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2022年四旬期文告

圖片:vatican.va

教宗方濟各

2022年四旬期文告

「我們行善不要厭倦;
如果不鬆懈,到了適當的時節,必可收穫。
所以,我們一有機會,就應向眾人行善。」
(迦六 9~10) 

下載2022年四旬期文告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四旬期引領我們走向耶穌基督聖死與復活的逾越奧蹟,這也是我們個人及團體都得以更新的良機。在 2022 年的四旬期,我們可以默想聖保祿宗徒對迦拉達人的規勸:「我們行善不要厭倦;如果不鬆懈,到了適當的時節,必可收穫。所以,我們一有機會,就應向眾人行善。」(迦六 9~10)

1. 播種和收成

聖保祿宗徒在這段話中呼應了耶穌最喜愛的撒種和收穫的圖像(參閱:瑪十三)。他向我們提到「時節」(kairós),即一個「播下美善,以待來年收成的適當時節」。那麼,什麼是我們的「適當時節」呢?四旬期正是這樣的一個適當時節,但我們整個的人生都是,而某種程度上,四旬期則是其中的一個圖像。1 在我們的生活中,貪婪、驕傲,以及擁有、囤積、消費的渴望,往往佔了上風,正如我們在福音比喻中看到的那個糊塗人的故事一樣,因為他以為只要倉房裡儲存了足夠的穀類和財物,他就可以高枕無憂(參閱:路十二16~21)。四旬期卻邀請我們悔改,改變心態,好讓我們發現生命的真與美不在於擁有,而在於給與;不在於囤積,而在於散播 並分享良善。

最先播種的,是天主自己。慷慨大方的天主「一直在人類大家庭裡播下善良的種子」(《眾位弟兄》,54)。在四旬期間,我們要領受天主聖言,以回應祂的恩賜,因為祂的話「是生活的、是有效力的」(希四12)。經常去聆聽天主聖言,能使我們以開放且柔順的心接受祂的工作(參閱:雅一21),並在生活中結出果實。這會帶給我們莫大的喜樂,甚至召集我們成為天主的助手(參閱:格前三9)。只要能把握當下(參閱:弗五16),我們也能播下善的種子。天主要我們播種善良,這個召叫不能被視為一種負擔,而應視為是一種恩寵,造物主希望我們能因此積極地與祂豐盛的美善結合。

至於收穫呢?難道我們播種不是為了收穫嗎?當然是!聖保祿宗徒就曾指出播種和收穫的密切關係。他說:「小量播種的,也要小量收穫;大量播種的,也要大量收穫」(格後九6)。但我們在談論的,是怎樣的收穫呢?我們播下的「善」,所收到的初果就出現在我們自己以及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甚至在我們微小的善行中。在天主內,任何的「不辭辛勞」,任何再微小的愛的行動,都不會徒然(參閱:《福音的喜樂》,279)。正如我們可憑樹木的果實辨別它們(參閱:瑪七16、20),一個充滿善行的生命,同樣也會發出光明(參閱:瑪五14~16),並且把基督的馨香帶給世界(參閱:格後二15)。脫離罪惡,自由地事奉天主,能為所有人的得救帶來成聖的果實。(參閱:羅六22)

其實,我們只能看到播下的種子所生長出的一小部分果實,因為按福音的諺語:「撒種的是一人,收割的是另一人」(若四37)。當我們為他人的益處而撒種,則是分享了天主本身的慈愛:「若我們願意開展工作後由別人收穫成果,並寄希望於播下的美善所暗藏的力量,這是崇高的行動」(《眾位弟兄》,196)。為他人的益處播下美善,讓我們免於狹隘的私利,並將不求回報的心態貫注在我們的行動中,使我們成為天主仁愛計劃的一部分,參與祂宏偉的視野。

