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二十周 星期五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瑪22:34-40

那時,當法利塞人聽見耶穌使撒杜塞人啞口無言後,他們就聚合起來。其中一個法學士用這個問題試探祂:「老師,法律中哪一條誡命是最大的?」耶穌回答說:「『你當全心、全靈、全意愛天主,你的上主。』這是第一條,也是最重要的誡命。還有第二條與此相似:『你當愛你的近人如你自己。』全部的法律和先知書就在這兩條誡命裡。」

反省

《以德服人》

在瑪竇描述當時背景,權力是法利塞人的爭鬥核心,他們可以不擇手段的弄權,以建立關係和權勢,為此他們祇有墨守成規,著重形式主義,處處為了鞏固地位,在處事待人方面卻表現出真正的無心、無能、無意和無力,這表裏不一絕對不得人心和尊重。

這次他們為了服眾,便在同黨出蠢蠢欲動,他們的傲慢既瞧不起耶穌,但又恐慌他的崛起;又因為他們的偏見,在聽到和見到耶穌的教導行為中沒有任何欣賞,又沒有入心入肺,然而處處要挖苦耶穌,為他佈下羅網,以找出他的痛腳。

今次,他們找出了法學士,以為在誡命中以他的博學多聞,可以挑戰耶穌,問及誡命中的那條最大。可是耶穌卻歸納誡命為愛主愛人,應該全心、全靈、全意、全力的表現出來,所以二者二而一,又一而二,上達天主,下愛世人。再者,無論法律先知,都以此作道路、真理和生命的依歸。

耶穌的對答,不是局限在法學士身上,而是教訓法利塞人在愛主愛人中,應找到真正的意義和價值,達成長遠的目標、而投放時間和空間,不是為賺得人的讚賞,更是為得天父的歡心。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教宗將烏克蘭和世界的命運託付給聖母瑪利亞

Our Lady of Czestochowa (CNS photo)

2022年8月17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說道:「我的思緒一如既往地轉向烏克蘭。我們切莫忘記那些飽受磨難的人民。」教宗在問候保祿六世大廳內的朝聖者時,以這番話再次表示關懷這個陷入戰亂約六個月的國家。教宗在向波蘭信眾講話時,也提到了因戰爭而處境艱難的烏克蘭人民。

教宗指出,許多難民在波蘭找到了慷慨接納的家。他們中的一些人這幾天與成千上萬的朝聖者們「一起徒步前往光明山(Jasna Góra)朝聖地,為世界上的和平與修和祈禱」。教宗方濟各在精神上與琴斯托霍瓦朝聖地的信眾同在,說道:「讓我們把歐洲和世界的命運託付給黑聖母。」

兩週前,教宗也曾念及許多依循傳統於8月份在光明山和其它聖母朝聖地徒步朝聖的信眾。教宗鼓勵他們「也為教會、為世界和平,特別為烏克蘭的和平」獻上他們旅途的辛勞。

教宗方濟各多次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問候波蘭信眾的機會上,向慷慨接納烏克蘭戰爭難民的波蘭表達感謝之情。今年4月20日,教宗為「許多逃離烏克蘭的難民」所受到的仁慈款待而表示感激。在戰爭爆發之初,教宗也於聖灰瞻禮當天為波蘭人民對烏克蘭人民的慷慨和關懷表示讚賞。教宗當時對波蘭信眾說:「你們最先給予烏克蘭支持,向逃離戰亂的烏克蘭人敞開你們的邊界、心扉和家門。」「你們正慷慨地提供給他們一切所需,讓他們能體面地生活,儘管現在局勢如此悲慘。」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佩齊總主教:教宗出訪哈薩克斯坦期間,俄羅斯天主教徒也要前去朝聖

圖片:Vatican Media

適逢教宗方濟各將於9月13日至15日訪問哈薩克斯坦、出席第七屆世界和傳統宗教領袖大會之際,莫斯科天主之母總教區組織了一次朝聖活動,主題為「我們是合一的見證人」。該教區佩齊(Paolo Pezzi)總主教向梵蒂岡新聞網表示,這次朝聖意義深遠,旨在把握教宗方濟各訪問哈薩克斯坦的良機,表達俄羅斯天主教徒對教宗的敬愛。

