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仰望聖母,把我們的生命化為禮物

教會於12月12日慶祝拉丁美洲主保瓜達盧佩聖母瞻禮,以紀念童貞聖母瑪利亞於1531年12月9日至12日顯現給印地安人胡安‧迭戈(Juan Diego)的事跡。在慶祝瓜達盧佩聖母加冕125週年的機會上,教宗方濟各於12月12日上午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彌撒聖祭。教宗指出,仰望聖母的肖像,我們可以清楚看見三個事實,即:豐沛、讚美和禮物。

豐沛

教宗首先解釋道,天主始終沛降恩典,祂的賞賜豐沛至極。天主不會去計算份量,卻賜下豐厚的恩典。天主的「限度」就是慷慨大方,祂無法不豐富地給出去。

讚美

其次,聖母瑪利亞與聖婦依撒伯爾的相聚等同於讚美。教宗指出,讚美的意義是「口出善言」。天主的風格向來是說好話,因此說壞話是魔鬼、是敵人的作風。那是心胸狹隘的作態,不能全然奉獻自己。

禮物

再者,天主的恩典如同一份祝福賜予了我們。這是天主送給我們的禮物,祂渴望在整個啟示的過程中不斷激發人說出:「妳在婦女中受讚頌,因為妳帶給了我們受祝福的那位。」

教宗最後勉勵眾人默觀聖母的肖像,祈求天主恩賜我們上主的這種風格:豐富地給予,口出善言,絕不說壞話,並且把我們的生命化為一份禮物。

適逢瓜達盧佩聖母加冕125週年,宗座聖赦院在教宗方濟各的委託下頒布法令,讓世界各地在家裡慶祝瓜達盧佩聖母瞻禮的信友都有機會領受全大赦。由於當前新冠疫情的緣故,為了避免墨西哥瓜達盧佩聖母大殿像往年一樣人潮擁擠,這座聖殿現在暫時關閉,直到12月13日為止。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基督徒的祈禱是返回父家的開端

教宗在12月9日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繼續以祈禱為主題展開要理講授。教宗強調,任何人都不要羞於祈禱,即使是不相信天主的人。基督徒的祈禱是返回天父家園的開端。

教宗首先表示:「基督徒的祈禱充滿人性:它包括讚美和祈求。耶穌教導祂的門徒用《天主經》來祈禱,好使我們與天主建立兒女親密的關係中,向祂提出我們全部的懇求。我們懇求天主賜予我們最大的恩典:天主的名在世人中受顯揚,天主的國來臨,天主的旨意在人間實現。」教宗對此引用《天主教教理》解釋:「在求恩中存在著等級的差別:首先是天國,然後是為迎接天國和協助天國來臨所需的一切(參閱《天主教教理》2632號)。」

「在天主經中,我們也祈求最簡單、日常生活中的恩典,即日用的食糧,也就是為健康、家庭和工作祈禱;同樣,祈求在基督內生活所必需的聖體神糧;也祈求得到罪之赦,並使我們處於和平的關係之中;最後,祈求幫助我們免陷於誘惑並使我們擺脫一切邪惡。」

請求,懇求,這是非常人性的行動。教宗再次引用《天主教教理》的話說:「透過求恩,我們表達我們與天主的關係的意識:我們是受造物,非本源,也不是逆境主宰者,也不是最後的歸宿。身為基督徒,我們也意識到自己是罪人,遠離了我們的父。祈求已經是返回父家的開端。(參閱《天主教教理》2629號)」

教宗接著表示:「有時,我們認為什麼都不需要,有自己足矣,我們生活在最完全的自給自足中。但是,這種幻想遲早會消失。人性就是一個呼求,有時會變成呼號,並常被拒絕。『靈魂好似一塊乾旱枯竭的無水天地』(參閱《聖詠》六十三2)。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經歷著憂鬱、孤獨的時刻。《聖經》坦白地道出疾病、不正義、朋友的背棄或仇人的威脅這些人類處境。在這看似窮途末路的情況下,只有一條出路,那就是呼號、祈禱『主啊,救我!』祈禱在黑暗的深處打開希望的曙光。」