天主聖言拓展並提升我們的視野,並告訴我們,真正的收穫是在末日的,也就是在那最終、永恆不滅的那一天。我們生活和行動的熟果是「永生的果實」(參閱:若四36),是我們在天上的寶藏(路十二33;十八22)。耶穌自己就用「麥子落在地裡死了,才能結出子粒」的意象作為祂聖死與復活奧蹟的標記(參閱:若十二24);聖保祿宗徒則用同樣的意象,來談 論肉身的復活:「播種的是可朽壞的,復活起來的是不可朽壞的;播種的是可羞辱的,復活起來的是光榮的;播種的是軟弱的,復活起來的是強健的;播種的是屬生靈身體,復活起來的是屬神的身體」(格前十五42~44)。復活的希望是復活基督帶給世人的浩光,因為「如果我們只在今生寄望於基督,我們就是眾人中最可憐的了。但是基督從死者中實在復活了,做了死者的初果」(格前十五19~20)。那些藉著「同祂相似的死亡」(羅六5),而在愛中與祂親密結合的人,也要同祂的復活結合,以進入永生(參閱:若五29)。「那時,義人要在他們父的國裡,發光如同太陽。」(瑪十三 43)

2. 我們行善不要厭倦

基督的復活,以永生的「極大希望」在我們的時代種下救恩的種子,使得人在現世也充滿了期盼(參閱:本篤十六世《在希望中得救》,3、7)。因夢想破滅而感到失望痛苦,對眼前的挑戰感到憂慮,對於自己的資源貧乏感到洩氣,都會使我們不禁將自己藏身於自我中心的心態當中,對他人的痛苦漠不關心。確實,即使是最富足的資源也有其限度:「少年人能疲倦困乏,青年人能失足跌倒」(依四十30)。然而,天主能「賜給疲倦者力量,賜給無力者勇氣,……仰望上主的,必獲得新力量,必能振翼高飛有如兀鷹,疾馳而不困乏,奔走而不疲倦」(依四十29、31)。四旬期召喚我們把信心和希望都放在天主身上(參閱:伯前一21),因為只有當我們雙目注視著復活的基督(參閱:希十二2),我們才能回應宗徒對我們「行善不要厭倦」(迦六9)的懇求。

我們祈禱不要厭倦。耶穌教導我們「應時常祈禱,不要灰心」(路十八1)。我們祈禱,是因為我們需要天主。相信自己什麼也不需要,這是一種很危險的錯誤觀念。這次的疫情,若能讓我們更意識到個人和社會的脆弱,就願這個四旬期讓我們體驗到「相信天主」所帶來的慰藉;沒有天主,我們就不能存立(參閱:依七9)。沒有人能獨自獲得救恩,因為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都身處歷史的風暴當中。2 當然,若是沒有天主,誰也不能獲得救恩,因為唯有耶穌基督的逾越奧蹟能戰勝死亡的污水。信仰並不能使我們免除生活的重擔和煩憂,但能讓我們在基督內與天主結合,並懷著不致失望的極大希望,來面對這一切,而基督給我們的保證,就是天主藉著 聖神傾注在我們心中的愛。(參閱:羅五1~5)

 我們對抗生命中的惡不要厭倦。願四旬期所要求的身體的齋戒,能強化我們的精神,對抗罪惡。讓我們能在懺悔與和好聖事中不斷地祈求寬恕,知道天主永遠樂於寬恕我們。3 讓我們對抗貪慾不要厭倦,因為這種軟弱會讓我們變得自私並導向各種邪惡,在歷史軌跡上我們能看到各種引誘男女犯罪的方法(參閱:《眾位弟兄》,166),其中一項就是對數位媒體上癮,那會使人際關係變得薄弱。四旬期是一個有利的時機,讓我們抵抗這些誘惑,並透過與有血有肉的人接觸交流(同上,50),從而培養更加完整的人際溝通形式。(同上,43)