朝聖者們將於9月12日從莫斯科出發,首站是俄羅斯西伯利亞城市鄂木斯克,隔天抵達哈薩克斯坦卡拉干達,從該城前往卡爾拉格。那裡曾經是蘇聯時期數一數二龐大的古拉格,在1930至1960年代有數萬名囚犯斷送了性命;卡爾拉格則是包括俄羅斯人在內許多基督徒的殉道地點。9月14日,這個朝聖團將在努爾蘇丹參加教宗方濟各主持的彌撒聖祭,隔天15日啟程返回莫斯科。

佩齊總主教說:「教宗的哈薩克斯坦之行為我們俄羅斯信友來說意義重大。首先是因為我們知道教宗如果能來我們這裡,哈薩克斯坦是教宗訪問的較鄰近國家之一,所以這是一大機會;其次是因為我們能相當自由地前往哈薩克斯坦。再者,這也是個我們向教宗表達忠貞、追隨,特別是敬愛的機會,因為俄羅斯人民愛戴教宗。因此,我們動身展開朝聖之旅,前去與教宗方濟各相遇。」

莫斯科天主之母總教區的網站不僅公布了朝聖的邀請和行程,也轉達了中亞區域主教團主席、阿拉木圖至聖聖三教區主教孟比拉(José Luis Mumbiela Sierra)的話語。孟比拉主教在接受本新聞網採訪時表明,「我們不是那種尋求無法達成合一的朝聖者,而是我們早已活出的團結一心的見證人,因為唯一的天主住在我們內,並邀請我們所有賴祂而受造、肖似於祂的人能獲享祂的生命與愛」。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二十周 星期四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瑪22:1-14

耶穌又開口用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比一個國王,為自己的兒子辦婚宴。他打發僕人去召被請的人來赴宴,他們卻不願意來。又派其他的僕人去,說:你們對被請的人說:看,我已預備好了我的盛宴,我的公牛和肥畜都宰殺了,一切都齊備了,你們來赴婚宴吧!他們卻不理:有的往自己的田裏去了, 有的作自己的生意去了;其餘的竟拿住他的僕人凌辱後殺死了。國王於是動了怒,派自已軍隊消滅了那些殺人的兇手,焚毀了他們的城市。然後對僕人說:婚宴已經齊備了,但是被請的人都不配。如今你們到各路口去,凡是你們所遇到的,都請來赴婚宴。那些僕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到的,無論壞人好人,都召集了來,婚宴上就滿了坐席的人。國王進來巡視坐席客人,看見在那裏有一個沒有穿婚宴禮服的人,便對他說:朋友, 你怎麼到這裏來,不穿婚宴禮服? 那人默默無語。國王遂對僕人說:你們捆起他的手和腳來,把他丟在外面的黑暗中; 在那裏要有哀號和切齒。因為被召的人多,被選的人少。」

反省

《欣然赴宴定蒙福》

耶穌今天用了一個誇張的寓言來指出一個令人無法忍受的情形,就是誰會拒絕參加一個完全免費,且是國王辦的盛宴呢?誰會錯過那麼好的機會呢?這寓言就是要點出人對福音的回應,有些不願意去,有些不理會邀請,還有更狠心的把僕人都殺了。在我們當中也可以看到對福音的不同反應;有人會客氣地拒絕,也有人則會嘲笑、會諷刺,也有人用暴力對待基督徒。今天,我們都像是這第二批被邀請的人,原本不屬於以色列選民的我們,竟然有福氣信從福音。看看我們的背景,我們當中有壞人也有好人,但我們都因為回應了耶穌,而能與祂坐在一起吃飯(彌撒)。這是多麼大的福氣啊﹗所以我們在領受祂的聖體之前會說︰「主,我當不起祢到我心裡來…」。

