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的靈魂安息祈禱禱詞

CNS photo/Hannah McKay, Reuters

【為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的靈魂安息祈禱 】

全能的上主,

祢是所有人類生命的主宰;

祢賞賜了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

悠長和快樂的在位時期,

請祢寬免她的罪過,

讓她得以進入永恆的生命,

就如祢對所有以洗禮之水

和聖神德能重生的人所恩許的。

因祢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祂和祢及聖神,

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望主賜之永安,而以永光照之。

願她得到靈魂的安息。

凡諸信者靈魂,賴天主仁慈,息之安所。

亞孟。

【Prayers for the repose of the soul of Queen Elizabeth II】

Almighty God,

You are the author and sustainer of all human life;

grant that your servant, Elizabeth our Queen,

whom you granted a long and happy reign

as Monarch of these lands may be forgiven her sins

and rewarded with that eternal life promised to a

ll those born again in the water of baptism and power of your Spirit.

Through our Lord Jesus Christ, your Son,

Who lives and reigns with you in the unity of the Holy Spirit

God, forever and ever,

Amen.

Eternal rest, grant to her O Lord,

And let Perpetual light shine upon her.

May she rest in peace.

Amen.

May her soul, and the souls of all the faithful departed,

Through the mercy of God, rest in peace.

Amen.

 

來源:

Catholic Bishops’ Conference (England and Wales)
天主教英格蘭和威爾士主教團

中文翻譯:沸點

 

教宗方濟各哀悼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CNS photo/Maria Grazia Picciarella, pool

2022年9月8日(聖母誕辰紀念日),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駕崩,享年96歲。她是英國的君主,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在位長達70年,於2022年6月2日慶祝她的白金禧年。她也是英格蘭教會的最高領袖,一位基督宗教信仰的捍衛者。現年73歲的王儲查理斯(Prince Charles)繼位成為英國新國王,名號為查理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英國全國哀悼期開始,英女王的葬禮預料在10天後舉行。

在她去世後不久,教宗方濟各向查理斯三世國王,就其母親去世發唁電。

「得知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陛下逝世,我向陛下、王室成員、英國人民和英聯邦人民表示深表哀悼。」

教宗表示,他與所有哀悼女王的人一樣,「為已故女王的安息祈禱,向她不遺餘力地為國家和聯邦的益處而服務一生致敬,她是忠於職守的榜樣,她是對耶穌基督的信靠忠實見證和對衪所應許的懷有堅定希望。」

教宗方濟各也將「她高尚的靈魂」托付給仁慈的天父。

教宗也向查理斯三世國王表示:「我向陛下保證,當您現在承擔作為國王的崇高職責時,全能的天主會以衪永恆的恩典來扶持您。在您和所有懷念您已故母親的人身上,我祈求充滿神聖的祝福,以作為在主內得到安慰和力量的保證。」

Britain’s Queen Elizabeth II — seen arriving at the State Opening of Parliament with Prince Charles in London Oct. 14, 2019 — died Sept. 8, 2022, at the age of 96. The prince, her successor, will be known as King Charles III. (CNS photo/Toby Melville, pool via Reuters)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中文翻譯:Rodney Leung, 鹽與光傳媒