我們對近人積極行善不要厭倦。在這個四旬期,讓我們喜樂地施與,以實踐善行(參閱:格後九7)。那「供給播種者種子,而又供給食糧作吃食」(格後九10)的天主,讓我們每一個人不但有食物可吃,而且也能慷慨地對他人行善。雖然我們一輩子都能行善,但讓我們善用四旬期,去關心那些與我們接近的人,並伸手援助那些在生命路途上受傷的弟兄姊妹(參閱:路十25~37)。四旬期是一個恩寵的時期,好使我們去尋找那些有需要的人,而不是躲避他們;去接觸那些需要以關懷的耳朵及善言相待的人,而不是忽視他們;去探訪那些孤單的人,而不是遺棄他們。讓我們以行動來實踐我們的召叫:對一切人行善,並花時間去愛窮人和有需要的人,愛那些被遺棄、受排斥的人,那些受歧視,被邊緣化的人。(參閱:《眾位弟兄》, 193)

3. 「如果我們不鬆懈,到了適當的時節,必可收穫。」

每年的四旬期都提醒我們:「行善並非一勞永逸的事,而愛、正義和團結關懷亦非如此,我們必須每天為此努力」(《眾位弟兄》,11)。讓我們祈求天主賜給我們如農夫般的耐心和毅力(參閱:雅五7),一步一腳印地持續行善。如果我們跌倒,讓我們向天父伸出手來,因為祂一定會拉我們一把。如果我們不慎迷失,如果我們受到邪惡者的誘惑,我們不要猶疑,要立刻轉向天主,因為「祂是富於仁慈的」(依五五7)。在這個悔改的時期,藉著天主的恩寵和教會的共融,讓我們持續行善不要鬆懈。行善的土壤是由齋戒所預備,以祈禱澆灌,並因愛德而豐足。我們要堅定地相信「只 要我們不放棄,在適當的時機我們就會收成」,同時,因著堅忍,我們能獲得所應許的(參閱:希十36)自身的得救,以及他人的得救(參閱:弟前四16)。基督為了我們的緣故而付出生命(參閱:格後五14~15),我們若能培養對所有人的兄弟情誼,我們便與基督結合為一,並能預嘗天國的喜樂,那時,天主將成為「萬物之中的萬有。」(格前十五28)

願童貞瑪利亞──她孕育了救主,並把「一切事默存在自己心中」(路二 19),為我們祈求忍耐的恩賜。願她以慈母的臨在陪伴我們,好能在這個悔改的時節帶來永恆救恩的果實。

教宗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1年11月11日,都爾‧聖瑪定主教紀念日

(台灣明愛會 恭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參閱:聖奧思定,《道理》243,9,8;270,3;En. In Ps. 110,1。

2 參閱:教宗方濟各舉行的特殊祈禱時刻,2020年3月27日。

3 參閱:三鐘經講道,2013年3月17日。

來源:vatican.va

與烏克蘭人民在祈禱中共融

成為基督的福傳者,就是成為正義的推動者,來為所有人帶來和平。俄羅斯今天入侵烏克蘭預示著摧毀的訊息,這是一個衝著和平及反對和平的君王的訊息。

願烏克蘭人民深知我們是團結一致的,不論心靈和精神上,在他們正在活於痛苦的這一刻,與他們一起祈禱。

此外,請與我們一起祈禱支持北約(NATO: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領導人,以及整個歐洲的所有正義力量,因為他們熱切地履行自己的角色和責任,願最終以和平解決歐洲大陸當前的危機。 

我們面對著正在發生並關乎到全人類有著可怕的影響,請盡我們所能來實現和平。

 

願護慰者迅速救援;

願人們有足夠的恩典;

願智慧與機智來導引一切的行動,

得以邁向和平、自由、和諧和充滿愛的新秩序。

 

