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臨期第四主日
【我主的母親,駕臨我這裡,
這是我那裡得來的呢?】
(路1:
瑪利亞在天使報喜之後,同時得知她的親戚依撒伯爾懷孕的喜事,
依撒伯爾的這一份自覺不配及感恩的心情,
而我們最大的福氣,就是天主派了祂的聖子耶穌來到我們的中間,
還有一個星期就到聖誕節了,
「願諸天歡樂,願大地踴躍,願海洋及其中的一切怒號!
讓我們一起祈禱:
慈悲的天父,
求祢讓我們時常懷著感恩的心,
努力更新自己,
準備好自己迎接祢聖子的來臨。
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我主的母親,駕臨我這裡,
這是我那裡得來的呢?】
(路1:
瑪利亞在天使報喜之後,同時得知她的親戚依撒伯爾懷孕的喜事,
依撒伯爾的這一份自覺不配及感恩的心情,
而我們最大的福氣,就是天主派了祂的聖子耶穌來到我們的中間,
還有一個星期就到聖誕節了,
「願諸天歡樂,願大地踴躍,願海洋及其中的一切怒號!
讓我們一起祈禱:
慈悲的天父,
求祢讓我們時常懷著感恩的心,
努力更新自己,
準備好自己迎接祢聖子的來臨。
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耶穌基督的誕生是這樣的:祂的母親瑪利亞許配於若瑟後,在同居前,她因聖神有孕的事已顯示出來。她的丈夫若瑟,因是義人,不願公開羞辱她,有意暗暗地休退她。當他在思慮這事時,看,在夢中上主的天使顯現給他說:「達味之子若瑟,不要怕娶你的妻子瑪利亞,因為那在她內受生的,是出於聖神。她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祂起名叫耶穌,因為祂要把自己的民族,由他們的罪惡中拯救出來。」這一切事的發生,是為應驗上主藉先知所說的話:「看,一位貞女,將懷孕生子,人將稱祂的名字為厄瑪奴耳,意思是:天主與我們同在。」若瑟從睡夢中醒來,就照上主的天使所囑咐的辦了,娶了他的妻子。
《常以超聖眼光看事物》
為什麼天主為難若瑟和瑪利亞?我們只可猜測天主在考驗他們,使兩人的人格品質和對天主的信心更為堅定。一般男人應該會把事情鬧大,但若瑟並沒有,這顯示了他真心關心瑪利亞,而不只關注自己的利益。此外,這事也讓若瑟成為完美的義人,不但成全法律,而更是在掙扎中,服從主的話。只靠一場夢,若瑟就可以放下世俗的考量,且為母子擔負責任,表示了他即貞潔又謙虛、正義的人格。讓我們時時學習他的榜樣。
天主,讓我們學習聖若瑟的單純、且充滿德性的人格,事事都為別人著想。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2021年12月17日是教宗方濟各85歲生日,羅馬郊區的一群孩子於當天早晨向教宗發送了短視頻,祝賀他生日快樂。孩子們在視頻中完全沒有成年人的圓滑,而是直接向教宗説話。有的問教宗:「你何時來看我們?」其他的孩子則直接說:「我們在這裡等你!」
孩子們表達的話語各式各樣:「我想擁抱你」、「想和你一起做作業」、「和你一起玩游戲」。另一個孩子則表示,「謝謝你維護我們」,並說孩子們完全明白教宗的關懷和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還有一些親切的問候,如「嗨,你好,教宗方濟各!」在這些問候中仍不乏用英語唱出的《生日快樂》歌 “Happy Birthday”,也有用西班牙語的問候,體現了多民族的現況。
這個短視頻是在位於羅馬郊區的依市瑪耳泉源協會所在地製作的,該協會與一個醫療義工協會和教宗賑濟所合作,數年來為處於困境的兒童服務。協會主席埃爾科利(Lucia Ercoli)醫生向本新聞網表示,孩子們也邀請教宗方濟各來取他們為他準備的禮物。
在禮物盒中有:一本《年高卻有智慧》的書、孩子們對《兒童權利公約》的評述、一個胸針和一件運動衫,以此表達教宗方濟各的訓導和依市瑪耳泉源協會的標記。此外,還有孩子們的廣播小報,記述了不為人知的邊遠地區的消息。埃爾科利醫生解釋說:「這個創舉是為了以兒童的眼睛看世界。」
