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廢除中國汾陽教區並成立呂梁教區

圖片:中國天主教

按此閱覽聖座新聞室的發布

據《信仰通訊社》報導,為促進對上主羊群的牧靈照顧,並為更有效地致力於它的神益,教宗方濟各於2024年10月28日決定廢除在中國大陸於1946年4月11日由教宗比約十二世建立的汾陽教區。同時,教宗方濟各建立了新的呂梁教區,作為山西教省的太原省屬教區,其主教席位在呂梁市汾陽市的耶穌聖心主教座堂內。

新教區的邊界包含以下區域:離石區、汾陽市、孝義市、文水縣、交城縣、興縣、臨縣、柳林縣、石樓縣、嵐縣、方山縣、中陽縣、交口縣。而嵹嵐縣、靜樂縣則併入太原總教區;平遙縣、介休縣則併入榆次教區。為此,呂梁教區的地域與呂梁地級市的地域相符,總面積為21000平方公里,居民總人口為3346500人,其中約兩萬天主教教友,由51位神父和26位修女為其服務。

來源:信仰通訊社

敞開心扉說「亮」話:婚姻不是合同,而是生命的交換

聖若望福音 2:1-11

第三天,在加里肋亞加納有婚宴,耶穌的母親也在那裡;耶穌和他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婚宴。酒不夠了,耶穌的母親向耶穌說:「他們沒有酒了。」耶穌回答說:「女人,這於我和你有什麼關係?我的時刻尚未來到。」耶穌的母親給僕役說:「他無論吩咐你們什麼,你們就做什麼。」在那裡放著六口石缸,是為猶太人取潔禮用的;每口可容納兩三桶水。耶穌向僕役說:「你們把缸灌滿水吧!」他們就灌滿了,直到缸口。然後,耶穌給他們說:「現在你們舀出來,送給司席!」他們便送去了。司席一嘗已變成酒的水,他並不知道是從那裡來的;舀水的僕役卻知道。司席便叫新郎來,向他說:「人人都先擺上好酒,當客人都喝夠了,才擺上次等的;你卻把好酒保留到現在。」這是耶穌所行的第一個神蹟,是在加里肋亞加納行的;耶穌顯示了自己的光榮,他的門徒就信從了他。

婚姻不是合同,而是生命的交換
撰文:王新亮神父 (主徒會)

主內的弟兄姊妹們,常年期第二主日的福音邀請我們一起來參觀加納婚宴。來看看加納婚宴對我們理解婚姻有什麼啟示?首先我們發現耶穌對聖母用了一個很奇怪的稱呼。

剛剛福音中說聖母已經先來到了加納婚宴,耶穌帶著他的門徒過來。這時聖母發現沒有酒了。我們看到聖母永願都是第一個發現別人需要的人。然後聖母對耶穌說,他們就沒有酒了。耶穌回答說:「女人」,注意這裡,耶穌沒有說母親,而是說「女人,這於我和你有什麼關係?我的時刻尚未來到。」無論何時我們在若望福音中看到「時刻」,都是指耶穌加爾瓦略山的苦難和死亡。所以,當耶穌在對聖母說,「女人,這於我和你有什麼關係?我的時刻尚未來到」,祂是以天主的視角來看加納婚宴,不僅是加納婚宴本身也是他自己為教會為教會為大眾的受難,死亡。

主內的兄弟姊妹們,婚姻在天​​主的眼裡不是什麼合同,而是生命的交換。耶穌只有兩次稱呼聖母為女人。一次是加納婚宴,另一次是在被釘十字架上,「女人,看,你的兒子!」。在加納婚宴上,那裡放著六口石缸。耶穌向僕人說:「你們把缸灌滿水吧!」。在耶穌受難路上,若望福音記載約莫第六時辰,比拉多對猶太人說:「看,你們的君王!」。第六時辰呼應六口滿了水的石缸,說明時間到了。在加納婚宴上耶穌變水為酒,酒代表聖體聖事,象徵耶穌的聖血。在十字架上耶穌傾流了自己的熱血。在加納婚宴上六口石缸裝滿水,是為舊約取潔禮用的,但是舊約用於法律的石缸現在裝滿了新酒。在十字架上,因耶穌基督傾流熱血,舊約的律法和先知得到了滿全。所以,當耶穌在對聖母說,「女人,這於我和你有什麼關係?我的時刻尚未來到」時,主內的兄弟姊妹們,我們可以感受到耶穌的心情嗎?

