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段促進教會益處的旅程

中國:一段促進教會益處的旅程
教廷傳播部編輯主任托爾涅利評論文章

在一篇從教廷視角觀察「世界現況」的講話中,教宗方濟各針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臨時性協議發表了意味深遠的幾句話。這段話相當重要,因為它再次強調教廷多年來用心「與該國政府進行持之以恆且深思熟慮的對話」,其首項重要成果便是聖座國務院與各國關係部門副祕書長卡米萊利蒙席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副部長王超於2018年9月22日在北京簽署的協議。近幾任教宗及其合作者努力的目標都沒有政治或外交目的,而是為了促進在中國的天主教會的合一,以及中國主教與伯多祿繼承人的合一;換句話說,就是要確保天主教團體生活的必要元素。

教宗方濟各在對外交使團的講話中提到,他此前重新接納了其餘未經宗座任命而被祝聖的「官方」主教,使他們在教會內完全共融,「並派遣他們大力促進中國天主教徒的修和,更新福傳動力」。時隔多年,首次所有的中國主教都與羅馬主教共融。完全共融的一個記號是兩位中國大陸的主教出席了以青年為題的世界主教會議,他們的與會意義非凡。值得一提的是,教宗在聖伯多祿大殿前主持開幕彌撒時,感動地向這兩位主教致以問候。

另一個要強調的是,教宗在問候外交使團的講稿中,以這番話為中國的話題作結,他說:「但願持續的往來、臨時性協議的落實有助於解決懸而未決的問題,保障為確實享有宗教自由所需的空間。」由此可知,誠如協議的標題所蘊含的深意:這是一段旅程的第一步,歷史性的重要步伐,而這旅程還沒結束,卻需要更多時間來完成。正如去年9月所宣布的,在新主教的任命方面已經達成共識,但還需要具體努力,以解決各項懸而未決的棘手問題,其中包括尚未得到中國政府承認的「地下」主教的情況:這是聖座投入的工作,其唯一目標為教會的合一,以及眾多中國天主教徒宣發他們與教宗完全共融的信仰的可能性。

教會透視:35名服刑人士為巴拿馬世青打造告解亭

最新內容:
-教宗主持第二屆世界窮人日彌撒
-教宗為2019年巴拿馬世青節發表視頻訊息
-35名服刑人士為巴拿馬世青打造告解亭
-教宗為中非屠殺事件深感悲痛
-加拿大舉行「紅色星期三」活動紀念受迫害基督徒
-中國教會響應教宗號召慶祝世界窮人日
-香港教區推出【信仰3+1】DVD
-12月7日聖伯多祿廣場聖誕馬槽和聖誕樹對外開放

教會透視:聖地皮扎巴拉宗座署理牧靈訪問加沙

最新內容:
-教宗公開接見:基督徒應以真理和愛為天主作見證
-教宗將於明年3月訪問摩洛哥
-教宗任命希克盧納總主教為聖座教義部副秘書長
-聖地皮扎巴拉宗座署理牧靈訪問加沙
-山東濟南教區平陰聖心山慶祝建堂110週年
-溫州教區邵祝敏主教再次被當局帶走
-陝西西安教區色辣芬青年營赴龍山河看望貧困教友
-第22屆「亞洲禮儀論壇」在台舉行

教會透視:鍾安住主教分享封聖典禮對世界主教會議的意義

最新內容:
2018年10月14日,在世界主教會議舉行期間,教會喜添7位聖人,其中包括教宗保祿六世和羅梅洛總主教。封聖典禮在世界主教會議期間進行有何意義呢?本集我們訪問了與會者之一,台灣嘉義教區的鍾安住主教來分享他的感受,與及在七位新聖人中那位為鍾主教有最大得着。

其他內容:
-教宗2018年11月祈禱意向
-教宗在羅馬的公墓主持追思彌撒
-中國各地方教會在煉靈月舉行追思禮儀

教會透視:聖座與中國就主教任命問題簽署臨時性協議

本集《教會透視》會詳細報導有關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簽署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

更多相關資訊

教宗方濟各致中國天主教信友及普世教會文告

教宗方濟各致中國天主教信友及普世教會文告

「衪的慈愛直到永恆,衪的忠信世世長存」

(聖詠100,5)

在中國教會內最親愛的主教弟兄、司鐸、度奉獻生活者及全體教友,讓我們感謝上主,因為祂的慈愛直到永恆,並承認「祂造成了我們,我們非祂莫屬,是祂的子民,是祂牧場的羊群!」 (聖詠100,3)。

