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公開接見:為了愛需要擺脫偶像的束縛

出谷紀20:3-5

除我之外,你不可有別的神。不可為你製造任何彷彿天上、或地上、或地下水中之物的雕像。不可叩拜這些像,也不可敬奉。

2018年8月1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要理講授中,教宗解釋天主十誡第一誡的意涵,即「除天主之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出20:3)。這意味著,我們只可恭敬天主,不可拜偶像。

教宗闡明:「拜偶像是把原非天主的一切予以神化。它不僅指異教的虛假崇拜,也對信仰常是一個恆常的誘惑。(《天主教教理》2113條)」

教宗解釋道:「崇拜偶像首先與那傾向於成為一種迷戀和執念的憧憬有關。偶像實際上是將自己投射到物件或計劃中。例如,這種動態經常用於廣告:我看到的不是物件本身,而是在那汽車、那智能手機、那個角色,或其它事物中感覺到自我實現和回應我基本需求的途徑。我尋求這途徑,談論它並思索它;那擁有這物件或實現這計劃,以及獲得這地位的念頭似乎是一種能獲得幸福的美妙途徑,一座能抵達上天的塔(創11:1-9)。於是,我們讓一切都為那個目標運作。」

教宗說:「拜偶像的第二個階段具有摧毀性,因為偶像需要一種祭禮。我們叩拜這些偶像,犧牲一切。在遠古時代是用人來祭獻偶像的,但今天也如此:人為了事業而犧牲子女,忽視他們,甚或不生育子女;愛美也要求人作出犧牲,有些人,有些女人為了化妝而花費了多少錢啊!。成名則要求人犧牲自我、自己的純貞和真實。」

「金錢竊取人的生命,享樂帶來孤獨。經濟結構為獲得更多的利潤而犧牲人的生活。我們想到有多少人沒有工作。為什麼?因為有時那個企業的雇主決定辭退員工,希望藉此賺取更多的錢。這就是金錢偶像在作怪。」

「崇拜這偶像的人活在虛偽中,言論和行為都是別人所期望的,因為那讓自己成名的偶像迫使他這樣做。儘管贏利增加了,生活卻被摧毀,家庭受到摧殘,青年沉溺於摧毀性模式的魔掌中。此外,吸毒也是一種偶像。多少青年崇拜這吸毒的偶像,卻損害了健康,甚至摧殘了生命。」

最後,教宗談到崇拜偶像的第三個、也是最悲慘的階段,指出偶像奴役人,向人承諾幸福的生活,卻不予以兌現。

教宗說:「我們發現自己生活在那個事物或那個憧憬中,陷入自我摧毀的漩渦內,期待一種從未實現的結果。親愛的弟兄姐妹們,偶像許下生命,但實際上卻奪去生命。真天主不索求生命,反而恩賜、贈予生命。真天主不提供我們一種對成就的投射,而是教導愛。真天主不要求子女,而是將祂的聖子賜予我們。偶像把假設投向未來,卻漠視當下;真天主教導我們活在每日具體的生活中,讓我們今天和明天,乃至今後都朝向未來行走。」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接見7萬輔祭員:你們要服事他人,懶人無法成聖

2018年7月31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接見了來自19個國家的7萬名輔祭員。他們來羅馬參加第十二屆國際朝聖活動,其主題為:「尋求和平,追隨陪伴」(詠34:15)。這些青年主要來自歐洲,還有些來自美國,甚至安提瓜和巴布達。本次朝聖活動最重要的時刻就是輔祭員與教宗方濟各的會晤。教宗首先與青年對話,回答了他們的五個問題,然後主持聖道禮儀,並在禮儀結束時講道。教宗勉勵青年不要懶惰,走成聖之路。

一位塞爾維亞男孩用匈牙利語問教宗:「我們願意為上主和近人服務。但做善事並不容易,我們還不是聖人。我們怎樣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將我們的服務轉化為具體的愛德工作和通往聖德的道路呢?」

教會回答說:「做善事和成聖總是非常難,但成聖的道路上沒有懶人。為了走向成聖,耶穌給了我們一個簡單的計劃,即愛天主和近人的誡命。為了實現愛的誡命,耶穌為我們指出慈悲善舉的道路。這是一條需要付出努力的道路,但人人都做得到,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捫心自問:『今天我做什麼才能滿足近人的需要?』每天為近人做一件事,無論這個近人是朋友或是陌生人,是同胞還是外國人。相信我,若能做到這一點,你們就能成為真正的聖人,你們就是透過活出基督的愛來改變世界的男女。」