她繼續介紹說:「這個中心向所有脆弱的兒童開放,尤其為有心理殘疾和語言障礙的兒童服務。所有兒童都免費受到接待,治療由工作人員提供,他們以這種方式向教宗表達敬意,感謝教宗透過他的訓導賦予兒童的價值。」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耶穌基督是達味的子孫和亞巴郎的子孫,以下是祂的族譜:亞巴郎生依撒格,依撒格生雅各伯,雅各伯生猶大和他的兄弟們;猶大生培勒茲和則辣黑,他們的母親是塔瑪爾;培勒茲生赫茲龍,赫茲龍生阿蘭,阿蘭生阿米納達布,阿米納達布生納赫雄,納赫雄生撒耳孟;撒耳孟生波阿次,他的母親是辣哈布;波阿次生敖貝得,他的母親是盧德;敖貝得生葉瑟,葉瑟生達味王。
達味生撒羅滿,他的母親曾是烏黎雅的妻子;撒羅滿生勒哈貝罕,勒哈貝罕生阿彼雅,阿彼雅生阿撒,阿撒生約沙法特,約沙法特生約蘭,約蘭生烏齊雅,烏齊雅生約堂,約堂生阿哈次,阿哈次生希則克雅,希則克雅生默納舍,默納舍生阿孟,阿孟生約史雅,約史雅生耶苛尼雅和他的兄弟們,他們生於流徙巴比倫的時期。
流徙到巴比倫後,耶苛尼雅生沙耳提耳,沙耳提耳生則魯巴貝耳,則魯巴貝耳生阿彼烏得,阿彼烏得生厄里雅金,厄里雅金生阿左爾,阿左爾生匝多克,匝多克生阿歆,阿歆生厄里烏得,厄里烏得生厄肋阿匝爾,厄肋阿匝爾生瑪堂,瑪堂生雅各伯,雅各伯生若瑟,若瑟是瑪利亞的丈夫,瑪利亞生耶穌,祂被稱為基督。
從亞巴郎到達味有十四代,從達味到流徙巴比倫有十四代,從流徙巴比倫到基督出生,也有十四代。
《族·譜》
瑪竇福音乃開宗名義地列出耶穌的族譜,這有異於路加和若望寫的先序,為的是尋求默西亞的線索和脈絡,明證耶穌為默西亞的由來,和他乃具備黙西亞的先決條件。
「亞巴郎之子」是指達味的後裔,亞巴郎乃天主的召叫和肩負使命者,而「達味之子」就是黙西亞的別名。
「耶穌」是救世主的本名,解説為瑪利亞和若瑟所要給誕生默西亞的名字。「耶穌基督」是從希伯來語譯為希臘文,意即「傅油的」或「受傅者」。
「生」字在聖經中未必指示為直接的父子關係,因為瑪竇下邊所列的族譜,有幾代已經略去,而上下仍用「生」字,表示法律上的承襲,但在他的描述下,似乎指出是父子之間的承襲。
當然,瑪竇暗示救恩的普遍性,包括猶太一支派及以色列的十一支派。再者,救恩涵蓋拯救所有的人,包括男和女,義人罪人,希伯來人和外邦人等。故此,「生」字不必是父子關係,也指祖父和孫子關係,具有涵蓋性和長遠性。
族譜的第二組末和第三組由於解釋較為複雜和具考究性,故就此從略。最重要的一點是「若瑟生耶穌」,表示耶穌基督是法律上若瑟的兒子,明證在猶太法律上的父子關係和一切權利上的承嗣合法化。族譜有指出女性,但不沿用女性族譜,表示主流社會乃針對猶太人傳統的觀念和尊重。
全部族譜是前十四代和後十四代,這可以加強記憶作為傳宗接代,後世可歌可泣,讚歎上主救世贖世的長遠計劃,寫出救恩歷史的永恆光譜,譜寫世人千萬年的交響樂曲,和值得留名刻姓「天人合一」的標記!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耶路撒冷宗主教和其它教會的領袖們發表聯合聲明,譴責激進組織對整個聖地基督徒製造的無數次暴力事件。這些事件中,有對聖職人員進行的「身體和言語」攻擊、襲擊聖堂、破壞和褻瀆神聖場所,以及繼續威脅敬禮的自由。宗主教和各教會領袖們指出,這種嚴重情況自2012年就已開始,目的是試圖有系統的把基督徒團體從整個地區驅逐出去,儘管它是當地社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各宗教代表們表示,他們對當地政界人士、官員和執法機構無法遏制激進組織的活動深感擔憂,這些組織定期恐嚇當地基督徒、攻擊聖職人員、褻瀆神聖敬禮場所和教會財產。聯合聲明指出,不僅如此,激進成員繼續在基督徒社區獲得戰略上的財產,目的是大幅減少基督徒的存在,並且時常利用私下協議和恐嚇策略將居民趕出他們的家園。此外,他們也進一步中斷了白冷城和耶路撒冷之間歷史悠久的朝聖路線。