主耶穌,蒙召來赴祢的盛宴的我們的福份,請教我們知福、努力去福傳。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教宗公開接見:老幼聯盟將能拯救人類大家庭

CNS photo/Paul Haring

2022年8月17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繼續談論關於老年的主題。教宗指出:「如果我們讓那些必須學會出生的孩子們重新得到具有死亡智慧的長者的溫柔見證,那麽老幼聯盟將能拯救人類大家庭。」

教宗强調:「年長者的見證能令兒童信服,比青年和成年人的見證更為可信,因為老年對我們最終歸向的願景堅定不移。因此,把生命的不同年齡視作彼此分離、相互競爭的世界,這是痛苦且有害的事。」

教宗以舊約《達尼爾書》為省思的依據,其中描述的是先知的一個夢境(參閱:達七9-10)。教宗表示:「這是享見天主的奧妙且燦爛的異象。在《默示錄》中,這也是關於復活耶穌的異象。祂以默西亞的身份出現在神視者面前,將手按在他的肩上,對他說:『不要害怕!我是元始,我是終末,我是生活的;我曾死過,可是我如今卻活著,直到萬世萬代。』(參閲:默一17-18)」

教宗指出:「如此一來,天主的彰顯總是讓恐懼和焦慮的最後屏障消失殆盡:這是永生者向我們作出的保證。祂儘管已經死過,現在卻佔據了屬於祂的地位,就是那元始和終末的地位。在這具有象徵意義的情節中,正是老年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天主的顯現與生命的循環、人類歷史的時間,以及天主統治受造界的密切聯繫。這異象傳達著朝氣和活力、崇高、絕美和魅力的感覺。那老者的頭髮卻有如潔白的羊毛,又如同雪。就如同一位長者的頭髮。」

教宗說:「潔白的頭髮象徵著時間久遠和古老、亘古的過去,以及永恒的存在。我們對待孩童無需將一切都去神化:把天主描述為一個有著潔白頭髮、萬古常存者並不是一個乏味的象徵,這是一個聖經的圖像,高貴而且溫柔。」

「《默示錄》和《達尼爾書》中描述的那位萬古常存者,如同整個人類那樣古老,而且更為古老。新而永久,如同天主的永恆那樣。」

教宗於是提到東方教會每年2月2日慶祝的獻耶穌於聖殿慶日:「這節日凸顯了以西默盎和亞納兩位老者為代表的人類與主基督的相遇。在東方禮儀中,主教隨著西默盎祈求說:『這是生於童貞女的那一位:祂是聖言、出自天主的天主,祂為我們降生成人並拯救了人類。』然後禱詞提到童貞聖母將耶穌獻於聖殿的情景,那個『可敬的老者將祂抱在懷中』。對於老年特殊的使命而言,西默盎的舉動也是最美好的典範:把來到世界上的孩子獻上,視之為天主不斷賜予的恩典,知道他們中的一位是在萬世之前就出自天主聖愛的聖子。」

教宗表明:「老年正走向一個世界,天主投入受造界的愛終於能在這個世界中散發出來,這是西默盎和亞納在辭世之前,必須完成的舉動。老年必須為兒童作出見證,使他們受到祝福:這見證在於讓他們從那既美好又艱難的初始階段起,就認識到生命終向的奧秘,那就是沒有人能消除這生命,即使是死亡也無法消除。要讓孩子們知道,他們活出見證、成為見證人的現實狀況。我們年長者有這個聖召,作見證人,好讓他們繼續作出見證。」

教宗表示:「當老人祝福所遇到的生命時,就會放下對即將離去的生命的一切怨恨,這是不可抗拒的。這並非因時間的流逝及正在離去而悲傷,不是的。這是成為好酒的喜悅,是隨著年歲而越陳越香的好酒。」

教宗强調:「年長者的見證將生命的各個階段與時間的不同維度,過去、現在和未來融為一體。因為這些不僅是記憶,也是時下,甚至是承諾。如果人類非常古老,如果我們注視時鐘的時間,天主聖子乃是元始和終末。」因此,對教宗而言:「任何人都不會被排除在祂永恒的世代之外、祂奇妙的大能之外,以及祂對人的慈愛之外。」

