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敦促人們接種新冠疫苗

教宗方濟各與南北美洲的主教們同聲敦促人們接種新冠疫苗。在視頻訊息中,教宗讚許研究人員和科學家研發了多款安全又有效的新冠疫苗,並且說道:「因著天主的恩寵和許多人的工作,我們現在擁有多款保護我們對抗新冠病毒的疫苗。」教宗表示,疫苗「帶來了終結疫情的希望;但是唯有在人人都有機會接種疫苗,以及我們彼此合作」的前提下,才能達成這一目標。這段視頻訊息於8月18日週三公諸於世。

教宗強調,接種有關當局已授權的新冠疫苗是個「愛的舉動」。協助他人這麼做,也是個愛的舉動。那是「愛自己、愛我們的親友,以及愛全人類」的舉動。這份愛也具備「社會性和政治性」。如此兼備社會和政治性質的愛,是通過一個個「不起眼、卻能改變和改善社會的個人舉動」所締造的。「在照顧他人,尤其是最弱小者方面,接種疫苗是一種簡單而又意義深遠的方法」。教宗祈求天主助祐「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出自己渺小的愛的舉動」。不論舉動「有多不起眼,愛始終偉大」。小小的舉動足以建設更美好的未來。

在這段視頻訊息中發聲的還有多位美洲大陸的樞機和主教。美國主教團主席、洛杉磯總主教戈麥斯(Jose Gomez)沉痛指出,新冠疫情的痛苦和死亡席捲全球。他祈求天主「廣施慈恩,賜予我們面對疫情的信德力量,確保人人都有機會接種疫苗,好讓所有的人都能獲得免疫力」。墨西哥城總主教阿吉亞爾(Carlos Aguiar Retes)樞機稱,新冠疫苗與人人擁有更美好的未來,二者密切相關。這位樞機說:「從北美洲到南美洲,我們支持人人都能接種疫苗。」

洪都拉斯馬拉迪亞加(Rodriguez Maradiaga)樞機表示,世人對新冠病毒的認識不多。「但能確定的是:獲得授權的疫苗是有效的,而且它們確實在這裡拯救性命」。獲授權的新冠疫苗是「個人和大眾痊癒之路的關鍵」。巴西胡默斯(Claudio Hummes)樞機稱讚醫療專業人士在研發「安全又有效」的疫苗方面所做的「英勇付出」。這位樞機引用教宗的話,重申「接種疫苗是個愛的舉動」。薩爾瓦多查韋斯(Gregorio Rosa Chavez)樞機說,接種疫苗有助於保護最脆弱的群體。「我們接種疫苗的選擇會影響到其他人。」這是個道德責任。

秘魯卡夫雷霍斯(Miguel Cabrejos)總主教發出了團結的呼籲。這位神長說:「我們團結一心,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一起推動並支持人人有機會接種疫苗。」卡夫雷霍斯總主教鼓勵每個人「以人類大家庭成員的身份做出負責任的行動,尋求並保護我們的整體健康,讓大眾都能獲得疫苗」。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信仰帶來愛和希望,超越對法律的畏懼

圖片:vatican.va

2021年8月18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要理講授中繼續省思聖保祿宗徒在《迦拉達書》中論述的有關法律的角色。教宗指出,法律和天主十誡必須得到遵守,但那令我們成義的是基督。法律的實質是將我們引向基督。

教宗提到:「聖保祿在《迦拉達書》中稱法律如同一個啓蒙師。在古代的學校體系中,啓蒙師是一個負責把主人的孩子送到老師那裡,然後再把他接回家的奴隸。他必須保護學生免於危險,並予以監督。啓蒙師的作用相當於管教性的,一旦孩子長大成人後,這個職責就停止了。因此,聖保祿宗徒表示:『承繼人幾時還是孩童,雖然他是一切家業的主人,卻與奴隸沒有分別,仍屬於監護人和代理人的權下,直到父親預定的期限。同樣,當我們以前還作孩童的時候,我們是隸屬於今世的蒙學權下』(迦四1-3)。」

教宗解釋道:「總之,保祿宗徒深信,法律無疑有其積極作用,但有時間的限制。它持續的時間不能超出限度,因為這與人的成熟和他們對自由的選擇息息相關。信仰一旦來到,法律就徹底結束了其預備性價值,就必須讓位給另一個職權。」