教宗解釋呼號的祈禱說:「聖保祿這樣表示:『我們知道,直到如今,一切受造物都一同嘆息,同受產痛;不但是萬物,就是連我們這已蒙受聖神初果的,也在自己心中嘆息』。(參閲羅八22-24)」

隨後,教宗說:「如果我們感到需要祈禱,特別是在有需要的時候,我們不必感到害羞。的確是這樣,即使是在幸福美滿的時刻,我們也應該學習祈禱;感謝天主賜給我們的一切,不要將任何事情視為理所當然或是應得的,一切都是恩典。不要扼殺發自我們内心的懇求,也許一個人不相信天主,但很難不相信祈禱:它就是存在的,它以呼求的形式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們必須面對這内心呼喊的聲音,它可能會沉寂很長時間,但終會有一天醒過來而呼號。」

天主會俯聼我們的祈禱,教宗說:「《聖經》無數次重復:天主俯聼那呼求他的人,天父願把祂的聖神賜給我們,聖神是祈禱的靈魂並能改變一切。」

最後,教宗鼓勵道:「祈禱是一個耐心和等待的行動。當基督徒祈禱時,死亡也會顫抖,每個祈禱的人有一個比死亡更強大的盟友,那就是復活的主,基督戰勝了死亡。一切事物終結的那一天將會來到,那時,死亡不再嘲弄我們的生命和幸福。」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將於2021年3月5日至8日訪問伊拉克

教宗方濟各將於明年3月訪問伊拉克,這將是因疫情中斷了15個月後的首次國際牧靈之旅。聖座新聞室主任布魯尼12月7日證實了上述消息,表明「應伊拉克共和國和當地天主教會的邀請,教宗方濟各將於2021年3月5日至8日在伊拉克進行牧靈訪問,到訪巴格達、與亞巴郎有關的烏爾平原、埃爾比勒,以及尼尼微平原上的摩蘇爾和克拉克斯。訪問行程將擇期公布,但也會考慮屆時世界衛生緊急情況的演變」。

無疑,這次訪問是教宗關懷伊拉克人民的具體行動。他於2019年6月10日明確表達了訪問伊拉克的願望,向前來晉見的援助東方教會善會成員表達了這個心願。今年1月25日,教宗在梵蒂岡接見了伊拉克總統薩利赫,促使這項訪問的可能性愈加具體。

在2003年之前,伊拉克的基督徒約有100到140萬人,尼尼微平原被所謂的“伊斯蘭國”組織占領後,即2014至2017年期間減少至大約30至40萬人。薩利赫總統多次强調基督徒的價值和他們在國家建設中的角色,卡迪米總理也邀請那些因暴力離開伊拉克的基督徒返回祖國,參加重建工作。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天主如父如母,從未停止降福世界

圖片:Vatican Media

「天主宛如慈愛的父親和溫柔的母親那樣,從不停止愛護祂的兒女,即使兒女會犯錯誤」。

2020年12月2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運用了這個圖像來闡述頌謝祝福的深層意義。頌謝祝福與天主對每個人的盼望和愛息息相關,即使有些人「無可救藥」也不例外。事實上,天主沒有等待我們皈依後再開始愛我們,祂總是先愛了我們,就算我們還處於罪惡中也是如此。因此,教宗籲請眾人效法天主,學著去祝福,而非詛咒。

教宗在當天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繼續以祈禱為主題展開要理講授,並把焦點放在頌謝祝福上:「在創世之初,天主便祝福了生命。《聖經》開門見山寫到,天主在創造天地萬物時,樣樣稱好,予以祝福。後來,人類誤入歧途,在世上散播惡和死亡。但是,任何事都不能抹滅天主在世上、在人類本性裡,在我們每個人內最初烙下的美善印記,也就是施以祝福的能力和領受祝福的事實。」