教宗方濟各最後詢問道:「今日人類似乎是才在昨天出生的少年,這人類以其所有的進步,將能否重新獲得老年對我們終向的願景堅定不移的恩寵?」教宗承認:「死亡無疑是生命中一個艱難的過渡,但這個過程也會結束不確定的時間並抛棄時鐘。因為生命之美,不再有期限,而是從那時才開始。」

「但生命始於那個年長的男人和女人的智慧,他們能夠成為年輕人的見證人。讓我們想想交談,思索長者與兒童、長者與青年的聯盟,並設法不讓這密切的關係被切斷。願長者有交談、向年輕人述説自己的樂趣,願年輕人去尋找長者,從他們那裡獲取生活的智慧。」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聖座傳播部部長魯菲尼:光靠連接不足以溝通

圖片:facebook.com/signisworld

全球天主教傳播組織(SIGNIS)8月15至18日在韓國首爾舉行大會,大約300名來自各大洲的代表出席會議。今年大會的主題是:「在數碼世界的和平」 (Peace in the Digital World)。聖座傳播部部長魯菲尼(Paolo Ruffini)在開幕儀式上發表演講,指出有許多事是技術無法取代的,例如「自由、人與人相遇的奇跡、意外的驚喜、皈依、創新力的激發,以及無償的愛」。

魯菲尼部長提到:「技術是人類創新的成果,如今可以實現僅在幾十年前還無法想像的事情,例如遠程會議、遠程醫療、電子商務。但他也强調,我們這個時代的悖論正是,我們超級連接(hyperconnected),卻也感到孤獨。問題正是出在這裡。當不再有溝通,而只有連接時,那麽就需要提出質疑,進行個人和集體反省。」

「這時我們要回答一些問題:超級連接和極度孤獨怎麼能同時存在呢?為填補這孤獨感,我們的連接缺少的是什麼?」

魯菲尼部長指出:「應對技術挑戰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要把它當成偶像。但也不要把它妖魔化。不要以為它肩負了拯救人類的任務。但也不要認為它的沉淪也是由它自己造成的。」

魯菲尼部長也談到新人文主義(New humanism):「指出良好新聞業的挑戰,也是全球天主教傳播組織的挑戰,那就是為一種新傳播找到新途徑、對傳播體裁和用語產生影響,注重對話而不是營銷思想,注重智慧在道德範疇的作用而不是大眾狂熱的道德主義。」

他最後表示:「就如教宗最近在魁北克所說的那樣,需要以創意在人們生活的地方接觸他們,尋找聆聽、對話和相遇的機會。需要重返《宗徒大事錄》的本質和熱情。天主教傳播者、天主教新聞從業者、所有致力於傳播這個艱難卻宏偉戰線上的善心男女,我們都能成為新人文主義的主角。這新的人文主義體現在積極和參與的團體中,是新公民理念的典範。」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收看更多大會資訊及直播

圖片:facebook.com/signisworld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二十周 星期三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瑪竇福音 20:1-16

那時,耶穌給門徒講了這個比喻:「天國好像一個家主,清晨出去為自己的葡萄園僱工人。他與工人議定一天一個「德納」,就派他們到葡萄園裡去了。約在第三時辰,他又出去,看見另有些人在街市上閒立著,就對他們說:你們也到我的葡萄園裡去吧!凡照公義該給的,我必給你們。他們就去了。約在第六和第九時辰,他又出去,也照樣作了。約在第十一時辰,他又出去,看見還有些人站在那裡,就對他們說:為什麼你們站在這裡整天閒著?他們對他說:因為沒有人僱我們。他對他們說:你們也到我的葡萄園裡去吧!到了晚上,葡萄園的主人對他的管事人說:你叫工人來,分給他們工資,由最後的開始,直至最先的。那些約在第十一時辰來的人,每人領了一個「德納」。那些最先僱的前來,心想自己必會多領;但他們也只領了一個「德納」。他們一領了,就抱怨家主,說:這些最後僱的人,不過工作了一個時辰,而你竟把他們與我們這整天受苦受熱的,同等看待。他答覆其中的一個說:朋友!我並沒有虧負你,你不是和我議定了一個「德納」嗎?拿你的走吧!我願意給這最後來的和給你的一樣。難道不許我拿我所有的財物,行我所願意的嗎?或是因為我好,你就眼紅嗎?這樣,最後的將成為最先的,最先的將成為最後的。」

