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願大聖若瑟幫助我們夢見美好和偉大的事

2017年3月20日,教宗方濟各在聖若瑟瞻禮中表示,願大聖若瑟幫助青年勇於做夢,敢於冒險履行他們所夢見的艱巨任務。天主教會每年3月19日慶祝大聖若瑟瞻禮,但今年的這一天恰逢主日,於是改在3月20日慶祝。

大聖若瑟聽從在夢中顯現給他的天使的話,娶了因聖神而懷孕的瑪利亞(瑪1:24)。教宗在彌撒講道中凸顯了大聖若瑟這個人物,稱他是一個寡言和聽命的人,一個攜帶著天主的許諾的人。

教宗說:「這個人,這個做夢的人勇於接受一項使命,一項繁重任務。在這個具有強烈孤兒感的時代中,他的行為對我們具有重大意義。這個人如此攜帶著天主的許諾,在堅韌中默默地將之向前推進,好讓天主的意願得以實現。」

「大聖若瑟能告訴我們許多事,但他從不發言,是一個低調、默不作聲的人。他在當時具有極高的權威,卻不將它顯露出來。」

教宗強調:「天主託付於若瑟心中的事是一些微弱的事:是天主許諾的事。耶穌的誕生和聖家逃亡埃及都是處於弱勢情況。若瑟心中攜帶著這些微弱的事繼續向前邁進,“以極大的溫柔,以懷抱一個嬰孩的溫柔向前邁進。」

教宗說:「大聖若瑟是一個寡言卻懂得聽命和溫柔的人,一個有能力推動天主的許諾,使之變得堅實、可靠的人。他確保了天主國的穩固、天主的父愛,以及我們作為天主子女的孝愛。我喜歡把大聖若瑟想象為弱者的守護人,包括守護我們的軟弱:他能夠讓我們從自己的軟弱,甚至自己的罪過中產生出許多美好的事。」

「大聖若瑟守護軟弱的人,使他們成為信德堅固的人。但若瑟是在夢境中領受這項任務的,因此他是一個能做夢的人,也是天主的夢的守護人。天主託付於若瑟的夢是救贖我們眾人,賜予我們救恩。」

教宗讚嘆道:「這個木匠真偉大!。他沉默寡言、勤奮工作、守護弱者、帶領弱者向前邁進,而且能夠做夢。」

最後,教宗祈求大聖若瑟說:「今天,願他幫助我們眾人有能力做夢。若我們夢見偉大的事、美善的事,我們就會接近天主的夢,天主關於我們的夢;願他幫助青年勇於做夢,敢於冒險履行他們所夢見的艱巨任務;願他幫助我們眾人秉持義人的態度增進忠貞,因為他是在靜默和溫柔中成長的義人,能夠守護自己和他人的軟弱。」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在懺悔禮儀中領受並施行告解聖事:與天主、與近人修和

2017年3月17日週五下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懺悔禮儀。禮儀當中,教宗領受了告解聖事,並為7名平信徒施行了這項聖事,其中3位男性,4位女性。教宗在當天發表一條推文,寫道:「守齋不僅是禁食,也要戒除一切不良的依戀,尤其是罪惡。」

告解聖事是引領我們與天主、與近人修和的康莊大道。

教宗在懺悔禮儀中邀請參禮信友「信賴我們天主父的慈悲,承認並懺悔我們的罪過。我們要祈求基督善牧,祂正在尋找丟失的羊,並歡欣地把找到的羊帶回祂的羊棧。」

禮儀第一篇讀經選取《伯多祿前書》(2:20-25),這位宗徒之長提醒基督徒:「若你們因行善而受苦,且堅心忍耐:這才是中悅天主的事」(20節)。聖史馬爾谷在福音中則重述耶穌對門徒們的教導(谷10:32-45):「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為首,就當作眾人的奴僕,因為人子不是來受服事,而是來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性命,為大眾作贖價」(44-45節)。

在舉行告解聖事之前,教宗與在場參禮信眾靜默一段時間,進行良心省察。教宗跪在告解亭前辦了告解之後,也為信友們聽了告解。

懺悔禮儀結束時,教宗向信友們說道:「親愛的弟兄姐妹,我們在修和聖事中體嚐了天主對我們的仁愛和溫馨,使我們充滿聖神。我們應讚美和感謝我們的天主父,再次下定決心,時刻準備見證我們心中的希望。」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會透視:聖墓大殿華蓋修繕工程將於復活節前竣工