進教之佑驛站:聖母誕辰紀念日 福音反省

瑪1:1-16,18-23

亞巴郎之子,達味之子耶穌基督的族譜:亞巴郎生依撒格,依撒格生雅各伯,雅各伯生猶大和他的兄弟們;猶大由塔瑪爾生培勒茲和則辣黑,培勒茲生赫茲龍,赫茲龍生阿蘭,阿蘭生阿米納達布,阿米納達布生納赫雄,納赫雄生撒爾孟,撒爾孟由辣哈布生波阿次,波阿次由盧德生敖貝得,敖貝得生葉瑟,葉瑟生達味王。達味由烏黎雅的妻子生撒羅滿,撒羅滿生勒哈貝罕,勒哈貝罕生阿彼雅,阿彼雅生阿撒,阿撒生約沙法特,約沙法特生約蘭,約蘭生烏齊雅,烏齊雅生約堂,約堂生阿哈次,阿哈次生希則克雅,希則克雅生默納舍,默納舍生阿孟,阿孟生約史雅,約史雅在巴比倫流徙期間生耶苛尼雅和他的兄弟們。流徙巴比倫以後,耶苛尼雅生沙耳提耳,沙耳提耳生則魯巴貝耳,則魯巴貝耳生阿彼烏得,阿彼烏得生厄里雅金,厄里雅金生阿左耳。阿左耳生匝多克,匝多克生阿歆,阿歆生厄里烏得,厄里烏得生厄肋阿匝爾,厄肋阿匝爾生瑪堂, 瑪堂生雅各伯,雅各伯生若瑟、瑪利亞的丈夫,瑪利亞生耶穌,祂稱為基督。耶穌基督的誕生是這樣的:祂的母親瑪利亞許配於若瑟後,在同居前,她因聖神有孕的事已顯示出來。她的丈夫若瑟,因是義人,不願公開羞辱她,有意暗暗地休退她。當他在思慮這事時,看,在夢中上主的天使顯現給他說:「達味之子若瑟,不要怕娶你的妻子瑪利亞,因為那在她內受生的,是出於聖神。她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祂起名叫耶穌,因為祂要把自己的民族,由他們的罪惡中拯救出來。」這一切事的發生,是為應驗上主藉先知所說的話:「看,一位貞女,將懷孕生子,人將稱祂的名字為厄瑪奴耳,意思是:天主與我們同在。

反省

《天生我才必盡用》

今天的福音呈現了耶穌的族譜。看到這一系列的名字,有哪些人是你聽過,熟悉的?但無論他們是怎樣的人,我們都可以意識到的是,他們每一個人的位置在天主的救世的計劃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也無法被取代的。少了他們其中的任何一個人,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歷史將會全然改變!耶穌就在時期已滿時,誕生在世上,誕生在一個精彩卻不完美的家族中。可見,天主是可以透過每一個人的生命,即便它很不完美,來展開祂的計劃。也許,今天是時候飲水思源,再次品嚐並感恩天主,透過他們的生命而帶給你們的祝福。我們今天仍然能繼續我們的生命,證明的是天主的忠誠,照顧我們。

主,我們的生命獻給祢,請教我們如何配合祢的救世工程。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教宗公開接見:分辨幫助我們在突發事件中認出天主

CNS photo/Paul Haring

教宗方濟各在9月7日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的要理講授中,繼續他上週開始的「分辨」的新主題。教宗以聖依納爵為例,強調天主如何在突發、偶然事件中來實行祂的工程。

教宗首先提到,聖依納爵在戰鬥中腿部受傷回家養傷那個決定性的時期。教宗說,他為了打發時光,他找一些閱讀的東西,他嘆息到,在房間裡只有聖人傳記的書籍。在閱讀的過程中,依納爵開始發現另外一個令他著迷的世界,他被聖方濟各、聖多明我(又譯:道明)所吸引,心中產生效法聖人們的渴望。

教宗解釋道,依納爵感覺道自己內心的想法產生了變化,他開始注意到差異。在他的自傳中,聖人指出,當他想到世界上的事情時,他感到很愉悅,但後來,他感到空虛和失望。相反,當他想到赤腳去耶路撒冷並實踐其他苦行時,他不僅在想到這些苦行時感到安慰,而且在他停下思慕這些時也會有滿足和愉悅之感。

教宗指出,聖依納爵的經驗有兩個方面值得注意。第一是時間,因為世俗的思想一開始很吸引人,但它們會漸漸失去光彩,讓人感到空虛和不滿足;而天主的思想起初會招致抵抗,可是一接受它,就會帶來未曾有過的持久平安。另一方面是思想的終點:分辨有其發展歷程,我們在生命的旅程中明白什麼對我們有益,而非抽象和籠統地認識到這點。

於是,教宗說道:「人在分辨以前擁有一段經歷、一段必須認識的經歷,因為分辨不是一種神諭或宿命。事實上,當我們走過一段人生道路時,就會出現重大問題,而我們必須回到那段旅程去了解我們正在尋找什麼。聖依納爵神父在戰鬥後發現自己受傷時並沒有想到天主,他對天主的第一次體驗是通過傾聽自己內心的轉變,即開始吸引他的事物從此破滅了,而在其它那並不耀眼的地方,他找到了持久的寧靜。」