反省

《無業 · 眼紅》

按瑪竇的記載,葡萄園的園主從早上九點、正午及下午三點同樣僱用工人參與他葡萄園的工作,乃出於邀請:「你們也去我的葡萄園工作。」

從大前提出發,主人是出於「情」,小前提是主人的「理」,因為他見到他們處於「閑站」著,和「無所事事」。結論是「法」,就是主人的施予,不是僱員的要求或補償,即時薪、薪酬、加時的公平公正分配。

殊不知,耶穌在最後的説法:「難道不許我拿我所有的財物,行我所願意的嗎?」這是你情我願;況且「因為我好,你就眼紅嗎?」天主白白的恩惠,人要懂得白白的分施才是,非出於比較、爭取、爭先、恐後。

所以,「最後的將成為最先的,最先的將成為最後的。」表示人要知足,常樂於善盡本分,做好天主的事工,這才滿全他在每人身上所賜予的一切。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教宗三鐘經:聖母教我們真正的權力是服務,為王的意義是去愛

CNS photo/Vatican Media

「通過聖母瑪利亞,天主開啟了歷史性的轉折,決定性地建立了事物的新秩序。」

教宗方濟各於8月15日聖母升天節中午時分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如此表示,當天有一萬名信眾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與教宗一起祈禱。教宗指出:「聖母瑪利亞以《讚主頌》回應表姊依撒伯爾的問候,這為我們、為整個歷史是一份禮物、是希望的讚歌,頌揚上主在她身上行的大事並為此踴躍歡欣。再者,聖母也默觀天主在祂子民的整個歷史中的化工,稱上主『從高座上推下權勢者,卻舉揚了卑微貧困的人;祂曾使飢餓者飽饗美物,反使那富有者空手而去』(參閱:路一52-53)。」

教宗解釋道:「在聖母升天節,我們慶祝的是卑微弱小的聖母被舉揚、光榮升天,而塵世間的權勢者則是注定要空手而去。這正如福音比喻所講的那樣,窮人拉匝祿在一名富有者家門口行乞,那名富有者最終卻兩手空空(參閱:路十六19-23)。換句話說,聖母宣講一種徹底的改變、價值的顛覆。懷著耶穌的她與依撒伯爾交談,預示她的親子耶穌將來要說的話,也就是耶穌將會稱貧困弱小者為有福的,並警惕那些富有和自滿的人。」

聖母瑪利亞的《讚主頌》有如一段預言,因為它表明耶穌將來要指出一條通往天國的道路。教宗說:「因此,童貞瑪利亞以這首讚歌、以這段禱詞做了預言:她預示了佔據首位的絕非權勢、成就和金錢,而是服務、謙遜和愛。仰望榮福聖母,我們明白真正的權力是服務——我們不要忘記這點:真正的權力是服務——以及為王的意義是去愛。這正是通往天國的道路。」

教宗鼓勵眾人省思:「聖母所宣講的那種顛覆是否撼動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我們是否相信去愛等於是為王、服務即為權力;我們生活的目標是不是天國,或者我們牽掛的只是塵世間的凡俗事物;以及,我們在觀察世界上的事件時,我們究竟是陷入悲觀中無法自拔,或者我們懂得「辨認出天主的工程,祂以溫良和渺小行了大事。」

「聖母瑪利亞今天歌詠希望並在我們內重燃希望。我們在她身上看到旅途的終向:她是首個靈魂與肉身一起升天的受造物⋯⋯。她向我們展現出天國伸手可及。怎麼會這樣呢?的確,如果我們也不屈服於罪惡,卻謙卑地歌頌天主、慷慨地服務他人,天國就是伸手可及的。」