「天主恩賜的一大祝福、莫大恩典,就是耶穌基督。這份祝福使我們人人獲得救恩。誠如聖保祿宗徒所言:『祂在天上,在基督內,以各種屬神的祝福,祝福了我們。』(弗一3)」

教宗說:「沒有任何罪能完全抹煞基督臨在於我們每個人內的樣貌。沒有任何罪可以抹滅天主賜予我們的模樣。罪縱然會損壞我們身上的基督的樣貌,但由於天主的仁慈,罪不能把這基督的樣貌奪走。罪人可能會長期陷入自己的罪過中,可是天主有耐心等到最後,深知罪人終將敞開心扉、洗心革面。天主宛如慈愛的父親和溫柔的母親那樣,祂也像是個好母親,從不停止愛護祂的兒女,即使兒女會犯錯誤。」

教宗再次引用受刑人的母親在監獄外面排隊進去探監的場景。他說:「兒女比恥辱更為重要。天主對我們也是這樣:我們比我們會犯的所有罪過來得更加重要,因為祂既是父親,也是母親,祂是純粹的愛。天主時時刻刻降福我們,從不停止降福我們。」

「這個事實與希望緊密相連。世界的希望完全寄託於天主的祝福:祂一直希望我們幸福美滿」,祂總是先愛了我們。」

教宗接著提到耶穌與匝凱的相遇(參閱:路十九1-10),指出:「耶穌在遭排斥、被拒絕的人身上,看見了天父那份無法抹去的祝福。此外,耶穌甚至將自己與每個有需要的人視為一體。福音中多處提到耶穌動了憐憫的心,而且《瑪竇福音》第廿五章記載,耶穌闡明了每個人接受最後審判的標準(參閱:瑪廿五31-46)。」

「天主廣施祝福,因此人類也能以祝福來回應。」

教宗強調,「我們不能只頌謝那位祝福我們的天主,因為我們蒙召祝福在祂內的一切、普世萬民,祝福天主、弟兄姊妹和全世界。這是基督徒溫良的根基,是感到蒙祝福的能力,以及施以祝福的能力。如果人人都做到這一點,戰爭自然不會存在。這世界需要祝福,而我們能施以並領受祝福。天父愛我們,而我們只需要喜樂地頌謝祂,並且效法祂,不詛咒、卻祝福。」

教宗也勉勵眾人反省:「自己是否對詛咒習以為常,然後祈求上主賜予我們改變這個壞習慣的恩寵。願我們有一顆蒙受祝福的心,而蒙祝福的心不會口出惡言。」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2020年12月祈禱意向:為祈禱生活

教宗全球祈禱網絡(舊稱祈禱福傳會(Apostleship of Prayer,或譯作「祈禱宗會」)是一個全球性的祈禱網絡,引領每一個人與復活的基督建立深刻信賴的個人關係,幫助人在其生命中找到希望與意義。祈禱福傳會成立於1844年,讓年輕人即使在求學時期也要以種種方式作福傳的工作。這些方式包括祈禱以及透過聖體聖事與耶穌基督結合,把每天的生活奉獻給天主。

每月教宗都囑禱一個總意向和一個福傳意向。讓我們每天早上念「每天奉獻禱詞」,為教宗和其他信眾的意向祈禱。

2020年12月意向

福傳意向:為祈禱生活

願我們與耶穌基督的個人關係能從天主聖言和祈禱生活中獲得滋養。

每天奉獻禱詞(Daily Offering Prayer)

新版

仁慈的天父,感謝祢恩賜這新的一天,我把今天的一切祈禱、工作、喜樂和痛苦全獻給祢。願這奉獻,聯合你的聖子耶穌聖心,為救贖世界,時時刻刻在感恩聖事中奉獻自己。願在聖神內,偕同教會之母-聖母瑪利亞,為祢的聖愛作證,並為本月內教宗託付給我們的意向祈禱。阿們。

God, our Father, I offer you my da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thoughts, words, actions, joys, and sufferings in union with the Heart of Jesus, who continues to offer himself in the Eucharist for the salvation of the world. May the Holy Spirit, who guided Jesus, be my guide and my strength today so that I may witness to your love. With Mary, the Mother of our Lord and the Church, I pray for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for the prayer intentions proposed by the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舊版

耶穌,我依靠瑪利亞無玷聖心,將我今日祈禱、事工、喜樂、憂苦,連同世上的彌撒祭獻,全獻給祢,為所有祢聖心的意向:靈魂的救贖、罪過的補贖、基督徒的合一,以及我們主教和所有祈禱福傳會員的意向,和本月教宗所囑禱的意向。阿們。