耶路撒冷宗主教和各教會領袖們強調,朝聖是世界上所有基督徒的權利,這使以色列的經濟和社會受惠極大。伯明翰大學最近的一份報告稱,事實上,基督徒朝聖和旅遊給以色列的經濟帶來了30億美元。這個問題在目前特別受到關注:以色列政府決定,直到12月22日禁止人們進入該國,目的在阻止新冠疫情傳播,尤其是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可是這也阻止了朝聖者的到來。此外,雖然小而且人數在不斷減少的當地基督徒團體,仍能為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的社會提供很多的教育、醫療和人道服務。
因此,根據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地方政治當局對於保護宗教自由的承諾,各宗教代表們要求緊急對話,目的有兩個:
一、應對激進組織向耶路撒冷作出的挑釁,這也是向基督徒團體和法治國家作出的挑釁,這樣做就能確保任何公民或機構都不應在暴力威脅和恐嚇下生活。
二、開始討論有關建立基督宗教文化和遺產特別區域,以保護耶路撒冷老城基督徒社區的完整性。
聯合聲明最後指出,通過這種方式,將有可能保護它的獨特性及其財產,有利於當地團體、我們國家和全世界的生活。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曾否聽過教友說:「犯了錯,要向神父辦告解,便獲得罪赦」。
「告解」是甚麼?為甚麼要向神父披露自己的罪?為甚麼一個人可以赦免另一個人的罪?另一方面,如果你得罪了一位朋友,你會用甚麼方法去修補破裂了的關係?道歉?賠償?本課將會解釋這件在基督徒一生中,可經常領受的告解(修和)聖事。
在單元三我們已介紹「召叫人悔改皈依是耶穌宣布天國來臨」的必要部分(參閱谷1:15)耶穌說:「因為人子來,是為尋找及拯救迷失的人。」(路19:10)。
耶穌就是那位人子,祂來世上接觸迷失的人,赦免罪人,醫治身體和心靈不健康的人。
耶穌在復活後,顯現給門徒,說:「你們領受聖神罷!你們赦免誰的罪,就給誰赦免;你們存留誰的,就給誰存留。」(若20:22-23)
耶穌是人靈魂和肉身的醫生,祂願意教會繼續祂醫治和救恩的工作,於是建立了修和聖事,將赦罪的權柄交給宗徒,而這權柄由宗徒的繼承人――主教承繼下來,而神父是主教的助手,也分享了赦罪的權柄。所以,在教會內,信友可藉着主教及神父而獲得罪赦,重新恢復人與天主、人與人的親密關係。所以赦罪的不是主教或神父,而是耶穌,也就是天主。
在七件聖事中,修和聖事和病人傅油聖事同屬治療聖事,恢復人的健康。我們將於下一課介紹病人傅油聖事。
為未領洗的人,聖洗聖事的恩寵確實赦免了人的原罪及洗禮前所犯的一切本罪,因為基督救贖了人,使人獲得新生命,但這聖事沒有免除人性的軟弱及人犯罪的傾向。基督徒在洗禮之後,仍有可能犯罪,損害天主的光榮,拒絕祂的愛,並損害信友被召叫成為天主子女的尊嚴,以及教會團體的共融。罪也使信友遠離了他的人生終向目標――永生。
聖保祿宗徒說:「我所願意的善,我不去行;而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卻去作。」(羅7:19)。那時,他已皈依基督及致力傳揚福音,但他的內心仍出現極大的矛盾:雖有渴求天主美善的本性,可惜這本性曾因原罪而受到損害,所以即使願意向善,仍會面對誘惑,最終未有選擇行善,或沒有足夠的力量堅持到底去行善,於是陷入了爭扎和無奈中。由此可見,人時刻需要天主的寬恕和基督恩寵的助祐,才可不斷悔改更新。
耶穌說了三個很重要的比喻,來描述天父對罪人的愛是無條件的。
天父就如那個遺失羊的牧羊人或失了錢的婦女(參閱路15:1-10),對「失去的」非常看重,並不斷尋找,直到找着;當找着,就請大家歡天喜地去慶祝!