可敬者富爾頓·舒恩主教 (Bishop Fulton Sheen) 解釋說耶穌在對聖母說這句話時的意思是說,「母親你想讓我現在公開我就是天主子的身份嗎?告訴人們我是默西亞嗎?你知不知道,如果我做了這些,你和我的關係會改變嗎?現在你是我的母親,但是一旦我行了奇蹟,開始了我公開的生活。你不再只是我的母親,他們對我所做的,你也要全部承受,你將親眼看見你的兒子被釘死,你將成為,我要救贖的人的母親,大眾的母親,所以我稱你為女人。」

這就是加納婚宴。耶穌在加納婚宴講的一切其實都是指祂的十字架,祂在十字架上為大眾的犧牲。

主內的弟兄姊妹們,婚姻在天​​主的眼裡就是像徵耶穌基督和教會的犧牲關係。婚姻不是一份合同,而是生命的互相交換,是在任何境遇中的不離不棄,就像耶穌基督對我們每一個人的犧牲,這才是我們教友應該追求的婚姻。聖保祿使徒說:「為此,人應離開自己的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二人成為一體。這奧秘真是偉大! 但我是指基督和教會說的。」

王新亮神父 (Fr. John Wang)簡介

王新亮神父於1990年10月2日,出生於天津市一教友家庭,並自幼領洗。2009年至2013年,在大學期間學習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直到2014年,王神父加入主徒會,並在2016年1月3日於新加坡宣發初願。其後,他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於多倫多St. Philip’s Seminary修讀讀哲學,2018年9月於多倫多總教區St. Augustine’s Seminary修讀神學。2021年12月27日,於天主教多倫多總教區聖曹桂英堂宣發永願。2023年5月13日,於聖彌額爾主教座堂大殿晉鐸。

《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主日福音分享:2025年1月19日 常年期第二主日 【主的禮物】

教宗方濟各自傳《希望》已在全球80個國家上架

廣受期待的教宗方濟各自傳《希望》”Hope” 於2025年1月14日在全球80個國家發行。該自傳在與意大利記者穆索(Carlo Musso)的合作下由教宗親自撰寫。

書中配有引人注目的照片,其中有教宗親自提供的個人和未發表的資料。該傳記撰寫時間長達6年,首先講述了20世紀初教宗方濟各的意大利血統和他的祖先勇敢地移居拉丁美洲的故事。

書中也提到教宗的童年、青年時期的興趣和擔憂、他的聖召和成年生活,以及直到現今的整個教宗牧職。

在回憶往事中,教宗提到他擔任教宗牧職期間的關鍵時刻、當今各種重要和意見不一的議題,其中包括蹂躪世界的戰爭、教會和宗教的未來,以及社會政策、移民、環境危機、女性和科技發展等等。

此外,教宗的自傳中也披露了許多內情、軼事和想法。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2025年基督徒合一祈禱週:「你相信嗎?」(若望福音 11:26)

每年的1月18至25日是基督徒合一祈禱週,這是一個普世性的基督徒運動,以治療不同基督宗教教會間的分裂,促進各教會團體間的對話,及鼓勵所有基督信徒彰顯「一主、一信、一洗」的含義。此運動始於1800年代,是全球歷史最悠久,及最廣為奉行的合一活動。為期8天的祈禱週,於1908年由補贖修會的保祿雅各方濟‧華生神父(Fr. Paul James Francis Wattson, SA)發起,從1月18日按舊的禮儀曆,這日是建立聖伯多祿宗座慶日(現已改為2月22日) ,開始至1月25日聖保祿宗徒歸化慶日結束。