此刻,在我的心靈深處迴響起我可敬的前任教宗在2007年5月27日的信中勸勉你們的話:「在中國的天主教會啊,妳這個在那跋涉於歷史中的億萬人民中生活和工作的小小羊群,耶穌的話對你是何等鼓舞和具挑戰性:『你們小小的羊群,不要害怕!因為你們的父喜歡把天國賜給你們』(路12,32)。[…]因此,『你們的光也當在人前照耀,好使他們看見你們的善行,光榮你們在天之父』(瑪5,16)」 (教宗本篤十六世《致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天主教主教、司鐸、度奉獻生活者、教友》,2007年5月27日,第五節。)。

1.        近期,針對目前在中國的天主教團體,尤其是針對它的未來,流傳著許多彼此相反的聲音。我知道這些紛亂的意見和看法會導致不少的混亂,會在許多人內心引發反面的情緒。對某些人而言,會產生疑問和困惑;而對另一些人而言,則有如同被聖座拋棄的感覺,與此同時,會對因為忠於伯多祿繼承人而承受苦難的價值提出令人苦惱的問題;相反,對許多人而言,積極的等待和反思激發了對更加寧靜未來的希望,以便在中國土地上做出富有成效的信仰見證。

這種局勢的到來, 特別突顯有關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的臨時性協定,正如你們所知,前幾天在北京簽署了此協定。在對中國教會生活富有意義的緊要關頭,我首先想藉此簡短文告向你們確保我在日常祈禱中紀念你們,並想和你們分享我的內心感受。

此感受是對天主的感謝和對你們由衷的敬佩之情,即整個教會對你們的敬佩之情:即使當某些事件對你們特別地不利和困難時,你們依然表現出你們的忠貞、在考驗中的堅定和對天主上智安排毫不動搖的信心。

這種痛苦的經歷是屬於中國教會和在世上旅居的所有天主子民的靈性寶藏。我向你們保證,天主正是通過試煉的熔爐,定會用他的安慰充滿我們的心, 並為我們準備一份更大的喜樂。我們確信聖詠126章中所說的:「那含淚播種的人,必含笑獲享收成!」 (第5節)

因此,讓我們持續注視許多教友和牧者的芳表,他們毫不猶豫地為福音的傳播而奉獻他們「美好的見證」(參閱弟前6,13),直至犧牲生命。他們被認為是天主的真正朋友。

2.        對我而言,我總認為中國是一個富饒而具備契機之地,中國人民是文化和智慧極珍貴寶藏的工匠與守護者,耐得住逆境並結合不同特點而變得精煉,並非偶然,自古以來它就接觸了基督的資訊。正如非常敏銳的耶穌會士神父利瑪竇所說的,讓我們挑戰彼此信任的美德:「交友之先宜察,交友之後宜信」 (利瑪竇:《交友論》,7)。

這也是我的信念:只有借著對話的實踐,才能真實和富有成效的相遇,即意味著彼此認識,彼此尊重並彼此「同行」,以便建設更加和諧的共同未來。

把臨時性協議放置在這個互信的軌跡中。此協議體現了聖座與中國政府當局漫長而複雜的雙方對話的果實,由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開啟,接著由本篤十六世教宗繼續。藉此歷程,聖座自始至終不為別的,而旨在實現教會自身的牧靈目標,即支援和推動福傳事業, 並實現和保持在中國的天主教團體的圓滿與有形可見的合一。

關於本協定的價值及其目標,我想向你們提出一些反思,並為你們提供某些牧靈的靈性提示,以便在此新階段走我們被要求遵循的路途。

在此談及的是一個路途,就如上邊所談及的一樣,它「需要時日及雙方的善意」 (教宗本篤十六世《致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天主教主教、司鐸、度奉獻生活者、教友》,2007年5月27日,第四號),但對教會而言,不管在中國內外,不僅僅是關係到合乎人性的價值,卻也關係到回應靈性的召叫:走出自我,以擁抱「今天人的喜樂與希望、憂愁與悲痛,特別是窮人和所有那些遭受痛苦人的」 (梵二文獻«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第1節),並擁抱天主託付的目前挑戰。因此,是一個在歷史路徑上做為旅居者的教會召叫,首先要相信天主及祂的許諾,正如亞巴郎和我們信仰內的父輩們所做的那樣。