接著,教宗表示:「分辨的另一個方面是生命事件中明顯的偶然性。依納爵在康復期間,手邊沒有關於騎士的書籍,只有聖人的傳記,這可能是一個人生轉折點的一個意外事件。直到一段時間過後,依納爵才意識到,從此才全神貫注於此。」

隨後,教宗提及《瑪竇福音》中一個農人偶然發現埋在地裡寶藏(參閱:瑪十三44)的比喻時強調:「天主會在突發事件、偶發事件中工作。那個男子隨後認識到這寶藏是他生命中的意外,他馬上行動起來,賣掉他所有的一切,買了那塊地。」

最後,教宗指出:「分辨是幫助識別上主在意想不到、甚至不愉快的情況下讓自己知道的記號標誌,就像聖依納爵腿部受傷一樣。永遠改變生活的相遇可能就發生在那些時刻或事件上。」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教宗若望保祿一世活出了福音的喜樂

Pope Francis leads the beatification of Pope John Paul I in St. Peter’s Square at the Vatican Sept. 4, 2022. (CNS photo/Paul Haring)

「以我們的使徒權威,我們授予可敬的天主的忠僕若望保祿一世教宗,從此被稱為真福的榮譽。」

2022年9月4日,教宗方濟各以這段經文將若望保祿一世(阿爾比諾·盧恰尼 Albino Luciani)列入真福的行列,同時欽定於每年8月26日予以紀念,那是若望保祿一世於1978年的同一天當選第263任伯多祿繼承人的日子。

宣福大典於9月4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教宗方濟各主禮,共祭的樞機、主教、司鐸和執事超過500位,2萬5千名信友在陰雨中參禮。位於聖伯多祿大殿中央陽台上教宗若望保祿一世的畫像在阿肋路亞歡樂的歌聲中徐徐地揭下了覆蓋物,露出了帶著微笑的面容,這幅作品出自中國藝術家張焰的畫筆。

呈送到祭台上的新真福的聖髑,是一張有親筆字跡的白紙,那是1956年所寫的關於信望愛三超德的反省,教宗若望保祿一世用來作為1978年9月13、20、27日公開接見要理講授的參考内容。

A banner showing Pope John Paul I is unveiled on the facade of St. Peter’s Basilica as Pope Francis leads the beatification of the late pope in St. Peter’s Square at the Vatican Sept. 4, 2022. (CNS photo/Paul Haring)

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指出:「教宗若望保祿一世活出了福音的喜樂、不妥協、一直愛到底,他具體踐行使徒的貧窮,這不僅是不貪戀物質財富,也尤其是克勝將自我放在中心及尋求自己光榮的誘惑。他是溫良和謙卑的牧人,追隨耶穌的表樣,將自己視作值得讓天主在上面書寫的塵土。」

「教宗若望保祿一世用微笑來傳達上主的仁慈。一個擁有快樂的面孔、安詳面孔、微笑的面孔的教會是美好的,這樣的教會從不關上門窗、内心不會凝重、不抱怨、不懷恨、不憤怒、不急躁,也不會悶悶不樂,不會懷舊因而落入向後倒退的誘惑。」

教宗結合當天的福音,繼續論述若望保祿一世的聖德。福音敘述「有許多群眾與耶穌同行」(路十四25),耶穌向這些人說的話不吸引人卻非常嚴格:誰愛祂若不超過愛自己的親人、誰不背負自己的十字架、不遠離塵世的財富,就不能做祂的門徒。

教宗說:「許多人因耶穌的話語而著迷,因祂的舉動而驚訝,因此他們把耶穌視為他們未來的希望。這樣的情況在今天也會發生,尤其在個人和社會危機的時刻,在我們變得較脆弱的時候。我們信賴那種會投機取巧和耍手腕的人,他們卻利用社會上的恐懼,許諾將解決各個問題,而實際上,他們只想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權力、自己的形象,以及掌控事物的能力。」

「天主的風格與這些人不同,因為祂不利用我們的需要,從不利用我們的軟弱來抬高自己。祂不願以欺騙來引誘我們、不願廉價地施予喜樂,對海洋般的人群不感興趣。祂不崇拜數字、不尋求共識,不是個人成功的偶像崇拜者。相反,當人們欣喜若狂地跟隨祂時,祂似乎很擔心。祂沒有被名望的誘惑所吸引,因為名望讓人著迷,祂卻要求每個人仔細分辨跟隨祂的動機以及由此而來的後果。」