在主內的弟兄,

霍格提神父(耶穌會會士)
Fr. Alan Fogarty, SJ
行政總監
鹽與光天主教傳媒機構

教宗呼籲2022年3月2日(聖灰禮儀日)為烏克蘭祈禱和守齋

圖片:vatican.va

2022年2月23日,教宗方濟各在公開接見活動中呼籲大家在2022年3月2日(聖灰禮儀日)為烏克蘭的和平去祈禱和守齋。

教宗說:「烏克蘭局勢不斷惡化,我心痛不已。儘管過去幾週進行了外交努力,但越來越令人擔憂的情況正在出現。世界各地的許多人和我一樣都感到痛苦和擔憂,所有人的和平再次受到黨派利益的威脅。

我呼籲那些有政治責任的人在上主面前認真檢察自己的良心,上主是和平之主,而不是戰爭之主;衪是所有人的父親,而不僅僅是一些人的父親,衪希望我們成為兄弟而不是敵人。我祈求有關各方面不要採取任何會給人民帶來更大痛苦、破壞國家間的共存、破壞國際法的行動。

現在我想呼籲所有人,無論是信徒還是非信徒。耶穌教導我們用上主的武器,即「祈禱和守齋」來應對那暴力的惡魔般的無知。我邀請大家在3月2日,即聖灰星期三,為和平而守齋。我鼓勵信徒在那天以一種特殊的方式來奉獻自己,全神貫注地祈禱和守齋。願聖母和平之后保護世界免受戰爭這愚蠢的行為。」

來源:vatican.va

中文翻譯:Rodney Leung, 鹽與光傳媒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七周 星期四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谷9:41-50

「誰若因你們屬於基督,而給你們一杯水喝,我實在告訴你們:他決不會失掉他的賞報。誰若使這些信者中的一個小子跌倒,倒不如拿一塊驢拉的磨石,套在他的脖子上,投在海裏,為他更好。倘若你的手使你跌倒,砍掉它!你殘廢進入生命,比有兩隻手而往地獄裏,到那不滅的火裏去更好。倘若你的腳使你跌倒,砍掉它!你瘸腿進入生命,比有雙腳被投入地獄裏更好。倘若你的眼使你跌倒,剜出它來!你一隻眼進入天主的國,比有兩隻眼被投入地獄裏更好,那裏的蟲子不死,火也不滅。因為所有的人都要用火醃起來。鹽是好的;但鹽若成了不鹹的,你們可用什麼去調和它﹖在你們中間當有鹽,又該彼此和平相處。」

反省

《尋找寶藏》

今日福音耶穌說,若然我們身體任何部份令我們犯罪跌倒,我們甚至可以不惜一切廢掉它,以免為它們所累而犯罪,被投入地獄。耶穌的教誨,為我們帶出了做人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在世間努力贏取天國的福樂。若然我們還是終日營營役役地,追求世間的榮華富貴,金錢財富,權力地位而忘記主的教導,喪失自己靈魂,最終被投入地獄,那真是悲慘極了。從今日起,願我們都保持醒悟,在俗世中,積聚天上的財富,而非俗世的財寶,將來同享天福,願彼此共勉。

主耶穌,求祢幫助我們懂得潔身自愛,依著祢的教導生活,好能贏取祢天國的永恆產業,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教宗公開接見:老年要求尊嚴,不僅有護理,也應有生存計劃

圖片:vatican.va

2022年2月23日,教宗方濟各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以「老年的意義和價值」為主題,開始新一輪的要理講授。教宗指出,年長者對社會是一種祝福,青年應與他們交談,免得落入迷惘的境地,而老年的生命也有其富饒之處,因此斷不可陷於沮喪。

教宗首先表示:「我們處於一個以人口下降為標誌的時代,年長者實為一個『新群體』。但在人類歷史上我們從未有過如此衆多的人群。被丟棄的危險甚至更常出現。事實上,年長者往往被視為一個負擔。在疫情的第一個階段,正是這些年長者付出的代價最大。他們已經屬於最弱勢且被忽視的人群,活著的時候我們沒有過多地注意他們,我們甚至也沒看到他們死亡。」