亞巴郎被天主召叫,他以服從前往接受一個作為產業的陌生之地,而不知道在他面前將開始的道路。如果亞巴郎在離開自己的土地之前要求先具備完美的社會和政治條件,也許他將永不會動身。相反地,他信靠天主,並依照祂的話,離開了自己的家和自身的安全。不是因為歷史的改變讓他信賴天主,而是他純潔的信德帶來了歷史的改變。事實上,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擔保,是未見之事的確證。因這信德,先人們都曾得了褒揚”」(希伯來書11, 1-2)。

3.        作為伯多祿的繼承人,我想在這信仰中堅定你們(參閱路22,32):在亞巴郎的信德內,在童貞瑪利亞的信德內,在你們所接受的信仰內,邀請你們對歷史的主宰者和對教會針對祂的旨意所完成的分辨總是抱以更大的信心。讓我們呼求聖神的恩賜,以便光照我們的思想並溫暖我們的心,也幫助我們明瞭祂要領我們到何處,克服難免的迷失時刻,並且有力量果斷地繼續在我們面前所展開的道路上前行。

正是為支援和推動在中國的福音傳播及重建教會圓滿與有形可見的共融,首先面對主教的任命問題是最重要的。眾所周知,不幸的是,在中國的教會的近期歷史被高度緊張、創傷和分裂留下了令人悲痛的印痕,問題尤其集中於作為教會純正信仰的守護者和共融的保證者主教們身上。

在過去,當有人自認為也可以決定教會團體內部生活,並且超越了國家合法許可權而對教會直接控制時,在中國的教會就出現了秘密狀態的現象。需要強調的是,這種經歷不屬於教會生活的常態,「歷史告訴我們,只有當迫切渴望維護自身信仰的完整性時,牧者和信友們才這樣做」(教宗本篤十六世《致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天主教主教、司鐸、度奉獻生活者、教友》,2007年5月27日,第八號)。

我想讓你們知道,自從我被託付伯多祿牧職以來,就體會到中國教友真誠地渴望在與伯多祿繼承人及與普世教會保持圓滿共融的情況下活出自己的信仰,為此我感到莫大的慰藉。與伯多祿繼承人共融是「對主教們和眾教友,一個永恆可見的原則和團結的基礎」(梵二文獻«教會憲章»第23節)。通過這些年來的許多具體的標記和見證,這份願望到達我前,甚至也包括那些由於自身軟弱及錯誤,但也有不少次是由於周圍環境的強大和不當的外在壓力,而傷害了教會共融的主教們的。

因此,在仔細研究了每一個別情況並聆聽不同的意見之後,我做了大量的反思和祈禱,為尋求在中國的教會的真正益處。最後,我在上主面前以平靜的判斷,繼續我前任教宗們的方向,我決定對餘下的七位沒有教宗任命而接受祝聖的 「官方」主教給予和好,在免除所有他們相關的教會法典的處罰後,重新接納他們到教會圓滿的共融中。與此同時,我要求他們,藉具體與有形可見的行為來表達與宗座及遍佈全球的教會所恢復的合一,即使在困難中他們仍應保持忠貞。

4.        在我第六年的教宗任期中,就將起初的步伐放置在天主仁慈大愛的標記下,我邀請所有的中國天主教信友成為和好的工匠,以不斷更新的宗徒熱忱記住聖保祿的話:「祂曾藉基督使我們與祂和好,並將這和好的職務賜給了我們」(格林多後書5,18)。

事實上,如同我在慈悲特殊禧年閉幕時所寫的,「沒有任何法律或規律可以阻止天主去擁抱祂的兒子;他明認自己曾經走上歧途,但現在決定改過自新。只停留在法律層面,就等同低估了信仰,以及天主的慈悲。[…]包括在情況複雜的個案中,更易誘使人只按法律衍生的公義來判斷;我們應該要相信從天主恩寵源源不斷湧出的力量」 (教宗方濟各: 《慈悲的主與可憐的罪人》宗座牧函,2016年11月20日,11)。

在這種精神中,並在已做的決定下,我們可以開始一個新的歷程,我們希望這將有助於醫治過去的創傷,重新恢復所有中國信友的圓滿共融,並開始一個更加兄弟般的合作階段,以更新的責任感承擔傳播福音的使命。實際上,教會的存在是為了見證耶穌基督、天父的寬恕和祂救援的愛。