解釋了古代啓蒙師形象的意義後,教宗接著指出:「保祿宗徒似乎建議基督徒將救恩史分成兩個時刻,他個人的經歷也包括在内,即在成為耶穌基督的信徒之前,以及在接受信仰之後。處在中間的則是耶穌死而復活的事件。以相信基督為起點,面對同一個法律,有之前和之後的區別。先前的歷史是由『法律之下』決定的;之後的歷史則是隨從聖神而生活(參:迦五25)。處於『法律之下』是保祿首次使用的表述,其潛在意義有一種消極屈從的觀念,是奴隸的典型行為。保祿宗徒明確指出,人若處在『法律之下』,就受到『監守』和『禁錮』,一種預防性的看守。聖保祿說,這段時間持續很久,只要活在罪惡中,就會一直持續。」

「因為我們還在肉性權下的時候,那藉法律而傾向於罪惡的情慾,在我們的肢體內活動,結出死亡的果實。但是現在,我們已死於束縛我們的勢力,脫離了法律,如此,我們不應再拘泥於舊的條文,而應以新的心神事奉天主(羅七5-6)。」

教宗最後總結道:「我們應該詢問自己,我們仍生活在需要法律的時期,還是清楚意識到已蒙受恩寵成了天主的子女,為生活在愛中。我是怎樣生活的?生怕自己不這樣做就下地獄?還是活出希望,活出因耶穌基督白白賜予救恩的喜樂?這是一個美好的詢問。第二個問答也美好:我輕視誡命嗎?不。我遵守誡命,但不將之絕對化,因為我知道,那令我成義的是耶穌基督。」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為阿富汗受苦人民及海地地震災民祈禱

圖片:vatican.va

「請你們同我一起祈求天主,好使武器停止喧囂,讓對話成為解決之道。只有這樣,這個國家的受苦人民,即男女老幼才能返回自己的家園,在彼此完全尊重的環境下度和平與安全的生活。」

2021年8月15日,教宗方濟各在帶領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友誦念《三鐘經》之後,為阿富汗的局勢發出上述呼籲,塔利班武裝已經進入該國首都喀布爾。

在阿富汗的宗教人士也對這場災難性的危機表示擔憂,尤其是斯卡萊塞(Giovanni Scalese)神父,他是若望保祿二世於2002年在阿富汗建立的自治傳教區的負責人。斯卡萊塞神父8月14日透過本新聞網發出沉痛的呼籲,請眾基督徒共同祈禱,使已經筋疲力盡的阿富汗人民不再繼續遭受戰爭的痛苦。

在聽到教宗方濟各的呼籲後,斯卡萊塞神父再次向本新聞網表示:「我們實在需要這樣的祈禱,這幾天和在世界各地的祈禱似乎已經看到成效,因為塔利班雖然進入了喀布爾,卻沒有使用暴力。臨時政府正在組建。我們必須繼續祈禱,讓危機以和平的方式得到解決。」

此外,教宗方濟各在誦念《三鐘經》後也說道:「幾個小時以前,海地發生了強烈地震,導致為數眾多的人死亡和受傷,財物損失龐大。我渴望向遭受地震重創的親愛的人民表達我的關懷。我在為罹難者祈求上主的同時,也給予倖存者鼓勵的話語,並期盼國際社會能對他們投以關切:願眾人的團結援助能減輕災難造成的後果。」接著,教宗帶領在場眾人一起為海地誦念一遍《聖母經》。

在教宗為海地發出呼籲的時刻,已知這次大地震造成了將近1300人死亡、5千多人受傷。這些數字仍在持續更新。目前,明愛會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已經啟動援助機制,美國、法國和許多國家也開始提供救援。

海地地震重災區熱雷米的教區主教德克斯特(Gotran Décoste)接受梵蒂岡電台法語節目部採訪,講述了百姓即使在室外也害怕餘震的沮喪心情,並感謝本電台讓他們能傳達團結一心的呼籲。這位神長表示,人民十分焦慮、倍感絕望。

德克斯特主教說:「我們非常指望你們的團結關懷。在慶祝童貞榮福瑪利亞升天的這一天,我們懇求聖母瑪利亞在這些遭受地震重創的災民心中重燃希望。這次強烈地震對主教座堂、許多聖堂、教會學校和住家造成了嚴重損毀。我感謝梵蒂岡電台給了我們機會來發出團結關懷熱雷米教區的呼聲。熱雷米教區位於海地的西南部,教區境內的55個堂區遭到了嚴重的打擊。」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大自然靈修:聖母蒙召升天節【大地母親】福音經文反省

