仰;這一切指示出我們也蒙召追求的道路。」

教宗最後保證,馬達加斯加天主教會已經準備好跟其他基督徒、其他宗教信徒和公民社會合作,為開創真正的兄弟情誼貢獻己力,以促進人的整體發展,絕不排斥任何一個人。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在馬普托為各民族的發展奉獻一台彌撒

CNS photo/Paul Haring

教宗方濟各訪問莫桑比克的最後一項公開活動是在津佩托體育館為各民族奉獻一台彌撒。在為期兩天的訪問活動即將結束之際,激動和興奮之情在彌撒中達致高峰。當天禮儀選讀的福音章節記述,耶穌揀選完門徒、宣講了真福八端後,說道:「但是,我給你們這些聽眾說:『應愛你們的仇人。』」(路六27)教宗強調,耶穌這番話也是對我們說的。「耶穌不是個理想主義者。祂談論的是一些特定的仇人,也就是仇恨、排斥、辱罵和毀謗我們的人。」

教宗由此談起1977年至1992年期間蹂躪莫桑比克的內戰。他說:「你們當中有許多人還能講述自己在暴力、仇恨和衝突下的經歷。」有些人依然害怕「過去的傷口將再次裂開,推翻至今邁向和平的進展。當多年衝突的創傷仍未癒合時,談論修和並不容易;那些受到歷史上分裂傷害的人,難以接受我們的勸勉去寬恕與修好,因為他們認為我們漠視他們的痛苦,或要求他們放下舊怨和理想。」(《福音的喜樂》勸諭,100號)

「然而,耶穌基督正在召叫我們去愛和行善。祂叮囑我們對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積極展現出毫無偏見的獨特仁愛,甚至要求我們祝福他們並為他們祈禱。」教宗承認:「這是耶穌善師給我們立定的高標準,而且我們無法在暴力的基礎上展望未來,或是建設國家社會。」

教宗指出:「耶穌勉勵我們在一個無視並且持續忽視慈悲憐憫的美德的世界裡彼此相愛。為了克服分裂和暴力的時代,每個人都要在日常生活中體貼又主動地關懷他人,以我們渴望被仁慈善待的方式去對待別人。」

關於我們盼望的和平未來,教宗借用聖保祿宗徒使用的運動員圖像說:「願基督的平安成為你心中的仲裁者。每當我們感受到兩種相反的感覺在拉鋸時,我們要參與基督的比賽,讓祂的抉擇促使我們繼續走愛與慈悲之路,作出有利於最貧困者和保護環境的選擇。那是和平之路。」

在彌撒結束之際,教宗提到人們為了參加馬普托的活動,作出種種犧牲,教宗對此表示感謝和讚賞。事實上,有許多莫桑比克人遠從國家北部而來,費時多日。

教宗最後鼓勵莫桑比克人民說:「請你們堅守希望,別讓你們的希望被奪走。最佳方法莫過於團結一心;如此一來,維繫希望的一切緣由將會持續增強,在莫桑比克促成一個修和與和平的未來。」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探訪莫桑比克津佩托醫院

CNS photo/Paul Haring

2019年9月6日,教宗方濟各在莫桑比克的首項活動是探訪馬普托的津佩托醫院,問候那裡的艾滋病患。教宗抵達時,聖艾智德團體創始人里卡爾迪和醫院負責人迎接了教宗。津佩托的醫院由聖艾智德團體開設,於2018年6月落成。但是服務艾滋病患的「夢想」計劃則始於2002年,其宗旨是免費為病患診斷、提供醫療、食物,尤其是尊嚴和友誼。

教宗向在場的人講話時說,醫護人員的專業才能和他們對病人的關愛令他想到福音中慈善撒瑪黎雅人的比喻。

教宗說:「所有來到這裡的人,都處於痛苦和絕望之中,他們猶如比喻中躺在路邊的那個人。這個醫療機構向我們展示,總有很多人隨時願意停下來表達他們的同情心。你們注意到幾乎是難以覺察的很多人、很多婦女的呐喊,她們生活在羞耻、被邊緣化和被所有人判斷中。」