而在蕩子的比喻裏(參閱路15:11-32),更見到天父對罪人的回頭既是渴望,又是耐心等待。
比喻中,小兒子從父親分得家產,然後離家遠走,並散盡父親的家財,過着貧乏潦倒的生活。幸好有一刻,他想起父親的愛,於是動身回家。同時,父親一直等着小兒子回來,所以當看見小兒子時,即主動跑上前,熱情地親吻他,甚至吩咐僕人給他穿上鞋子、戴上戒指,以恢復小兒子的身分和尊貴,並且宰殺一隻小牛犢,一同歡宴慶祝,因為小兒子是死而復生、失而復得的。回到家中,當父親看見大兒子嫉妒弟弟時,沒有責備他,反而寬容對待大兒子,循循善誘。
不少人認為這比喻的主角是小兒子(蕩子),但事實上主角卻是那位父親,即耶穌想講述的天父。天父渴望與人重建父子關係,一直等待人的悔改,祂的愛是慷慨的,對人的罪是既往不咎的。
可是,人卻害怕面對犯罪的自己和罪過,猶如亞當和厄娃犯罪後躲藏起來,害怕面對天主。耶穌希望我們清楚知道,天父的愛是忠信且義無反顧的,人的罪過不可能大過祂的慈愛。所以人不用害怕,不要再像原祖父母那樣,不相信天主的愛情。
耶穌基督建立了修和聖事,便是讓基督徒知道這聖事是天父永不撤回愛情的記號。人何時願意悔改,就會看到天父在那裏等候着他,就如小兒子因為想起父親的愛,就起身回家去,與父親相遇了。
雖然基督徒知道耶穌的教導,但悔改皈依很少在一轉瞬間便立即發生和完成,因為這關乎個人的經驗、明暸、判斷、決志、行動,以及與他人、環境的種種互動,並不簡單。所以,一個人由察覺自己有罪,渴望轉向天主,最終離開罪惡,重返天主懷抱的這段時間,可能是一個相當漫長的歷程。
天主聖神在這過程中,給予人自由,也不斷推動人的內心,協助他開始這個歷程,悔罪只是皈依的開始。基督徒不應只在領洗時選擇了天主一次,而是要不斷選擇天主。聖保祿宗徒說基督的愛催迫着信徒,因為基督為眾人而死,是為使活着的人不再為自己生活,而是要為基督而生活。領洗後的人已是新的受造物(新生命),繼承了基督使天主與人和好的職務,要代基督作「和好大使」。保祿勉勵人與天主和好(參閱格後5:15-21)。
另一方面,耶穌知道人的軟弱,所以曾教導人要學習天父的慷慨,無限次寬恕人(參閱瑪18:21-35)。基督徒不是完美的人,總有猜疑或嫉妒等人性軟弱;基督徒團體也不是沒有衝突和分裂的。然而基督徒在世上,已經踏上這皈依及和好的旅程,便要學習如同天父一樣慈悲,與普世人類一起經驗獲基督救贖的自由和平安。
今天的修和聖事由懺悔者的行動,以及神父或主教(代表天主)的赦罪組成,包括了以下的行動:
1. 省察
懺悔者反省過去一段時間的生活言行,生活中的抉擇是否按耶穌及教會教導而行?自己對天主、他人、教會、大地,甚至自己,是否愛得不夠、不正確?應做的沒有做,不應做的卻做了?若能建立每天省察良心的習慣,便有助人警惕自己和產生悔意,察覺和意識自己的生活方向是否走近上主,或是遠離上主。省察是修和聖事的第一步,應在領受聖事前進行。