「許多人跟隨耶穌,也許指望祂去把他們從敵人的手中解救出來,認為祂會奪取權力,然後將之分送,或把耶穌視為行奇跡的人,會解決飢餓及疾病的問題。事實上,一個人可以出於各種原因去追隨上主,我們必須承認這一點,有些原因是世俗的:在完美虔誠外表的背後,可能隱藏著純粹為滿足自己的需求、追求個人的聲望,希望具有一個角色,使事情得到控制,並渴望占據空間和獲得特權,以及渴望得到認可等等。這樣做甚至能把天主當作工具來使用。但耶穌坦率地表明,跟隨祂也意味著『背十字架』,像祂那樣背負自己和別人的重擔,使生命成為禮物,效法祂對我們慷慨和仁慈的愛。」

教宗指出:「這些是投入全部生命的選擇,耶穌因此要求跟隨祂的人切莫在這愛的前面放置任何事物。由此可知,需要注視祂多過我們自己,在從十字苦像汲取愛的過程中學習愛。」

教宗方濟各也藉助教宗若望保祿一世的教誨,幫助衆人懂得,「天主對人類的愛從未使我們的生命黯然失色,而總是照耀著我們,在最黑暗的夜晚也是如此。若望保祿一世説過我們是天主永恆之愛的對象。因此,注視十字苦像,我們應邀到達這愛的高度:要淨化我們對天主的錯誤理解和我們的封閉,要愛祂和教會内及社會中的其他人,也要愛那些與我們觀念不同的人,甚至我們的敵人。要去愛:即使要付出犧牲、沉默、不被瞭解、孤獨、受阻擋和受迫害的十字架。若望保祿一世說,這是因為,如果你想親吻被釘十字架的耶穌,你只能在十字架前彎下腰來,讓自己被荊棘冠上的一些刺刺到,那是上主頭上的冠冕。」

教宗勉勵衆人:「需要往高處看、去冒險,而不滿足於一種得過且過的信仰,因為如果因為害怕失去自己,我們便放弃奉獻自己,那麽我們就會放下未完成的關係、工作、受託付的責任、夢想,甚至信仰,而永遠不會邁出决定性的一步,不起飛、不為善去冒險,也不會真的為他人付出。相反,耶穌要求我們活出福音,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度一種徹底的生活,毫不妥協。這就是阿爾比諾·盧恰尼度過的一生。」

教宗最後請在場信友們一起懇求這位「我們的父親和兄弟,使我們得到心靈上的微笑,那種明澈而沒有欺騙的微笑。讓我們同他一起這樣祈求:上主,請接納我原本的樣貌,我的缺點和缺失,但讓我成為你所希望的人。」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帕羅林樞機:聖座與中國的協議朝著續簽的方向發展

CNS photo/courtesy Tweeting with God

「與人打交道時,總是需要以承認對方的善意為起點,否則談判就沒有意義。」

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在9月2日晚上在接受意大利電視新聞第二頻道的訪談時,作了上述表示。他也談到烏克蘭戰爭及其在國際上影響、與中國和俄羅斯的信任關係。

關於2018年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的臨時協議,帕羅林樞機表示,他深信會續簽。這項協議旨在使所有中國主教都能與教宗共融,他們既是真正的中國人,也是十足的天主教徒。

樞機還表示,一個聖座代表團當天已從中國返回羅馬。對話的道路遇到許多困難,還需要走很長的路,一步一步地耐心前行,同時也要看到栽下的種子即使在不利的時期也會發芽。

談到烏克蘭戰爭對與莫斯科及俄羅斯正教會關係的影響,以及基利爾宗主教不會出席將於9月13至15日在哈薩克斯坦舉行的會議,帕羅林樞機表示,他認為與基利爾宗主教的會晤該當「準備妥當」,如此才能有實際效果。

此外,聖座與烏克蘭的外交關係沒有絲毫改變。樞機證實,教宗決定去那裡,一如他所公開表達的那樣,一旦條件許可,一旦這樣的訪問對和平會有益處,他會成行。從外交的視角來看,聖座向各方開放,包括侵略者和被侵略者,以期達成停火及持久的和平。

