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耶穌受難日紀念禮儀講道

2018年3月30日(聖週五),普世教會紀念基督的苦難,教宗方濟各下午5時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主受難日禮儀。教宗府講道神師坎塔拉梅薩(Raniero Cantalamessa)神父應教宗邀請在禮儀中講道。神父特別勉勵青年效法十字架下的若望宗徒,勇敢地逆流而上!

坎塔拉梅薩神父指出:「在教會舉行以青年為主題的世界主教會議並希望將他們視為牧靈關懷核心對象的這一年,耶穌所愛的門徒若望在加爾瓦略山的臨在蘊含著一個特殊的訊息。若望宗徒與聖母瑪利亞在十字架下親身見證了基督的受難。」

在禮儀中講道的這位嘉布遣會士表明:「若望跟隨耶穌時還相當年輕。這是一種真正的愛慕。其餘一切都排在次要位置。」

然後,坎塔拉梅薩神父從這種心態出發,談論了在2018年10月召開世界主教會議之際青年們踏上的旅程說:「在這一年,我們的確深受鼓舞,去發現基督對青年的期望,以及他們可以為教會和社會做些什麼。然而,最重要的是讓青年知道,耶穌可以和願意賜予他們什麼,即圓滿的喜樂、豐碩的生命,甚至是永生。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經驗與耶穌的相遇,因為祂已經復活;祂是一個活著的人,不是一個虛構人物。在這與祂的個人相遇之後,一切皆有可能;若不然我們的生活將不會有任何真正改變。」

教宗府講道神師勉勵青年始終效法若望宗徒的生活榜樣,他引用《若望一書》中宗徒對青年的教導,勉勵青年不要與世界同流合污(若一2:15)並表示:「你們要做逆流而行的人!要敢於逆流而上!對我們而言,相反的方向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個人,即耶穌基督、我們的天主和救主。」

此外,坎塔拉梅薩神父還透過聖愛(Agape)和欲愛(Eros)來解釋天主自我犧牲和尋找我們的愛。神父表明:「天主不僅是行愛德地愛我們;祂更渴望我們,整個聖經都揭示出祂好似愛戀和嫉妒的新郎。祂的完全奉獻在耶穌受難時達到了高峰。耶穌在十字架上不僅提供給我們一個無止境犧牲的愛的榜樣,祂還賜予我們在自己的生活中能與祂有幾分相似的恩寵。從祂肋旁湧出的水和血今天藉著教會聖事、聖言,甚至透過信德僅僅注視十字苦像,能與我們相結合。」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在天皇后監獄為服刑人士行濯足禮

2018年3月29日下午,教宗方濟各在羅馬天皇后監獄為服刑人士主持了主的晚餐彌撒,並為其中12人施行濯足禮。這是教宗方濟各牧職期間第4次與服刑人士共度聖週四。教宗引用耶穌的話語對服刑人士說:「我給你們立了榜樣,叫你們也照我給你們所做的去做。」(若13:15)

教宗當天下午3時45分離開梵蒂岡聖瑪爾大之家,前往羅馬的天皇后監獄。他抵達後,首先探望了患病的服刑人,然後立即主持彌撒聖祭,為逾越節三日慶典拉開帷幕。接受濯足禮的12名服刑人士分別來自7個國家,包括4名意大利人、2名菲律賓人、2名摩洛哥人、1名摩爾達維亞人、1名哥倫比亞人、1名尼日利亞人,以及1名塞拉利昂人;他們當中有8名天主教徒、1名正教徒、2名穆斯林和1名佛教徒。

教宗在講道中指出:「在耶穌的時代,為人洗腳是奴隸的工作;然而,耶穌願意從事這項服務,為我們樹立該如何彼此服務的榜樣。福音記載,兩名門徒請耶穌替他們保留重要的位子:一個坐在祂右邊,另一個坐在祂左邊。耶穌則懷著愛注視著他們,強調國家元首喜愛發號施令、受人服事,但門徒們絕不該如此。」

教宗解釋道:「主事者必須服務。你們當中為首的,必須做你們的僕役。耶穌顛覆了有史以來的慣例,顛覆了那時代、乃至於今日的文化風俗。倘若君王和國家元首考慮到這點,就能避免多少的戰爭殺戮啊!如同存在著傲慢的人那樣,也有許多人蒙受苦難,被社會丟棄,但他們聽到耶穌說:『你對我很重要!』耶穌來服務我們,而耶穌今天服務我們的標記在天皇后監獄這裡:祂願意選擇你們當中的12人,猶如12宗徒那樣來洗腳。般雀比拉多洗手推卸責任,耶穌卻不這麼做,祂為了愛我們甘願冒險。」