赦罪並非機械式程序,不是完成了所有步驟,便得到罪赦。罪人痛悔是修和聖事的必要條件,人若不真心痛悔,天人的關係也不能真正修補。
痛悔的精神在於人明白天主愛自己,自己也愛祂,於是悔恨自己違背祂的旨意,傷害了祂,破壞了祂賦予的美好恩典和自己的生命,因此願意努力改善。這是愛天主在萬有之上的痛悔,稱為「完美/愛德/上等痛悔」。至於因考慮罪惡的醜陋及怕受罰的痛悔,稱為「不完美/下等痛悔」。
不論那種痛悔都是來自天主的恩賜及聖神的推動。所以,既然天主已踏出一步給予寬赦,人也要準備內心的懺悔,才能去接受這和好的恩典。
痛悔經可以是一些常用經文,如:
「天主,為了所犯的一切罪過,和我的失職怠惰,我全心痛悔;因為我如此得罪了祢、極仁慈、極崇高的天主。現在依靠祢聖寵的助佑,我全心定志,善作補贖,以後再不敢犯罪,並逃避一切犯罪的機會。亞孟。」又或以個人說話,表達內心的痛悔和定改。
立志將來不再犯。若沒有改過的決心,便難以說是真心痛悔。因為修和聖事是要幫助信徒仰賴天主的慈愛和恩寵,從背向天主的現況中,決心迴轉過來,懺悔者要表明願意盡最大的努力去糾正過犯,遠離罪惡的誘惑。
將省察所得的內容,向神父說明(可選擇隔着屏風,或面對面向神父告明)。若懺悔者能坦誠和清楚說出過犯,就是幫助自己放開心懷,締造一個空間來迎接天主,並讓天主觸碰自己和一切的軟弱。
在告解中,故意隱瞞自己在領洗後所犯的大罪,就是犯了「冒告解」,便不得罪赦。(參閱《天主教教理》第1456條)在這聖事中,神父代表基督來聆聽及勸告我們,他對告明中的一切內容,有責任嚴守秘密(稱為「告解秘密」)。
罪惡傷害到他人,懺悔者應以實際的行動來表達願意彌補的決心,盡量給予賠補,如偷取他人財物,應該歸還;詆毀別人,要重建他人的聲譽。在修和聖事中,為了補償過錯,神父要求懺悔者做補贖,而補贖的內容多為祈禱、奉獻(捐獻)、愛德行動,為近人服務或甘願克己犧牲,藉此來重組自己的生活及生命,好能更肖似天主,並補償因罪過帶來的損害。
神父是天主憐愛罪人的標記及工具,他也是天主的僕人,為罪人、也與罪人一起祈禱,他可以在懺悔者頭上覆手,唸赦罪經文:「天上的慈父,因祂聖子的死亡和復活,使世界與他和好,又恩賜聖神赦免罪過,願他藉着教會的服務,寬恕你,賜給你平安。現在我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赦免你的罪過。」(按今天習慣,神父是先唸赦罪經文,然後悔罪者在完成指定的補贖行動後,或至少有心去完成補贖,便可獲得罪赦。)
通常信友按自己的需要而領受個別的修和聖事,但有需要時也會舉行團體的修和聖事(如新教友領第一次修和聖事、團體退省等),兩者的內容與步驟無太大差異,只是團體一起聆聽聖言,靜默反省,然後是個別告明、赦罪及補贖,最後是團體祈禱結束。