5.        與中國當局簽訂的臨時性協定,儘管只是限定於某些教會生活方面,並有必要更加完善,但它也能為譜寫這新的中國教會篇章而做其貢獻。此協定首次引入中國當局和聖座之間的持久合作因素,以希望能為天主教團體保障良好的牧者。

在此背景下,聖座有意徹底做到屬於自己的部分,但是你們主教、司鐸、度奉獻生活者及平信徒也一樣,也擁有一個重要的角色:一起尋找在教會內能承擔複雜而重要的主教牧職服務的良好候選人。事實上,不是任命有關掌管宗教問題的官員,而是任命合乎耶穌心意的真正牧者,努力慷慨地為天主子民,尤其為最貧窮者及最弱小者服務,並奉上主的話為至寶:「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成為大的,就當作你們的僕役;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為首,就當作眾人的奴僕。」(馬爾谷10,43-44)

在此方面,協議顯然不是別的,而是一個工具,不能獨自解決所有存在的問題。相反,假如不伴隨著更新個人態度和教會行為的積極努力,那將是無效力和無果的。

6.        在牧靈層面,在中國的教會團體被召合而為一,以克服過去的分裂在眾多牧者和教友們心中所造成的和正在造成的許多痛苦。所有信友,不分彼此,現在一起表現和好與共融的行為。為此,讓我們將聖十字若望的告誡視為珍寶:「在生命的末刻,我們將在愛上受審判。」 (聖十字若望:《光和愛的言語》1,57)

在社會和政治層面,中國教友應是良善的公民,根據自己的能力,充分熱愛他們的祖國並以義務和誠實服務自己的國家。在道德層面,他們應該明白許多同胞期待他們以更高的標準為公益及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服務。尤其是教友,應知道如何提供先知性和建設性的貢獻, 這些應是他們在天主的國度內從自己的信仰裡提取的。這可能也要求他們困難地說出批評的話語,不是無益的反對,而是為建設一個更加公正、更加人性化及更尊重個人尊嚴的社會。

7.        我想對你們所有人,敬愛的主教弟兄、司鐸及度奉獻生活者說:「你們要興高采烈地侍奉上主” (聖詠100,2)!我們要承認我們是服務於天主子民的基督門徒。讓我們活出牧靈的愛德,以它作為我們使命的指南針。讓我們克服過去的對立和個人利益的追求;讓我們照顧好教友,將他們的喜樂和痛苦視為己有。讓我們謙卑地致力於修好與合一。正如梵二所指示的那樣,讓我們以活力和熱忱繼續福傳之旅。

我以深情向你們所有人重複:「許多司鐸、修道者和平信徒的善表觸動我們他們致力宣講福音,並以極大的忠誠事主事人。許多時候,他們要冒著生命危險,而且必須犧牲安逸的生活。他們的見證提醒我們,教會需要的並非官僚及公務人員,而是熱心的傳教士,熱衷於傳遞真實的生命。聖人令我們驚歡訝異,因為他們藉其生活召叫我們捨棄死氣沉沉、冷漠麻木的庸碌生活。」 (教宗方濟各:《你們要歡喜踴躍》宗座勸諭,2018年3月19日,138)

我以堅定的信念邀請你們,當聖神要求我們向前邁進時,你們應祈求不再遲疑的恩寵:「祈求上主賜我們使徒的勇氣,與人分享福音,拒絕讓我們的基督徒生活變得過氣陳舊。在任何情況下,讓聖神幫助我們從復活基督的角度審視歷史。如此,教會不但不會疲憊無力,反而勇往直前去擁抱主帶來的驚喜。」 (教宗方濟各:《你們要歡喜踴躍》宗座勸諭,2018年3月19日,139)

8.        今年整個教會慶祝以青年為主題的世界主教會議,我想特別對你們中國的青年教友們說:請你們邁向上主的殿門,以「吟詠讚美詩,向祂致謝,讚美祂的聖名!」(聖詠100,4)。我要求你們以由於恩寵而接受的個人能力,並以你們的活潑信德,為建設你們的祖國未來而合作。我勸勉你們用你們的熱情將福音的喜樂帶給所有的人。

請你們準備好接受天主聖神的安全帶領,祂指引今日的世界走向修好與和平的道路。即便好像上主向你們要求一份超過你們力量的重大責任時,也請你們讓恩寵的更新力量給你們帶來驚喜。請不要害怕聽從聖神的聲音,它向你們要求兄弟友情、會面、對話的能力和服務的精神, 即使你們在過去與最近遭受了許多痛苦的經歷,並且傷口依然未合。