接著,教宗提到關於年長者的權利和社會的責任,說明:「這憲章是各國政府而非教會撰寫的,它為瞭解年長者擁有的權利是有益的。」教宗認為:「談年長者的問題並非只涉及數量上的變化,它表明不同年齡人的團結處在危急中。換句話說,年長者的問題是為明瞭和重視人的整體生命的實際參照點。」

「在當今社會中,兒童、青年、成年人及年長者一起生活共處,但比例發生了改變。長壽形成了大量的人,在世界上的許多地區,兒童的數量極少。這種不平衡的狀態造成許多後果。青壯年成了主流文化的唯一模式,這是一個自成一體、永遠保持年輕的個體。」

因此,教宗問道:「難道青春真的涵蓋了生命的全部意義,而年老只是代表生命的空虛和喪失?推崇青春是唯一相稱於實現人類理想的年齡,再加上對老年的輕視,視其為脆弱、衰退、殘疾,這不正是20世紀極權主義的主要典型,難道我們忘記了這一點?」

除了這些問題,教宗又提出另外幾個問題:「長壽在結構上對個人、家庭和社會的歷史加重了負擔。但我們必須捫心自問:長壽的精神品質和團體意識是符合這個事實的思想和愛的考量嗎?難道年長者需要為他們依靠別人而頑强地生存去請求原諒嗎?還是應為他們給所有人的生命意義帶來的恩典而受到敬重呢?」

「的確,在生命意義的呈現上,尤其在所謂的發達文化中,老年的份量不大。這種年齡的人被視作無法提供特別的貢獻,本身活著也無意義。此外,沒有鼓勵人們去尋找他們,也沒有教育團體去認可他們。總之,老齡是社會空間的一個特定部分,佔了一個人生命中三分之一的時間,有時有一些護理方案,卻沒有生存計劃。」教宗强調:「這是思考、想象力和創意上的一個空白。在這種丟棄文化中,年長者好似被丟棄的物品。」

教宗也告誡:「不錯,青春是極美好的,但青春永存則是一種極危險的幻覺。年長者有著與年輕人同樣的重要性和美妙。我們必須記住這一點:代際同盟是我們失去的恩典,在這丟棄文化和講求生產率的文化中,必須重新找回這份恩典。」

教宗談到一個實際存在的危險:「若年長者抗拒聖神,埋沒他們過去的夢境,年輕人就再也無法看到他們為走向未來必須要做的事。相反地,若年長者傳授他們的夢境,年輕人就能看清他們必須採取的行動。」

「同樣,若年輕人不再詢問年長者的夢境,低頭盯著那些不超過他們鼻子的願景,就會很辛苦地承受他們的時下和肩負他們的未來。如果祖父母們屈服於他們的傷感,年輕人便會更加依賴他們的智能手機。屏幕可能還亮著,但生命卻提前熄滅了。疫情最嚴重的後果不正是年輕人的迷惘嗎?」

「因此,需要汲取年長者的智慧,他們擁有能夠運用的已經生活過的生命資源。」教宗問道:「年長者自己會不會袖手旁觀,看著年輕人失去願景,還是陪伴他們,給他們的夢境加熱?」他又對也許感到氣餒和泄氣的年長者們說:「老年 應作為一種奉獻來活出生命的意義,而不是得過且過地去耗盡。」

「如果不恢復人性上應有的生命尊嚴,老年就注定要在沮喪中封閉自己,使人人都失去愛。人類和文明的這一挑戰要求我們作出努力並請求天主的幫助。我們要祈求聖神的幫助。對生命中所有年齡段而言,老年是一份恩典,是成熟和智慧的恩典。」

教宗最後强調:「年長者不只是占據了智慧的位子,也應與年輕人交談,這很重要。年輕人必須與年長者交談,這是將為人類傳遞智慧的橋樑。祖父母們如同樹木的根,他們全部的生命都在那裡。年輕人如同花朵和果實。如果汁液,即這來自樹根的汁液不來,他們就永遠不會開花。」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進教之佑驛站:聖玻里加紀念日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谷9:38-40