教宗接著表示:「窮人不需要中間人,他們需要那許多聆聽他們的哭喊的人們的親身投入。這呐喊,讓人意識到醫療是必須的,但是還不够。為此,你們從整體上來解决問題,恢復婦女和孩童的尊嚴,並幫助他們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除了要傾聽最脆弱的貧困者和病人,教宗也籲請衆人聆聽環境發出的呐喊。教宗在講話中再次提到慈善撒瑪黎雅人的比喻:「這位撒瑪黎雅人對店主說,不論餘外花費多少,等他回來時必要補還。許多無名的人今天在微笑,因為他們的尊嚴得到尊重,他們得到有尊嚴的治療,這是上主留給你們的補償的一部分。」

津佩托醫院的一位病患贈送給教宗一個牧杖。這牧杖的木料是在今年3月貝拉遭到颶風摧殘後,在瓦礫中找到的。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會見馬普托「瑪竇之家25」的孩子們

CNS photo/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結束了在馬普托主教座堂與莫桑比克教會團體的會面後,動身前往「瑪竇之家25」 訪問,這是一個為首都流浪街頭的兒童和青年提供三餐、醫療和衛生服務的機構。

瑪竇之家

開創「瑪竇之家」是受瑪竇福音25章有關收留窮人和外國人的敘述和啟發。大約於一年前由莫桑比克聖座大使館聯合大約20個修會所推動成立。機構的許多志願者,每天晚上穿梭在馬普托的街道上,為了給有需要者提供食物和接待他們。

與總統紐西交換禮物

莫桑比克紐西(Filipe Nyusi)總統在「瑪竇之家25」的門口迎接教宗的到訪。 之後,為紀念此次會晤,總統先生在附近的一所小教堂豎立了一塊紀念碑,教宗贈送給「瑪竇之家25」一尊塗色石膏聖母像,此聖像是意大利西西裡島錫拉庫薩(Siracusa)「淚水聖母像」的複製品。

與青年會面

教宗隨後接見了三位修女、一位該機構協調小組的神父和一些受該機構協助以及其他宗教性協會的青年,他們滿心喜悅,載歌載舞地歡迎教宗的到訪。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邀請莫桑比克教會成為「探訪的教會」

CNS photo/Paul Haring

2019年9月5日下午,教宗方濟各在馬普托聖母無染原罪主教座堂與主教、神父、男女會士、修生和教理老師會晤並發表演説。

下午的會晤是以一系列的見證分享開始,教宗認真聆聽這些分享之後說:「你們面臨的困難時期和嚴峻的挑戰,令你沒意識到自己的限度與軟弱,但同時也令你們驚嘆天主的慈悲。」

教宗首先提醒與會者:「無論我們喜歡與否,我們都必須面對客觀現實。時代在變,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常常不知道在新的環境中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提到關於如何處理司鐸身份危機時,教宗指出對照福音中聖史路加對聖若翰洗者和耶穌基督生活的描述:「若翰的誕生是在耶路撒冷的聖殿中宣告的;耶穌誕生,則是在偏遠的納匝肋的一個陋室中宣告的。一切都發生了變化,在這變化中,我們找到了最深刻的身份。面對司鐸的危機,有時,我們需要離開重要而榮耀的地方,回到我們最初蒙召的地方,在那裡可以清楚知道我們的聖召和力量都是來自天主。」

教宗建議回歸到納匝肋可以是個面對司鐸危機的方法,瑪利亞的形象可以成為一面鏡子,在這鏡子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複雜和憂慮掩蓋並腐蝕了我們對天主慷慨回應的「是」。

教宗接著說:「與鐸職相關的責任和情感能使牧者的心靈疲憊,如果我們的疲憊和憂慮是來自世俗的結果,那麽,就常會在我們更新聖召時影響到我們的分辯能力。」

教宗特別提及瑪利亞和依撒伯爾的相遇:「因著瑪利亞『是』的許諾使得納匝肋和耶路撒冷的距離縮短並消失。」

在談到莫桑比克長達17年的衝突時,教宗提到在場的許多人一定記得「戰事中的分裂和衝突是如何結束的」,他敦促在場人士即使在近處也要「隨時準備去探訪」。

教宗說:「文化融合永遠是一個挑戰,就如同那瑪利亞和依撒伯爾借著會面、對話和服務相互往來而都被改變。最終的目標應該是向各種文化宣講的福音,應該創造出與那個文化的新的融合。這需要創造力和勇氣,否則,另一种選擇就是隨著教會逐漸的停滯不前而成為『旁觀者』。」

教宗表示:「正如瑪利亞前往依撒伯爾家一樣,作為教會,我們也必須找到解決新問題的方法,注意不要因反對、分裂和譴責的心態而導致癱瘓。」

教宗最後呼籲:「莫桑比克的教會應成為探訪的教會、解決問題的大門、彼此尊重、交流和對話的空間。」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會見莫桑比克政治當局