另一個青年問教宗:「如何將我們在彌撒中互祝的平安帶給教會之外的人?」

教宗回答說:「尋求平安始於小事。在任何情況下我都應該問自己:『耶穌若站在我的位置祂會怎麼做?』如果我們能這樣思考,並堅定地去實現自己的想法,我們就能把基督的平安帶到每一天的生活中,我們將是和平的締造者和工具。」

一位葡萄牙女孩問教宗:「如何同時活出靈性的默觀和實際的服務?」

教宗解釋說:「我們必須以謙卑面對天主,真誠地呈現自己,毫不掩飾,毫無偽裝,承認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祈求祂讓我們更好地為祂和我們的近人服務。」

還有一位青年詢問:「如何讓那些不再參與彌撒的青年回歸基督和教會?」

教宗提醒說:「作為今日的青年,你們可以做一名懂得如何將他人引向耶穌的使徒。你們不需要說很多話,行動、親近、服務更重要。青年和其他人一樣,都需要能夠做出好榜樣、沒有索求、不圖回報的朋友。你們以這種方式讓他們感受到信徒團體的美好,因為天主住在他們中間,成為教會大家庭中一員是多麼美好。」

最後,一位德國的女孩問教宗:「為什麼信仰對你如此重要,但很多人說他們不需要天主?」

教宗回答說:「信仰必不可少,對我的生命至關重要。我想說的是,信仰如同我們呼吸的空氣。我們不會留意空氣對每一次呼吸的重要性,但一旦缺乏空氣或空氣不清新,我們就會意識到它的重要性!信仰幫助我們理解生命的意義:有一位永無止境地愛我們的,這一位就是天主。我們能夠承認天主是我們的造物主和救世主,愛天主,接納我們的生命,視之為天賜恩典。天主願意與我們建立生命的關係,我們蒙召予以回應。」

與青年的對話結束後,教宗主持了聖道禮儀,並做了禮儀講道。在當天選讀的《格林多前書》中,聖保祿宗徒勉勵信眾「一切都要為光榮天主而作」(格前10:31)。

教宗提及當天是耶穌會會祖聖依納爵羅耀拉瞻禮:「他年輕當士兵時想到自己的光榮,但他在某一刻被天主的光榮吸引時,發現那才是他生命的中心和意義。在一切事上為天主的光榮而服務是我們行動的決定性標準,最能體現這一行動的就是與耶穌建立友誼。耶穌在我們不確定哪一條是正確道路時,為我們指明方向;祂幫助我們在心中認出天主的聲音,祂在我們的良知中對我們說話,讓我們能分辨祂的聖意。天主的光榮是我們良心的指南針。」

最後,教宗總結道:「讓我們效法聖人,竭盡所能光榮天主,使弟兄姐妹得救。但你們要小心,且要牢記:在這條跟隨聖人的道路上,在這條成聖之路上,沒有懶惰青年的位置!」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三鐘經:面對世界各種饑餓的呐喊,我們不可隔牆觀望

2018年7月29日中午,教宗方濟各在宗座大樓的書房窗口主持誦念三鐘經活動,勉勵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朝聖信友做勇敢的人,效法當天福音中那個有五個大麥餅和兩條魚的孩子,願意把自己僅有的與別人分享,同時不要浪費食物。

當天的福音記述增餅奇跡,耶穌用五餅二魚讓沿著提庇黎雅海岸跟隨祂的大批群眾吃飽(若6:1-15)。

教宗評述說:「耶穌和門徒們沒有多少錢能為這大批群眾買到食物。一個被安德肋帶來的孩子願意拿出自己僅有的五個餅和兩條魚來與眾人分享。這個孩子懷有耶穌那樣的憐憫之心。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孩子!一個勇敢的孩子!他也看到了群眾,望著那五個大麥餅,心裡說:『我有這個,如果用得上我就拿出來。』這個孩子多少讓我們想到我們自己。我們想到那份勇氣:青年正是如此,他們有勇氣。我們必須幫助他們繼續持有這份勇氣。」