最新內容:

-教宗為危地馬拉火災遇難者祈禱
-耶路撒冷耶穌升天堂遭人縱火
-聖墓大殿華蓋修繕工程將於復活瞻禮前竣工
-德國主教團召開全體大會
-傅雲生輔理主教接替古晉教區夏長福總主教
-第七屆亞洲青年節記者會
-敘利亞武裝衝突持續六年但戰爭尚未結束
-浙江溫州教區為已故朱維方主教舉行追思禮儀
-四川南充教區順慶堂區舉行教友避靜
-第二屆「真理杯」全球華語聖歌創作大賽
-教宗特別給多倫多嘉模聖母堂頒賜了全大赦

意文學堂Ciao:四旬期

本課堂會瑪竇SIR和梁同學會跟你一起學習有關「四旬期」的字詞的意大利語。

教宗:對窮人漠不關心的人是可咒駡的

四旬期第二周 星期四 彌

讀經一:耶肋米亞先知書 17:5-10

上主這樣說:「凡信賴世人,以血肉的人為自己的臂膊,決心遠離上主的人,是可咒罵的!他必像一株在曠野中的檉柳,即使幸福來到,一點也不覺察,只住在曠野乾燥處,滿含鹽質無人居住之地。凡信賴上主,以上主作依靠的人,是可祝福的:他必像一株栽在水邊的樹木,生根河畔,不怕炎熱的侵襲,枝葉茂盛,不愁旱年,不斷結實。人心最狡猾欺詐,已不可救藥;誰能透識?我上主究察人心,考驗肺俯,依照各人的行徑和作為的結果,給人報酬。」

福音:路加福音 16:19-31

那時候,耶穌向法利塞人說:「有一個富家人,身穿紫紅袍及細麻紗衣,天天奢華地宴樂。另有一個乞丐,名叫拉匝祿,滿身瘡痍,躺臥在他的大門前。他指望藉富家人桌上掉下的碎屑充饑,但只有狗來舐他的瘡痍。那乞丐死了,天使把他送到亞巴郎的懷抱裡。那個富家人也死了,被人埋葬了。他在陰間,痛苦中舉目一望,遠遠看見亞巴郎及他懷抱中的拉匝祿,便喊叫說:父親亞巴郎!可憐我吧!請打發拉匝祿用他的指頭尖,蘸點水來涼潤我的舌頭,因為我在這火燄中極其慘苦。亞巴郎說:孩子,你應記得你活著的時候,已享盡了你的福,而拉匝祿同樣也受盡了苦。現在,他在這裏受安慰,而你應受苦了。除此之外,在我們與你們之間,隔著一個巨大的深淵,致使人即使願意,從這邊到你們那邊去也不能,從那邊到我們這邊來也不能。那人說:父親!那麼就請你打發拉匝祿到我父家去,因為我有五個兄弟,叫他警告他們,免得他們也來到這個痛苦的地方。亞巴郎說:他們自有梅瑟及先知,聽從他們好了。他說:不,父親亞巴郎!倘若有人從死者中到了他們那裏,他們必會悔改。亞巴郎給他說:如果他們不聽從梅瑟及先知,縱使有人從死者中復活了,他們也必不信服。」

2017年3月16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時警告信眾要小心,不要走上從罪惡到腐敗的道路。教宗強調,今天我們仍要留意,不要自我封閉,無視我們城市中的窮人和無家可歸者。

教宗引用《進堂詠》展開彌撒講道:「天主,求祢檢視我,明悉我的心思;求祢察看我是否走入歧途,求祢引導我邁上永生的道路。」

教宗隨後轉到《耶肋米亞先知書》的章節,說:「凡信賴世人,以血肉的人作為自己的臂膊的人,也就是說,凡信賴自己可以管理的事務,信賴虛榮、驕傲和財富的人,必會遠離上主。信賴上主的人,必結出碩果;只信賴自己、相信權力和財富的人,不會結出果實。」

教宗告誡道:「當人只相信自己的心時,他就走上了一條危險的道路,一條使人跌倒打滑的道路,因為這條路不可靠、充滿危險。當一個人在自己封閉的環境中生活時,他呼吸的一定是帶有自己的財產、滿足、虛榮和完全感的空氣。這樣的人只信靠自己,失去了方向和指南,貪得無厭。這正如《路加福音》記述的富翁與拉匝祿的比喻。這位富翁一生享盡奢華宴樂,卻沒有照顧大門前的那個窮人。」