聖座譴責軍備競賽,各國人民在受到進攻時有自衛的權利。帕羅林樞機表示,對《天主教教理》而言,為阻止侵略者,武裝自衛是一項權利和義務,但必須滿足非常精確的條件,也必須顧及現代武器的摧毀能力。

最後,帕羅林樞機談到即將榮列真福品的若望保祿一世教宗。他說,盧恰尼教宗是個接近窮人的牧者,注重信仰和福音的本質。他平易近人、溫良謙恭,先在自己的教區,然後在威尼斯宗主教區,最後在普世教會大力推動梵二大公會議的改革。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二十三周 星期三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路6:20-26

那時,耶穌抬起頭來,看著門徒們說:「你們貧窮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主國是你們的。你們現在飢餓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你們將得飽足。你們現在哭泣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你們將要歡笑。幾時為了人子的緣故,你們被眾人憎恨、驅逐、羞辱,並除去你們的名字,如同對待可惡的罪犯,你們就是有福的!當那一天來到,你們要歡欣鼓舞!看,你們在天上的賞報必定豐厚!因為他們的祖先也是這樣對待眾先知。可是,你們這些富有的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已得了你們的安慰。你們現在飽足的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要飢餓。你們現在歡笑的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哀傷痛哭。當大家都讚賞你們的時候,你們有禍了!因為他們的祖先也是這樣對待假先知。」

反省

《四福 · 四咒》

今天路加福音簡潔地把「真福八端」化作四福、四咒,可以示列如下:

四福
(一)貧窮是福,因為乃天國之歸宿;
(二)饑餓乃褔,因為飽飫之將至;
(三)哭泣是福,因為歡笑之所在;
(四)為人惱恨,乃實至名歸;

相反,四咒
(五)富有招禍,因為安慰消失;
(六)飽飫惹禍,為的饑荒到來;
(七)一時歡笑,會帶來哀愁;
(八)尋求讚賞,豈料禍從天降。

其實,是福是咒也可歸納為一,正是如此無助者尋求天主助佑,每當他/她面臨逆境、困難、經歷或苦楚時,時時能仰合天主的旨意,刻刻在一切境況中開始頓悟、領會及投靠天主,一定獲得扶助。所以,無論這是貧、病、交、加或遭人詆毁,都可轉念成主的恩賜,更可化險為夷。相反,人若竭力迴避天主,漠視祂的意旨,處處相反聖神化功者,將失去上主賦予的智慧,更加自以為是而好大喜功,將沒有一己之籌劃,更一一化作灰燼,導致兵敗如山,飲恨而終。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大自然靈修: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做好決定】福音經文反省

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
【你們中間誰願意建造一座塔,
而不先坐下籌算費用,是否有力完成呢﹖】
(路
14:28
 

今天福音我們看到要做耶穌的門徒,條件好像很苛刻,要和親人劃清界線。在這裡耶穌想表達的是要跟隨祂,就要以徹底的方式跟隨。所以,我們應要做好準備。  

我們每做好一個決定,在實行之前,必定會有一定程度的計劃或準備。其實亦即是代表我們要認真對待每一個決定。除了要計算實行的條件,也要考慮實行的後果。  

說到這裡,可能我們都會想到是一些大的決定。但其實在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小決定,亦同樣重要。例如在購物的時候,是否真的需要還是想要?是否對環境友善?當用完或不再需要的時候,是否可以重用、轉贈或能夠妥善處理?在選擇食物的時候,除了希望一飽口福,是否也可以想一想生產食物的永續性?這些小決定也能夠影響我們地球的未來。  

回想當初我們決定領洗,是否真的相信基督死而復活?是否願意交托自己、積極祈禱、閱讀聖經和參與彌撒,以邁向天國為目標努力實踐耶穌的教導?  