那時,若望對耶穌說:「師傅,我們見有人以祢的名字驅魔,我們就禁止他,因為他不是我們的人。」耶穌回答他說:「不要禁止他!因為沒有人會以我的名行奇蹟,又立刻說我壞話的。誰不反對我們,就是贊同我們。」

反省

《唯我獨尊?》

按照馬爾谷福音中記載的,有人因主之名而驅逐魔鬼,門徒們卻因此而禁止他之所以為,因為一者為了維護他們師傅的名聲,二者也為保護他們自己的特權。

在他們滙報師傅時,問及耶穌認為此等作風是否合理。照耶穌的高見,他卻解釋這是作天父和他所喜悅的事。因為承認耶穌和他的權威和能力,便沒有什麼反對他了。況且,魔鬼更因此而息事寧人,承認了這個方式,因生敬畏而逃之夭夭。這豈不是更加强宣揚基督和基督教義的動力嗎?

由此可見,「誰不反對我們,就是傾向我們」之意,表示耶穌不會是唯我獨尊的,而是喜歡更多的人「因主之名」而行事,邀請更多的代理替天行道,以祈禱及齋戒行驅魔。如果耶穌有更多的「代理人」執行職務的話,不是會使魔鬼不能如此就範,處處得逞的嗎?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聖人生平

聖玻里加是聖若望宗徒弟子,一般稱為宗徒時代教父。他追隨宗徒左右,親受宗徒的訓誨。在教會所佔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聖玻里加也曾收錄若干門徒,其中最著名的是聖依勒內和巴皮亞兩位。當福祿里諾(亦為聖人門徒之一)為邪說所迷惑時,聖衣勒內指責他說:「這些邪說絕不是聖玻里加所傳授的教義。我記得很清楚:當年聖玻里加怎樣向我們講述聖若望和其他幾位曾目睹主耶穌的先賢親口傳授給他的教義。」
聖玻里加疾惡如仇。某日,與異端教徒馬西洪在羅馬迎面相逢,聖人佯作未見。馬西洪大怒,呼喊道:「怎麼你不認識我嗎?」聖人答道:「我認識你,你是撒旦的長子。」聖依勒內解送羅馬時,道經史米納,聖人前往晉謁,以口親聖衣勒內的鎖鏈。聖衣勒內自知此行必死無疑,便將安提約基教會托聖人照顧。聖人又奉聖依勒內之命,致書亞細亞各教會,這封書信是初期教會的重要文獻,在聖熱羅尼莫時代(五世紀)常在亞細亞各教會公誦。
羅馬皇帝安東南的時代,亞細亞掀起嚴重的教難。日曼尼古斯和他的伴侶解往競技場,忠貞不屈,被猛獸咬死那時,場內觀眾中突然有一人高呼:「大家去提玻里加來,置之死地。」一呼百應,暴徒湧往捉拿聖人。先是三日前,聖人在神視中目睹自己的枕頭著火,自知將遭火刑。