O Jesus, through the Immaculate Heart of Mar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works, joys, and sufferings of this day in union with the Holy Sacrifice of the Mass throughout the world. I offer them for all the intentions of Your Sacred Heart: the salvation of souls, reparation for sin, and the reunion of all Christians. I offer them for the intentions of our bishops and of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in particular for those recommended by our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更多影片: thepopevideo.org

相關資料

教宗主持擢升樞機禮儀:十字架和世俗是兩條不可調和的道路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11月28日下午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公開御前會議常會,擢升13位新樞機。這是他履行牧職以來的第7次,也是採取疫情防控措施後的第1次。百餘人出席了禮儀,兩位新樞機因無法抵達羅馬而缺席,他們是菲律賓卡皮斯教區總主教阿德文庫拉(Jose Fuerte Advincula)和汶萊宗座代牧沈高爾內略(Cornelius Sim),但同樣會領受樞機的榮銜。

在13位新樞機中,9位有選舉教宗的資格,其他4位因年逾80歲而喪失了這項權利。擢升樞機的禮儀在大殿内的寶座祭台前舉行,沒有樞機彼此互祝平安的擁抱禮,而授予樞機紅色方帽、權戒和領銜聖堂的詔書則依循慣常禮儀。樞機團的許多成員通過網上連線參加了御前會議,以往新樞機們接受的禮貌拜訪則被取消。

禮儀一開始,世界主教會議秘書長格雷奇(Mario Grech)主教首先代表全體新樞機向教宗致詞,隨後教宗發表講話。這次御前會議的讀經選自《馬爾谷福音》。耶穌在與門徒們談話時,第3次宣布祂不久後的死亡和復活。他們朝耶路撒冷走去,耶穌與12宗徒的談話是在路上進行的。祂剛說完話,雅各伯和若望便走近祂,請求一個十分不恰當的恩惠,讓他們一個坐在耶穌的右邊,另一個坐在左邊。耶穌答道,這「不是我可以給的,而是給誰預備了,就給誰」(參:十32-45)。

教宗表示:「道路向來都是教會行走的環境。耶路撒冷總是在我們前面,十字架和主的復活屬於我們的歷史。福音的這句聖言常伴隨著擢升新樞機的御前會議。這話不是『陪襯』,而是我們今天與耶穌一起行走的路標,祂走在我們前面。祂是我們生命和牧職的力量及意義。」

教宗指出:「如今願意跟隨耶穌的人也該用這句話來衡量自己。那時,門徒們因耶穌的話而感到驚慌和害怕,心中想著在耶路撒冷將要發生的事。耶穌理解他們。上主懂得那些跟隨祂的人的心情,並非無動於衷。耶穌絕不遺棄祂的朋友們,絕不忽略他們。即使祂似乎在自己的路上徑直走下去,祂總是為我們走這條路。祂所做的一切,都是為我們而做,為了我們的得救。在12宗徒的特定情況中,祂這樣做是為了準備他們經受考驗。」

「耶穌希望祂的門徒總是在祂的道路上與祂同行。祂的道路就是苦難、死亡與復活的道路,是上主的僕人的道路。耶穌認同這條道路,說『我是道路』(若十四6)。」教宗強調:「就是這條路,不是別的路。然而,在這個背景下卻發生了一個戲劇性的變化,兩位兄弟向耶穌表明了自己的心願:賜我們在你的光榮中,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同上,37)。」

教宗對此評論說:「這是別的路,這不是耶穌的道路,卻是另一條路。走這條路的人可能沒有意識到,他是在『利用』上主來抬高自己;如同聖保祿所說,這種人設法謀求自己的事,而不謀求基督耶穌的事(參:斐二21)。如果說耶穌沒有對雅各伯和若望動怒,其他的門徒也會對他們的請求表示反感。但耶穌讓他們知道,這請求是在離開正道。這是一種誘惑,也會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衆人都希望愛耶穌,願意跟隨祂,但我們必須經常醒悟,好能留在祂的道路上。我們能用雙腳和身體跟隨祂,但我們的心思會遠離,會使我們離開正道。我們看到在司鐸的生活中有這麽多的腐敗。例如,樞機禮袍的鮮紅色原本是鮮血的顔色,世俗的潮流會把它變成用於區別顯赫的顔色。你不再是接近子民的牧人,你只會感覺自己是尊貴的人。你一旦有這種感覺,你就離開了正道。」

