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三鐘經:「對我而言 , 耶穌是誰?」

blog_1440442444

8月23日主日,教宗方濟各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提出為基督徒而言最為關鍵的問題: 「對我而言,耶穌是誰?」教宗說,現世的一切都不能滿足我們對無限的渴求;我們需要耶穌,需要祂的聖餐、祂的永生之言滋養!

主日福音中,耶穌說:「我是從天上降下的生活的食糧」(若6:51);「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必得永生(若6:54)」。祂的許多門徒認為這些話很生硬,聽不進去,起了反感。教宗評論道:「這些話使群眾大失所望,他們認為這些話不應該出自默西亞之口,不能令人信服。有些人這樣看待耶穌:默西亞應該在言談和揮手之間就立即實現祂的使命。但這正是他們的錯誤所在,他們以錯誤的方式理解默西亞的使命!甚至連耶穌的門徒也無法接受老師那種令人困惑的語言。」

教宗解釋說:「事實上,他們不接受耶穌是因為他們完全明白耶穌在說什麼;他們不願意接受,因為這話讓他們的思想陷入危機,就如我們面對世俗精神時耶穌聖言使我們陷入危機一樣。然而,耶穌提供解決這困難的鑰匙;一把由三個元素製成的鑰匙。」

「首先,耶穌具有神性:祂從天降來,必將升到他先前所在的地方。

第二,耶穌的話只有在聖神、在那賜予生命者的作為下才能明白。

第三,不理解耶穌的話的真正原因是缺乏信德,耶穌說了:『你們中有些人卻不相信』。(若6:64)」

教宗繼續說:「耶穌面對眼前的窘迫局面並不妥協讓步,反而要求祂的門徒做出明確抉擇。祂問那十二人說:『難道你們也要走嗎?』伯多祿以大家的名義答道:『主!我們去投奔誰呢?唯你有永生的話。』伯多祿的回答是他對信德的宣認。他沒有說『我們去哪?』而是說『我們去投奔誰?』」

教宗解釋說:「問題的本質不在於離開和放棄已經開始的事業,而在於去投奔誰。從伯多祿的問話,我們明瞭對天主的忠信就是對『一個人』的忠信,與祂緊密契合,在同一條路上行走。這個人就是耶穌。我們在現世的一切所有都不能滿足我們對無限的渴求。我們需要耶穌,需要與祂在一起,需要祂的聖餐、祂的永生之言滋養!基督並非可有可無的,祂是生活的食糧。」

教宗然後邀請信眾靜默片刻,反省為基督徒而言最為關鍵的問題:「對我而言,耶穌是誰?一個名字嗎?一個想法嗎?僅是一個歷史人物嗎?或者真的是那位愛我、為我捨棄性命、與我同行的人?」

最後教宗說:「對你而言,耶穌是誰?你與耶穌同在嗎?你有試著通過祂的話語來了解祂嗎?你有每日誦讀一小段福音來認識耶穌嗎?你把小福音書裝在口袋裡、包包裡,隨時拿出來閱讀嗎?因為若我們與祂在一起的時間越久,就越渴望與祂在一起。」

近幾個星期以來,烏克蘭的局勢嚴重加劇,以致該國總統波羅申科(Poroshenko)表示衝突將持續數十年。8月24日是烏克蘭慶祝國家獨立日,教宗方濟各於23日主持三鐘經祈禱的機會上也再次為烏克蘭和平發出呼籲。

教宗說:「我再次發出衷心的呼籲,希望為達到和平所付出的努力受到尊重,冀望該國的人道危機在國際組織和善心人士的幫助下得以化解。烏克蘭將於明天慶祝國家獨立日,願上主恩賜它和平。願童貞聖母瑪利亞為我們轉禱。」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方濟各與信友一同參加聖庇護十世教宗瞻禮

blog_1440426330

教宗方濟各繼續給人帶來驚喜。

8月21日,聖庇護十世教宗紀念日,教宗方濟各在早晨時份來到聖伯多祿大殿的庇護十世祭台前,與信友們一起參加了紀念這位聖教宗的彌撒。主持彌撒的是在聖座國務院服務的盧喬‧博諾拉蒙席(Lucio Bonora),他是聖庇護十世教宗的同鄉。