教宗說:「富翁知道那位窮人是誰,他知道的。因為他後來與亞巴郎說話時,就說了:『父親亞巴郎!請打發拉匝祿…』。他也知道那個乞丐叫什麼名字,但對他漠不關心!他是一位罪人嗎?是的,但人可以從罪惡中回頭,可以懇求寬恕,上主會寬恕的。然而,這個人的心把他帶上了死亡之路,到了無法回頭的地步。到了某一點、某個時刻、謀個極限,人就很難回頭了,那就是當罪惡變成了腐敗的時候。這人不是罪人,而是腐敗之人,因為他知道有很多人處於貧窮困苦中,但他卻感到幸福,完全不理會他人死活。」

「凡信賴自己,信賴自己的心的人,是可咒駡的。人心最狡猾,已不可救藥。」

教宗說:「當你走上了疾病的道路,你就很難得到治癒。」

教宗因而提出一個問題:「當我們走在大街上看到無家可歸者、孤獨的孩童乞討時,我們內心有何感受呢?『可是,這些人是某個民族的,他們愛偷東西。』我於是繼續往前走,我是這樣做的嗎?那些無家可歸者、窮人、被遺棄的人,包括那些衣冠楚楚的無家可歸者,他們沒錢付房租,他們沒有工作。我看到他們時有何感受呢?他們就如雕塑、公共汽車站牌和郵局那樣,是城市中的一景,而無家可歸者也同樣是城市的一部分,這很正常嗎?你們要留心,我們要留心。當這些事在我們的心中成了正常的事時—『是的,生活就是如此,我照常吃喝,為了減輕一點內疚感,就給點捐獻,然後繼續走我的路』—這是一條不對的路。」

教宗表示:「我們必須留意自己是否走上了從罪惡滑向腐敗的道路,這很重要。為此,我們需要向上主祈禱說:『天主,求祢檢視我,明悉我的心思;求祢察看我是否走入歧途,是否走上那條從罪惡滑向腐敗的道路,那條不歸路。』通常,罪人若悔改,是會回頭的。腐敗的人很難回頭,因為他自我封閉。這是今天的祈禱:『天主,求祢檢視我,明悉我的心思』;『上主,請讓我明白,我正在哪條路上行走』。」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公開接見:愛是天主的恩賜,我們不可存有私心

聖保祿宗徒致羅馬人書

弟兄們!愛情不可是虛偽的。你們當厭惡惡事,附和善事。論兄弟之愛,要彼此相親相愛;論尊敬,要彼此爭先。論關懷,不可疏忽;論心神,要熱切;對於主,要衷心事奉。論望德,要喜樂;在困苦中,要忍耐;在祈禱上,要恒心;對聖者的急需,要分擔;對客人,要款待。

2017年3月15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要理講授時表示,我們最崇高的聖召是愛天主和愛近人,但我們的愛也有變得虛偽的危險,如同一場電視劇那樣。他強調,希望的喜樂正在於我們知道即使自己有過失,天主也不會減少祂對我們的愛。教宗在當天的要理講授前,他乘座車環繞聖伯多祿廣場,問候在場的朝聖信友們。教宗走向了一個來自中國的家庭,降福他們。這個家庭的母親更因教宗的此舉而深受感動,熱淚盈眶。

基督徒愛德的聖召與望德的喜樂緊密相聯,懷有愛的人就會有望德的喜樂,就能與那被稱為大愛的主耶穌相遇。不過,聖保祿宗徒也告誡我們要警惕虛偽的愛德(羅12:9-13)。

在我們愛的行為中也會摻雜著虛偽,例如:我們在從事愛德服務時只為自我陶醉或炫耀自己,賣弄自己的才智。

教宗感嘆道:「有多少存在私心的愛啊!在這種態度的背後常有一種錯誤觀念,認為我們行愛德,因為我們是好人,好似愛德是一種我們心中的產物。愛德首先是一份恩寵,一份禮物;愛的能力是天主的一份恩典,我們必須祈求這恩典。若我們祈求這恩典,天主會樂意把它賜給我們。愛德是一份恩寵:它不在乎我們是誰,而在於顯露上主賜給我們和我們自願接受的那份恩寵;我們若不先與耶穌相遇,不受到祂溫良和慈悲面容的催促,我們在與他人的相遇中就無法表達愛德。」