2025年聖經經文
若望福音 11:17-27

耶穌一到了伯達尼,得知拉匝祿在墳墓裡已經四 天了。伯達尼靠近耶路撒冷,相距約十五「斯塔 狄」,因而有許多猶太人來到瑪爾大和瑪利亞 那,為她們兄弟的死安慰她們。瑪爾大一聽說耶 穌來了,便去迎接他;瑪利亞仍坐在家裡。瑪爾 大對耶穌說:「主!若是祢在這裡,我的兄弟決 不會死!就是現在,我也知道:祢無論向天主求 什麼,天主必要賜給你。」耶穌對她說:「你的 兄弟必定要復活。」瑪爾大說:「我知道在末日 復活時,他必要復活。」耶穌對她說:「我就是 復活,就是生命;信從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 着;凡活著而信從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 麼?」她回答說:「是的,主,我信你是默西 亞,天主子,要來到世界上的那一位。」 若望福音 11:17-27

2025年主題介紹
「你相信嗎?」

2025年基督徒合一祈禱週的祈禱和反思由意大利北部伯塞修道團體的弟兄姐妹們準備。今年是公元325年於尼西亞(近君士坦丁堡)舉行的首屆大公會議1700週年紀念。這次紀念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反思和慶祝基督徒共同信仰的獨特機會,這信仰透過該會議所制定的信經中表達出來,並在當今依然活躍且富有成果。2025年的基督徒合一祈禱週邀請我們汲取這份共同遺產,並更深入地體驗聯合所有基督徒的信仰。

閱讀詳細主題介紹及八日聖經反省章節
請按此下載
《2025年基督徒合一運動祈禱週手册》
【天主教會】

祈禱週的八日聖經反省章節:尼西亞信經之旅

祈禱週每一天的祈禱材料 為個人或團體祈禱提供的八天禱文中,每天都包含兩段經文和 一篇聖詠。每天的聖經經文依次強調尼西亞信經中的關鍵聲明。

第一天:宇宙的主宰者—天主—祂的父愛與關懷

第二天:天主的創造工程

第三天:聖子的道成肉身

第四天:逾越的奧祕:耶穌的受難、聖死與復活

第五天:聖神,生命與喜樂的賜予者

第六天:教會:信友團體

第七天:受洗歸入主的聖死與復活

第八天:等候天主的國度與來世的生命

來源:台灣地區主教團

按此閱覽加拿大基督徒合一祈禱週網頁

按此閱覽多倫多基督徒合一祈禱週活動

教宗摔倒導致右手前臂跌傷,沒有造成骨折

圖片:Vatican Media

「今天早上,由於在聖瑪爾大之家跌倒的緣故,教宗方濟各右手前臂擦傷,沒有造成骨折。」聖座新聞室在2025年1月16日發布了這個消息,並解釋「為了謹慎起見,目前將手臂固定起來」。

儘管發生了這次事件,教宗方濟各仍繼續他原定的多項接見活動,其中包括接見世界糧食安全委員會主席傑希爾(Nosipho Nausca-Jean Jezile)女士。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我們必須保護所有孩童,對虐待絕不容忍

圖片:Vatican Media

「耶穌在其行動中反覆重申保護、接納和關愛孩童的重要性。」教宗方濟各元月15日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強調了這一點。他繼續以孩童為主題的要理講授,並以其福祉為本週的重點。他指出,主耶穌關愛每一個人,視之為天主的兒女,而且格外關心那些最小的人。

即使只有一個孩子受虐,也是太多

「然而,即使在當今世界,也有數以億計的兒童被迫勞動,而且他們當中有許多人暴露在格外危險的工作中」。更有甚者,教宗指出,有些男孩和女孩淪為「人口販運的奴隸、賣淫和色情影像」的受害者,或者「被迫結婚」。

教宗表示,在我們的社會裡,虐待和傷害孩子的形式有很多。「虐待兒童不論屬於何種性質,都是卑劣又殘忍的行徑。」

教宗強調,這「不僅是我們社會的禍患和犯罪,更是嚴重違背天主的誡命。沒有一個孩子應該受到虐待。即使只有一個案件,也已經是太多」。

喚醒良知

教宗催促道,「因此,務必喚醒良知,落實對受虐孩童和青年的具體關懷和援助,同時也要在那些為他們提供平靜成長的機會與安全環境的人之間培養信任與協作」。

普遍的貧窮、社會支援家庭的工具短缺、失業和工作不穩定,這些都給孩童造成負擔,他們為此付出極大的代價。教宗深知這點,並譴責孩子如何經常遭到「利用」。

教宗強調,滿足這些孩子的需求,乃是一項重大的道德義務。

我們會盡本分嗎?