博諾拉蒙席在8月22日向梵蒂岡電台敍述了當天的事,他說:

「聖伯多祿大殿剛開門,教宗就從面對聖瑪爾大之家的祈禱門進入大殿,來到聖庇護十世祭台前。當我和另兩位神父向祭台走去,準備做早上7時的彌撒時,瑞士衛兵和大殿工作人員向我們說:『聖父正在聖庇護十世祭台前祈禱呢!』

我答說:『那我怎麽辦,先回去麽?』

他們說:『不,蒙席您去吧!』

於是我就繼續前去。教宗在那裡看到我,便說他來是為祈禱,因為早上起床後已在聖瑪爾大之家做了彌撒,但還願意來這裡向聖庇護十世敬禮。教宗看到我準備在那裡舉行彌撒,就留下來坐在信友們當中參加彌撒並祈禱。」

博諾拉蒙席接著表示,在行平安禮時,教宗與坐在他後排的人互祝平安。他說:

「當我從祭台走下,準備與教宗行平安禮,教宗卻走出跪凳迎向我。那時,他已經與坐在後排的三、五個人握了手、互祝平安。看到教宗如同一個謙卑的信友前去聖庇護十世墓前祈禱,我和所有信友都感動萬分。聖人是我們的好伙伴,教宗也在聖庇護十世紀念日為自己的牧職和在教會及世界面前的責任,尋找聖庇護十世為伴侶。看到他不以教宗身份,卻獨自一人來到這裡,沒有隆重盛大的場面,真好啊!這恰恰説明他對聖庇護十世的敬仰和愛戴。教宗告訴我,他特別為要理教員祈禱。他還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總主教時,把聖庇護十世紀念日也作為要理教員的節日,因為庇護十世稱自己是要理講授的教宗。於是,這一天他會晤自己教區的要理教員。」

最後,博諾拉蒙席談及兩年前的一件事。當他告訴教宗方濟各自己是特雷維佐人,即庇護十世的同鄉時,教宗吐露他非常敬重聖庇護十世。這敬重是他日復一日培養起來的,透過他作為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總主教向要理教員們發表的講話,也透過他在阿根廷聖庇護十世紀念日與要理教員的會晤表達出來。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三鐘經:心靈封閉的人即使目睹奇跡也不相信

教宗方濟各8月9日主日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表示,我們或許也能親眼目睹一件神跡,然而內心若不向天主的愛開放,信德依舊不會開花結果。羅馬的酷暑還在持續,但炎熱並未擋住許許多多朝聖者前來聖伯多祿廣場參加活動的腳步。

主日福音記載,耶穌的一番話引起了猶太人的反感,祂說:「我是從天上降下的真正食糧,凡不是天父所吸引的人,誰也不能到我這裡來」。教宗方濟各關於 「信德的動態」作了省思。他表示:「這是一種關係:我們每個人與耶穌的關係。在這關係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是天父,當然還有在此處不言而喻的聖神」。

「為了相信耶穌,與祂相會還不夠;誦讀聖經及福音還不夠,這些確實重要,但還不夠;甚至連親眼目睹奇蹟也不夠。許多人曾與耶穌親密接觸,卻未信從祂,甚至還蔑視和譴責祂」。

教宗繼續說:「發生這事,是因為他們的心靈拒絕聖神的作為。如果你心靈封閉,信德則不能進入。天主父始終吸引我們走向耶穌;是否向耶穌敞開心靈則取 決於我們。信德如同一粒播在心靈深處的種子,我們若願意讓天父『吸引』我們走向耶穌,我們也確實懷著開放的心、毫無偏見地『走向祂』,這粒種子就會開花結 果;那時我們將認出耶穌的面容就是天主的面容,耶穌的話語就是天主的話語,因為聖神使我們進入耶穌和天主父之間的愛與生命的關係中。在這種關係中,我們領 受了信德的禮物,信德的恩典」。