教宗表示:「福音繼續敘述,看到這麼多群眾,儘管處境艱難耶穌還是吩咐門徒們叫眾人坐下,然後拿起那幾個餅和魚,向天父感恩後就分給他們。眾人都吃飽了(若6:11-12)。耶穌注意到人的基本需求。這個事件由一個具體事實引起,那就是眾人餓了,耶穌叫祂的門徒們想辦法,好能讓這些人吃飽。這是具體的事實。耶穌不僅提供祂的聖言、祂的慰藉、祂的救恩,甚至祂的生命,祂也恩賜食物,照顧人的肉身。作為基督的門徒,在祂的作為面前我們不能裝作什麼也沒看到。」

教宗解釋道:「事實上,只有傾聽眾人最簡單的要求,置身於他們的具體生活處境中,我們所談論的那些更高的價值才能得到聆聽。我們是天主愛人的工具,天主愛那渴望食糧、自由、正義、和平,尤其是祂的恩寵的人類,這個愛從未缺少過。因此,福音邀請我們成為樂於和勤於奉獻的人,如同那個發覺自己有五個餅的孩子那樣說:『我拿出這個,然後你看著辦。』面對世界各地許多兄弟姐妹的饑餓,各種類型的『饑餓』的呐喊,我們不能隔牆觀望,旁若無事。宣講基督,永生之糧,這要求一種慷慨致力於關懷窮人、弱小者、卑微者和無自衛能力者的行動。這種關懷別人和愛德的行動,無論對我們個人還是團體的信仰品質乃是最好的檢驗。」

當天的福音最後提到,眾人吃飽以後,耶穌對門徒說:「把剩下的碎塊收集起來,免得糟蹋了。」

教宗籲請信友們:「省察自己是如何對待剩下的午餐或晚餐的,是將之扔掉嗎?不,不可這樣做。決不可扔掉剩餘的食物。我們可以下次接著再吃或送給能食用它的人,以及有需要的人。」

最後,教宗祈求童貞聖母瑪利亞,讓世界上得勝的是那些用於發展、糧食和團結關懷的計劃,而不是製造敵對、武備和戰爭的計劃。

教宗方濟各在三鐘經祈禱活動結束時,強烈譴責人口販運。教宗稱之為「可恥的罪行」,指出這一問題往往與移民現象有關,要求政府和民間組織採取一致行動。

教宗說:「明天是聯合國發起的世界打擊販運人口行為日。這一禍害本著勞動和性剝削、器官販運、乞討和強迫犯罪的目的,使許多男人、女人和兒童淪為奴隸。販運者和剝削者也經常使用移民路線招募新的販運受害者。所有人都有責任譴責不義並堅決反對這種可恥罪行。」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意外出現婚禮並為新人舉行婚配聖事

2018年7月14日週六,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內的聖斯德望堂為一名瑞士衛兵和一名巴西女孩舉行了婚禮。在毫不知情的狀況下,巴西籍的雷納托(Renato Dos Santos)神父和在場人士對於教宗的出現感到驚喜。事後, 雷納托神父向《梵蒂岡新聞網》表示:「當我進入祭衣房準備婚禮時,看到教宗面帶微笑地坐在那裡等候。在我的生命中從未想過,能在祭衣房裡碰到教宗。」

雷納托神父接著說:「參加婚禮的人彼此問道,他們看到的那人真的是教宗方濟各嗎?我所看到的教宗就如同一位真正的本堂神父一樣,細心照顧堂區裡的羊群。他一直是這麼做的。」

為了度圓滿的婚姻生活,教宗在彌撒講道中提到三個關鍵詞,即「開始」、「停下來」和「繼續前行」。雷納托神父對此表示:「這體現了教宗非常關心婚姻的價值。在他內有一種對婚姻聖事的關愛,該聖事組成了一個渴望把天主放在中心位置的家庭。」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padreomaroficial

教宗問候加勒比海青年:扎根於過往才能改變當下和未來

教宗方濟各在視頻訊息中勉勵加勒比海青年節的與會者表示:「愛本身蘊藏著力量,並且永存不朽(格前13:8)。在改變加勒比海家庭處境的計劃中,青年應當充分了解當下,以面對明天,而且不忘過去。」這個青年聚會每三年舉行一次,由安的列斯主教團籌辦;本屆活動於2018年7月10日至23日舉行,主題為「青年改變加勒比海的家庭」,深入反省《愛的喜樂》宗座勸諭。