聖父教宗沉痛地指出,今天有多少生活貧困的孩童不得不工作,還有一些孩子遭受虐待或傷害,甚至是依賴毒品或幫派。

面對這個令人沮喪的現實,教宗呼籲個人和社會採取具體行動。他表示,很多國家和國際組織已經制定法律和頒布法令來打擊童工現象,但我們還可以做的更多。教宗籲請記者們善盡本分:他們可以幫助社會大眾了解問題並找出解決方法。

比方說,我們可以避免從那些剝削童工的公司那裡購買商品或是投資它們。我們也可以注視德肋撒修女的榜樣,她邀請我們去幫助兒童在安全和愛中以符合人性的方式成長,這樣他們才能變成一個更美好未來的希望。教宗問道:「我們會盡本分嗎?」

聖德肋撒修女的芳表

有些人看到孩童被迫早熟時,沒有轉面不顧,而是提出質疑。教宗向他們表達感謝。

提到加爾各答的聖德肋撒修女,教宗讚許她是最弱勢、被遺忘的男孩和女孩的「母親」,並鼓勵眾人效法她的溫柔與關愛,願「她能陪伴我們看見那些不被重視的孩子、世界上太多的奴隸。我們不能把他們拋棄在不義中不管」。

教宗最後敦促所有天主教徒和善心人士盡其所能去保護並促進孩童的福祉。

敞開心扉說「亮」話:權威與權利

馬爾谷福音 1:21-28

那時候,耶穌和他的門徒進了葛法翁;一到安息日,耶穌就進入會堂教訓人。人都驚奇他的教訓,因為他教訓他們正像有權威似的,不像經師們一樣。當時,在他們的會堂裏,正有一個附邪魔的人。他喊叫,說:「納匝肋人耶穌!我們與你有什麼相干?你竟來毀滅我們!我知道你是誰,你是天主的聖者。」耶穌叱責他說:「不要作聲!從他身上出去!」邪魔使那人拘攣了一陣,大喊一聲,就從他身上出去了。眾人大為驚愕,以致彼此詢問說:「這是怎麼一回事?這是新的教訓,並具有權威;他連給邪魔出命,邪魔也聽從他。」他的聲譽遂即傳遍了加里肋亞附近各處。

常年期第一周星期二
權威與權利
撰文:王新亮神父 (主徒會)

主內的弟兄姊妹們,在今天的福音中我們聽到,耶穌走進會堂教訓人。人們都驚奇耶穌的教訓,因為他教訓他們,像是有權威的。權威和權利是不同的。權力是迫使對方服從的製度性強制力量,權威是一種使對象因信服而順從的影響力,兩者的實質區別是強制服從和自願服從。耶穌有的是一種讓人自願服從的力量。這種使人信服,自願服從的力量和世俗權利是不同的。

舉個明顯的例子,我們經常看到教宗處方各地,所到地區無不萬人空巷,但是這些歡迎教宗的人是自願的。這種權威和世俗強制的力量明顯不同。回到福音,為什麼耶穌有權柄呢?為什麼人們在心裡願意信服祂呢?因為耶穌讓人感受到祂是真心愛他們的,並且祂所講的是對的。所以耶穌的權柄是源自於愛,憐憫和真理。

主內的兄弟姊妹們,我們看到太多人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認可,但是這種尊重,認可不是買來的,更不是強逼別人得來的。它是堅持真理的生活和愛人的結果。與其我們每天想著怎麼去讓別人尊重我,不如我們忘掉自己去全心全意的按真理生活,全心全意的去愛人。那樣,我們會發現我與周遭人事物的關係自然會和諧。

王新亮神父 (Fr. John Wang)簡介

王新亮神父於1990年10月2日,出生於天津市一教友家庭,並自幼領洗。2009年至2013年,在大學期間學習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直到2014年,王神父加入主徒會,並在2016年1月3日於新加坡宣發初願。其後,他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於多倫多St. Philip’s Seminary修讀讀哲學,2018年9月於多倫多總教區St. Augustine’s Seminary修讀神學。2021年12月27日,於天主教多倫多總教區聖曹桂英堂宣發永願。2023年5月13日,於聖彌額爾主教座堂大殿晉鐸。