聖玻里加大踏步向廣場前進,那時群眾都聚在那裡,總督也已在廣場設了公堂,準備公審聖人。

中途,突然有巨聲來自天上:「玻里加,你發揮堅強的精神,發出大丈夫的精神來!」玻里加到了廣場,總督勸他背教,辱駡基督的聖名。

聖人坦然答道:「我已侍奉了基督八十六年,我怎麼能辱駡我的君王,我的救主?」

總督見勸說無效,就出言恐嚇道:「我已預備了猛獸,你還不背教?」

聖人說:「你儘管放猛獸出來好了。」

總督說:「你不怕猛獸,我就用烈火活活把你燒死。」

聖人答道:「現世的火只能焚燒一時,不久就熄滅了;唯有那地獄永罰之火,才是永不熄滅的。」

聖人說話時,神色坦然,容光煥發,恍如天神一般。總督看了,不由肅然起敬,群眾亂嚷要用火燒死聖人,在場內堆起木柴。刑吏過來,想把他的身體捆綁在柱上。聖人不慌不忙的說道:「你們不必如此,天主既賜我以火刑殉道的洪恩,一定會賞賜我勇力忍受火刑。」說罷,他就舉目向天祈禱,他剛說到「阿們」二字火已熊熊上升。根據在場目睹者的記述:火焰圍繞著聖人,並不燒及他的身體。旁觀者見聖人在烈焰中毫髮無損,莫不嘖嘖稱奇。官吏無法,下令用長劍刺死聖人,並將遺體投入火中焚燒。事後,信友將聖人骨骸領出,珍逾珙壁。聖人殉難日期為一五五年或一六六年二月二十三日。

來源:我靈讚頌主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教宗方濟各:移民也能建設世界的未來

「與移民和難民共建未來」這是教宗方濟各為第108屆世界移民與難民日文告選擇的主題,聖座新聞室於2022年2月22日予以公布,本屆移民與難民日將於今年9月25日主日舉行。宗座促進人類整體發展部移民與難民部門發表公告,表明這個主題意在强調,「我們衆人都蒙召作出承諾,以行動來建立一個符合天主計劃的未來,不將一個人排除在外」。

該部門强調文告主題的兩個詞,即「建設」和「與」。公告解釋道:「這兩個詞意味著承認和推動移民和難民對未來的建設能作的貢獻,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建設確保衆人整體發展環境的世界。」教宗的文告將分為6個副標題,並將「深入探討移民和難民對增進社會、經濟、以及社會和教會團體的文化和精神層面作貢獻的一些重要成分,包括實際和潜在的貢獻」。

籌備世界移民與難民日的工作將於3月底啓動,為了支持這項慶祝活動,宗座移民與難民部門將展開宣傳活動,透過多媒體輔助工具、信息材料和神學反思,幫助人們正確瞭解教宗這份文告的主題和副標題的意涵。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進教之佑驛站:建立聖伯多祿宗座慶日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瑪16:13-19

耶穌來到了斐理伯的凱撒勒雅境內,就問門徒說:「人們說人子是誰?」他們說:「有人說是洗者若翰;有人說是厄里亞;也有人說是耶肋米亞,或先知中的一位。」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西滿伯多祿回答說:「你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主。」耶穌回答他說:「約納的兒子西滿,你是有福的,因為不是肉和血啟示了你,而是我在天之父。我再給你說:你是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決不能戰勝她。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放。」

反省

《積極尋找天主》

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可能經歷過不被父母親重視的經驗,我們就會對無限愛我們的天父有所懷疑,在賞或罰的體系長大的人,他們對信仰也帶著同樣的心情去理解;在身上發生開心的事,就是天主在讚賞他;若是發生不愉快的事,那就是天主在懲罰他。這些想法都扭曲了天主的真面貌,難怪許多基督徒都聽不到天主的指示,也分不清天主對他們的旨意。其實,天主正在積極地向我們啟示自己,透過聖言和聖事啟示祂的真面貌。但我們是否有聽進去呢?主耶穌在今日問宗徒們說:「你們說我是誰?」伯多祿的回答:「祢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這讓耶穌非常開心,因為耶穌認出這答案是天父啟示給他的,而不是伯多祿想出來的。認識天主是一份祂給我們的禮物,我們只要追尋,只要渴望,我們才會真正認識到自己的美好和價值。

主,在祢身上我們看到天父的愛,求祢助我們撇下偏見去認識祢。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七周 星期一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谷9:14-29