教宗對服刑人士說:「我跟你們一樣是罪人,今天卻代表耶穌,作為耶穌的使者。今天,當我俯身在你們每個人面前時,請你們默想:『耶穌在這個罪人身上冒了險,只為前來告訴我:祂愛我。』這就是服務,就是耶穌:祂從不捨棄我們,卻總是不厭倦地寬恕我們,深愛著我們。你們看,耶穌是如何冒險的。」

在互祝平安時,教宗說:「跟我們喜歡的許多人和睦共處很容易,但要跟冤枉過我們的人、不喜歡我們的人和平相處就不容易了。讓我們祈求上主賜予恩寵,好使我們能與所有人,不論是好是壞,都與他們分享平安之恩。」

彌撒結束後,一名服刑人士以他全體同伴的名義向教宗致詞,表達感激之情。教宗隨後重申:「每個刑罰都必須向希望的願景開放。因此,死刑既不符合人性,也不符合基督信仰。每個刑罰都必須向希望、向重新融入開放,並為他人的益處提供真實的經驗。」

在返回梵蒂岡以前,教宗還探訪了天皇后監獄第八區受隔離的服刑人,並在祭台上留下一尊銅製的雕像作為禮物。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主持祝聖聖油彌撒

2018年3月29日(聖週四)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了祝聖聖油彌撒。正值司鐸們重發司鐸聖願的日子,教宗由衷勉勵他們走上街頭,因為司鐸唯有懷著善牧的親近和溫柔與民眾同行,才能讓耶穌臨在於人類的生活中,而不把祂禁錮在理想層面,封閉在印刷字體裡,頂多讓祂體現於少數幾個逐漸成為常規的良好習慣。

教宗說:「司鐸們應當格外警惕把某些抽象真理奉為偶像的誘惑。這些偶像能帶來某種威望和權勢,卻把福音勸言當作外衣,阻礙福音觸動人心。這會導致普通人遠離耶穌聖言與聖事具有治癒能力的親近關懷。再者,真理也意味著忠信;它讓我們能在把人們分類,論斷他們的處境之前,先看到他們原本的樣貌。」

教宗接著鼓勵在場眾人仰望聖母瑪利亞的芳表,並尊稱她為「親近之母」。「聖母以她的熱心服務及說話方式親近人群。她在加納婚宴上叮囑僕役說:『祂無論吩咐你們什麼,你們就作什麼。』(若2:5)為了效法聖母的說話方式,除了祈求恩寵以外,還需要懂得臨在於『照顧』大事的地方,照顧每一顆心、每個家庭、每個文化重視的大事。

「聖母的這番叮囑尤其應該在司鐸親近民眾的三個領域中迴盪著,即:靈修陪伴、告解聖事,以及宣講。司鐸在靈修交談中親近民眾時,要默觀主耶穌與撒瑪黎雅婦人的相遇,好使罪過得到光照(若4:1-42);在告解聖事中親近民眾時,主耶穌與犯姦淫婦人相遇的章節有助於直視對方的眼睛,為罪人指引未來的願景,而非過往的景況(若8:1-11)。」

至於宣講的部分,教宗說:「我們要心懷遠方的人,宣講時,必須聆聽伯多祿宗徒的首次講道。(宗2:14-41)彌撒講道正是評估一名牧者親近他子民的程度,以及與他們相遇的能力的試金石。」

「簡而言之,司鐸必須親近天主和民眾。司鐸如果覺得自己遠離天主,就要親近他的子民,治療意識形態使他們的熱情降溫的毛病;相反地,司鐸倘若覺得自己遠離民眾,就要親近上主、天主聖言,從中學習以耶穌的目光看待民眾,理解每個人在祂的眼中有多麼重要,以至於耶穌竟為了愛他們在十字架上傾流聖血。」

在這台彌撒中,教宗祝聖了病人聖油、候洗聖油和聖化聖油,以供未來一年施行聖事使用。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公開接見:唯有耶穌基督能使我們獲得重生