教宗強調了:「在耶穌與門徒們之間的勢不兩立。耶穌走在正道上,他們則偏離了。這是兩條互不調和的道路,門徒們和許多人會誤入歧途,耶穌則經歷苦難,然後復活。祂終於把他們拉回自己的道路上。我們在《馬爾谷福音》中看到的這段對話是各個時代的教會需要得到救恩的聖言。」

「即使12宗徒丟了面子,這段記述也載入正典,顯示關於耶穌和我們的真諦。這句話對今日的我們也有益處。我們,教宗和樞機們,也必須經常以這真理的聖言來檢驗自己。這是一把鋒利的劍,刺傷我們,讓我們感到疼痛,但同時也治癒我們、釋放和轉化我們。皈依正是這樣:從偏離的路回到天主的道路上。願聖神賜予我們這恩寵,今日依然,以至永遠。」

教宗講話結束後,在場的每位新樞機逐一來到教宗跟前,接受樞機的紅色方帽、權戒和領銜聖堂的詔書。禮儀在誦念《天主經》和降福聲中結束。教宗方濟各來到祭台一旁的童貞聖母像前敬禮,全場唱起《又聖母經》,表達了在場的樞機們和全體信友的心願,他們決意將禮儀中許下的忠於和服事教會的承諾託付於天主之母。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新樞機簡介:
教宗宣布召開御前會議擢升13位新樞機

教宗方濟各:我們不可陷入平庸和冷漠的昏昏欲睡

圖片:Vatican Media

臨近和醒寤:這是將臨期的兩大關鍵詞。選自《依撒意亞先知書》和《馬爾谷福音》的彌撒讀經,向我們提出了這兩大要點(參閱:依六十三16-17、19,六十四2-7;谷十三33-37)。教宗方濟各11月29日主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大殿與新擢升的樞機一起舉行彌撒時,以這兩個關鍵詞為主軸,展開彌撒講道。那麼,該如何保持醒寤呢?

教宗表示:「將臨期是一段牢記天主臨近的時期,祂曾降臨於我們中間。而依撒意亞先知鼓勵我們懇請天主再次降臨,祈求說:『望祢衝破諸天降下。』」教宗指出:「信仰的第一步,便是告訴上主我們需要祂,需要與祂同在。將臨期和禮儀年的首要訊息,也是要承認上主已臨近,懇求祂再次降臨。祂渴望前來接近我們,但祂提出建議、卻不強迫人接受;我們應當勤奮不倦地求祂降臨。將臨期提醒我們,耶穌曾降臨在我們中間,而且末世之際祂將再次來臨。然而,我們問自己,要是祂今天不來到我們的生命中,這些降臨又有何用呢?讓我們懇求祂的來到。」

「『主耶穌,求祢降臨!』我們可以隨時隨地這樣呼求祂,在聚會、讀書、工作和做決策之前,以及在重大時刻和考驗中。這是個簡短卻發自內心的祈禱。我們若是懇求耶穌與我們同在,我們也必須保持醒寤,好能覺察到祂的臨在。生活中常犯的錯誤之一是迷失在千千萬萬的俗務之中,卻沒有發現到天主。我們一旦計較個人得失,恐怕會捨本逐末。在黑夜中,我們必須醒寤。」

教宗說:「我們與主同在的日子將會來到。上主來臨時,我們不可丟失靈魂:黑夜將會過去,上主將要起身帶領我們,祂是為我們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那一位。醒寤意味著等待這一切,不灰心喪志,卻在望德中生活。如同一直深愛我們的那一位,在我們出生以前就期盼我們那樣,現在身為愛的天主,也在等待我們。倘若天國在等著我們,那麼為什麼要按照現世的要求來過日子?為什麼要眷戀於金錢、功名、成就和一切必會消逝的事物?既然白日的光明在等待著我們,為什麼又要浪費時間來埋怨黑夜?為什麼要找靠山來謀求晉升,冀望藉此在事業上平步青雲?這一切都會過去。上主說,你們要醒寤!」