教宗又说,若能秉持這樣的信德態度,我們也就能明白耶穌說這番的意思:「我是生命的食糧,從天上降下的;誰若吃了這食糧,必要生活直到永遠。我所要賜給的食糧,就是我的肉,為使世界獲得生命」(若六51)。

「在耶穌內,在祂的『肉體』,即祂的具體人性內,滿溢天主全部的愛;這愛就是聖神。願意讓這愛吸引而走向耶穌的人,滿懷信德而去,滿載生命與永生而歸」。

教宗最後說,「納匝肋貞女,聖母瑪利亞以模範的方式活出這個經驗。她是相信天主、接納耶穌肉體的第一人。我們要向她、向我們的聖母媽媽學習,為信德的恩典喜樂和感恩。這恩典不是『私人的』,不是『私有財產』,而是有待分享的禮物:它是『為世界的生命而賜給』的恩典」。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方濟各:沒有衝突的社會和家庭是一座墳墓

Pope Francis greets young woman during meeting with young people along waterfront in Asuncion, Paraguay

青年聖體運動的青年們在該運動成立一百週年之際於8月7日上午在耶穌會總會長倪勝民神父的帶領下覲見了教宗方濟各。教宗勉勵這些來自38個國家的1500名青年信賴賜予真正平安的基督,勇敢前行,通過對話和尊重他人來解決家庭、朋友之間和社會中的衝突。

教宗方濟各「用心」回答了青年聖體運動的青年提出的問題,勉勵他們「不要害怕衝突」。教宗解釋說,沒有衝突的社會和家庭是「一座墳墓」;「唯有天堂內才沒有衝突」。教宗提供三個建議:「首先,不要害怕衝突,因為它使我們成長;其次,不要失去自己的身份,但要通過對話來化解衝突,因為對話能與人團結,能找出一條共同行走的道路,無論在家庭內,還是在朋友圈中。第三,不要對衝突耿耿於懷,因為這對你有害。」

教宗然後談到不受尊重的少數群體,例如離開緬甸卻被很多亞洲國家拒絕的羅興亞人。教宗說:「這是一個尚未解決的衝突。這是戰爭,叫做暴力,叫做殺害。多元文化和宗教身份生活在同一個國家,必定會產生衝突,但唯有通過尊重他人身份的途徑才能解決衝突」。

教宗繼續說,「宗教少數群體,基督徒,不僅得不到尊重,而且還常常被殺害,被迫害。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的身份得不到尊重。在我們的歷史中,總會發生有關宗教身份的衝突。『這人不是天主教徒,他不相信耶穌基督』,但無論如何要『尊重他,找出他善良的一面。在他們的宗教、文化中找出所具有的價值,並尊重這些價值』」。如此衝突才能得到解決。

教宗說,青年人在今日教會內是喜悅和希望的標誌。在教宗方濟各多次提及的「第三次世界大戰」面前,他們相信「耶穌臨在聖體內」,「愛勝過仇恨」,「和平勝過戰爭」,「尊重勝過衝突」,「和諧勝過張力」。教宗還說,祖父母們也是喜悅的標誌,即使他們此刻是「最被忽視的人」。在意大利經融危機時期人們還記得他們,只因為他們「擁有退休金」。「祖父母是智慧之源,因為他們擁有生命的記憶、信仰的記憶、『張力』的記憶、『衝突』的記憶。祖父們真棒,我非常喜歡與他們交談」。

教宗然後表明,耶穌「始終藉著祂的平安來顯示自己」。教宗說:「如果你接近耶穌,祂會賜予你平安,帶給你喜悅。當你與耶穌相遇時,就會感到平安與喜悅。找到耶穌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祈禱、行善和幫助他人」。