格林多前書

因為我們的逾越節羔羊基督,已被祭殺作了犧牲。所以我們過節,不可用舊酵母,也不可用奸詐和邪惡的酵母,而只可用純潔和真誠的無酵餅。

2018年3月28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要理講授中論述了逾越節三日慶典的意義。

教宗表明:「這3天的慶典紀念唯一偉大的奧跡,即主耶穌的死亡與復活。唯有耶穌基督能使我們獲得重生,別無他人。我們因此無需支付任何費用。」

逾越節三日慶典從聖週四主的晚餐開始,直到復活主日晚禱結束。接著便是復活節後的星期一,但這是禮儀後的一天,是家庭的節日,社會的節日。

教宗解釋道:「逾越節三日慶典標明我們的信仰和在世使命的重要階段。所有基督徒都必須善度這3個聖日,將之作為他們個人生活和團體生活的『根源』,就如我們的猶太弟兄度過離開埃及的出谷旅程那樣。」

「逾越節三日慶典並不是在鴿子、復活蛋和節慶中就此結束,因為復活節過後,我們是在宣告基督已復活的光照下開始走上傳教的旅程。這宣告是我們信德和望德的中心及核心。唯有耶穌基督能使我們獲得重生,別無他人。我們因此無需支付任何費用,因為成義,也就是成為義人是無償的。這就是耶穌聖愛的偉大:祂白白賜予我們生命,為的是讓我們成為聖人,讓我們洗心革面並得到寬恕。這正是逾越節三日慶典的核心。」

教宗提到:「在聖週六晚上將有幾位成年人領受聖洗聖事,從而開始他們的基督信仰生活;已經領過洗的信友也在這個機會上重發他們的聖洗誓願,因此『該追求天上的事』(哥3:1-3)。」

教宗籲請他們:「向高處看,向遠處看,要放寬視野,因為這就是我們的信德,這就是我們的成義,這就是恩寵的狀態。一個基督徒若真的讓基督來洗滌,真的讓基督來脫下我們的舊人、在新生活中行走,就不能再墮落,儘管他仍然是罪人,因為我們都是罪人。耶穌的成義把我們從墮落中解救出來,我們雖然是罪人,但不是墮落的人;我們不能再以心靈死亡的心態來生活,也不能成為導致死亡的因素。」

最後,教宗對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朝聖信友說:「許多國家在復活節當天有讓兒童用水,用生命之水清洗眼睛的習俗。這是一個希望看到耶穌的事,新事物的標記。讓我們在這復活節清洗自己的心靈,清洗心靈的眼睛,好能看到美好事物,行美好的事。這是多麼美妙啊!這正是耶穌的復活,祂為了救贖我們眾人而付出死亡的代價。我建議你們:在復活節早晨把孩子們帶到水龍頭前,讓他們清洗自己的雙眼。這將是能看到復活的耶穌的標記。」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跟隨聖母的芳蹤走向世界主教會議和普世青年節2019

2018年3月25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聖枝主日彌撒,並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當天也是教區級世青節,教宗邀請青年跟隨聖母瑪利亞的芳蹤,走向世界主教會議和2019年巴拿馬普世青年節。

教宗首先關注的是來自世界各地參加本屆世界主教會議會前會議的青年和透過社交媒體參與活動的1萬5千名青年。參與會前會議的青年代表藉此機會把會議總結文件呈交給教宗方濟各,一位青年代表向教宗保證,青年們將持續以祈禱支持他。

教宗在三鐘經祈禱中再次提到當天的教區級的普世青年節,強調這一活動的意義,並邀請青年為2019年巴拿馬世界青年大聚會做準備。他也要求青年跟隨聖母瑪利亞的芳蹤。他說:「今天教區級的世青,為10月召開以青年為主題的世界主教會議是重要的一個里程碑,同時也是為2019年1月在巴拿馬舉行的普世青年節作準備。在這個旅程中,被天主揀選做祂聖子的母親的納匝肋少女瑪利亞,藉由她的芳表和轉求將陪伴著我們。她與我們同行,引領年輕的一代走向信仰和友愛的朝聖之旅。」

教宗說:「願聖母瑪利亞幫助我們眾人善度聖週,從她身上學會内在的靜默,以心靈的眼目來看待事物,以熱切的信德跟隨耶穌走十字架的道路,這道路能把我們引向復活的喜悅之光。」