之前提及「告解聖事」這名稱,它強調聖事中「『告』明己罪」及「『解』除罪責」這兩個步驟,特別是為犯「重罪」(大罪),即明知故犯、嚴重地傷害天主及他人的大罪過,修和聖事更是基督徒請求赦罪的唯一正常途徑,也是教友在領洗後,獲得天主及教會寬恕的確切方法。
今天,教會多用「修和/和好/懺悔聖事」來表達這聖事的恩寵和核心精神。它賜予的恩寵是「和好」,獲得罪赦:
人犯罪,破壞了天主與人的關係。在領受聖事後,人得到天主的治癒,重新恢復天主子女尊貴的身分及生命中各種恩賜,重回天主那裏。
人犯罪,就破壞了人與人的關係,為他人帶來痛苦,也傷害了兄弟姊妹的愛情。認罪悔改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得到修補。
罪不單破壞了教會內人與人的關係、團體的共融,也讓教會外的人對教會失去了信任及好感,這實在是傷害了教會這個大家庭。所以,罪人在教會內悔改,求寬恕,以恢復教會共融的生活,神父就是代表教會再次接納罪人及恢復團體的和好。
在修和聖事中,當罪人與仁慈至善的天主相遇,就察覺祂的美善和自己的不堪當,這時人更容易體驗愛的寬宏和深度。耶穌曾向西滿說了一個有關愛與寬恕的比喻:
「『一個債主有兩個債戶:一個欠五百德納,另一個欠五十。因為他們都無力償還,債主就開恩,赦免了他們二人。那麼,他們中誰更愛他呢?』西滿答說:『我想是那多得恩赦的。」耶穌對他說:『你判斷的正對。』」(路7:41-43)
教會內不少聖人也曾犯下大罪,聖師聖奧思定在年輕時,聰慧博學卻放蕩不覊,後來他在《懺悔錄》寫下一句名句,就是他對天主說:「愛祢愛得太遲!」當他敏銳於自己的罪過,並接受天主的寬赦時,他更能體會天主對他的愛原來這麼深厚,從而愛主之情也就越大。可見犯罪的人不一定永遠離開天主,只有犯罪後不回頭的人,才會永遠離開天主。
按「教會五規」,教會極力勸戒教友每年應至少領受一次修和聖事(第二規),以幫助教友在每年復活節期間,領受至少一次的聖體聖事妥作準備(第三規)。但無論怎樣,如果明知自己已犯了大罪,那麼在領受至聖聖體前,必須先辦妥修和聖事。
此外,教會教導,基督徒即使沒有嚴重罪過,若能定期告明日常的過錯及缺失(例如不合基督徒德表的思言行為、小罪等等),都有助培養自己的良心,對抗惡習,並讓基督的愛治癒身心,使基督徒的生命不斷成長,越能肖似祂。
有些信友表示若每次辦修和都說出相近的罪過,即使天主、神父不覺厭煩,自己也不好意思吧!甚至懷疑修和聖事對自己沒有甚麼幫助。
這時,信友更要想起那位等待子女回家的天父!試想人在塵世中生活,都帶着受傷的本性來面對世間的誘惑,猶如走路的雙足及鞋子,怎會不沾上塵土或有些破損呢?主耶穌基督深知人的軟弱,建立了修和聖事,就是給予治療和寬恕的恩寵,恢復人的靈性健康,好使跟隨祂的人再次與天主、與人、與教會及與萬物和好,並恢復天主子女的尊貴身分。所以,天主既然對人不離不棄,人自己也不要放棄與天主和好呢!