CNS photo/Paul Haring

2019年9月5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前往莫桑比克總統府禮貌拜訪了該國總統紐西,隨後會見了該國政治當局、外交使團,以及公民社會的代表。教宗在這個機會上強調:「尋求持久的和平需要持續不斷地努力。」他堅決表示:「要和平與修和,不要具摧毀性的暴力。」

莫桑比克於1975年脫離葡萄牙獨立後,又陷入内戰長達17年之久。在聖艾智德團體的調停下,該國時任總統與反對黨全國抵抗運動於1992年簽署了歷史性的和平協議。不幸的是,雙方隨後再次發生衝突,導致和平局面中斷。經過艱難的談判進程後,政府與反對黨今年8月7日終於達成和解協議,結束敵對狀態。

教宗極為讚賞這項為恢復和平作出的長期努力,他說:「自從簽署和平協議並由此發出嫩芽以來,又經歷了多少事啊!正是這些嫩芽支撐著希望,讓人懷抱信心,明認書寫歷史的不應是自相殘殺,而是彼此視為兄弟姐妹、同一塊土地的兒女、共同命運的治理者。應有和平的勇氣!這是一種高品質的勇氣:即孜孜不倦地去尋求公益,而不訴諸暴力。」

教宗在莫桑比克牧靈訪問的格言是「希望、和平與修和」,他藉此機會重申:「和平不僅是沒有戰爭,而是努力不懈地承認、確保和實際恢復經常被遺忘或被忽視的我們弟兄姐妹的尊嚴,讓他們感到自己是本國命運的主角。」

教宗說:「我們不能忽視這樣一個事實,即『若沒有平等的機會,各種形式的進犯和戰爭將會找到一塊沃土,且遲早能爆發出來。社會,地方的也好、國家或世界的也罷,若將自己的部分成員遺棄在邊緣地區,則無論政治計劃,還是治安或情報的力量都無法絕對地確保平靜的局面。和平在莫桑比克促進了不同領域的發展,尤其是在教育和衛生領域,這是讓任何人都不感到被遺棄的必要條件,尤其不要讓青年感到被遺棄。青年不僅是這片土地的希望,更是當下,他們詢問和探究,他們需要找到能使他們發揮自己所有才能及合乎尊嚴的道路;他們是一種潛能,用來播種並增進衆人極為渴望的社交友誼。」

教宗提醒道:「促進相遇文化意味著要認可別人、增進互相間的關係和搭建橋樑。唯有保持鮮活的記憶,才能走上未來的道路,努力幫助兒童和少年接受教育,使家庭有住屋、勞動者有工作,農民有土地。這些奠定了希望的未來,這是具有尊嚴的未來!和平的武器正在於此。」

教宗也沒有忘記該國遭受兩次風災打擊的災民,他知道風災造成的損害繼續對許多家庭,尤其是尚無法進行重建地區的家庭造成嚴重影響。

教宗對這些災民說:「可惜,我無法親自去看望你們,但我希望你們知道,我分擔你們的焦慮和憂苦,也認同天主教團體在面對如此艱困的情況中作出的努力。在這種災難和悲痛的情況下,我祈求天主上智的安排不要讓你們缺乏所有公民和社會參與者的關懷,使他們將人置於中心地位,有能力推動必要的重建工作。」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在莫桑比克首都馬普托與青年舉行宗教交談聚會

CNS photo/Paul Haring

2019年9月5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莫桑比克首都馬普托一間體育館舉行了這次國際牧靈訪問期間與青年的首次聚會。青年們首先提出了諸多提問,包括:

-我們年輕人能如何使夢想成真?

-我們能如何解決本國的種種問題?

-我們可以怎樣為莫桑比克的歷史寫出新篇章?