聖保祿邀請我們承認自己是罪人,同時也為我們指明希望:若讓復活的基督來更新我們的心靈,我們就能成為天主之愛的工具。

教宗解釋說:「復活的基督在我們當中生活並與我們同在,祂能治癒我們的心靈:若我們祈求祂,祂必會應允。我們雖然卑微和貧窮,祂卻讓我們體驗天父的憐憫,慶祝天父愛的奇事。於是我們就能明白,我們為弟兄所能做的一切,無非是回應天主繼續不斷為我們所做的。」

「我們眾人都有過未能全心全意遵守愛的誡命的經歷,但這也是一份恩寵,因為它讓我們懂得單靠自己是無法真正去愛的。我們需要上主不斷更新我們心中的這份恩典,體嚐祂的無限慈悲。」

教宗指出:「我們應重新欣賞那些不起眼的小事,這樣我們就能愛他人,如同天主愛他們那樣,希望他們得到益處,希望他們成聖,成為天主的朋友。這樣我們就會甘心彎下腰服事弟兄。」

「保祿宗徒提醒我們一個秘訣,就是他所說的『論望德,要喜樂』的秘訣:望德的喜樂。這是希望的喜樂,因為我們知道在各種境遇中,包括最糟糕的逆境和我們自己的失敗中,天主的愛都不會減少。」

當天,「意大利天空」(Sky Italia)電視集團的百多名職員也在場參加。這個傳媒集團正在推行頗具爭議性的重組計劃,涉及570名職員的生計。因此,教宗在要理講授結束之際,特地向他們致以問候,為勞工的權益發聲。

教宗說:「我祝願他們的工作處境能早日找到解決方案,所有人,尤其是家庭的權利都得到尊重。工作賦予我們尊嚴,民眾事務的負責人、當權者有義務竭盡全力使每個男女都能工作,好使他們抬頭挺胸,有尊嚴地直視他人。誰若是為了操縱經濟,為了進行毫不光明正大的談判而關閉工廠,關閉公司,剝奪人們的工作,他就犯了極嚴重的罪。」

負責天空集團勞資談判的工會代表琴托凡蒂(Paolo Centofanti)向梵蒂岡電台講述目前的情況說:「現在的氣氛非常凝重,那些有家室且就職於羅馬公司的人格外深受其害,陷入愁雲慘霧:這裡預計有200個過剩人力,300人要調去米蘭。對於那些獨力支撐家計的人,或者配偶必須留在羅馬工作,子女還年幼的小家庭而言,他們就算原本不屬於過剩的人力,這調動也使他們成了過剩的。他們因此被迫作出抉擇,一是這莫大的犧牲,二是辭職。與此同時,米蘭公司又雇用了200名新人,這令情況變得混亂,勞工處境雪上加霜。我們多次要求公司提出產業計劃,但至今沒有得到回應。」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第七屆亞洲青年節

第七屆亞洲青年節將於2017年7月30日至8月9日在天主教印尼三寶壟總教區舉行。屆時,來自亞洲29個國家和地區的三千多名青年將在印尼共同參加亞青節,主題為「喜樂的亞洲青年:在多元文化的亞洲活出福音」。鼓勵、伴隨亞洲青年在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亞洲社會中生活並促進團結互助的文化、與他人相遇的文化;進一步深刻認識到在教會和社會中肩負的責任。

蘇哈約總主教在介紹亞青節的記者會上闡述了亞青節內容和目標。

總主教表示:「對印尼來說,能夠主辦亞青節是一個巨大的榮譽。我們期待著印尼和亞洲各國的全體青年人踴躍參與,充分體現青年節主題精神:理解在不同中求合一的重要性並善度這種生活。」

印尼主教團青年牧靈委員會主席普拉帕蒂蒙席表示:「我們希望鼓勵青年人的團結互助意識、認識到當今亞洲大陸所面臨的挑戰。例如貧困、環境落後、侵犯人權、毒品、不寬容和非正義現象氾濫。今天,我們要通過交流使來自各地的亞洲公教青年共同分享、反思、感受信仰,從而鞏固加強他們對美好未來的信心。」