阮秀美修女
(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
Sr. YUEN, Sau-Mei Teresa FMM
1944-2020生平簡介
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阮秀美修女於二零二零三月十五日晚安息主懷,享年七十六歲。阮修女二零零五年起出任公教報總編輯,生前亦致力推動個人成長工作和婚姻培育。
阮秀美修女生於一九四四年二月十五日,五七年在聖德肋撒堂領洗,六零年入讀澳門的聖羅撒女子中學當走讀生,六六年她加入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同年底轉到香港馬鞍山當初學生。
一九七二年阮修女往台灣接受培育,七六年畢業於台灣的天主教輔仁大學中文系。
她一九七六年返港後,首份職務是在觀塘牧民中心工作;七七年她在聖德肋撒堂發永願。一九七九至八零年她曾往英國倫敦的會院學習英文;九四年獲香港大學哲學碩士學位,研究她所屬修會在華的傳教歷史。
阮秀美修女出任公教報總編輯十五年,致力推動媒體的培育幅度,又先後出版《教理淺嚐》(三冊)、《人人講耶穌》和《零距離耶穌》,並親自推行寫作培訓班。
在教區層面,阮修女曾任教友總會助理神師、教區教友培育委員會執行秘書、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成員等。她亦於九龍聖依納爵小堂教授慕道團多年。
阮秀美修女聯同其他教會人士,致力在港推動青年活動「Choice抉擇成長營」、「夫婦懇談會」,以及「婚前懇談會」;媒體方面,她曾任教區視聽中心顧問及節目主持。
資料來源:公教報
若翰的使者走了以後,耶穌就對群眾論若翰說:「你們出去到荒野裏是為看什麼呢? 為看一枝被風搖曳的蘆葦嗎?你們出去到底是為看什麼? 為看一位穿細軟衣服的人嗎? 啊! 那衣著華麗和生活奢侈的人是在王宮裏。你們出去究竟是為看什麼? 為看一位先知嗎? 是的,我告訴你們:而且他比先知還大。關於這人經上記載說:『看,我派遣我的使者在你面前,他要在你前面預備你的道路。』我告訴你們:婦女所生的,沒有一個比若翰更大的;但在天主的國內最小的,也比他大。聽教的眾百姓和稅吏,都承認天主正義的要求而領受了若翰的洗禮。但法利塞人和法學士卻沒有受他的洗,在自己身上使天主的計劃作廢。
《以謙遜喜樂行事 》
當有人做事的方法跟我們原本的不同,你會怎麼反應呢?如果他做得比較好,你會起反感,還是會欣賞呢?若翰一直都認為默西亞應該像一位個性激烈的審判者,他也曾給人們敘述默西亞的功能。然而,耶穌出現時,不但沒有審判任何人,祂更是以寬恕來醫治願意靠近祂的人。耶穌自己形容祂的使命為︰「瞎子看見,瘸子行走,癩病人得了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苦人得了喜訊」。耶穌的來臨並不是若翰和當時的猶太人,所想象的君主式的執行者;耶穌反而給物質和心靈的窮人帶來祝福。當耶穌的新做法挑戰了你我長久所嚴守的理想,我們是否會像若翰一樣,去找耶穌澄清,嘗試了解呢?還是默默地忽略祂,固執地認為自己是對的?耶穌那麼欣賞若翰,就是因為他不怕站在舊約和新約的門檻上,不怕耶穌帶來的新作風。若翰真是一位先知,願意聽從天主在當下所指示的新標記,而在自己裡面先做了悔改的第一步。
主耶穌,讓我們因為祢的新作風而喜悅,因祢的新祝福而歡樂。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香港時間
日期:2021年12月18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30至5:30
主題:聖言成為人
講者:吳岳清神父
語言:粵語
報名方法:
請將姓名、電話,以電郵方式發送到 [email protected],
並請註明「到中心參與」或「Zoom在線參與」。
*請注意:當天不設錄影*
「聖誕節把天主的溫柔帶給世界,在衆人心中喚起喜樂和希望。你們藝術家也懂得以自己的才華重現和傳遞這樣的情感。」
2021年12月15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向今年聖誕節音樂會的擧辦方和藝術家們如此表示,這場音樂會將於12月16日晚上舉行。
教宗說:「溫柔出自愛,有如愛的語言,當你愛一個孩子時,你會撫摸他,當你愛你的未婚妻或未婚夫時,你會撫摸她(他),這個出自愛的舉止是最簡單的動作。我願再次重複:天主的語言是關懷、憐憫和溫柔。這3件事並駕齊驅。」