教宗的答案令青年深感驚訝:他們在活動開場的藝術、音樂和文化表演中的自豪表現,早已為這些問題提供了答案。教宗說:「在這些表演中,你們展現出認識世界和展望前景的各種方式:眼神始終充滿希望、未來和夢想。」

教宗指出:「認命和焦慮是扼殺希望及夢想的兩種態度,是生活的兩大敵人,因為它們把我們推上輕鬆卻必敗的道路。」然後,教宗提出了兩個正面的堅毅範例:「一個是莫桑比克足球員尤西比奧(Eusébio da Silvia),對球賽的熱情促使他持續夢想,向前邁進,縱然存在著千千萬萬個放棄的理由;另一個是奧運金牌得主穆托拉(Maria Mutola)女士,她從來沒有因為各項榮譽而忘記自己的同胞或自己的根,她不斷關注有需要的莫桑比克兒童。體育教導我們堅持夢想。」

此外,教宗也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提及本次聚會的宗教交談幅度,教宗指出:「在場眾人來自不同傳統,使用不同語言,但這並沒有阻止我們團聚在這裡。」

當教宗勉勵他們多加合作時,教宗直接回答了青年提出的一個問題:「我們可以為國家做什麼?」

教宗說:「失和及仇恨摧毀了許多家庭和國家,最大的仇恨莫過於戰爭。」教宗引用一句古老的諺語說:「獨行可快,同行致遠。」

接著,教宗表示:「長輩有很多可以傳授給青年的。年長者是青年的根基,能幫助青年不會一碰到困難就淡忘或動搖自己的夢想和抱負。因此,聆聽並重視前輩相當重要。」

教宗方濟各注意到,在場的眾多青年出生在「和平年代」。教宗用「伸出的手」的圖像鼓勵他們成為和平進程的一部分,他強調:「跟思想不同的人增進友誼的重要性。這是改變歷史走向的最佳利器。再者,伸出的手也提醒我們務必照料大地。」教宗由此談及今年颶風造成的「生態災難」,讚許很多青年「早已承擔起保護我們共同家園的挑戰」。

教宗最後向莫桑比克青年談論了天主對每個人的愛,那份愛「純樸、寧靜且明智」。為此,教宗期許青年「靜默片刻,體驗天主的聖愛」,並且說:「我知道你們相信這份可以使修和成真的愛。由於你們相信這份愛,我確信你們充滿希望,並且將會喜樂地走和平之路。」

教宗方濟各在講話中提到莫桑比克兩位楷模,即足球健將尤西比奧(Eusébio Da Silva Ferreira)和田徑運動員穆托拉(Maria de Lurdes Mutola)。

尤西比奧在莫桑比克馬沙昆內俱樂部初露頭角後引起人們的注目。他在里斯本的本菲卡隊度過了漫長而輝煌的職業生涯。尤西比奧被稱為“黑豹”,在64場比賽中為葡萄牙隊踢進41球。在20世紀最佳足球員評選中,尤西比奧進入前十名。

尤西比奧在馬普托一個貧困家庭中出生,他從未放棄成為一名足球員的夢想。1960年至1975年,他為本菲卡隊出戰440場,攻入473球。1962年,尤西比奧為本菲卡隊贏得歐洲杯冠軍,以5比3擊敗西班牙皇家馬德里隊。在那場比賽中,尤西比奧踢進2球。在葡萄牙,尤西比奧是一位傳奇人物。

另一位楷模是第一位獲得奧運冠軍的莫桑比克田徑運動員,穆托拉(Maria de Lurdes Mutola)。她曾贏得20枚金牌,其中3枚是世界田徑錦標賽獎牌。穆托拉在20年的運動員生涯後,於莫桑比克成立了“穆托拉基金會”,幫助該國最脆弱的群體。此外,該基金會也援助許多社會活動,其中包括協助殘疾人和病患等。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向毛里求斯人民發表視頻訊息

教宗方濟各將於9月9日抵達毛里求斯共和國首都路易港,這是他非洲三國之行的最後一站。啓程前,他於9月3日向毛里求斯人民發表視頻訊息。以下是視頻訊息全文:

親愛的毛里求斯的弟兄姐妹們:

將把我帶到你們美麗島國的使徒之旅即將展開,我要從這裡,即羅馬向你們致以最親切的問候,並且深深地說一聲「謝謝」,因為我知道你們很久以來已經為這個聚會作準備。

對我來説,在你們中間傳揚福音將是一個大喜悅。由多種族群體融合而成是你們人民的特色,你們也因此享有多傳統文化與多宗教的富饒。天主教會從一開始就受派遣到萬民中間,並且講世界上所有的語言。不過,正如你們所知道的,福音的語言是愛。但願賴童貞聖母的轉禱,天主讓我依靠聖神的力量向你們傳揚福音,以便讓你們所有人能了解並接受福音。

我請求你們在這些天加倍祈禱,我已經把你們放在我心中並為你們祈禱。謝謝,希望很快和你們相見!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