請你們敞開心扉與思想,以辨識天主的仁慈計劃,需要克服個人的偏見、團體之間及群體之間的對立,在會晤的真正文化光照下,開啟一個勇敢與兄弟般的旅程。

當今有許多誘惑:世俗成功的驕傲,自我肯定的封閉,將物質的東西置於首位而好像天主不存在。你們應逆流而上並在主內保持堅定:「只有祂是善的,只有祂的慈愛直到永遠,只有祂的忠信世世代代常存。」(聖詠100,5)

9.        親愛的普世教會的兄弟姊妹們,我們所有人都被召從我們這個時代的跡象中,認識到今日在中國教會生活內所發生的事。我們具有一項重要的任務:以虔誠的祈禱和兄弟般的情誼伴隨著中國的我們的兄弟姊妹們。事實上,他們應感到在目前向他們展開的旅程中,他們並不孤獨。因為他們是教會活生生的一部分我們應該接納並支持他們:「看,兄弟們同居共處,多麼快樂,多麼幸福!」(聖詠133,1)

在世界各地的每個天主教會地方團體都應致力於利用並接納中國教友自身的靈性和文化珍寶。已經到時候了,我們可一起品嘗在古時的「中國」所播種的福音純正果實,也可向主耶穌基督高唱被真正的中國特點所豐富的信仰和感恩之歌。

10.      在此,我懷著敬意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導人再次提出邀請,希望他們以信任、勇氣及遠見繼續長期以來所進行的對話。我想確保,聖座會繼續真誠地工作,以增進與中國人民真正的友誼。

聖座與中國政府目前的接觸已表現出對克服過去和最近的對立有益,在共同的信念下譜寫更寧靜和具體合作的篇章, 因為「誤解對中國政府及在中國的天主教會都沒有好處。」(教宗本篤十六世《致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天主教主教、司鐸、度奉獻生活者、教友》,2007年5月27日,第四節)

如此,中國和宗座都被歷史召叫,以完成一項艱巨但引人入勝的任務,為在中國土地上的教會團體正常而和諧的發展,雙方更要積極地行動;努力促進社會的全面發展,同時保證對人性,也包括對宗教領域的更大尊重。具體地努力維護我們生活的環境,並在各國人民間建立和平與兄弟博愛的未來。

在中國很重要的是,即便在地方層面,教會團體負責人與民政當局之間的關係也應不斷地富有成果,通過坦誠對話和無偏見的聆聽,可以克服彼此敵對的態度。在政府地方當局和教會地方當局——主教、神父、會長——之間需要學習一種簡單而日常協作的新方式。以此方式,在信友的合法期待與屬於地方當局可做的決定保持和諧的情況下,能保障正常牧靈活動的進行。

這將幫助人們理解,在中國的教會不是中國歷史的局外者,也不要求任何特權。在與民政當局對話中,在中國的教會的唯一目標是「建立以互相尊重及彼此深入認識為基礎的關係。」 (教宗本篤十六世《致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天主教主教、司鐸、度奉獻生活者、教友》,2007年5月27日,第四節。)

11.      以整個教會的名義我向主祈求和平的恩賜,同時邀請你們所有人同我一起呼求童貞瑪利亞母親的保護:

天上之母,請聆聽妳子女們謙卑呼求妳名的聲音。

希望之貞女,我們將在中國高貴之地內信友的旅程託付給妳。求妳將祈求妳信友們的苦難和艱辛、肯求及期待呈獻給歷史的主,啊,天上母后!

教會之母,我們將家庭及我們團體的現在與未來奉獻給妳。請在兄弟修好中,並在為讚美妳聖名的窮人服務中守護、支援它們,啊,天上母后!

憂苦者之慰,我們轉向妳,因為妳是在考驗中哭泣者的避難所。請看顧讚美妳聖名的子女們,使他們一同宣傳福音。陪伴他們的腳步走向一個更具有兄弟情誼的世界,給每個人帶去寬恕的喜樂,啊,天上母后!