教宗鼓勵青年充分了解加勒比海家庭當下面對的環境,好能加以改變;青年應當展望未來,尤其以《愛的喜樂》勸諭第四章為基礎,因為這一章是整份文件的核心所在,涵蓋了家庭向前邁進的重要綱領。教宗在談論當下和未來時,不曾忽略「過往的根基」。他期勉青年經常回顧從前,注視著自己的祖父祖母、父親母親,與他們交談」;唯有如此,才能發揮轉變的張力,帶來改變。

教宗說:「你若不扎根於過往,扎根於你的歷史、文化、家庭;你若不把根基穩固地扎在裡頭,就無法在當下或未來有所成就。根基將會帶給你前行的力量。不論是我們還是你們,沒有人是在實驗室裡製造出來的,我們都有歷史,都有根基。我們的行為舉止、我們未來將結出的果實、將創造的美好,一切都源自那些根基。」

教宗要求所有人攜手努力,堅信愛本身蘊藏著力量,並且永存不朽。在這個視頻訊息中,教宗也幽默地問青年:「你們是青春洋溢或者未老先衰?」事實上,為了應對許多重大的挑戰,需要投入青春所有的力量。

最後,教宗勸勉安於現狀的青年,起身行動並開始奮鬥。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三鐘經:每位受洗者都蒙召宣講福音

2018年7月15日主日,教宗方濟各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講解了「傳教士風格」,他首先從當天的福音談起(瑪6:7-13)。耶穌派遣十二門徒兩人一組前去各個村莊,這就像是一種實習,提前練習他們在主耶穌復活後將做的事。他指出,每位受洗者都蒙召在各種生活環境中宣講福音,他們不應當是巡演的明星,卻要因耶穌的話語而堅強。

教宗向聖伯多祿廣場上的1萬5千名朝聖者和全體基督徒講解了兩個核心層面:傳教使徒以耶穌為參考中心;傳教士風格擁有物質貧窮的面貌。教宗說:「事實上,門徒們對自己沒有任何可宣講的,他們只是耶穌的使者。福音事件所針對的不僅是司鐸,因為每位受洗者被蒙召在各種生活環境中見證基督的福音。」

教宗說:「對我們而言,只有以耶穌為永恆不變的中心,這項使命才能得以落實。這不是個別信徒、某個小組或大型群體的活動,而是教會的使命,這使命與她的上主密不可分。基督徒絕不能以『獨立自主』的方式宣講福音,他只能由基督親自委任的教會來派遣。我們正是因聖洗聖事而成為傳教士的。受洗者若覺得沒必要宣揚福音、宣講耶穌,他就不是一個好基督徒。」

「此外,十二門徒所擁有的裝備以簡陋為標準。老師希望他們是自由、輕鬆的,沒有支持、不受擁護,只相信祂所給予他們的愛,只因他們所宣講的祂的話語而堅強。棍杖和涼鞋是朝聖者的裝備,因為他們是天國的使者,不是無上權威的經理,不是捧著鐵飯碗的官員,不是巡演的明星。」

教宗提及羅馬教區多位以貧窮著稱的聖人,如聖斐理伯內利(Filippo Neri),指出:「他們不是官員或企業家,而是天國的卑微工人。然而,可能發生這種情況:他們不被聆聽和接納。這種失敗的經歷也屬於貧窮。」

教宗解釋說:「耶穌被拒絕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事件,預示了祂的使者的命運。我們只有與祂契合,死亡並復活,才能尋得福傳的勇氣。」

最後,教宗呼求天主聖言的首位門徒和傳教士聖母瑪利亞,求她幫助我們超越一切拒絕,以謙虛而容光煥發的喜悅之情把福音的訊息帶到全世界。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許多領了洗的人,活得彷彿天主不存在一樣

2018年7月8日主日,教宗方濟各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表示,天主推翻人為的各種規則。他指出,重複信仰的舉動還不夠,更要真正地跟隨耶穌和祂的聖言。

當天的主日福音講述耶穌回到本鄉納匝肋,進入猶太會堂教導會眾的事跡(谷6:1-6)。教宗當天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指出,民眾對耶穌有所抵拒,議論紛紛,因此祂在那裡只能治癒少數的幾個人。