因此,我們需要常常「紀念耶穌所做的事」,去到耶穌為我們捨棄性命的加爾瓦略山,參與彌撒並領受耶穌的聖體聖血,或者「在聖體龕前」祈禱。這樣你們就能「向前邁進」。

教宗最後說,「世界上有許多惡事,我們生活在戰爭中;但世上還有許多美好的事、許多良善的事、許多隱藏在天主子民中的聖人。天主是存在的。有許許多多保持希望、讓我們前行的理由。勇敢前進吧!」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公開接見: 離婚並再婚者沒有受絕罰 , 他們仍屬於教會

blog_1438803247

八月五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這是繼七月份暫停之後的第一次。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信友踴躍參加了這項活動,其中包括澳門的一個信友團體,他們當場為教宗演唱了《聖母經》。教宗在問候操不同語言的信友們時,提到了這個團體。

教宗在要理講授中繼續反省關於家庭的主題,這一次他談了受傷的家庭。教宗強調,對於離婚並再婚的信友,這情況是違反基督的聖事,但他們仍是教會的成員,為了他們的小孩子,教會團體必須真實地接納他們。

教宗說:「需要本著愛和真理,友善並殷勤地接納在婚姻聖事失敗後又建立新關係的信友。實際上,這些人完全沒有受絕罰,他們沒有被逐出教會!他們絕不可受到這樣的待遇:他們始終屬於教會。」

教宗重申,這不是絕罰的情況,好似一些人所以為的那樣。他邀請人以小孩子的眼光看待這些新關係。

教宗表示:「信仰團體的姿態、言語及行為應常常留意人,留意兒童,這很重要。兒童在這些情況中受苦最大。」

另一方面,教宗問道:「若我們把這些父母親擋在信仰團體生活之外,把他們當作受到絕罰的人,那我們如何勸勉他們教育子女善度基督信仰生活,做子女令人信服及實際踐行的信仰表率呢?」

談到離婚再婚者的子女,教宗說:「必須設法不要再增添這些子女的負擔,他們在這種情況中已經不得不承受沉重的包袱了!不幸的是,這些兒童和孩子的數目的確很多。必須讓他們感受到教會如同關懷眾人的母親,始終樂意聆聽並與人會晤,這很重要。」

關於教會的角色,教宗援引聖若望保祿二世的訓導,指出教會必須仔細分辨情況,將離婚個案中遭遺棄者和引發離異者區分開來。本篤十六世教宗在訓導中也談及對離婚再婚者要明智地予以牧靈上的陪伴。

教宗方濟各強調:「教會數十年以來對這個問題既沒有麻木不仁,也未怠惰,她清楚知道這個現實有違基督信仰的聖事。然而,接納的意識在教會内大為增長,因為教會總是懷著一個母親的心腸注視人,為人謀求福祉和救恩。」

教宗指出:「我的前任牧人們總是公開一致表明教會團體樂意接納及鼓勵他們,好讓他們藉著祈禱、聆聽天主聖言、經常參加教會禮儀、向子女傳授基督信仰、行愛德及服事窮人、致力於正義與和平,更加活出並增進對基督和教會的歸屬感。」

教宗勉勵教會的牧人們效法聖經中的善牧圖像,遵循耶穌從天父那裡領受的使命,就是「為羊捨掉自己的性命」(若10: 11)。

教宗說:「教會應效法這種態度,如同母親那樣接納自己的子女,為他們捨掉自己的性命。『教會蒙召成為天父的家園,門庭大開』。不可留下一扇關閉的門!一扇關閉的門都不可有!『每個人都可在某方面參與教會的生活,每個人都可成為團體的一分子。教會是天父的家,那裡總有容人之處,不管他們身上帶著甚麼包袱』(《福音的喜樂》47號)。」