瑪利亞,進教之佑,我們為了中國向妳祈求祝福與和平的日子。亞孟。

教宗方濟各

自梵蒂岡  二零一八年九月二十六日

 

更多相關資訊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會透視:「一會一團」落實天主教中國化五年工作規劃

最新內容:
-教宗方濟各接見7萬名輔祭員
-教宗方濟各接受麥卡里克辭去樞機職務的請求
-羅梅洛總主教的聖髑將陪伴巴拿馬世青節朝聖青年
-浙江台州教區若望•董福星蒙席安息主懷
-中國「一會一團」向全國教區發出落實天主教中國化五年工作規劃
-聖座推出「梵蒂岡音頻」應用程式

與中國對話(7)-做十足的天主教徒和真正的中國人

與中國對話(7)

「做十足的天主教徒和真正的中國人」

作者:Sergio Centofanti and Fr. Bernd Hagenkord, SJ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在中國有不合乎教會法典的主教,也有未得到政府承認的主教:這是該國兩個基督徒團體共存的現象。一旦本著對話精神開啟談判,其目的是要設法解決這些具體問題,克服這種局面,走向面目一新的積極前景。

眾所周知,根據國際慣例,國家之間的談判是在保密的情況下進行的,通常只公布最終結果。因此,沒有人知道聖座與中國當局對話的細節。然而,倘若最終達成共識,我們便可想像,這共識將使教會既能在兩個團體同時存在的教區重建牧靈領導上的合一,也能對長久缺乏主教的眾多教區採取措施,使每個教區都有一位受到教會和國家接納和承認的牧人。

我們不能期待這樣的行動是沒有傷痛的。不滿、痛苦、放棄、怨恨是不可避免的,甚至還會導致新的張力。然而,在中國的教會必須經歷這種「穿過針孔的過渡」,我們眾人期望這能起到淨化的作用並成為善的傳報者:沒有贏家和輸家,眾人的貢獻都將是寶貴的。

正如帕羅林樞機所言:「此處並非忘卻、忽略或幾乎奇妙般地抹去許多信友和牧人的痛苦歷程,而是在天主的助祐下,注入因許多考驗而來的人力和靈性資本,從而建設一個更祥和及更友愛的未來。」

如果在中國的天主教會能夠重啟一種更為友愛與共融的局面,同時尊重各方的情感,這將首先對信友的聖事和靈修生活產生積極反響,他們日益努力成為十足的天主教徒,同時也做真正的中國人。

此外,這樣也將能為教會的活動釋放新的能量,並在中國社會中實現更大的和諧。但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眾人的努力和善意。相對於全國總人口,在中國的天主教如果只憑數字會顯得頗為單薄,但素來活躍。儘管許多限制和監控依然存在,其中大部分出於恐懼,擔心宗教能受到“外來”利用而引起社會不安定,但一種面目一新的福傳事業會帶來豐碩果實。

如果一位主教獲得當局承認的路徑是關係到國家、國家法律及其程序的問題,那麼依照教會法典對一位主教合法地位的認可便與教會有關。為能明瞭這一點,有必要認識教會是如何形成的。早在公元第二世紀,聖依勒內(S. Ireneo)就稱教會為靈性共融的團體,她透過主教們連續不斷的繼承,宣講和傳遞由宗徒們建立的聖傳。

主教們的宗徒繼承乃是聖傳的保障,是教會組成的基礎。同時,藉著教宗的自由任命或他對合法選舉的認可,教會也對主教的宗徒繼承及其真實性提供了保障。

一位主教,即使有效地被祝聖,倘若不與伯多祿繼承人和其他在全世界履行牧職的主教們共融,就不能行使職務。只有羅馬主教、基督的在世代表及普世教會的牧人才能判斷他們是否適合,藉此承認他們的合法性,重新接納他們進入天主教的圓滿共融並託付他們一項牧職。至於中國的情況,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沒有獲得教宗任命而在中國新近祝聖的主教是非法有效的(極個別的情況除外)。

在中國的天主教會始終是「唯一」的,雖然存在許多不合常規的痛苦情況,卻從來沒有以「脫離」羅馬而自居。此外,在中國的教會也從未提出一種拒絕首席職權的教義見解。

實際上,在此也需要補充另一個事實,那就是與教宗共融的熱切渴望一直存留在非法祝聖的中國主教們的心中。儘管這些主教的情況不合法規,意識到他們與教宗共融的願望也造成近些年來相互抵觸的兩種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這些非法主教有誠意,因此相信了他們的懺悔(儘管不接納若干主教不恰當的行為);另有人認為他們沒有誠意,並多次予以譴責。

正因為如此,就如帕羅林樞機所指出的那樣,任何人都不該沒完沒了地屈服於「那為給兄弟定罪的對立心態」,而是「每個人都應懷有信賴地展望教會的未來,超越各種人性限度」。

與中國對話(1)

與中國對話(2)

與中國對話(3)

與中國對話(4)

與中國對話(5)

與中國對話(6)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與中國對話(6)-中國與主教:為什麼特別針對這議題進行談判?