「我們縱使軟弱,卻有天主在身旁,因為祂慈悲寬仁。」教宗強調:「天主的風格是親近、憐憫和溫柔。而聖母瑪利亞陪伴我們邁向光榮,邀請我們一想到天國就雀躍歡喜。」

教宗最後鼓勵眾人懇請耶穌的母親幫助我們擁有一雙「能在塵世間瞥見天國的慧眼」。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尼加拉瓜又一名司鐸被捕,馬拉迪亞加樞機為此發聲

圖片:Vatican Media

尼加拉瓜休納教區在臉書上發布一份新聞稿,證實該國北加勒比海岸自治區穆盧庫庫市聖神堂主任司鐸貝納維德斯(Óscar Danilo Benavídez Tinoco)神父遭逮捕的消息。人權機構指出,這名司鐸應該是在主持了主日彌撒後,從他的交通工具上被警方帶走並遭到拘捕。該教區也表明,繼另外兩名天主教司鐸於2022年被捕後,這是第三起類似的事件,而且動機不明。

就貝納維德斯神父的處境詢問了有關當局後,該教區在新聞稿中邀請眾人為這名「司鐸弟兄」同心祈禱。新聞稿寫道:「我們這名司鐸弟兄唯一的使命始終都是宣講耶穌基督的好消息,也就是生活的天主聖言和眾人的救恩。」

關於尼加拉瓜教會面對的「無聲戰爭」,洪都拉斯特古西加爾巴總教區總主教馬拉迪亞加(Oscar Rodríguez Maradiaga)樞機在8月14日主日彌撒中對這個遭政府團團包圍的地方教會表示關懷。馬拉迪亞加樞機的言詞嚴厲,稱尼加拉瓜教會遭遇磨難、「耶穌受到迫害」。樞機呼籲奧爾特加政府終止這一切。日前在美洲國家組織(OAS)的特別會議上也提到了尼加拉瓜的局勢。梵蒂岡駐美洲國家組織代表克魯斯(Cruz Serrano)蒙席表達了聖座的擔憂,並祝願「本著尊重和互信的基礎達成共識」。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進教之佑驛站:常年期第二十周 星期二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瑪19:23-30

於是,耶穌對門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富人難進天國。我再告訴你們:駱駝穿過針孔,比富人進天國還容易。 」門徒們聽了,就非常驚異說:「這樣,誰還能得救呢?」耶穌注視他們說:「為人這是不可能的,但為天主,一切都是可能的。 」那時,伯多祿開口對祂說:「看,我們捨棄了一切,跟隨了祢;那麼,將來我們可得到什麼呢?」耶穌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這些跟隨我的人,在重生的世代,人子坐在自己光榮的寶座上時,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支派;並且,凡為我的名,捨棄了房屋,或兄弟、或姐妹、或父親、或母親、或妻子、或兒女、或田地的,必要領取百倍的賞報,並承受永生。有許多在先的要成為在後的,在後的要成為在先的。」

反省

《我的百倍賞報》

在福音中,記述當門徒面對誘惑時感到困難,耶穌便指出了唯一的出路,就是「為人這是不可能的,但為天主,一切都是可能的。」只有維持一個正常的信仰生活-常祈禱、與信仰團體相聚、領受聖事等,人才能靠著天主的力量而走出自己的路來。生活雖然不是一帆風順,但心中必然有平安,因為我們做對了選擇,且享有主做靠山。任何的財富也買不到這樣的平安和安全感。耶穌也告訴門徒們,我們將會有「審判」的能力,即能在這價值觀混淆的社會中,分辨出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該捨棄,什麼是寶貝。不但如此,耶穌看到我們如此地真心誠意,更會給予「百倍的賞報,並承受永生」。因此,在這世界領先的必會落後,那些似落後的則會在天主眼前領先。

主耶穌,不行道德的事,不跟隨祢的指引,反而對我們來說是更困難的事。我們願意捨棄今世的財富,為了能進入祢的國度。請祢時時堅定我們。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