本屆亞青節共分為三個階段:教區範圍、在日惹市、青年牧靈工作人員會議。

第一階段,全體參與亞青節的青年將在印尼國內十一個教區共同分享經驗。然後,共同集中到日惹總主教區一起聽要理、禮儀、分享各自團體的經驗、歡慶活動等,在基督內重新找到共同的信仰。青年牧靈工作人員會議將是一個幫助公教青年的特殊機會:使他們有能力領導和鼓勵交託給他們的青年。

有關更多本屆亞青節的資料,請到瀏覽以下社交平台:

官方網頁: www.asianyouthday.org

Facebook: asianyouthday

推特: AYD2017

Instagram: asianyouthday2017

[Read more…]

《談説天地》:洪吟芳修女

「婚姻」是一件充滿幸福喜樂的事。在今天社會上的婚姻觀與教會中的婚姻觀分別在那裡? 年青的一代較為開放,有人會選擇同居後才決定結婚與否,為何他們會有這想法? 這樣又如何影響他們的婚姻觀?

今集主持人梁樂彥(Rodney)請來一位婚姻及家庭心理輔導碩士,為我們解答這些問題。她有多年婚姻輔導經驗,在1995年,她更回應溫哥華總主教的邀請擔任溫哥華總教區天主教家庭服務中心的心理輔導師,並開始了她對夫婦與家庭的心靈輔導的專業。她就是聖母無原罪傳教女修會的洪吟芳修女。訪問中也會談及教宗方濟各為婚姻及家庭所發表的《愛的喜樂》勸諭。

按此下載《愛的喜樂》勸諭

教宗:悔改得付諸實行,學習行善,不能只說不做

四旬期第二周 星期二 彌

讀經一:依撒意亞先知書 1:10,16-20

索多瑪的統治者,請聽上主的話!哈摩辣的百姓,請聽天主的訓示:「你們應該洗滌,應該自潔,從我眼前革除你們的惡行,停止作孽,學習行善,尋求正義,責斥壓迫人的人,為孤兒伸冤,為寡婦辯護。現在你們來,讓我們互相辯論 ── 上主說:你們的罪雖似朱紅,將變成雪一樣的潔白;雖紅得發紫,仍能變成羊毛一樣的皎潔。假使你們樂意服從,你們將享用地上的美物;假使你們拒絕和反抗,你們將為刀劍所吞滅。」這是上主親口說的。

福音:聖瑪竇福音 23:1-12

那時,耶穌對民眾和他的門徒講論說:「經師和法利塞人坐在梅瑟的講座上:凡他們對你們所說的,你們要行要守;但不要照他們的行為去做,因為他們只說不做。他們把沉重而難以負荷的擔子捆好,放在人的肩上,自己卻不肯用一個指頭動一下。他們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為叫人看;為此,他們把經匣放寬,衣繸加長;他們又喜愛筵席上的首位,會堂中的上座;喜愛人在街市上向他們致敬,稱他們為『辣彼』。至於你們,卻不要被稱為『辣彼』,因為你們的師傅只有一位,你們眾人都是兄弟;也不要在地上稱人為你們的父,因為你們的父只有一位﹐就是天上的父。你們也不要被稱為導師,因為你們的導師只有一位,就是默西亞。你們中那最大的,該作你們的僕役。凡高舉自己的,必被貶抑;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

2017年3月14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勉勵信眾在四旬期走悔改的道路:遠離罪惡、學習行善、接受上主的指引。教宗提醒說,悔改應落實在具體的事情上,不能只是說說而已。

當天選自《依撒意亞先知書》的第一篇讀經教導我們遠離罪惡,學習行善。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犯錯,《聖經》其實也說:最聖善的人每天跌倒7次。關鍵在於我們不要習慣作惡,而要遠離那毒害心靈、使心靈狹隘的事物,並且學習行善。

教宗指出:「行善不易,但我們應該不斷學習行善。天主會教導我們,但我們要努力學習,要像小孩子那樣學!在生命的道路上,在基督徒的生命中,我們每天都要學習,每天都要學做一些事情,今天應當比昨天更好。遠離罪惡和學習行善是悔改的準則。悔改並非到仙女那裡,一揮魔法棒我們就能悔改,不是的!悔改是一段行程,一段遠離罪惡、學習行善的行程。」

「因此,我們需要有遠離惡罪的勇氣;我們應該謙卑,好能學會行善且把善行落實於具體的行動。例如:尋求正義,責斥壓迫人的人,為孤兒伸冤,為寡婦辯護。這些都是具體的事。我們應該從具體行動中學習行善,不能只是說說而已。我們在福音中聽到,耶穌因此斥責以色列子民的領導,因為他們只說不做,從不具體落實。如果沒有具體的行動,我們不可能悔改。」