最後,教宗指出,「信友家庭的使命就是照顧受傷的家庭,在團體的信仰生活中予以陪伴。每個人都要善盡其職,採取善牧的態度。善牧認識自己的每隻羊,不將任何一隻羊排除在祂無止境的愛之外。」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接見輔祭朝聖團: 服務祭台, 接近和熟悉耶穌, 走向他人

Altar server uses incense during French-language Mass at New York church for 17 victims of the recent terror attacks in France

歐洲二十幾個國家大約九千名青少年輔祭員這幾天在羅馬舉行朝聖活動, 他們於8月4日傍晚在聖伯多祿廣場覲見教宗方濟各, 與教宗一起誦念晚禱。教宗強調, 在服務祭台與聖體聖事中, 輔祭員有機會接近和熟悉耶穌, 向他人開放, 並選擇具有挑戰性的目標, 且獲得力量達到這目標。

今年輔祭員朝聖活動的主題選自《依撒意亞先知書》: 「我在這裡, 請派遣我!」 (依六8)。教宗以這主題為核心指出, 依撒意亞先知驚訝地發現, 天主先行一步, 主動接近他, 沒有因他的缺陷而停頓, 因為天主仁愛的唯一意願是使他有能力接 受使命, 成為一個全新的人, 從而回應天主的召叫: 「我在這裡, 請派遣我!」

教宗說: 「在舉行聖體聖事和其它聖事時, 你們體驗到耶穌的親密接近, 祂臨在的溫和與功效。你們不是與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耶穌相遇, 而是與藉著餅和酒的形象臨在於聖體聖事中的耶穌相遇。如同依撒意亞那樣, 你們每個人也會發現, 天主永遠無限偉大, 我們無法領會祂的内在本質。如同依撒意亞那樣, 你們也要體驗到天主總是先行一步, 是天主創造並召叫了你們, 是祂藉著聖洗聖事使你們成為新的受造物。祂總是耐心地等待你們回應祂的行動, 祂總是寬恕每個謙虛向祂請求寬恕的人。」

若我們不抵拒天主的行動, 天主也會拿仁愛的火炭接觸我們的口唇, 如同祂對待依撒意亞先知那樣, 使我們有能力接納祂, 將祂帶給我們的弟兄姐妹。

教宗進而說: 「如同依撒意亞那樣, 我們也受邀不自我封閉, 不將我們的信仰收藏在地下室, 一遇困難就躲進那裡。相反地, 我們必須分享自己被揀選及獲享天主仁慈救恩的喜樂, 向人見證信德能為我們的行程指出新方向, 使我們變得自由和強壯, 能夠勝任這使命。」

信德使我們走出自我及孤立狀態, 因為成為吾主基督的朋友的喜樂催促著我們走向他人, 使我們自然而然地成為傳教士。

最後, 教宗語重心長地說: 「親愛的輔祭們, 你們越是接近祭台, 你們就越能記住在每日祈禱中與耶穌交談, 越能以基督的聖言和聖體為食糧, 更有力量走向近人, 將你們所領受的當成禮物帶給他, 滿腔熱情地獻出你們所獲得的喜樂。」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慈悲禧年每月多加一次公開接見活動

blog_1438695209

教宗方濟各從8月份起恢復公開會晤活動。

8月4日星期二,教宗將在聖伯多祿廣場會見操德語的輔祭員;8月5日星期三恢復週三公開接見活動 ; 8月7日星期五接見青年朝拜聖體運動成員。

根據教宗府提供的數據,8月26日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將是教宗方濟各主持的第100次。此外,自從教宗方濟各上任後,參加他在梵蒂岡主持的公開接見、誦念三鐘經和其它特別接見活動的人數達到300萬。教宗府總管甘斯魏(Georg Gaenswein)總主教向梵蒂岡電台講述教宗與天主子民會晤的重要性。他說:

答:教宗方濟各將於下週三在保祿六世大廳恢復公開接見活動,將有許多人參加。顯然,教宗方濟各非常渴望這項接見活動,他從中感到精力十足。信友們在這活動中也能看到教宗,聽他講話,與他直接接觸。對許多人來說,他們一輩子也許僅有這一次機會,卻終生難忘。在公開接見活動中,有話語,有氣氛,也有注視的目光;這也是一種感官上的會晤,為教宗方濟各十分重要。不僅教宗,我們的信友,我們的朝聖者也有同感。

問:慈悲禧年臨近了,您能告訴我們關於公開接見活動的新意嗎?