面對耶穌的話語,納匝肋的人們竊竊私語,滿臉疑惑,甚至起了反感,因為耶穌只是個木匠之子、瑪利亞的兒子。教宗問道:「為什麼耶穌的同鄉從驚訝轉為不信,非但沒有向事實敞開心扉,反倒起了反感?對納匝肋的居民而言,天主至高無上,不可能紆尊降貴,透過一個如此平凡的人來發言!道成肉身令他們反感:天主取得肉身成為人的事件叫他們困惑,因為天主以人的頭腦去思考、以人的雙手去勞作和行動、以人的心靈去愛,祂是一位辛勤勞動、需要吃喝與睡眠的天主,成為我們中的一員。天主子推翻了人為的各種規則:不是門徒們替上主洗腳,而是上主給門徒們濯足。這是人們反感和沒有信心的原因,不僅當年,在各個時代,連今天都是如此。」

教宗表示:「耶穌帶來思維上的徹底改變,這敦促祂昨日和今日的門徒們在個人及團體生活中加以驗證。直到今天都有許多偏見妨礙人們理解事實。天主與我們相遇的形式其實往往不同於我們的期待。」

教宗提及加爾各答德肋撒修女的榜樣說:「一名微不足道的小修女走遍大街小巷收容垂死的人,讓他們能有尊嚴地離世。這名小修女以祈禱和善工行了奇事!一名女性的卑微使教會的愛德善工得以革新。她是我們時代的榜樣。因此,我們必須開啟心靈和理智,以迎接那與我們相遇的天主。這要有信德:缺少信德便會阻礙天主的恩寵。許多領了洗的人,活得彷彿基督不存在一樣:重複信仰的舉動和記號,卻不真正地跟隨耶穌和祂的福音。每個基督徒都蒙召加深這基本的歸屬感,努力以言行合一的生活為此作出見證,貫穿其中的主線始終是愛德。」

教宗然後鼓勵眾人懇請童貞聖母瑪利亞的轉禱:「祈願上主幫助我們軟化僵硬的心靈、拓展狹隘的目光,使我們向祂的恩寵敞開。」

唸經後,教宗談及前一天7日在意大利巴里度過的特殊時光,他在那裡與中東基督信仰不同教會的宗主教一起為中東地區的和平祈禱。

教宗說:「我向天主獻上感恩,因為這次聚會是很有說服力的基督徒合一標記,天主子民踴躍參與。我也向領導各教會的弟兄和他們所代表的信眾致以感激之情,他們的態度和見證著實讓我受益匪淺。我感謝巴里總主教─一位謙卑的弟兄和僕役,以及合作者們與所有信友,他們以祈禱和歡喜的臨在陪伴並支持了我們。」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為日本暴雨災害的傷亡者祈禱

日本連日來大範圍暴雨造成多地出現洪水和泥石流等嚴重災害,導致百多人死亡,近6百萬人流離失所。教宗方濟各聞訊後,致函日本人民,表達他的關懷之情。

這封由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署名的信函指出,日本的豪雨和隨之而來的嚴重洪水造成人員喪失生命及受傷,教宗聞訊後深感悲痛,向這次慘烈災情的所有災民表達真誠的關懷,尤其為亡者的安息和傷者的康復祈禱。最後,教宗也向民政當局和所有搜救人員表達他的關懷與鼓勵。

日本中部和西部的洪水氾濫和山體滑坡使遇難者人數不斷上升。據政府消息來源稱,有112人已證實死亡,並且繼續尋找80多位失蹤者。該國首相安倍晉三稱,救災工作是在與時間賽跑。日本政府已派出自衛隊、警察、消防人員和海岸警衛隊5萬4千人,全力展開救災行動和援助災民的工作。據悉,19個府縣總共撤離了590萬人,3萬居民被迫在接納中心過夜。岡山縣是受本次洪災影響最嚴重的區域,那裡的一千多人逃到屋頂,避難後獲救。

此外,首相安倍晉三取消了原定於週三11日對歐洲和中東的訪問計劃。日本很多汽車公司也暫停生產鏈的組裝工作。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方濟各:中東除了和平,別無選擇