與中國對話(6)

「中國與主教:為什麼特別針對這議題進行談判?」

作者:Sergio Centofanti and Fr Bernd Hagenkord, SJ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在中國的教會生活所面臨的問題並不少,因此在聖座與中國當局的談判中選擇了其中至關重要的一點,也就是任命主教的問題;具體而言,是主教候選人的選擇,以及教宗親自予以任命的方式。

這個議題顯然與其它許多議題相關,諸如所謂的「地下」主教獲得政府承認、未經教宗委任就接受祝聖的主教在教會法層面合法化、建立中國主教團、修訂教區的邊界等等。這些議題應該是進一步探討與對話的內容。

本篤十六世教宗2007年寫給在中國的教會信函中詳細闡述了主教職的議題為何這麼重要:「正如你們所知道的,深深將中國各地方教會結合共融、並使她們與分佈在世界各地的地方教會之間密切共融合一的基礎,除了同一個信仰和同一個聖洗外,特別是以聖體聖事和主教的品位為其基礎。而主教的合一,則是以『羅馬教宗─伯多祿的繼承人為其永恆、有形可見的主因和基礎』。借助宗徒繼承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的傳承,也是各時代認識基督在伯多祿和其他宗徒身上奠定的教會身份的根據。」(5號)

現在,無庸置疑的是,在中國的天主教徒有同一個信仰、同一個聖洗、有效的感恩祭,以及保持由宗徒繼承的主教職。儘管如此,在中國的天主教會依然經歷了困難、磨難和不安,遭受了破裂,忍受了創傷與分裂的痛苦。然而,這些不是發生在聖事層面,聖事的根基始終有效;這一切發生在生活層面,在弟兄關係和團體歷程的層面。而對於活出信德與愛德的經驗、以及在世界上共同的使命與見證的成效,這些層面重要至極。

眾所周知,在某個時候,在中國,至一的天主教會內部出現了一個危機,導致在大部分的教區裡成立了兩個團體:一個是所謂的「非官方」或「地下」團體,另一個是所謂的「官方」或「愛國」團體,各有自己視為依據的牧者(主教和司鐸)。這種危機並非出自教會內部的選擇,而是受制於某種政治性的結構。

天主教會在她兩千年的歷史中,曾多次屈服於分裂的誘惑,而分裂的原因不盡相同。導致在中國形成兩個團體的特殊情況,既沒有與教義和道德密切相關的特性,不是教會最初幾個世紀發生的那種,以及之後,尤其是16世紀在基督信仰底蘊深厚的歐洲所發生的那樣;它也沒有禮儀和法律上的特性,有別於第一至第二個千年之間的情況。」

在中國的特殊情況屬於政治類型,所以是外在因素。對於過往的種種責任,切莫陷入簡單的修正;我們要自問:在中國的教會今天是否蒙召以新的方式詮釋自己在世界上的臨在與使命。這將在不同的情感也相融合時得以實現。各地方和各時代的教會內都存在著不同的情感:單是強調道成肉身的情感,會傾向於世俗化;僅注重精神靈修的情感,則傾向於抽象化。為了教會和福傳的益處,這些情感必須相互來往、交談、理解、同行。

除了各種精神上的情感以外,當然還曾有過具體的選擇,其基礎在於以迥異的方式活出重要的價值;這些價值包括忠於教宗、作出符合福音教導的見證、無私地尋求教會和人靈的益處。為此,或許得在這多重層面上尋找適當的方法來克服對立,並朝著教會處境更加正常的目標邁進。

面對在中國的教會目前的分裂處境,所有人肯定都承受痛苦,或至少感到不自在:教會當局、信友團體、或許連政府都是如此。任由種種誤會和不理解繼續拖延,對任何人都沒有益處。作為天主教徒卻繼續處於異常狀態:不僅人數稀少,而且分裂成兩個團體,互不尊重,可能無法相親相愛,難以力求修和;這又是一個痛苦。然而,那叫別人明白上主臨在於他們中間的,正是團體由內而發的愛。

不言而喻的是,在此背景下,主教的任命,特別是他們在情感與實質上的合一,都是關鍵的議題,因為這些議題觸及在中國的教會生活的核心。為了達成這合一,必須跨越一連串的阻礙,其中首要便是「中國的特殊情況」;就是,政治當局也以許多方式限制主教的牧民生活和使命。