最後,教宗感謝世界主教會議秘書長巴爾迪塞里(Lorenzo Baldisseri)樞機和副秘書長法貝內(Fabio Fabene)主教,以及世界主教會議祕書處與合作者在會前會議期間所付出的心力。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主持聖枝主日禮儀:你們要歡呼基督的喜樂

2018年3月25日(聖枝主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隆重彌撒,紀念耶穌榮進耶路撒冷和祂的逾越奧跡,以此開啟聖週。教宗談到今日人類的自相矛盾,籲請青年歡呼耶穌激發的喜樂,即使世界想方設法使他們麻木,屢次墮落的成年人緘默不語。

教宗身穿巴基斯坦難民贈送給他的祭衣先在廣場上的方尖碑前降福橄欖枝和棕櫚枝,然後主持聖枝遊行,徒步來到聖伯多祿大殿前的石階上主持彌撒聖祭。廣場上擠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友和許多慶祝第33屆世界青年節的青年們。

當天的福音記述耶穌榮進耶路撒冷城的場景,其中既有民眾的喜樂與歡慶,也有耶穌苦難的苦澀與悲傷。教宗在彌撒講道中邀請信友們好好反省這段福音章節,因為其中也暴露了今日男女時常持有的情感和矛盾心態。

「今天的人能有極大的愛,也能有極大的恨;能勇於犧牲,也能見機『洗手推卸』;既能做到忠貞,也能渾然不顧地彼此離棄和背叛。在這福音的整篇敘述中,我們可看到耶穌激發的喜樂卻令某些人感到厭惡和惱怒。」

教宗解釋道:「那些人在耶穌身邊懷有喜樂,這是因為他們在耶穌身上重新找到了信心、尊嚴、寬恕和希望,他們體嘗到耶穌的憐憫,因此能大聲歡呼:『因上主之名而來的,應受讚頌!』(谷11:9)。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如此。對那些以義人自居和忠實於禮節規則者而言,這賀三納的喜樂令他們不舒適,覺得荒謬和反感。那些在世人的悲傷、痛苦和不幸面前無動於衷的人也對這喜樂感到厭煩。他們中的許多人認為:『你瞧,這無教養的民眾!』」

「那些失去記憶、忘記自己蒙受恩賜,有過許多機遇的人也無法容忍這喜樂。由此可見,設法為自己辯護和尋求得到安頓的人是多麼難以理解那蒙受天主慈悲的喜樂與歡慶啊!那些只依靠自己的力量,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的人是多麼難以領略這喜樂的分享啊!」

教宗表示:「『釘死祂!』的聲音就這樣喊了出來。這聲音並不是自動喊出的,而是由鄙視、誹謗、製造虛假證詞構成的。這是操縱者的聲音,他們粉飾現實生活,給人設圈套好使自己擺脫困難;還有人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而壓制不一致的聲音。因此,『釘死祂!』是自負、傲慢和目中無人者陰謀策劃的呼喊。」

世界各教區在這一天舉行第33屆世界青年節,教宗特別對青年說了一席話。他說:「青年源自基督信仰的喜樂令有些人反感,因為他們再也無法操縱青年了。世界時常以各種方式設法讓青年閉口,使他們麻木不仁,隱而不見,使他們的夢想成為低調、脆弱和悲哀的幻想。」

最後,教宗表示:「可愛的青年們,是否要呼喊在於你們,是否要歡呼主日的賀三納,以免落入聖週五『釘死祂!』的喊聲,也在於你們。你們自己決定是否要保持緘默。倘若他人緘默不語,年長者和我們多次墮落的負責人一言不發,倘若世界不作聲且失去喜樂,我問你們:你們會呼喊嗎?請你們在石頭開口之前要作出決定!(路19:40)」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府講道神師四旬期第五場默想

2018年3月23日上午,教宗府講道神師坎塔拉梅薩神父(Raniero Cantalamessa)在梵蒂岡救主之母小堂進行四旬期第五場,也是最後一場默想,主題為「佩戴光明的武器,基督徒的純潔」(羅13:12-14)。教宗和教廷各部門首長在場參加。神父表示,我們應喚醒人心中存有的純真和質樸。