「耶穌受難的前一天,在最後晚餐結束後,在革責馬尼莊園裡,在雞鳴時,耶穌雖然與門徒同在,門徒卻無法保持醒寤。」

教宗提醒道:「我們也可能變得麻木,也就是陷入平庸的沉睡中。上主降臨的時候,我們忘記初愛、因循苟且,只顧生活安逸,缺乏愛天主的動力,毫不期待祂的新意,我們變得平淡無奇、不冷不熱、世俗凡庸。這會消耗信德,因為信德與平庸背道而馳:信德是熱切渴望天主、不斷地勇敢皈依、放膽去愛、始終前行。」

「信德絕非澆一盆冷水,而是熾熱燃燒的火焰。耶穌無法忍受不冷不熱的態度。」

教宗表示:「看得出來,天主輕視不冷不熱的人。為此,我們必須從睡夢中甦醒,在祈禱中保持醒寤,因為祈禱等同於點亮黑夜,與上主協調一致。祈禱是讓天主來親近我們。因此,祈禱使人擺脫孤獨、帶來希望。祈禱讓生命充滿氧氣:正如生活不能沒有氧氣那樣,基督徒也不能缺少祈禱。我們多麼需要基督徒為昏沉睡著的人守夜,多需要朝拜天主的代禱者日日夜夜地把歷史的黑暗帶到耶穌這位世界之光面前。」

「此外,除了不冷不熱的昏睡之外,還存在著冷漠的昏昏欲睡。後者不在乎他人,只關心自己。」

教宗解釋道:「當我們只環顧自己的四周和自身需求,對他人的所需袖手旁觀時,黑夜便籠罩心靈,使內心變得灰暗。我們很快就會抱怨一切,覺得人人都在害自己,最終認為處處都是陰謀詭計。抱怨、受害的感受和陰謀,形成一條鎖鏈。今天這夜幕似乎垂降到許多人身上,他們為自己打抱不平,卻對其他人無動於衷。」

「有個藥方可以治療這冷漠的昏睡,就是愛德的醒寤。」

教宗強調:「少了愛德,就做不成基督徒。有人似乎認為,心生憐憫、施以援手、起身服務,都是失敗者的作為!事實上,唯有這樣的行動能贏得勝利,因為它早已預見將來、上主的日子;屆時,一切都將過去,唯獨愛永垂不朽。藉著慈悲善功,我們得以接近上主。」

「愛德善功是一條與主耶穌相聚的道路。教會在朝拜天主及服務近人時,不會陷入黑夜。」

教宗最後祈願說:「主耶穌,求祢降臨!求祢使我們感受到祈禱的渴望,以及去愛的需求。」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教會不是市場或政黨,而是聖神的工程

圖片:Vatican Media

「旅途中的教會勤奮工作、時常祈禱:這是《宗徒大事錄》所描述的耶路撒冷首個基督徒團體的景象,也是「其它任何基督信仰經驗的參照點。」

教宗方濟各11月25日在週三公開接見的要理講授中,從剛誕生的教會的祈禱談起:當時,伯多祿和若望一重獲自由,就立刻與信仰內的其他弟兄姊妹相聚;「他們祈禱後,他們聚集的地方震動起來,眾人都充滿了聖神」(參閱:宗四23-24、29、31)。

教宗闡明:「從聖史路加的記載中,可以看出教會生活的四大關鍵特徵:聆聽宗徒的教誨、守護彼此的共融、擘餅和祈禱。這些特徵表達出教會要與基督緊密結合,才有意義。教會內的一切源自於耶穌以言以行的教導,而耶穌藉著聖體聖事臨在於團體內,祈禱乃是與天父交流的空間。」