答:在慈悲禧年,我們將依照週三公開接見的範例,在每月的其中一個星期六多加一次這樣的活動,使其具有禧年特性。

問:您貼近地參加教宗方濟各的公開接見活動,讓您感覺最深刻的是什麼?

答:凡是參加教宗方濟各公開接見活動的人,都會看到、聽到、感覺到教宗的愜意。他經常談及相遇文化,在這項活動中他身體力行。看得出來,他在會晤信友時感到非常自在,任由群眾觸摸他,聽他們述説。我們尤其看到教宗在接見病人和處境困難者時,是如何對待他們的。他總是給予和接受。這是教宗方濟各的一大恩典,一大天份。

問:您曾是本篤十六世教宗的私人秘書,您對這位教宗主持的公開接見活動有何深刻印象?

答:作為秘書,我覺得聆聽本篤教宗的講話很重要。他的話語充實了人心,賜予人食糧並給人指出方向。教宗方濟各的話語觸及人心,更需要用眼睛去看。本篤教宗的話則更需要多用耳朵聆聽。

問:我們看到本篤十六世在岡道爾夫堡度過短期休息時間,在那裡受到當地人的熱情接待。榮休教宗今年暑期過得如何?

答:教宗方濟各一再盛情邀請本篤教宗前往岡道爾夫堡度假,榮休教宗終於接受邀請,在岡道爾夫堡度過兩週。他在那裡始終感覺非常、非常好。我們乘車來到那裡時,許多人已在等候他,他也非常高興。這兩個星期對他非常、非常有益處。返回梵蒂岡教會之母隱修院後,他同往常那樣,每天祈禱、默想、閱讀。不久後,榮休教宗的哥哥將來這裡,幾乎整個8月都住在這裡。因此,8月份榮休教宗會同他哥哥在一起。天氣當然很熱,但感謝天主,我們教會之母隱修院的空調很管用。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願美國接納教宗方濟各帶去的訊息

blog_1438694301

教宗方濟各將訪問古巴和美國。宗座拉丁美洲委員會秘書卡里基里教授(Guzmán Carriquiry)向梵蒂岡電台解釋教宗這兩次訪問美洲的重要性。

卡里基里教授表示:「教宗願意從拉丁美洲嶄露頭角的邊緣地帶展開他的牧靈訪問,即厄瓜多爾、玻利維亞和巴拉圭,現在又準備訪問古巴,而且是一個已經完全融入拉丁美洲大家庭的古巴。因此,這兩次訪問有連貫性。同時,教宗還要訪問美國,那是個堪當接獲教宗訊息的大國。在《美洲教會》(Ecclesia in America)文獻的光照下,美國和拉丁美洲彼此連結。這份關聯因著各基督教會的共融和整個美洲人民的團結而愈加強而有力,當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為美洲召開世界主教會議時,先教宗先知性的直覺已傳達出這一點。」

卡里基里教授指出:「這個顯而易見的關聯也與另一個願景密切相關,其關鍵在於美國必須接納教宗帶給他們的訊息,教宗的訊息將觸及該國錯綜複雜的社會和他們作為央央大國的國際責任。同時,關鍵也在於美國必須懂得自我反省國內邊緣地帶的問題」。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三鐘經: 現世生命必須受到永恆生命的光照

blog_1438693203

8月2日主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帶領信友們誦念三鐘經時作出勸勉: 我們要因「生命之糧」基督滿足兄弟姐妹的身心飢渴,到各處宣講福音。當天也是亞西西寬恕節,教宗邀請信友們通過勤領修和及聖體聖事來接近上主。