那時候,耶穌同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下山,來到門徒那裡,看見一大群人圍著他們,經師和他們正在辯論。全民眾一看見了耶穌,就都驚奇,立刻向前跑去問候他。耶穌問門徒說:「你們和他們辯論什麼?」人群中有一個回答說:「師傅,我帶了我的兒子來見你,他附著一個啞巴魔鬼;無論在那裡,魔鬼抓住他,就把他摔倒。他就口吐白沫,咬牙切齒,並且僵硬了。我曾請你的門徒把魔鬼逐出,他們卻不能。」耶穌開口向他們說:「哎!無信的世代!我與你們在一起要到幾時呢?我容忍你們要到幾時呢?帶他到我這裡來!」他們就把孩子領到耶穌跟前。魔鬼一見耶穌,立時使那孩子拘攣了一陣,那孩子便倒在地上,打滾吐沫。耶穌問他的父親說:「這事發生在他身上有多少時候了?」他回答說:「從小的時候;魔鬼屢次把他投到火裡或水裡,要害死他。但是,你若能做什麼,你就憐憫我們,幫助我們吧!」耶穌對他說:「『你若能』,為信的人,一切都是可能的!」小孩子的父親立刻喊說:「我信!請你補助我的無信吧!」耶穌看見群眾都跑過來,就叱責邪魔說:「又聾又啞的魔鬼,我命你從他身上出去!再不要進入他內!」魔鬼就喊叫起來,猛烈地使那孩子拘攣了一陣,就出去了;那孩子好像死了一樣,以致有許多人說:「他死了!」但是耶穌握住他的手,拉他起來,他就起來了。耶穌進到家裡,他的門徒私下問他說:「為什麼我們不能趕他出去?」耶穌對他們說:「這一類,非用祈禱【和禁食】,是不能趕出,去的。」

反省

《信》

耶穌派遣門徒外出傳揚福音,並賜予他們降魔伏妖及治病的權能。「他們就出去宣講,使人悔改,並驅逐了許多魔鬼,且給許多病人傅油,治好了他們。」(谷6:12-13)但今次門徒可謂碰壁了,對付這個啞巴魔鬼束手無策,以致遭受質疑和埋怨。未能驅逐惡魔是因為孩子的父親信德薄弱,同時也是門徒驅魔功力未夠所致。

「『你若能』,為信的人,一切都是可能的!」(谷9:23)耶穌一言驚醒信德薄弱的父親,補助他的無信,最終所求能如願以償。同時門徒也得師傅提點,明白未能驅魔的原因,是缺乏祈禱和禁食。不要忙於福傳而忽略靈性的修煉,要熱切祈禱,克己守齋,心靈不受物慾支配,全心信靠天主,皆因一切驅魔治病的能力,都是來自天主聖父。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大自然靈修:常年期第七主日【愛無差別】福音經文反省

常年期第七主日
【你們應當慈悲,就像你們的父那樣慈悲。】
(路
6:36)  

今天耶穌講出了從天主的角度看「愛」的其中一個特質。對於那些我們不認識的人,沒有關係的人,甚至與我們不和的人,耶穌都教導我們要善待他們。如果我們只對我們喜歡的人好,那有什麼特別呢?這種無私的、徹底的、甚至超越人性自然傾向的愛,它的根源到底是什麼?

在創世之時,天主是以祂的愛創造了萬物,愛祂的一切所造(智11:27)。即使亞當厄娃,或是加音犯罪,天主的確有作出處罰,不過依然愛惜及祝福他們(創3;4:1-6);當耶穌無辜被釘十字架時,祂依然向天父祈求寬恕迫害祂的人(路23:34)。

天主沒有把人分類,其實天主設計的大自然本來就是如此:「太陽光照惡人,也光照善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瑪5:45)。甚至一花一草一木,或一條微不足道的小蟲子,祂都希望萬物能夠回到祂的懷裡(哥1:19-20)。

話雖如此,這是否只是一種遙不可及的理想主義?不過我們能夠從聖言、祈禱、聖體或修和聖事獲得去愛的力量。或最少可以讓我們嘗試,為那些我們本來不願意善待的人祈禱。

讓我們一起祈禱:

慈悲的天父,從耶穌的教導中,我們認識到自己對愛的有限性。求祢幫助我們向祢無限的愛學習,實踐我們信仰的精神。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亞孟。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