聖母蒙召升天節

【我的靈魂頌揚上主,我的心神歡躍於天主,我的救主。】(路1:46-47)

聖母瑪利亞她卑微、謙遜、抱有極大信德,這些都可以在今天的福音中顯示出來。同時,她亦被喻為教會之母,因為她既是耶穌的母親,自然也是所有肢體,即基督徒和教會的母親,因此非常重要。

談到母親,教宗方濟各曾引述聖方濟的《造物讚》,聖方濟把大地視為母親,同樣應受讚頌。她滋養我們,出產各種食物和色彩繽紛的花草(參考《願祢受讚頌》#1)。這位母親同樣卑微、謙遜,因為她很多時候也會被人遺忘或忽視她的存在和重要性,卻仍然一直默默地付出,養育整個世界的生命。

另外,在今天的福音中不得不提的是瑪利亞的謝主曲。它除了是一首瑪利亞由心讚美天主的詩,其實也同時描繪了天主的模樣。

當我們能夠體會、感受、欣賞、讚美大自然的好,亦可能讓我們了解到多一點天主。

就像聖保祿所說:天主那看不見的美善,即祂永遠的大能和祂為神的本性,都可憑祂所造的萬物,辨認洞察出來。(羅1:20)

讓我們一起祈禱:

慈悲的天父,

感謝祢把耶穌的母親瑪利亞賜予教會,

並一直看守和祝福著教會。

願我們都能同樣珍惜大地母親、

還有我們在世的母親。

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亞孟。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中文天主教刊物「恆毅雙月刊」創刊70週年

【鹽與光天主教傳媒資訊】教會十分重視文字福傳工作,以往我們的閱讀習慣是透過實體的刊物,如:書本、雜誌、報章等等來獲取資訊。時代變遷及科技進步,已經令大部份人改用電子儀器來閱讀,如:平板電腦、電子書、智能電話等等來在網上下載資訊。因此,各大教會媒體也紛紛運用網上平台來傳播資訊。2021年8月,在慶祝恆毅雙月刊創刊70週年之際,他們的官方網頁全面改版上線,更方便大家隨時隨地瀏覽、下載、閱讀!

恆毅雙月刊網頁

恆毅雙月刊的來源:

主徒會會士早在1948年便率先由中國大陸去到台灣傳教,當時該會會士郭若石神父就任台北監牧後,更先後接納、邀請了數百位從大陸逃出的中外傳教士,為大陸來台難民及當地同胞展開福傳熱潮,聽道和領洗的人數直線上升。以文化傳教為己任的十餘位主徒會會士,在福傳之餘,鑑於精神食糧的迫切需要,便於1951年8月創辦了天主教恆毅月刊,由趙賓實主編。定名為恆毅是為表揚本會創辦人、前教廷駐華首任代表、傳信部次長剛恆毅總主教的偉大傳教精神,和對中華教會及普世傳教區的傑出表現。恆毅月刊創辦之初,可說是台灣唯一的公報刊物,與香港的公教報相互輝映。

社長的話:

在創刊70週年的月刊上,現任社長,主徒會總會長張少麟神父表示,回首篳路藍縷的來時路,要感謝天主,也感念前輩們以剛強、恆心和毅力的精神,藉著文字的書寫陪伴著讀者在知性和靈性生命上的成長。特別對於兩岸三地和海外華人教會的面貌,恆毅月刊也留下了不少彌足珍貴的史料和寶貴的歷史記錄。此外,恆毅月刊也和讀者一起見證了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的召開,教會的革新與發展等等。七十年間,恆毅月刊除了辛勤的耕耘,也適時的自我反省,不忘初心,忠於理想,精益求精。

張神父也提及文字福傳的重要性,他舉例指出,當一千六百九十五個字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出土時,它告訴了我們華夏史上最早的福音蹤跡。康熙皇帝御賜「萬有真原」匾額的四個字,為我們道出了宇宙萬物皆由天主所造,天主乃世間諸物之根源。「聖人之花」和「耶穌傳」這兩本書改變了聖依納爵的一生,從侍奉帝王和公爵夫人的人生轉向侍奉永生的天主。綜而觀之,文字福傳無論篇幅長短,可以是圖文並茂的一句話,亦可以是一首詩歌,亦可以是一篇文章,亦可以是一本書,但其共同的特徵都離不開超越性、救恩性和持久性這三個面向。