坎塔拉梅薩神父表示:「聖保祿宗徒勸勉格林多信友不可淫亂,卻要穿上主耶穌基督,這是對抗淫亂的武器(格前6:12-20)。這位宗徒又說,不可淫亂,不可出賣自己的身體。坎塔拉梅薩神父對此強調,保祿宗徒談到道德淫亂時,指的不僅是賣淫,也包括一種賣身行為,即我出賣自己或是為了金錢,或是為了自己的享樂。因此,聖保祿告誡格林多的基督徒不可淫亂或隨意支配自己的身體,其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們不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基督。由此可知,基督徒的純潔並非在於讓理性控制本能,而是讓基督做人的理性和本能,即整個人的主人。」

坎塔拉梅薩神父解釋道:「純潔不是要我們輕視身體,而是對身體的尊嚴懷有極大的尊重。純潔是一種生活型態,遠勝於一種獨特的美德。純潔所能表達的範圍也超越了性本身的範疇。純潔有身體上的,心靈上的,口唇上的,以及眼目和神情上的。聖保祿稱純潔有如光明的武器。」

談到當今社會把性當作偶像來崇拜,以致對他人施暴和傷害他人自由的現象,坎塔拉梅薩神父指出:「這些行為以極度的輕率摧殘著家庭。然而,有人會說:『這有什麼壞處?我有權利追求我的幸福。』某些傳統的性道德判斷的確需要予以重新審視。」

「現代科學幫助我們了解到,因著人在心理上的某些機制和制約,某些行為的責任得以除去或減輕,而這些行為在過去則被視為罪行,甚至死罪,因為那時還不存在這方面的知識。但這種進步與某些試圖否認各種客觀準則的泛性戀主義毫不相干,後者把性道德問題簡化為一種風俗的自然演變,即一種文化現象。」

坎塔拉梅薩神父最後強調:「這種當今的性革命不僅反對過去,也反對天主,有時甚至違反人的天性。性不再使人平和,反而成為一種曖昧和危險的力量,叫人違抗天主的法律,違反我們自己的意願。因此,我們應在聖神的推動下,向世界見證受造物原本的純潔。」

教宗府講道神師四旬期第一場默想

教宗府講道神師四旬期第二場默想

教宗府講道神師四旬期第三場默想

教宗府講道神師四旬期第四場默想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天主愛我們,就如父母親那樣愛我們

四旬期第五周 星期四 彌撒

讀經一:創世紀 17:3-9

亞巴郎俯伏在地;天主對他說:「看,是我與你立約:你要成為萬民之父;以後,你不再叫做亞巴郎,要叫做亞巴辣罕,因為我已立定你為萬民之父,使你極其繁衍,成為一大民族,君王要由你而出。我要在我與你和你歷代後裔之間,訂立我的約,當作永久的約,就是我要做你和你後裔的天主。我必將你現今僑居之地,即客納罕全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做永久的產業;我要作他們的天主。」天主又對亞巴郎說:「你和你的後裔,世世代代應遵守我的約。」

福音:若望福音 8:51-59

那時候,耶穌對猶太人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誰如果遵行我的話,永遠見不到死亡。」猶太人向他說:「現在我們知道:你附有魔鬼;亞巴郎和先知都死了;你卻說:誰如果遵行我的話,永遠嘗不到死味。難道你比我們的父親亞巴郎還大嗎?他死了,先知們也死了。你把你自己當作什麼人呢?」耶穌答覆說:「我如果光榮我自己,我的光榮算不了什麼;那光榮我的,是我的父,就是你們所稱的『我們的天主』。你們不認識他,我卻認識他;我若說我不認識他,我便像你們一樣是個撒謊者;但是,我認識他,也遵守他的話。你們的父親亞巴郎曾歡欣喜樂地企望看到我的日子,他看見了,極其高興。」猶太人就對他說:「你還沒有五十歲,就見過亞巴郎嗎?」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在亞巴郎出現以前,我就有。」他們就拿起石頭來要向他投去,耶穌卻隱沒了,從聖殿出去了。

2018年3月22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時表示,上主是信實的,祂不會將我們遺忘:這促使我們懷著期望而歡欣喜悅。隨著聖週逐漸趨近,教會讓我們反省天主信實的愛。

當天彌撒中的答唱詠說:「上主永遠懷念自己的盟約」,而取自《創世紀》的第一篇讀經則記述天主與亞巴郎訂立盟約(創17:3-9)。儘管有罪惡和崇拜偶像的現象發生,這天人的盟約在天主子民的歷史中將不斷延續。