「耶穌聖誕的圖像是溫柔的象徵,充分體現了歷史上第一個馬槽的溫馨。」教宗表示:「聖方濟各亞西西藉著他的格萊齊奧(Greccio)活馬槽願意重溫在白冷岩洞發生的事件,為能瞻仰和朝拜耶穌。聖方濟各心懷激動地溢滿溫柔之情,心中想到天主子誕生時的貧困景象。」
「愛產生喜樂,就如一個新生命的誕生那樣。」教宗思念許多在世界上不那麽幸運的兒童:「隔天舉行的音樂會也是為幫助他們。這場音樂會所支持的教育計劃主要面向兩個處於困境國家的孩子們,一個是海地,另一個是黎巴嫩。黎巴嫩由慈幼會士們推進這個計劃,他們總是發明一些東西來向前推進。海地則由相遇學校來實施。」
教宗繼續向這些藝術家們說:「你們的音樂幫助人敞開心扉,不忘受苦的人,作出分享的具體行動。這些行動給許多家庭帶來喜樂,他們渴望透過教育給自己的子女開闢未來。」
「除了溫柔和喜樂外,人們在白冷岩洞内也看到燃起的希望。」教宗提到疫情對許多兒童造成的影響:「他們被排拒在各種教育活動之外,也被阻止傳播對話和包容的文化。因此,需要努力確保所有青年都有成長和接受培育的機會。在教育上投資能幫助孩子們“懷抱希望,展望未來。聖誕之光讓我們重新發現友愛的意義,促使我們關懷需要幫助的人。因為教育含有希望的種子。」
「你們透過藝術立即營造出兄弟情誼,而在藝術面前我們不分朋友和敵人,我們衆人都平等,都是朋友和兄弟姐妹。你們的語言是豐厚的。」教宗最後再次感謝藝術家們的慷慨,祝願他們「始終做溫柔、喜樂和希望的信使」。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2021年12月15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以大聖若瑟的靜默為主軸,展開當天的要理講授。教宗說:「大聖若瑟以他的靜默邀請我們為道成肉身的天主聖言、為耶穌騰出空間。」教宗闡明:「大聖若瑟的靜默不同於失語症狀。相反地,那是側耳靜聽的靜默,是辛勤勞作的靜默,是活出偉大內心的靜默。」
教宗引用聖十字若望的話語解釋道:「天父在永恆的靜默中講述聖言、祂的聖子,而靈魂必須側耳靜聽。在聖母瑪利亞和大聖若瑟的日常榜樣之下,耶穌在塵世生活中也體會到這份靜默。祂親自尋覓靜默的空間,並邀請祂的門徒們也活出這份經驗。」
聖父教宗勉勵眾人效法大聖若瑟的芳表:「重新發現這由靜默敞開的默觀幅度。但這並不容易。靜默令人有些畏懼,因為它要求我們深入內心,與我們最真實的一面相遇。」
教宗邀請每個人:「打造靜默的空間,好讓居住在我們內的天主聖神能在那裡出現。這意味著我們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語,因為一不留神,我們在言談間可能會阿諛奉承、虛浮誇大、謊言連篇、造謠生事、誹謗中傷。」
「正因如此,我們必須向大聖若瑟學習靜默:那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心靈空間,我們在那裡讓聖神有機會帶給我們重生、安慰和糾正。這不僅能裨益我們的心靈,也能治癒我們的口舌、我們的話語,特別是我們的選擇」,讓我們得以跟大聖若瑟一樣,使靜默與行動相結合。」
教宗在要理講授結束時誦唸了一篇禱詞。教宗說:「大聖若瑟、靜默的人,你在《福音》中不發一語,教導我們遠離誇張的言詞,重新發現話語能建設、鼓勵、安慰和支持的價值。求你親近所有因傷人的話語而受苦的人,例如流言蜚語和惡言惡語;請你始終幫助我們言行一致。」
海地人民身上又添了一處創傷。這次的傷口與日前的悲慘爆炸事故有關,為數眾多的百姓因此喪生,其中包括不少兒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結束之際,惦記著本次災禍的罹難者、傷者和他們的家屬。
教宗在保祿六世大廳內說:「可憐的海地,禍不單行。這是一群受苦的人民。讓我們為海地祈禱:他們是善良、優秀又虔誠的人民,但是他們現在受很大的苦。」教宗表示與海地人民同在,關懷事發城市的居民、罹難者家屬和傷者。教宗邀請信眾同心祈禱,「為這些飽受如此磨難的弟兄姊妹」祈禱。
此外,在12月13日週一晚上,海地大城市海地角發生了油罐車爆炸事故,造成至少69人死亡。該城市的副市長阿爾莫諾(Patrick Almonor)證實了這件事,並指出目前有數十名傷者正在醫院和其它醫療中心接受搶救。然而,當地的醫療機構不僅醫護人員短缺,藥品也相當匱乏。這次爆炸事故也導致50多間房舍受損,它們大多必須拆除。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Copyright © 2025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