他承諾,恆毅月刊將繼續朝著這個方向,透過文字的力量,使在中華文化生活中的人們得以窺探天主自我啟示的奧秘,進而能認識祂、愛慕祂、跟隨祂和侍奉祂。

按圖下載PDF文件檔

衷心祝賀:

恆毅雙月刊是由主徒會會祖剛恆毅樞機(聖座駐華首任代表)而命名,他曾說:「生命應該用愛來祝福。感謝恆毅雙月刊70年來在文字福傳上的努力及貢獻。讓我們以禱聲來為恆毅雙月刊送上祝福,祈求天主聖神不斷的帶領,願聖母保守他們的工作。

彼此共勉!

大聖若瑟,為我等祈。

宗徒之后,為我等祈。

資料來源:恆毅雙月刊

相關節目:

談說天地:主徒會第一位被派遣到北美福傳的會士

談說天地:剛恆毅樞機的中國教會觀

相關資訊:

主徒會在北美

教宗公開接見:誰尋找生命,就需注視基督

圖片:vatican.va

梅瑟法律,即十誡,以及天主聖神是教宗方濟各在8月11日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要理講授的兩個重點。教宗依照保祿宗徒的《迦拉達書》,講解了「基督徒生活的新意」。當天上午的公開接見活動在保祿六世大廳舉行,要理講授的主題為「梅瑟的法律」。

教宗首先指出:「那個時期確實需要一項法律,它是天主賜予祂的子民的重大恩典,用來對抗異教徒和偶像崇拜。但有人主張迦拉達人該當遵守法律才能得救,才能不使天主發怒。對這樣的人,保祿的回答是:遵守梅瑟法律和與天主建立的盟約並非密不可分。因此,天主與亞巴郎訂立的盟約是由於恩許,並非基於遵守那時尚未存在的法律。」

事實上,梅瑟法律僅是在盟約後的430年才訂立的,這法律不屬於盟約的一部分。不過,教宗也重申:「保祿絲毫不反對梅瑟法律,甚至“在他的書信中還多次捍衛這法律的神聖起源,肯定它在救恩史上占有十分確切的地位。但保祿也憑著他的靈性智慧和為福傳使命所蒙受的恩寵,强調了一個極重要的方面。」

「法律不賦予生命,不提供恩許的實現,因為它不是處在能夠實現恩許的條件下。法律是帶領你朝著相遇前行的道路。保祿使用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詞彙,即法律是走向基督的『教育者』,走向基督信仰的教育者,是領你去相遇的老師。誰尋找生命,就需要在基督身上注視著恩許及其實現。這話很重要:天主子民,我們基督徒注視著恩許,在生命的道路上行走,正是這恩許吸引我們前去與上主相遇。因此,這就是基督信仰生活最根本的新意。」

教宗說:「所有相信耶穌基督的人都蒙召在聖神内生活,祂使人擺脫法律的束縛,同時又依照愛的誡命使法律得到成全。這極其重要,法律將我們帶向基督。」

教宗最後祈願:「在天主的助佑下,信徒們能在誡命的道路上行走,這些誡命是引領我們與耶穌相遇的教育者,同時我們也應總是在基督身上看到愛,懂得與祂的相遇是所有誡命中最重要的一條。」

圖片:montfortian.info

此外,教宗方濟各在公開接見活動中,問候了在保祿六世大廳參加這項活動的法國信友們,談到上主日夜間蒙福聖母會法國省會長梅爾(Olivier Maire)神父在法國西部旺代省聖洛朗鎮遇害的消息,兇手是患有精神病的盧旺達人,一年前因南特主教座堂火災而被起訴,處在監控下。

教宗說:「獲悉梅爾神父被殺害的消息後,我深感悲痛。我向旺代省聖洛朗鎮的蒙福聖母會團體、神父的親人和全體法國天主教徒表示哀悼。我必分擔你們的痛苦並予以精神上的接近。我降福你們衆人!」

兇案的調查工作仍在進行當中,但排除各種恐怖主義行動。警方證實兇手「心理不穩定」,目前已被送到精神病院,同時也證實梅爾神父死於暴行。已故神父所屬的蒙福聖母會和法國的教會人士立即對亡者的親人表達關懷之情。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蒙福聖母會法國省會長梅爾神父在法國遇害身亡