它所造成的結果是:一方面有些主教在政府的支持下,未經教宗委派,意即沒有教宗批准,就接受祝聖;另一方面,聖座任命了主教,但他們的主教身分沒有受到政府的承認。若不啟動兩條截然不同的路線,分別促成在教會內合法與獲得政府承認,便無法挽救這個艱難的處境。

因此,針對這些要點在教會當局與政治當局之間達成共識,儘管這共識並不完美,但它卻未曾如此必要又迫切,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對立及傷害。有鑒於此,近三任教宗的行動一脈相承:促進整個天主教團體的合一,協助「非法」主教恢復圓滿的共融,同時也支持已經共融的「官方」和「地下」主教保持忠貞。總而言之,要努力邁向教會的圓滿共融。

至於在中國的教會的處境,教宗本篤十六世曾這樣回答有關提問:「推動在中國的教會積極發展的因素很多:一方面非法接受祝聖的主教一直熱切渴望與教宗共融;這促使他們所有人走上合一之路,而他們每一個人都在這條路上得到耐心的陪伴。在這件事上,他們具備天主教的基本常識,意即唯有與教宗共融才是真正的主教。另一方面,秘密接受祝聖的主教,也就是國家當局不承認的主教,能得益於一個事實:即使單純就政治機會考量,天主教主教因為屬於羅馬而遭到監禁和剝奪自由,也是一件毫無益處的事。這既是個不可放棄的必要條件,也是個決定性的協助,以促成天主教兩個團體之間的圓滿合一。」(《世界之光:教宗、教會及時代的記號》2010年,第42頁、第136至137頁)

與中國對話(1)

與中國對話(2)

與中國對話(3)

與中國對話(4)

與中國對話(5)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方濟各:中東如果沒有基督徒就將不再是中東

2018年7月7日,教宗方濟各與中東基督信仰各教會團體的領袖齊聚意大利巴里、向近東敞開的窗口,在這座海港城市為和平舉行大公祈禱活動。

教宗說:「在這座相遇和接納的城市裡,我們心繫著我們的教會、各民族,以及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許多人。在巴里的濱海區,一望無涯的大海促使在場眾人掛念著中東、文明的十字路口、各大一神宗教的搖籃。」

教宗說:「在那裡,上主『使旭日由高天向我們照耀』(路1:78);信德之光由那裡廣傳到全世界;靈修精神與修道生活的清泉從那裡湧出。那裡保存著獨特的古老禮儀,以及聖藝與神學的無價之寶;那裡存留著偉大聖祖們的信德遺產。這傳統是我們必須竭盡全力守護的珍寶,因為中東擁有我們精神的根基。然而,諸多破壞的跡象不幸出現在這璀璨的區域。籠罩中東的黑暗日漸增厚,近年來尤其如此。那黑暗是戰爭、暴力與毀滅,是佔領和各種形式的原教旨主義,是被迫遷徙及離棄;許多人沉默以對,很多人淪為共犯。」

教宗指出:「中東的百姓離鄉背井。我們信仰內弟兄姊妹的臨在恐怕會從此消失,地區的面貌遭受損毀,因為中東如果沒有基督徒就將不再是中東。基督徒乃是世界之光。但基督徒不僅在周圍明亮時,也在歷史的黑暗時刻作世界的光,不屈服於周遭的一片漆黑,卻給希望的燈芯添加祈禱與愛的燈油。」

接著,教宗祈求和平之恩說:「我們同心合意祈禱,懇求天上的主恩賜和平,那是地上強權至今無法找到的和平。從尼羅河到約旦河谷,經過歐朗提斯河,直到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的河,《聖詠》的呼聲四處迴響著:『祝你平安!』(詠122,8)」

「為了蒙受苦難的弟兄姊妹,為了各民族和各信仰的朋友,我們再次高呼:『祝你平安!』我們與聖詠作者一起特別為耶路撒冷祈禱和平,它是天主鍾愛的聖城,卻被人類傷害,上主至今仍為它哭泣:『祝你平安!』」

最後,教宗祈求道”「冷漠會殺人,而我們願意成為那對抗冷漠謀殺現象的聲音。我們願意替人微言輕、替只能飲泣吞聲的人發聲,因為中東今天在哭泣、受苦、沉默,而其他尋求權力和財富的人則在踐踏中東。為了弱小、卑微、受傷,以及天主站在他們身邊的人,我們懇求『天賜平安!』」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