教宗說:「教會內的一切若是脫離這些『樞紐』而成長,等同於斷了根基。為了分辨情況,我們必須就這四個樞紐提出問題,思索在當前處境中這四大樞紐的狀況如何:宣講、持續締造手足共融、愛德和擘餅──也就是聖體聖事的生活──以及祈禱。任何一個處境都該依照這四大樞紐來評估。不符合這些樞紐的情況,便是缺乏教會的特性、不屬於教會,有如在沙子上搭建房屋。……教會不是一個市場,不是企業家的團體,不憑藉這新的事業向前邁進。教會是天主聖神的工程,而聖神是耶穌派來、促使我們團聚的那位。」

「因著耶穌的話語,教會的各種努力充滿意義。」

教宗表示:「有時候,我看到某些心地善良的團體誤入歧途,就會感到很傷心,因為這些團體認為,教會的聚會跟政黨一樣,『多數人秉持這個意見,少數人支持另一個意見。這是我們該走的眾議精神的道路。』而我要問:『聖神在哪裡?祈禱在哪裡?團體的愛在哪裡?聖體聖事又在哪裡?』為了衡量一個處境是否具備教會特性,我們必須就這四個樞紐提出問題。……要是沒做到這點,就會缺少聖神。如果缺少聖神,我們就會變成一個傑出的人道救援團體、慈善機構,甚至可說是個教會黨派,但就是沒有教會。」

「教會的成長並非靠著勸人改教。」

教宗方濟各再次提醒這一點,並引用本篤十六世的話:「教會的成長並非靠著勸人改教,而是藉由吸引人心。如果缺少那位吸引人親近耶穌的聖神,就沒有教會。那裡會集結一個立意良善的朋友團體,但是沒有教會,沒有眾議精神。對首個基督徒團體來說,與耶穌的相處並不隨著耶穌升了天而終止。耶穌持續與他們同在,陪伴他們的生活,並提醒他們上主所做的事。對他們而言,一切鮮明活潑。他們在祈禱中找到光明、溫暖和熱忱。」

關於這點,教宗引用《天主教教理》,說:「聖神常提醒祈禱中的教會記起基督,也引領她進入完整的真理而激發出新的祈禱詞。」(2625號)

「聖神在教會內的工作是讓人記得耶穌。但這不同於訓練記憶力。基督徒走在使命的道路上,牢牢記住耶穌,而耶穌也臨在其中;同時,基督徒也從耶穌、從聖神那裡領受一股前行、宣講和服務的『動力』。在祈禱中,基督徒沉浸於天主的奧秘內;天主深愛每個人,渴望人人收到福音的傳報。天主是眾人的天主,而在耶穌內,每一座阻隔的牆壁終會倒塌:誠如聖保祿宗徒所言,基督是我們的和平,『祂使雙方合而為一』(弗二14)。」

「耶路撒冷首個教會團體不斷舉行感恩祭、時常祈禱,而聖神也向所有踏上旅途去宣講耶穌的人廣施力量和勇氣。」

教宗說:「天主賜予愛,並且要求愛。這是整個信仰生活奧妙的根源。初期教會的基督徒勤於祈禱,而數個世紀之後的我們,也都活出同樣的經驗。聖神激發每一件事。」

教宗最後邀請每一位基督徒:「不要害怕花時間祈禱。聖神熾熱的火焰為見證和使命恩賜力量。」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鹽與光直播】教宗在御前會議擢升新樞機及翌日與新樞機舉行彌撒

圖片:Vatican Media

《鹽與光傳媒》將於2020年11月28日直播教宗在御前會議擢升新樞機,以及在2020年11月29日轉播教宗與新樞機舉行彌撒。此外,聖座新聞室日前公布了御前會議擢升新樞機的方式,屆時有兩位新樞機因新冠疫情的緣故,將不出席會議。

鹽與光電視及網上直播(英語)
教宗在御前會議擢升新樞機
日期:2020年11月28日(六)
加拿大時間:上午10時 (東岸) / 上午7時 (西岸)
中港台時間:下午11時

教宗與新樞機舉行彌撒及誦念三鐘經
日期:2020年11月29日(主日)
加拿大時間:中午12時 (東岸) / 上午9時 (西岸)
中港台時間:凌晨1時 (11月30日)