圖片:montfortian.info

蒙福聖母會(The Montfort Missionaries)法國省會長梅爾(Olivier Maire)神父在法國西部旺代省聖洛朗鎮(Saint-Laurent-sur-Sèvre)遇害身亡,神父的遺體是一名男子向警方自首並承認謀殺神父的罪行後被發現的。謀殺者是出生於盧旺達的阿巴伊森加(Emmanuel Abayisenga),現年40歲,是2020年7月南特主教座堂縱火案的主要嫌疑人。阿巴伊森加被起訴後,於6月初在司法監控下獲釋,之後得到蒙福聖母會團體的接納。謀殺者的律師說,他是一個“身心脆弱”的男子。調查人員排除了與恐怖主義有關的動機。

謀殺事件發生後,法國主教團團長博福爾(Éric de Moulins-Beaufort)總主教發表推文,向遇害神父的家人及其修會表達他個人和法國教會的痛苦和關懷之情。總主教寫道,他(梅爾神父)無條件地接納所有的人,跟隨基督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總主教表示,他為梅爾神父的家人、他的同會弟兄,以及因這悲劇而受到創傷的所有人祈禱,也為謀殺者祈禱。與此同時,蒙福聖母會總會長神父也表達了同樣的悲痛之情,他說,梅爾神父作為一個會士、一個司鐸和一個傳教士,一個蒙福聖母會的靈修學家,以對會祖聖蒙福靈修精神的深刻理解,陪伴了他生活過的所有團體。

法國總統和政府總理對該起謀殺事件深表震驚,並迅即向全體法國天主教信友和蒙福聖母會表達關懷和團結之情。馬克龍總統在推文中寫道:「他(梅爾神父)的面容帶著對近人的慷慨和慈愛,保護那些有信仰的人是當務之急。針對這可惡的行為,我們願澄清:拿一位司鐸、一個教會的人來出氣,就是侵犯法國的靈魂。」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印度墮胎法通過50週年,該國教會舉行致哀日

1971年8月10日,《醫藥終止妊娠法案》在印度生效。在此之前,自願墮胎被視為一項罪行,而這個法案實質上讓墮胎合法化。按照這個法規,當孕婦或胎兒面臨生命危險或是嚴重的身心損害,或者因強姦或避孕措施的瑕疵而懷孕時,在孕期20週以下可自願終止妊娠。另外,法律也規定了,在所有醫院都可以實施墮胎,但是手術執行人必須是國家登記在冊的婦產科醫生。

50年後,印度天主教主教團為了紀念這個悲慘的日子,由主教團主席格拉西亞斯(Oswald Gracias)樞機訂定了「致哀日」。樞機在一份公告中表示,「自從1971年立法通過以來,我國執行了數以百萬計的墮胎。這個反對生命的趨勢今天沒有放緩的跡象。光是在2015年,墮胎的數量估計相當於1560萬次」。因此,印度天主教主教團主席邀請眾人於8月10日舉行致哀日,「讓教會能藉以表達她對那些不被渴望的孩子遇害身亡的傷痛,並在我們社會裡推動一種維護生命的思想」。

為此,格拉西亞斯樞機提供了若干有關舉行這個悲慘紀念日的建議。例如:「為數十年來無辜胎兒的流血遇害而進行祈禱和賠補活動;在每個堂區為被殺害的胎兒奉獻彌撒,以賠補墮胎的罪;所有教堂敲響一至兩分鐘的喪鐘;在臨近8月10日的主日,彌撒講道應以維護生命為主題;為青年提供相關主題的培育;在天主教媒體渠道推廣維護生命的計劃;8月10日和前後幾天,在所有堂區、修會會院、修院和教會機構遵守『慈悲時刻』;在社交媒體上舉行數字熄燈活動」,以示抗議。

最後,為遵守新冠疫情的防疫措施,印度主教團主席鼓勵所有信徒「量力而為,因為我們蒙召促進生命的文化」。教會在世界各地都站在維護生命的第一線。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世界主教會議副秘書長貝卡爾修女:要是沒有靈修,就沒有眾議精神

圖片:Vatican Meida

以眾議精神為題的世界主教會議將於2023年10月在羅馬舉行,相關的準備工作已緊鑼密鼓地展開。眾議精神的道路將於今年10月9日至10日在梵蒂岡隆重啟動,而若干重要層面的反省已在進行當中。靈修便是其中一個基礎的課題。
教宗方濟各今年4月30日在接見意大利公教進行會的一個代表團時,表明「當我們在談論同道偕行、眾議精神的道路和經驗時,我們必須清晰明確。這並非一個議會,不光是眾人一起討論問題、探索社會現況。倘若沒有聖神,就沒有眾議精神;假如沒有祈禱,就沒有聖神」。