教宗說:「事實上,上主有一種不能忘記的肺腑之愛。在阿根廷慶祝母親節時,人們會贈送給自己的母親一種名為『勿忘我』的花。這種花有兩種顏色:藍色的是送給在世的母親,而紫色的則是為已亡的母親。這是天主的愛,就像媽媽的愛那樣。天主不會忘記我們,絕對不會。祂不能忘記我們,因為祂忠於自己的盟約。這給了我們安全感。但我們或許說:『可是,我的人生如此糟糕,我處境困難,是個罪人。』即便如此,天主不會忘記你的,因為祂有像父母親那樣發自肺腑的愛。」

教宗解釋道:「天主的信實給人帶來喜樂。猶如亞巴郎那樣,我們的喜悅是在期待中歡欣踴躍,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自己不是信實的,但天主是信實的。我們只要想想右盜的經驗。信實的天主不能否認自己,不能否認我們,不能否認祂的愛,不能否認祂的子民。祂不能自我否認,因為祂愛我們,這就是天主的信實。當我們去懺悔時,請你們不要以為是去洗衣店,去清洗衣服上的污漬。不是的,我們是去接受這位信實的天主愛的擁抱,祂一直在等待我們。」

最後,教宗總結道:「天主是信實的,祂認識我,祂愛我,絕不會拋棄我,祂牽著我的手。我還想要什麼呢?還有什麼比這更重要的呢?我該怎麼做呢?我要因期望而歡欣喜悅,因為上主愛你,就像父母親那樣。」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瞻仰被釘十字架的基督,我們方能穿越自己的曠野

四旬期第五周 星期二 彌撒

讀經一:戶籍紀 21:4-9

以色列人由曷爾山沿紅海的路起程出發,繞過厄東地;在路上人民已不耐煩,抱怨天主和梅瑟說:「你們為什麼領我們由埃及上來死在曠野?這裏沒有糧食,又沒有水,我們對這輕淡的食物已感厭惡。」上主遂打發火蛇到人民中來,咬死了許多以色列人。人民於是來到梅瑟前說:「我們犯了罪,抱怨了上主和你;請你轉求上主,給我們趕走這些蛇。」梅瑟遂為人民轉求。上主對梅瑟說:「你做一條火蛇,懸在木竿上;凡是被咬的,一瞻仰它,必得生存。」梅瑟遂做了一條銅蛇,懸在木竿上;那被蛇咬了的人,一瞻仰銅蛇,就保存了生命。

福音:聖若望福音 8:21-30

那時,耶穌向法利塞人說:「我去了,你們要尋找我,你們必要死在你們的罪惡中;我所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去。」猶太人便說:「他說:我所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去;莫非他要自殺嗎?」耶穌向他們說:「你們是出於下,我卻是出於上;你們是出於這個世界,我卻不是出於這個世界。因此,我對你們說過:你們要死在你們的罪惡中。的確,你們若不相信我就是那一位,你們必要死在你們的罪惡中。」於是,他們問耶穌說:「你到底是誰?」耶穌回答他們說:「難道從起初我沒有對你們講論過嗎?對你們我有許多事要說,要譴責;但是派遣我來者是真實的;我由他聽來的,我就講給世界聽。」他們不明白他是在給他們講論父。耶穌遂說:「當你們高舉了人子以後,你們便知道我就是那一位。我由我自己不作什麼;我所講論的,都是依照父所教訓我的。派遣我來者與我在一起,他沒有留下我獨自一個,因為我常作他所喜悅的事。」當耶穌講論這些話時,許多人便信了他。

2018年3月20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要求信友們在困難時刻,尤其是意志消沉,在生命旅途上感到疲倦的時刻,要注視基督的十字架,卻不要說天主的壞話,因為說壞話意味著心靈已受到毒害。

當天彌撒的第一篇讀經記述以色列子民在曠野中的抱怨、遭到毒蛇咬死咬傷,以及一瞻仰銅蛇就保存生命的經歷(戶21:4-9)。教宗的彌撒講道對以民的這段經歷作了深入反省指出:「天主厚待他們的恩澤。他們餓了,天主給了他們瑪納和鵪鶉;他們渴了,天主給了他們水喝。可是,在臨近天主許諾的土地時,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又持懷疑態度,因為梅瑟派遣前去偵察的人回來說,那實在是流奶流蜜的地方,但住在那個地方的人高大強壯,城鎮堅固。因此,以色列子民表明去那裡會有危險,他們害怕被殺死(戶13:25-33)。」