「上主在第一篇讀經中繼續勉勵道:『快點,你們來,讓我們互相辯論』(依1:18)。『快點』這個詞真好,耶穌也對癱子、雅依洛的女兒、納因城寡婦的獨子這麼說。天主伸手扶起我們。祂是謙卑的,甚至對我們說:『你們來,我們互相辯論』。天主與我們同行,為幫助我們,為我們解惑,扶持我們。上主有能力行此奇蹟,即改變我們。這種改變不是一兩天的事,而是整段行程。」

教宗說:「上主呼籲我們悔改,遠離罪惡,學習行善。『快點,起來,到我這裡,讓我們互相討論,一同前行。』『可是,我犯了很多罪。』『你不要怕,你的罪雖似朱紅,將變成雪一樣的潔白。』這就是四旬期應當走的悔改之路。天主是一位會說話的父親,愛我們的父親,祂非常非常愛我們。祂陪伴我們走悔改之路,只要求我們謙卑。耶穌對子民的領導者說:『凡高舉自己的,必被眨抑;凡眨抑自己的,必被高舉』(瑪23:12)。」

最後,教宗再一次強調:「四旬期的悔改道路就是遠離罪惡,學習行善,起身與上主同行。如此一來,我們的罪將全部獲得赦免。 」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訪問羅馬聖瑪達肋納嘉諾撒堂區

(羅馬時間)2017年3月12日主日,下午4時,教宗方濟各牧靈訪問了羅馬西北郊的聖瑪達肋納嘉諾撒堂區。他與兒童和青少年親切交談,探望病人及去年領洗的嬰孩,為幾名本堂信友施行告解聖事,並主持了彌撒。

教宗一抵達聖瑪達肋納嘉諾撒堂的體育場,兒童和青少年立即歡聲雷動,引吭高歌,興高采烈地歡迎教宗。教宗與他們進行了坦率且真誠的交談,勉勵他們為別人付出,締造和平,散播愛,吵架不過夜,髒話勿出口,「絕對不可褻瀆上主」。

一名女童問教宗:「什麼令他害怕恐懼?」

教宗答道:「令他害怕的是一個人選擇作惡。他進而表明,流言蜚語比比皆是,在梵蒂岡也不例外;它們有如恐怖分子投擲的炸彈,馬上爆炸。流言蜚語會摧毀家庭、社區、堂區,摧毀一切。最嚴重的是,流言蜚語會摧毀你的心靈。」

在一名男童的提問下,教宗回憶起他人生中的諸多美好時光。比方說:他小時候跟父母親一同前去體育場,還有與朋友相聚,靜默祈禱,以及誦讀天主聖言。

教宗接著反問在場眾人是否也享受過美好的時光,所有人異口同聲地回答:「正是此時此刻。」教宗遂與他們放聲大笑。

至於科技與傳播的關係,教宗指出:「科技固然有助於傳播,但也給對話製造了不少阻礙。在今日的手機時代,最糟糕的毛病便是缺乏傾聽的能力。舉例而言,我們去探病時,不必在病人面前喋喋不休。」

教宗說:「當你去探病時,你要保持靜默,親吻病人,輕撫他,詢問他的狀況如何,然後聽他說話。病人需要發洩情緒,埋怨幾句,他也需要一語不發,卻感到有人關心他,傾聽他。語言倒是次要的。」

教宗隨後以身作則前往堂區的大廳探望病人。

教宗對他們說:「我感謝你們臨在這裡,並保證為你們祈禱。我也想簡單地告訴你們,疾病是一個十字架,你們都明白這一點。但十字架是生命的種子,若我們好好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就能為許多人帶來豐沛的生命。我們現在不知道有多少人從中獲益,日後我們在天上才會知道。我感謝你們如此忍受你們的病痛。」

教宗當天也看望了去年在該堂區領洗的嬰孩和他們的父母,格外感謝父母們辛苦地手抱幼兒,站立著迎接他。教宗對他們說:「我懇請你們為我祈禱,我需要你們的祈禱,同時我也會為你們祈禱,願這些嬰孩平安長大,成為善良的人。謝謝你們帶來生命,這很偉大!養育生命使我們極其肖似於天主:祂帶來的正是生命。」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