2017年7月7日,教宗方濟各結束在意大利巴里的大公祈禱活動時表明:「在痛苦之極的中東之夜,和平的實現靠的是聆聽和對話的真正意願,而不是圍牆所維持的休戰和武力測試。」

他在聖尼各老大殿前強調:「中東除了和平,別無選擇。相遇的藝術應勝過衝突的策略,戰爭的怒吼應化為和平的歌聲。為實現這局面,當權者應堅決果斷地為和平,而不是為自身利益服務,這很重要。不可再以眾多人的性命換取少數人的利益了!不可再佔取土地而讓其他民族遭受折磨了!不可再讓局部真理壓制人的希望了!不可再利用中東而謀取與中東不相干的利潤了!」

教宗指出:「戰爭首先是使窮人遭殃的一塊傷疤。我們想到處在苦難中的敘利亞。戰爭是權欲和貧窮的後果。唯有放下霸權的思維和根除貧窮才能消除戰爭。此外,許多衝突也是受到原教旨主義和狂熱主義的煽動。但暴力總是受到武器的滋養,換言之,我們不能一面高喊和平,卻在暗中繼續進行沒有約束的武備競爭。這是一份壓在各國,尤其是那些強國良知上的極其重大的責任。」

為了開啟和平道路,教宗要求:「要讓少數群體受到保護,確保他們享有共同國籍的權利。基督徒也是享有同等權利的正式公民。」

談到耶路撒冷,教宗重申:「聖城的現狀需要按照國際社會的決定而受到尊重。只有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經由談判的解決途徑,才能帶來穩定與持久的和平,確保這兩個國家的人民和睦相處。」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方濟各:中東如果沒有基督徒就將不再是中東

2018年7月7日,教宗方濟各與中東基督信仰各教會團體的領袖齊聚意大利巴里、向近東敞開的窗口,在這座海港城市為和平舉行大公祈禱活動。

教宗說:「在這座相遇和接納的城市裡,我們心繫著我們的教會、各民族,以及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許多人。在巴里的濱海區,一望無涯的大海促使在場眾人掛念著中東、文明的十字路口、各大一神宗教的搖籃。」

教宗說:「在那裡,上主『使旭日由高天向我們照耀』(路1:78);信德之光由那裡廣傳到全世界;靈修精神與修道生活的清泉從那裡湧出。那裡保存著獨特的古老禮儀,以及聖藝與神學的無價之寶;那裡存留著偉大聖祖們的信德遺產。這傳統是我們必須竭盡全力守護的珍寶,因為中東擁有我們精神的根基。然而,諸多破壞的跡象不幸出現在這璀璨的區域。籠罩中東的黑暗日漸增厚,近年來尤其如此。那黑暗是戰爭、暴力與毀滅,是佔領和各種形式的原教旨主義,是被迫遷徙及離棄;許多人沉默以對,很多人淪為共犯。」

教宗指出:「中東的百姓離鄉背井。我們信仰內弟兄姊妹的臨在恐怕會從此消失,地區的面貌遭受損毀,因為中東如果沒有基督徒就將不再是中東。基督徒乃是世界之光。但基督徒不僅在周圍明亮時,也在歷史的黑暗時刻作世界的光,不屈服於周遭的一片漆黑,卻給希望的燈芯添加祈禱與愛的燈油。」

接著,教宗祈求和平之恩說:「我們同心合意祈禱,懇求天上的主恩賜和平,那是地上強權至今無法找到的和平。從尼羅河到約旦河谷,經過歐朗提斯河,直到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的河,《聖詠》的呼聲四處迴響著:『祝你平安!』(詠122,8)」

「為了蒙受苦難的弟兄姊妹,為了各民族和各信仰的朋友,我們再次高呼:『祝你平安!』我們與聖詠作者一起特別為耶路撒冷祈禱和平,它是天主鍾愛的聖城,卻被人類傷害,上主至今仍為它哭泣:『祝你平安!』」

最後,教宗祈求道”「冷漠會殺人,而我們願意成為那對抗冷漠謀殺現象的聲音。我們願意替人微言輕、替只能飲泣吞聲的人發聲,因為中東今天在哭泣、受苦、沉默,而其他尋求權力和財富的人則在踐踏中東。為了弱小、卑微、受傷,以及天主站在他們身邊的人,我們懇求『天賜平安!』」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