教宗說:「他們只看到自己的力量,卻忘記上主施展大能,將他們從400年為奴的狀況解救出來。總之,以民對這旅程已感到厭煩,開始懷念過去的時日說:『在那裡我們有肉,有洋蔥,有多少可吃的美食啊!』然而,這是殘缺的病態記憶和扭曲的懷舊,因為他們懷念在埃及為奴時的食物。」

「這些正是魔鬼帶來的幻覺:它讓你看到一件你已放棄的事物的美好,讓你在旅程的悲傷時刻因這事而改變了初衷,但那時你還沒有抵達上主的許諾之地。這有點像四旬期的行程,我們的確可以把生活理解成一個四旬期;在這段行程中總是有考驗和上主的慰藉,有水喝,也有供我們食用的飛禽。即使這樣,還是有人說:『可那時的飯菜更好吃。』」

教宗警告這樣的人:「但你不要忘記你是在為奴的餐桌前吃這飯菜。其實,這樣的經歷在我們眾人希望跟隨上主,但感覺疲倦的時候都會發生。然而,更糟糕的是,以民還說天主的壞話。也許有人認為天主不幫助他,或是遇到許多考驗,感到意志消沉,受到毒害。於是,梅瑟奉行上主的話做了一條銅蛇,將之懸在木竿上。凡是因說天主的壞話而被毒蛇咬傷的人,一瞻仰這銅蛇就保存了生命。」

教宗表明:「這銅蛇是被釘十字架的基督的預像。瞻仰基督的苦像:這就是我們得救恩的秘訣,在生命旅程中持有耐心的秘訣,穿越曠野的秘訣。我們要瞻仰被釘十字架的基督。『神父,那我該做什麼?』『你要瞻仰祂,瞻仰祂的五傷,觸摸祂的五傷。』」

最後,教宗總結道:「因著這五傷我們獲得痊癒。你不是覺得受了傷害,感到悲傷,感到你的生命不如意,滿是困難,甚至疾病纏身嗎?那你就該瞻仰基督的苦像!」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府講道神師四旬期第四場默想

2018年3月16日上午,教宗府講道神師坎塔拉梅薩神父在梵蒂岡救主之母小堂帶領四旬期第4場默想,教宗方濟各和聖座神長均出席參加。在反省了愛德與謙卑後,本場默想的內容是服從,主題為聖保祿宗徒的勸言:「每個人都要服從上級有權柄的人」(羅13:1)。

坎塔拉梅薩神父解釋道:「保祿宗徒也說明了納稅和普遍履行各自的社會責任,不僅是一項公民義務,更是一項道德和宗教義務」。它是愛近人這個概念的要求:「國家並非一個抽象的實體,而是人民組成的團體。假如我不納稅、損害環境、違反交通規則,我就傷害並表現出輕視近人。然而,這課題不只侷限於服從國家的層面,還要進一步發現本質上的服從;所有其它形式的服從都是由此而生,包括對民政當局的服從。」

坎塔拉梅薩神父說:「事實上,存在著一個關乎眾人,包括上司和下屬、修道人和平信徒在內的服從,它在所有服從當中最為重要,支撐並激勵所有其它的服從。這並非人對人、而是人對天主的服從。原祖亞當是抗命者的始祖,基督則是服從者的始祖。在所有抗命的根源內都存在著對天主的違抗,而在所有服從的起源裡都存在著對天主的服從。在精神上服從天主,絕不阻撓人們服從可見和體制上的權威;相反地,前者更新、強化並激勵後者。如此一來,對人的服從遂成了判斷一個人是否真正服從天主的標準。」

「對愛德而言正是如此。首條誡命雖是愛天主,但它的檢驗標準卻是愛近人。聖若望寫道,那不愛自己所看見的弟兄的,怎能愛自己所看不見的天主?(若一4:20)在服從方面也該這樣說:你如果不服從你所看見的上司,怎能自稱服從你所看不見的天主?倘若唯有在上司的指令完全符合我們的想法和選擇,我們才予以服從,那麼我們服從的就不是天主,而是自己;所承行的便不是天主的旨意,而是自己的意願。」

最後,坎塔拉梅薩神父勉勵眾人畢生活出這句經文:「天主!我來為承行祢的旨意。」(希10:7)

教宗府講道神師四旬期第一場默想

教宗府講道神師四旬期第二場默想

教宗府講道神師四旬期第三場默想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