教宗方濟各為洛杉磯大火罹難者祈禱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於2025年1月12日主受洗節在梵蒂岡帶領信徒誦念《三鐘經》後,特別提到美國洛杉磯的嚴重火災。他說:「我與加州洛杉磯的居民同在,近日那裡發生毀滅性火災。我為你們所有人祈禱。」

此外,教宗也再次為和平發出呼籲。他強調說:「我們不能忘記,戰爭始終是一場潰敗。」

美國加州洛杉磯近日的嚴重火災造成多人死亡和龐大損失,教宗方濟各對此深感「悲痛」。在一封於1月11日公布、由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署名、寄給洛杉磯總主教戈麥斯(José H. Goméz)的唁電中,教宗保證在精神上與受災團體同在。

為救災工作祈禱

教宗在唁電中將亡者的靈魂託付於「全能天主的慈愛」,並向所有痛失摯愛的人表達「由衷的哀悼」。教宗也保證為緊急救援人員的救災工作祈禱。

根據統計,這場大火目前已造成11人死亡,損失不計其數。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禧年週六接見:承認自己的渺小,重新出發

圖片:Vatican Media

「重新出發!」在教宗方濟各的鼓勵下,元月11日齊聚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的男女老少多次重複高喊這個詞。當天,教宗方濟各首次主持在週六進行的禧年接見活動,展開以希望為主題的要理講授。

禧年接見活動大約每隔15天舉行一次,按照週三公開接見的流程進行。禧年接見活動是在精神上擁抱那些前來羅馬尋求「新開始」的朝聖者。

「禧年其實是新的開始,所有人都有機會從天主那裡重新出發。藉著禧年,人們展開新生活、新階段。」

洗者若翰、希望的先知

教宗首先談論望德,從字源學的角度加以分析:美德一詞在拉丁文裡的意思是「力量」,它「來自於天主」。因此,美德不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特質或習慣,而是通過祈求得來的價值,它敦促我們如同朝聖者那樣踏上旅途。

即將來臨的主受洗節邀請眾人對洗者若翰進行反思。教宗指出,他是「偉大的希望先知」。根據《路加福音》的記載,耶穌對他的定義「極其美妙」:「婦女所生的,沒有一個比若翰更大的。」(七28)如此名聲合理解釋了人們為什麼蜂擁而至、去尋找若翰。

若翰「為人可信」,所有前去找他的人們熱切渴望「新的開始」。這份渴求也傳到我們今天。於是,在「提議渡過約但河的若翰」,與跨越聖門的朝聖者之間,在精神上形成了見證的傳承。

望德「質的躍進」

耶穌不僅說:「婦女所生的,沒有一個比若翰更大的。」,祂還說:「但在天主的國內最小的,也比他大。」(同上)教宗解釋道:「望德就在於這個質的躍進。」

「這不取決於我們,卻取決於天主的國。驚喜即在於此:接納天主的國,這引領我們進入一種新的宏偉行列。我們的世界屬於這個行列,我們大家都需要它!」

我心裡真的渴望重新出發?

經上記載,洗者若翰即使在人生中最困難的時刻,例如在監獄裡,也樹立了信仰的榜樣。若翰心中有很多疑惑,如同今天的許多朝聖者那樣:「為什麼現在還有這麼多的『黑落德』抗拒天主的國呢?」這答案能在「那出人意料的福音誡命」中找到,能在耶穌提出並走過的「新道路」上找到,其核心乃是真福八端。

「因此,讓我們捫心自問:我心裡是否真的渴望重新出發?你們每個人都要思考這個問題:我心裡渴望重新出發嗎?我是否渴望效法真正偉大的耶穌?那最不起眼的,在天國卻是重要的。」

承認自己的渺小

注視著若翰,教宗邀請眾人再邁出一步。有鑒於天主的「不同」、祂「不一樣」的偉大,我們「飽受摧殘和受傷」的共同家園也得到新的希望。

教宗最後總結道:「我們要從天主的獨特之處重新出發。這獨特之處在耶穌身上綻放光芒,現在也催促我們去服務、懷著手足之情去愛並承認自己的渺小。要正視最弱小者,聆聽他們,並為他們發聲。這就是新開始,這就是我們的禧年!」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