當天的《若望福音》敘述耶穌行了增餅奇跡後,群眾便往葛法翁去找他。教宗反省這段福音,邀請信友們在我們内與耶穌相遇,接納這生命之糧,祂使我們坎坷的人生旅途具有意義和希望。

教宗說:「耶穌賜予我們這生命食糧時,也交給我們一項任務,要我們也去滿足弟兄姐妹們的身心飢渴,到各處宣講福音;以我們對近人友愛互助的見證,使基督和祂的愛臨在人群中。」

教宗解釋::「聖體聖事是滿足身心飢渴的最大恩典,因為基督為許多人擘開的餅乃是祂愛的表達。耶穌邀請我們展望的前景不只是每日為吃、穿、成功及事業勞碌。祂談的是另一種食糧,一種永不腐壞的食糧,是需要尋找和接納的善。」

教宗因此邀請信友們尋求救恩,與天主相遇。天主希望我們懂得,除了身體上的飢渴外,人還有另一種更為重要的飢渴,那只有天主才能滿足的對生命和永恆的飢渴。

「耶穌沒有消除人為每日食糧的操勞和忙碌。沒有,祂沒有消除人為提高生活所需的勞碌。但耶穌提醒我們,我們塵世生命的真正意義最終在於永恒,在於與祂相遇,祂是恩典和賜予恩典者。耶穌也提醒我們,有苦有樂的人類歷史必須從永恒的視野來觀看,從與祂最終相遇的視野來了解。這相遇光照我們人生的日日夜夜。若我們思念這相遇,這大恩典,那麽生活上的小恩典,甚至痛苦和勞碌也會受到這相遇的光照。

誦念三鐘經之後,教宗提到當日慶祝的亞西西寬恕節,強調這節日號召我們藉著慈悲的聖事和領受聖體來接近上主。

教宗說:「有人害怕辦告解,忘記在辦告解時我們遇到的不是一位嚴厲的法官,而是無限仁慈的父親。不錯,幾時我們走向告解亭,我們會感到有些羞愧。我們眾人都會這樣,但我們必須切記,這羞愧也是一項恩寵,為幫助我們做好準備進入天父的懷抱。天父總是寬恕我們,祂始終寬恕。」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方濟各鼓勵青年別怕結婚

blog_1438115306

教宗方濟各在7月28日的推文:「親愛的年輕人,你們不要害怕婚姻 ; 基督以祂的恩寵陪伴所有與祂契合的夫婦。」

距離以家庭為題的世界主教會議僅剩不到3個月的時間,教宗如此鼓勵青年勇敢進入婚姻,成立家庭。對此,宗座家庭委員會主席帕利亞總主教向梵蒂岡電台表示,教宗方濟各一如既往,發出了「一語道破」的訊息。

帕利亞總主教解釋說:「在以家庭為題的世界主教會議即將來臨之際,我們都曉得有關婚姻、家庭的問題;而癥結點恰恰在於許多年輕人不幸害怕結婚,這不是因為一代不如一代,絕非如此!而是有一種文化使人害怕,在關鍵抉擇上引發混亂不安,讓人望而卻步。」

總主教續說:「教宗方濟各再三鼓勵今日的青年說:『你們不要害怕!』這句獨特的話語在聖經中重複了365次,一天一次。我認為,這個日日重複的勸言必須在年輕人的心靈裡不斷回響,因為只要與耶穌契合,婚姻這個永久的結合必定能在過度善變的社會中帶來穩定」。

教宗方濟各通過推特這種年輕人的溝通管道來鼓勵他們。

帕利亞總主教評論道:「人們再次看到教宗走出莊嚴隆重的常規,前來接近眾人。總而言之,當教宗方濟各教導我們要『走出去』時,他不只以言語,更以行動和推特教導我們。推特這個出色的小工具多少能觸動人的心靈,我們祝願教宗的這則推文真的能抵達人的內心深處!」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