在邁向2023年世界主教會議的旅途中,世界主教會議副秘書長貝卡爾(Nathalie Becquart)修女接受梵蒂岡新聞網採訪。她指出,針對眾議精神的研究和省思,「是一個有待深入探討的面向」。這個「概念是要從教會內許多靈性大家庭的不同靈修經驗出發,去分析這些靈性大家庭在分辨方面的共通點」。貝卡爾修女闡明,「要是沒有靈修,就沒有眾議精神,因為眾議精神的核心在於與基督攜手同行,並且聆聽聖神。這個靈修層面的確是眾議精神必不可少的面向,我們必須持續加以探討」。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福音只有一個,其真理不可廉價出售

圖片;vatican.va

2021件8月4日上午,教宗方濟各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這是在7月份暫停之後的第一次。教宗在要理講授中繼續省思保祿宗徒的《迦拉達書》,當天的主題為「福音只有一個」。保祿已向迦拉達人宣講了耶穌基督,現在卻看到他們偏離真理而接受一些新來的宣講者提供的不同的福音,不免感到遺憾。他極力表示,福音只有一個(參:迦一6-8)。

教宗說:「對保祿來説,福音就是他的初傳,即他所宣講的耶穌的死亡與復活是救恩的泉源。這福音以4個動詞來表達:『基督照經上記載的,為我們的罪死了,被埋葬了,且照經上記載的,第三天復活了,並且顯現給刻法,以後顯現給那十二位』(格前十五3-5)。這福音是許諾的圓滿,賜予衆人的救恩。」

「在這如此洪恩面前,保祿宗徒無法解釋為何迦拉達人思念著接受另一個也許更造作、更有學問的福音,總之是另一個福音。保祿宗徒極力警告迦拉達人,新的説教不會是福音,反而是一種擾亂真福音的宣講,因為它阻止人接受信仰的自由。迦拉達人幻想新説教者的訊息能補充保祿的訊息,但對保祿而言,在這一點上沒有商量的餘地。」

教宗繼續表示:「福音只有一個,就是保祿所宣講的那個,其它的不會存在。但要注意,保祿沒有說真福音是他的,是他所宣講的,他沒這麽說!這樣說會是自負和自誇。他說的卻是,『他的』福音,同其他宗徒在別處所宣講的一樣,是唯一真正的福音,因為那是耶穌基督的福音。」

保祿的措辭非常强硬,用以告誡會走錯路的迦拉達人。教宗强調:「他兩次用了『詛咒』一詞,指出急需遠離威脅其根基的團體。總之,在這一點上保祿宗徒不給洽商留下空間。」

「福音的真理不可拿來討價還價。你或是接受原本的樣貌和所宣講的福音,或是接受任何其它的東西。但不能拿福音做交易。一提到福音和其可能被擾亂的情況,我們不能作出妥協:對耶穌的信仰絕非是能用來議價的商品,這信仰是救恩,是相遇,是救贖,不可廉價出售。」

教宗提到:「迦拉達人本著善意相信,聽從新來的傳教士能更好地服事耶穌基督。保祿的敵人似乎是忠於由先祖們傳下的傳統的人,他們主張純正的信仰在於遵守法律。他們甚至開始懷疑保祿,認為他在傳統面前不正統。」教宗指出:「福音的新意是一種根本的新意,不是一時的新意,不存在流行的福音。迦拉達人的經歷在各個時代都會遇到,因此,保祿宗徒的話語對今天的我們也有益處,我們必須懂得擺脫善意的迷宮。」

教宗最後總結道:「懂得分辨極為重要。在歷史上,乃至今天,我們多次看到,一些運動團體以自己的方式,有時以確實是自己的神恩來宣講福音,但加以誇張,將之全都簡化為其『運動』的福音。這不是基督的福音,而是會祖們的福音,這在開始時可能會有幫助,但最終結不出根深蒂固的果實。因此,保祿明確果斷的話語對迦拉達人有益,對我們也有益處。福音是基督賜予我們的恩典,是祂帶來的喜訊。這是給予我們生命的福音。」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