按此收看網上直播
按此收看Facebook直播

教宗方濟各將於(羅馬時間)11月28日下午4時,在聖伯多祿大殿舉行公開常務御前會議,擢升13位新樞機。教宗10月25日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宣布了上述消息。這些新樞機中,其中9位神長年齡未滿80歲,因此有權參加未來的選舉教宗的會議,其餘4人已年過八旬。

聖座新聞室11月23日公布有關擢升樞機的程序。首先需要强調的是,13位新樞機中,有兩位,即汶萊宗座代牧沈高爾內略(Cornelius Sim)和菲律賓卡皮斯總主教阿德文庫拉(Jose Fuerte Advincula),因新冠疫情的緣故將不出席御前會議,但同樣會在會議中把他們擢升為樞機。教宗的一位代表將在另外一個時間,將樞機紅色方帽和權戒,以及詔書和在羅馬的領銜堂區或領銜執事區授予他們。

考慮到因新冠疫情而制定的衛生規範,這次取消了新樞機在宗座大樓或保祿六世大廳接受親朋好友的例行祝賀。聖座新聞室的消息稱,這衛生規範也涉及參與禮儀的人數。除了樞機和新樞機,以及教宗授予新樞機在羅馬城的領銜堂區或領銜執事區的本堂司鐸和負責人外,在場陪伴新樞機的信友不得超過100人。

此外,樞機團成員參與本次御前會議的方式也有所變動。無法抵達羅馬的樞機可在自己的所在地,透過網絡平台與聖伯多祿大殿連線,來參與御前會議。羅馬時間11月29日上午10時,教宗將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彌撒,只有新樞機參與。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鹽與光直播】世青節十字架於11月22日傳遞給葡萄牙青年

圖片:https://panama2019.pa

鹽與光電視及網上直播(英語)
教宗主持世青節十字架交接儀式
日期:2020年11月22日(主日)
加拿大時間:中午12時 (東岸) / 早上8時 (西岸)
中港台時間:凌晨1時 (11月23日)
按此收看網上直播
按此收看Facebook直播

下屆普世青年節將於2023年在葡萄牙舉行。原應在聖枝主日進行的世青節象徵物:十字架和羅馬人民救援之母像的交接儀式因新冠疫情的緣故推遲至11月22日舉行。聖座新聞室的公告稱,交接儀式將在教宗方濟各於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基督普世君王節彌撒結束時進行。屆時,上屆世青節主辦國巴拿馬的青年要將這兩件象徵物交給下屆主辦國葡萄牙的青年。

教宗於今年4月5日聖枝主日在梵蒂岡主持誦念三鐘經活動時這樣宣布道:「今年青年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慶祝教區層級的世青節,原定於今天巴拿馬青年將世青節十字架交給里斯本青年,這含有深意的舉動推遲至11月22日基督普世君王節舉行。」同時,教宗也敦促青年:「在這艱難時期,培養和見證我們眾人所需要的希望、慷慨和團結互助。」

因此,在11月22日的彌撒聖祭結束時,葡萄牙青年將從巴拿馬青年代表團手中接過十字架和羅馬人民救援之母像。多年來,世青節象徵物一直陪伴著國際層級的世青節的籌備工作。因新冠疫情的緣故,出席交接儀式的雙方青年代表團的人數受到限制。

宗座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在世青節象徵物交接的機會上發表了一份公告。公告稱,傳統上,交接儀式是於教宗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聖枝主日彌撒結束時進行,而今年,因新冠疫情和應對疫情的限制性措施的緣故,這儀式未能在當天舉行。世青節象徵物交接儀式的傳統始於1984年,在救贖禧年結束時,若望保祿二世教宗把禧年十字架,即今天眾所周知的世青節十字架委託於青年。從那時起,這十字架成了每一屆國際層級的世青節的核心。聖座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的公告還指出,2003年,教宗也把羅馬人民救援之母像交託於青年,陪伴世青節十字架一起在世界各地巡遊。

儘管世青節象徵物交接儀式推遲舉行,里斯本為2023年世界青年節的準備工作已經啟動。下屆世青節的主題為“瑪利亞起身並急速啟程”(參閱:路一39)。世青節籌辦單位在世青節創始人聖若望保祿二世當選日10月16日當天介紹了下屆世青節的徽標。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