讓我們祈禱:慈悲的天父,我們願意把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放在祢面前。求祢藉著聖神的德能,幫助及引導我們走在祢所安排的道路,緊緊跟隨祢。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亞孟。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教宗頒布馬耳他騎士團新憲章

教宗方濟各於6月13日任命來自加拿大渥太華的律師鄧拉普修士(Fra’ John T. Dunlap)為馬耳他騎士團新代理團長。 (CNS photo/Order of Malta)

教宗方濟各於9月3日頒布法令,宣布馬耳他騎士團新《憲章》及相關的《法典》於即日起正式生效。該法令規定撤銷高層職務,解散現有的政務會議,建立一個臨時政務會議;法令也宣布在2023年1月25日聖保祿宗徒歸化節召開馬耳他騎士團特別大會。

在法令中,教宗方濟各強調騎士團「一直享有宗座的特別保護」,並指出幾個世紀以來,歷任教宗如何「採取行動肯定騎士團的身份;維持它的工作運行幫助克服危機;以及保障騎士團的存在和發展,包括其在國際領域的主權權利。」法令也指出,作為一個宗教修會團體,它「以各種形式依賴於聖座」。

教宗在法令中還解釋了這些年來他如何「懷著父親般的關懷與照料」伴隨騎士團的旅程,讚賞其在世界各地從事的工作。教宗指出,他已將「重要的改革工作」委託給他的特別代表托馬西樞機(Silvano Maria Tomasi),他將負責馬耳他騎士團憲章與法典的修訂工作。

最後,教宗確認賦予他的特別代表「過去所有的權利,直到馬耳他騎士團特別大會結束為止」。

較早時,教宗方濟各於6月13日任命律師鄧拉普(John T. Dunlap)修士為馬耳他騎士團新代理團長。隔天,他在其前任盧扎戈(Marco Luzzago)修士的葬禮結束時,在教宗特別代表托馬西(Silvano Maria Tomasi)樞機面前宣誓就職。

鄧拉普修士出生於加拿大渥太華,是職業律師,專長於公司法和移民法,是國際知名的大律師。鄧拉普修士自1997年起任聖座常駐聯合國在紐約總部觀察員代表團的法律顧問。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二十二周 星期五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路5:33-39

那時,有些人對耶穌說:「若翰的門徒經常禁食祈禱,法利塞人的門徒也一樣,但祢的門徒們卻常常吃吃喝喝!」耶穌便對他們說:「新郎跟他的友伴在一起時,你們能使他們禁食嗎?日子將要來到,當新郎被帶走,離開他們時,那些日子,他們就要禁食了。」祂又給他們講了一個比喻:「沒有人從新袍子上撕下一塊布來補舊袍子的;否則,新的破了,而從新衣撕下的布與舊的也不相稱。也沒有人把新酒倒入舊皮囊裡;否則,新酒把舊皮囊漲破,漏掉了酒又廢了皮囊。相反,新酒必須倒入新皮囊裡。喝慣陳酒的人,不會想喝新酒,他總會說陳酒更好!」

反省

《喜樂真精神》

若翰的門徒問及,為什麼耶穌和他的門徒們不禁食,耶穌於是為他們講解喜樂的真精神。

若翰是「曠野的呼聲」,為準備天主的道和路,需要克己復禮,期待主的來臨。相反地,人若有時間和主相遇,並與他同行的話,就是喜樂,因為他才是真正的主,找到他就是喜樂之泉源;如此這般,人們應該是珍惜這個緣份,用不著哭喪著臉,或愁眉深鎖。

所以,在兩個比喻中帶出,主的臨在應該喜樂才是,不需要把時間空間拉扯,像新舊衣補綴,新酒入舊皮囊一樣。

昨天在我們的慕道班中,有一位剛剛領了洗而在「釋奧期」的同學,向大家分享他從聖經中的領會,一值記下來。當耶穌在復活後顯現給眾門徒時,他們隨即改變了,像判若兩人,因為那些見過,或接觸過耶穌的,都懷著一份難以形容的喜悅,從前他們有些可能是好高騖遠,或貪生怕死,處處躲避的小伙子,現在見到復活的基督後,竟然一洗頹風,變成「寧為玉碎 不為瓦全」的先鋒,四處宣道,他們再不怕苦杯,喜迎十字架帶來的任何苦辛,願意為主作見證。就是因為他們真正領會喜樂真精神,就算犧牲一切也在所不惜!

「因為你看見了我,纔相信嗎?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纔是有福的!」(若20:29)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